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五 至 章八一
章六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起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承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轉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合
起-假設
┌───────────────────┐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
└───────────────────┘
【解】
老子認為:先古善於行道者,不是讓民智大開,反而要使之愚昧。
【通】
●《章三》:『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釋】
今人對老子之愚民政策,多有抨擊,但若深思,當知今之評者與老子立場不同,今人所懼者為喪失自由,老子所懼者為民多機智巧詐,最後世界必然被毀滅。若以宇宙進化立場,細玩此中因果,當知人類本屬生存在地球上的一種動物,個人若以人類之福為福,人類之禍為禍,則人類尚可視為一群體。似此,個體雖「愚」,人類卻為一整體,目標一致,是與「道」同存。以人體為例,當所有的器官、機能及細胞,利害一致,各守其分,各盡其責時,人體必然健康。倘若器官、機能及細胞,有了過多的知識,且能分辨工作之輕重,待遇之高低,必生不平之鳴。此即為人體功能衰竭之肇始,導致器官分化,機能失調,且細胞皆要求自我獨立、自由,有如癌症之蔓延。苟國家如此,社會如此,則人類
已病入膏肓,大限指日可待。
老子知因果爽然,書之於此,僅為明道者言,故云:『古之善為道者』,其中微言大義,望讀者深思。
【例】
昆蟲有社會性之集體行為者,如蜜蜂、螞蟻等,其分工係受遺傳因子所控制,而遺傳因子則依集體感應之需求而定。這種有社會性集體行為的個體,皆為「無知無欲」,唯集體認知有主宰能力,因而能成功地生存。
設若螞蟻、蜜蜂有了自我意願,找到食物,自行處理,不遵從集體的專制。結果即相當於有了「自我」意識,有了個體的認知,從而致力民主、自由的追求。
再以蝗蟲以及其他社會性動物為例,因為個體的機能完整,故無嚴格的分工限制,集體行為只是一種生存的保障。其中任一個體離群後,仍舊能夠生存,卻不再具有毀滅性,成為毫無抵抗力的蚱蜢。
人原為社會性動物,自原始人到上古時代,人之生存與整體息息相關,個人從無民主、自由之念頭。進化到近三千年,人的私心逐漸累積,一代一代傳衍下來,利益既得者形成特殊階級。利害權衡下,人們無不要求多知多識,以資生存,聖人不得不以倫理道德約束之。而近百年來,連倫理道德都無法發生作用,主義、制度也制伏不了人的私欲,顯然人類已到了迴光返照的階段。
承-原因
┌─────────────────────┐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
│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
└─────────────────────┘
【註】
客觀真實:人心有欲,欲不止則外求,多求則多變。
【解】
老子認為:人民之難以管理,是因機智太多,喜歡取巧。所以用機智的方式,來治理國家、教育人民的,無異於國之賊。不用這種方法治國,才是國之福。
【通】
●《章十八》:『智慧出,有大偽』。
【釋】
一個國家之主政者,若只知鬥智,不謀求解決問題之道,必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既有對策,上遂有新政策,上下相鬥智,目的何在?
轉-定義
┌───────────────────┐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
└───────────────────┘
【註】
概念分析:稽式:模式,法則。
【解】
老子認為:知道這兩種分別,而知所取捨,就是一種法則。常思考此法則,就是至德。
【釋】
宇宙之玄妙,在於人以有限觀察無限,雖有可能掛一漏萬,但卻又隱然知其有一不可言喻之通用法則存在。知此法則者,可知宇宙真相。
合-結論
┌───────────────────┐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
【解】
老子認為:玄德的境界既深又遠,與萬物返歸於真樸,然後才能順合於道。
【通】
●《章廿八》:『復歸於樸』。
章六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起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承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轉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合
起-原因
┌───────────────────┐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
│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
└───────────────────┘
【註】
客觀真實:由於地心引力,山谷之水最後均注入江海。
【解】
老子認為:江海之所以能容納千川百水,是因為其地位低下。
【釋】
水向下流,因有地心引力,往下實為順其勢,順勢即是道,有道則能為百谷王。
求生求安是人之本性,順之亦為順勢。有道之為政者,應當順人性之本,不以自我之需求為念,提供人民適當的生存環境,使之生活無虞;不擾民惑民,使之生活安定。人民有所不滿時,又能謙虛自律,遷而就之,疏而通之,令生民心安理得。
承-事實
┌────────────────────────┐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
【解】
老子認為:聖人欲為人上之人,必須態度謙下;欲求領導大眾,必須退居人後。
【釋】
態度傲人,人必抗之,在上者已得大利,態度略謙,以收人心,無所損失。事事爭先,人所憎也,既為眾人之首,風頭容讓他人,方能保長久。
【例】
主政者高高在上,不知民情,不查民隱,不時發表告全國同胞書,是上民而非下民也。電視報章,露面頻繁,生活優渥,任用親屬,享受為人民平均所得之數倍,是身先而非身後也。
轉-現象
┌──────────────────┐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
【解】
老子認為:這樣聖人雖然在上,而人民不覺得有負擔。在眾人之前,而人民不以為有所損害。
【通】
●《章卅九》:『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
【釋】
主政者應如日光、空氣,人人需要而不感覺他的存在。
若以功利社會的觀點來看,人投資千萬,不謀私利,豈不為「同道」者恥笑?先投資、後謀利乃天經地義。既為謀利,不謀大利,又如何稱之為利?欲謀大利,必先爭大權,蓋權大位尊,人即不敢相抗,可為所欲為。先彰一己之名,再強利己之黨,黨同伐異,遂至於「處上而民重之,處前而民害之」。
合-結論
┌────────────────────────┐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解】
老子認為:故而能得人民之歸心擁戴,因其不與人爭,故無人能與之相爭。
【釋】
於天下無害而有利者,天下歸矣。
【例】
今之主政者特權過多,利益至尊,故無人不爭。「以其爭,故天下莫不與之爭」,
且必爭至醜態畢露。所爭者,權、利、社會之所尚者也。有所爭則有所不爭,不爭者,人民之福址,社稷之安寧,人類之前途也。有謂,君不見今日社會空前之繁榮耶?愚曰:予生也盲,無能視物,所見者眼前一片黑暗。
章六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起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 承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轉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合
起-現象
┌─────────────────────┐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
│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
【註】
客觀真實:人之觀察力,僅限於感官所及。
【解】
老子認為:人人都說我的道大得什麼都不像,正因為它大,所以什麼都不像。如果像,不論是像什麼,早就沒有價值了。
【通】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釋】
人所能識者,無非經驗所及,而人之經驗,週遭不過咫尺,前後相差旬日。大道通達人天,貫穿亙古,遠遠超越一般人所知所識。然而以自我為中心之人,只知燕雀,不識鴻鵠,但凡己不識者,則以為不肖。其所肖者,近利、己利,目可視,耳可聞,手可得者也。
承-大道
┌─────────────────────┐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 │
│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
└─────────────────────┘
【解】
老子認為:我有三個法寶,隨時秉持保有,一、待人以慈,二、接物以儉,三、處事不與人爭先。因待人慈悲,故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之感。在遇到危難時,能視為己任,勇敢面對。儉能惜物,不浪費物質資源,並能充分加以利用。處事不爭先,反而能得到愛戴,為萬物之長。
【通】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韓非子˙解老》:『智士儉用其財則家富,聖人愛寶其神則精盛,人君重戰其卒則民眾,民眾則國廣』。
【釋】
人生所遭遇者雖然千變萬化,細分之不過介於人與「人物事」三者之間。欲處理無咎,須以均衡律處之。人與人之間,難免有高下、貴賤之分,若能愛人,固美矣,然愛屬感性,與道相違;人能謙虛自下,乃自修之道,無以助人;至於助人,則又過於理性,非人之所願;唯慈兼具愛人、自謙、助人之德,為待人之寶。
物體佔有空間,具有能量,其數量有限,得之不易,是以接物應以「儉」為寶。事有緩急、輕重,成功雖然重要,但若有後禍卻不抵前功,故穩重為宜,不應事事求先。
【例】
以工業文明而論,「儉」不僅不為美德,尚且為市場經濟之罪魁禍首。蓋在資金、生產、消費三位一體的流程中,若消費減少,必導致經濟蕭條。
但若以地球環境而論,非必要之消費品的大量生產,以及開放式的物質浪費,必然會導致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枯竭,最後將縮短人類壽命。
轉-重點
┌───────────────────┐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
【解】
老子認為:如若不慈而勇,不儉而廣,不居後而爭先,是自取滅亡。
【通】
《論語˙述而》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 而成者也』。
【釋】
有勇而不慈,必然不珍惜生命。不知節儉,虛擲浪費,不但資源消耗大,且人過分依賴物質,必招致災害。行事爭先恐後,領先者必遭忌。
合-德為上
┌───────────────────────┐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
【註】
客觀真實1:分子結合成為物體,係因分子鍵之電性相吸。
客觀真實2:人類社會之結合,有賴人與人之「信力」。
客觀真實3:慈愛是一種令人產生信心的態度。
【解】
老子認為:慈愛之人作戰必勝,防守必堅。天將救人,必以慈悲心保護他。
【通】
●《孫子兵法˙地形篇》:『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谿;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釋】
若在上者慈,則在下者莫不親之信之,信則團結為一體,團結即無堅不克。
慈為德,大道之不肖,為其深且廣,德則無所不被,是以慈為三寶之首。人居天地之間,自私自利,恣意妄為,天尚養之衛之,是慈之德也。有朝一日,人類將自然環境破壞無遺,至時痛不欲生,天將毀之,亦是慈之德也。
【論】
判斷由意識中樞內的意識形態開始,到「自我檢查」為止,其間之步驟,即用以判斷「自我心態」與事物發生之關係。故「自我心態」中所預備者,為各種比較用之分類參數,茲以慈、儉、不以天下先為例,說明如下:
慈的結構定義為:「自我心態」=「對方心態+事物認知介界面+共同信念」
儉的結構定義為:「自我心態」=「物質之體用+事件因果+效率」
不為天下先的結構定義為:「自我心態」=「真、善、美」
章六八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例
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 証
是謂配天之極。
例
┌───────────────────┐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
│ 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
└───────────────────┘
【註】
概念分析:士:將帥。
【解】
老子認為:有智謀的將帥,其外表溫文儒雅,不表現勇武。英勇的戰士,內心保持平靜,不輕易發怒。常勝之軍,不必與敵人交鋒。善於用人的,必自謙自下。
【通】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孫子兵法˙謀攻篇》:『不戰而屈人之兵,戰之善者也』。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兵法˙軍形篇》:『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釋】
本節與「虛柔剋剛強」同理,外表威武者好鬥,好鬥則早死之機率大,升為將帥之機率即相對的減小。善戰之人,心平氣和,注意力集中,神智清朗。若戰者心浮氣濁,易被激怒,則注意力渙散,神智為之奪,必敗。與敵相爭,應先立於不敗之地,不授與任何機會,則敵人無法敗我。善用人者,自謙自抑,使人心服,人服則可為己用。
証
┌─────────────────────┐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
└─────────────────────┘
【解】
老子認為:這些是不與人爭的德行,能充份發揮人的力量,符合了天道的極致。
章六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起
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 承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轉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合
起假設
┌───────────────────┐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
│ 不敢進寸而退尺。』 │
└───────────────────┘
【解】
老子認為:兵家說:『我不敢主動,寧取被動,不敢前進一寸,寧可退後一尺』。
【通】
●《孫子兵法˙兵勢篇》:『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實待之』。
【釋】
凡戰爭,挑起戰端者為主動,保衛國土則為被動,向前進為侵侮,容易擴大爭端,後退則為忍讓,以求息事寧人。兩國相爭,用兵已為下策,解決爭端為其目的,不宜主動進取,此皆為「均衡律」之運用。
承-解說
┌─────────────────────┐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 │
└─────────────────────┘
【解】
老子認為:作戰時,雖有行陣,可是好像沒有行陣;雖有手臂,卻似無手臂可舉;雖有兵器,又好像沒有兵器可拿;雖有敵人,卻又沒有敵人可擒。
【釋】
既無行陣,無手,無兵器,無敵人,又有何爭戰者?
轉-原因
┌───────────────────┐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
└───────────────────┘
【解】
老子認為:爭戰時最大的禍害就是輕視敵人,輕視敵人則喪失了我的法寶。
【通】
『驕兵必敗』
【釋】
敵與我皆為人,各有所能,一時雖有高下之別,然世事變化無常,禍害常起於微末。若未知敵情,輕舉妄動,是盲也;知不可侮,自恃己能,是妄也,此二者,皆非戰勝之道。
合-結論
┌───────────────────┐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
└───────────────────┘
【解】
老子認為:所以當兩軍作戰時,認為敵強己弱者勝算較大。
【通】
●《孫子兵法˙軍形篇》:『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孫子兵法˙九地篇》:『投之以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釋】
不輕視敵人,意即重視其力量以及己方的損傷,以最壞的打算,爭取最理想的結果,做到這一點,勝算必大。
【例】
韓信的背水之戰,即為例証。
【論】
人性之一,即為對生存威脅具有警覺性,人若無危機意識,必然會鬆懈,此時或傾向於感官刺激的追求,或是大腦內部資訊的處理。無論是感覺性或思維性,皆無主導因素,故而注意力容易渙散。
相反地,人若有危機意識,必將當前危機列為首要課題,意識中心即圍繞此一課題,透過神經網路,聯接所有相關訊息之介面,隨時備用。這種情況,即所謂「警覺性」提高,此時與其相關之各種刺激訊息,一律自動的優先處理。
當人之警覺性提至最高時,其優點為:
1.積極性產生:可以克服生理、心理的惰性。
2.注意力集中:可以過濾不必要的干擾訊息。
3.判斷力明快:干擾少,則處理的效率增加。
唯警覺性不利於全方位的思維和認知,故僅適用於目標明確、問題急待解決之時。
章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已知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說明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結果
已知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解】
老子認為:我所說的話很容易瞭解,也很容易做到,但天下人卻不能瞭解,更無法做到。
【通】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論語˙雍也》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釋】
真理本來易知、易行,但一般人能力有限,往往把事情弄得複雜不堪,在長時間的積非成是下,很難相信有易知、易行的真理。
有些有心人為了自彰及炫耀,經常把老子簡單的道理,說得玄乎其玄。以至於以訛傳訛,窒礙難行。
說明
┌─────────────────────┐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
└─────────────────────┘
【解】
老子認為:我的言論都有根據,行事都有所本。他人不瞭解我,實是無知的緣故。
【釋】
老子所宗、所君者,皆自然也,自然為客觀真實,故為真理。
集體社會之結構,有自動的調適能力,基於溝通及互動的關係,個體與個體之間,必然有強有弱、有高有低。比較的結果,最強的永遠只有一個,可以得到該社會或團體之主導權,以及最多的利益。權利分配依次以降,而弱者則居於下層,分配所得最少。由於這種結構,自然而然會產生競爭,以生物學上的「用不用學說」而言,競爭能使族群常保強盛。
人類社會最初亦沿襲生物界之法則,以體力之強弱為主。及後因經驗之累積,使得
知識的力量勝過體力,同時亦成為利益分配之主要項目之一。
唯因知識來自經驗,有知識者才知道知識的重要。也有透過知識,認識到權利的本質,從而輕視之者,形成人類社會上的另一種族群。
不過,在這個知識族群中,同樣沿襲了上述的結構。因之,不同的知識族群,有不同的知識能量,儘管如此,在任何一個族群中,永遠有著最強與最弱的分野。
這種分野的程度,與其族群之總數量成正比,即族群越大,其分野越大。老子所言『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即是指因分野太大,故無法明瞭其意旨。
結果
┌───────────────────┐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
【註】
概念分析:被:音「披」,義同。褐:粗毛布的衣服,古時貧賤之人所穿者。
【解】
老子認為:能瞭解我的道者少之又少,能奉行不渝的人更少。所以真知者只得守樸藏真。
【通】
●《論語˙公冶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釋】
真理僅真人能奉行,真人不多,蓋人本動物,進化至今,始有「靈性」。所謂靈性者,是指有可能擺脫原來的獸性,進入能認知真理的「理性」世界。不幸的是理性與獸性的立場、目的全然相反,獸性為己,理性為人,兩者矛盾衝突,有時會導致人「靈、肉」交戰,心理分裂。
然而進化持續進行,人必須進入理性世界,否則無法與具有智慧之電腦競爭。道為大自然之道,人類僅為「過客」之一,有生有滅,本屬自然。
章七一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引述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說明
引述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
└───────────────────┘
【解】
老子認為:上智者,虛懷若谷,貌似不知。不知者,自以為知,是一種缺失。
【釋】
人之知者,知天下之大,知己之不足,故而不斷求知,使所知愈明,故為上。
人不知而自以為知之病有三:
1.「愚病」-無判斷力、觀察力、聯想力者,缺乏了這三種能力,就如同鸚鵡一般,只能人云亦云,無從得知其所知為何也。
2.「鈍病」-雖能觀察,有聯想運用,常能發人之未發,但無判斷力,無從判斷自己所發者是否正確。
3.「私病」-欲望高,自我心重,此種人不論能力如何,為了名、利,無不強自出頭,甚且指黑為白。
說明
┌───────────────────┐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
│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
【解】
老子認為:聖人無此毛病,因知此病之害。唯有知其害,始可免此病。
【釋】
此病之害,在顛倒黑白,是非不明。病病之人,有警覺性,以病為病,及時治理,即可明大道。
唯今人在物質文明的渲染下,早已脫離自然,處於空調之室,行於高速之車道,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繪聲繪色,虛妄荒謬之極。若謂之病,其病實已深入膏肓之間。尚有樂此不疲者,真可謂沈痾不起。
章七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前提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假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結論
前提
┌───────────────────┐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
└───────────────────┘
【註】
概念分析:威:暴力。
客觀真實:生存為生命之本,若生存受到威脅,生命體必起而反抗。
【解】
老子認為:人民不怕暴力,是以暴亂頻傳,真正的威迫反而到來。
【通】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釋】
暴政是當政者為達目的,以暴力強迫人民遵從,若人民之生存受到影響,不得已鋌而走險,必將以暴力反抗。
人之所以不怕暴力,是因為生不如死,若心中猶有餘憤,必將以死相拚。
假設
┌─────────────────────┐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
│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
└─────────────────────┘
【註】
概念分析:夫唯不「厭」:音「壓」,義同。是以不「厭」:討厭。
【解】
老子認為:勿干擾人民之生活,勿壓榨人民的生存,唯有不壓榨,人民才會擁戴。
【釋】
人求生本能之強超過一切,此乃自然之道,不論國家的政策、治績如何,若政府不能令人民安居樂業,人民不畏暴政,必將揭竿而起。
結論
┌───────────────────┐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
│ 故去彼取此。 │
└───────────────────┘
【解】
老子認為:故聖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標榜,珍惜自己而不趾高氣揚。去自見、自貴,取自知、自愛。
【通】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
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
【釋】
聖人已明真理真道,不須世人之讚揚、尊重,更不會貪瀆苛斂。因此,不會擾民,不會令人民生存受到威脅,故能相安。
今之「聖人」則嘩眾取寵,鼓勵人民放縱私欲,然後以利誘之,所求者何?讚揚、和稀泥及選票。其票房價值千億,若不貪瀆苛斂,何以補償?疾風知勁草,有理想抱負之政治人物,必然懷著慈悲之心,無欲無為,謙遜卑下,包容異己,然不過是眾綠叢中一點紅,何濟於事?
章七三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起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 承
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轉
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合
起
┌───────────────────┐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
└───────────────────┘
【註】
客觀真實:遭遇危險的機會多,死亡的機率也高。
【解】
老子認為:勇於無懼者死亡的機率高,勇於懼者則存活的機率高。
【通】
●《章七十六》:『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釋】
「勇於」某事者,衝動堅持之習慣已養成,成為無意識的直接反應。無懼者好涉險,死亡之機會多。衝動而堅持者,面臨死亡之可能性更高。若面對自我,敢承認自己懼怕者,則會設法求生,減少死亡的機會。
須知「勇於不敢則活」還有一則微言大義,一般人以為「勇於敢」是種美德,尤其是年輕人,分明是心存恐懼,卻怕別人「膽小、怕事」的恥笑,故常充做勇敢。孰知「勇於不敢」與「勇於敢」皆謂之勇,唯其結果不同,一為「殺」,一為「活」。
承
┌─────────────────────┐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 │
│ 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
└─────────────────────┘
【解】
老子認為:這兩種人,一利一害,係天所決定。天厭惡勇於敢的人,誰能知道其中的道理呢?連聖人都沒有把握說得清楚。
【釋】
懼與不懼,其結果為生死之別,天意如此,聖人真難知乎?非也。
聖人之難,在難於啟口,蓋其理涉及「天道」,「道可道,非常道」,若已明道,何難之有?若未明道,難令之明。
轉
┌───────────────────┐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 │
│ 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
└───────────────────┘
【註】
概念分析:繟:寬貌。
【解】
老子認為:天的道理是:不爭的人常勝;不多說的人表達最成功;不多要求,自然會得到需要的,他坦蕩無私,考慮得最週到。
【通】
●《章六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論語˙陽貨篇》:『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釋】
『不爭善勝』,請見《章六八》。
不言之人,多所觀察,更能知所取捨。不召而來者,蓋有大利,利不召人人自至,人不召利,利聚必多。人若無私無欲,客觀而週全,必是善謀者。
合
┌───────────────────┐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
└───────────────────┘
【解】
老子認為:天道如網,廣大無垠,看似疏散,但卻沒有漏失。
【釋】
天道之因果爽然,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唯常人識見淺陋,無緣窺知。蓋天道與宇宙同存,其不失者有二:其一為時間不失,人之時間係以日、月計,天則無此限制。人事之因果循環或大或小,或長或短,人僅衡諸眼前,輒以為因、果已了,實則時尚未至。其二為能量不失,永遠守衡,信之極也。
天網之疏,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予人以反省檢討之機會。人若知機,另種善因,果雖不爽,尚有他果可資彌補。人若愚昧,無視此天網,失在即也。
是以「殺」與「活」,有因、有果,欲活者,須慎擇善因,若種「殺」因,更應深知:『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章七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前提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 假設
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結論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前提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
【註】
客觀真實:貪生怕死,人性之常。到了民不畏死之時,即表生不如死。
【通】
●《章七十二》:『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解】
老子認為:到了人民不怕死的時候,執政者怎能以死來恐嚇人民?
【釋】
為政者,不顧現實環境,誤以為人必畏死,常以強權暴力,予取予奪。而人耐性之極限,非強權暴力者所能知,是以至人民已無由生存時,表示死已不足畏。
【例】
當今世上之禍害,不勝枚舉,但毒品之為害卻是人所共知。各國政府,為防止毒害,無不嚴刑峻法,甚至動輒處以極刑。但毒品之吸食、施打卻日益嚴重,幾至氾濫成災的地步。
在任何笑貧不笑娼的社會裡,生死不過一線之間,然而每天面對的社會風習與生活的壓力,卻是人人揮之不去的夢魘。毒禁越嚴,販毒之利潤越高,無祖宗餘廕又無一技之長者,無發財之能力,唯有以生命作為豪賭之資。加以人人追求物質享受,青少年耳濡目染,外界刺激強度高,自我控制能力弱,或自甘墮落,或受販毒集團之引誘,遂成為此一「勇於敢」之特種隊員。
然而,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動輒聲言向毒品宣戰之鬥士,除了以死威脅毒販之外,是否有「勇於敢」之勇氣,決心掃除社會上「重利輕義」之不良風氣,以正本清源呢?
假設
┌──────────────────────┐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
【註】
概念分析:奇:邪也。
【解】
老子認為:若人民真是貪生怕死,則凡是行為不正者,即抓來殺掉。那還有誰敢作惡?
【釋】
如前節所舉之例,販賣毒品者,動輒處以死刑、無期徒刑。然販毒之人不見少,即表示「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死不足畏,可畏的是生不如死,或活得不如他人好。
其實「『民常畏死』的方法不難,只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水準提高了,人人能夠生存,社會環境潔淨,自然樂生厭死。
「生活水準」的提高不等於「富庶繁榮」,唯利是圖者的宣傳伎倆,常將其產品與「提高生活水準」混為一談。久而久之,人們受到宣傳影響,遂誤以為擁有該產品,即等於「生活水準」得到改善,荒哉謬矣!然人之可憫,正因其不知生命之真諦,以致智者為所欲為,以個人的價值觀為大眾洗腦,使有所知,有所欲。而其所知所欲者,無非智者所佈之「恢恢人網」,不亦悲夫?
結論
┌─────────────────────┐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
└─────────────────────┘
【解】
老子認為:而事實上,生殺大權是天所掌握,若人代行「天道」,則有如代替技術高超的木匠砍伐。代木匠砍伐的外行人,很少有不傷到自己的手的。
【通】
●《呂氏春秋˙貴公》:『夫相大官也,處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鬥,大兵不寇』。
【釋】
今世「天道」已失,「人道」正興,以人道代替天道,必然有所損傷。若人不細察此中原委,未悉今世動亂之因果,僅於迷中求正,以偏概全,將自我一己之所見,強迫他人接受,實乃傷上加傷。
所以,為政者應明究天理,正本清源。否則,亂中求治,難免要採用「殺一儆百」不得已的手段。問題在於今之主政者雖已「傷其手」,而亂並未止。當今法律多如牛毛,訟事不絕,牢獄爆滿,犯罪年齡逐日降低。難道是人性品質下降?抑或犯了「代大匠斲」之大錯?
常見學者專家針對時弊,提出建言,卻未見有大知大明者,能一語道破此中徵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代司殺者殺,其後果正為今日社會。
【例】
常有人以人權、人道,或以人之精神狀況為由,為受刑者脫罪。其人善心可感,卻未能明理。蓋人行為之過錯,若為有心之失,則其害可知,其兆可察,可資防止。而無心之錯,無形無跡,難以防範,其害無以比擬。
以當今社會之現象為例,除饑荒等天災外,全世界死亡率最高者,首推車禍,而蓄意謀殺之案件,千不及一。若只因人之精神狀況不能自制,即罪有可宥,是否表示其所犯之過失損害較輕?更何況,人若不能自制,無心犯錯之機會必多,對他人及環境之損害更大。
人生之幸福,與環境息息相關,千載以降,人之所作所為,積非成是,於今尤烈。
宗教、道德、思想、理念等,其發源之始因,無人追究,卻在殘破的表象上,大作文章,似乎非此不足以明其智。古時因人口稀少,聖人遂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今世界人口爆炸,有陸沉之虞,何者為不孝?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好生係指生活之幸福,今則千方百計,維持病人於生死之間,所付之代價為何?再如對生命垂危之死囚,必先全力將之救活,再處以死,所為何來?富裕之社會,其浪費如此,貧窮之國家,卻餓殍遍地。富強之工業大國,不省思其地緣、環境之特殊條件,自傲自大;不明宇宙盛衰相循之至理,遂以為其人種及文明優越無比。挾其財,恃其勢,以救星自居,君臨不幸之邦,為謀己利,先毀其文化、風俗、傳統,再灌之以急功近利之觀念,動之、撼之,以亂其心,得其利則佔之,無利可圖則棄城而逃。
似此,可謂「人道」乎?
佛家之不思善、不思惡,不贊成人間冤冤相報,但卻強調「因、果」不爽。其意即為「天道好還」,是委之於自然,不作人為「假慈悲」式之「人道」干預。既知「天道好還」,則可知當另一輪迴起伏之時,今之「代大匠」者,必傷至不可救藥!
章七五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起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承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轉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合
起
┌───────────────────┐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
└───────────────────┘
【解】
老子認為:人民吃不飽,是因為稅繳得太多。
【通】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
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
【釋】
人民之所以生活困難,是因為政府之苛捐雜稅名目眾多,難以應付。
為政者每以服務人民為由,窮奢極侈,美其名為國家利益,實際往往為當權之利益集團用作政治資本,以壯大實力。其利來自人民,謂之「稅」,稅收之名目視「食稅」者而定,食稅者眾,則稅目繁又多,且僅見其增,未見其減。
歷史一再重複昭示,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其崛起之初,必因民「饑」至不可耐,遂鋌而走險。迨新政權建立之初,掌權者尚能體會人民之疾苦,故「食稅」常少。然因人心貪得無饜,時日既久,奢而入儉難,「食稅」即增矣。設若人民尚能忍受,在上者必自矜其功,謂之領導英明,國泰民安。為求百尺竿頭,更上層樓,「食稅」增之又增矣。如此因果循環,孰知其極?
承
┌─────────────────────┐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
└─────────────────────┘
【解】
老子認為:人民之所以難治理,是因為在上者有為妄作,使得人民無所適從,是以難治。
【釋】
當政者若「有為而為」,不論其理由為何,必然不明「道」之真理,否則當「無為而為」才是。既不明「道」,必有私心;既有私心,必以己利為先;既以己利為先,人民之利必待己利有餘之時,始為之謀。
然而,私心既有,何時滿足?以時間計?以數量計?抑或以心理之狀態計?又私心僅屬個人?抑或涵蓋家人?家人之家人?家人之家人之家人?
即使私心得以滿足,於滿足私心之際,怎知民之需求?怎知如何滿足民之需求?又如何避免私利與民利相衝突?
難矣!難矣!
轉
┌───────────────────┐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
└───────────────────┘
【解】
老子認為:人民之不怕死,是因為在上者貪婪無止,弄得人民無以維生。
【通】
●《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
【釋】
人民之不怕死,是因為在上位者利用特權,貪得無饜,奢侈浮華。相較之下,生活有如天壤之別。人對事物之認知,完全來自經驗,眼未見、耳未聞,則不知其有。居上位者,集眾人之力,「求生之厚」甚易;而眾人在勞役之下,若見其上之人「得生之厚」,心必難平,不平則鳴,鳴而不得,遂感生不如死。生既不如死,何以生為,無以生為,是以輕死。
合
┌───────────────────┐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
└───────────────────┘
【解】
老子認為:唯有不追求享受,人生才會平順,這樣遠比養尊處優為好。
【釋】
如果為政者恬淡無為,則民風純樸,無聲色之刺激,無貧富之差距。人人平靜安寧地生生死死,既無大利令人顗覦,又無大樂惹人瘋狂。利害相差無幾,誰也沒有必要以生命為賭注,故能享受生命之樂。
前已言之,世人愚者居多,明道者寥寥無幾,若以民主投票表決,此說恐得票率為零。然而今日為草,明日為寶,君若不信,且待若干年月,「貴生」所遺之災 害將至矣。
章七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承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轉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合
起-舉例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
└───────────────────┘
【註】
客觀真實1:萬物初生,其體柔軟,為利於變化。
客觀真實2:變化既了,其體僵硬,無以為用。
客觀真實3:人智亦然,若保持柔弱,則利於學,一旦堅強,即告終止。
【解】
老子認為:人生下來之時,身體極為柔弱,死後卻變得堅硬。
【釋】
柔軟弱小與堅強壯大,各為世態變化之狀況。以時間而論,世態變化之始,為「始態」,始態隨時間值之增加而衰減,是為「生」,時間值繼續增加,到了某一限度,變化不再繼續,是為「終態」,主觀時間值中止,是為「死」。
在生、死之間,時間狀態連續進行,而時間與能量變化所作的功,便是世態的各種現象。現象之一,是量的變化,由小而大者,稱為生長,由大而小者,是負成長。現象之二,是質的變化,由柔弱變為堅強者,稱為正成長,反之,則為負成長。現象之三,是能的變化,由集中而擴散者,稱為正成長,反之,則稱為負成長。
但凡上述正成長之過程為「成」,負成長為「壞」,而正成長之現象為「住」,負 成長之現象為「空」(由有化空)。若正負成長之過程交結,則稱為「劫」,因劫而死亡者,是為「難」,劫之未成為難者,則為「緣」。
因此,萬事萬物之變化,不過由始態而終態,在正成長的狀態下,柔弱代表「生」機,而堅強代表「死」亡。然而此生、死係指結果,而在任何一事件之進行狀態中,柔弱及堅強常交互發生。柔弱代表事之始態,堅強代表終態。始生之時不可用,是「潛龍勿用」,堅強時亦不可用,是「亢龍有悔」。因此取捨之道,在於柔弱與堅強之中。
承-引申
┌─────────────────────┐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
└─────────────────────┘
【註】
客觀真實:同上。
【解】
老子認為:草木初生之時莫不柔軟脆弱,死後則形枯質槁。
【釋】
同上節說明。
柔脆之時,是「水」之善也,水至柔,充塞草木體內,故有生命。『其死也枯槁』,則是水不存也。
轉-解釋
┌───────────────────┐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
│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
└───────────────────┘
【解】
老子認為:所以堅強者皆與死亡同類,柔弱則與生存同類。所以兵力太強反而難以取勝,樹木長得粗大了,一定會被砍伐。
【通】
●《七三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荀子˙勸學》:『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莊子˙山木》:『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釋】
同前節說明。
合-結論
┌───────────────────┐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
【註】
客觀真實1:萬有引力與物體質量成正比,與其距離平方成反比。
客觀真實2:基於地心引力,重者在下,輕者在上,始能穩定。
客觀真實3:基於壓力與結構作用,柔弱者居上,始能保全。
【解】
老子認為:強大的在下面,柔弱的在上面。
【通】
●《易經˙小畜卦》:『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
【釋】
在天體中,萬有引力支配著星球及物體的運動。在地球上亦然,地球引力來自地心,質量或比重在引力作用下,其作用力與質量成正比。故而輕者居上,重者在下。同時,在下者受引力之控制力強,穩定性高,變化小,在上則相反。又基於引力與摩擦力之作用,物體堆積的最大可能,應為錐形,以其剖面視之,即為三角形。
此三角形之結構,象徵自然界能量狀態的分佈(詳細說明,請見《章一》)。其上下所象徵者,於國家結構,則為主政者及人民。若人民強大,而主政者柔弱,最符合自然之理,舉凡虛心、明理、見遠、知微、無為而為,皆屬柔弱之象。
在下者則應無知、無欲、身強、體健,此為老子體系之總覽。
章七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起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承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轉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合
起
┌────────────────────┐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
└────────────────────┘
【解】
老子認為:天的道理,就如同拉弓時調整弓弦一樣,弦太高了,就把它壓低,太低
了,就升高點。弦長了,就弄短些;短了,再補長一點。
【通】
●《章二》:『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章四十》:『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釋】
能量的變化,係根據熱力學定律「熵」值擴散,最後到達宇宙能量平衡的狀態。又基於能量不滅定律,故每一種運動的產生,都需要以另一種運動產生的能量,作為動力。在動量轉換的過程中,多餘的能量,即形成「熱」,唯有熱,至今尚無法全部還原為動能。
因此,上文『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就是「熵」的作用,亦為均衡律。
【例】
茲以人與人之「感情」為例,以說明『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之天理。
當感情得之太易,旋得旋失,旋失旋得時,則感情有如飲水,雖有需求,飲之卻是淡而無味。若人際交往太廣闊,人與人之間相處時間有限,無法建立深而且厚的依存關係,無人能分享內心的感受,反而更增寂寞。再如物質供應過於豐裕,人們沉湎於感官享受之中,人際關係日漸淡薄,難得有椎心瀝血的激情。再若養生過厚,名利心太盛者,必然唯我獨尊,其所感者,「無情」也!此皆「有餘者損之」。
在物質未見充裕之時,人不得不依賴人,彼此之困難相同、心事相通,是為同感,因感而生情。再以男女兩情而言,若交誼機會不多,一旦有一對象,輒珍而重、期而望之。其難度越大,心中堆積之情愫越多,感受越是強烈,其魂牽夢縈,可謂銘心刻骨,生死皆不渝,是『不足者補之』。
承
┌─────────────────────┐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
│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
└─────────────────────┘
【註】
客觀真實1:自然界遵從熵的能量擴散定律。
客觀真實2:人則追求能量的累積。
【解】
老子認為:天道是取多餘的,補不足的。人則相反,專剝奪本就不足的,以奉承強大的。
【通】
『雪裏送炭』,『錦上添花』。
【釋】
天之所以損有餘而補不足者,是天以均衡律為則。人損不足以奉有餘,即違反了均衡律。加以人之能量有限,所明有限,又面臨生存、生活的壓力,在經驗中,已被各種社會上「有為之作為」渲染,遂有私心作祟,人人如此,代代如斯,有如「滾雪球」。
雪球可視為「集體利益」,若此利益集團越大,利益越多,其穩定性也越高。為了保持正性的增加,必然是『損不足以奉有餘』。
然人道畢竟無法如天道恒久,人雖欲「損不足以奉有餘」,天卻能「損有餘」,當雪球累積至飽和狀態時,就可預知其崩潰在即,此所謂「富不過三代」也。
轉
┌───────────────────┐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
【解】
老子認為:有誰能把多餘的施給不足者呢?唯有有道之人。
【釋】
有道者法天行事,故能以有餘奉天下。
合
┌─────────────────────┐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
【解】
老子認為:故聖人有恩於人而不自恃,有功於事不居功,無私無欲不求表現。
【釋】
請見《章二》。
章七八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起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承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轉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主』。
正言若反。 合
起
┌─────────────────────────┐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
【註】
客觀真實1:水為液態。
客觀真實2:如施力於水,水分子為力之媒介,能傳達至任何物體。
客觀真實3:現代化之工具如水刀,為切割鋼板之工具。
【通】
●《章八》:『上善若水』。
【解】
老子認為:天下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的了,但若用水攻堅強之物,則又無堅不克,
正因為水最柔弱,故無從取代。
【釋】
水之所以弱者,以便利於用也。柔弱者易變,於攻堅之時,可隨機而變,變至功成為止。
侏羅紀之恐龍,碩大無比,堅強無匹,卻為自然所淘汰。人類與之相較,便顯得柔弱,為求生存,運用其「虛無」之理智,得以征服地球,建立文明。不幸「禍兮福所倚」,人自以為大,自命為堅強,遂與生之道相違。
【例】
工業用之水刀,其原理即以水之弱,以攻物之堅。
承
┌─────────────────────┐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
└─────────────────────┘
【解】
老子認為:弱勝強,柔勝剛,人人知道,但卻無人能行。
【通】
●《章卅六》:『柔弱勝剛強』。
●《章七十》:『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釋】
此即「知易行難」的明証。
轉
┌───────────────────┐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
│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主』。 │
└───────────────────┘
【解】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說:『能承受國民的屈辱,才能領導國家;能為天下負擔起災禍者,才能為天下之君主。』
【通】
●《章十三》:『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釋】
受國之垢與不祥,是愛其國也,《章十三》所言之託天下,其理亦同。
合
┌───────────────────┐
│正言若反。 │
└───────────────────┘
【解】
老子認為:正道與俗世的看法恰恰相反。
【通】
正反合之邏輯辯証法。
【釋】
正道是客觀的、永恒的、無私的,俗見是主觀的、暫時的、自我的。兩者不僅完全相反,而且不能相容。
然而正、反適為一體之兩面,而各主觀之和,適為客觀,客觀實為主觀之參考。老子言此,不在指責主觀之舛異,而在平衡過於主觀之認知。
章七九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起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承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轉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合
起
┌───────────────────┐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
└───────────────────┘
【註】
客觀真實1:能量不滅,質能互換。
客觀真實2:事件存積於人心成為記憶,影響人的潛意識行為。
【解】
老子認為:雙方若有極大的怨仇,不論如何化解,必有餘怨,這樣不是辦法。
【通】
●《六祖壇經˙懺悔品》:『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釋】
人之怨,有可道、不可道者,有可知、不可知者。恩怨既興,因果已成,非人可解。強欲解之,必徒勞而無功。
承
┌─────────────────────┐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
└─────────────────────┘
【註】
概念分析:左契:契指契券,即今之合同,雙方各執一半,以便將來合對。左契為左邊一半,以待持右契者來索,此為自甘卑下之喻。
【解】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待人,就好像持左契般自甘卑下,只給與別人,而不向別人要索,不責怪他人。
【通】
●《六祖壇經˙懺悔品》:『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以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
【釋】
解怨不如無怨,無怨不如不怨。遇事如不見他人過錯,僅作自我檢討,有錯改之,無則勉之,何怨之有?
【例】
基督耶穌,被釘於十字架上,其意即以自己的血,贖世人之罪。惜乎後人不能體念及此,犯罪仍然不斷。
轉
┌───────────────────┐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
└───────────────────┘
【註】
概念分析:徹:周之賦稅名。
【解】
老子認為:有德之人,如持左契者,只予人而不向人索取。無德之人,則如掌管稅收者,只向人索拿,而不會給人。
【通】
●《六祖壇經˙懺悔品》:『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守空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真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釋】
有德者無我,有我者無德。我心重,僅知己欲之人,將求而有得,視為當然,若有求無得,則以為人皆負我。心中有「人皆負我」之念,動輒恚怒、憤懣不平。所行所為無不乖張激烈,是無德之人。
若我心虛,僅見己非,而人人皆是,唯有謙遜待人,德自全矣。
人之德已全,進而為玄德,即知人間無善無惡,亦且無我無人,和光接物,真香內薰,此解脫之大道也。
合
┌───────────────────┐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
【解】
老子認為:天道雖不偏袒,但卻護衛有德者。
【通】
●《六祖壇經˙疑問品》:『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釋】
天道為無私之道,故無所親。天道即善道,善人行善道,是以善人得天道也。
章八十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理想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理想
┌────────────────────────┐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徒。│
│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
│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
│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
【解】
老子認為:有一個土地不大、人口不多的國家,雖有武器但因沒有紛爭而用不到,人民安於環境而不願遷徙到遠方。有船隻、車馬,但沒有乘坐的必要;有盔甲、武器,卻沒有機會陳列。人民回到了上古結繩記事的社會,滿足於現有的食、衣、住及生活習俗。與左右的鄰近國家,彼此動靜息息相聞,但是人民從生到死,互不往來。
【通】
●陶淵明之《桃花源記》。
【釋】
此理想之國,人人皆謂烏托邦,吾卻見其必行也。
數十年後,智能電腦將遍佈各小國寡民之域,人民但以視、聽資訊溝通,身不出戶,卻可以上窮太空,下臨淵地。彼時人類或因核戰之餘,元氣已傷,或因環境污染,物質文明破產,倖存者十不及一。彼時人類銳氣已銷,痛恨知識,因電腦無私,尚可同存。而地球上所餘不多,人無從挑剔,是以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悲哉人類,有福不惜福,至福盡禍臨之日,苟有殘餘,尚能不珍惜焉?
章八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前提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假設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推論
前提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
【解】
老子認為: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有德行的人,透過行為表現其德,而不與人爭辯,喜好爭辯者是無德之人。精通知識者,知道的範圍有限,而無所不知者,所知深度有限。
【釋】
若不考慮時間因素,則無從証明論理之真假。時間係動態,片刻未曾中止,然常人不覺,每每無視時間之重要性。舉例而言:「美食有利」,此言有一前提,即食者必處於「未飽」之狀態。否則,人腹已飽,無論何種美食,已無空間可納,何利之有?再曰:「失戀為害」,此亦係假定此失戀者,今後將終生潦倒不堪。否則,孰知「再戀」不更甜美?抑或因此發憤圖強,別有所得?
「信言」為經得起時間考驗之言,「不美」者,因其真實,直指人心,無所雕琢。
不可信之言,必須講究包裝,惑人耳目,以遂其私。「善者」自知為善,又何辯之有?「辯者」固知己之不善,必裝之飾之,以言惑人。人生而有涯,若知所知有限,是真知也,故為「知者」。不知己限,妄稱「博者」,是以博惑人,曝己之不知也。
假設
┌─────────────────────┐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
【解】
老子認為:聖人不為自己囤積,施之於眾,其結果是眾人所回饋的多。
【通】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釋】
不積者指有而不存,施與眾人。蓋能施者必先有,由有至無,乃一時之狀況,因果循環,受施者既已有,亦可為施者矣。是以循環累積,以眾人之積,施者必有增焉,既增必多,施者眾多,人人皆受惠。再以心理層次而言,若以「不積」為目的,則應以「施」為手段,目的達到,即有收穫。利人利己,其利最大。
結論
┌───────────────────┐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解】
老子認為:天之道,對天下有利而無害;聖人之道,服務於天下而不爭。
【通】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
【釋】
天生萬物,養育萬物,何害之有?聖人無私無己,為民服務,有何可爭?
同理,有害於天下者,必非天之道,有為而爭者,必非聖人。
【論】
時間為人之固定資本,伴生伺死,於生死之間,則為能量之變化。能量多變,其中之一種形態即為「我」,「我」甫形成,即有累積,若累積者僅能作「功」於一時,時過境遷,此類累積實無累積。例如張家長、李家短,除可供一時之消遣外,一無所得。如是之「我」若係發生在青少年時,隨著生理之發育,神經原未能及時建成有效的網路,智力將停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