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不二對話錄-浪子心得--第十二集*****
++++++++++++++++++++
#8161 留言者:秦漢唐 主題:答8156則 留言日期:2008-11-16 21:33:37
1,認知界:有人為瑣事而煩惱,卻不知痛苦根源在己,不得解脫。
2,理解界:體:瑣事;用:令人煩惱。
瑣事令人煩惱,人經常將自身煩惱放大。
3,剖析界:因:自尋煩惱者只顧自己,不知苦惱根源。果:苦苦相續,不得解脫。
觀身是苦者看不到苦惱的因果,導致其陷入痛苦輪回,不得解脫。
學生 敬上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62 留言者:阿三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6 21:40:04
1,認知界:欠債就要還債,賴債還是要吃苦頭。
2,理解界:體:債主;用:討債。體:欠債人;用:還債。
欠錢還錢,欠狗一口,還狗一口。
3,剖析界:因:被狗咬而不生瞋惡心;果:債已還。
因:被狗咬而生瞋惡心;果:債尚未還,且債還是要還。
因:怒罵無辜者;果:又造新債。
消債或造新債只在一念之間。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63 留言者:遊子 主題:答8151則 留言日期:2008-11-16 21:51:46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1,認知界:
某人受小傷而求救,神仙以他人躲債之寓,告以因果循環之理。
2,理解界:
體:身體;用:受傷。
對被狗咬傷之村民,神仙以「人生應面對其因果之債」點化之。
3,剖析界:
因:所遭受之際遇;果:此後所作所為。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學生 敬上
答:************
1,正確。
2,半確。〔體:身體;用:受傷〕不通,且與解釋相反。
3,正確。
格式請見﹟8165則。
++++++++++++++++++++
#8164 留言者:修行人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6 22:15:21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人有債需償,只想躲債,則痛苦相隨。
2,理解界:體:神仙;用:破迷津。
人只知趨利避害,仙佛難渡。
3,剖析界:因:人為一事,即種一因;果:人償一債,即還一果。
種因得果,事之必然,非人力可免。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格式請見﹟8165則。
++++++++++++++++++++
#8165 留言者:小湯 主題:#8151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6 22:38:47
1,認知界:痛苦為受果還因,故應視之如常。
2,理解界:體:凡人;用:私心、只顧自己利害
體:私心;用:無法認清因果
體:被討債;用:痛苦
體:神仙;用:道破因果迷津
凡人因私心而無法認清因果,被討債時痛苦,神佛來道破其因果迷津。
3,剖析界:因:凡人有私心;果:受果時只覺得自己受損失而痛苦
凡人因私心無法認清果因,受果時只覺得自己受損失而痛苦
答:************
1,正確。
2,正確。〔體:被討債;用:痛苦〕乃因果。
3,正確。
如果寫成這樣,是不是更容易讀?
1,認知界:痛苦為受果還因,故應視之如常。
2,理解界:體:凡人;用:私心、只顧自己利害
體:私心;用:無法認清因果
體:被討債;用:痛苦
體:神仙;用:道破因果迷津
凡人因私心而無法認清因果,被討債時痛苦,神佛來道破其因果迷津。
3,剖析界:因:凡人有私心;果:受果時只覺得自己受損失而痛苦
凡人因私心無法認清果因,受果時只覺得自己受損失而痛苦
俗話:勿因善小而不為!好習慣養成,寫的文章才會被接受。
++++++++++++++++++++
#8166 留言者:心一 主題: 留言日期:2008-11-16 22:56:49
1,認識界:一村民被狗咬向濟公求救。
2,理解界:體:被狗咬;用:還債。
濟公認為村民被狗咬是還債,因此不防事。
3,剖析界:因1:人以己為重。
果1:即使輕微地損傷也會感覺非常嚴重。
因2:佛認為萬事皆有因緣。
果2:今世之災禍是前世之孽債。
人常把一己之得失看得很重,因此,稍受傷害便感覺十分嚴重。
濟公認為萬事皆有因果,今世之禍乃前世之債。
答:************
1,正確。
2,正確。〔體:被狗咬;用:還債〕乃因果。〔防〕﹥﹥妨
3,正確。
++++++++++++++++++++
#8167 留言者:小白 主題: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6 23:06:28
1,認知界:村民受災後向濟公求救,濟公借比喻點化之。
2,理解界:體:災劫;用:還債。
災劫之發生皆有因由,應當作還債,坦然承受。
3,剖析界:因:人不願面對災劫;果:換來更大痛苦。
面臨災劫,若動輒逃避、心生怨懟,只會換來更大痛苦。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68 留言者:阿奇 主題:答#8156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6 23:11:16
1,認知界:欠債還債一身輕,賴債不還永世扛。
2,理解界:體:被狗咬;用:還債。
體:躲深山;用:賴債。
債乃所欠之責任,有還則減輕,賴債則一輩子扛。
3,剖析界:因:欠狗一口;果:被狗咬。
因:欠債不還;果:逃債痛苦一輩子。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理昭彰,因果爽然。
答:************
1,正確。
2,正確。體用不通。〔體:被狗咬;用:還債〕乃因果。
3,正確。
++++++++++++++++++++
#8169 留言者:阿勇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6 23:15:18
1,認知界:濟公勸一村民不用把腿傷想得太嚴重。
2,理解界:體:想法;用:影響對事之觀感。
樂觀想法使人快樂,悲觀想法使人痛苦。
3,剖析界:因:村民把腿傷想得太嚴重。果:感覺痛苦。
想法悲觀的人,只會使自己更加痛苦。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70 留言者:至周 主題:8151.練習主題萃取 留言日期:2008-11-17 00:16:57
1,認知界:某人被狗咬,不思考原因,只想找別人救助。
2,理解界:體:被狗咬;用:還債。體:躲進山裡;用:賴債。
被狗咬必有原因,只依賴別人救助,無法避免再被狗咬。
3,剖析界:因:受害;果:還債。
因:加害;果:負債。
人只要有債,就需要還,多還的債,會被退還。
答:************
1,正確。
2,正確。體用不通。
3,正確。
++++++++++++++++++++
#8171 留言者:朴石 主題:#8151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7 00:38:05
朱老師:
您好!完成8151練習,請老師指正。
1、認識界:某人被狗咬,濟公認為是”還債”。
2、理解界:體:濟公活佛; 用:認為該村民被咬是”還債”。
體:某村民; 用:不理解濟公的解釋。
體:欠債; 用:遲早要還。
濟公認為人被狗咬是在還債;而該村民不理解濟公所指。
3、剖析界:因:凡人從自我角度來看”狗咬人”;
果:各人看法不一,難以溝通。
因: 濟公從因果報應的角度來看”狗咬人”;
果: 認為”狗咬人”是在”還債”。
神仙無私欲,看事知因曉果;凡人以自我為中心,不識因果,難以溝通。
樸石敬上
答:************
1,正確。
2,正確。體用不通。
3,正確。
++++++++++++++++++++
#8173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08-11-17 05:50:31
前則各位表現不錯,是漸入佳境了。但應注意,濟公所說「還債譬喻」只是「點化法門」,原非「主題」(否則前段村民被咬之事便被犧牲了)。不過能看出這一點,已經不同凡響了。欲更上一層樓,尚宜參考老朽之答案。
體用真是如此困難乎?老朽已於8156則說明,體=系統結構之本。用=施行、功用。
體=刀;用刀切物----用=切物
體=食物;用食物維生--用=維生
或許一定要用目前學校教過的方法來講(雖然不正確):
{{ 體是「名詞」 }}
體有形、色、狀、態、數、量、性、質!當各位寫了「體」,再取其〔形、色、狀、態、數、量、性、質〕以供人類需求之「用」,是稱〔體用〕。如此,檢查一下各位的創造發明吧!(系統不見得是「名詞」,但在討論嚴肅的課題時,必須明確定義。在此暫不談系統,以免節外生枝。)
原文:
濟公活佛某日行經某村,一村民見之,大呼:「和尚救我!」
濟公一看,見該人被狗咬過,腿上血跡斑斑。便說:「放心,不妨事!」
那人大怒:「你這個出家人,不救我倒罷了,還說不妨事!」
濟公說:「啊喲!妨事!妨事!麻煩大了!」
那人急道:「什麼麻煩?」
濟公說:「我認識一個人,他欠了一屁股債。後來債主帶人上門,他無力償還,債主便派惡奴鞭打,他只好逃到山裡去,不敢出來!」
那人問:「後來呢?那人怎麼了?」
濟公說:「他到現在還沒出來,我怎麼知道他怎麼了?」
那人聽了一頭霧水:「這與我有什麼關係?」
濟公說:「那要看你怎麼看了!你被狗咬,是欠狗一口,還了一口就少一債。如果你想賴債,那只有躲進山裡去,痛苦一輩子!」
1,認知界:有人做被狗咬,濟公點化,教之以平常心。
2,理解界:體:自然界;用:變化、因果循環。
宇宙中因果循環不止,不論發生什麼事情,處變不驚才是上策。
或--體:狗為人的朋友;用:朋友助人(不會害人)。
即令人被狗咬也必事出有因,不必計較。
3,剖析界:因:該發生的必然發生;果:人被狗咬不值得大驚小怪。
因:看事通透心中平安;果:放鬆心情生活幸福。
濟公勸人面對不測時要放開心懷,視若平常。
下文測試網友之品味。
有客遊秦嶺,路迷荒山。旋遇一樵者,大喜而呼,樵者不應,客趨而隨之。
樵者歸家,客問:「君居此乎」?
樵者曰:「客循此路前行,約數里可出山矣!」
客曰:「某性好山水,唯覺此處幽靜寧謐,是有此問。」
樵者聞之,始延客入室。客觀樵者之居,簡樸精緻,無一凡品。
客驚問:「此類陳設生平僅見,君何處得之?」
樵者不答,客累問,樵始曰:「山中偶拾者,遍地皆是也。」
客不信,曰:「天下山水,某遊覽經年,從未之見。」
樵曰:「是也,君求此『品』乎?應知三口列比,雖凡物亦有上上者也!」
網主人白
++++++++++++++++++++
#8174 留言者:黎明近焉 主題:答8173 留言日期:2008-11-17 09:25:48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樵者數度向遊客表示彼此非同道之人。
2.理解界:體:品;用:陳設。
體:陳設;用:表示對「品」的真正認知。
樵夫拾取山野之材,做為居室之陳設,顯示其簡樸之生活。
3.剖析界:因:客問:此「類」陳設,君何處「得」之?-----功利之人。
果:樵者不答,看不懂我的「陳設」,話不投機半句多。
以功利來判斷「品」之價值,即使珍品亦有下下等者也。
答:************
1,正確。
2,正確。
3,半確。遊客呢?
++++++++++++++++++++
#8175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08-11-17 10:29:29
老朽寫了不少書,但都「從一而終」,所從者智慧本體是也。是故老朽遵倫理、從道德,不計名利,為所該為。果真網友們有意學習,則應將所學「歸之於一」。舉凡做人,歸於倫理道德;凡做事,歸於捐私利眾;涉文字,歸於漢字基因;為藝術,歸於人性認知。
此次萃取主題,老朽始知「漢字基因」、《智慧學》等等,不過祇是罟網殘絲,雖高掛天際,卻「無人」惠顧一二!僅此「體用」二字,對老朽已等於老生常談,但網友們卻是「看看不見」!看來中華文化確已灰飛煙滅,老朽幸有先見之明,全心全力教導小杏子,所以才能活到今天!
由下文可知(取自《文易》,尚在撰寫中):
丙,論述之條理。
所謂「論述」,無非將八大概念之靜態的「體用」、動態的「因果」以主觀或
客觀的「引論」及「伸述」,以達到溝通之目的。
凡「體」必有形、色、性、質、數、量、狀、態等。
而體對人而言,必然有其功用、效能,是謂之「用」。
用語文表達任何一件「事」,必係「概念」。根據「概念分類」,可知概分
為體(陰、靜態、客觀)及用(陽、動態、主觀)兩類。所以,合理地處理「
體用因果」,令主觀個體相互交流,便是論述唯一的目的。
有體必有用:如〔用刀殺人〕。陳述完畢。
有體而無用:如〔拿起刀來〕。待續。
有用而無體:如〔殺了人〕。難以確定。
無用亦無體:如〔 〕。????
下表大家一定看都看煩了,這是老朽唯一的法寶,絕對不是嚇唬鬼怪用的!五千年文化濃縮於一體,簡單到只剩下幾行、難在何處?莫非真的是:「該亡的必亡」?好在小杏子能克紹箕裘,上告祖先,可以無憂矣!(沈補:很多人都是定型且附加過濾器的器皿,不論外界資料是何形態、種類,倒入後都是一個成分、一種形態。「君子不器」、「上善若水」,難矣。)
概 念
┌────────┴─────────┐
靜態,客觀(體) 動態,主觀(用)
網主人白
++++++++++++++++++++
#8176 留言者:無有真假 主題:#8173练习 留言日期:2008-11-17 10:05:57
1,認知界:樵家物品山中偶拾,遍地皆是;客卻認為無一凡品,從未見過。
2,理解界:體:物品;用:陳設、觀賞。
物品用于陳設則隨興所之;用于觀賞則取決于人的經驗見識。
3,剖析界:因:物本無別,因人心不同而有別;果:人對物進行比較而區分物品。
人因立場、經驗不同,對相同事物的認知也不同。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77 留言者:阿勇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7 12:00:04
1,認知界:客人遊山玩水雖久,卻從沒有仔細觀察。
2,理解界:體:遊山玩水;用:觀山水之大勢。
體:採樵;用:從樹林中細選佳木。
立場和視野不同者,所見各異。
3,剖析界:因:客人只觀山水大勢。果:忽略遍地皆是之上品。
視野宏觀者,常忽略小節,故不能從凡物中取其精者。
答:************
1,不確。
2,不確。〔遊山玩水、採樵〕何體?何種名詞?
3,不確。
++++++++++++++++++++
#8179 留言者:至周 主題:8158.補充說明 留言日期:2008-11-17 14:37:27
留言版中,自7929則起,至8151則止,扣除被刪(或保留)者,共有182則留言(8151-7929)。
在上列的留言之中,包含有您從本月一日起,公佈的十五道練習萃取主題的文案(註)。後學看到一個現象:
…(以下同8158則)
後學試圖拋棄主觀,而在「統計數字」一段文字中,來表達自已整理這182則留言的結果。首先後學將這些留言以您的發言與網友們的表達分為兩類,並在網友們發言這一類之中,對照各主題的內文與每道練習題的關聯,略除不相關者,便得到了172這個數字。
接著我以符號組合中,是否皆為全形字符來判斷,就可再分為105及67兩組數字。其中105代表皆用全形字符的組合的留言;而18的意思,便是統一用全形字符表達「主題欄位」內容的人,在這105則中,會有十八種表示方法,以用字的相似程度做為觀察的現象,會近似八成三。
我用相同的方法,見到另一組數字--67中,是屬於全、半形字符併用的表達方式,其中有三十七種表示方法,相同於上述的觀察點,近似程度只有四成五。
註:7929,7943,7962,7969,7974,
7989,9801,8020,8037,8055,
8071,8093,8111,8128,8151。
答:************
這正是「以技害意」之蔽也!如果用「統計方法」可得知「人意」,老美的人工智能早就比微軟視窗協呷人夠夠了!
++++++++++++++++++++
#8180 留言者:華子 主題: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7 15:08:59
主題萃取練習,敬請老師指教。
一、認知界:某樵者能從凡品中識出極品,顯見其品味非凡。
二、理解界:體:簡樸之山物,用:不乏品味的欣賞。
簡樸之物更能顯現品味之不凡。
三、剖析界:因:遊客見山是山,果:無法從平凡中發覺不凡。
遊客雖遊覽經年,但見山是山,品味低淺,無法發覺人所未見之極品。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81 留言者:朴石 主題:#8173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7 17:24:20
朱老師:
您好!完成8173練習,請老師指正。
1 認識界:有客驚歎樵夫家中物品不凡,樵夫言說處處皆有上品,”品”高”物”不凡。
2 理解界:體: 品; 用:識物;
有”品”人處處識得非凡物;無”品”人走遍天涯海角也難識”物”。
3 剖析界:因:樵夫用心,”凡物”中亦可識得”上上者”。
果:家中無凡物。
樵夫時時處處能在平凡之中發現不平凡,人不凡家中物亦不凡。
因:”品”的培養在於”凡物之中發現上上者”;
果:從生活中,從身邊均能得”品”,非是一定要去深山大川才可得的。
”品”之要在善於辨別,平時用心,處處皆是實踐處。
樸石敬上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82 留言者:小兆 主題:主題粹取 留言日期:2008-11-17 18:14:34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
1,認知界:真正有眼光的人,利用週遭平常的物品,也可以將環境佈置的很有品
味。
2,理解界:體:室內陳設的物品;用:裝飾生活環境。
一個人對生活環境的裝飾,可以顯示出該人的品味。
3,認知界:因:就算不是珍貴的金屬、寶石,也可以裝飾出有品味的環境。
果:真正有眼光品味的人,可以從平常的東西,挑出有品味的物品。
不一定非要貴重稀有的東西,才可以顯示一個人的品味非凡。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83 留言者:曾凡 主題:#8173主题萃取练习 留言日期:2008-11-17 19:36:22
1,認知界:遊客遇樵者,相問山居事,驚見不凡品,方知其于凡物中妙手偶得之。
2,理解界:體:眼光;用:辨識、發現;
體:品味;用:體會、甄別;
人若具備高品味(真、善、美)的眼光,即便于平凡之物中也能發現精緻不凡品。
3,剖析界:因:客--遊山玩水訪幽(動態,浮躁);果:只知追求,而不能靜心識得凡物中之不凡品。
因:樵者--山居(靜態,沉潛智慧); 果:靜生清明,平常境界中有不凡境界。
四處刻意追求,不如沉潛靜心,品味那平常簡樸中蘊含的更深境界。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84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08-11-17 19:59:27
老朽嘗言,中文無文法!自上世紀初五四運動以降,無數學者專家擬效法拼音語系,全面整頓中文。是有《辭源》、《辭海》等詞典之編纂出版(將字義改為詞組);新學堂學制之設立(只教技術不教四書五經);百話文運動之推廣(排斥文言文);中文文法之制定(效法西式,其中以趙元任較成功,但亦失之實用)。
然而,老子在三千年前就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話怎講?以中文(老朽認定中文者,漢字也,以與蒙滿藏字有別)而論:依自然之道,人得以生存;法自然之道,人得以溝通。所溝通者,主觀所得之認識也。集各主觀而客觀,進而溝通,集思廣益。其賴以溝通者,語文也;語文者,概念之用也;概念者,常識之聚也!是故,「漢字語文」即常識溝通之道!
老朽曾於﹟8175則介紹了一段《文易》的內容。因惑於與各位隔閡甚深,一再思考,何以老朽認為「簡單無比」之觀念如此難懂?是老朽神經不正常乎?當然可能,但何以小杏子卻暢通無礙?進而思之,另一可能乃網友們受西式洗腦成功,故與古人思維扞挌不入!
為此,老朽將該段改寫如下(假定各位已閱漢字基因):
丙,論述之條理。
所謂「論述」,無非將八大概念之「體用」與變化的「因果」、以主觀或客觀
的「引論」及「伸述」,以達到溝通之目的。
對傳統讀書人來說,「體用因果」皆屬常識,已經成為常人潛意識的一部份,
溝通時不必再提常識。但宇宙環境變化不已,人生存在環境中,所需要與他人溝通
者,無非常識、經驗之「體用」與變化之「因果」。於斯,語言文字應運而生。
1,「體」乃靜態,凡「體」必有形、色、性、質、數、量、狀、態等。而體對人
說來,必然有其功用、效能,是謂之「用」,於概念層次可稱動態。
用語文表達任何一件「事」,必係「概念」。根據「概念分類」,可知概分
為體(陰、靜態、客觀)及用(陽、動態、主觀)兩類。所以,合理地處理「
體用因果」,令主觀個體相互交流,便是論述唯一的目的。
但凡事物的陳述,概指一「既存或已定之事物」(西方用動詞、名詞分辨,
是與「理解無關」的「有為」文法,非漢字可沿用),如:
有體必有用:如〔用刀殺人〕。陳述完畢。
有體而無用:如〔拿起刀來〕。待續。
有用而無體:如〔殺了人〕。難以確定。
無用亦無體:如〔 〕。????
雖然「用」為動態,但其動態乃「原始之概念定義」,與「論述」有所不同。
譬如說:一個鳥籠中有鳥,鳥在動,不表示鳥籠會動。因之,要正確地「理解」
溝通,必須要站在相同的高度。
也就是說:體用屬於概念的認知,其動靜狀態與當前論述無關。
2,「因」、「果」皆須用概念表達,有動有靜。但由「因」至「果」之間,如果
沒有變化,可謂沒有論述因果;若有變化,則係論述之主旨。至於是否「動態」
則與論述無絕對的關係,只緣西方文法強調「動詞」,有時常生誤解。
例:動態因果:他跑了五分鐘,才到終點。
動態指於一定時間內有一定的空間位移。
例:靜態因果:他想了五天,終於懂了。
想、懂之謂動態,純因主觀概念變化,但無時、空的相對位移。
因此,在論述中,只要把「體用因果」徹底瞭解、只要具足常識,就能完美地與他人溝通。
網主人白
++++++++++++++++++++
#8185 留言者:秦漢唐 主題:答8173則 留言日期:2008-11-17 20:36:43
1,認知界:遊客刻意追求品味,樵者告以自然即脫俗。
2,理解界:體:品味;用:比較、攀比。
人對物體進行主觀比較後,才能區分品味高低。
3,剖析界:因:遊客刻意比較,雖遊覽經年。果:仍見不到山中「仙品」(非凡品)。
因:樵者不求品味,不分辨。果:隨處皆是「仙品」。
刻意比較,物物皆凡物;無分辨心,處處非凡品。
學生 敬上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
#8186 留言者:真善美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7 21:17:33
朱老師:
您好,完成﹟8173練習,請您指正.謝謝.
1,認知界:遊客遊遍天下山水,反而欣賞樵夫的居住品味.
2,理解界:體:遊客;用:四處旅遊.
體:樵夫;用:單純在山上生活.
四處旅遊,看似見多識廣,實則不如單純的生活有品味.
3,剖析界:因:走馬看花的遊客;果:品味不如山居之人.
人若只是走馬看花,品味是無法提升的.
答:************
1,正確。
2,正確。
3,半確。
++++++++++++++++++++
#8187 留言者:修行人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7 22:35:52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人為追求生活品味四處外求,而不可得。
2,理解界:體:生活;用:品味。
品味乃品嚐生活中的滋味,其外求不得。
3,剖析界:因:重感官;果:輕精神。
人著重物質之要求,而忽略精神之投入。
答:************
1,半確。
2,半確。
3,半確。
++++++++++++++++++++
#8188 留言者:至周 主題:心得 留言日期:2008-11-17 22:47:21
經過半個月,後學日益覺得,自己不過是毛少無尾,會用工具,想變成真人的公猴子。
後學排列近來您的釋文,產生下列心得:
「體」是一種概念、系統結構之本,屬陰、靜態、客觀,具有形、色、性、質、數、量、狀、態。
以第8173則為例:
您示以其認知,即是看到的現象,需將之轉化成見識,是「有人被狗咬,濟公點化,教之以平常心」。
進而水平思考,探討這個見識是什麼,便理解到其體是「自然界」,其用是「變化、因果循環」,也就是「此認知是自然界的一種變化」。
更進一層,垂直思考,您剖析出其因是「該發生的必然發生」,其果是「平常心、放鬆心情」。
在下面對螢幕,只膚淺看見「某人被狗咬,不思考原因,只想找別人救助」,便以一知半解之斧,將相同的文案劈成「被狗咬是還債、躲進山裡是逃債」,消極幼稚。
但見您以認知到的原料--「人被狗咬,濟公點化,教之平常心」,以理為庖刀,將其分解成體、用,成為「這是自然界的一種變化,勿需驚怖」,極為高明。
大廚之為大廚,形體間之轉換,讓後學於目瞪口呆之際,感到自己水平不足,休提層次,慚退而當重修。
答:************
文無三天功,努力就好。
++++++++++++++++++++
#8189 留言者:阿三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7 22:59:59
1,認知界:有品味的人自能找出凡物中的上上品。
2,理解界:體:人心所見;用:分辨事物。體:陳設物品;用:供鑒賞。
人心中所見不同,用以陳設之物亦有所不同,是謂品味。
3,剖析界:因:有品味的人心有所見;果:能細察事物,分辨優劣。
有品味的人心有所見,故能細察事物,分辨優劣。
答:************
1,正確。
2,正確。
3,半確。遊客呢?
++++++++++++++++++++
#8190 留言者:襄助 主題: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7 23:11:59
1,認知界:有人看到精品,樵者點化,教之事事要用心。
2,理解界:體:家居;用:精緻。
家居陳設簡單,用心去做,也可以成精品。
3,剖析界:因:用心;果:學習。
只要事事關心,那里都是學問。
答:************
1,不確。
2,正確。
3,不確。離題。
++++++++++++++++++++
#8191 留言者:襄助 主題:建議 留言日期:2008-11-17 23:17:04
用語文表達任何一件「事」,必係「概念」。根據「概念分類」,可知概分
為體(陰、靜態、客觀)及用(陽、動態、主觀)兩類。
用語文表達任何一件「事」,必係「概念」。根據「概念分類」,可知概念分
為體(陰、靜態、客觀)及用(陽、動態、主觀)兩類。
答:************
〔可知概分為〕=可知大概分為--尚有其餘未及細載也。
〔可知概念分為〕=可知概念分為--既已指係〔根據概念分類〕,就不應曰可知。
++++++++++++++++++++
#8192 留言者:心一 主題:练习! 留言日期:2008-11-17 23:32:34
1,認識界:遊客游秦嶺,意在山水之景。
2,理解界:體:遊客;用:欣賞風景。
體:樵夫;用:謀生。
遊客游秦嶺欣賞山水之靜、之美,樵夫在秦嶺謀生存。
3,剖析界:因:人之目的、興趣不同,所見則大相徑庭。
果:遊客僅見山水之靜美,而不見凡物之中上上者。
樵夫能夠發現山中之上品之物,並為其所用。
遊客意在遊覽,僅見山水美景;樵夫在山中謀生,善於在凡物中發現非凡之特性,加以利用。
答:************
1,不確。
2,正確。
3,正確。太文長,要練習提煉。
++++++++++++++++++++
#8193 留言者:小湯 主題:#8173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8 00:04:58
先謝謝老師多番指點,現試練習萃取#8173主題,還望老師指正:
1,認知界:觀物者由於宏觀與微觀立場不同,故所見迴異。
2,理解界:體:立場; 用:有宏觀或微觀
體:微觀者; 用:主觀、易執著、見林不見山
體:宏觀者; 用:相對客觀,著重概念認知和關鍵
微觀者較難從繁複的事物中以簡御繁,易偏向執著或著迷。
3,剖析界:因:遊客屬微觀者,見林不見山; 果:遊秦嶺時迷失方向
因:樵夫著重概念認知和關鍵; 果:易識別凡品中之不凡者
由於遊客囚於主觀意識之中,執著細末,故陷入迷惘,迷失方向;
樵夫宏觀萬有(林、凡品),知其山林大道方向,亦能抓住凡品箇中
重點,透悉其中之微妙處,所選之「凡品」俱簡樸精緻。
答:************
1,正確。
2,不確。本文未見。
3,正確。太文長,要練習提煉。
++++++++++++++++++++
#8194 留言者:阿奇 主題:答#8173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8 00:08:10
1,認知界:一人迷路,反因有眼光且堅持不捨而得見山中樵者精品陳設。
2,理解界:體:陳設;用:觀賞品味。
有眼光品味者才能得識陳設之妙。
3,剖析界:因:有品味;果:得識精品。
對追求真善美堅持不妥協,才能養成良好品味。
答:************
1,不確。
2,正確。
3,半確。遊客呢?
++++++++++++++++++++
#8195 留言者:至周 主題:8173.練習主題萃取 留言日期:2008-11-18 00:27:31
1,認知界:一迷路遊客,經樵者提點,始知處處留心皆有得,雖迷途實未遠。
2,理解界:體:自然界;用:變化、因果循環。
體:迷路的遊客;用:遇見樵者並受提點。
迷路也是人生流程中的一部分,當用心體會過程中點滴。
3,剖析界:因:該發生的必然發生;果:迷路是造訪名山常見的事,不需驚怖。
因: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果:性喜幽靜寧謐、簡樸非凡
樵者開導遊客,品物類比,即可於平凡中見不凡。
答:************
1,正確。
2,不確。本文未涉及「人生」。
3,正確。
++++++++++++++++++++
#8196 留言者:小程 主題: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18 03:06:41
1,認知界:樵夫之家居、家具皆於平凡中擇選,遊客觀後認為非凡。
2,理解界:體:素材;用:選擇、取捨。
凡品在樵夫擇選、組合之下,亦有不凡之品味。
3,剖析界:因:樵夫取捨素材有方;果:平凡化為非凡。
因:遊客沒有品味;果:遍覽天下山水亦覺平凡。
精心擇取素材,能化平凡為神奇。擁有大量素材,不能有效整理,如入寶山空手而回,毫無意義。
答:************
1,正確。
2,正確。
3,正確。太文長,要練習提煉。
++++++++++++++++++++
#8198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08-11-18 05:53:40
答:************
恭喜!各位已入佳境。俗謂練劍三載,學文終身!且待老朽完成「文易」,再進一步磨練之。
原案:
有客遊秦嶺,路迷荒山。旋遇一樵者,大喜而呼,樵者不應,客趨而隨之。
樵者歸家,客問:「君居此乎」?
樵者曰:「客循此路前行,約數里可出山矣!」
客曰:「某性好山水,唯覺此處幽靜寧謐,是有此問。」
樵者聞之,始延客入室。客觀樵者之居,簡樸精緻,無一凡品。
客驚問:「此類陳設生平僅見,君何處得之?」
樵者不答,客累問,樵始曰:「山中偶拾者,遍地皆是也。」
客不信,曰:「天下山水,某遊覽經年,從未之見。」
樵曰:「是也,君求此『品』乎?應知三口列比,雖凡物亦有上上者也!」
參考答案:
1,認知界:遊客遇一隱士,見其家居陳設,驚羨不已。
2,理解界:體:隱士山居之什物;用:表示品味。
隱士就地取材,遊客視為珍品。
3,剖析界:因:罕見;果:珍貴。
因:比較;果:喜好。
一般人追求珍貴;有主見者喜歡就好。
因本網即將改換域址,可能封網數日,細節請見「最新消息」欄。
以下提供七則文案,以供各位參詳,答文請力求精簡是幸。
一、
山中老虎垂死,目光如炬,有兩隻老鼠在洞中偷看。
一隻問:「虎肉大補,何時得而食之?」
答:「虎爪勝貓,不可輕舉妄動。」
老鼠等了許久,一隻又問:「何時可食?」
答:「未知也,且安心候之。」
及至虎死,蠅蟲滋生,屍解皮爛,形象大變。
一鼠怒道:「早不食,現已成蛆矣!」
答:「所幸未食,否則是食蛆也!」
二、
小兒共語:「大人很笨!」
「你怎麼知道的?」
「大人喜歡喝茶,苦得要命!」
「你喝什麼?」
「我喝牛奶。」
「你才是笨蛋!」
「為什麼?」
「可樂才是甜的!」
三、
某戒毒所中,一少年發誓賭咒,矢志戒毒。
指導員問:「決心已定乎?」
少年謂:「定矣!」
「不後悔乎?」
「絕不後悔!」
「既如是,今後不可接近毒品。」
「接近有何不可?」
「接近就難以避免吸食。」
「某已決心戒毒矣!」
「如此大難,決心無用也!」
「某若能不再吸食,不必來此矣!」
「是也,若真欲戒毒,不必來此,不吸食即可!」
「豈無靈藥妙方焉?」
「有,毒可攻毒!」
四
學徒問師父:「師父,我學了三年,只學會道法自然,有什麼用呢?」
師父說:「沒有用!」
「那師父為什麼要教呢?」
「因為道法自然。」
五、
師父要圓寂了,把三個徒弟都叫到身邊來,問:「你們要什麼?」
大徒弟說:「我什麼都不要。」
師父說:「好,我什麼都不給。」
二徒弟說:「我什麼都要。」
師父說:「好,那都給你。」
小徒弟大叫:「不公平!」
師父問:「你要公平嗎?」
小徒弟說:「是的。」
師父說:「好,跟我走吧!」
六、
一個人在耕田,突然從地下冒出一隻蚯蚓說:「你犁田翻土,把我的地盤都拆了!」
對曰:「可是土不翻會結塊呀!」
蚯蚓說:「當然該翻,可是怎麼能翻到我家呢?」
七、
經過了十多期,再考一題佛家公案,說不定會遍地花開!誰知道?
某居士問:「大師父!金剛經我背了三遍,還有渣滓,想借用殿上掃帚掃去,可不可以?」
和尚見左右無人,悄悄說:「你知我知,莫讓佛知!」
網主人白
++++++++++++++++++++
#8200 留言者:至周 主題:8198.練習主題萃取 留言日期:2008-11-18 19:43:03
一、
認知:鼠輩當有自知之明,勿白費心機。
理解:體:老鼠;用:偷偷摸摸、鬼鬼崇崇。
體:老虎;用:光明正大、文武孝德。
鼠輩想食虎肉,實只能食蛆。
剖析:因:能者;果:轉世。
居心叵測者當打消不正之念。
二、
認知:想成人就要脩身、吃苦、耐勞。
理解:體:小兒;用:嗜甜、怕苦,隨性,粗率。
體:大人;用:吃苦、耐勞,脩身,細心。
主觀的人,認為自己聰明,別人笨,無異於小兒。
剖析:因:認為別人笨;果:被人認為笨。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三、
認知:一嗜毒少年心志不堅,無法自制,指導員投以猛藥。
理解:體:發誓賭咒;用:意志不堅。
體:靈藥妙方;用:劇毒。
體:以毒攻毒;用:先死後生。
意志不堅者,多用發誓賭咒來麻木自己,以義正詞嚴的態度來取信於人。
剖析:因:毒攻心、腦;果:自毀求生。
如患者無法自我警醒,便只能引毒攻毒,兩敗俱傷。
四、
認知:師父訓示學徒,不該以功效利當作學習的目的。
理解:體:學會道法自然的學徒;用:無欲。
體:教授道法自然的師父;用:傳道。
沒有支配大千世界的欲望,就會自由、自在、自然。
剖析:因:種西瓜;果:得西瓜。
因:種正果:果:得正果。
因無所用,始有自然。當有所用,已落俗套。
五、
認知:師父在圓寂前,使長徒得意,二徒得衣,幼徒得解。
理解:體:無欲者;用:得意。
體:有欲者;用:得業。
體:無知者;用;無解。
師父化道於三才,散佈於眾弟子。
剖析:因:萬物自化;果:生生不息。
師父點化眾弟子,自然而然,人間無絕對的公平。
六、
認知:某人農藝不精,殃及無辜,當知分寸。
理解:體:蚯蚓;用:土沃,柔軟、自然。
體:耕田的人;用:熱心過頭、農藝欠脩。
人要耕田,應就教於農家,以免適得其反。
剖析:因:蚯蚓;果;土已有機,勿需爾等勞心。
見機兆即當知行止,不該做的事,要懂得自制、權變。
七、
認知:某居士奔而殿,將入門,大聲嚷嚷著要借掃帚,和尚以無不可、請自便,
但勿擾佛門清靜來點化居士。
理解:體:居士;用:自以為有禮、言行偏左、思慮不週。
體:和尚;用:諄諄善誘志士仁人向善。
體:掃帚;用:靜心去塵
借掃帚除經書之塵理所當然,不必大作文章。
剖析:因:居士修為不足;果:和尚點化居士。
師父期釧~士能懂和睦尚賢的意義。
答:************
一、1,不確。2,不確。3,不確。
二、1,不確。2,不確。3,不確。
三、1,不確。2,不確。3,不確。
四、1,不確。2,不確。3,不確。
五、1,不確。2,不確。3,正確。
六、1,不確。2,不確。3,不確。
七、1,不確。2,不確。3,不確。
++++++++++++++++++++
#8202 留言者:禪心 主題:答﹟8198 留言日期:2008-11-21 12:28:58
一、
1,認知界:兩鼠等候時機,欲食垂死之虎。
2,理解界:體:時機;用:趨利避害。
掌握正確時機才能達成目的。
3,剖析界:因:惑於表象。果:誤判時機。
只看表象,不加思索,必錯失良機。
二、
1,認知界:小兒們各說其喜歡的飲料。
2,理解界:體:飲料;用:解渴、補充營養。
人藉飲料來解渴、補充營養。
3,剖析界:因:感官經驗。果:喜好分別。
感官經驗因人而異,故造成個人喜好的不同。
三、
1,認知界:某戒毒所中一少年決心戒毒。
2,理解界:體:決心;用:達成某種目的(戒毒)。
矢志戒毒無速成,從不再接觸毒品開始。
3,剖析界:因:引誘。果:動搖心志。
誘惑常令持志不堅者動搖,故能避免則宜免之。
四、
1,認知界:學徒問師父學道的用處。
2,理解界:體:學習;用:獲得知識或技能。
學徒認為學道須有個用處。
3,剖析界:因:尼Q心態學道。果:不能與道合。
有所求而學道,將背道而馳。
五、
1,認知界:即將圓寂的師父交待後事。
2,理解界:體:公平;用:拉進差異、求取平衡。
徒弟要求師父須公平給與。
3,剖析界:因:有欲望。果:想滿足。
欲望因人而異,永遠無法滿足。
六、
1,認知界:蚯蚓認為某人犁田翻土侵害其地盤。
2,理解界:體:犁;用:翻土。
人用犁來疏鬆土壤。
體:家;用:遮風避雨。
遮風避雨的家不容外人破壞。
3,剖析界:因:只重個人利益。果:不管公利、不肯犠牲。
自私之人只重個人利益,不肯為公利犠牲。
七、
1,認知界:居士問師父能否用掃帚掃去心中的渣滓。
2,理解界:體:金剛經;用:背誦、悟道(空性)。
某居以為背誦金剛經可以悟道。
體:掃帚;用:掃除渣滓。
某居士想用掃帚掃除心中渣滓。
3,剖析界:因:有為、有用、有知。果:不空。
因:空。果:無為、無用、無知。
空即無有,有即無空;以有為法求空,與空不相應。
答:************
一、1,正確。2,正確。3,正確。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三、1,正確。2,正確。3,不確。
四、1,正確。2,正確。3,不確。
五、1,正確。2,正確。3,不確。
六、1,正確。2,不確。3,正確。
七、1,正確。2,不確。3,不確。
++++++++++++++++++++
#8203 留言者:阿三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21 17:47:53
一、
1,認知界:老鼠無膽吃虎肉,卻藉詞強辯沒吃才好。
2,理解界:體:主見;用:判斷。體:膽識;用:冒險。
有主見、有膽識者有所判斷、有所作為;無主見、無膽識者連做錯事
都不願承認。
3,剖析界:因:承認錯誤即承認無知,並承擔責任;
果:欠勇氣者不願承認錯誤。
承認錯誤有損自身利益,無知、欠勇氣者不願承認錯誤。
二、
1,認知界:不喜歡的就是苦的。
2,理解界:體:感官;用:產生主觀感受。體:語文概念;用:溝通。
小兒以主觀理解的「概念」表達主觀感受。
3,剖析界:因:概念不清者,以概略近似之概念表達主官感受;
果:難以準確有效溝通。
概念不清者,難以準確有效溝通。
三、
1,認知界:欲戒惡習卻不能捨棄惡習,如此戒毒無疑緣木求魚。
2,理解界:體:毒品;用:快感。體:意志;用:自制。
戒毒需靠自己堅強的意志以抵禦毒品的誘惑。
3,剖析界:因:缺乏意志力,抱依賴他力的心態;果:不能成尼椄r。
缺乏意志力,抱依賴他力相助的心態的戒毒者,不可能成尼椄r。
四、
1,認知界:一學徒自以為懂了道法自然之道,其實不然。
2,理解界:體:主觀認知;用:理解客觀事物。
人常無知卻自以為知。
3,剖析界:因:人對事物之主觀理解視等同客觀真實;果:自以為是。
主觀認知不一定全等同客觀真實,或誤解而不自知,反自以為懂了。
五、
1,認知界:小徒弟認為師父什麼都給二徒弟是不公平的。
2,理解界:體:師父;用:無私授徒。體:小徒弟;用:流露人性的自私。
無私的人沒有公平不公平的觀念,自私的人則視不利己的為不公平。
3,剖析界:因:人自私而又主觀;果:別人得到的比自己多,就認為不公平。
自私而又主觀的人,自己得不到別人得到的,就認為不公平。
六、
1,認知界:蚯蚓同意翻土之必要,卻埋怨翻拆了牠的地盤。
2,理解界:體:翻鬆的泥土;用:有利長遠生存。
體:蚯蚓巢穴;用:有利短暫生存。
蚯蚓不願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3,剖析界:因:明事理;果:能有所取捨,以顧全長遠利益。
明事理者能有所取捨,願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七、
1,認知界:和尚點化某居士。
2,理解界:體:學佛;用:明心見性。
和尚反諷某居士犯了著相毛病。
3,剖析界:因:著相;果:不能證得佛法。
著相者不能證得佛法。
答:************
一、1,正確。2,正確。3,正確。
二、1,正確。2,不確。3,正確。
三、1,正確。2,正確。3,正確。
四、1,正確。2,不確。3,不確。
五、1,正確。2,不確。3,不確。
六、1,正確。2,正確。3,正確。
七、1,正確。2,正確。3,正確。
++++++++++++++++++++
#8211 留言者:秦漢唐 主題:答8198則主題萃取 留言日期:2008-11-22 08:06:22
一、
1,認知界:二鼠等至虎死變臭,也沒吃到虎肉。
2,理解界:體:鮮虎肉;用:大補。
體:爛虎肉;用:不可食。
體:虎爪; 用:危險。
二鼠知虎爪危險、虎肉大補,虎肉爛後才知不可食。
3,剖析界:因:二鼠前懼虎威,後懊悔至「酸葡萄」。果:吃不到虎肉。
事前畏首畏尾、事後推責悔恨,此正是鼠輩行為,不足成事。
二、
1,認知界:兩小兒自以為是。
2,理解界:體:茶、牛奶、可樂等;用:適合各自口味。
苦甜僅是主觀感覺,各人主觀皆不同。
3,剖析界:因:兒童幼稚,僅有主觀立場。果:其對話令人啼笑皆非。
兒童以主觀為客觀,天真幼稚,令人啼笑皆非。
三、
1,認知界:一少年沉迷於毒品,難以戒除。
2,理解界:體:毒品;用:使上癮。
毒品使人易上癮,難戒除。
3,剖析界:因:癮者迷於感官誘惑。果:無可救藥。
意志不堅定者易受感官誘惑,一旦上癮,無可救藥。
四、
1,認知界:一學徒未學到師父精髓。
2,理解界:體:死知識; 用:解決具體的問題。
體:客觀觀念;用:指導人的行為。
「道法自然」是一客觀觀念,沒有具體功用,卻可指導一切行為。
3,剖析界:因:學徒將觀念當「死知識」。果:學無所得。
因:師父依觀念而行。 果:道法自然。
學徒將「道法自然」當知識,學無所得;師父自然而行,是稱「道法自然」。
五、
1,認知界:師父臨終詢問徒弟們的志向。
2,理解界:體:主觀觀念;用:虛幻。
「公平」是主觀觀念,僅屬個人虛幻的理想。
3,剖析界:因:所求屬於客觀。果:可以得到。
因:所求屬於主觀。果:如水中月。
所求即有所得,求實得實,求虛是虛。
六、
1,認知界:一人耕田遇一蚯蚓抱怨。
2,理解界:體:犁; 用:翻土。
體:地盤;用:保護個人利益。
相對於蚯蚓之窩,翻土乃公義。
3,剖析界:因:公義損傷到私利。果:重私者抵制、抱怨。
私利受損時,重私者便不顧公義,專事抱怨甚至抵制。
七、
1,認知界:一居士問和尚掃心之法。
2,理解界:體:殿上掃帚;用:掃地上渣滓。
體:佛之智慧;用:去心中煩惱。
無論哪里的掃帚都只能掃地上渣滓,佛心才能去除心中煩惱。
3,剖析界:因:和尚無道。果:掩耳盜鈴。
因:和尚有道。果:點撥居士應靜心,戒定生慧。
若和尚無道,當借給居士掃帚,此可謂掩耳盜鈴。若和尚有道,乃點撥居士應先靜心,由戒定生慧。
感激老師費心批改。
學生 敬上
答:************
一、1,正確。2,不確。3,正確。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三、1,正確。2,不確。3,不確。
四、1,不確。2,不確。3,正確。
五、1,正確。2,不確。3,不確。
六、1,正確。2,正確。3,正確。
七、1,正確。2,正確。3,不確。
++++++++++++++++++++
#8212 留言者:黎明近焉 主題: 留言日期:2008-11-22 09:17:41
朱夫子尊鑒:
一、
1,認知界:兩鼠食老虎。
2,理解界:體:虎眼;用:虎威。
體:虎肉;用:食補。
體:虎爪;用;攻擊。
體:蠅、蟲、蛆、;用:食之有害。
虎將死,餘威尚存,不可小歔。
一鼠遇事「利」字當頭,一鼠遇事先審其「害」。
3,剖析界:因:愚昧無知---悲觀;果:只見利---沒吃到。
因:智明聰慧---樂觀;果:見其害-還好沒吃。
因:「食機」未到;果:等而待之。
因:等而待之;果:錯失「食機」。
得勢時,趁機而動,以得其利;失勢時,靜觀其變,以減其害。
天下事,利害相半。利得之,害亦隨之;利失之,害亦遠之。
二、
1,認知界:小兒的「自以為是」。
2,理解界:體:茶;用:喝(味苦)。
體:牛奶;用:喝(無苦甜)。
體:可樂;用;喝(味甜)。
甜、苦乃個人之「喜好」,與「笨」無關。
3,剖析界:因:小兒純真;果:「自以為」大人不知茶「苦」。
因:小兒純真;果:「自以為」喝牛奶就不笨。
因:小兒純真;果:「自以為」別人不知可樂「甜」。
因:小兒純真;果:「自以為」喝可樂才不笨。
因:大人不笨;果:茶「苦」照樣喝。
以個人主觀,來認知人、事、物。在小兒,為「純真」;在大人,為
「白癡」。
三、
1,認知界:戒毒。
2,理解界:體:毒品;用:害。
體:靈藥妙方;用:戒毒。
體:戒毒所;用:隔絕毒品。
不欲去戒毒所之妙方:一.只要不吸食即可。
二.繼續吸,吸死了,就不必去了.
3,剖析界:因:決心無用;果:接近毒品。
因:接近毒品;果:繼續吸毒。
「決心」須配以「行動」,無行動,不成事.。
四、
1。認知界:學徒學道法自然之「用」,師父「教」道法自然之「因」。
2。理解界:體:自然;用:無。
體:無;用:用。
無用之用即自然,自然乃是「無偽」。
3。解析界:因:自然;果:自然。
自然就是自然,道法自然。
五、
1。認知界:公平。
2.理解界:體:出家人;用:無欲。
出家人無欲,給與不給、要與不要、平與不平,一切皆空。
3。剖析界:因:大徒弟,什麼都不要。果:什麼都不給你(四大皆空)。
因:二徒弟,什麼都要。果:四大皆空都給你。
因:小徒弟,要公平。果:跟我去也可得到四大皆空。
心有欲,則不平;心無欲,一切平。
六、
1.認知界:一個人在犁田翻土,卻翻到了蚯蚓的家。
2。理解界:體:田、土;用:種農作物。
體:犁田翻土;用:利于農作。
體:土;用:蚯蚓的家。
土有多種用途,不僅只是耕種。
3。解析界:因:人是自私的。果:不顧慮他人。
因:人多自以為「是」。果:做自以為「是」的事。
人在做,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時;應顧慮到,是否損害了「萬物」的利
益。
七、
1.認知界:掃渣滓。
2.理解界:體:金剛經;用:悟道成佛。
體: 渣滓;用:無用之用。
體:帚;用:掃。
佛:大智慧者;用:善道眾生。
心的渣滓,用金剛經掃;心外的渣滓用帚掃。
3.解析界:因:居士背了三遍,「心」還有渣滓;果:想用掃帚要掃除。
因:和尚背了千遍,「心」也還有渣滓;果:也想用掃帚要掃除。
你知我知,莫讓佛知!
「渣滓」是外來的,掃與不掃,識者自識、覺者自覺、悟者自悟,金剛經何
有「渣滓」。
答:************
一、1,不確。2,不確。3,不確。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三、1,不確。2,不確。3,不確。
四、1,正確。2,正確。3,不確。
五、1,不確。2,不確。3,不確。
六、1,正確。2,不確。3,不確。
七、1,不確。2,不確。3,不確。
標點不一,字位不齊;主題不能偏頗,除非心有渣滓。
++++++++++++++++++++
#8213 留言者:小湯 主題:#8198主題七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22 10:27:06
小學生先試練習題七,其餘答題嘗試在往後陸續補上。
1,認知界:居士想了一個荒誕的主意,欲以殿上掃帚,掃除心中的妄念。
2,理解界:體:金剛經;用:誦之以助修行
體:殿上掃帚;用:掃除物質界地方的渣滓
體:居士的「渣滓」;用:讓人動妄念、窒礙明心見性
居士(修行人)欲用清潔物質界地方的工具來清除心中的妄念,實乃古怪
荒誕的想法。
3,剖析界:因:用錯誤的方法;果:無法解決問題
因:誦經修行者竟有如斯荒謬想法;果:神佛聞之必生氣
修行者有如此荒謬的想法,若讓神佛聞之,定必氣煞也。
答:************
1,正確。2,不確(與1同)。3,不確。
++++++++++++++++++++
#8214 留言者:小白 主題: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22 12:07:57
文案一
1,認知界:兩鼠呆候過久,虎屍變形才知錯過進食時機。
2,理解界:體:眼;用:觀察。
體:腦;用:判斷。
兩鼠光用眼看,不懂用腦衡量形勢。
3,剖析界:因:鼠太依賴感官;果:錯失機會。
因:鼠不承認己愚;果:自我安慰。
愚者不用大腦而錯失良機,事後又不願自省,愚昧如故。
文案二
1,認知界:兩小兒談及飲品喜好,皆認為自己最高明。
2,理解界:體:人心;用:喜好。
人心對事物感知有別,以致各有喜好。
3,剖析界:因:小兒以一己主觀為度;果:斷定他人是笨蛋。
無知者自以為是,盲目否定他人。
文案三
1,認知界:少年矢志戒毒,與指導員討論之。
2,理解界:體:毒品;用:令人上癮。
若常接近毒品,一時抵不住誘惑,便容易上癮。
3,剖析界:因:少年無決心,不願遠離毒品;果:即令往戒毒所,亦無法戒毒。
戒毒在於一念,欠決心便無法成事。
文案四
1,認知界:學徒問師父「道法自然」學來有何用處,師答無用。
2,理解界:體:技術;用:應用。
體:行道;用:順遂自然。
學技術講求應用,行道只為順遂自然。
3,剖析界:因:行道者效法自然;果:為所當為,不計得失成敗。
行道者效法自然,凡事為所當為,不計得失成敗。
文案五
1,認知界:師父圓寂前與徒弟們對話。
2,理解界:體:能量;用:運行不息。
體:感官;用:測量一時之能量變化。
能量運行不息,得失只是感官截取的某一時空狀態,死後即無所謂得失。
3,剖析界:因:宇宙能量整體均衡;果:天道永遠公允。
因:人以管窺天;果:心中憤怨不平。
人須摒棄私心,才能領悟天道之公允。
文案六
1,認知界:蚯蚓同意農人翻土,但不滿他破壞其家。
2,理解界:體:耕田;用:翻土。
體:蚯蚓;用:在土壤活動。
翻土無可避免會破壞蚯蚓地盤。
3,剖析界:因:蚯蚓只顧表達一己需要;果:不理解翻土與毀家的必然關係。
愚者只顧一己,無心瞭解別人,難以溝通。
文案七
1,認知界:居士問和尚借帚掃心。
2,理解界:體:掃帚;用:掃塵。
體:私心;用:煩惱。
體:佛;用:無所不知。
用外物無法消除煩惱;佛無所不知。
3,剖析界:因:居士愚眛;果:欲以外物掃心。
因:和尚自欺欺人;果:妄想佛不知。
人心愚昧虛妄,以致煩惱不斷,謬論叢生。
答:************
一、1,正確。2,正確。3,不確。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三、1,正確。2,不確。3,不確。
四、1,正確。2,正確。3,不確。
五、1,正確。2,不確。3,不確。
六、1,正確。2,不確。3,正確。
七、1,正確。2,不確。3,不確。
++++++++++++++++++++
#8215 留言者:襄助 主題:試改8198 留言日期:2008-11-22 15:25:26
二、
1,認知界:小兒們各說其喜歡的飲料。
試改2,理解界:體:飲料;用:品味。
小兒喜好甜的,大人喜好苦的。
試改3,剖析界:因:齡。果:分別。
年長的選對身體好的,年輕的選味覺好的。
三、
1,認知界:某戒毒所中一少年決心戒毒。
2,理解界:體:決心;用:達成某種目的(戒毒)。
矢志戒毒無速成,從不再接觸毒品開始。
試改3,剖析界:因:行動。果:目的。
行動是要漸進的,不可速成。
四、
1,認知界:學徒問師父學道的用處。
2,理解界:體:學習;用:獲得知識或技能。
學徒認為學道須有個用處。
試改3,剖析界:因:大自然。果:用處。
跟大自然學道,時間到了自有用處。
六、
1,認知界:蚯蚓認為某人犁田翻土侵害其地盤。
試改2,理解界:體:土;用:結塊。
土不翻會結塊,大家都有害。
3,剖析界:因:只重個人利益。果:不管公利、不肯?牲。
自私之人只重個人利益,不肯為公利?牲。
七、
1,認知界:居士問師父能否用掃帚掃去心中的渣滓。
試改2,理解界:體:金剛經;用:悟道。
金剛經不可背,只可領悟。
試改3,剖析界:因:用心。果:掃去渣滓。
用心悟道,才可掃去渣滓。
答:************
二、1,不確。2,不確。3,不確。
三、1,正確。2,不確。3,不確。
四、1,正確。2,不確。3,不確。
六、1,正確。2,正確。3,正確。
七、1,正確。2,正確。3,不確。
++++++++++++++++++++
#8216 留言者:阿三 主題:再試答 #8198 主題粹取練習第四及第五則 留言日期:2008-11-22 15:55:46
四、
1,認知界:一學徒自以為懂了道法自然之道,卻不知其用處。
2,理解界:體:道;用:自然。體:知識;用:技術。
道無技術可用。
3,剖析界:因:以學知識之心態學道;果:不能明道。
學徒以學知識之心態學道,故不明道之用為何。
五、
1,認知界:小徒弟認為師父什麼都給二徒弟是不公平的。
2,理解界:體:公平;用:均分。
均分是謂公平。
3,剖析界:因:人的需求不一,按各人的需要作出分配;果:不能均分。
因:公平均分,而人的需求不一;果:不能滿足各人所需。
人的需求不一,故如何分配也不可能達到絶對公平。
答:************
四、1,正確。2,正確。3,不確。
五、1,正確。2,不確。3,正確。
++++++++++++++++++++
#8217 留言者:庚子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22 16:25:56
二、
1,認知界:兩小兒議論不同人的喝飲料習慣。
2,理解界:體:小兒; 用:無知。
體:飲料; 用:解渴、解饞。
小兒不知喝飲料不全為解饞。
3,剖析界:因:無知; 果:判斷錯誤。
無知的人以感官作利害判斷,所以常判斷錯誤。
三、
1,認知界:某少年決心戒毒但又想走捷徑。
2,理解界:體:決心; 用:達成某種目的(戒毒)。
矢志戒毒無速成,從遠離毒品開始。
3,剖析界:因:有決心; 果:不需幫助,自能戒掉毒癮。
人有決心,自能排除萬難;沒有決心,有捷徑也沒用。
四、
1,認知界:學徒問師父他所學有何用,師父回答了他。
2,理解界:體:學習; 用:獲得知識或技能。
體:道; 用:無為。
學徒認為學道須有個用處。
3,剖析界:因:道法自然; 果:做自然該做的事。
師父教導,學徒學習,自然之事。
五、
1,認知界:師父圓寂前問三個徒兒要什麼,並滿足他們。
2,理解界:體:公平; 用:平衡差異。
徒弟要求師父須公平給與。
3,剖析界:因:人死後一無所有; 果:人死後人人平等。
人生必有一死,故最終人人平等。
六、
1,認知界:蚯蚓向正在犁田的人控訴他翻了自己的家。
2,理解界:體:土; 用:蚯蚓的家、種田。
在不同立場下,土有大用或小用。
3,剖析界:因:自私; 果:不為公。
自私之人不會肯為公利犠牲。
七、
1,認知界:某居士請和尚解惑。
2,理解界:體:掃帚; 用:掃去渣滓。
體:金剛經; 用:明心見性。
掃帚不能及心,明心見性不靠外力。
3,剖析界:因:無知無我; 果:成佛。
有我心不能成佛。
答:************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三、1,正確。2,正確。3,正確。
四、1,正確。2,正確。3,不確。
五、1,正確。2,正確。3,正確。
六、1,正確。2,不確。3,正確。
七、1,正確。2,正確。3,不確。
++++++++++++++++++++
#8218 留言者:阿奇 主題:答#8198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22 16:28:54
一.
1,認知界:老鼠欲食虎肉,又懼虎威不敢行動,虎肉生蛆後只能自我安慰。
2,理解界:體:膽小遲疑;用:避免受傷害。
當過份謹慎小心,常會錯失良機。
3,剖析界:因:膽小愚昧;果:錯失良機,不明因果。
因:虎死過久未食;果:生蛆。
膽小錯失良機,又愚昧不明因果。
二.
1,認知界:小孩子以飲料苦甜判斷人是否聰明。
2,理解界:體:味覺;用:判斷食物味道。
味覺乃主觀判斷食物味道,與聰明與否無關。
3,剖析界:因:小孩經驗有限;果:自以為是。
人易受限自我經驗影響而自以為是。
三.
1,認知界:一少年想戒毒,指導員教其先遠離毒品。
2,理解界:體:決心;用:達成目的。
決心不足之人戒毒,需先遠離毒品,避免誘惑。
3,剖析界:因:由身體感官影響行為;果:戒毒需借助外力。
因:由觀念認知影響行為;果:戒毒只在一念之間。
人如果由身體感官主導,則易受外力控制;由觀念內化行為,
行為改變在一念之間。
四.
1,認知界:學徒問師父學道之用。
2,理解界:體:學習;用:應用。
一般學習為有所應用,道無實質之用,乃自我境界之提昇。
3,剖析界:因:道法自然;果:該發生就發生。
因道法自然,知萬物變化有常規,該教就教,該學就學,自有其理。
五.
1,認知界:師父臨終前交待後事。
2,理解界:體:公平;用:拉近差距,分配平均,。
人生無公平,只能自我努力,拉近與別人差距。
3,剖析界:因:求公平;果:人生本不公,唯有隨師父而去(死)才能有公平。
人生而有男女賢愚貧富等種種不公,但人人難逃一死,死時才有公平。
六.
1,認知界:蚯蚓抱怨翻土破壞其地盤;。
2,理解界:體:翻土;用:使土不結塊。
翻土為使不結塊,以利耕種,是為公不為私。
3,剖析界:因:自私;果:只顧自利。
自私之人只顧私利,不肯為公益??牲。
七.
1,認知界:居士問和尚是否能用掃帚掃去心中渣滓。
2,理解界:體:掃帚;用:掃除塵埃。
掃帚能掃去地上灰塵,不能掃去心中渣滓。
3,剖析界:因:和尚佛法高深;果:點明心中渣滓不能用掃帚掃去,居士之言不可行。
因:和尚佛法不通;果:贊成居士用掃帚掃除心中渣滓,還自以為助人。
和尚佛法高深,點出居士之言不可行,所以不能讓佛知;或和尚佛法不通,還自以為助人。
答:************
一、1,正確。2,正確。3,正確。
二、1,正確。2,正確。3,正確。
三、1,正確。2,正確。3,不確。
四、1,正確。2,正確。3,不確。
五、1,正確。2,正確。3,正確。
六、1,正確。2,不確。3,正確。
七、1,正確。2,正確。3,不確。
++++++++++++++++++++
#8219 留言者:阿勇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22 18:07:47
學生看不懂部分文案,故今次只做以下四樁文案。
文案一
1,認知界:兩隻老鼠等待適合時機吃老虎,卻等到虎屍變爛,不能進食。
2,理解界:體:老鼠;用:等待。
體:蠅蟲;用:食虎。
老鼠一味等待,不懂把握時機。
3,剖析界:因:虎強鼠弱。果:老鼠不敢輕舉妄動。
因:老鼠過於保守。果:老鼠未能吃虎。
若一直議而不決,機會一去不返。
文案二
1,認知界:小兒們以飲品喜好決定誰是笨蛋。
2,理解界:體:飲品;用:品味、解渴。
體:味道;用:感受。
大人、小兒對飲品、味道喜好不同。
3,剖析界:因:對味道喜好之不同。果:產生不同認知。
小兒自以為是,認為與自己喜好不同的都是笨蛋。
文案三
1,認知界:一少年雖想戒毒,但缺乏自制力。
2,理解界:體:毒品;用:帶來刺激、止癮。
若要依賴外物止癮,除非吸毒。
3,剖析界:因:少年無自制力。果:沉淪毒海。
若人無自制力,則難以抵受物欲誘惑。
文案六
1,認知界:蚯蚓投訴農夫把其地盤弄翻。
2,理解界:體:農夫;用:耕田。
農夫只顧耕田,不知道破壞了蚯蚓的地盤。
3,剖析界:因:立場不同。果:各持己見。
立場不同會影響對事情好壞之觀感。
答:************
一、1,正確。2,不確。3,不確。
二、1,正確。2,正確。3,正確。
三、1,正確。2,不確。3,不確。
六、1,不確(投訴=係指向第三者)。2,不確。3,不確。
++++++++++++++++++++
#8220 留言者:小湯 主題:#8198主題萃取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22 18:57:58
小學生試答題一與題二,還望老師指正。
一、
1,認知界:小老鼠因過於膽怯,致錯失吃虎肉的良機。
2,理解界:體:垂死老虎;用:外強中乾。
體:文中老鼠;用:弱小、過於膽怯。
體:膽怯者;用:往往誤判形勢、錯失良機。
膽怯的小老鼠不敢向垂死的老虎下手。
3,剖析界:因:老鼠過於怯懦;果:無法把握良機吃虎肉。
弱小者往往過於怯懦,致無法把握良機,錯過爭取突破的機會。
二、
1,認知界:幾個小孩認為大人喝茶是笨的,甜美的東西就是好。
2,理解界:體:小兒;用:思想簡單、天真、幼稚。
體:荼;用:苦,對身體較有益。
體:可樂;用:甜美,但對身體有害。
小兒天真簡單,性喜甜美之物,美味就好。
3,剖析界:因:小孩子思想簡單;果:只靠五官分辦好壞。
因:任由五官主觀判斷;果:無法有客觀的判斷。
由於小孩子天真,只知美味就是好的,缺乏客觀判斷,不會考
慮箇中利害,即使可樂對身體有害還會覺的好。
小孩子的立場於大人立場,只是幼稚的觀點。
然凡人只惑於美好的事物,覺得甘於吃苦就是愚笨的。實與天真的小孩只
惑於享受甜美的東西無異矣。
答:************
一、1,正確。2,正確。3,不確。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
#8222 留言者:修行人 主題:練習主題萃取 留言日期:2008-11-22 23:24:46
請老師指正:
一、
1、認知界:兩鼠等吃虎肉,但誤了時機,都沒吃到。
2、理解界:體:虎死;用:屍解(或食用)。
做事不可只依外表來判斷。
3、剖析界:因:虎垂死。果:誤時屍解。
過與不及皆不能成事。
二、
1、認知界:小孩的選擇之滿足口腹為主。
2、理解界:體:感官;用:滿足。
小孩以感官為重。
3、剖析界:因:教導不足。果:重視感官。
孩子的教導不足,就以感官的滿足為取拾的標準。
三、
1、認知界:少年口言戒毒,但心不能行。
2、理解界:體:毒品;用:刺激。
人滿足於毒品所帶來的刺激,不易戒除。
3、剖析界:因:矢志戒毒。果:毅力不足,無法戒除。
雖矢志戒毒,但無毅力,所戒時日有限。
四、
1、認知界:學徒從師學道,但覺得所學無用,師父聞言,也順其自然。
2、理解界:體:學道;用:明道理。
學道是為明道理,不一定能有明顯的功用。
3、剖析界:因:功利心重。果:道理難通。
以利害做取捨,則道理難通。
五、
1、認知界:師父即將圓寂,給三徒弟的遺言。
2、理解界:體:遺言;用:點化。
師父留遺言來點化三徒弟。
3、剖析界:因:有、無。果:得、失。
師父以得失來點化徒弟。
六、
1、認知界:一人在耕田,引起土中蚯蚓的抱怨。
2、理解界:體:犁田;用:鬆土。
犁田鬆土乃必需,而蚯蚓抱怨是不明事理。
3、剖析界:因:蚯蚓家毀。果:蚯蚓抱怨。
蚯蚓不明事理,人無法與之溝通。
七、
1、認知界:居士想掃去心中渣滓,和尚點化其不通。
2、理解界:體:背經;用:明經義。
背經是為了明經義,經義不明掃也無用。
3、剖析界:因:居士不明經義。果:和尚點化。
和尚反諷,以點化居士。
答:************
一、1,正確。2,不確。3,不確。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三、1,正確。2,正確。3,不確。
四、1,正確。2,正確。3,不確。
五、1,正確。2,不確。3,不確。
六、1,正確。2,不確。3,不確。
七、1,正確。2,正確。3,正確。
++++++++++++++++++++
#8223 留言者:華子 主題:練習 留言日期:2008-11-23 00:02:01
主題萃取練習,敬請老師指教。
四、
1,認知界: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2,理解界:體:道法自然;用:無用之用。
道法自然,體用順其本然。
3,剖析界:因:學徒不懂道法自然;果:質疑「道法自然」何用。
因:師父懂道法自然;果:師父教導「道法自然」無用之用。
學徒有問,師父有教,皆是「道法自然」。
七、
1,認知界:某居士欲求智慧,老師父指其自省可也。
2,理解界:體:智慧;用:掃除心中「渣滓」。
智慧就是明心見性,心中無「渣滓」。
3,剖析界:因:居士欲借外力;果:無法獲得智慧。
心中之「渣滓」必須自清、自掃,智慧自生。
答:************
四、1,不確。2,正確。3,不確。
七、1,不確。2,正確。3,不確。
*****不二對話錄-浪子心得--第十二集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