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物質文明的危害

  
  由上一章討論的物質文明的社會性影響,我們已看出一切動亂不安的基本原因,假如只是社會問題,以人類已具的理性智能,尚不難解決。但是物質消費本質上所引起的難題,則牽涉到宇宙的結構,以及演進的可能性發展。人類到底限於生理條件,對未來是否有充分的適應能力呢?
  科學技術是知識在物質文明時代發展的主流,一方面它建立了物質生產的捷徑,一方面也擴大了知識大我的範圍。所以科技在物質生產上的應用是為物質文明,在大我範圍的探討則為知識演進,為了便於討論,前者我們稱為科技,後者則稱科學。
  科技為現代人之膜拜信仰,是必然的結果,於是科技便取代了上帝,而肩負了人類全部希望。
  但是近數十年來,在時間的考驗下,人為的科技不能適應大自然的規律,而造成了環境危機,在這裏,本文不擬深入探討,僅僅綜合各方面之報導,簡述於下:
  一、自然環境的改變:
    1.大氣染:大氣層中散佈的有害粒子及氣體急驟增加,其結果嚴重地威脅各種生物的生存,同時加速了地球溫度變化的週期性,很可能導致另一次冰河時期的到來,或者是極冠冰溶,海平面將昇高數十公尺。導致原因有:
     (1)核子爆炸之試驗有增無減,放射塵無法消失。
     (2)工業生產燃燒分解之各種有毒害之粒子及氣體,以及工業所製造的化學合成物。
     (3)交通工具所產生的廢氣。
     (4)森林之濫墾,氧氣循環之被破壞。
     (5)其他及自然界的染。
    2.海洋染:大多數生物皆滋生在海水中,目前由河流至海洋,有害物質經常引起大量生物的死亡,而由於海水對流之特性,危害的範圍終將全部波及。海洋生物之命運,與人類息息相關,現在著手補救尚未為晚,引起之原因為:
     (1)工業生產過程所排除之有害廢物,經水之溶解而流入河川而聚入海中。
     (2)人工合成之若干藥物,本為殺蟲或其他用途,但為自然界無法分解者,亦流聚海中,並因海洋生物之吸收,又間接影響到人類之食物鏈。
     (3)海底石油之開採及石油運輸發生之大量漏洩。
     (4)其他自然界染。
    3.生態及遺傳之環境的破壞:人類經歷億萬年之進化,已與環境密切結合,地球上之生態結構實為一整體,任何一細微之因素改變,在長時期後都有必然的後果。自然界之弱肉強食,有生態平衡的作用,但已催使進化加速,今日之人類正為以往進化之速度造成,並已能適應此生態環境。但人為之環境染及生物鏈之破壞,不僅使生態失去平衡,且嚴重威脅到人類的未來生存。因為生物之突變遺傳為生物進化之唯一法則,人類如不能在短期內產生突變因子,且大量遺傳到後代,以適應未來的生態環境之改變,則必將淘汰在大自然中。其導致原因:
     (1)人類之感性,制止了人類間之殺伐,加以經濟發展,故人口驟增。人口增加,必須靠節育以求生存。因此,人類突變因子之遺傳繁衍成為不可能。
     (2)如不依賴大自然所賦予之適應能力,則只有依賴知識的發展以求解決將來之問題。但因民主制度之缺陷,有遠見的人才埋沒,而嘩眾取寵之輩當道。如同美國,本具有知識追求的潛力,但在感性小我之控制下,只求這一代的自保,而放棄了遠程的各種計劃。如此之例證,實舉不勝舉。
     (3)各種環境之染,以及人類對自已力量的濫用,都已導致生態環境之改變。
    4.土地日益貧瘠:人類到目前為止,尚依賴土地之生產而生存,雖然農業技術在改良,化學肥料之使用提高了糧食的增產,但使土地肥效急驟減低,而形成完全依賴化學肥料的現象。因此,農業已成為工業的附庸,一旦工業危機發生,人類的糧食供應,立即成為嚴重的問題。
    5.氣候的逐漸改變:氣候不僅決定許多生物的存亡,而且影響農業至鉅。現今氣象學家對地球表面每年溫差之變異爭執不休,但不論如何,大幅度的改變已為事實。近年來非洲的連續乾旱,美國、巴基斯坦等地的豪雨,以及我國近年颱風的顯著減少,都是極為反常的徵兆。未來氣候的影響尚不能預知,但在一九七二年糧食的歉收上,氣候反常佔了主因。最近美國曾向聯合國報備,美國所儲存的糧食,僅是供全世界人口廿七天之消耗。如此以往,其後果不難想像,其形成之原因有:
     (1)森林面積減少,生態環境改變,日光及水的循環反常。
     (2)空氣染,對太陽光之吸收及反射發生影響。
     (3)城市的興建,高樓大改變了地勢環境,水壩興建又破壞了生態平衡。
     (4)人造雨的濫用,雖然暫時解決了局部的需要,逐步影響到全面的均衡。
  二、人文因素:除了前章所提到的社會因素外,與科技直接有關的,分述於下:
    1.核子毀滅性的威脅:目前僅美蘇兩大強國,已擁有相當於當年轟炸日本廣島之原子彈兩百萬枚,而且尚在不斷地試驗改良中。除美蘇之外,具備製造核子武器能力者,尚不知其數,且不談核子武器使用之後果,僅核子試爆之輻射塵已為患無窮。而人類又非絕對理性者,一旦在任何意外,或因生死存亡之掙扎下,誰也不能保證核子武器不被使用。
    2.國際間的武器競爭:原子彈發明不久,更具威力之氫彈又產生,如競爭不終止,武器的進步亦不終止,當「能」的秘奧一旦被人類掌握時,甚至毀滅地球的武器亦將產生,至時人類的存亡,已無庸諱言。
    3.時代對人性的衝擊:人只是個生命機體,佔有極小的空時面。時代無窮盡的變化的衝擊,使得人類無所適從,致絕大多數感性的「小我」,只求顧及此刻的生存而任憑潮流的激盪。也正是這些人盲從物質文明的驅使,加上一些資本家所培植而重用的學者專家,推波助瀾,造成是非不明,良知泯滅的人類迷惘時代。
  三、工業進步的隱憂:工業生產因資源、技術、經濟效益及社會制度之正負條件而成長或衰敗。在本文中我們假定工業成長的存在,而在成長中分析各種因素的關係。
    1.資源:資源有消耗性及再生性者,消耗性資源在地球中儲量有限,在工業成長中,消耗之指數直線上昇,致使儲量急驟減少。最近發生的石油危機,雖然是政治性風暴,但已揭露了在能源短缺下的後果。實際上,石油之總儲量雖尚足供百年之消耗,但枯渴的一天必將到來。此外,銻鎂鉛鋅鉑等金屬目前已不敷需要,銅鈦和氦等已接近需求的極限。在這種情況下,開發深海及地心資源並非根本的辦法,因人類對工業生產的要求無限,而資源不可能無限供應。
    2.技術:在科技方由精神文明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時,廣大的知識處女空間中,有無數的新天地供科技去發掘,於是人們認為科技萬能,相信人類可憑藉科技主宰宇宙,永建萬世基業。但是近卅年來,科技發展到極致,不僅談不到有知識上的重大突破,且發現了種種科技所引起的不良後果。這時,由於對科技的重新檢討,科學家們不得不承認科技不過是在有限的時空範圍內,人類所擁有的一點皮毛知識而已。在地球這有限的時空中,人類連自已都不了解,何談征服宇宙?所可斷言的,以往那些技術突破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現代雖擁有數以千萬計的優秀人才,最精密最進步的工具,充其量也只能在前人遺漏的空隙間尋求一些補綴。如若還有革命性的突破,則必然又將知識演進衍生到另一個時代,至於物質文明,必然步入歷史陳。
    3.經濟效益:工業生產的基本要求是利潤,當資源缺乏時,成本提高,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如若資源不缺,大量生產之下,首先避免不了環境染,即使染減輕到極限,也將造成人口過度激增。人口激增,資源的消耗則加速,如此循環不已,必至惡性通貨膨脹後,工業崩潰。這種現象,最先受到摧殘者必為未開發國家,然而今日舉世政經連鎖影響,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能置身事外。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