十、結論
根據以上討論,我們認定知識演進趨向理性是最有利於人類的發展,理性則是人類大我對宇宙環境之認知及適應。然而,人既以自我的感性為中心,加以人受生理構造及時空之限制,在未來更趨繁雜的社會上,必然不能勝任。
因此,針對未來社會之特色,我們必需有一符合全人類利益的理性標準,以及處理人類社會事務的理性機構,由人類制定其標準,而由人類授權於該理性機構以執行之。這個理性機構,必具備下列條件為原則:
(一)迅速而正確的判斷及處理事務的能力。
(二)廣泛而普及的情報收集及分析。
(三)精簡而可行的組織結構。
(四)忠實而可靠的意志。
我們在尋求這個理性機構之前,必須了解基於層次演進的理論,衍生層次必為基本層次之某種因素而衍生。在知識演進層次中,目前已知最後一個層次為物質文明,且由於時間推斷,應在公元一九五三年左右,衍生因子即已產生。
概觀物質文明之科技成品中,在一九四五年研製成功之電子計算機,其性能很符合我們的設想。當然,這種電子計算機尚在初創期間,但已具有絕對精確可靠之記憶及判斷能力。在可見的未來,必能有更大的能力,且遠勝人類之頭腦,茲為了有別於目前雛型之電子計算機,我們暫稱之為「電腦」。
若以無數電腦相聯接,組成一全世界性之政經結構網,我們稱之為「電腦中樞」,以統一處理各種人類生活行為的事務,並以無數各種精密之電子偵測儀器為輔,遍設於人類行為發生之處,以供電腦中樞參考判斷。
這種設備,在目前看來,似乎費而不惠,然而,在有計劃的發展下,以及電子工業的進步,未來不僅可行,且為最經濟最有效率之組織。
下面我們簡單地以此電腦組織來述明有關行政、經濟及司法三方面的若干重點:
(一)行政:
(1)司個人資料之記載,每人應有一終生配用之識別證明,隨時在電子偵測儀器之追下,以判斷處理各種事務。
(2)舉凡教育、交通、建設、娛樂、醫療及社會福利等,皆為服務項目。
(3)一應生活必需品皆義務供給,但嚴禁浪費。
(4)人民在規定範圍內有最大自由,但每人有義務之工作,必需遵守。慾望較高之人民,亦有自由就業之機會,概由個人資料予以統計。
(二)經濟:
(1)生產概由電腦中樞控制,並機動調整產品,以供應全人類消費。
(2)人類擔負必要之工作,視其價值,核計其個人資料。
(3)間接生產之機構一概取消,除生活必需品義務供應外,有限之生活享受物質統一交換,人們憑個人資料,由電腦負責其交換行為。
(4)所有資源概由電腦中樞統一運用。
(三)司法:
(1)藉助電子偵測器以嚴格執行法規,以維人類社會之安寧。
(2)由人民擔任義務警察,以輔助之。
以上所述,僅為一理想之輪廓,在實行上必須全人類之覺醒及努力。在我國早有大同世界之理想,相信與此希望相去不遠。
當今世上各國,大致上可分為自由民主、共產極權及中立之三大陣營,彼此之間目的及手段各不相同,不可能達致協議。其次在同一陣營中,各國為了保全既有利益,也不可能折衷意見,共謀發展。
但是,我們縱觀歷史過程,盛衰相替,每一個時代之被取代,並非基於個人或體之意願,而是實際上的趨勢。同時,新時代之崛起,也往往不是在前一時代中,成就最大之體社會所可能產生。
所以,我們相信,這個時機之成熟,必然是在開發中國家,最具有環境覺悟者,在最英明而理智的領導人物,長時期堅定的推動之下,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新時代的楷模。當物質文明圖窮匕現之時,以事實之表現,必能喚醒全人類之良知,而共同邁向此大同世界之理想。
附錄:表四‧知識之衍生與層次關係
┌─────┐ ┌─────┐ ┌─────┐ ┌─────┐ ┌─────┐ ┌─────┐
│人類對工具│ │人腦中阻流│ │大腦之記憶│ │聲、光、味│ │溫度、壓力│ │酸鹹等化學│
│ 之運用 │ │組織之作用│ │ 能力 │ │觸、嗅覺等│ │等物理因素│ │ 因素 │
└─────┘ └─────┘ └─────┘ │ 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刺 激 │
│ │ │ ┌────┐ └──────┘
│ │ │ │感覺器官│ │
│ │ │ └────┘ │
↓ │ │ ↓ │
┌──┐ ↓ ↓ ┌────┐ │
│符號│ ┌────┐ ┌────┐ │電流訊號│ │
└──┘ │聯想組合│ │感知單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抉擇││行為│┌──────┐ ┌───┐
│ │ └──┘└──┘│反射神經中樞│ │細胞膜│
│ │ └───┘ └──────┘ └───┘
│ │ ↓ │ │
│ │ ┌────┐ │ │
│ ↓←── │認知單位│ │ │
│ ┌────┐ └────┘ │ │
│ │網狀電路│ │ │ │
↓ └────┘ │ │ │
┌──┐ ↓ │ │ │
│概念│ ┌────┐ │ │ │
└──┘ │觀念中心│ │ │ │
↓ └────┘ │ │ │
┌──┐ ↓ │ │ │
│思想│ ┌───┐ │ │ │
└──┘ ┌──┐┌──┐ │ │ │
↓ │抉擇││行為│ │ │ │
┌─────┐└──┘└──┘ │ │ │
│小我與大我│ └───┘ │ │ │
│ 間之關係 │ ↓ ↓ ↓ ↓
└─────┘ ┌────┐ ┌────┐ ┌──┐ ┌──┐
│ │意識行為│ │經驗學習│ │反應│ │運動│
↓ └────┘ └────┘ └──┘ └──┘
┌───┐ │ │ │ │
┌─┐ ┌─┐ ↓ ↓ ↓ ↓
│物│ │精│ ┌─────┐┌─────┐ ┌─────┐ ┌────┐
│質│ │神│ │觀察及比較││經驗所形成│ │因遺傳因子│ │因生命體│
│文│ │文│ │ 產生之 ││之判斷行為│ │ 支配之 │ │生化性質│
│明│ │明│ │ 個體認識 │└─────┘ │ 模式行為 │ │ 之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識層次│ │意識層次│ │經驗層次│ │本能層次│ │感覺層次│
└────┘ └────┘ └────┘ └────┘ └────┘
↓ ↓ ↓ ↓ ↓
┌───┐ ┌───┐ ┌─────┐ ┌────┐ ┌───┐
│現代人│ │原始人│ │哺乳類動物│ │低等動物│ │微生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