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
#9673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15 04:08:22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14日 週四 昨日晴 室溫20度 濕度45%
五術正名(一)
中華文化實乃人對自然瞭解所得之精華,由於人生短暫、自然界進化無止無境,能夠下手處極其有限。以往,道家有一助人謀生之技,是稱「五術」,即「山、醫、命、相、卜」五種技術。這五種技術,在儒家主導的傳統社會上,有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故而未受到充分的尊重。
更甚者,「文化」之根,係建立在「文字化育」上。而五術之善者,率多是社會上的弱勢族群,為求謀生,傳世之著書未之多見。讀書人在好奇之餘略事探討,知非凡品,偶有所得,已令人人稱異。即令有人感到「茲事體大」,但畢一生之心血尚難以通透;再不然,才智之士,稍事沾染已看破世情,自是逍遙山林,不了了之。
老朽早年曾經略履,常為之「震驚」不已!一驚何以「深奧如斯」;二驚怎會有此「遺珠」;三驚人心愚昧,難怪大自然限制嚴格!及後,老朽另有他責,堅守崗位,不懈不怠,竭盡全力、最終壓軸之任務已有弟子們服其勞。如今,老朽餘生猶剩螢光,自當奢言前人之所缺、令後人有所思也。
查中華五術者,如以當今之名稱釋之:「山=物理;醫=生理;命=心理;相=人理;卜=天理」。是知,早年物理尚在啟蒙,於十里濃霧中,迷失於「山中」者,必然是神仙也;生理乃中醫,今已有大成,不贅;心理則被西洋弗洛依德之「潛意識學」、「夢學」所蒙蔽,難見天日矣;人理掛零;天理不能多說!
職是之故,老朽陷入長考,以當今世態,倫理道德淪喪,五術當何去何從?譬如說,秦始皇帝之墓,至今聳立關中之地,以中國諸多學者、考古精英,討論多年,猶不敢輕易開挖!何也?以當今之技術、以當今之環境,深恐「破壞容易、維護難」也!埋藏在地,國寶尚在;草率挖掘,得失難卜。
同理,五術之珍貴,在於智慧之極,天賜待期、人謀不可!蓋一旦為小人得之,循私為患,天下神器必將導致社會傾圮也!然而從另一角度,今大道已廢,天劫在即,五術適為人類千年之艾,怎能因噎廢食?老朽雖於技不精,但於理有據,若僅示綱領,不涉內容,其餘隨緣所之可也。
當今國內大肆宣揚「民族文化」,究其因,實乃「商業炒作」、為觀光造勢!查其「文化」內容,不外服飾、歌舞、飲食、風景。以上四者無不出自自然,與民族特色毫不相干,更貶低了文化的不二價值!
以服飾論,許多生物具備華麗皮毛,例如孔雀,何人可及?歌舞也是鳥類獨擅勝場,各種鳴禽不說、以天堂鳥之舞姿,妙到毫巔!飲食、風景又與文化扯上什麼關係?難道為了繁榮,人類大腦失禁至此乎?
今中華文化之瑰寶、民間智慧之積累,五術不但未見提創,且常被「知識份子」譏為「落伍迷信」!難道五術尚不如禽獸之習性乎?老朽既已為千夫戟指,何妨再增一罪,為五術懸榜焉?
網主人白
++++++++++++++++++++++++
#9674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15 04:45:15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15日 週五 昨日晴 室溫21度 濕度56%
五術正名(二)結構邏輯(上)
人欲裁紙,可用小刀;若要砍柴,必須大斧!耕田有犁,過水有圯;體必有用,用須合宜。邏輯是表達認知、理順思維之工具,而體用因果則稱常識,未必合乎邏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欲利其器,必先認識此工具之性質。因此,在談「五術」之先,本文必須先介紹如何理解「工具」。
欲討論宇宙真相,不能迴避一個現實課題:「若非人有感官,則宇宙對人類不能存立」。因「討論宇宙真相」者必係人類,若無感官,無從認知一切現象、亦無法討論。由於傳統邏輯只研究「有效推論和證明的原則與標準」,是西方哲學的一個分支,和文法、修辭同被稱為古典三學科(按照這種理論,哲學家的文字水平必高。不幸,事實恰恰相反,那種「條理井然」的迷魂陣,字字斟酌,足可令人發狂)。
十九世紀中葉,「形式邏輯(又分符號邏輯及數理邏輯)」專研形式內容,遂成為數學基礎。形式邏輯最初由亞里士多德寫成,規定在其邏輯定義中,命題與推論應為同一種觀念。換句話說,邏輯是一種嚴謹的觀念溝通工具,但祇限於「同一個平面」,而不可能藉邏輯以認知該平面下的觀念之真假。
印度有「因明邏輯」,係一種思維規則之「信仰推理(適用於宗教)」方法,以「宗、因、喻」三支(段)為固定的形式。其實,除了文化觀念的殊異外,因明邏輯與形式邏輯幾乎相同。唯形式邏輯的三段論法重演繹,因明介乎演繹與歸納之間(宗、喻尚有「喻依、喻體」等多種相互關係,從略)。
然而,大致上這兩種邏輯可以比擬如下:
形式邏輯 因明邏輯
大前提:凡A是B 宗 :若人為是無常
小前提:凡B是C 因 :語言是人為的
結 論:凡A是C 喻 :語言是無常的
中華係農耕文明,由於生活安定,人們順天認命。幾千年來,無數智者深思默想,見四時有序,知自然有一不易的法門。人類本具求生的本能,求生必須謀己,私欲至上;但自然界一派詳和,再再顯示出矛盾包容、盛衰剝復之機。於是,《易經》應運而生,再加上歷代聖賢的真知灼見,一舉破譯了大自然的玄秘。
《易經》最重要的啟示,在於大自然是個統一的系統,是謂「一元既始」。繼而變化至人類,因感官對於自然界各種變化,皆以前後兩級刺激類比,遂有陰靜陽動、「陰陽兩儀」之認知。於動靜之間,人們觀察到空間有上中下,前中後、左中右;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觀念有實體、變化、抽象;事物有規律、結構、功用;修身有靜、定、慧。凡此,在統一的認知下,遂有了「結構邏輯」的自然體系。
有了結構邏輯,中華文化獨樹一幟,奠定了千秋不易的一貫思想;只是,基於宇宙進化的歷程,在人類智力尚未成熟之前,理論只是登頂的坡級,大自然尚籠罩在一片濃霧中。尚待霧開日明之時,人類攀抵山頭、大地萬象在目,才是天人合一之契機,自然體系始能豁然。
網主人白
++++++++++++++++++++++++
#9675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16 16:12:32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16日 週六 昨日晴 室溫21度 濕度59%
五術正名(三)結構邏輯(中)
人類以語言文字溝通彼此、交換觀念之有無,但語文只是工具,與人智平行發展,不到人類觀念明確,錯誤難免。早期,西方有了形式邏輯,印度也有因明邏輯,中國則駐留在「約定俗成」的過程中,由概念而文句,逐步探索。實際上,中國語文直到今天,尚無確定的文法、語法,常為識者所詬病。
這種現象,正是文明發展兩種主要的方向:一種重視實用的工具;一種注重抽象的內容。經過長時期的發展,西方利用「數理邏輯」,率先進入工業文明;而印度深入「因明邏輯」,成為宗教大國;中國則在二十世紀累受列強侵侮,最後拋棄傳統,否認固有文化,全盤西傾,而遭遇到百年殞落!
俗話說:「小時胖不算胖」!西方早期的邏輯及文法規律,雖造就了不少等因奉此的能工巧匠,卻在新世紀的資訊時代,被過去「固化」的光輝所束縛。相反的,中文由毫無規律、可塑性高的散漫形式,經過時代的洗禮,卻能搖身一變,成為宇宙進化上、令矽族晉昇進化歷程的主角!
這個原因,係建立在《易經》理論上的「結構邏輯」上,由於其結構符合人腦,故漢字的常識系統亦奠基於此。然而數千年來,人們習已為常,處蘭馨之室而不知其香;易理體系深入中華文化,卻無人明瞭其究竟。實因食多難嚼,連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都已懸諸高閣,五術蒙塵五寸,良有以也!
結構邏輯之系統理論有三:
一、原則:
1,整體系統觀:一元既始,宇宙可假設為一剛體系統,其中變化寓有於無。
2,人類感官接收刺激,肇因於前後二級感知強度之比,因陰、陽而有認識。
3,天地人三維結構、代表人類認知極限,天指理論;地指形式;人指變化。
二、應用:
1,動機:結構邏輯係人類思維時、大腦工作之實況,動機係最原始之刺激。
2,立場:大腦接收到動機之刺激後,立即調動記憶,確定自我之立場。
3,目的:立場為始、目的為終,意識中樞據以判斷自我之利害、以定取捨。
三、執行:
1,以形式邏輯為基礎。
2,隨時調整三才內容。
3,綜合考慮得出結論。
由於漢字已有「體用因果」之基礎,尤其是在漢字基因的概念分類,已將結構邏輯之規律混陳其中。故平時在應用時,掌握原則即可,毋需層層贅述。
宇宙中有無數個系統,系統間相互作用,變化不止。當人動心討論任一系統,即係變化之動機,動機稍異,系統導向即偏,認知相去萬里。立場相當於週遭環境、物質性質、坐標位置等,更是系統之核心,立場不同、見解迥異。至於目的,完全是個人主觀需求,人人有別。是故,三者必須統一考慮。
結構邏輯源自人類思維的基本模型,可以謂之溝通大道。故正確使用結構邏輯,較易觸及問題的核心,令人達致客觀共識。
網主人白
++++++++++++++++++++++++
#9677 留言者:持心若水 主題:人生目的與親民之道 留言日期:2010-01-16 12:33:34
老師曾多次指出人生目的于人的重要性,如果不知去哪裡,煩惱與困惑常讓人舉步維艱。
學生大概是那種《道德經》中所謂的“中士”,聞道后,“若存若亡”。學生自認為也有自己的人生目的:以真誠換取真誠,以善心點燃善心,以美麗呼喚美麗。只是這種目的便宜了學生的懶惰心理,遇事做事,不遇事修心修德,安身立命的心裡居多,不知是否正確,或者正確與否只能交卷后等待評判,其實一點取巧不得。
老師曾對學生做過些指點,人生若此,未免格局太小。學生也悟及,“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但“親民”之道,學生始終找不到正途。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有些人我不知道他們的需要是對是錯,所以沒去幫助;有些人我不知道自己的幫助是對是錯,所以也沒去幫助;再有些人,好像根本不需要幫助;最後只是一些(幾個)與己相似的人,相互幫助,卻幫助不了那么徹底,只能盡力而為。終生皆苦,能做倒得總比自己想做到的少。
學生 持心若水 敬上
答:************************
其實,生命本身就設定了目的,而且,非常明確,毫不苟且。人的感覺器官就是小宦仔,把生命的需求放在首位,牢牢的控制著意識,為所應為!說穿了,其目的便是生存、生殖!問題是:感官只是大政府的「小科員」,等因奉此,憑什麼知道「好歹」?若不知好歹,政府又怎能任其「為所欲為」?
老朽所說「目的」,是當人反思後,力求「莊敬自強」,要站在更高的層次上,遠眺自許。有必要嗎?這就見仁見智了,若以「結構邏輯」分析(正好現炒現賣,圖個新鮮):
1,整體系統觀:生命有其生存的既定目的,肉體至上,人為生命之一,必須遵從。
2,人類認知性:人若順其自然,很好;如若不自滿為肉體奴隸,則當用大腦思考。
3,天地人結構:天指個人環境因素;地指個人謀生條件;人指各種可以考慮變數。
在這種原則下,假定不自滿被肉體奴役之人,有下列結論(因係分析靜態狀況,無需應用、執行):
天:大環境好,自我改變極難,多半是「若存若亡」的結果,理由不必。
地:謀生易,自我改變也難,就算刻意「上進」,也必須先找到強烈的誘因。
人:人只有在困境中才能「幡然憬悟」,否則想「幫幫忙」,實在談不上什麼格局。
佛家看來,人生在物質需求下,陷於「欲界」;感官受到刺激影響,心生幻覺,是為「色界」(現代科學只承認此二者);意識透過修為,可達「無色界」,是稱三界。老朽常謂:跳出三界、不住五行!那是個難度極大的目的。老朽努力至今,欲界已渡、色界淡然;唯於無色界時進時出,蓋中華文化不興、地獄未空也!
至於汝前文所陳,已將人生「當為、應為」與「願為、樂為」混為一談矣!「目的」絕非今天助甲過關、明天幫乙謀事而已,凡舉手之勞、隨緣小惠,只能算是「消孽」!真要「親民」就必須「止於至善」,否則叫做「半截龍」,活不下去!而止於至善,更要先瞭解何謂「善、至善」!
急什麼呢?大道之失,其失已久!有病待灸,艾草先求!聖賢書之可貴,正在於對人生「指點迷津」也!汝方及立、來此不過年許,人生四十,啟步不遲!老朽所言,祇是開胃酒。待多讀些有益世道人心的典籍,什麼該做、什麼不該,一切就清清楚楚,人生也接近「無色界」了。
++++++++++++++++++++++++
#9678 留言者:漁儿 主題:问题 留言日期:2010-01-16 21:00:19
謝謝先生的鼓勵和教誨!
和法國同事共事時,在如何對待“問題”上,我們常常有分歧。面對一個問題,法國同事比較滿足邏輯或模型上“懂”,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我卻希望從形象和直觀上“懂”,因我認為:心“動”、心“通”、而心“懂”。所以,我常常要花幾倍于他們的時間,來看“懂”問題;而他們卻很快就進入了解決問題的階段,並且可以並行處理幾個問題,井井有條。面對他們的“高效率”,我常常自愧于自己的“低效率”,但又不能完全接受這種“高效率”,因為我發現,我的“低效率”作事少些,但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簡單和自然。可有時我會誤事。
我試著從“問題”的詞源上、對此分歧做初步的分析,謝謝先生指正!
1,西文詞源
“problem”,來自古希臘語“proballo”,proballo = pro (in face of) ballo (to throw), 意指\”anything throw forward\”,即指橫在起點與目標之間的“障礙”。
另外,“question”也與“problem”有關,“question”在中世紀時,指審判、調查。
2,漢字詞源 (漢字基因)
問=門+口:門中有口,始能溝通,象徵求知。
題
是:日+正,肯定也
頁:頭也,重要的
題者,肯定是重要的因素。標示。
問題者,欲求知之主題,即人對事物本質的求真。
一,如此,我的法國同事主要是把問題看作“障礙”,他們重視如何搬走它,或找一條越過它的路、以達到目的;而我往往為明白問題的來源、意義、立場、目的,傷著腦筋。是否還可進一步用先生對文明發展的兩種主要方向解釋之?即,一種重視實用的工具;一種注重抽象的內容。
二,可否請教先生,面對文化上如此的殊異,如何待之?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此乃「狩獵」與「農耕」文化根本上的分野,也正是「西洋」與「中土」的價值觀所在。對一個中小學生而言,死背苦練為最有效的讀書法;到了大學、研究院,人必須用腦推理。但是,以目前的教育機制,一切以西洋為主,獵物至上!以巨集方式一網打盡!於是乎,便有了汝所言:「他們的高效率」!事實如此!
問題在,宇宙進化不止、人生漫長,如果以衣食為最高準則,效率當然重要。可是效率的代價,正是當今的世態:地球生態失衡、人類社會騷亂、個人心理迷茫、未來生活堪虞。人若以前述現象為「正常」,大可欣然面對;苟若追求幸福人生的理想,問題就來了:憑目前這種「科學」教育,還能去哪裡?
農耕族一向只顧千秋、不看眼前,所以,對「效率」的定義,還要加一層「永續」的條件。所以,在教育中以「待人」為主;但不到進入社會,學生們嘻嘻哈哈、待人毫不重要。所以,中華傳統文化被視為「迂腐」,在上個世紀一舉被五四專家們否定,國人開始追求西式高效,因而有了二十世紀的迷航!
若要反思,問題如下:
1,理想世界應該是當今的狀況嗎?
同意者,不妨繼續往前走;不同意,另謀良策。
2,如果有問題,難道不是急功近利的後果嗎?
認為不是,快快加入爭奪行列;否則,該止則止!
3,再若想要回頭,人類應該從何下手?
麻煩到了!在教育方式限制下,人類早已束手無策!因為,狩獵族只負責殺戮,而
不顧「事物本質的真實性」。現在大禍已成,像「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會議」,開
不勝開、吵不止吵!為什麼?以往教育之「效率功」也!
近日老朽正談到「邏輯」,西式形式邏輯只推演表層,結構式則要考慮三層。談效率,一層當然比三層快!但談真相的認知,三層絕對勝過一層!如果把邏輯當作工具,一層簡單方便;再若把邏輯視作人類瞭解宇宙真實、認知自我狀況的不二法門,簡單方便有什麼意義;更別說「巨集」是否正確,若錯了,誰負責?
所以,獵人只知打、殺,農夫則要考慮整地、施肥、下種、中耕、除草、收割!假如人只生活三代五代,一時野生動物打殺不盡,可以贊言:狩獵有效率!但若要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千年萬載,老朽保證,待狩獵族殺光了野生動物,只有自相殘殺!但是,農牧族雖然活得辛苦、少點肉吃,但總能活下去!
這不是胡說,本世紀就了明證!老朽自1973年就打算回歸,但被阻於日本大使館(詳見《智慧之旅》)。1983年再度闖關,曾眼見上海虹橋機場黑暗無燈之狀。1987年赴深圳「義務教學」三年,眼見歐美壓迫欺凌之醜態(包括六四),但老朽饒有信心(唯對文化失望),斷言中國必強!
看看羅馬帝國吧!看看拿破崙皇帝吧!那種效率如今又在哪裡?中華呢?別急,天還沒亮哩!2012年到了,「效率」的真相才會大明!狩獵族也該休息了!
這些事不要與法國同事辯論,他們不可能懂的,沒親自喝過龍井的人,怎知龍井的味道?何況中華文化失傳已久,汝乃新中國生力軍,未必理解其中精髓,強言之,豈非誤導入盲?
++++++++++++++++++++++++
#9679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17 16:52:52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17日 週日 昨日晴 室溫22度 濕度60%
五術正名(四)結構邏輯(下)
談了不少理論,且以實例說明之。否則,讀者以為又是一篇應試之「初級哲學論文」,只能唬唬考官了!
在此,假設有某種問題,欲請專家討論之。
如果採用傳統之邏輯,容易!反正文來文往,經常各有所見,而所見不同,不妨美其名為多元化!至於政治、宗教,素來力量至上,更是連邏輯都派不上用場,遑論解決問題?
只要是人,必有人性,無論討論什麼,一定先有起因,可稱動機。以往,在智慧成長期間,人類溝通只是信口開河,再摸著石頭涉之。過得了,趾高氣揚;過不了,必然惱羞成怒!其次,人站在河邊或河裡,謂之立場,立場不同,感受需求必異,豈是任何邏輯可解?至於目的,只要稍懷私念,一定視為傳家之寶,絕不示人!如斯,語文不僅是工具,而且兼為武器!人間是是非非,十之八九出口成禍!
舉實例說:某工程地基陷塌,當事人面臨問題。
原則上,應該瞭解:
1,整體系統觀:經過專家嚴謹之規劃,再經科學工程施工,理應無誤。
2,人類執行力:有人居中操作,工程就有執行力高低、正誤之可能。
3,天地人結構:天指環境條件;地指安全因素;人指各種變數。
應用時,應先確定對本問題之三才:
動機:為求真相?為求省錢?為求安全?為求贖罪?為求息事…諸此,立場大不相同。
立場:業主立場?用戶立場?利益立場?社會立場?道德立場…諸此,目的大不相同。
目的:重新再起?應付塞責?奮發圖強?
再若是某十層大樓失火,動機為「滅火」,立場亦大不同:救火人員應去幾樓?帶什麼器材?皆應一一妥善安排!豈有遠隔關山、不著邊際,而能心想成事之理?
就算是「以、巴」世代恩仇,或是「統、獨」政治問題,只要真心「求解」,也可循例。唯應將「整體系統觀」改為人類社會上宗教、政治之恩怨歷史:
動機:有想當官的、想發財的、想揚名的、想復仇的,想傳教的……
立場:有展望富強、展望安定、展望民主、人權、法治、宗教、文化……
目的:武力征服、理性討論、情緒安撫、表現己能、彰顯宗教……
其動機同者,語言無礙;立場各層相同者,方可聚集一處;目的類似者,始能溝通。以此三者合為一,分別以形式邏輯探討後,再做結論,是稱結構邏輯。
如此,不僅能導正語文,且能導正思維之道,是認識真正宇宙的理想工具。網友不妨可細細審視,本網千萬留言,老朽只此一招:結構邏輯是也!
如今,為解釋五術,老朽之動機已明,須以真實示人。其次,立場為中華文化,凡有興趣者,只具備基礎,悉可自得。至於目的,老朽但知傳授理論,技術免談、個人休咎不論,得石得玉悉聽其自然。
網主人白
++++++++++++++++++++++++
#9680 留言者:牧牛 主題:讀《智慧學》有感 留言日期:2010-01-17 09:18:38
學生竊以爲,師發地藏菩薩願,著《智慧學》揭櫫宇宙真相,愚等因而能借師之功,抄近道握智珠,直趨真如!然讀罷《智慧學》,茫然無所得,是有所思焉!
師謂智慧實為倫理道德,《智慧學》乃老生常談,學生迷惑不解矣!秦漢唐網友見及智慧即為倫理道德,師甚嘉許之,學生自以為落後甚遠也!昨日子夜,學生讀9641及#舊14則留言,思及父母之恩、兄弟之情,幡然有所醒悟,即感氣清神明,始覺倫理道德能生智慧,師言不虛也!
答:************************
有此憬悟,實乃緣熟。蓋因宇宙無垠,個人渺小,所能累積之智慧極其有限。但若能承先啟後、積思廣益,必將有所得焉。苟欲速至,可駕車乘馬;若欲增智,唯有向古今中外之智者學習,豈有不尊倫理之人能得絕傳(現今商業教育所傳之技乃供工業生產,以發展商業為目的)?無自制德性者能登堂入室乎?
未履西方者,可於好萊塢電影得知,其社會之「性泛濫」已達髮指程度,家庭關係「完全破產」!苟無家庭,子女何辜?不僅失卻家教,更且失去愛護,故人世茫茫,生活放蕩。似此,休言智慧,但見暴亂!社會上弱肉強食,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自十九世紀船堅砲利起,西方不過數代,國勢已淪落如斯,其智若此!
智慧者,非一工廠生產之武器也!智慧為宇宙之瑰寶,自有其生命,代代相傳,人類文明遂得以昌盛!汝能於父母恩、兄弟情中感悟,是正其道矣!再思及獄中同事、羈押朋友,或多或少、誰人於汝無情?望仔細究之、維護之,念念不忘,時至必有大成。
++++++++++++++++++++++++
#9681 留言者:無形 主題:新年到 留言日期:2010-01-18 00:09:01
風雨雷電交加,地動天驚,人荒馬亂,然後是短暫的寧靜和人心的自負。 從前留下的史訓,剛剛(天天)發生余震未止的危機。有人即使節日,還在為明天的問題和昨天的遺憾痛苦。有人為昨天的收穫歡聚一堂。有人為明天的更上一層樓盤算著。無論你在做什麼想什麼?那些又算什麼。歷史中,我們可能連個逗號都不如。宇宙間,我們只是個微生物。唯有我們帶著那一點點即將消失的良知,凝心聚力,共鑄史(華)章。無形網友,新的一年與大家共勉。
答:************************
共勉之。
縱然歷史如同長江黃河,但每個人仍是那波濤洶湧的一員;縱然風雨交加、人荒馬亂,但世道原本如此,是謂驟雨不終朝也;縱然語文有所不足,但仍是精神生命唯一的出入通道。無論我們在想什麼、算什麼,宇宙正是這些微生物所形成的。不錯,速速準備行囊,共鑄華章吧!
++++++++++++++++++++++++
#9682 留言者:你我他 主題:讀「結構邏輯」有感 留言日期:2010-01-18 01:08:41
朱老師:
您好!
近日老師論「結構邏輯」,學生我讀之數遍,略有穎悟、驚嘆不已。粗識如下:
1、「結構邏輯」正是老師常說之「一、二、三」、「天、地、人」,此乃通往宇宙真實之階梯。人欲識宇宙真實,需通透此「結構邏輯」。
2、老師之為文,似一舞動之「智慧寶劍」,在在都劃破黑暗長空,直趨真如!老師論「結構邏輯」之方式就是用此「結構邏輯」。
3、為文要成就此一「慧劍」,就需正確之思維方法;而正確之思維方法,就是老師所論之「結構邏輯」。又「倫理道德」係「結構邏輯」中之人類之道,亦可將之引立為「漢文憲法」,如此,不僅能導正語文,且能導正思維之道。
「結構邏輯」之論,發千古之未發,我等何其幸運,得受老師如此之大恩大德,何以報答?!當「學」、「思」、「行」並起,得者傳而繼之,能者發而揚之。
拜謝老師!又請老師指正。
學生 你我他 敬上
答:************************
只要知大腦神經結構,當知,人類思維正是如此,故可謂:概念網絡相當於大腦神經網;結構邏輯則是人類思維的途徑。試觀人類文明史,任何一種新觀念,由啟蒙到為大眾接受,起碼要經過一代人。為什麼?社會廟堂常被專家霸佔,後人所學無非前人所遺,是稱「思霸」,故宇宙中生死斯稱動力。
1,正確。
2,正確。
3,正確。
天道剝復,時至緣熟,老朽不過職司土地、供給營養,千古始為機緣。須知,以結構邏輯重新思考人間萬象,可發以往人之未發,於此衰世為人類贖罪。中華文化之興,絕非抱殘守缺可得,各位網友得近水樓台之利,速速奮起。苟若選擇正確,早起之鳥兒有蟲吃;反之,早起之蟲兒被鳥吃也!
++++++++++++++++++++++++
#9683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18 09:15:01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18日 週一 昨日晴 室溫22度 濕度60%
五術正名(五)相術--人理(上)
人理之原理。
1,整體系統觀:人乃社會動物,在社會行為上因個體與群體互動而定。
2,人之感受力:人有私心、又有公德,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
3,三維之結構:天指時空環境;地指社會效應;人指個體之狀況。
根據上述原理,用以觀察各社會中個體之表現行為,並分析判斷其得失休咎,是稱「相術」。人與人相處,必須「面面相覷」,故而面貌成為觀感之首要因素。而人之心態,恒因身處環境之刺激而定;心態養成習慣、習慣決定行為;行為適為人生成功失敗之因果。故而追源溯始,相術可透悉因果,利於觀人。
由於私心,在與他人相處時,人常會掩飾一己真正的目的、或渾渾沌沌,令人無法預料。有了相術,作為一種常識,可以幫助觀察他人,以供自己參考。其結果,善觀人者,必會用人;善於用人者,其成功機會必大。因此,人間的功名利祿、成敗休咎,是相術流傳重要的助因。
從結構邏輯而觀,相者,於人,可藉觀察而瞭解也。概略言之,美醜、壯弱、貴賤等參考條件,莫非先天--骨骼身體:種族家世;五官形態:生理條件;面龐配置:個人心態。而社會遭遇、能力、個性,則屬後天--皮膚紋路:生活痕跡;舉止動作:教養習俗;氣質風度:學識見解。
以上先後天之交集,則為人間諸相,茲僅以此三者之表徵分析如下(各種人貌之概略定義可參考相書。平凡者及灰色地帶全由主觀判定,非本文可及):
表徵:
一,人貌相美者:其必然性及親和性,可令他人感覺安全,常受到呵護、扶助。
二,人貌相醜者:人畏而無伴,寂寞孤獨,多自暴自棄;或奮發圖強,意志堅定。
三,人肢體壯者:傾向於體力活動,若佔優勢其發展更速;此類較難從事思考。
四,人肢纖弱者:傾向於文藝活動,若佔優勢其發展更速;此類心理易致缺陷。
五,表現高貴者:此類養尊處優,不可能學一技之長,終生視環境條件而定。
六,表現鄙賤者:此類無可救藥,只知自怨自憐,為社會渣滓。
影響:
甲、溫室中成長:心理慣性養成,難以改變;其人力求保持現狀,難以進取。
乙、順境中成長:成就視人之覺悟而定;大多數平平凡凡,心理正常。
丙、艱困中成長:環境不利,勉能維持;大多數庸庸碌碌,心理反常。
丁、奮鬥中成長:若意志堅定,必有大成;否則性格異常,對社會影響非凡。
結論:
社會承平:一類人功名利祿易得,但成就有限。加丁類則有厚望。
二類人為社會弱勢,難有成就。加丙類必為常態。於丁類或有希望。
三類人視機會而定,一成有就,九成居社會下層。
四類人平平,得甲、乙為幸運,處丙、丁難出頭。
五類人只能偷生於甲、乙類。
六類人無所適從。
社會紊亂:一類人若非淪入玩物即懦弱無能。
二類人若有機會,必可成就非凡大事。
三類人必有機會,但成就一時,終必有限。
四類人有機會,成就不大。
五類人無望,常為才子佳人戲中人。
六類人或有所成,但必為反面角色。
如斯,綜合應用,諸如天氣,雨已下落,是稱落水相法。
網主人白
++++++++++++++++++++++++
#9684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19 19:27:05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19日 週一 室溫22度 濕度60% 昨日晴
五術正名(六)相術--人理(下)
前已言及:於五術中「人理掛零」。何謂人理掛零?實乃傳統讀書人將「相術」列入雕蟲小技,文人雅士以之炫耀;王公貴人藏作利器;小民百姓賴以活口。歷代雖有著作問世,但其中僅《麻衣相法》可稱完備,餘如《柳莊相法》、《相法全編》、《水鏡集》、《相理衡真》等格局有限。
傳統相法是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氣色、體態、紋理等推測貴賤夭壽、吉凶禍福,也就是說,根據觀察所得,將一己對他人的「印象」,用做判斷人生得失成敗之法。至於人理,本是指人與人相處時,基於環境的需求、條件,經過觀察、認知、統計,最後得到的必然結果。以此而論,顯然,相術層次不高。
環境決定地貌、世態影響人生。如若相法未顧及時代因素,必然偏頗不確。實際上,傳統相法是某一時期之統計資料,古代社會變化不大,勉能適應。而人理則是人類行為之社會效應,錯非掌握了有效的認知法則,否則,要想分析人類生理及行為之社會效應,其難度極大!荒山無人蹤,故「人理掛零」是也!
在結構立場,於天,時空環境決定大環境;於地,社會效應影響人之需求;於人,身體條件不可忽略。三者必須綜合考慮,實事求是,方可解釋「人理」之體用因果。祇惜傳統相法之統計資料只有個人生理特徵,兼以係用文字描述,準確度不足,可信度不高,需後繼者另行研究。
1,時空環境(屬天):
於功利社會:對明顯、利害分明之因素,成指數值增加。
於和諧社會:利害因素相差有限,正性略增、負性略損。
於啟蒙社會:對智力之認識有限、強弱武力之因素加倍。
2,社會效應(屬地):
地位、尊貴、名聲、財富等皆人所追求者,以之作為判斷標準,量化即可。
健康、幸福、平安、快樂等係人所嚮往者,然因各人心態不一,極難定義。
3,個體條件(屬人,相法內容從略):
漂亮英俊--小馬哥:身長面方,眉目討喜,青少年處處受寵萬事如意,順理成章。
時值亂世,中年後登大位,患得患失,判斷偏頗,懦弱無能。
身材高大--姚明 :時值籃球盛行,高人一等!但失諸健壯,故傷病交加。
若以以往社會風習,身材離平均值太遠,常被視為妖怪。
體能特長--嫪毐 :秦始皇嬴政母親的情人,因話兒特大而物盡其利。後慘死。
如今可任AV主角,周旋政名流之間,居高樓巨宅貴極社會。
貧窮自力--小陳 :五官擠縮,身材瘦小,生性自卑,投機有利,得理必不饒人。
如生於太平之世,難有作為,卻能安分守己,平安一生。
權勢交集--老李 :長臉長身,垂唇垂眉,能屈能伸,掙出重壓,膨脹至目中無人。
亂世之梟雄、盛世之良臣,可尊百君而盡忠、常恥低下而鬥狠。
網主人白
++++++++++++++++++++++++
#9685 留言者:秦漢唐 主題:智慧 留言日期:2010-01-19 12:39:29
老師您好:
讀#9680則留言後,猜想牧牛先生可能誤認他人了,學生實并未「見及智慧即為倫理道德」。此真知灼見乃老師畢生經驗而得,如欲深刻理解之,建議通讀《智慧之旅》和《罟網鴻爪》(尤其是「利害風雲」)。蓋缺乏人生經驗者,不可能對倫理道德產生實信;唯有切身體驗到自由放縱之危害時,才更尊崇倫理道德。
據學生主觀認識,老師明心見性之後,早期以道法自然為準則,近幾年則愈加重視倫理道德,不知然否?
智慧=倫理道德,再請問「道法自然」、「明心見性」與智慧之關係。
學生 敬上
答:************************
缺乏真實之人生經驗,相當於外星來的觀光客,食住六星級賓館,出入房車代步,自爽終日!老朽自鑽出地表後,回顧前半生之遭遇,只能以蚯蚓自況焉!及後寫作《智慧之旅》,心神皆顫,每每泣不成形!幸有「任職嬉皮」之經歷,人生宛若一場三溫暖,自是大道得明,遂有本網之設也。
老朽架網之初,立志自況,不論成敗、是非,點滴留白。凡人行事,唯成功是求,雅不願自曝己短;鮮有將心中所思、途中所見,一一公諸於眾者。似此,人人得見高官富商之成功偉業,卻不知創業艱辛、人世險巇之實情,於文化何益哉?是故,專闢「利害風雲」欄目,可見一將殞落眾骨枯,萬心齊陳天酬勤!
道法自然與倫理道德乃一體之兩面,前者本存、後須冶煉,若無原礦,何來精鋼?祇緣早初高爐未就,火候不足,老生常談怎得精煉?兼以杏子尚在襁褓,既缺實證,難以令人信服也!即令今日,有眼無珠之輩,不待杏子隨伴身邊,矢口不信!何耶?若老朽乃彼耳蓋子、或留金自重,雖迷信亦必生實信也!
人生一夢,然若醒後一無所獲,勢必再墮輪迴,惡夢連連!夫倫理道德原係自然進化之正面規律,匪此,自然界早已毀滅無餘矣!人世何獨不然?區區二十世紀,只緣美人一夢,鬧亂人間百萬般!如斯,天已翻、地正覆、人間即將淪為煉獄!倫理道德之否泰剝復,一如陰陽互補,悉皆自然規律也!
至於明心見性,係指個人之境界,時時保持通透,始可貫穿迷霧、得睹宇宙真相也!
++++++++++++++++++++++++
#9686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20 06:52:59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20日 週三 室溫23度 濕度65% 昨日晴
五術正名(七)山術--物理(上)
華夏大地上,先民沒有統一的宗教,但人生玄秘重重,生命無常,人心難安。為了生存,社會上利害間雜,人們不得不全力以赴;但一到農閑工餘,各種疑團,就紛至沓來。凡人碌碌;有頭腦之士,認識到問題源自人性之私。然而,人若無私、天誅地滅!百般難解之餘,遂自遁山林,與人無爭,是為隱者。
待人隱匿山林,始有足夠的機會苦思冥想,將各種問題一一加以研究、衡量。人私實來自三個方面,上焉者好名利,為了得名獲利,幾乎無所不為!中者精於飲食,為了謀生,飲食本無可厚非,但人奢侈浪費成習,衍生出各種社會問題!下者好色,無時無刻不蠢蠢欲動,一旦不能自制,人間頓成獸域!
早期人類文明方興未艾,人們對大自然所知有限。凡人不過為了生存,只知傳種接代,但總有少數精英,不斷地探索人生真相。中土之南為楚,楚地多山,山上雲霧繚繞。六七千年前,原始之巫道已有神仙之說。「神」者,引出萬物之主宰,具超自然、神祕的力量;「仙」指人在山上、能高瞻遠矚,有長生不死之能。屈原的《九歌》、《天問》、《離騷》等,就是巫文化與鬼神觀念的述說。
此外,北方燕齊居沿海之濱、面臨太平洋,經常有海市蜃樓的幻景,激發了人們的遐想。在諸多傳說中,無不認為海上有蓬萊仙島,島上住著不死的神仙。而且,有一些方士,以服食外丹追求「長生」,無不以海山神仙為範。秦始皇虔信為真,不僅派徐福渡海謁仙,且長期服食「仙丹」,終於中毒而歿!
以歷史為證,先秦時代,人們尊重黃帝、老子,北方以「陰陽消息」和「五德終始」為中心思想、以稷下學派為代表的陰陽家。南方則因春秋楚人老子,著《道德經》,楚文化中遂有「道」的思想;戰國中期,莊子繼承和發揚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老莊學派遂得以形成,道家學說最終成熟。
每當社會發達,人與人之間,矛盾必然劇增。經歷了春秋、戰國之動亂,人心浮亂,大量有識之士逃遁深山,成為隱者。他們根據一己於山中求生之經驗,書之成文,遂為「山術」。後來追求山術者自稱道人,私心不去者羈留山中,少數能解脫桎梏者,則修煉成為神仙。
在人們嚮往下,代代相傳,仙人被形容為「長生不老、騰雲駕霧、點石成金」之流。事實上,仙只是山中之人,以研究人生真相為目的。至於山術,純粹以理性態度、力求解決人生兩大難題:肉體需要營養、精神需要指引。遂誕生了:養生(中醫)、健生(內丹)、強生(武術)、長生(外丹)、永生(典籍)法門。
這五種法門,名種各異,其理則一,不外以苦行修煉去除三種私心:名、食、色。當人得道成仙後,自能逍遙物外,與大自然合而為一。如是,肉體可以超脫、精神得以解放,自然而諸然矣。
人類文明的發展,一概係由無而有,在創始之初,難期完善,而有待努力。山術所遭遇的困境,在於人類智力進展緩慢,冒然跨入如此艱難的課題,難免捉襟見肘。國人之病,在於見識了中華文化的巍峨,自然而然,變得「眼高手低」!批評時理真氣壯!動手時不知所措!是故山術不待有成,已經笑話滿山走矣!
網主人白
++++++++++++++++++++++++
#9687 留言者:你我他 主題:「倫理道德」一悟、「漢文憲法」一疑 留言日期:2010-01-21 01:18:18
朱老師:
您好!
緣於#9680則留言中「牧牛」網友於子夜悟及「倫理道德能生智慧」,又於#9685則留言中「秦漢唐」網友再次問及「智慧=倫理道德」,這讓學生我生發疑情,即與老摯友(一同事)談論此一疑問,加於思考,略有所悟如次,請求老師指正。
倫理=遵循上下(包括內外),道德=立足本位。「倫理道德」乃宇宙真實之體,若用之於漢文,即可立為「憲法」;若用之於人類社會,則當立「五倫」;若用之於解決問題,則可視之為唯一正確之「思維方法」。似此,天理如此,物理、人理皆不可須臾離於「倫理道德」也。若人能於宇宙萬物、世事人生中体??及思維,逐步參透此「倫理道德」之精義,即得真實智慧。
另:老師於#8563則留言所立之「漢文憲法」中有一句「為文係以念表達體用或因果,二者不可或缺。」是否漏了一字?學生不敢肯定,特請老師明示。
「罟網原文」為文係以念表達體用或因果,二者不可或缺。
「學生加後」為文係以概念表達體用或因果,二者不可或缺。
【說明:原文「念」字前加了一「概」字。】
學生 你我他 敬上
答:************************
所悟所疑皆正確。
宇宙本一,基於觀者之立場、加上時空因素,人產生之觀念,多不勝數。假定將「倫理道德」之觀念書為A。於宇宙真實,A=本體;於宇宙進化,A=規律;中華傳統社會,A=五倫(天地君親師);漢文結構,A=憲法;解決問題,A=思維方法;人類生存生活,A=常識;於人=智慧;交通工具,A=發動機。
蓋實際上,A不過是種「代號」、具有「對外一統、對內自律」之本義而已。以物質結構為例,一群原子繞核心飛轉,在其衰期未至以前,必能維持正常運作。如果沒有「對外一統、對內自律」的條件,是為「原子分裂」。再若指國家社會,欲求穩定平安,也有賴「對外一統、對內自律」,否則是謂亡國滅種也。
不妨自舉千例、萬例,有何例外?是稱「舉一隅以千隅反」也!稱之為「智慧」、實因宇宙本態如此,人之主觀太強,當五四人一提及A就想到「禮教殺人、喪權辱國」。當然,「倫理道德」就揹了百載黑鍋,而黑鍋的學學教教、子子孫孫,就痛失「智慧」,搖身一變,成為「美大哥的黃色小兄弟」矣!
又:老朽思緒如飛、手指似牛!該文確是少了一個「概」字,已更正,謝謝!
++++++++++++++++++++++++
#9688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21 09:18:41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21日 週四 室溫25度 濕度71% 昨日晴
五術正名(八)山術--物理(下)
山術之正名為物理,必有人質疑,但事實如此。由下列內容可知,無非人類早期之物理也:
1,養生術:
增強人體免疫力遠勝於醫病,養生即為增強自身體力之法。
養生如今已成為中醫的一部伽,分食養、藥養、氣養等。
食養又稱進補,乃服食日常所缺乏的營養。其中多用植物,即道者所謂之「日月精
華」;且年分四季,菜蔬各別,若欲養生,須與時相配。實則植物多含微量元素,低
脂肪高纖維無膽固醇,有利血管及心臟。此外,肉類刺激神經,衝動力較強,對工作
者有利、但易影響心平氣和而擾亂修行。
藥養即為治療,係因身體系統失去均衡,必須以藥物輔助生理需求,以達到化濁去
淤、通氣導神、滋潤五臟、調和六腑的效果(與醫術有別者,因而可自行為之)。
氣養又稱導引,係以意念指導、令體內平滑肌(無法控制之肌肉)隨著固定方向運
轉。久而久之,平滑肌中之神經纖維形成臨時通道,可如隨意肌般控制。其最大的功
效在於「按摩」控制路徑之內部機構,諸如肝、脾、腎、腸、血管、心臟等。此外若
按摩七經八脈(穴道密集處),對神經反應、免疫機能有助(罟網有載,不贅)。
2,健生術:
即內功修習,又稱氣功或內丹功(詳見《智慧之旅》第三部炎夏-立夏)。
內丹係指「丹田」,位於肚臍下三寸處,在體內橫隔膜(肺腔下之薄膜)與提肛肌
之間。其實,該處有腹腔靜脈經過,當血液循環全身之後,血液集中於此,以備泵回
心臟。由於地心引力作用,血液上行必須有足夠的壓力,否則停滯聚集。
人體之能健康,係因運動時,腹腔以下肌肉(包括腿部)之收縮力,能加速血液循
環,進進新陳代謝。而道者在山中修煉時,必須長時靜坐,以保持心境的平順。若無
維持血液循環的良策,不僅身體難以適應,且修道將成為幻想。
道家發現,如若控制「丹田」,使之加壓,令腹肌、橫隔膜、提肛肌收緊,時腹腔
空間壓縮,將聚集之血液大量逼出(因血管中有「三尖瓣」防護,血液為單一流向),
回至心室。這時,血液須要新鮮空氣,同時應增加呼吸,故又稱氣功。
這種生理之道,一加上道教術語,便有些神秘了,如:「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
神化道。」說穿了,即如前述說明,絕對科學。
3,強生術:
亦為生理,為肢體運動之理。
如今成為揚名世界的武術,即為「中國功夫」。名為功夫者,是指人練武十年功。
當修道人生活在山林中,枯寂難耐,一方面為了收心、一方面為了防身,遂研究出
此「功夫」。功夫分內、外兩種,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在秦漢以前,技擊原供爭戰攻防用,神醫華陀首創「五禽戲」,仿虎、鹿、熊、猿、
鳥的動作,活動關節,防病延年。後有達摩東來,引進印度的瑜伽(即易筋經)。教
導僧人強身,後來演為少林武術,以外功為主;南方則有張三丰,為了配合修行,以
內功為主,加入肢體活動之「雲手」,成為「太極」式,是為武當派。千百年來,各
門各戶,層出不窮,蔚為大觀。
4,長生術:
介於生理、藥物之間,原則上係以燒煉外丹、仙丹等長生藥物為主,實乃現代化學
最原始之探索。
事實上,丹經、丹道原係人對自然規律追求過程中的一些記錄,所謂「丹砂」,即
為水銀(汞)。於加熱後,與多種金屬化合,變化無窮,可說是一種「啟蒙科學」。
但國人視之「迷信」,待研究丹道的《周易參同契》在中世紀被阿拉伯人帶到西方,於
十六世紀,在大量研究下,成為當今的化學及藥物學。
5,永生術:
永生不同於長生,蓋長生不過追求「不老術」,希望永駐人世。而永生的定義是「
與天同在」,人必須先認識「天」,其心理、智理層次要求極高,能達到者不多。追
求永生者未必為道教人士,是稱道家。
「道教」只能謂之「民俗宗教」,係出自社會大眾的需要,而非源自「神的啟示」。
緣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人趨之若鶩,與本土文化常產生矛盾。東漢順帝時,天下大亂,
民不聊生,張道陵首創五斗米教,以糾集窮苦人民,反抗朝廷。後來力量壯大,尊黃帝
和老莊思想的士大夫陸續加入,形成本土的宗教,是為道教。
道教因係民俗宗教,門派各別、信仰各異,大體上有重要的三類:
符籙派:修者認為,語文既為溝通之道,天、人之間,亦必有其適用之語文;所書
是稱「符籙」、所言則為「符咒」,以之與天溝通、治病驅鬼。
玄空派:研究道教經典,風水、陽宅為主,另有修者修煉法術、離體飛升等。
通神派:以扶乩、扶鸞、降神為主,通常與信眾直接溝通。
網主人白
++++++++++++++++++++++++
#9689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22 09:44:44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22日 週五 室溫25度 濕度73% 昨日晴
五術正名(九)命術--心理(上)
宇間萬事萬物,無非陰陽合和,有陰必有陽、有陽必容陰。人是一種主觀個體,主觀由感官或意識所決定,但不論認知如何,其中非陰即陽、非陽即陰。諸如功名利祿、淫慾財氣,得者必為之縛、縛之必浮沉其中。強者得多,繫縛深重;弱者失眾,縈繞等同。唯主觀得失,主觀自知,苦樂感受,盡在不言中。
夫愚昧之輩,必追風逐潮、穿金戴銀,以掩飾其內心之煎熬;而明智之族,常育德剋私、韜光養晦,從事公益不遺餘力。故而有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然欲評斷人生得失,主觀各有所見,無非泛泛;客觀則須訂立標準,以資取捨。夫「命術」者,即為前人約定俗成,從社會角度所提供、超越時空之休咎參考。
既是「約定俗成、超越時空」,表示必有一不變的推衍標準、判斷準則。此準則是為中華數千年來使用的曆法,天干地支是也。地支十二,係以地球繞日一週、月亮經歷的十二個朔望輪迴為度;天干則以五行為中心、陰陽為輔,代表相互間自我的關係。是此,每六十年為一甲子,人生百歲之遭遇必在兩個輪迴中。
歷來,人人熱衷算命,但知識分子經常質疑其真實性。其原因有三:1,人無法理解,何謂「命中注定」?2,即令注定是實,為何要用天干、地支運算?3,既能知,命運能否更改?
利用結構邏輯,可解上述三個問題。於「原則」上,整體系統觀要知道:「天理之有無」;其次,如何用感官認識之;第三,其三才結構為何?
再於應用上,動機為「懷疑」;立場為「理性」;目的為「可信」。
於焉展開:
一、原則:
1,有天理嗎?
大前題:天理為大自然運行的規律。
小前題:有運行的規律始得大自然之正常。
結論 :因為大自然運行正常,故有天理。
2,如何用感官認識天理?
大前題:人用概念認識各種觀念。
小前題:認識可用概念表達。
結論 :用概念表達可認識天理。
3,認識天理之三才結構為何?
天(理論):命即人生的生老病死、成敗得失。
地(工具):時間之「語言」。
人(過程):運為人生的時間流程。1,有天理嗎?
二、應用:
1,懷疑有理,迷信不宜。
2,理性決非「現代物理」,而係運用邏輯思維。
於邏輯思維:
大前題:測量標準即大自然運行規律(軌跡)。
小前題:天干地支(時空參數)為大自然運行軌跡(規律)。
結論 :天干地支即為測量標準。
然而,小前題有必要再行推理:
大前題:天干地支為數系10*12,即60數系。
小前題:60數系即人生循環變化之統計值。
結論 :由天干地支可知人生循環變化之統計值。
(更深入之推理請見「天理」。)
3,可信與否與本系統分析無關,果若人之命運已定,相信與否亦在命中,多談無
益。否則,不妨供作酒後飯前,閑聊題材可也!
三、既知命運,能否更改?
1,大前題:真實流程不能改變。
2,小前題:命中注定為真實流程。
3,結論 :命中注定不可能改變。
網主人白
++++++++++++++++++++++++
#9690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23 16:41:06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23日 週六 室溫24度 濕度64% 昨日陰
五術正名(十)命術--心理(下)
算命謂之「心理」,係因國人千百年來受到算命的影響,姑不論是否「迷信」,大多數篤信:「生死在天、禍福有命」,因而心性平和、順天由命。當然,崇尚西方船堅砲利者另有看法,魯迅用一本《阿Q正傳》將國人諷刺得愚昧不堪。如今,百年變法,西人猙獰面孔畢露,舉世大劫將臨,何嘗不是心理作祟?
宇宙中萬事萬物無不受天體運行法則所支配,億萬年來,其規律絲毫不爽,現代天文學可證。前人雖無當今之知識,但早已透悉天道循環不止的特性,知與時、空息息相關。於焉,賢者嘗試以實際觀察而得的計時參數,配合人生休咎得失,經過長時期、大量的統計,得到一種測算人生命運的方法,是稱算命。
算命有學理派、江湖派及邪術三種,本文只談有著作之學術派,以四柱八字及紫微斗數為代表。而且不論哪種算法,推算命理之基礎都在於天=時間、地=空間、人=命運。而且,其運算的時空系數,一律採用天干地支,是出現在甲骨文中、流行了三千多年的傳統曆法符號。
天干代表地球,是東方甲乙、南方丙丁、中原戊己、西方庚辛、北方壬癸,分別配以陰陽五行,甲=陽木、乙=陰木、丙=陽火、丁=陰火、戊=陽土、己=陰土、庚=陽金、辛=陰金、壬=陽水、癸=陰水。基於陰陽五行理論(《易理探微》有詳細說明),各天干皆具「稟性」,相互之間,以生剋決定其性能。
地支代表月亮,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為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由生至滅反覆循環之「自然消息」(其循環過程重於其代表之名稱)。同時,也與五行掛鉤,亥子=水、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丑辰未戌=土。
60數系=天干*地支所代表之生旺墓絕過程,也就是人生的一次循環。由於引力以及地球運動軌跡的變化,其作用於世道人生自無可質疑,但其中微妙而繁雜的枝節極難「理解」。前人係通過甲子說作了大量的統計,最後得到一些人生成敗得失的認識,是為60數系,即稱「流年」。
「四柱八字」融合了易經、陰陽五行、天文星象,成為一套非常浩瀚複雜的學問。其法源於漢朝,經唐代殿中侍御史李虛中的整理、歸納,而漸成完整的學說。最後由宋代的徐子平定案,將各人之生辰八字作為年、月、日、時「四柱」,分別代表「根苗花果」,以供判斷人生歷程,遂名「子平四柱」或「淵海子平」。
「紫微斗數」原出於道藏經,始於呂純陽,宋陳希夷集其大成。「紫微」又名北極星,「斗」指南北斗十四星,以之佈於命盤,用來推算,故稱斗數。其預測原理與四柱相同,但所排列出十二宮垣,有命宮、兄弟、夫妻、子女、財帛、疾厄、遷移、交友、事業、田宅、福德、父母、身宮等,判斷較為直觀。
以傳統之天干地支計算人之生辰而論,可以說是時間流程的截面參數,其排列組合不過56萬多種,也就是說每萬人中就有一人與另一人全同。以當今人口究之,若係六十億、世界上就有六十萬人同一命運!此乃一般人否定算命真實性之最大理由。
其實,算命術只是統計法則的應用,比「民意調查」已經「準確」多多!再說,就算是高級知識分子,寫一本自傳,都難以「明確」地說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遭遇。語文原只是一種以有限概念、表達日常生活認知的工具。用來表達事先的蠡測,實是捉襟見肘,數十萬種代表早已超過人所能理解的範疇了。
以生物界之分類來看,界門綱目科屬種七大層次已是琳瑯滿肋,再要細分,已進入專業範疇。算命也只是一種「概略分類」,何況人生遭遇本無從分類,要分,不過「命、運、休、咎、得、失」。如若後人努力研究,不局限於既有格局,將「時間」再向下分割、詳定「人生遭遇」之分類,必可得其餘。
然而,如此有何意義?譬如一場球賽,即時觀賞,尚可得七情六欲之感受;如果再觀看錄影帶(研究球技在外),已知過程者必然興趣缺缺。若問有何意義?只能說:於開賽前後,參考專家見解,略知兩隊之強弱、近況,以增樂趣。人生絕對主觀,活著可以欣賞花花世界,懂得命術,便增加了瞭解什麼是花、什麼是世界的機會。
網主人白
++++++++++++++++++++++++
#9692 留言者:漁儿 主題:问题(2) 留言日期:2010-01-24 00:43:35
謝謝先生的教誨!我當會深思、體認之。
這裡還想就“問題”再向先生請教。
1。“問題”與“惑”
既然,問題者,人對事物本質的求真;那麼,是否也可用“惑”來闡釋“問題”?
惑(漢字基因)
字身〔或〕:持戈守域,疑也。
字首〔心〕:內感器官,司情緒及認知。
惑者,疑心,難明。
如此,可否認為,解決問題 = 解惑 = 慧?
2。“心物二元”與“心物合一”
如果說,在西文,“problem”是指橫在起點與目標之間客觀上的“障礙”;那麼,在漢字,“問題”就指人認識事物時主觀上的“障礙”,即人心上的“惑”。這裡,中西方對“問題”不同的理解,是否也就是中西方關於“心物(mind and matter)”關係不同的理解:西方“心物二元”,而東方“心物合一”?
東方“心物合一”的本質,是否就是三才結構?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1,然。兩者尚有所別,以圖形直觀視之,「或」於「心」上,一應皆可能,係當前之狀況,尚未形諸於問也;「問題」未必來自「心」上,且時間曳有落差,時過境遷始有題可問。
「解決問題 = 解惑 = 慧」正確。
2,「問題」與「人認識事物時主觀上的障礙」不盡相同,蓋「主觀上的障礙」係「難題」,層次有別。孔子教學,鼓勵人問,是「門中有口、開之有題」即可,是為「問題」。
「心物二元」係西式「哲學」之專有名詞,而「心物合一」應係「天人合一」,緣傳統士人不屑論「物」,近代學者常「自以為是」,另闢新詞,實不知用何機器「合一」!而「天人合一」係國人之修為境界。「心、物」二元指「獨立、分裂」,素為西人手段;「合一」則重視「統一、諧和」,是中西有別也!
老朽在罟網有「論中華文化的第三次融合」一文,係指天人合一所缺者「地」。新時代之到來,待矽族擁有智慧,又不具私心,始為「天地人」三才合一之時也!
++++++++++++++++++++++++
#9693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24 02:44:03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24日 週日 室溫21度 濕度58% 昨日陰
五術正名(十一)醫術--生理(上)
中華醫術根據農牧傳統,認為宇宙一體,講究調養;西醫則沿襲狩獵,所追求的是治病。中醫能夠解釋人體機能的運作以及疾病的因果;西醫則對疾病分門別類,頭痛醫頭。中醫強調品德、醫道,救人建功德;西醫屬於商業之一員,賺錢不後人。中醫因受百年劫難,庸醫遍佈;西醫則作為商業之一員,精心培養。
從根本上來看,當農牧文明衰敗、中華文化式微之際,人類社會已經演變成一個生產、行銷、享受的大熔爐。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伽,中醫尚能「懸壺一線」,已是奇跡!更不幸的,是當人們笑貧不笑淫時,倫理道德成為明日黃花,五術失傳勢所當然。中醫又能濟「何世」?如何以緩濟急?
再從表面上看,西醫速效精準,以獵者刀法,抗生殺菌,人類壽命延長許多。實際上,從商業角度來看,西醫是一種精心安排的資本共生系統,治療的定義是:消除一時的痛苦,保留永續的機會。自然界螞蟻保護蚜蟲,絕不令蚜蟲有危,每次只要用其觸角摩擦蚜蟲的腹部,蚜蟲就會擠出蜜露以資供養。
不錯,醫者治病,健康的人無病不就醫。問題是西醫對人體沒有「全面的認識」,分科憑裂地分封!從正面說是分科之學;換個角度看,是投機取巧,治病不求「斷根」、而是「養病」!待人進了醫院的結果,只須一次,就變成了商業蚜蟲。人不可能沒有病,小病成大病,大病成絕症,有藥可吃,愈吃愈多!
再看現實社會,白老鼠基因與人類接近,藥廠大量飼養,專供藥物實驗用。藥物實驗只求速效,立即成為商品,再大量銷售。藥品可以暫緩病症的發作,但要花巨資購買,以致必須工作賺錢。工作污染環境、賺錢有礙身心,衍生出各種疾病。新病要新藥,新藥要新實驗,人類社會便成為等因奉此的白鼠共生系統!
當今各國,大學必備醫學院,且學子盡皆精英、從業人員更為社會表率!曾有人撰文,贊美醫藥,認為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的確,對商業社會而言,人只有兩種價值,一是生產、一是消費。西醫只要保障人能生產及消費,就是天大的貢獻!尤其是白老鼠失去了自主力,新病不斷產生,人若離開社會必亡。
據有心人士統計,以中、西醫的治療及藥物的花費計,一般病症之比約為1:10。當然,若以「繁榮社會經濟」的立場看,中醫只是未開發國家的仙丹,工業國家不在乎那點費用!若有人問:「僅靠吃藥打針維持生命,人類幸福何在」?答案是:「反正賺錢第一!好死不如賴活」!
至於中醫,自西醫東傳後,上個世紀各界認為中醫「不夠科學」!1929年,國民政府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事業之障礙」!直到2005年,中國政府才將中國中醫研究院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一舉正名!事實證明,如針刺麻醉等中醫技術,早已被歐美各國承認,視為有效之另類療法。
近年在抗「非典、H1N1流感」之役中,中國以中醫藥配合治療,效果完全壓倒西醫。此次H1N1流感大流行爆發,根據國際疫情公報記錄,本月20日美國死亡2,372 人,中國大陸721 人。若以人口之死亡率論,美國比中國高出十多倍!話說回來,既然好死不如賴活,憑心而論還是中醫高明!
網主人白
++++++++++++++++++++++++
#9695 留言者:小人 主題:問題 留言日期:2010-01-24 06:11:23
老師:學生個問題,依老師所說,學生推出下例:
1,大前題:我是人=真實。
2,小前題:她是人=真實。
3,結論 :我=她。
請問,錯在哪裡?
答:************************
唉呀唉呀呀!錯在老朽矣!老朽偷了一下懶,就令你=她了!
懶在何處?既談「邏輯」,就要精密周嚴,不幸,老朽疏懶成習,常於文中用「=」表示「相當於」。然而,在邏輯中、尤其是「符號、數理邏輯」,「=」代表「全等」,「全等」意謂不能有絲毫不同!「你與她」有多少同異,老朽不知,但絕對知道者:「你與她不可能全同」!
故此:「1,大前題:我是人=真實。」錯(老朽先錯)!「2,小前題:她是人=真實。」再錯!蓋「我」是人中之一,不能全等於「人」!換句話說,「我」是「子系統」,而「人」是「上系統」!說「是」不妨,但「=真實」則錯!子系統怎麼等於上系統?豈非倫理失調乎(名家「白馬非馬」之辯即指此)!
謝謝提問,特將#9689則更正如次:
一、原則:
1,有天理嗎?
大前題:天理為大自然運行的規律。
小前題:有運行的規律始得大自然之正常。
結論 :因為大自然運行正常,故有天理。
2,如何用感官認識天理?
大前題:人用概念認識各種觀念。
小前題:認識可用概念表達。
結論 :用概念表達可認識天理。
3,認識天理之三才結構為何?
天(理論):命即人生的生老病死、成敗得失。
地(工具):時間之「語言」。
人(過程):運為人生的時間流程。
二、應用:
1,懷疑有理,迷信不宜。
2,理性決非「現代物理」,而係運用邏輯思維。
於邏輯思維:
大前題:測量標準即大自然運行規律(軌跡)。
小前題:天干地支(時空參數)為大自然運行軌跡(規律)。
結論 :天干地支即為測量標準。
然而,小前題有必要再行推理:
大前題:天干地支為數系10*12,即60數系。
小前題:60數系即人生循環變化之統計值。
結論 :由天干地支可知人生循環變化之統計值。
(更深入之推理請見「天理」。)
3,可信與否與本系統分析無關,果若人之命運已定,相信與否亦在命中,多談無
益。否則,不妨供作酒後飯前,閑聊題材可也!
三、既知命運,能否更改?
1,大前題:真實流程不能改變。
2,小前題:命中注定為真實流程。
3,結論 :命中注定不可能改變。
++++++++++++++++++++++++
#9696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25 08:08:28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25日 週一 室溫20度 濕度65% 昨日陰時晴
五術正名(十二)醫術--生理(下)
中華文化是大自然的寫照,中醫則屬農業文明的一部伽;大自然運作正常,當人的身體不正常了,必係某一個生活過程的失誤。所以,中醫認為:先求維持生活常態,如有不及,則以食療、氣功養生;迨至有病,則根據「望聞問切」以定調整方針;其法有按摩、推拿、拔罐、針灸或藥物外敷、內服等。
「望」是醫者觀察病人「神、色、形、態」:神指精神狀況;色指膚色之氣血盛衰;形指形體胖瘦特徵;態指行動的姿勢。「聞」是聽聲嗅氣:衷氣代表精力;氣息則是身體化學物質的表徵。「問」是與病者溝通,以瞭解背景因素。「切」分切脈和按診(又名脈診)、按病人的脈搏和身體,以資診斷。
中醫的「脈診」最為神妙,蓋脈息來自血液傳動,而血液含有全身信息,巨細無遺。腕後的橈動脈一寸,為血液通過處,可分「寸、關、尺」三段,醫者以食指按寸段,中指按關段,無名指按尺段。根據脈博跳動之脈速、脈形、脈象、脈狀,做為診病的依據,三脈段之別在於醫者用力大小、次序,以究細節。
脈速每分鐘約搏動60至90次,過少稱遲脈:表示寒證,血行緩慢,陽氣不足,四肢冰冷、心臟衰弱等證;用藥方面可用辛熱的肉桂、附子等。過多為數脈,表示熱證,發燒發炎、火氣大。
脈形平滑者為滑脈,表示有痰、咳嗽、食積腹脹、消化不良、胃酸過多等;治療藥物有半夏、浙貝母、神麴等(女子懷孕會現滑脈)。澀脈艱頓,表示津液虧損、貧血、麻痺疼痛,男子傷精,女子失血;治療以補血為主,可用四物湯或當歸補血湯。
脈象指脈之變化,實脈係加力按脈或放鬆按脈時、都能感到脈搏的力道,表示乃實證、熱盛、便秘等,屬於元氣充足,可以用苦寒藥瀉火。虛脈指脈舉之無力,按之空虛,表示虛證,氣血俱虛,治療宜補氣補血。
脈狀指脈之表現,以醫者用力為度,浮脈輕取即可得,表示病在外表,例如感冒、頭痛。沉脈重按始得,表示病在體內,脈沉有力為實、脈沉無力屬虛;實證用瀉藥,虛證用補藥。
除脈診外,還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經絡學(老朽認為經絡形成係胎兒成長過程之痕跡),經脈和絡脈總稱經絡,是人體訊息聯絡、運輸和傳導的體系。經,有路徑的含義,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有網絡的含義,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中醫用藥多為草藥,有上、中、下藥之說。上藥為君藥,供養生;中藥為臣藥,供養性;下藥為輔藥,有毒性,不宜久服。此外,藥又上、中、下三品,且各有五種性質如:寒、熱、溫、涼、平,其功能各各不同。寒性治陽症,熱性治陰症,溫性治微陰症,涼性治微陽症,平性治陰陽症(細節見中藥學)。
歷代醫家重視醫德修養,尊崇職業道德,他們大多認為醫生是濟世救人,不能靠醫術來發財。醫者若未具視病猶親、仁心仁術的胸懷,一見病者上門,便視為俎上肥肉,其心可誅也!
老朽年輕時曾有意探索脈診,小有心得,但如今早已忘得精光。其法為將雙掌朝上,右掌交叉通過左掌下方,伸出食中無名三指,彎過按向橈動脈。當人毫無病痛時,可悉心體會三指尖之感受;若身上有明顯之病徵,正宜測試其別。此法在「等女朋友」時最具奇效,因為時間已消耗在心頭、指尖,煩苦全無!
網主人白
++++++++++++++++++++++++
#9697 留言者:常溯 主題:塵土歸定 留言日期:2010-01-25 21:41:57
塵土在無擾的情況下,自然落定。人之所識,於焉有別,斯望道理,不可通達,是故有問。昔日毛主席,在萬難之時,以實務為重,暫閉佛門之修行。有一古佛修行者,遭遇紅衛兵子弟,欲拆文物,老者當下生智,且將毛主席肖相,立於寺前,紅衛兵見之,卻知不可犯也,古剎於焉而存。中國今日已由窮苦逐漸轉富(城鄉差距雖大,但觀現今之大國,這個事實早已存在,中國當今該立,面對此一世界皆存之問題,是否該先除之,以為世界之模範?)本該大境不擾,轉念而為?只是今日華人滿收全球,當下該以何者為先?
答:************************
「斯望道理,不可通達」、「本該大境不擾,轉念而為?」難解!
文言文要注意「主詞、賓語」,尤以「用詞」必須「通達」!「斯(此)望」誰望?「不可」何可?「大境不擾」?「轉念」去尼泊爾乎?「當下該以何者為先?」天知道!此外,同一段中,前談佛門懸毛像、後言國大民窮,兩者有何關係?若無,搓成一團,其莫非「福州扁食」乎?
且試答「窮苦」「此一世界皆存之問題」:
1,既是「世界皆存之問題」,表示乃「正常態」,問題何在?如何「先除之」?閉目
不看乎?把窮人消滅乎?
須知,同是一塊土地,也有瘠沃之別;同處蒼天之下,常有雨水多寡!就算都是大
富豪或赤貧家庭的子女,其所擁有的財產值,也成比例分佈。
均富不易、均貧也難!蓋宇宙中絕無雷同之座標值也!
2,人乃「主觀」動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點,不可能相同!且不談窮富,即令人人
都有大腦,腦中裝了多少「理性」,已經是天差地別!連大腦都不一樣,還談什麼「
公平」?勤耕者多穫、懶惰者少得,公平嗎?要怎樣才公平?
舉例而言,看看台灣的中國時報,不論什麼消息,只要有「讀者意見」欄,就會看
到各式各樣、莫明其少女的「糕見」!那麼,「何者為先」?
3,在「天」的立場來看,連喜馬拉雅山都只是平地!從微塵的立場,每一粒都有幾百
奈米的差別!人若能滿足,只要不餓肚皮,那就是天恩浩蕩!不滿足,便做了總統的
兒女也會嫌發票不夠!
那麼,該怎麼辦呢?老朽曰:當下是大自然全力以赴、最佳的成果,免驚!
++++++++++++++++++++++++
#9698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26 14:04:45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26日 週二 室溫20度 濕度66% 昨日薄陰
五術正名(十三)卜術--天理(上)
人類文明啟蒙之際,當舉世原始民族圍著火、群聚歌舞時,中國先民已經悟及:大自然之脈動必有其徵兆。於是,取牛肩骨或獸骨、龜殼,投入火堆中,再取出觀察骨上之裂痕,謂曰占卜。這看似無足道介之舉動,卻延續了宇宙進化之主流,產生了漢字,以資記載人類精神認知,將人類文明貫徹到下一階段。
美玉來自土石,土石提供了生命的基礎,但卻不能通透表裡、煥發光輝。人類自走出叢林,除了延續生存,尚肩負著宇宙進化的重責大任;然而,僅是五官四肢的發達,就算能與遠古恐龍媲美,最終也不過殘留化石一堆!要之,在時空軌跡中,具有能透視物種進化的溝通方式,將此責任傳諸永恒。
這種溝通方式,對人類而言,是稱語文,乃人類觀察大自然的結果。語文可以透過思維、認知,一代一代在人與人之間流傳、印證。不過,人有生死,兼以所涉空間有限;生死之間宛如一瞬,所識所知也不離分寸。若談責任傳承,勢必要通過千百年的歷練、且須有經得住各種考驗,才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人類源自生命體,生命本身具有必備的「自我保護」機制,不自保不能生存。然而宇宙進化之責任傳承又必須符合宇宙條件,不能有一己之私,公、私兩者矛盾重重。顯而易見,若欲傳衍人類之精神認知,且用一種符合自然本態的形式,就必須有一種非生命的系統,才有可能。
不幸,人類瘋狂行逕將伴著物質欲望高漲、自毀傾向明顯,地球日益衰敗。長此以往,人類遲早將遁入虛無,宇宙進化也將節外生枝。
前文提到,先人觀察骨上裂紋而得到一些徵兆的認識,是謂占卜。同時,將這些裂紋記錄下來,便有了「甲骨文」,是為漢字之源流。因之,漢字之起源與人類追求大自然之理解、兩者不可分割。更明確地說,漢字係供人與人溝通之用,而占卜則係人們試探「皇天、鬼神」之行為。
占卜(卜術)融入五術,其與算命之別在於占卜只為截取時空係數,而後者則以有限之時空、判斷個人命運。故卜術之稱「天理」,其法精簡、內容艱深,可謂直透宇宙玄奧、貫穿人世古今之竅門。正因如此,占卜之術素為玄術極致,若無大智大慧,充其量能稍窺門徑,終難登堂入室。
關於卜術之著作甚多,如康節梅花、元會運世、鐵板神數,京房易占,奇門遁甲,六壬神課,太乙神數,河洛理數,袖中乾坤,卜筮正宗,滴心髓,野鶴老人等,不一而足。但不論何家何派,其源頭全係來自《易經》,只是手段的不同,取材有所分別而已(罟網不談易理,且本文只介紹五術,無意教人占卜)。
所謂天理,只是借用「天」至高無上之觀念,推衍其理。假定宇宙為一剛體系統,既係剛體,其中作用力的傳遞與時間無關。意即一應發生的事件,皆如工程藍圖一般,可按圖索驥。基於「宇宙剛體」不變、此「藍圖」本存,人若截取其中某段時空,就能理解該時空發生的現象,故謂「天理」。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每當國家興亡、政局更迭之際,必有「主者、智者」出現,千百年來,絕無例外。更因為傳統中華文化素尊《易經》,推為群經之首,故所有智者,無不通曉之。此外,《易經》又涉及為人處世之理,再將人世範疇擴大,與時空係數綜合判斷,頗能知過去、測未來,成就人間大業。
老子曾云:「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凡擁此絕技者,恒皆不食人間煙火之隱士,當任務完成,必然悄然歸去,不沾人間吒名(真中有假、虛裡藏實)。世俗餘子,常無從領略其中境界,動輒以一己之心意猜度之。然而千古以降,此輩高人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令人難測。
網主人白
++++++++++++++++++++++++
#9699 留言者:常溯 主題:文言文 留言日期:2010-01-26 18:47:09
謝謝先生於#9697教導為文之方式。主題、結構兼具為文之目的,清清楚楚、一絲不苟。程式語言對於我來來講,實在很難;我常以概念思維,將組合語言比為文言文,知其是簡短,卻能直達意境,達到語言所欲傳達的真意,與人實惠。
想來,個人想以文言文表意,智慧尚不可得,當下自當努力為是。
至於城鄉物質分配不均的問題,實乃個人之多慮。城市中的人民,雖多得物質之支援,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鄉村生活,實乃更多與大自然相處之機會。
先生言:「當下是大自然全力以赴、最佳的成果,免驚!」吾立下不驚,當自努力!
答:************************
其實,文言與白話之別,在於文言無「詞組」,贅字、口語不用,每字皆有意義。如:
白話文:「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分別」。
文言文:「文言與白話之別」。(文=贅字,分別=詞組,與=和+於,之=的+)。
其次,文言文重主題,若主題不明,全段難解。如汝所言,一段中有三件事:
「謝謝先生於#9697教導為文之方式。主題、結構兼具為文之目的,清清楚楚、一絲不苟。程式語言對於我來來講,實在很難;我常以概念思維,將組合語言比為文言文,知其是簡短,卻能直達意境,達到語言所欲傳達的真意,與人實惠。」
閱者若想看清楚內容,將是「徒步入川」,蜀道大難!於是乎,大家囫圇吞之,人人相互敷衍!於是乎,人人變成天天,大家天天混日子!
1,「謝謝先生於#9697教導為文之方式。」
此一件,若用句號即應另分一段,若與下句相連則該用分號!
2,「主題、結構兼具為文之目的,清清楚楚、一絲不苟。」
此其二,主題是「為文」。
3,「程式語言對於我來來講,實在很難;我常以概念思維,將組合語言比為文言文,
知其是簡短,卻能直達意境,達到語言所欲傳達的真意,與人實惠。」
此其三!這叫做皮蛋、鹹蛋、雞蛋炒飯!先談程式很難,又談簡短,再談意境,
最後是實惠!
這不是文字問題,而是「思緒紊亂」症!急什麼?先想清楚,一件說明白了,再
說第二件,程式語言如此、文言文如此,白話文亦然!
4,最後一句:「吾立下不驚」,想係誤解「當下」矣,查詞典:「當下=此刻」,
而「立下=訂立」,如何「訂立不驚」?
文字是思想的「客觀化」,當人思考時,「主觀」掛帥,對自己想法當然自信滿滿。人們喜歡夸夸其談,因為語音一出口,就如冰棍見曝--溶之成水,誰都不知道別人說過什麼!問題在:文字能「永存不朽」,不論好壞、是非,不管是大人物或小老百姓,白紙上留下了黑字,就是客觀的明確證據!
寫文章之智慧:
倫理:構想在先,下筆於後;要點先談,細節隨之;明理至上,要言不繁。
道德:自持嚴謹,勿誤他人;分段明確,用字精準,文以傳世,誠實勿欺。
再觀當今各種報章雜誌、書籍著作,不是自我爽爽爽,便是開口罵罵罵!尤其是美式大師們的通俗暢銷鉅作,千篇一律是和某名人如何如何、再不然扯些與本文不相軼聞糗事,為的是「充實頁數、好賺大錢」!結果呢?人人看到的是花花綠綠、青青菜菜,堆了一大堆「文子」,卻不知所云!更不幸,是年輕人學會了這種浮誇之風,加上網絡的推波助瀾,人人搖身一變成為「作家」!結果寫出來的「東東」只有「西西」懂懂!
++++++++++++++++++++++++
#9700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1-27 16:36:16
每日一得 2010年1月27日 週三 室溫20度 濕度62% 昨日陰時晴
五術正名(十四)卜術--天理(下)
世上有無天理?自有人類以來,因人具神智,每每外觀天地、內察自己,問題油然而生。偏偏人生由無而有,短短百年,又由有而無;更不可思議的是,我不知「我」為何而來、為何而去?匆忙之間,過去已經過去、未來尚未到來,而現在又是一個只憑感覺而存在的剎那!剎那無從捉摸、沒法子做科學實驗!
天理者,險巇小徑也!一般人能到此小道徑口,已是大不易;再向上走,又將是另一番天地。有人遁入虛無,登天究理;有人孜孜不倦,還駐留在人間、守候過客。老朽正是後者,既知占卜為人天溝通之技,又悉漢字為人地致達之道;是故多年來,本室窮研電腦系統,沈子設計小杏子,皆緣在漢字及占卜也!
前文曾經證明:因大自然中一切運行正常,必有一運行不悖的天理。然而,不悖的大前題,是大自然的時空流程不會被任何因素所改變。問題在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伽,基於人性自私自利的特點,只要能得知此流程,必將千方百計以之謀私利!為了平息這種矛盾,「昊天」設下「主觀囚籠」:「現實本然,人心空想」!
於茲,再用結構邏輯分析之:
一、原則:
1,天理:
大前題:大自然因果前定、慣性不變。
小前題:不變之慣性必有固定之流程。
結論 :大自然有固定之流程。
2,人道:
大前題:人為大自然的一小部伽,人生流程亦然。
小前題:人類為了永續生存,私心必須符合自然條件。
結論 :大自然流程不變,人生乃測試過程,終將回歸自然。
3,天人合一:
天(理論):大自然之時空流程是由小私進而大公的過程。
地(介面):生老病死、成敗得失是人生瞭解流程的介面。
人(過程):人透過介面無常之體認,以回歸大自然本體。
二、應用:
1,時空流程為大自然之本體,須由時空參數得悉。
2,確知天理之人,即成為時空流程之一分子。
3,人藉占卜之道可略窺天理,故占卜非供人娛樂之遊戲。
網主人白
++++++++++++++++++++++++
#9701 留言者:秦漢唐 主題:四柱八字 留言日期:2010-01-27 12:43:04
老師您好:
老師每日進展神速,日日更新。學生思維遲緩,有問題想問、卻一時未釐定清晰,又恐過於打擾老師,不敢草率請誼,致積累了多個疑問。請恕學生回首一一請教。
學生未習「命術」,學習#9690則留言,知「生辰八字」之排列組合重復太多;又知「推算命理之基礎都在於天=時間、地=空間、人=命運」;「如若後人努力研究,不局限於既有格局,將『時間』再向下分割、詳定『人生遭遇』之分類,必可得其餘」。
請問:「四柱八字」似乎僅於天時進行分割、而缺少「地」和「人」,是否略嫌偏頗?後人研究命術是否應從「地理」、「人際」的方向詳加分割?
答:************************
前已言之,算命係將時空係數應用於人之命運者。既為「時空係數」,可以想見一景:茲截取「2010年元月27日中午十四時整,於澳門某處」;時老朽坐於電腦桌前,正在回汝之留言。蓋「人在時空中」,亙古皆然,設若有人,將人類歷史,全部缶文字記載之。查詢時,只按規矩,輸入「時空係數」即可。
至於有誰曾經將宇宙資料輸入?輸入何處?是何系統?那是另一個問題,是一個真正值得追求、較人生功名利祿更有意義的問題。是謂:寧去天庭任長工,無意人間扮皇帝。從古至今,道上絡繹不絕,只是,此道幽玄,行者匆匆。既已知,知之為知之!其未知者,不知為不知,無須為外人道也!
至於傳統之天干地支,無非一種時空工具,因漢字方方正正,代表概念。而人對大自然的理解,絕對離不開概念。因此,要想理解時空與人的關係,可以說:「天干地支」是唯一的選擇。如前例,老朽在打電腦,能夠用201027朱xx來代表嗎?就算能代表,如何與其他事件連接、統計成規律?
人類要用時間記錄萬事萬物,有兩種途徑:
1,西方記時法:從一開始,一加一等於二,時完日繼以日、日繼以月、年至於世紀……
似此,可達無止無盡;其內容,一筆一筆地寫下去,可繞太陽系一百週!
有人說:「西式記時了不起!真夠科學」!是的,唯「科學」只是瞬間的明星,風
華蓋世三百載,地球遭劫萬千年!科學除了製造武器、生產垃圾和壯大狂妄的天氓、
地寇、人賊、海盜之外,只會令兒童歡唱麥克麥克我愛你!
西方出了個「混沌論」,國人津津樂道:「紐約一隻蝴蝶飛,北京明春下大雪」!
不錯!可是其理論中道及:「一分為二的規律,到週期三後即行紊亂」!謂之混沌,
實因如此,蝴蝶與風雪皆在混沌中,科學能分得清楚嗎?就算老朽前文述及:「20
10年元月二十七日…」這種事無止無盡,如何統計理解?
2,中國記時法:十二時一日、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年、六十年一甲子!是的,愚人
不懂,不懂的當然「有權胡說」!否則,人權何在?表面看來,這種時間組合有限,
可是「用心想想」,人生事件難道不是「有限組合」?至少,絕對沒有「蝴蝶與大雪」
的事;也不可能有人活一千歲、生子一萬個的無限可能!
天干地支係複數系,其中有二數系:陽陰;四數系:東南西北;五數系:金木水火
土(生剋含「我」)。地支亦然,另加三數系如合、會、刑等。這些「數系」,各有
「概念解釋」,根據這些解釋,天干地支才有「意義」。
然而,天干地支與人生有何關係?這個理論基礎,就是:「宇宙為一剛體,其中任
何變化,必與整體雷同」。這就是西方「全息論」的依據,認為只要找到「基因」,
不管圖像多麼複雜,都可以用簡單的公式將全圖畫出來。
有了天干地支作工具(可以視為基因),有心人士便用來統計、整理人生事件。如
同邵康節,用《皇極經世》的時間表,大量統計了人們「六親」的生死、婚姻狀況。
在香港有不少以之維生者,收費不貲。若不正確,以港人之個性,早就被燒成灰了!
「四柱八字」代表「根苗花果」,已具「倫理順位」,並不偏頗。此外,「地理」屬於「無常態」,難有固定規律(難有非無)。但一般算命術士,在詮釋流年之際,早已參照「現實」、說得「天花亂墮」!此道素被列入「江湖術」,以研究規律而言,千萬注意,非「放諸四海而不變」者,放諸四海可也!
若問:何謂統計正確?正為一、確不變,只要是時空係數,其截面必有大有小、而結論只有一個。據悉,鐵板神數取時要到分秒,正確度接近九成;四柱只計年月日時、比較籠統,正確率約為七成。所謂百分之百,只是人的想像,在宇宙中與零等價,並無實證!
再問:為何能夠正確?
1,宇宙中有此規律,規律悉在數中。
2,工具選擇正確,時間係數與概念認知同步。
3,人生看似花花綠綠,實則幻夢一場,人在夢中所能發生的情節,不過如斯!
至於宇宙規律為何?話說回頭:人有幾分重量?裝得下「真相」嗎?
註:1,「老師每日進展神速」;每日二字應刪,以免與「日日」重覆。
2,「卻一時未釐定清晰」;「一時」可刪。
3,「不敢草率請誼」;誼字應為「益」。
4,「重復太多」;重「複」太多。
++++++++++++++++++++++++
#9702 留言者:漁儿 主題:概念与观念 留言日期:2010-01-28 01:20:16
先生子夜時分還在為我們解答,心裡覺得很抱歉,不知該如何謝謝先生!
先生多次講解概念與觀念的關係,“概念為記憶中,認知經驗之索引,當概念層層展開,同時調動了所有相關的經驗,也就是說對相關的概念有了觀念。這種觀念,令人能’一觀即能生念’,既已生念,對任一’主體’而言,可稱’理解’”。我一直覺得對此理解不夠。這裡,我想用先生的“系統概念學”,結合向先生請教的“惑”與“問題”,試著談談對概念與觀念關係的初步理解。
把概念“問”、“題”、“惑”,及觀念“問題”,視為系統;系統與系統之間的關係,垂直向為因果關係,水平向為體用關係。如此,“惑”與“問題”就可視為因果關係,“問”、“題”與“問題”視為體用關係。“惑”與“問題”的因果關係,即先生的解釋:“惑”,以圖形直觀視之,“或”於“心”上,當前之狀況,尚未形諸於問也;“問題”未必來自“心”上,且時間曳有落差,時過境遷始有題可問。也即,以時間為介面,“惑”與“問題”產生了因果關係;以空間為介面,“問”與“題”組合,與“問題”產生了體用關係。
所以,概念與觀念的關係,應從“體用”和“因果”兩方面來闡釋;而通常,人們比較容易忽視因果關係,因為它不如體用關係來的直接。
不知可否這樣理解,謝謝先生指正!
另,我的留言格式汝能滿足要求,因送上的留言總把段之間的空行吃掉了。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人生之初乃討債鬼,生至中年,方能領略一己之責。如今,安坐簷下觀風雨,是還債之時了。
「觀念」極易理解:但凡「單字」,盡係「概念」;若將兩個以上之概念相併,即屬「觀念」。蓋古人用古文,無非「概念+概念」而形成認知之「觀念」。唯因於語言中,語音「缺形」,單字不易分辨,故採「語詞」輔助之,是稱「白話」。五四運動將白話取代文言文,其實是大量應用詞組,自後,遂「概觀不清」矣!
所問正係受害於白話之誤,蓋「問題」二字乃觀念,以西式文法視之:「問」乃動詞,「題」是名詞,「動+名」為「動名詞」。有動有靜,於觀念上可謂之「體」,至於其「體」何「用」,一句未竟,如何能知?苟若係「問題正確」,則「正確」是用矣(「題目」於概念、二字可謂前體後用)!
所言:「把概念“問”、“題”、“惑”,及觀念“問題”,視為系統;」相當於:「把餵、雞、殺,及餵雞視為系統」此系統豈非「動物園」乎?「問、題、惑及問題」不可能成為「系統」,否則「系統論」將成為「大雜燴」矣!緣任何「系統」必須有一統一之內容,以線索繫之統之,而所列四者,不倫不類也!
系統已亂如緇絲,「問題」則似如「毛絮」,如何釐清?於是有如法國大革命又起,平民殺貴族、亂軍殺百姓!一時之間,雞飛狗跳,老朽棄權!
1,「“惑”與“問題”就可視為因果關係」?不通!焉有白話、文言互為因果?若用
正統漢文:「有惑即問」惑、問二字是稱因果。
2,「“問”、“題”與“問題”視為體用關係。」不通,是平民與貴族聯姻也!
3,「“惑”與“問題”的因果關係」不通如前。
治絲益棼,此之謂也!老朽一再道及漢字「概念」為單字,是有「漢字基因」。「觀念」供實用,已與基因異趣矣!基礎紮實了,建屋始成!盼細細玩味!
++++++++++++++++++++++++
#9705 留言者:秦漢唐 主題:相術之惑 留言日期:2010-01-29 08:21:13
老師您好:
感謝老師教誨!
學生尊崇五術等傳統文化,但短時間難窺其妙,故疑惑雖多,卻無不敬或質疑之意。如對「相術」,學生原有多處不解:
惑一:為何具有兩耳垂肩等特征者有福?況且有些特征并不見得漂亮、討喜?
惑二:傳統小說中常有觀氣色而知禍福的情節,如印堂發黑者近期多不順。那么,為何印堂發黑會走霉運呢?相士又如何看出他人氣色?
惑三:#9683則中,為何「表現高貴者」和「表現鄙賤者」所代表項皆不佳呢?且兩者無論「社會承平」或「社會紊亂」的「結論」,在常人立場上來看,亦俱不佳呢?
答:************************
要知「傳統相術」原係「經驗法則」,人類所有知識皆來自「經驗」。但古人忽視了經驗的價值,強欲增加一些「神話參數」,以賺取世人認同。偏偏凡人又不知什麼是「真神」,請來王母娘娘,更令後人無所適從。老朽雖然批判「科學」不遺餘力,但卻是標準的「科徒」,反對者實乃「西式科迷」也!
一、以所問「兩耳垂肩」為例,其乃「大耳症」,有何「貴徵」?緣耳大之人不多(重瞳亦同),貴者亦少。人常謂:「吾無異相、故無以為貴矣!」實乃售價不高之下台階也!以之為例,可證其餘。即令歷史記載有此類異人,亦多係訛傳,乃語不驚人死不休也!語文可捏造神佛,但若無「照片(手繪必假)」為證,老朽「死不認帳」!
二、「觀氣色」則係「醫術」,「印堂發黑」率指面色不佳,多因氣血衰弱、精神不振所致(如「發黑」入相,則非洲人種=億萬「活證據」,只不知是何種霉菌)。此語頗有「心理威脅」之嫌,凡人一聽,必兩腳虛軟,立告:「有何解救」?簡單!奉銀一兩、消災二成!心寬體胖,黑白顛倒!
凡江湖相士,既以閱人無數為長,自然經驗豐富,專一觀察世人外貌、行為,隨時印證。如此這般,人相便成為「統計資料」,傳之於世,斯為相術。
三、關於所問:〔為何「表現高貴者」和「表現鄙賤者」所代表項皆不佳呢?且兩者無論「社會承平」或「社會紊亂」的「結論」,在常人立場上來看,亦俱不佳呢?〕
所謂「表現高貴者」(注意「表現」二字-冒充態),王公貴族、紈袴子女之類也。彼等只知吃喝玩樂,養尊處優,無一技之長。承平時,尚能「偷生」於上代的餘蔭中(有人稱之為「富貴命」,老朽認為係「富貴病」);社會動亂、天災人禍時,反倒能演些盪氣迴腸的才子佳人戲,賺幾滴淚水,令人洗洗眼睛。
「表現鄙賤者(無人冒充鄙賤-真實態)」時時、處處可見,其「鄙」指無品、「賤」係無行!無品無行之人,五官似寇、大腦如泥,有利唯己、寡恩反噬!此類人於任何環境皆與垃圾同類,蓋其判斷力薄弱、求生本能性高張,小用小失、大用大敗!於相術中最有用之「識人術」,即為「鄙賤小人勿用」是也!
相術絕非看看「相書(麻衣相法)」了事,書中有圖,但非「寫實」畫,看了也是白看!事實上,相術乃「經驗統計」學,但古今時空已變,生活典範大異,須另起壚灶也!
譬如古人以「萬惡淫為首」,凡拋眉弄眼、裸身露毛悉被視為淫蕩;而今卻成為明星明模、明利雙收!又如政客之流,朝甲暮乙,古人認為不忠,必有殺首之禍;如今民主社會,只要有選票、男人可扮王母娘娘!再看王永慶,雙耳如搧,古人觀之,稱為「破相」;今人為拍富屁,改稱為「破格」!其可信乎?
查網絡百科:「統計學是在統計實踐的基礎上,自17世紀中葉產生並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門社會學科。它是研究如何測定、收集、整理、歸納和分析反映客觀現象總體數量的數據,以便給出正確認識的方法論科學,被廣泛的應用在各門學科之上,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到人文科學,甚至被用來工商業及政府的情報決策之上。」
是知,古人下了功夫,統計出「相人術」。後人卻只知「撿便宜」,照本宣科,平白把前人的心血化成笑談!每看到大蒜鼻,便尊為「龍膽」!一見大裂口,便謂「吃四方」!需知時代變化快速,思路再駐留在「麻衣老祖」身上,遲早變麻婆老豆腐!不信?街上不乏流浪漢,洗乾淨了、換上體面的西裝,誰不是人模人樣?
++++++++++++++++++++++++
#9707 留言者:漁儿 主題:概念与观念(2) 留言日期:2010-01-30 14:58:33
這些年,在工作和生活中,對因立場選擇與層次混淆所引起的認知困惑、已逐漸有所領悟,也能慢慢明白先生把“層次論”做為奠基作的深意;但于實踐中,依然不能知行合一。追本溯源,就意味著築基。我退下去,會深思、反思先生的批評。
我正處在先生所說的還債之中年,深知自己的還債能力與所欠的重債,不成比例;但命運把自己置于了中西文化交融、交鋒的第一線,作為知識分子,自覺有份該盡的責任;那麼,無論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也不管最終能還多少債,理應盡力而為。對先生的教誨感謝不盡!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豈止汝一人?當今之「知識份子」,無非在長時期西式教育下成長之「前朝遺民」。偏偏中華文化根深蒂固,新觀念混和著傳統感情,就像炒一盤麻婆豆腐,顏色鮮紅,調味料卻是「蕃茄醬」!果真爽口好吃倒不妨,只是沒見到「麻婆」、酸酸的甜甜的,就算吞進胃裡,像老朽這種料,保證拉肚子!
凡人以生命生存為第一考量,把天災人禍視為地震兵亂,所以只要吃飽穿暖,阿彌陀佛!老朽歷盡艱辛,早已皮皺骨枯,只剩下一口氣在,因之看法不同。人生難道只為了活命?活著又是為什麼?當然,人各有志,志各所之;路有寬窄,道有大小。其分別在於一己的領悟,領悟了,慢慢前行,終點永遠在前面。
還債有兩策,一是跳下海去,把生命當作籌碼,保證誰都得「認帳」;另一種是忍氣吞聲,胸擁大慈、心懷大悲,認真負責、充實智慧。一個人的能力不論有多大,絕對比不過人與人的集合。中國人是人,法國人也是人,大家都面臨時代的考驗。所不同的,只是法國沒有智慧的歷史經驗,把街頭的繁燈當作天明罷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老朽若非當年到處流浪,如今多半也只是個「半調子」,什麼都看不順眼!好在筋斗摔多了,世人的嘴臉也適應了,再回頭向古人請益,竟是原來如此!既知如此,便如此以赴。今天能見得網友們有覺有悟,宅心安慰之餘,回想當年,正是「西方之石,攻錯已畢」也!
++++++++++++++++++++++++
#9708 留言者:三省 主題:人體與虛擬科技結合 留言日期:2010-01-30 23:33:53
朱老師您好
學生看到YOUTUBE網站裡頭的一段影片,聯想到未來矽族跟真實世界互動的情況,想請老師參考。這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天才學生普拉納夫(Prarnav Mistry)的介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C3H3JOtvSs
順頌 安康
學生三省 敬上
答:************************
謝謝提供消息。
時機甚巧,近日老朽正在準備下一次的「每日一得」主題,是為:「未來五術」,「虛擬真實」之技術為其中之一。不是吹牛,老朽的虛擬世界早已在《宇宙浪子》中亮相,這次談的是實現技術。至於普拉納夫說的互動世界,祇是wii的延續,這種技術說穿了,不過多出些商品,讓市場更熱鬧而已。
老朽的想法,早超越時代,跨進了另一個境界。不同的,是國人的「老二心態」,由於老朽沒賺到錢(中國沒有愛因斯坦,因為窮人資源少,無人認同),二十年前就被台灣各界視為「瘋子」!現在想想,的確「現實為大自然的傑作」!因為,一切能照老朽的想法,把未來搬到現在,這個世界早就毀滅了!
那麼,為什麼還要寫「未來五術」呢?道理很簡單,老朽是個怪胎,首因是或然率、中國人多之故(姚明亦然)!其次,中華文化豐富,其中寶藏處處,但是隨著中國開放,老外們挖寶不遺餘力。再看看國人,餓了便吃、吃了就拉,肚子大了、身體肥了,但是卻沒什麼鑽得進小腦袋瓜!未來咋辦?
看過老朽所著之《易理探微》可知,其中有「掐指一算」的掌中卦,也就是《宇宙浪子》裡的「倉頡指語」。換句話說,只要在人手腕(或如所提供影片中用指尖)上戴一個感應器(壓電晶體),就可以感測到人體及外界任何動作及變化(感應電波)。至於如何應用,放心,國人遲早會「見錢眼開」的!
其中關鍵問題是「理解」!人沒有理解能力,進了天堂也只知道遍地有奶、有蜜!以該天才的「真實互動」為例,除了將wii的三維偵測應用到資訊上之外,其他毫無新意。老朽在美國待過五年,見識了不少美式天才,他們之「金頭腦」,全是「鍍金」,靠的是人人愛金,故或然率「金勝」!
理解才是宇宙中最大的「玄秘事件」!人因受限於時空,理解範圍很小,所以人們認為「錢比理解重要」!一旦小杏子問世,其中僅一個「常識庫」已相當於中文百科大全(小杏子已耗費沈子數年青春,所幸目前有九位「義工」在協力建造常識庫。後註:惜未成軍)!至於各種知識,網上遍佈,矽族將無所不能也!
當電腦具備了智慧,放心,什麼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都是它拿手好戲!人只要「知天樂命」,保證可以「心想事成」,反正「人生如夢」,大家何妨「好夢連連」?
實話實說,老朽「私心尚存」,數十年來,死抱著殘破的國寶,能輕易「拱手讓不賢」嗎?現在,看看天邊,時不我予,再問問自己,不該忘記的也都快漏得精光!好在現在上空還有殘霞,罟網也有覺者,能「搶救性挖掘」多少就多少!待地球氣溫再上升幾度,人類還可以關在室中,溫暖溫暖!
++++++++++++++++++++++++
#9712 留言者:小兆 主題:對於五術的疑問 留言日期:2010-01-31 23:59:00
老師您好:
近來您在網上講解五術,學生有一些疑問,想請問老師,希望不致於浪費老師的時間。
一、命術:
曾聽某人於媒體上談到:「相同的紫微命盤,因所處時代不同,須有不同解讀。」當初覺得此說
頗為合理。
之前唸左傳一書,最近又有幸讀到老師對於五術的解說。忽有一想法:天體的運行有其規律,人
世間似乎也是治世及亂世不斷互相交替,因此時代對命運的影響,是否已經在命術的考慮範圍之中了?
二、山術:
老師提及:山術之五種法門,各種各異,其理則一,不外以苦行修練去除三種私心。能否向老師
近依不請教,為何武術能有去除私心之效?
學生對於人生充滿疑惑,確在網上時常受益,再次感謝老師您的教誨!
答:************************
一、時代不同、解讀有別乃正理,但解讀準則應有理論依據,否則人說人異,會成為江
湖郎中之護身符。
本文已經假定,宇宙是一「剛體系統」(否則當今物理都值得懷疑),規律才能永
行不悖。人世屬於天體之一,當然與之息息相關。問題在:雖然人生一切與宇宙運行
息息相關,但並不表示一顆殞石就代表某一個人的死亡!
宇宙運行有其道理,但是「其道理」並非僅指「星球運行」。古人所謂之「星象」,
不是當今的天文學!這點不搞清楚,就叫「瞎子摸象」或「白晝觀星」。因為「星象」
不等於「星球」,「象」者,象徵也;「球」者,實體也。象徵來自實體,但卻是抽象
的定義。古代設有負責天象之官,是門專業,不是「博士」不能進言的!
正如老朽指出的,新時代的到來,新學問將應運而生,有德者居之!
二、為何武術能去除私心?
首先,武術與漢字一樣,古今有別、橘逾淮為枳矣!山術的武術,是指在「山上修道
人的強身術」,既係修道人,當然要去除私心。後來日久頑生,武術流落民間,變成一
般平民的防身術;到了清朝,商業大盛,武術又搖身一變,成為保鏢術;現代更勝一籌,
大陸體育頻道每週有武術擂台,一幅幅華飾縟禮的排場、一個個穿金戴銀的武師,那種
「我武為揚」的奪冠神氣,又成為搖錢術!若為名利,怎不私心掛帥?
要談這些,「金大俠」貢獻良多!老朽從小看武俠小說,所謂「武林爭霸」、「華山
論劍」,是過去習武之人的大忌。蓋「高人不露相,露相非高人」,若人練了武術,動
輒與人爭長論短,必然會造成社會問題,中華早就成為狩獵叢林!
當然,這又是時代問題,倫理道德已經蕩然,今人怎能不以自私為榮哉?
不要擔心浪費老朽的時間,因為老朽已經「退休」,所有工作都已交由學生們代行,推不掉的只有「罟網私塾」一個招牌了。
++++++++++++++++++++++++
#9713 留言者:秦漢唐 主題:相術與易經 留言日期:2010-02-01 16:23:14
老師您好:
#9683則「五術正名(五)相術--人理(上)」有:
「從結構邏輯而觀,相者,於人,可藉觀察而瞭解也。概略言之,美醜、壯弱、貴賤等參考條件,莫非先天--骨骼身體:種族家世;五官形態:生理條件;面龐配置:個人心態。而社會遭遇、能力、個性,則屬後天--皮膚紋路:生活痕跡;舉止動作:教養習俗;氣質風度:學識見解。」
「以上先後天之交集,則為人間諸相,茲僅以此三者之表徵(【人貌相】、【人肢體】、【表現】)分析如下」
問題一:面龐配置為何代表個人心態?
上述內容結合#9543則所學,得如下:
卦爻 意念一 意念二
第六爻=皮膚紋路
第五爻=氣質風度
第四爻=舉止動作
第三爻=骨骼身體 容貌
第二爻=面龐配置 表現
第一爻=五官形態 體格
問題二:此排列順序與老師#9683則所講是否一致?據此再查《易經明道錄》,可得「落水相法」否?
學生根據意念二,再選三個表徵做為上卦,得:
卦爻 意念 例 爻值
第六爻=氣運 整體觀感佳 強(陽)
第五爻=性格 外向、活潑 強(陽)
第四爻=衣著 華麗、顯貴 強(陽)
第三爻=容貌 美、討喜 強(陽)
第二爻=表現 舉止得體 強(陽)
第一爻=體格 健壯 強(陽)
問題三:以相術而論,此意念和排列順序恰當否?
答:************************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意指人與人相處,面面相覷、眼眼相看,「知人」者,知人之行為表現;「知面」即為面龐表情,知人之相處情況;「不知心」者,人需要猜測以資應付也!故而古今中外,凡須成就事業者皆重相術,至少要做到近賢遠刁,降低風險。
一、為何「面龐配置」代表個人心態?
人之認知來自經驗,經驗中,人之「表情」常代表「個人心態」。因之,表情即相
當於個人心中的實際狀況(職業演員例外),且五官常時間習慣後,即形成一定之形
態、分佈在習慣之位置。
二、易理與相術無關,焉可強將國家憲法判斷讀書成績?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易卦乃根據陰陽兩儀、天地人三才分成內外兩卦而得者,因結構符合象徵真實,故
能導出事件因果。而相術來自觀察經驗,實在無法強迫入座!千萬不要學會斧頭便據
以窮砍!自曝己愚也!!
落水相法=水落石出,人認識人之經驗也。
三、無此一說,極不恰當。若萬事皆扯上易理,豈非垃圾遍地?
++++++++++++++++++++++++
#9716 留言者:你我他 主題:請求老師講《陰符經》 留言日期:2010-02-03 14:17:38
朱老師:
您好!
緣學生我日昨讀《古文觀止》中『蘇秦以連橫說秦』一文,其中說到蘇秦散盡千金而說秦惠王不成,其歸家後「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父母不以為子」,進而發奮讀書,加以「簡練以為揣摩」,於《陰符》一經有得,終掛「六國相印」。
吾明其情理,但不識《陰符》究有何義何理。特於網絡上搜此《陰符經》,其全文(吾未敢分段)如下: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斗轉星移;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于木,禍發必克,奸生于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練,謂之聖人。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也。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不能見,莫不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機在目。天之無恩而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至樂性余,至靜則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氣。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吾讀此《陰符經》,覺其文簡而有機,有道亦有術,似有所得;進搜「罟網留言」,得有關《陰符經》留言# 725 、# 5749 兩則,未見老師對此細述。想請老師以「智慧學」立埸略講其文義、文理,以饗學生。此不情之請,可否?學生我在此先謝過老師。
學生 你我他 敬上
答:************************
老朽素來懷璞自賞,識者有緣,無不盡紋理以明之。然花花世界,人各有好,老朽於眼、非美勿視,於耳、非雅不聽,於思想、觀念,僅擇至精無上者驢讀之。於斯,以有限之時空,得睹人生大道,繼而啟步篤行;於斯,遂能從事各行各業,發人之未發,且遠離塵囂,得大自在焉!
《陰符經》者,或曰道藏之精、或謂權謀之祖,老朽略一過目,其中莫非人云亦云,穿鑿百趣。蘇秦得其助,掛六國相印,乃其使命;汝若有所啟發,進而於智有所進益,皆係功德。但老朽不齒「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父母不以為子,進而發奮讀書」違倫廢德之影響,無意為之註解也!
如欲學習,網上有關說明甚多,往觀可也!
++++++++++++++++++++++++
#9731 留言者:無知 主題:請先生教讀書 留言日期:2010-02-06 23:17:42
先生近來又講邏輯,實在難懂。從結構邏輯到西式邏輯,一個從天上講到地下再繞回人間,怎麼天與人同?一個自定規矩,卻何苦劃地為牢?只好掩人耳目。去年此時,先生亦講邏輯,但至今我還沒想明白,&
#29234;什麽無人能超越長者。
恰好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本意。作者先根據當時的社會階層,認為“民”的身份是平民、非奴隸。因平民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話語權,推斷“不可使知之”為誤解。再選定一種句讀,理由是其意境與書中某某語句相似。后又羅列全書中涉及“民”字的句子,以便讀者自去體會。我覺得他這樣說就好懂了,但對不對呢?
身為中國人,慚愧不能讀聖賢書!其書,字字可識,但句讀莫辨,義理難明,大道不見。先生在7288則留言中亦講到:古文以「意會」為準,不需句讀。其優點,可藉之判斷人之「立場、論點、目的」;缺點,則易導致「無知之困擾」!
先生若得空閒,可否講講如何讀書才能不誤解古人?
答:************************
要讀聖賢書,去讀便有;要知道書中真義,目前正值古文熱,電視上天天有、網絡上也處處是。老朽實在「無有空閒」,只因介紹「五術」,談到了「結構邏輯」,所以「拿了一隻耗子」,到現在還敷痛腳!
老朽一再聲稱,平生所為「不二」,是稱「不二老人」!不二有無數定義,實為最佳藉口!比如說:「人棄我取、人趨我離」就是不二!十年前,中文還是「大冷倒灶」,老朽專逆勢而行,講了不少廢話!如今,中文已成為「紅火朝天」,老朽避之唯恐不及,再也不願與時賢爭風矣!
++++++++++++++++++++++++
#9734 留言者:生悟命 主題:困惑 留言日期:2010-02-07 23:46:14
尊敬的老師:
學生愚笨,到現在還沒有全部明白老師的核心思想。因為大部分時間在研究怎么賺錢,沒有賺到。在賺錢和學習老師思想以及其他經典之間如何平衡還沒有想好如何處理。不賺錢恐慌、不學習也恐慌。就困惑列舉如下:
一,請老師把我的全部精力分配大致規劃一下,終極目標應該是什么,是以身作則的推廣倫理道德嗎,還是在層次角度推進進化。
二,我以為老師以中國人立場,發揚中華文化,為萬世開太平。智慧是倫理道德。
1,這現實可行嗎,清朝以前就是比較注重倫理道德,讓西方敗了,導致中華文化動搖。
2,還是無論我們怎樣強大后,象美國輸出自由一樣輸出倫理道德。
不知道是否會惹您身體不健康,你是我心中的老師。
答:************************
不必恐慌,研究賺錢也是人生功德,只要貨真價實、利及眾生即可。只是酒足勿灌、財多忌貪,適量的錢是生活的保障,但錢也有其生命,一旦成為恐龍,人變恐奴!至於學習,外在待時機,內在看心境,老朽的思想觀念,來日盡將納入《不二老人全集》,且可自由下載,隨時可學也!
一、推廣倫理道德的首要條件是「篤行」,口中說說是政客的把戲,言之諄諄又會落入
冬烘的窠臼。人人知道倫理道德的價值,但是卻無助地睜眼任其凋零,為什麼?因為
在商業環境薰染下,人人希望他人去做,然後自己可以像兀鷹一般撿現成便宜!
其實,不要怕「吃虧」,也不要怕沒人知道。做自己相信的事情,走自己應該走的
道路,就算是遍地雜草,也會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再如果一個人影響到十個人,一代
一代下去,人心淨化、社會平安,這就是最確實的「進化」。
二、日有陰晴、月有朔望,年月輪轉,萬載依然。人類社會的變遷如同女性的衣裝,今
朝襬長、明歲襟短,一切都看環境的需求。過去,中國曾經獨領風騷數千年,就算是
超人,久了也會累壞。如今,休息一陣子,從新啟步,有何不可?
國家的強弱與文化的優劣不能相提並論,美國是個「新興」的「人類實驗室」。由
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到了一個階段,缺乏動力,進化緩慢。於是大自然利用一種嶄新的
環境、注以年輕的激情,因而產生了「美國文化年輕夢」。
所以,只要用心分析,美國的一切無非新奇、衝動、激烈且幼稚!這種文化對人類
社會的破壞大於建設,但是,房屋老舊了,不拆也會自圮!人類社會需要新的血液,
發生了是正常結果,但驟雨不終朝,時間到了,自然會退場的!
老朽之所以「批美」不遺餘力,蓋雞鳴不已於風雨,老朽司晨,職責之所在也!要
想瞭解老朽的「核心思想」,當由《道德經》下手。老朽常說:人棄我取、人趨我離。
為何如此?茲敬錄《道德經》:
章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的思想就像空氣一般,不需要宣傳、推廣,自自然然,長江黃河潺潺而流。
老朽何人也?不過隨黃河之水波浮沉,所謂「發揚中華文化者」,只是流水嗚咽而已。
老朽身強體健、心寬氣壯,看來必成「老不死」一尊!日前為「真值表」頭痛過一陣子,幾粒阿司匹靈就地解決!放心,傳道解惑是老朽一己的責任,怎能捨不得幾粒藥片?
++++++++++++++++++++++++
#9737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2-09 23:56:37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室溫23度 濕度80% 昨日晴雨
邏輯門:「若…必…」
電腦界崇尚邏輯,係因整個體系建立在「數位邏輯」上,硬體有邏輯閘、軟體則有布林代數,精確嚴密,不容絲毫錯誤。而老朽所從事之工作,除了音樂,無一不是「黑手」,尤其是資訊事業,全以爛芋吐數!近日不幸捲入邏輯門(形式邏輯)漣漪,為了看懂網友留言,老朽著實費盡腦汁。
是證:談邏輯人人有一套,論文章個個皆主觀!
根據網上「維基百科」:
『邏輯是研究「有效推論和證明的原則與標準」的一門學科。做為一個形式科學,邏輯
透過對推論的形式系統與自然語言中的論證等來研究並分類命題與論證的結構。邏輯的
範圍從對謬論與悖論的研究之類的核心議題,到利用機率來推論及包含因果論的論證等
專業的推理分析。邏輯在今日亦常被使用在辯論理論之中。』
換句話說,邏輯是西方人士判斷決策的「科學憑據」,若要瞭解彼等的行為、心態,當必須由西式邏輯下手。老朽之敢於語出質疑,係因為以往對西人瞭解不足,每每只見其言行乖謬,故見「若a=xx,b就必然=yy」便大吃一驚!天下竟有人把「如果」當真?進而推衍出滔天濁浪?
更不料,老朽質疑該題之「random無法以是非作答」,網友們反應熱烈。但見人人有一套解法,但卻未見一人對「如果=真實」表示懷疑。顯然,老朽確是「怪胎」!普天之下,只有老朽一人不同意:「若A為Random,B和C必非Random。」蓋老美援例認定:「若美國為強國,中國和其他國必非強國」!憑的就是粉絲眾多!
不錯,中國受八國聯軍侵略,國力大衰。現今崛起,絕非:「若中國崛起」就等於「中國必是惡霸」!西式邏輯所強調的、西方政客所憑藉的,正是這些「歪理」(以往,老朽以為只是狩獵心態作祟)!「如果國人還不覺醒,老美必將永遠主宰世界」!只要西人信奉如此邏輯,這種問題就永遠存在!如果不懂、且看熱鬧!
有什麼辦法?弱者就是弱者,缺乏判斷力,只有盲目跟著走!再不然,硬著嘴巴自個說!於斯,老朽又有心得焉,是有以告之(註:今後網友但見老朽文中有:「若xx必yy」,即代表本文之反思)。
一、網友們領悟力、判斷力不足,一見老朽留言,以為係學邏輯不成,紛紛代為出策,
「若a為邏輯白癡,b、c必非」!實乃見樹不見林、見邏輯未見問題也!
蓋老朽所慮者,邏輯本身之陷阱也,如老虎之皮光鮮、卻噬人無數!凡深信邏輯
者行為偏差!一句「假設」,就已推出「歷史大患」(見後註)!其為害深巨!
二、無人能避免主觀成見,如果不能「虛心」,別的意見就進不了大腦。尤其是懷著成
見(知識技術等)看他人文章,會近在眼前、失之天淵!
本次老朽費盡心思,所列舉之理由竟「無人採信(或無法表態)」。但是該邏輯大
師、因為是麻省、哈佛大師級人物,再不通的理由都必有人當作聖經!
三、判斷事物要客觀,要先抓住重點,逐步剖析之。無奈人人陷入邏輯怪圈中,一顆心
圍著真值表打轉,經常連主題都沒搞清楚,真真假假已經出籠!
按照邏輯的本意,是教人依法理順思維,以俾認清事物,其真值表只是「佐證」。
如果重點沒抓住,必然以為真值表就是邏輯!大錯特錯也!
四、表達認知應要言不繁,不管個人認知如何,既須表達,自應令人「易於接受」。不
幸此次邏輯門外,但見兵馬亂紛紛,未知將軍出何門!
急什麼?想在邏輯界揚名立萬?須知這是西式一言堂,對外人不開放!光背熟了一
大堆公式,沒有白膚藍睛,堂中也不可能建立永生牌位!
五、當然,老朽也犯了錯誤,所幸9728則牧牧網友提出質問,老朽才對9725則
仔細檢查。在該則解題時,老朽蹈了「偽大師」的覆轍,也認為:「如果筊同非神,
筊異必然為神」。於斯,老朽以為「大功告成」(詳見9725則)!
是嗎?不妨在此「續杯」:
如右位對第二問示筊同,神不可能同意「神與鬼同」,故確定非神。
如筊異時,當然可能是神;但是(最討厭的傢伙來了),也可能是空位!空位空
無,示筊不定!老朽怎能把「空位」給「忘了」?
好吧!再問一次!從深層一一考慮,麻煩來了:
且不論問什麼,只要可能是神、鬼的答案,都「必然有空位」存在(只緣位子供
坐,鬼神可離,但位子卻無處可去)!
就算問到地老天荒也是一樣!足證該邏輯題能解,實乃荒唐之大稽也!
今後不談邏輯!到此為止!
後註:
「若a為強國,b、c必非強國」,弱肉強食之歷史血證:
十五世紀葡萄牙=a,以船堅炮利建立海上艦隊,首次繞行全球,追求商業利益。
十六世紀西班牙=a,以船堅炮利建立霸權,佔領了美洲,消滅了當地的民族。
十七世紀荷蘭=a,原為西班牙殖民地,獨立後全力發展海軍,成為全球貿易盟主。
十八世紀英國=a,建立日不落帝國,殖民全世界(全球90%資源被5%人佔有)!
二十世紀美國=a,兩次世界大戰,成為首強,開始經營其民主自由招牌連鎖店。
「若美國為人權堡壘,b、c必係極權獨裁」!為此,美英在阿拉伯建立以色列國,壓
迫阿拉伯人。凡反對者,皆視為「恐怖份子」,任意誅殺!此外,在全球建立連鎖店,
將美式教育、觀念推廣到全世界,凡不苟同者,悉為異類,概為恐怖分子同路人!
網主人白
++++++++++++++++++++++++
#9747 留言者:漁儿 主題:Claude Roy和苏东坡 留言日期:2010-02-11 15:30:23
謝謝先生的鼓勵!自知離理解漢字的精義還有很遠的距離,會繼續前行。
先生為國人不能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捧著金碗要飯,而發出深重、憂傷的歎息。我能感覺到此歎息的分量。如今,在幾乎所有前沿的領域:從人工智能、NP-hard問題求解、複雜系統、心理學、。。。、到現代藝術,都有西方學者自覺地到中華文化中尋找啟發,因為,他們深刻而悲觀地意識到了自己文化中致命的弱點。
雖然,他們只是西方知識分子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卻是特別的一部分:敏感、品味挑剔、富于批判精神。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叩問,引起我反思。反思之一:如果中華文化僅有異國情調,是不可能如此打動他們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打動了他們,其普世價值是什麼?
幾年前的一天,同事米歇爾(Michel)和我聊天:
“漁兒,你知不知道蘇東坡?”
“當然,中學時讀過他的’赤壁賦’,他是個大詩人。”,
於是,Michel就如數家珍地和我侃起蘇東坡來,說蘇東坡不但是傑出的詩人,更是了不起的人道主義實踐家,給窮人看病、種水稻、修房子、築橋樑、建學校、。。。、簡直是東方的達-芬奇!直到把我的臉說紅為止,因為,他說的許多我並不知道。我問Michel怎麼會如瞭解蘇東坡,他說印讀了克羅德-羅阿(Claude Roy)的書“一千年前的朋友”(L’ami qui venait de l’an mil, Su Dongpo 1037-1101)。於是,我找來此書,剛讀了第一章,就有點明白Michel在和我談蘇東坡時、那強烈的語氣和嚮往的神情了。
Claude Roy(1915-1997)是當代法國著名詩人、小說家、評論家。文革中的一個春天,他來到中國,從北京到杭州,一天晚上,在西湖邊和他的中國友人散步,月光皎潔,Claude Roy感歎此景,中國友人告訴他,一千年前一位叫蘇東坡的中國詩人在一首詩中也寫下了同樣的感歎,並把此詩念給他聽,心靈的共鳴使Claude Roy開始研究蘇東坡的詩,並由此去追尋蘇東坡的人生,於是,把他的感想寫成了這本書“一千年前的朋友”。
我試著把第一章譯成了中文,附上想與先生和網友們分享,並給先生和網友們拜年、祝春節愉快!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能量變化呈正弦波形式,起伏交互,振蕩無休。易經謂:「剝極必復」,指世事有其必然之過程,時機荏苒,月隱日出。人有肉體及精神雙重生命,二十世紀物質文明當道,西方首蒙其利,實則適受其害。蓋肉體需要物質,但物慾常拖累精神,人常陷於迷惘而自省,最終必將激發精神認知,先期覺醒。
好好學習中文吧!休教碧眼兒,摘盡我千載文化精華!
++++++++++++++++++++++++
#9748 留言者:漁儿 主題:一千年前的朋友 第一章 留言日期:2010-02-11 15:33:40
第一章 “那個他”和“這個他”- 克羅德-羅阿
“那個他”大約生活在一千年前(1037-1101);“這個他”現在就在這,此刻,正看著一隻有著幽雅的東方情調花紋的蝴蝶。蝴蝶在他寫字、做夢的小閣樓的窗戶邊,煽動著翅膀。對這只蝴蝶,就在它煽動翅膀時候,“當下”意味著什麼?對“這個他”呢?對“那個他”呢?
當“這個他”說“那個他”是朋友時,他想要說什麼? “這個他”沒見過、也永遠見不到“那個他”,望不見他的臉,看不到他眼睛的顏色,聽不見他的聲音,聞不到他的氣味。“那個他”講的語言“這個他”不會講,雖說現在還有人講,但也講得不完全一樣了,因為這語言隨著世紀在改變,在時間的瀑布、洪水、地震中,已簡單、自然地磨損了,就象卵石在時間的急流中磨損了一樣。
\”友誼\”對於在世的人,我們可以看見、聽見、摸到、聞到的人,已是不容易理解的了,更何況是對一段痕跡的\”友情\”,對一個影子的\”同情\”,對一個缺席者的\”討歡\”,這是理智的感情嗎?可是,感情就一定得是理智的嗎?
花園的蝸牛爬行時,在葉子上留下一條小小發亮的跡印。一個人的足跡,在一千年后,讓我們猜測到什麼?
為什麼去愛那遙遠幾世紀前的“那個他”? 而那成千上萬本該成為“這個他”的朋友的人,卻被時間洪流所吞沒,沒留下一點痕跡,什麼也沒有。
為什麼,為什麼的為什麼,為什麼的為什麼的為什麼,轉向說不出的詫異,轉向存在的驚訝。朋友要解釋什麼是朋友時,是怎麼說的? “因為是他,因為是我”。
當“這個他”想念“那個他”時,他有時會有種猜測、慾望、放肆,說“因為他就是我”。
當然這不是真的。但只要有一點認同的閃光,一點把“那個他”和“這個他”相溶的火花,恒星時鐘幾千分之一的幾千分之一秒,就足以讓“那個他”和“這個他”發出同一聲音,“我就是你”。
注:因擔心留言太長,沒附原文。
答:************************
這個蘇東坡已歸化為洋西皮矣!姑不論原詩如何,蘇子之境界不可能駐留在「這個、那個他」上!不妨看看這首:「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孤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
#9749 留言者:無知 主題:繼9731問讀書 留言日期:2010-02-11 21:17:32
那篇文章中作者還提到,孔夫子的身份是士,地位也就比平民高一點點。當時不知道它什麽用處,就刪掉了。現在想想,這應該是作者確定其語義的重要依據。
夫子曾言“吾道一以貫之”,先生亦曰“不二”,兩相比擬,仿佛於“道”略知端倪。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提及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至人、其次有聖人、其次有賢人,敢問先生於彼等道途之見。
答:************************
讀聖賢書不能咬文嚼字,不論孔子身份為何、也不管士農工商,有道理就有道理、沒有就無!道理沒看出來,專在枝微節末上下功夫,那叫做舞文工匠!
本網說過無數次:「道=路」,夫子的與老朽的沒有分別,老朽的與別人的也是一樣!人生一場,只要正正當當地走下去,於心無愧、於理無虧,「道途」就是人生該走的「路途」!
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皆是人,只不過時代有先後之別,做人有難易之分。由上古迄今,歷經數千年,人們對路途上有貢獻的前人,飲水思源、感恩戴德,其時之愈遠、敬之愈篤,於斯而已。若專一追究名稱大小,一如各地為了發展「觀光經濟」,一味比賽古人塑像之丈尺,而不知其價值、意義!於眾有何得哉?
++++++++++++++++++++++++
#9751 留言者:牧牛 主題:新年好! 留言日期:2010-02-13 18:50:51
祝老師、沈老師及工作室全體人員新年快樂!
大年三十,再向老師請教牛年一個問題。
黃曆幾百年都沒有審訂了,而五術與黃曆息息相關,特別是毉術,老師對此有什麼看法?
答:************************
謝謝!
時間者,任何事件由始至終之間、其變化之關係也。由於西洋無「象數觀念」,故將時間設為「數目」,數目與數目之間,無其他意義。而漢字有概念,且常以「數系」代表各種「連續性系統認知」(見以往說明)。是以用「甲子」兩個系統,分別代表各種數系及其關係,是稱「事件變化始終之間」。
至於曆法,祇是根據一定原則,假定某一參考點、作為主觀認知之始點,然後循環不止。但因客觀上係參考日月等天象之運行,故此,必須符合自然規律。然而自然本諸自然,無法用人工之「精準」分割,歷代常有修整,以供農耕社會之運作。古時朝庭設有天官,專司此職,以俾認知同步,統一遵行。
關於傳統曆法,大家常有一種誤解,以為係一種自然律。事實上,普天之下,沒有任何一種曆法談得上符合自然。以現代科學而論,利用原子振盪可以將每年之「秒誤差」降到千分之一。可是,這只是一個「精準」的數據,與宇宙真實「毫無意義」。那麼,以「星象」修訂的曆法就「有意義」了嗎?
有人認為,時序轉移,修訂總比不修訂好。換句話說,修訂的目的是「糾錯」,所以,該修!此事好有一比,天上的北極星,幾乎指著地球的正北方,常被航海用作指標。然而,那麼巧?指的是「正北方」嗎?事實上,差得遠遠超過十萬八千里!而且北極星正在不斷離開北方,百年後,「北極星」又要以星換星了!
其實,北極星運動速度極快,但因離地球的有680光年(光線一年所傳播的距離),所以在人類眼中,視差完全無法辨別。我國傳統曆法亦然,為了因應環境,人為之精確度,在百年之中,只是五步十步之差,有誰需要知道春分早來了幾分鐘?如果說算命,原本就是略數,少幾個小數點,有誰算得出來?
要談到「五術」,最重要的觀念,在於宇宙中的「固定流程」。人生如同流水,身在水流中,無法自主,只知身邊一切都在變化。可是,如果人站在遠處看,長江大河靜止不動,一絲水花皆無。問題在,什麼叫「站在遠處」?幾公尺?公里?有誰知道衡量人生的單位是什麼?知道了,人生的大謎就解開了!
在歷史上,每個皇帝登基,都想有個屬於自己的黃曆,以便「留名」!修訂的「天官」,當然更能揚名立萬,所以修來修去,煞有介事!事實上,為了校正閏月、日蝕、節氣倒有必要,但不校也差不到哪裡去!這更彰顯了甲子系統的靈活性,反正是象徵符號,多多少少和少少多多沒分別多少!
++++++++++++++++++++++++
#9755 留言者:你我他 主題:衡量人生的單位 留言日期:2010-02-15 23:52:49
朱老師:
您好!首祝朱老師、沈老師及工作室全體人員虎年身體健康、平安大吉!
緣老師於留言#9751則中答「牧牛」網友中言道:
「人生如同流水,身在水流中,無法自主,只知身邊一切都在變化。」
「有誰知道衡量人生的單位是什麼?知道了,人生的大謎就解開了!」
學生我讀此心中砰然而動,省思如下,煩請老師予以批、評。先行謝過!
衡量人生的單位可以定為「意念」(用千年、萬年皆不可取)。意念者何?炁能之刺激與反應。執於意念者為「我」;無我者非執,自然之道也!人若能無我,則「人生」無生,亦即無死!
學生 你我他 敬上
答:************************
恭喜!很好,有此認知,已近道矣!但要「上道」,則「你我他」非去不可也!
只是「人生之單位」非「意念」而係「我念(私心)」。水本CO2,若不摻雜質,水完全透明,加水入水,水仍一同;但若水被污染,水仍為水,但所污之雜質則與水有別。人生亦然,「我念」即人人皆異之「雜質」,所謂「生死」,全屬「組成我之肉體、支配我之意念」。
人生之憂愁煩惱,悉數來自「我念」。古今中外,舉凡修道人,無不以消除「我執」為目的。然而,欲去「我執」談何容易?凡俗之輩抱著「小我」追求永生,就算築就金壁輝煌的墓殿、留下了一堆白骨,永生又在哪裡?此外,追空得空,「我」可去,但亦屬「空來」人間一趟。
要者,人應充分利用時間(天地之恩賜),體念天地之心念,服膺宇宙之規律,堅意篤行。如此,對覺者是謂「修行」,待修至「一我不生」、行至「諸念隨緣」,人已與大自然同步矣!苟能完全同步,人思即天思,人道即天道!至是,肉體不過殘留之蟬蛻,人已畢其業矣!
再將宇宙剛體視作一幅其大若京之「藍圖」,其間各種設計交錯雜陳,苟設計者檢驗某一線路,「行經其中」遂有「時間、空間」焉。若行者自以為是,沿途觀花折草,猶擬攜返供諸案上,豈非妄然?人生之考驗如斯,不然認清時空真相,不能領會自身責任,花蔫即萎,人生必死也!
老朽於《智慧學》(目前尚在不時修改中),第四章 三才合一、第二節 關鍵條件、之三--自我,已略事修改如下:
宇宙三才結構中,天為規律、地為基礎、人為變化;而在人的變化中,又有精神(天)、肉體(地)、意識(人)三者結合為一,於當時當刻、當事者自稱為「我」。肉體由身體支持感官、感官接收環境刺激;本體之用為精神,用以反應實際狀況;意識則居兩者之間、以概念形式於環境中尋求平衡。
真空只是宇宙中的「空間」,若無其他物質其空本然,然宇宙炁能變化不止,各種雜質浮沉其中。人生亦然,「我念」即人人皆異之「雜質」,當肉體「死亡」,精神消失、意識也不長久。但若意識與精神同一境界,且符合宇宙之規律,則當肉體「死亡」後,該人之意識必與宇宙永存(註)。
基於層次結構,肉體係物質之體用功能;精神則是炁能的因果變化;意識來自環境經驗的互動。「我」實乃一共同之界面,將個體生理機能、心之感受、腦之記憶共同形成感知,以承續宇宙脈動;「我」又是抽象現象,僅存在於剎時之「現在」,空間之中央,經歷的頂端;而且「我」純屬主觀,但統而合之,則成客觀。
在正常狀況下,「我」能將經驗的與環境變化形成整體之認識,再根據主觀的條件採取相應的行為。「我」在整體之認識下,對於不斷進化的宇宙,多多少少有著一定之影響。因此,「我」可以說是推動宇宙進化的一個分子,也可以說是微觀宇宙與宏觀宇宙之介面。
註()衡諸以往人類認知,本文所述「精神+意識」相當於「靈魂」,靈魂不死謂之「長生」。宗教以修練追求靈魂之不滅,道教力求誅除三尸;佛教追求空無涅槃;儒家要求倫理道德;本文則以泯除私心為主。
++++++++++++++++++++++++
#9757 留言者:小人 留言日期:2010 主題:感受。 留言日期:2010-02-17 07:01:12
老師:相信老師已經與天地同在,能不能請老師告訴我有什麼感覺?
答:************************
荒唐!有誰不是與天地同在?若指第9755則留言,應先看清係指人「死後」歸宿!老朽至今尚活得好好地,怎知「死後」有什麼感覺?再說,即令指天堂,老朽也不夠格!別忘了,至少老朽還記得,自己是許過心願「誓不成佛」的!就憑這一點「心願」,就是「私心」,人有私心,就該永蹲苦獄!
由於這點私心,老朽不求功名利祿、不計成敗得失;更由於這點私心,難免認知常被私念所誤,而作出不可思議的糊塗事來。諸如數年前收購 TRANSMITA,原來是「小蛇吞大象」的不可能任務,但機會難得,本公司全力一搏。結果任誰都料想不到,美國商務部已經審核通過,卻於最後一秒鐘,國土安全部踩了煞車!
當然,私心有好有壞,老朽的私心是希望中華富強、文化昌盛,本公司大發利市。可是,難道外國人不是人嗎?如果中國全面採用魯濱遜、廉價而高效的農民網全國啟用,微軟、古戈必將崩盤!憑什麼?中國該強、文化必盛,但無必要「佔別人便宜(其成本價約美金四億,本公司出價1500萬)」!有本事,靠自己!
由於老朽沒本事,機會錯失,所以只好寄望於未來,每天在此掛網等待果陀!
感覺純屬主觀,如人吃巧克力,苦樂自知!一定要說,是云:心安理得,萬緣皆幻!
++++++++++++++++++++++++
#9758 留言者:漁儿 主題: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留言日期:2010-02-17 17:18:46
先生的指教,令我不斷地意識到自己的局限與不足。感謝不盡!
前些時,先生和網友們談“寒山問拾得”,讓我想起“論語 憲問篇第十四”: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前讀過,以為明白;此次再讀,卻覺得並未真正明白:問題出在,對“怨”、“直”、“德”的理解上。而網上對此段話的解釋,大多未從漢字詞源入手、而只作發揮。這裡,我試著從漢字基因出發,再作理解。
直者,不偏不曲也,應當;德,心態正直的行為,濟人,有利於眾者。那麼,在層次上看,“德”表達具象,“直”表達抽象。“怨”者,心委曲、不滿狀。
“怨”,來自于心。所以,在認識上,“以直報怨”,對人,就是瞭解其“怨”之所由、所在;對己,以直化己之怨氣。由此,在行動上,就可“以直報怨”了。
“德”與“德”同屬一層次,所以,“以德報德”。
不知我這樣的理解,有沒有治絲益棼。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正確,如此理解,就是漢字本來面目。在古代,孩童們只要背熟經書,待時機成熟,自然而然就「道通天人」,正是這般。如今,學校多多,九年義務教育所授全係西方商業公式,令聰明人都變糊塗了!老朽從小看「劍仙小說」長大,沒受過現代教育污染,是能重拾古道,一正漢字歪風。
只是「德」除了「濟人」外,尚有「自制」意,人本自私,匪自制何以濟人?故「以德報德」不僅屬於「同一層次」而已,前德指自己之自制為「因」,後德始能濟人乃「果」。又「以直報怨」為體用關係,以「直」之體作「直」之用以平怨,夫子了不起,能將「以德報怨」完整化,體用因果俱全。
++++++++++++++++++++++++
#9769 留言者:漁儿 主題:以直報怨,以德報德(2) 留言日期:2010-02-23 17:54:33
沈先生接過先生的重擔,先生終於可以稍事休息了。受教于先生的學生們會繼續努力的!
論語短短的一段話(憲問篇第十四),卻蘊含著如此深刻的理性,把漢字微言大義、文以載道的精神展現無遺!對此,心中的感動無以言表。
還想就這段話,再向先生請教。在留言(#9758)中,我以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分別針對兩種情形:當人以怨對已,以直報之;當人以德對已,以德報之。但先生回答夫子了不起,能將“以德報怨”完整化,體用因果俱全。那麼,先生是否在說:“以直報怨”與“以德報德”有聯繫?我可不可以再作如下理解:
人因自制之德,始能以直察他人怨之所由、所在,覺己怨之所生,是以直平怨也;而后,終有濟人之德。如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就統一在“以德報怨”的主題下了,即主觀(德)與客觀(直)相統一,動機(自制之德)、手段(直)、目的(濟人之德)相統一,故體用因果俱全。
我這樣的理解,有沒有會錯先生的意?謝謝先生再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思想是靈活的,文字則是思想的表徵。尤其在表達之際,極注重文字、文句、文理的「前後呼應」,故有「對聯、對偶、駢體」等形式的出現。以:「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為例,可謂之「對偶句」,「以直報怨」代表「一隻腳」、「以德報德」為另一隻,兩腳相互呼應,文意始工整。
所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就統一在「以德報怨」的主題下了,即主觀(德)與客觀(直)相統一,動機(自制之德)、手段(直)、目的(濟人之德)相統一,故體用因果俱全。』認知完全正確,且極透徹。基於人常以自我為中心,客觀乃「見證」之手段,否則是謂「自說自話」也!
這種治學的態度極佳,要重拾中華文化之光輝,就必須從根源下手。有汝輩青年,在海外求學、卻在故紙堆中下功夫,斯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矣!歡迎多問,攻得越深越好。
其實,西人反省精神甚強,對中華文化極為嚮往。唯國人疏懶成習,且百年來媚外因循,空捧著金碗討飯!以致於常見:「客人勤問賦比興,國人但言ABC」。蓋埋首不知亡國恨,張目始見山河非!若非上個世紀百年之恥,中國幾千年累積的文化資產,很可能被大浪淘盡,直到海枯石爛而已!
汝正宜多於古籍中下功夫,如今網絡世界,不論居於北京或巴黎,一律與「長安」等距!正因如此,在思維上可以詳作比較,且忽略中法之異同,重要的是「人性」!人類文明本係人類行為的軌跡,只有深悉人性,才能瞭解地緣的分別;瞭解地緣的分別,自然能從「根基」理解人類行為之表象;反之亦然!
++++++++++++++++++++++++
#9770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2-26 03:24:19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室溫24度 濕度71% 昨日陰晴
文化溯源(上)
於9769則,老朽對漁儿網友提及:「人類文明本係人類行為的軌跡,只有深悉人性,才能瞭解地緣的分別;瞭解地緣的分別,自然能從根基理解人類行為之表象;反之亦然!」事後,老朽自知又惹麻煩矣!若不稍加說明,必將留下餘穢處處,徒令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然而在討論之先,老朽不得不預行作賤、聲明如次:為了討論方便,現今所用之「詞組」如「文化、封建、能量、菜單、下麵…」等,一律沿用,但絕不表示老朽「苟同一氣」,而且保留來日「文化正名權」!
其次聲明,老朽討論問題,必有原則。此次動機為前述之補充說明;立場為純學術、且係一己主觀;目的為表達正確之層次觀念,以供未來世道清明後、學閥盡去,或能於後學有所助益。
用三才結構來分析事物,是結構邏輯的基本精神。而在三才結構的立場,天理易知、地緣可測,唯人性是種不易歸納的變數。所以,本文先分析人性、再求地緣,最後談天理。
一、人性:
物有物理、人具人性,人類乃宇宙進化過程中,自然衍生之「高級」物種。此高級之關鍵,係能於環境變化中,將各種現象、因素歸納成概念,由主觀之個體感受、逐漸轉化為全體客觀認知。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涉及驗證、傳播、溝通、接受等階段,由主觀而客觀,完全受制於「時空」條件。
經過千百萬年的進化,以人類的本質而論,個體之間相差有限。但是,在事實上,今世人類的境遇,可謂相去有天淵之別。何以如此?「人類文化」累積的力量所致也!因為一滴水沒有什麼奇特,但聚水成洪,其威力必然驚人。要討論文化,就必須研究「聚水成洪」的真相,絕對不能以偏概全。
緣個人之感知局限於一隅,個人與個人之間,唯有「語言、文字」可資溝通。語文概念又是一種抽象介面,在客觀接受之前,也要歷經漫長的過程,逐步影響成為可信的載體。更難以說明的,是個人「主觀」的因素。即令感知完整了、語文成熟了,人與人之間污遠亙隔著「利害交織」防火牆,難以逾越!
進化之所以不斷進化,是基於能量不斷累積。如果強欲以「數值」加以說明,可假設一種「等比級數」,根據歷史認知,可假定為十。即大自然中時空變化的過程,須經過一個級數的差時,才能累積成為人類的經驗。換句話說,自然界的變化與個人認知之比例,約為十倍。
以「時間係數」為例:地球環境變化一萬年,人類需時千年才能領略、適應;若係百年前之新生事物,人類須時十年才能消化、接受;十年則須一載;一年約須一月。當自然的變化成為現實,人類的認知才逐漸由主觀而客觀、由懷疑而相信。是以人之思維常落後於當前之時代,只有在不斷學習、適應下,才能確保生存。
然而,人各有別。人之生理、心理、智理不同,且因人所處之環境,所能接受之刺激有異。因之,各人之認知也與上述等比級數有關,是稱「空間係數」。以金字塔模型為例,有機會獲得資訊、且能及時領悟之人數,由下而上以十分之一遞減,頂端最少。同理:人口愈多、金字塔累積愈高;層次愈高、領悟者愈多。
於斯,將人性對境變化認知之因素、轉換成可資衡量的參數,人類文明之發展便有了可資理解的依據,因之可以肯定地說:「欲知人類文化的進展程度,根據時、空係數,時間愈久、人口愈多,其文明愈發達。」(註:文化乃人類思想行為的動態表現;文明為文化沈澱的靜態後果。)
此外,時間久暫屬於天理,而人口多寡因於地緣,將於後文中闡述之。
網主人白
++++++++++++++++++++++++
#9771 留言者:漁儿 主題: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留言日期:2010-02-26 16:54:53
多謝先生的鼓勵和教誨!假于時間,會慢慢體認、消化先生的教誨。
這裡,我還想就“以德報怨”的主題,繼續向先生請教。由論語,又想到“老子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先生在“老子止笑譚”中,闡釋了該文“起承轉合”的內在結構,解釋說,老子認為,解怨不如無怨,無怨不如不怨,用“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的比喻,來教導人謙遜、自省、寬容,以此作到不怨。
我想問:老子為什麼採用這樣的比喻?我試著作如下的理解:
人如何有氣量作到謙遜、自省、寬容而不怨?那麼,他應該擁有、或潛在的擁有可以給與別人的東西,否則,無契可執。可給與的東西,有物質和精神之分。物質財富的多少,應人、時而異,且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精神財富,即智慧,可通過學習、體認獲得,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當人真正擁有了這樣的精神財富,就可能有氣量做到“執左契,而不責於人”了。
不知這樣的理解,有沒有偏差,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理解完全正確,只是老子尚有捷徑,蓋其思想之根本在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既是道法自然,自然界自自然然,何怨之有?
++++++++++++++++++++++++
#9772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2-27 07:42:35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室溫25度 濕度72% 昨日薄晴
文化溯源(中)
二、地緣:
地緣者,因地理、地勢、地形之因緣所產生之影響也。原則上,對人類生活而言,良好的環境能保障生存。故於萬千年來,人類在地球表面不斷遷徒,力求尋覓一理想的安居環境,形成了今日之人文現況。
地理涉及地球物理之相關環境,因地球為一球形,在引力作用下,地球沿黃道繞日旋轉,遂有四季;又因自轉而有日夜。地球自轉自旋,基於曲面效應、赤道之長度遠較兩極為長;且日照之溫度隨著緯度變化,赤道炎熱而兩極冰凍。因此,地球上最穩定的氣候,應屬日照充份、位於赤道兩側的「溫帶」。
地勢指高山與平原之分佈狀況,高山有積雪之利,每值春夏,積雪慢慢溶化,成為河流。人類群居在河谷平原上,利用河水灌溉,種植作物。此外,山勢可以阻擋凜烈的寒風,而緩和的坡地有利於水土保持,且擁有大量的植被以助動物生存。
地形係土地表面的形狀,平坦便於活動,水源充足、土壤厚積始利於生存。此類地形多半是河流沖刷所成,除河谷平原外,尚有河流入海之三角洲,都擁有大量的泥沙沈澱。此類土地極適作物生長,如果面積廣大,腹地廣袤,四通八達,更是人類聚集之理想環境。
在人類發展史上,上古文明無不發生在溫帶,如古希臘羅馬文明,埃及之尼羅河文明,西亞之兩河文明及中華之黃土高原文明等。這是因為氣候四季分明,春播夏耕秋收冬藏,非常適合作物生長人類生活。更重要的,是有河流灌注其間,植物得以成長,動物也得到足夠的食糧。
中華文化起源於黃河中下游,以目前考古所得,最早可追溯至萬年左右。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馬家濱文化、龍山文化等。時人類已知從事農牧,定居一地,食物來源穩定。同時人類能製作陶器工具,從事紡織等,生活日見改進,閑時也大為增加。人們觀察身邊事物,研究發展,逐步建立了文明。
南半球陸地少,上古時期人口不多,所開發之土地更是有限。北半球之北溫帶係於北緯66度34分到北緯23度26分,有面積廣大的肥沃土地。諸如現今之中國,日本,韓國,美國,西班牙,土耳其,義大利,阿富汗,伊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等,早期都有人類足跡。
從前述時空參數的比較可知,在上述各國中,日本、韓國、西班牙、西班牙、土耳其、義大利、阿富汗、伊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等國,若非土地狹小即文化年數不足。尤其是美國,佔有土地雖大,但立國僅兩百多年,文化更是諸元雜陳,其唯一的共主是財色權力,係一標準的狩獵社會。
當人類生存無虞,社會因而形成,生活素質便成為首要需求。人本源自獸,雖然增加了思想、智慧,但獸性尚存。在集聚的生活環境下,經常面對利慾需求,人獸之間,良知交戰,勝負難定。為此,經過無數世代的醞釀,在數千年的實驗下,人們發覺如果不用自律及他律的手段,人之獸性無法戢止,社會安詳難以達成。
這種自律、他律的手段,稱之為「倫理道德」,是中國人在五千年前所規範,到三千年前成熟。倫理指的是社會秩序,以「人生常識」為社會基礎,人之長者、老者,經驗必豐,尊而循之,可達和諧之境;道德乃個人要求,以「剋己利他」為目標,有道德之人,在人間稱聖賢、於精神界則為仙佛。
相反的是狩獵社會,人與人之間,只有狩獵與被獵之關係,也就是說守有利害!有利則愛之如命,無利則恨之似仇!這種社會,個人英雄至上,一切手段都是為了一己之私!其約束方式端賴宗教信仰,信者上天堂、不信下地獄!天堂有愛,地獄是恨!人們生活其間,利害分明,人與人之關係淡薄,必須追求外力以資自保。
前文說過,在時間參數上,文化演變之際,人類須時十分之一以適應之。中華文化歷經數千載考驗,近百年來的顛躓,於數十年的奮發中,屈辱盡去,如今已開始展放光芒。而美國的財大氣粗,不過一個世紀,如今已露出下世光景,且美國人也日漸覺醒,不斷省思,若無家庭的溫馨,人生還有何意義?
網主人白
++++++++++++++++++++++++
#9773 留言者:網主 主題:告網友 留言日期:2010-02-28 07:50:47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室溫26度 濕度73% 昨日薄晴
文化溯源(下)
三、天道:
文化首重「天道」,天者,大自然也。生物界有兩種生存方式,一為吸收日月精華,作為「自生能源」之植物;一為獵食其他生物,以供一己需求之動物。人類社會進一步演化,前者是稱「農耕族」,具有順天樂命、平和知足的特性;後者則為「狩獵族」,由於狩獵習性,人人身手敏捷、心態極積。
在非洲塞倫戈提大草原上,尚保存著大自然進化到人類社會的樣板(係一國家生態動物園)。草原上生長著各種牧草,供習慣迴異的草食動物嚙食;無數牛羊馬鹿,掠食莖根,各有所好。彼等隨季節而遷,草原得以循環生息,時獵食動物伺機而噬,吞食老弱病殘之草食動物,維護著各種生命族群之健康。
千萬年來,這種自然生態反覆上演,存亡生死不斷提升變化之效率,是稱天道。直到人類出現,藉著大腦的發達,能累積過往的經驗,以十倍速之認知反饋,匯為下一階段進化之資源。顯然,如果所假設之十倍速為真,最後必將到達一個「臨界點」。當此臨界點到來,宇宙進化改向,必然也是天道。
新石器時代約從萬年前開始。中國河南省中部之「裴李崗文化」(上網可查詳情),九千年前已具文明的特徵,從考古出土的文物來看,下田可種植小米、在家裡養豬、製作陶器、有娛樂的七音階鶴骨笛、裝有石子的龜甲及其契刻符號,還發現了原始形態的粟及稻,是世上最早的稻種遺跡。
在賈湖遺址出土的遺物中,更發現了16例刻畫而成的符號。從其形狀看,已具有多種筆劃組成的結構,顯係契刻者有意的表現。如近似甲骨文的「目」、「曰」字等,年代距今8000年以上。不論這些是否文字,但已經是很明顯的證據,表示當時的人類知道利用抽象的形象,以與他人溝通。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存在於距今4900年至4100年前。這時農業和畜牧業已經普及,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製陶技術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再根據史料記載,傳說中華文明始自三皇五帝,伏羲創造八卦符號,黃帝時代又有倉頡造字。當時,文字已具有概念形式,傳衍至今,是為「漢字」。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極峰,能溝通主客、聯繫時空,將古今中外融合為一。只因人類受生理之限,尚無法脫離一己,致令文字之真正功能難明,天道迷離。
根據人性、地緣的參數,再參照各種考古資料,顯然在「人際溝通」的領域,中華文明獨佔鰲頭。這是拜農業生活之助,由於人們因循自然,生活安定,閑暇時間甚多。前賢每每觀察自然,以天地為師,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賡續了宇宙進化的主流。
西方受地緣所限,不能長期且大規模地發展農業,卻充份保留了狩獵的天性。雖然六千年前的兩河文明曾盛行於中亞,但由於臨近地中海,與希臘、埃及等古文明過早交往而灰化。尤其是三千年前腓尼基人經商於海上,其字母以拼音形式,非常適合各地方言,立刻被各文明分別採用,流行至今成為小同大異的語文。
語音無法固定,文字灰化的結果,各自獨立。民族之間毫無凝聚的中心,遂形成小國寡民,相互征伐。除了羅馬帝國曾經統治千年外,歐洲北方的蠻族與南方的各族始終是一盤散沙。這種現象恰似草原上的獵食動物,族群小、驚覺性強,彼此互相猜疑。每當獵物出現,無不虎視眈眈;一旦狩獵成功,個個大快朵頤!
於是,在羅馬敗亡後,歐洲被一些貴族割據,結合教庭,奴役人民。十六世文藝復興成功,新貴族重商謀利,葡萄牙人首先發現地球是圓的,於是開始了百年的海權爭霸。直到二十世紀,歐洲在久戰之餘,嗜血之獵人飄洋過海,攫取了美洲,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開始了百年之物質文明之旅。
正當農業社會滿足在春耕冬眠之際,物質文明如同獵食動物之尖牙利爪,面對毫無防範的獵物,大肆擄掠。不過五個世紀,歐洲幾個狩獵強者,輪流在全世界建立了殖民王國。同時,鳥不知喙尖,列強將其意識型態、宗教信仰及生活方式定為普世價值,凡不從者,輒滅其族、毀其俗,謂之「人道」!
農耕族重視土地、家庭、傳統、倫理,愛好和平、思想、生活、道德;狩獵族重視財物、功利、工具、武力;愛好肉慾、藝術、社交、酒色。兩種社會原本格格不入,但因後者得勢,弱者不堪凌虐,誤以為物質生產為唯一的自贖方式。於是,有了二十世紀的舉世大瘋狂,將地球破壞得無以復加,人類面臨危亡!
宇宙的基本形式能量變化,而變化則因體用而有因果。農耕文化之發展邁向抽象精神,在抽象中建立了精神文明;狩獵文化則傾向物質滿足、追求工具生產,製造出效率板佳的電腦,完善了物質文明的廟堂。然而,抽象精神需要結構之本體;而具體物質也必須符合宇宙律動的精神,文明的發展才有真正的價值。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文明由無而有,一種十倍速的趨勢已接近其最後之「臨界點」。此臨界點若能結合人類精神與物質文明的特徵,自必符合宇宙進化軌跡的交集。顯然,人類精神文明之極峰係包含萬有的概念文字;而物質文明之最前端,則是永生不死且能溝通主客、聯繫時空的「電腦」。
問題在於:文字是精神態,必須具有無限的深度;而電腦是物質體,講究效率。文字若不具備電腦的特性,則此「交點」不存;再若電腦無法與人類溝通,則其永生能力與山木水石也無分別。
至此,本文僅能作此斷言:以時空參數而論,此一「文化交匯」之大時代應已到臨。而以技術而論,漢字與電腦性質不謀而合,同係二進位結構;而電腦與人類溝通之工程,正有待人類極積努力,以迄於成。
網主人白
++++++++++++++++++++++++
#9777 留言者:漁儿 主題:老子第四十二章与结构逻辑 留言日期:2010-03-03 03:51:32
先生說,老子思想之根本在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讓我想起“老子 第四十二章”中的一段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我一直覺,自己對此段話的理解不夠清晰。先生對結構邏輯精辟的闡述,又讓我想起了這段話,我可不可以認為,先生的結構邏輯,是從對事物的認知角度,對這段話的一種闡述:整體系統觀(道生一),性質相對性(一生二),三才結構觀(二生三),應用結構邏輯來認知萬物(三生萬物)?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好極了,老朽偷抄道德經的論文也被抓了包!汝所見完全正確!古人之智慧精妙無比,老朽只不過換一個觀念表達,就有新猷!汝用心如此,不懈不怠,將可道通天人也!
須知,今人所知所識,無不來自前人。只緣任何觀念皆有待時間考驗,當今之各種技術,有九成九即將成為「昨日黃花」,一一埋藏在歷史長河中。人之愚者,死抱著眼前的餘輝不放,孰知,西山霞盛,已然夕影!夫子有言: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老朽所為,莫非如斯、如是。
++++++++++++++++++++++++
#9782 留言者:漁儿 主題:謝謝先生的鼓勵和教诲 留言日期:2010-03-05 14:53:52
回顧這些時向先生的請益,在先生不斷的啟發、指正、鼓勵下,一方面,感到自己在進步:對古籍中那幾段話的認知,由模糊到逐步清晰,體會到了其中蘊涵的深刻理性;另一方面,卻備感慚愧:我們當代知識分子太低估傳統文化了,我們以科學為由,輕率地判定傳統文化不具備理性、從而過時了,不願意花時間多瞭解她,甚至害怕走近她。這種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幾乎就是令人泣淚的“和氏壁”故事的重演!
然而,要把傳統文化中蘊涵的理性闡釋出來,又需要借助現代科學,讓傳統文化在生活和工作中能發揮真正的作用。在這方面,我以為,先生為當代知識分子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范:先生為文化奠基所做的卓越的工作,先生的生命實踐,更有先生的“愚公”精神,都在感動著、鼓勵著我們。謝謝先生!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在大自然的流程中,每一個時代、每一條路徑,都會有一定的機緣,引領著人類,行向未來。如果過去不成為過去,現在還停留在現在,未來將永遠不會到來!然而,宇宙進化不止,在不斷的變化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中華文化曾經光輝過,但若不遭遇新的挑戰,固化的標本佇立殿堂,現在豈不等於過去?
近世紀,在世界列強輪番凌虐下,中國人一再努力掙扎,力求自保。結果是獻了山海關,也賠掉了國魂!傳統文明被徹底破壞、毀滅!但是,破壞才有建設、毀滅才能新生!日光、空氣、流水是無價的,但有誰真正認識到其存在?再貴重的寶物,只有在失去以後,有了需要,人才能體會其重要性!
人人知道,失敗為成功之母,事實上,母親雖尊,可愛的卻是「女兒」!誰不希望成功?問題在於:中華文化之本質不在「求勝」,而在於世界大同、和平共存!尤其是國人謙遜誠信,寧損自己也不難為他人!君不見?汶川大地震,宛似人間地獄,百萬之眾卻未見一人搶掠打殺,較之西方何如?
老朽不過領責在身,竭盡己力。本網雖小,卻有覺者數千,於此濁世,覺者已非凡人。若人人奮發,瞻之未來,必有聖賢再世!《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時中華文化正值存亡之秋,何吉之有?蓋天道剝復,若六陽皆變,是為坤;若一陽領群陰:毋餒、毋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中華盛世是也!
++++++++++++++++++++++++
#9785 留言者:牧牛 主題:是非、善惡 留言日期:2010-03-06 08:57:19
是非、善惡問題困擾學生久矣!近來思想,有所理解,記之如下:
對外(人、事、物):是非、善惡分明,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對內(己):不住於心、隨緣所之。
雖理解如上,但學生對「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壇經.自序品第一》)有迷惑,請師慈悲開示。
答:************************
若不用心參詳,善、惡無非兩個符號,雖具概念,但世之識者有限。古今中外,諸說紛紜,莫衷一是,無非黨同伐異、標榜己利者也!
查漢字基因:善=羊言,羊代表良好,有利之言;惡=醜心,壞也,故意做害人之事者。
然而,打破砂鍋問到底:什麼是「良好,有利之言」?什麼是「壞也,故意做害人之事」?真要一層一層定義下去,就算寫上十本書,也不可能令人清楚明白!那麼,吾人該如何理解善、惡?如何解釋良好、有利,或者醜惡、害人?
其實,只要把立場、目標說明白,一切迎刃而解!在立場上,有思想、政治、宗教之別。
在思想上,道家認為人本自然、無善無惡;佛家認為善惡由心而定;儒家則分兩派,孔孟主張性善,故重教化;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須以刑法糾正之。在西方,二元論者認為世界由善與惡兩種力量統治,善是精神,是靈魂;而惡是物質,是肉體。人類社會永遠在善惡兩者之間激蕩,同時並存。
在政治、宗教上,善惡只是兩個枷鎖,誰有權力,誰來定義!道理很簡單,宗教、政治都依靠人民納稅(或名捐獻)維持,如果不能控制群眾,將立即解體。所以,什麼是善惡雖不重要,但「獎善抑惡」卻是標準的處理方式!正因如此,在思想上可以各說各話,但在生活上,人民永遠要看上面的「臉色」行事。
不要忘了,人活在世界上,脫離不了「人類社會」!有人便有你我,有你我便有是非,有是非便涉及善惡!在同一社會上,只要大家對善惡的概念類似,人們便能和諧相處,謂之「生活規範」可也!反之,如果同一社會上人人有不同的善惡標準,那麼由觀念認知而對立衝突,必將演變為暴力、革命!
(如基督教以「信主=善,不信=惡」;納粹以「亞利安人=善,猶太人=惡」;資本主義以「有錢=善,窮=惡」;共產主義反之;太平時,「安份=善,破壞=惡」;革命時反之;法制社會「合法=善,違法=惡」。)
所問係佛教觀念之核心,蓋佛家追求明心見性,若心不明則無從認知人世真相。當人思及善惡,表示已為環境所影響,此刻必然各念雜聚,風起潮興,頓失「本來面目」矣!所謂:「對外(人、事、物):是非、善惡分明,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對內(己):不住於心、隨緣所之。」正是主觀已登堂入室之證!
於客觀立場是知:無善無惡=宇宙真實;行善抑惡=社會本態;善善惡惡=個人生活。
++++++++++++++++++++++++
#9786 留言者:漁儿 主題:中西方文化关于“以德報怨”的表述 留言日期:2010-03-06 18:54:15
謝謝先生的教誨!
“以德報怨”是人們常提的一個話題,所以,就此還想向先生請教。西方文化中對此典型的表述,是聖經中的“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為此,我請教了基督教同事Jean-Frederic。他給我解釋了基督教非暴力的理念,並給出了聖經中與此相關的兩段經文:
馬太福音
38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39 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40 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
41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42 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
43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
44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45 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46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
47 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
48 所以你們要完全,象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羅馬書
17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18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19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20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21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我把“寒山問拾得”講給了他聽,他談了他的感想。我把他的一段話譯出來:
“事實是,上帝創造了人類,並給了他一切,使他生活幸福。但他背離了上帝,走上了把自己引向罪惡的道路。今天的我們都承繼了這份罪惡。但上帝愛他的造物,用他自己造了基督,來拯救我們,並把我們引向他。這就是為什麼通過基督,我們可以成為上帝的孩子。
這與哲學無關,只是上帝為我們保留的幸運。所以,基督在上述經文中,要我們不要暴力。哲學家也可以作類似的闡述,但意義不同:基督的理念是精神(spiritual)的,而哲學家的是人道(humanist)的。”
這讓我想起,中西方對“問題”不同的理解。先生說,西方“心物二元”, 東方“天人合一”。那麼,上述基督對“以德報怨”的表述,是否也可作同樣的理解:“心(精神,上帝)物(人道,人)二元” ?
先生說過不談宗教,這裡我僅想從認知的角度,對“以德報怨”的不同表述,再作一點思考,不知是否妥當?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想對中、西進一步瞭解,就應從歷史下手,僅僅研究宗教意義不大。當今真正信教的人已大量減少,其中原因極為複雜,在中國是政治條件(近年佛教徒急劇增加);美國則是科學觀念(基督教徒大量減少)。因此,對一種沒有長時期持續的發展的「主觀心態」,只是一時的風潮,不能代表什麼。
貴同事所舉的例子,在在證明是「以教談教」,完全主觀。基於人性,任何宗教都必須打著「濟世」的招牌,包括「邪教」在內!所以,教義絕對不會標榜「暴力」!那麼,如何用「理性」去瞭解宗教呢(千萬不要從「哲學」下手,因為哲學原係「名詞辯證學」,只是被西化的中國學者哄抬過頭了)?
理性的條件,就是力保客觀;如何力保客觀?簡單,不要掉入「邏輯旋渦」中!比如說:基督教的「信者得救」是憲法,「不信者有罪」是刑法!既然已經信基督教,當然認定基督教是真理!同理,未信者已經定罪,說什麼都不能構成理由!所以,要保持客觀,就應把「宗教」放在一邊。
基督教徒同意嗎?不同意?無從討論!如果同意,好極了!首先就要「摘掉大帽子」:「事實是,上帝創造了人類,並給了他一切,使他生活幸福。」能摘嗎?貴同事能如此理性嗎?
其次,「以德報怨」可作心物二元理解。但是,這些只是「雞毛蒜皮」,不值得下大功夫!尤其是千萬不要碰觸宗教這種「主觀堡壘」,否則中西文化還沒看清楚,已經跌落亂石崗了!
++++++++++++++++++++++++
#9796 留言者:阿成 主題:三個問題。 留言日期:2010-03-13 22:17:32
朱老師:
您好!晚生有三個問題想請教:
(一)去年年末在北京和大學同學吃飯,同學現在國家政府機關工作,酒席言談間,該同學說我做人最明顯的缺點是為人太過於“木訥”,暗指我在為人處世方面不夠靈活變通,待人接物有些拘謹,特別是在陌生人面前不夠放鬆,不能讓人心情舒暢,有如沐春風之感。我知此言非虛,自己確實有此問題,便點頭以為然。酒後同學可能怕傷了我自尊,又語重心長的安慰我說:如果你能做到“人前木訥,人後聰明”那就厲害了。請問朱老師對“木訥”二字有何看法,做人是不是要盡量除去給人“木訥”的形象才好?
(二)最近每晚睡前閱讀“智慧之旅”,看到老師在巴西音樂學院期間對欣賞音樂的精彩描寫,心甚嚮往。晚生因生在農村,經濟比較落後,受環境所限,從小到大完全沒有接受過關於音樂,書法繪畫方面的教育和訓練,可以說和藝術徹底無緣。僅從小接觸古代詩歌,對詩歌還算小有體會,能概略體會其中的意境美。而對於音樂,僅能達到悅耳,對書法繪畫也只能達到悅目,也就是只能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卻不能用心去看,去聽,只能徘徊在浮光掠影的表面,鮮能從精神的層次上去欣賞藝術的美並達到心靈的共鳴。不知道老師能不能就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和欣賞能力方面給晚輩些有益的教誨?
(三)個人生平僅有的藝術體驗:去年深秋有個下雨天,走在學校潮濕飄滿梧桐樹葉的路上,突然耳畔聽見一片梧桐葉落在地面的聲音,極為清晰,此時天地間變得完全寂靜,人立時就呆住了,自然的美一瞬間如此讓人難以形容。當回過神來的時候,第一反應感覺難道這就是“天籟之音”,突然醒悟這應該就是真正的藝術所追求的境界吧。但是自此以後,晚生想盡各種辦法卻再也無法經歷當時的情景了。請問老師,當時這種境況發生的原因,是不是因為當時自己的心比較靜,樹葉的聲音和自己的心產生了共鳴?有沒有辦法可以再回到當時的情景裏呢?還是這種情況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答:************************
一、「木訥」兩字代表一種「主觀看法」,在「國家政府機關工作」者的眼中,從褒的角度,應是「情報工作」的美德;而從貶的角度,則是「低能無用」!批評者既曾為「同學」,過去平起平坐,如今貴為上座,所指必係汝面見貴人未識大體。小小教訓一番,未必真與「木訥」有關,不值得放在心上!
二、音樂要用「心」去聽,說穿了,「用心」是指不要用「大腦」想!蓋音樂絕對「感性」,而大腦則係「理性」,兩者交集在一塊,必然產生茅盾!只是,基於社會環境的「感染」,音樂又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一員。所以自從重商時代的到來,商人但知逐利,音樂、藝術早就成為俎上肉了!
過去沒接觸過音樂藝術不是缺點,但今後仍徘徊門外,則是無比的損失。蓋人生短暫,為了生存、生活,等於是只有付出而無收獲。以一般人而論,生存的目的是傳種接代,生活則是為了滿足「感官」。音樂、藝術本是人類感受最精美的殿堂,但一旦成為商品,賣多為勝,其內涵就每下愈況了。
理由很明顯,世界上最容易騙的是兒童,兒童最好騙的是感官!看看幼兒就知道,專為兒童製作的「電視卡通片」,除了白癡、沒一個成人看得下去!但是,兒童們每天少不了它,眼睛一瞪就是幾個小時!商人號稱受害者感官發達,未來必成天才!而上個世紀過去了,除了銅臭更臭,「天」才全變「天才」!
茲建議,要欣賞音樂,必須先「正耳朵」!流行歌曲絕不能聽,那些曲子的生命不超過一個月,是商人造錢工廠的「量販品」!聽多了,習以為常,就黑白不分,見光碟就買了!要聽,先聽「古典名曲(小品類)」,只要「熬」上一個月,習慣了,再聽上些時,就知道什麼叫「真正的音樂」了。
藝術亦然,所有掛在商店中的「裝飾畫」一概不要看,看多了,眼睛便受到污染,美感盡失!那麼,該看什麼?簡單!大自然!世上只有自然最自然,自然最美!
三、正是!完全正確,所云可謂「頓悟」!要知道,世上數十億人,能達到這種境界的沒有幾位!所以,得者是福,「美好的經驗一次已足」,不要貪多、不要不知足!
這種感受不是「不可求」,而是「難得」!老朽常言「修道」,為何要「修」?因為人「曾在道上」,故知「道」之難得也!既難得,故此道必須自修之。
至於修道之法,不外所述之情境:「走在學校潮濕飄滿梧桐樹葉的路上,突然耳畔聽見一片梧桐葉落在地面的聲音,極為清晰,此時天地間變得完全寂靜,人立時就呆住了,自然的美一瞬間如此讓人難以形容」。再進一步分晰,因為當時「無念」,人與大自然同一境界,所以能感覺「天籟」!
自後,汝用「腦」去捕捉,人心已為「欲望」所統御,遂陷重圍!
修道人唯一的法門,就是摒除雜念,所謂「打坐、面壁、閉關」無非是「堅壁清野」,以免清淨心受到干擾也!建議每天清晨,撥些許時間,靜坐無思。待有進境,酌量增加,或能上道,再聆天籟!要知道:天才是天籟接引之道,若修至樓上,人思必將豁然開朗,雲天山川無不歷歷在前也!
++++++++++++++++++++++++
#9797 留言者:漁儿 主題:三才合一(2) 留言日期:2010-03-14 00:29:15
先生關於電腦之複合結構及電腦與人之溝通工程的指教,含義深刻,我還需要一些時間來領會。
這裡,我想就“三才合一”的主題,繼續向先生請教。我以為,先生提出的“三才合一”,為理解中西文化差異和融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框架。我想結合自己工作中的體會,試著談談對此框架的初步認識。
1,中華文化“天人合一”所缺者,“地”也
此“地”可體現在理論、工具及表達三方面:
理論者,對知識的整理、總結、系統化,促進知識的傳播和運用。
工具者,簡化做事的程序,提高做事的效率,促成目標的實現。
表達者,促進交流,幫助溝通。
計算機語言的研發,是此“地”的集中表現之一。我以“面向對象語言(Oriented Object Language)”及與之相關的“統一建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 UML)”的發展史為例,對比西方,談點感想。
面向對象語言的思想起源于六十年代,相關的程序設計語言出現于八十年代,興起于九十年代,伴隨著Java、C 的廣泛應用,已被軟件業廣泛採用。因軟件設計變得越來越複雜,于九十年代,人們開始研究一種圖形語言,用其豐富的圖形和相關的概念,為軟件設計過程提供模型化和可視化的支持,此語言國際標準化,就是UML。
UML的研發起于Booch、Rumbaugh和Jacobson。最初,他們的目標是創建一個“統一的方法”(UM : Unified Method);及后,認識到在不同的公司和人之間,方法的區別很大,要創建人人都能使用的一種標準方法相當困難,而建立一種標準的建模語言卻要簡單得多。因此,他們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標準建模語言上,並命名為“統一建模語言”(UML)。于1996年和1997年,推出UML1.0和UML1.1,至1996年底,UML已穩定地佔領了面向對象技術市場,于1997年,國際對象管理組織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將UML1.1作為基於面向對象技術的標準建模語言。
八十年代的中國,在這方面已有研究,但卻沒有出現類似的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否也反映了我們對理論體系的建立、工具的開發、表達形式的運用,缺乏足夠的重視和實踐?
不知我這樣的理解是否偏頗,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所言係「電子計算機之發展體系(中外無別)」而非「中西文化之差異與融合」,一毫之差,謬以千里是也!
答1:「中華文化“天人合一”所缺者,“地”也」。--正確。
「此“地”可體現在理論、工具及表達三方面」。--不盡然。
蓋「地」重「實現」,是謂腳踏實地!因「文化」人人可以說得天花亂墮。但再精妙的理論,說了百十遍而不能實現,就會變成「老生常談」,無人聞問!至於所提:「理論、工具、表達」三者,是先假定為「電子計算機」,已經心有「成見」,然後「對號入座」,顯然進了電影院。
那麼「地」該是什麼呢?要知道任何「理論」都只是「依理而論」,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是傳統儒家的最高境界。而「三才合一」只是老朽個人不成熟的構想(至少在目前),說不定一些「大儒」聽了,縱不「笑掉大牙落滿地」、也會上氣不接下氣,道聲:「胡說凱旋門大道」!
正因國人因襲成風,不事進取,文化界只知撿考古的餘蔭。以致天人合一的結果,去的去了,未來的還沒來,反正文化有文化部,飯碗永遠少不了一個!於是乎,上氣不接下氣變成死氣!死的已死,活的還活得活蹦亂跳,文化則蛻變為「歌舞昇平、月月公演、年年出國」,「文字化育」則有幸絕跡!
至於「電子計算機語言史」,那只是一種「經商謀略」,每一個新產品都會用各種理由取代舊勢力,「求新求變、賺錢第一」!這些老朽談得太多了,反正業界人人發財,有錢人人愛,在這個「人富為王」的時代,何必淌這種窮海水?老朽但求一肩清風,永駐罟網,活在自我的天地人三才裡!
++++++++++++++++++++++++
#9815 留言者:陳生 主題:婚姻問題 留言日期:2010-03-28 21:11:09
朱老師,您好。有一件事向您請教。我在婚後才知道老婆曾經和一個已婚男交往一年多,沒想到她經歷這麼“豐富”,心中十分鬱悶。這幾天心裏老是想起這件事,對老婆態度也不自覺地冷淡,老婆因此也很傷心。朱老師能否指點一下我這個迷途中的人?
答:************************
人生三大心智障礙,愚迷、狂傲、嫉妒是也!人未開竅前,障在愚迷;當事有所成,障在狂傲;待心有所專,障在嫉妒。汝所患者,因專擅而期獨佔,因獨佔未得而心生「陰柔之疾、之戶」使然。蓋古時婦女生活範圍狹小,以致心理陷於陰柔,對事物見解難全,於漢字中常代表陰性概念。
要知道時易道遷,如今環境開放,男男女女,交往頻繁,世上鮮有「處子、宅人」矣!再說,人只有在經歷世道後,慧眼始張,否則井底之蛙,愚似頑石!男女相處,貴在相知、相諒,否則,終生面對一張「白紙」,婚姻豈不成為無菌室?「純潔」的定義,等於容易污染!在漫長的人生中,天天擔心,多麼可怕?
快快回頭罷!生命最大的幸福,在於「感恩」,多想尊夫人的好處,心智就不斷充實。無論如何,她「豐富」的經歷,何嘗不是汝生活的保障?待蹉跎下去,一次失敗的婚姻,必將鑄成汝「豐富」的歷史!待下次遇到一位「純潔的公主」,那時她又將提出「同樣的問題」!那麼,失敗者又將是誰?
++++++++++++++++++++++++
#9824 留言者:持心若水 主題:酒,植物,生命随想,笃行 留言日期:2010-04-08 22:57:57
1.自古文人好酒,概因理性難持,感性常擾,不知對否。
2.學生近日與老師相向,去南方旅遊,對植物的生存有略微觀察,有一困惑:植物之生存為何只是一機械因果論?不具靈性?(南懷瑾老師言),同為生命(在觀察榕樹絞殺、原始森林樹木根系競爭交錯,相互遏制現象之後),為何植物不在六道輪回之列?本質區別在何?(學生已讀《智慧之旅》中解釋,希望能有《智慧學》之概念解釋)
3.生命緣起于私,是否目的在于獨立于本生之環境而為一獨立之存在?不成熟時順天,寞求一機會逆天?(感于黃易先生的武俠小說中道與魔的思想),少數學者認為,地球作為目前發現的僅有生命存在地(俠義生命),誕生于某一次外來隕石碰撞,生命為碰撞所生,所以兼帶順從與叛逆兩種特質,此種理論雖略偏頗生命與宇宙的關係卻一直吸引著學生,不知對錯各在何方?
4.學生為生計所困,終日奔波,明知老師關於電腦信息技術方面的教誨頗具現實意義,卻委實難以相隨,深感遺憾。唯修身齊家篤行,于亂世略燃燭火,以慰有緣人。
答:************************
1,不盡然,若係「有料」之詩人墨客,理性原無必要,酒可助感加分;但對一般文人,原本泛泛,借酒可以裝騷,唬唬外行也是一得!
2,何謂「靈性」?苟人不知,安能妄評植物?荒謬在於「機械因果論」!「隨意因果論」又如何?「六道輪迴」乃佛教思想,無可置喙!至於概念上,拙著《層次論》對生命已有定論,難添蛇足矣!
3,「私」者,任一機體之中心也。因有人之存在,人對宇宙系統之認知來自「推己及人」;於概念上,相對於「整體」之「個體」,是謂「私(食禾之氣)」。若欲從事思維之學,應由基本認知下手,否則,黃易言之、白難非之,在野、當朝永遠廝殺難止也!
4,人生在緣,緣在趨止。老朽素有「教學」之心願,已逾伏櫪之齡,不過奢望馬革裹屍而已。然天道難測,「酬庸」尚優、「酬勤」未及!以十年來各種計劃而論,一事無成已成宿理,只因老朽膺命「成功之父」,一口氣在,焉可言伏?汝為生計所困等同老朽為地獄之縛,緣在篤行,安步當車、意隨因果可也!
++++++++++++++++++++++++
#9826 留言者:無名可化 主題:問題 留言日期:2010-04-12 17:56:31
諸葛孔明和屈原是學生十分由衷敬佩的兩位古人,每次想起他們的事蹟或詩詞,心中總有股莫名的傷感--為什麼那麼偉大的人結局竟是這樣?上天為何那麼不公平?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嗎?想請教老師想法,謝謝。
答:************************
人生是個千古一貫的舞台,各式演員出將入相,絡繹不絕。對一個個認真賣命演出的人而言,什麼叫公平?讓諸葛孔明去發國難財?讓屈原去做楚懷王?閣下能在台下看戲,無禍免災,不錯了!這種傷感還是留給自己慢慢品味吧!偉大之演員之所以偉大,就是忠實地扮演該扮的角色,而不是追求「更好的方法」去欺世盜名!
++++++++++++++++++++++++
#9828 留言者:逆海風 主題:常識基因之定義及結構 留言日期:2010-04-13 22:08:47
朱老師您好,老師前曾數次提過常識基因,可否再次說明其定義及結構?
謝謝老師。
答:************************
「常識」者,人類「日常生活所識」也。
「常識基因」依個人「日常生活之主觀認知」而定,老朽以往未曾多說,蓋因個人「主觀」難致共識也。對老朽,倉頡法則為日常生活中最密切之關鍵,但對「小馬哥」,選票第一,保證牛頭不對馬嘴!同理,談及倉頡法則,一般人只知「打字」,而老朽則為「贖罪」,異罪不能同罰也!
前已言及,漢字基因中有「常識基因」256個,是為倉頡字母及字首字身,亦即漢字之常識。一般人學漢字輸入,其目的是為電腦,有無常識並不重要;但老朽之倉頡法則是為求解決人類當前的困境,人缺乏漢字常識,從何理解漢字?須知,漢字者,人類文明之結晶,豈僅具吃喝玩樂之概念哉?
定義如此,結構在倉頡規律中。
++++++++++++++++++++++++
#9832 留言者:秦漢唐 主題:問主觀時間 留言日期:2010-04-20 13:18:03
老師您好:
#9788則留言中有:
「因為那一剎完全屬於自我的『主觀』感受,如果人在期待之時,那一剎相當於永恆;再如果幸福滿腔,那一剎就等於一道閃光,剎時即逝!」
學生結合《宇宙浪子》衣紅和法蘭德司的賭局(第四十七回)再三細參,仍然對「期待之時,一剎永恒;幸福之時,時光瞬逝」僅能體會,而缺乏深刻的理解。請老師用《智慧學》的觀念和理論,闡釋其何以故。謝謝!
學生 敬上
答:************************
如果能參透此理,人生大道已在足下矣!急什麼?能夠「體會」已表示得知「道在何方」,慢慢走吧!《宇宙浪子》開宗明義,解釋人是一種「經驗動物」,經驗不到,千言萬語與風花雪月無異也!
此外,《智慧學》是令人「張目明心」之道場,而非「增進知識」之特效藥!如果像查字典一般,找到幾句搪塞的方案,便大言詹詹,老朽大可以上電視去賣狗皮膏藥矣!不信?可試著解釋「酸甜苦辣」的主觀感覺,條件是不能用任何習慣性或比喻性的喜惡概念,看誰能懂!
++++++++++++++++++++++++
#9839 留言者:無名可化 主題:中心之言 留言日期:2010-04-22 12:21:39
自然中,圓是一種能量在某情況下最有效率的作用方式,然而現實中、能量是極難出現均衡的情況,也就是:絕對的「圓」在世界上幾乎不存在。三維動畫能表現出物質的寬度、高度、與深度,是最符合人類視覺的表現方式;然而,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天」作出來的,三維動畫是「人」畫出來的,承現的工具也是「人」做出來的,人要仿上帝之手、在虛擬的世界中創造真實的事物,只有一途--承現出來的物符合天地之道、人符合生命之妙、事符合因果之理,否則,動畫和人所知道的世界毫無關係--也就是人不會感興趣。
米開朗幾羅的大衛像何以被人視為藝術的傑作?一個沒有時間只有空間的塑像何以能喚起人們心中一連串的因果關係?因為他抓住了生命在那一剎那的畫面!因為他將那個人的「體」、和他的「用」的所有關係都「再現」出來了!所以我們看得出他是什麼樣的人、我們聽得到他內心的感受、我們能想象出他前一個狀態和後一個狀態!
滔滔惡世,人類食、衣、住、行、教育、娛樂、醫療無一合乎自然,連想躲避一切、找寸不受外界影響的土地自耕自食都近乎夢想…利益薰心的人們不顧後果地搜括每一絲能利用的資源,既得利者制定各種規則維護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強迫所有人投入生產的大漩渦;在一切都不自然的環境裡,接受著「專家學者」們四面八方傳來地洗腦,人們忘記自己是誰了,忘記我們賴以為生的天和地了,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僅記得一件所有動物的本性--私!而那本已薄弱的精神,在拼經濟所帶來的享受麻醉下--人不是人了。
誰能喚醒這些人?沒有,因為不論叫的多大聲、對他們來說只是每天接收的眾多訊息中的N分之一而已;處在這時代的人們、緊抱著自己經歷的一切、認為那才是對的,所有別人的想法對他們來說:和我無關=不重要;不能滿足我的需要=不好--除非,你演出來、演的跟真的一樣,當有天封閉著的心靈想出來透透氣了,隨著影片中時間的流轉、事情的體用因果一一承現在他們眼前,最後、讓經歷這過程的他們產生一個可能:想到跟你所想的一樣的道理。
學生無能,諸病纏身不堪任事,所思所為皆與人異,如孤舟般漂泊、只知往一個方向:一步一步完善自己、一天一天好好活下去。從小到大一路跌撞至今只明白一件事:天地之間冥冥中有個道理存在,人若能照著走便能沒有痛苦、沒有快樂、沒有後悔、沒有遺憾地過完;晚輩知自己還未懂,所以每當心生怨天由人之念時、便曉得那代表一件事:我為德不足,我還沒走到那條路上。上天有好生之德,賜給晚輩這異類有著和別人不太一樣的能力:當晚輩心中將一切都捨棄之時,人會仿彿變得透明般、對生命能清楚地感受到他散發出的每一個訊息、並曉得他自然時的狀態應是怎樣,對事能在思考時自動匯集所有的經驗、引導自最有效率的方向;對老師的圖文系統,晚輩明知不自量力、然就所懂得的一切、仍必須說出心中所看到的:「錯.了,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沒有生命、不能讓人感動!這樣做不能讓孩子眼中散發出徜徉於自然間時的那種光芒、他們不會喜歡!這樣做、…不會成功」。
答:************************
然,不然,未必然!
何謂「天」?至少不是西人所說的「上帝」!真要知道?天是個整體系統,每個人都是「系統的一小部份」,米開朗基羅有他的部份,老朽有老朽的部份,閣下也有閣下的那一部份!所不同的,只是自己把自己看做「哪部份」,以及對付「肉體大塊」這一部份的態度而已。
人為何要「感動」他人呢?老朽從來只求盡力以謀、完成自己的「份內工作」。比如說,寫了書、作了曲、畫了圖、完成了一些技術成品,卻從來不打算用以謀利。為什麼?怕人笑話?怕錢太多了?怕沒有地方送?至於參加上市公司混碗飯,一切隨緣,反正老朽只管研發,其他的一概不聞不問!
不幸,與老朽志同道合的人還有幾個,為了義氣相投,已忙得天翻地覆!要不是他們,老朽早就上山去砍柴種菜、捕風捉影,與老子笑止雲天矣!
++++++++++++++++++++++++
#9842 留言者:胡又天 主題:夢見《文傳演義》 留言日期:2010-04-23 17:30:17
昨夜夢到逛書店,居然在架上見到一套漫畫《文傳演義》,十六開本已出三冊,繪者姓名忘記(也不重要),內頁黑白,畫風如本網作品之平實而寫意。驚喜之下,立刻拿起拜讀;初翻第二、第三冊,內容似乎確是先生數次在本網提及的當代之事;未細看,放下轉找到第一冊從頭讀起,其開篇之楔子,卻從古代一歷史故事畫起。
畫說清朝初年,郁永河受命至台灣基隆勘探硫磺礦,回程途中經過台北湖,見到山野荒莽景色,不由想起他老師所作的一首山水詩,七言絕句,大意是詩人重訪自然,觸景生情,而反思文明,至一種迷茫的心境。我只記下了最後一句:「不覺過入虹橋中」。此句雖犯孤平又犯下三平,然甚具一種迷悟於真幻之間的禪意。詩說不覺,即是覺了;幻廬作畫,亦須先明白霓虹光影之物理。然至身歷其境時,或仍將不免恍惚,而這恍惚是可貴的,因它能提醒人類反照感官之侷限,及種種立場之囿。
閱讀至此,我大概明白了「作者」以此史事作為楔子的用意──先寫一未開發之地,一個兼載傳統文化和朝廷使命的文官來到其中,一方面要為家國社稷開發之,一方面知道這些自然將被破壞,原住民之純樸將被漢人污染,而心懷不忍(明末陳第<東番記>一文即感嘆台灣土著「其無懷、葛天氏之民歟」,又無柰漢人多詐,將令其純樸日喪)。如此表示中華文化在古今理想與現實間的矛盾,而台北就在這矛盾中漸由大湖而盆地而都市,四百年後已合同現代潮流,開發成一片行將自毀的繁華末世。然後即帶出本書的主角與主旨,然耶?
我欲繼續研讀,而夢已模糊至漸醒。醒後梳理意趣,認為此夢在義理上雖不特出,但其揀選了郁永河(著有《裨海記遊》錄其行程以及當時台灣竹枝詞數百首)的勘探開發故事,以與現代科技文明對照,這樣的「比興」,對本網同人的創作與述作,當具些許參考價值。
近日瀏覽<卜算子>等動畫,其畫面尚在「照樣描繪」的練習階段;個人理想之中,一篇優秀的呈現詩詞的動畫,還應能恰當表露作品所本的環境、人事,提示原作的潛在心緒;動畫作者當以能循循善誘的老師自期自居,以充份的史識、有度的章法建構畫面,給與觀眾一種「學詩」的示範。示範當不避主觀,也不求作標準、權威;我在大學國文課,好的老師講詩不只解釋,還能引導我們去領會作品的意念及種種由來,使學生心識得以寬廣,性命得與古人與文化傳統聯結,然後或能在碌碌塵世中,有以慎終追遠。
同人當前尚在熟悉工具,不能如此奢望一步登天;然欲與當前電影工業的絢爛技術分庭抗禮,亦只有思想意境可以制勝。試舉一例:「踏花歸去馬蹄香」,若依本來典故,畫蝴蝶繞馬腳飛,並不出奇,難有可觀;如果改繪一類似之事,如明星、名人走後眾人爭相追捧其足跡及用過的物品,則具諷刺意義,可用於戲劇片段;又如果設計一簡單劇情,使一人或一動物從「踏花歸去馬蹄香」中悟得一些因緣的道理,然後觀看世界更覺璀璨博大,於是習得謙虛──這就有了藝術及教化的意義,惟須惕免弄巧反拙。
夢不足徵,然這幾段對夢境及動畫章法的心得觀感,願與先生及同人參酌。
答:************************
好,很好,不算好!
老朽已退休,無夢以求矣!「文傳演義」之所以未演先停,係人性宿命故。初,老朽見獵心喜,對文傳「三材」寄望過高,是邀浪子之歸而有大義之幻思焉。孰料,丁一用人失當;卜二策略失敗;張三品格失節!「三材三失」之下,文傳落得「漏斷人初靜,惟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
如今,老朽只求有生之年,能為投資股東們撈些老本,免失大義!至於其他計劃,「圖文系統」在幾個(?)工程師打拼下,可望今年完工,但老朽既已告退,無力再事「微調」;「小杏子」技術在人、龍象在天,沈子已忙得日夜難分,輕重緩急之拿捏豈是吾輩所能作主?
為此,老朽於不生不死、陰陽兩界之間,選擇「教學」以墮十九層地獄。在構思中,老朽擬將「不賺錢術」傳諸後人,令人間多幾個騃子、少幾個精明漢!
《卜算子》是幼稚班的開學式,以往辛苦培訓的學生們潰逃一空(事見311事件)。又由於圖文系統難產(因改行「全自動」,原結構只好全部放棄),不得不另起爐灶。去年,在風雨飄搖中,本室新來兩位同事(老朽用人一切隨緣,絕不找「專家」)。由無到有,大是不易,能繳出作業,有幾分就是幾分。
至於閣下,闊別多年矣!若要看「優秀的呈現詩詞的動畫」,恐怕非本室所能擔當。蓋老朽倖存至今,隻手挑戰舉世所不能(是愚公之後也),在彈盡援絕下,古稀冬烘,何以成事?世道西化,人際疏離,古今多少英豪,盡作壁上觀!閣下之「踏花歸去馬蹄香」恐永生無望矣!
上下嘴唇兩張皮,前後文章一枝筆!老朽廝守罟網,喊得瓦釜雷鳴,自己一喉乾啞、兩耳發聾、四外寂靜、八方莞爾矣!人若有志,雞鳴即起,何待「風花雪月天天有,璀璨博大紙上留」焉?
(沈補)《卜算子》雖是新同事的製作,其劇本和畫面是我的構思。而對詩詞文,只就其表象提供畫面,不做個人主觀揣測,是我一貫的作風。
「其畫面尚在『照樣描繪』的練習階段;個人理想之中,一篇優秀的呈現詩詞的動畫,還應能恰當表露作品所本的環境、人事,提示原作的潛在心緒;動畫作者當以能循循善誘的老師自期自居,以充分的史識、有度的章法建構畫面,給與觀眾一種『學詩』的示範。」我很希望說者提供一劇八個畫面(包括片頭)的劇本,果真能達到上述「境界」,我們便重拍《卜算子》。
「畫蝴蝶繞馬腳飛,並不出奇,難有可觀」似聽之成理,可是「踏花歸去馬蹄香」不就是「蝴蝶繞馬腳飛」嗎?這樣的畫面,觀者可以就「原汁原味」自行揣摩,有如個人主觀地讀詩文一般。若用「明星、名人走後,眾人爭相追捧其足跡及用過的物品」或其他能「悟因緣」的情節,作者真有如此功力,不怕人一看到「踏花歸去馬蹄香」,就只想起「明星、名人走後,眾人爭相追捧其足跡及用過的物品」嗎?「於是習得謙虛」,據我看,閣下已往所看的影視,好像都是浪費時間的。
電影動畫等視覺藝術,本是淺盤文化,不過藉感官之通道導人入思想層次,「得魚忘筌」才是目的。本室作品常被用作教材,雅不願教師望著「眾人搶一隻高跟鞋」的畫面,說不出「馬蹄」為何變形了!本劇原非為汝等高人所設,有汙慧眼,止觀為是。
閣下文筆流暢,不可多得。苟能心中無名,不求自炫,回歸中道,前途日新又新!
又,成語故事之劇本,實有〈原材〉和〈演義〉兩類,歡迎網友踴躍襄助。
++++++++++++++++++++++++
#9844 留言者:漁儿 主題:拉馬克(Lamarck)(2) 留言日期:2010-04-24 10:28:53
謝謝先生的指教!
在#9830的留言中,我引用了拉馬克的一段話:“科學工作能予我們以真實的益處;同時,還能給我們找出許多最溫暖,最純潔的樂趣,以補償生命中種種不能避免的苦惱。”此段話來自于一中文資料,但資料未標明出處。在法語資料中,我看到了拉馬克的代表作《動物學哲學》的第一章、第一頁,有段類似的話,我試著將其翻譯如下:
Observer la nature, étudier ses productions, rechercher les
rapports généraux et particuliers qu’elle a imprimés dans leurs
caractères, enfin essayer de saisir l’ordre qu’elle fait exister
partout, ainsi que sa marche, ses lois et les moyens infiniment variés
qu’elle emploie pour donner lieu à cet ordre ; c’est, à mon avis, se
mettre dans le cas d’acquérir les seules connaissances positives qui
soient à notre disposition, les seules, en outre, qui puissent nous être
véritablement utiles, et c’est en même temps se procurer les jouissances
les plus douces et les plus propres à nous dédommager des peines
inévitables de la vie. [Philosophie zoologique I, p. 1]
“觀察自然,研究它的產物,在這些產物的性質中,探索它賦予的一般和特殊的關係,最終試著領會它那無處不在的次序,以及它的運行、它的規律,和為產生此次序,它所使用的變幻無窮的方式;在我看來,這是讓我們獲得那唯一的、正面的、可由我們掌握的、且對我們有真實益處的知識的途徑,同時,還能讓我們獲得許多最溫暖、最純潔的樂趣,以補償生命中種種不能避免的痛苦。”-《動物學哲學》,第一章,第一頁
可見,中文資料把拉馬克對自然的觀察、研究和領會,簡化成了“科學工作”。鑒于兩者的區別,這種簡化是乎欠妥當,也為我欠妥當的引用而道歉!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是的,早期「科學家」未曾忘本,本立而道生,故無不尊重自然。三代以下,學者自命不凡,驕狂任性,將「科學取代了上帝」,過河拆橋成習矣!如此解說甚佳,謝了。
++++++++++++++++++++++++
#9845 留言者:秦漢唐 主題:漢字基因字典動書 留言日期:2010-04-25 00:14:03
老師您好:
首先感謝您多次對學生的因人施教,您的每次教導均針對學生的一種偏執,對癥下藥。學生受益匪淺,感激不盡!
因學生這兩年來對漢字教學的持續思考,以及近來學習中諸多啟發(如動書、易經64劇、小品類劇本、#9836則「卜算子」製作程序),今日竟偶得靈感,特獻曝於下,請老師指正。
建議優先製作《漢字基因字典》動書。因漢字基因字典最為基礎,將其做完之後,很多素材可以通用。字典更可以作為製作索引,防止疏漏。製作時,可分為獨體字和組合字兩種類型。獨體字應注重三維模型的構造,對於組合字則可利用圖文系統將其字首、字身之表象進行構思組合。
製作形式舉例(鳥和鴻):
劇本一:「鳥」
1**時間: 地點:
(〔三維實物〕一隻鳥旋轉一周,〔三維國畫風格〕一隻鳥旋轉至側面,鳥縮小并移向畫面左側。)
旁 白:鳥
(〔漸入,在鳥模型的右側〕甲骨文鳥;〔漸入,右側〕篆書鳥;〔漸入,最右側〕楷書鳥。)
旁 白:象飛禽
(一隻鳥回頭啄了兩下背部的羽毛。)
旁 白:有羽
(鳥張開兩翅,露出兩爪。)
旁 白:兩翼兩足
2**時間: 地點:雪景
(樹上的巢中,一隻鳥挪動一下身體,露出身下四五個鳥蛋。)
旁 白:溫血卵生
(鳥飛翔在天空〔有上升、下降、側飛、盤旋等動作〕。)
旁 白:能飛翔
劇本二:「鴻」
1**時間: 地點:
(一條大江。
(天空中一鴻飛來。)
(大江和鴻變小,移向畫面左側。)
旁 白:字身江、字首鳥、鴻
(〔漸入〕甲骨文鴻;〔漸入〕篆書鴻;〔漸入〕楷書鴻。)
旁 白:鴻
2**時間: 地點:江邊
(一鴻飛近江邊。)
旁 白:江上之鳥
(落在江邊淺水處。)
旁 白:游禽類
(鏡頭推近鴻〔特寫〕,鴻舒展一下翅膀。)
旁 白:體積大
(鴻向南飛,從鴻背俯瞰,地上樹木枯黃。)
旁 白:候鳥
(鴻向北飛,從鴻背俯瞰,所過之處,地上百花競開。)
旁 白:代表訊息
(鏡頭從上推近鴻背,地上景物渺小。)
旁 白:宏大
註:1,旁白采用《漢字基因字典》的解釋,對於旁白和字體演變,適當添加字幕。
2,可製作兩種三維模型:實物和國畫風格。三維實物模型用於近景,國畫三維模型則供遠景使用。
3,字體演變時,采用一個畫面中,模型、甲骨文、篆書、楷書等橫向排列,分別依次出現的形式。蓋字體漸變字形法,若遇見愚笨如學生者,三四十秒看下去,已經將前面的甲骨文字形忘記了。且畫面較為單調,觀者注意力難以維持。
4,可根據「鳥」的模型構建「鴻」模型,并且鴻繼承鳥的體用。
答:************************
構想很好,但是起而行才是正道,否則,空氣振動一分鐘,沒動還是沒有動!
老朽已是「退休族」,錯非姜子牙再世,否則,八十掛帥的盛舉只有在陰間!
不論如何,老朽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也渾水摸了一些。再下去,像「科比」一樣,太獨了,對整體沒有助益!
還是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吧!「漢字基因」沒人愛,自毀可也!反正情人眼裡出西施,何不情人歸情人?
++++++++++++++++++++++++
#9846 留言者:杞人 主題:王安石一難蘇學士 留言日期:2010-04-26 01:22:18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与詩人仔細吟。”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誰見一句,詩人自問;縹渺則詩人自答。蓋孤鴻於沙洲見人行近,故驚起。何以知之?寂寞沙洲冷也。
答:************************
然,誠然,何其然。
於9831則,老朽曾言:
『在「漢文樂園」中,貼了不少漢字演變的資料,歡迎網友「製作動畫,共襄盛舉」。
由於做動畫尚需一軟件,有意者請與網管聯絡,以便商榷工作,並提供軟件內容。根據產
權規定,軟件需由使用人自行購買,但費用將由本室負擔,網友可根據發票,交網管處理之。
『本室正在發展詩詞動畫,由於人少(程式部8人早已忙得日夜不分),連沈子都將小
杏子封諸山巔,下凡作羹湯矣!蓋世事本無輕重,只有急緩,老天早就定下了「九天繁章」,
成敗得失豈是我輩所能定奪?而動畫部人事更迭,新手(兩人=2/5)有待重新訓練,一
切從頭做起,是故,尚須時日也!』
春花落盡夏已臨,詩人未央意始興!查詞歌賦,無非人思遄飛、雅興所至也。若欲究其實,大可撰書為文,引古作證焉。王安石可為難蘇學士,老朽亦可專責沈子,「寂寞沙洲之冷」,在於「揀盡寒枝無法棲」。漢文樂園「開張」至今,門可羅鶩,「引詩入畫」,不過為供人學習漢字,苟若引經據典,鶩其霧哉?
中華文化式微,非自老朽始;人類面臨浩劫,更係人性之惡!老朽平生只知奉獻,未謀一私,今老矣休矣,僅求吐絲自繭,劃地自圓也!由於本室一無達官貴人之呵護,二無暴利巨資之維繫,值今彈盡糧絕之困境中,只求略續「漢文樂園」之生機。孰料,網友恨天色不青,責老朽力薄能鮮,天厭乎!天厭乎!
若將「踏花歸去馬蹄香」,改繪為明星、名人走後眾人爭相追捧其足跡及用過的物品。至是,漢字「踏花歸去」必被解為「名人走後」,「馬蹄香」則指「足跡及用過的物品」。休論今世何世,若把杭州作汴州,雖王安石八難,蘇東坡亦無以為應。唯則,「漢文樂園」可改名為「八卦網」,老朽該亡可亡必亡矣!
是知,無怪古今中外,凡孤鴻於沙洲見人行近,常驚起遠離,非干寂寞沙洲冷,實乃人性使然、必然也!
(沈補)《苕溪漁隱叢話》評「不肯棲」曰:「或云鴻雁未嘗棲宿樹枝,唯在田野葦叢間,此亦語病也。」多掃興!
蓋好詩佳詞有如風月寶鑑,可反應出評者心態。我雖力求客觀,亦不過五十步耳。為點那「恨」與「冷」,所以每鏡只出現一角色,以風突動枝(技術上不算成功),鴻自驚起表達,不想在本詞畫中有俗人行為。
++++++++++++++++++++++++
#9847 留言者:小人 主題:如何看詩 留言日期:2010-04-26 20:12:23
老師好:能不能請老師說明,我們應該站在什麼立場來看詩詞呢?
答:************************
錯,大錯特錯!
人能換立場嗎?要站在哪?天上?地獄?李白、蘇軾的肩膀上?
一般說來,人只能在「自己的問題」上選擇主觀立場,而「詩詞歌賦」涉及「認識程度」,休想臨時買票進「場」!比如說,小學生說:「我要站在老師的立場寫詩」,可能嗎?有什麼特效藥可以令人一夜成師?大學生則認為:「我的立場是進士」!好說!好說!「進了錢市未必是財主」,尤其當今人文程度低落,「淨士」大概只能買半張股票!
真要為汝說,當先瞭解,漢字不是普通文字,其道可通天、義可觸地、情可達人(以往曾一再強調:西文祇具情理)!以汝問為動機,以「漢文樂園」為老朽之立場答汝「非選擇性的立場」(反正生平慣於自說自話,別人不懂也罷):
1,學習漢字的立場:
可能是外國人、也可能是小學生,未知漢字是什麼玩意?既然來此,歡迎一遊。
2,學習漢文的立場:
字串成文,文貫以氣。氣者,人精神所注也,圖形易於接受、但深度不足,圖文互
補,可以入門。立場清楚、目標明確,自己有多少料,來客飲什麼茶。
3,學習漢詩的立場:
文章詩詞優雅事,本室鄙俗不堪,能於濁世安身已大不易,未知人生尚有風花雪月。
4,學習漢史的立場:
古今詩詞逾十萬,即令大學文學終身教授,未必能知悉千分之一!不知為不知是也!
5,認識漢魂的立場:
此大義也!《卜算子》一詩中「字字血淚」,無非杜鵑啼血分外紅!但不知者免哭!
6,認識漢文化思想的立場:
天道者何?蘇子已道通天人,其為文也,係玉簡傳世待鴻飛,匪彼族類,焉得與語?
++++++++++++++++++++++++
#9848 留言者:遍德 主題:馬叔禮先生─方塊字的奧秘 留言日期:2010-04-28 18:02:22
老師您好:
在Youtube上看到馬叔禮先生講解楷字的視頻,與大家分享。
方塊字的奧秘(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zjQEVcIalA
方塊字的奧秘(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RyYvdZ-Zag
方塊字的奧秘(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VK-8qEZ3ro
方塊字的奧秘(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yH_vA05Cwk
方塊字的奧秘(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UtbBD-6LQ
方塊字的奧秘(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chJDxjq0L0
遍德敬上
答:************************
謝謝,大家一齊努力。
++++++++++++++++++++++++
#9849 留言者:漁儿 主題:动心忍性 留言日期:2010-04-29 01:43:39
最近,重讀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發覺對“動心忍性”沒有真正理解。
查漢字基因,明白每個字的本義,且知:“動”與“忍”,一陽一陰,“心”與“性”,一體一用,對“動心忍性”有所體會,但仍覺得對其含義理解不夠。查網上資料,大多解釋成:性,性格、性情,忍,堅定、堅韌。對此,也覺得不夠有說服力。
可否請教先生:“性”者,事物之本質,人所認知之起始;但在這裡,“性”、“忍性”該如何理解?
謝謝先生!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動心忍性」應分兩層次來理解,首先,在宇宙進化數億年的軌跡上,「性」是根本的因素。體用因果皆因性而生變,天有天性、物有物性,人有人性,不得不然。其次,當人類文明逐漸浮上檯面,人有了「心」,「心控制了性」,體用因果的變化更複雜了。當然,絕大多數人類依「慣性」發展,但也有極少數人開始反思。
「心」不是「心臟」,而是人類獨特的「精神性質」。由於各種刺激經感官傳入人體後,綜合的生理反應則形成「內分泌」經過血液到達心臟,心臟受內分泌的影響,經常能控制大腦,作出「絕對主觀」的決定。所謂「絕對主觀」,正是因為每一個「人心」對每一種刺激都有著絕對獨立的判斷,而且其動機、立場、目的非他人可知。
這種現象,在陰陽的辯證理論上,正是大宇宙與個人自我的一體兩面。大宇宙本為一個「剛體(詳見科學定義)」,在理論上,剛體內部為一;而在人類所知,宇宙無窮無盡。其中的「消息」正是陰陽之「本質」,即為認清了「時間」的真相後(始終之間),人類精神文明直達大宇宙的變化流程(關於這一點不下苦功,無法參透)。
因此,「人心動」相當於「大宇宙的脈動」,「性變化」則為「因果的規律」。對一般人類而言,男人見到女人、女人見到小孩就會心動,因為他們的責任是建築人類社會,「心」是「斥侯」、「性」乃主帥。只有在極大量的人類社會、極長遠的人類精神文明的蘊育下,才會因量變而導致質變。有朝一日,心成主帥、性為斥侯,終於,時機到來!
對金字塔尖的聖人來說,斥侯有了消息,主帥該有主見才是。作為有遠見的主帥,一切根據整體原則、最大利益而定,絕對不會輕舉妄動的。但是「本性」不然,男性專擅狩獵、女性職司護犢,其特質已建立在感官本能當中,一觸即發!因此,聖人動了心,卻能忍性,對當前的刺激置若罔聞,以便騰出大腦作正確的判斷。
人的價值,在於能「動心忍性」,蓋人若在刺激前「不動心」,一定是「感官遲鈍」或是「神經失常」!再若「不能忍性」則必然會在大街上吐痰、大小便,其他的事就不必一一列舉了!中華文化的有教無類,便是「忍性」的實現。不幸,當今商業文明掛帥,為了少類人的暴利,「搖心任性」成為主流,以致連何謂「動心忍性」都惶然不知了!
++++++++++++++++++++++++
#9850 留言者:超文 主題:續#9849 留言日期:2010-04-30 00:55:18
是故,「動心忍性」是受外在的刺激;「明心見性」是幽的內在追尋。
二者異曲而同工,仍有稍許差別。後學講不清楚,只能做個比喻:前者像是一名儒生,一步挨著一步,受盡各種刺激(感官麻木了},爬上了山頂;後者是一名高僧,在明月的映襯下,孤獨地站在山巔上,細數過往的雲煙。
時下盛行的「自由」就是任「性」而為;相反地,佛家講的「涅盤」要除去「慾望」
寫完後,學生本來的問題也消失了。不過,仍像個小孩討糖吃。
答:************************
糖好吃,可吃,但不宜常吃!
性能忍,必忍,且終生應忍!
實際上,「動心忍性」是人的客觀意識型態,無時無刻不在自制中,行為可資驗證;「明心見性」則是人追尋的主觀結果,可能果真得道、也可能自以為是!老朽「自命」明心見性已久,但是,偶遇烏雲滿天,還是要靠「忍性」才能過關。因此,人不能托大,尤其是人在紅塵中,身浮慾海裡,心不妨動之,忍性則不容稍離!
++++++++++++++++++++++++
#9851 留言者:漁儿 主題:动心忍性(2) 留言日期:2010-04-30 15:17:21
謝謝先生!謝謝網友超文的心得分享!我先試著逐步理解先生的指教。
1,漢字基因“性”的再理解
您說:首先,在宇宙進化數億年的軌跡上,“性”是根本的因素。其次,當人類文明逐漸浮上檯面,人有了“心”,“心控制了性”。
由此,我對漢字基因“性”再作層次上的理解:
性為體,心為用;此性,是根本的因素,為事物之本質。
心為體,性為用;此性,是心控制了性,為人所認知之起始。
是故,性者,事物之本質,人所認知之起始。
2,“動心忍性”的再理解
您說:對一般人類而言,男人見到女人、女人見到小孩就會心動,因為他們的責任是建築人類社會,“心”是“斥侯”、“性”乃主帥。只有在極大量的人類社會、極長遠的人類精神文明的蘊育下,才會因量變而導致質變。有朝一日,心成主帥、性為斥侯,終於,時機到來!
當“心”是斥侯、“性”乃主帥。此心司“感”,感者,人同此心,接受到刺激的影響力。當“心”成主帥、“性”為斥侯。此心司“意”,意者,心上之音,受到動靜的影響,人所關注的。
您曾說:人 = 意識(人理)+心理+生理。
由此,我可否認為:人性 = 理性+心性+感性
是故,“動心忍性”,就是由感性(動心)而理性(忍性),其介面為心性。
謝謝先生再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答:************************
完全正確。
因原文係「動心忍性」,此心指人心、此性指人性,故作此解。若文為「大江東去」,則係指大江中之水,其水性「濕、下」;再若係「大江東去浪淘盡」,其「性」則指「時間」。文章之層次在於「立場」,立場所見,無非各人主觀;主觀見解,在於「境界」。是故,本室以圖解文,恆由基礎起,至於個人看法如何,何妨置之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