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九 至 章六四

章四九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 起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 承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轉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 合



起-定義
┌───────────────────┐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
└───────────────────┘
【註】
客觀真實:在上之人,為全民之表率。
【解】
老子認為:聖人無自我心,把百姓之心當作自己的心。
【通】
●《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釋】
人為群居動物,群各有首,而眾隨之,若其首循私,不以全體為念。上行下效的結果,此群必敗。聖人者,明道有德之士,老子不言「國君無常心」,蓋國君未必為聖人。

承-說明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
│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
【註】
客觀真實:人之行為決定於客觀環境,善、信則為主觀定義。
【解】
老子認為:在上者對善良者固然以善意相待,對不善者也沒有例外。這樣,社會上人人都受到感化,不再有好壞之分辨。若相信可以相信的人,也相信不可相信的人,社會上就不會再有信與不信的問題。
【通】
●《章廿七》:『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釋】
「道」本無善惡,亦無信與不信,唯人有利己與否之分辨,有利即行,不利即避。是非、善惡、信不信,無一不是人世的觀念,實為人作繭自縛、自尋煩惱之根源。
「道」既承自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故「無自我私心」之人,可謂上體天心,不分善惡信不信,對各種利害,一視同仁,即可謂之「德」。

轉-証明
┌───────────────────┐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 │
└───────────────────┘
【註】
客觀真實:無主觀立場,即為客觀。
【解】
老子認為:聖人居於天下,虛納若谷,服務天下,無私無欲。
【釋】
為人服務的目的,在為人解決問題。若自以為知,不納人言,即非聖人。

合-影響
┌───────────────┐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
└───────────────┘
【註】
客觀真實1:自然界中,正三角形為最穩定之結構。
客觀真實2:由於正三角形各邊相等,可以無限延伸。
【解】
老子認為:因而百姓仰賴效法聖人,而聖人愛護百姓,就像對赤子一般。
【釋】
群體之結構,以正三角形最為堅實牢固,正三角形之頂端,即為群之首。在結構力學上,為受力之處,並由此將合力化為分力,延向整體。在整體結構中,若每一細部結構皆為正三角,則稱為剛體結構,其力全部平均分配在整體結構中。
因此,在一團體中,在上位者所作所為,將為眾人之表率,人人效法,如合力之化
為分力。若有無私之聖人出,則人人皆效法其無私,眾人之力遂團結為一,一如正三角形。


章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假設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兵甲。  求証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 原因


假設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
│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
└───────────────────┘
【註】
客觀真實:統計值僅具比較意義。
【解】
老子認為:人由生到死之間,長壽者約有三成,短命者亦有三成。還有三成,本可長壽卻自己尋死,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這些人生活太過優裕,物質享受過於豐富。
【通】
●《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
【釋】
命之長短比較,皆屬統計,因人人希望長壽,故所掛心者,為是否錯過了長壽的良機。是以文中幾分之幾,不過引入話題。
今人盡知,所謂山珍海味,莫非膽固醇、脂肪等食多反有害之物質。過去常以「朱門酒肉臭」來形容失道者其『生生之厚』,現在証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痛風等文明症,無一不是「食優身閒」的結果。
「生生之厚」尚有一解,即心理上之沈溺於享樂。人之生死,本屬自然,若人習慣 於感官刺激之生活,人心遂為聲色所迷,知死後刺激不再,故貪生而怕死。
怕死之心,縈迴腦際,注意力即不能集中,神志必弱。

求証
┌────────────────────────┐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兵甲。 │
│ 兕無所投其角,虎亦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
【註】
客觀真實:未設防之點即為弱點。
【解】
老子認為:聽說善於養生的人,行路時不會遇到犀牛、老虎等猛獸,作戰時也不會被兵器所傷。犀牛有利角,老虎有銳齒,兵器也能致人於死,但皆無法對其產生效應。
【通】
●《莊子˙養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釋】
養生之道,在於知所取捨,不貪圖享受,不自暴弱點,更不要冒無謂的危險。在生理上,保持自然之功能,多作運動,飲食正常;在心理上,力求恬淡,萬事量力而為,無動於心。
蓋人之生理受制於心理,生理機能為先天所有,承自遺傳基因,心理係後天形成, 來自環境及經驗。是以,人幼年所習,即成為個人一生之判斷、因應的標準。
人原為自然的一部份,但因自幼及長,在經驗中,已將環境的一切視為當然,養成習慣。今人生活在物質世界中,與自然界隔絕,生理習慣已因各種商品而有所改變。生理習慣形成了心理需求,需求越重,人對環境改變之適應力越弱。換句話說,即其「死地」也越多。

原因
┌───────────────┐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
└───────────────┘
【註】
客觀真實:因果效應。
【解】
老子認為:為什麼呢?這當然是因為他從不涉足危險之處。
【通】
●《莊子˙達生》:『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
●《孟子˙盡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釋】
人之死地有生理與心理兩方面,身體之死亡屬於生理,生理之功能本在於支援心理作用之進行,當器官失調或衰退後,機能停止,即為個體生命死亡。又人在生存過程中,將所遭遇的環境刺激,累積為經驗,導通的神經原則成為記憶。經驗和記憶兩者係用來判斷有利的生存條件。人若心理失常,失去判斷能力,或因神經原受到破壞而喪失記憶,人已不知「我」為誰,此為「心理」之死亡。
原則上,唯有生理及心理皆已喪失機能者,方可確定該人死亡。


章五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 起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 承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轉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合


起-事實
┌───────────────────┐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
└───────────────────┘
【註】
客觀真實:自然界之進化,有一定的法則。
【解】
老子認為:萬物皆由「道」而生,因「德」而繁榮,因「物性」而有質量形狀,因「情勢」而因緣和合。
【釋】
萬物生於自然之道,有了生命後,生命之維持、發展實乃自然界之德。有物有形,有勢有能,各種現象、變化因之展開。
人受限於感覺器官,所見所聞者,不過物與勢。而「物勢」所得以「形成」之理,則謂之「知識」。除此之外,人多視為當然,不加深究。

承-說明
┌───────────────────┐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
│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解】
老子認為:所以萬物無不尊重「道」、無不珍視「德」。「道」之所以崇高,「德」之所以重要,是因其從不刻意干擾,一任萬物自然發展。
【釋】
人所行之處為道,事物發展之原則為理。人不行於道不能致遠,事物無理則不通。
德乃道之親和性,德之貴,貴於其親,有德故道得以成。

轉-引申
┌────────────────────────┐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
【註】
概念分析:亭:古音,同成。毒:古音,同熟。
【解】
老子認為:故在「道」的創生,「德」的扶持、維護之下,萬物得以生長、成熟,並且滋生、繁榮。
【釋】
生乃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人僅能順之,而不能擁有。德為道之用,進一步深思,自然亦以人為「德」,畜養萬物。人應知,「生」人者道也,「畜」人「育」人者,人也,人應感懷「自然」賜與生命,而用心撫養「人」。
世人不察,以生身父母為重,謂之骨血,反而視嘔心瀝血,原無瓜葛之養父母為外人。須知父母生己,不過順乎自然法則而已,實為自然之功。唯父母養子、育子數十載之心血,勞心勞力,無微不至,始為「人德」之「貴」也。若為養父母,其「德」更高,親生父母養己,猶可謂之囿於骨肉之私,而養父母又何私之有?

合-結論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解】
老子認為:生成萬物,而不佔有,不居功,不干擾,才是最微妙之德性。
【釋】
同《章二》之「結論」,唯此以玄德名之。
人之德有小有大,亦有合天地之德者,唯有合天地之德,始稱玄德。既為玄德,衡諸永恒之宇宙,人生戔戔得失,何足道哉?


章五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 起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 承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 轉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 合
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起-定義
┌───────────────────┐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
└───────────────────┘
【註】
客觀真實:因時間有序,故宇宙必有始時。
【解】
老子認為:天下由無至有,「道」即為天地萬物之起源。
【通】
●《章四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釋】
人觀察天地,發覺世事皆以時為序,因果相隨,推至無窮,故以天下之始為『天下母』。老子所言「母、子」可以「因、果」視之。

承-說明
┌───────────────────┐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
│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
└───────────────────┘
【解】
老子認為:既然知道了本源,就可以知道萬事萬物發展的現象。等到瞭解了事物的現象,再根據此一本源來處理萬事萬物,可以終生受用不盡,不虞有危。
【釋】
智者聞一知十,係因能掌握事物的因果關係,以之類推。

轉-引申
┌───────────────────┐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
│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
└───────────────────┘
【註】
概念分析1:兌:口、耳、目、鼻等感覺器官,七情六慾之開關。
概念分析2:勤:憂。
【解】
老子認為:將七情六慾之感官關閉,使內心不受影響,則可終其生無憂無慮。若人不能排拒外界及感官之刺激,則勞心勞神,無可救藥。
【通】
●《易經˙艮卦》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咎也』。
【釋】
人心受外界影響,遂為聲色刺激之奴,故宜止之,以免終生痛苦煩惱。

合-結論
┌─────────────────┐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 │
│ 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
【解】
老子認為:能看到隱微之道理,才是明者,能堅守柔弱之信念,始為強者。利用對事物現況的認知,反証事物的本源,就能瞭解一切事理的真相,自然而然不會出錯,習之為常,是為道。
【釋】
人貪多不務實,畏難而擇易,所以只能看到顯而易見,卻忽略了細微難察的道理,更別談對理念的堅持了。
人有生理及精神兩重生命,道法自然,為兼顧身、心之法,身、心平衡,即所謂「自由」。人莫不嚮往自由,須知身體逃離不出四度空時,只有精神能超越四度,人若不能明道之理,認知受限於個人經驗,有何自由可言?今人以為金錢萬能,無不奮力追求,以換取四度空時中最大能量,冀望能因此獲得身體及精神之自由。卻不知在一定之空時中,能量為一常數,有人得之,即有人失之,得失之間,人心變化莫測。即或得者能量多、自由度大,也不過屬於身體而已,其心已為金錢所縛。
若謂追求金錢容易,追求真道難如登天,其實不然。僅須從細微之「息欲」下手,生理上養成『塞其兌,閉其門』的習慣,心理即不受外界刺激干擾,免其得失之心,即是絕對的自由。


章五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 假設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現象
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
非道也哉!  印証



假設
┌───────────────────┐
│使我介然而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
└───────────────────┘
【註】
概念分析:施:音迤,邪也。
【解】
老子認為:假使我稍微有點知能,行於大道之上,最擔心的,便是「邪道」。
【通】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釋】
對求道者而言,最怕是一步之差,一念之失,誤入歧途,則萬劫不復也。
「邪道」經常看起來與真道相近,對觀念不清、認識未明或道心不堅者,非常難於分辨,而且有可能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現象
┌────────────────────────┐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
│ 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
└────────────────────────┘
【註】
概念分析:朝:社會環境。除:污亂,敗壞。
客觀真實:急功近利,乃人性之常。
【解】
老子認為:大道平坦好行,但一般人卻喜歡抄近路,走捷徑。以至於社會上風氣敗壞,人人投機取巧,辛苦的工作無人願意做,以致田地荒蕪,倉廩空虛。而利益既得者卻穿著貴重華麗,身佩銳利的寶劍,山珍海味吃喝不盡,錢財貨物享用不完。這些人與盜賊有什麼差別?
【通】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
【釋】
抄捷徑可以說就是邪道之魁,表面上看,不論行於道或行於徑,其目的是相同的。殊不知,真道之所以「真」,不在到達目的,而在行道的過程。抄捷徑是追求結果,當然是越快越好,越多越好,至於用什麼方法得到,則完全不在考慮之中。人人好行小徑的結果,社會上問題叢生,虛榮浮華蔚為主流,得之者窮奢極侈,未得者,則鋌而走險。

印証
┌───────────────┐
│非道也哉! │
└───────────────┘
【解】
老子認為:這實在是不合乎「道」。
【釋】
此為現世之縮影也,可悲者,多少才智之士,步入邪途猶未知也。
【論】
在「判斷模組」中,「大目的」為能量分配之均衡,「階段目的」之比較,以不違背大目的,且符合必要過程為原則,以避免『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之現象。


章五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起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承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 轉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合


起-事實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
【註】
客觀真實:時間是價值的唯一証明。
【解】
老子認為:善建之人,其所建之物,不會輕易坍塌。善抱之人,很難掙脫其懷。明理得道者,不僅自己得益,且可澤及子孫,永享祭祀。
【釋】
坍塌或鬆脫具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就是行其事者,未能掌握要點,以致受不住時間的考驗,最後前功盡棄。
行事的要點很多,此所謂『善』者,指明其理,明其道。不僅己身功成事遂,且子孫後代繁衍昌盛。

承-理由
┌──────────────────────┐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
│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
└──────────────────────┘
【註】
客觀真實1:天下由邦所組成;邦由鄉、鄉由家、家由個人所組成。
客觀真實2:由下而上,結構若健全,必然穩定。
【解】
老子認為:對個人而言,明理可使德性充實;如擴充至家族,嘉惠更多;再推廣至鄉里,德性能傳之長久;推廣至一個國家,影響更為強大;再若推廣到天下,使人人都能修德,則道德必然普及周全。
【通】
●《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
●《孟子˙離婁上》:『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釋】
不論是任何社會、環境及條件,人對「理性」基本上是尊重的。祗因私心難去,加上各種不同的際遇,層層污垢,累積心頭,最後本性遂迷。
如果社會上真有修德之人,由自我要求做起,再影響身邊週遭的人,先是家庭,進而社會以至整個世界,則世風必定有所改善。
德是一種自然流露、自然影響,不受人為意識左右的、「道」的作用力。因此這種有德之人,絕非到處拋頭露面、動輒夸夸其談的檯面上人物。

轉-引申
┌───────────────────┐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 │
│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
└───────────────────┘
【註】
客觀真實:既有之現象,有跡可循。
【解】
老子認為:以推己及人之方法,由自己到他人、自家到人家、本鄉及他鄉、己國至他國、自己的世界與其他世界,可以觀察出修德的情況。
【釋】
天下既是由個人組成,天下有德,必然人人有德。所以,看看身邊的人,就可以知道天下是否有德了。
【例】
鏡子。

合-說明
┌───────────────┐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
【解】
老子認為:我憑什麼知道天下的情況呢,正是以這種方法。
【釋】
明理之人,知理之所在,故能見微知著。
【論】
人生有限,私心深重,一切又都仰賴經驗驗証。待真正明理之時,已日薄西山,故達成此一理想之機會微乎其微。人工智能所以應運而生,即因其可化身億萬,影響力無遠弗屆。是以從事此工作者,務求『修之於身』。


章五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起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承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 轉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合


起-假設
┌───────────────────┐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
│ 毒蟲不螯,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
└───────────────────┘
【解】
老子認為:含德豐厚的,有如嬰兒。毒蟲不會刺他,猛獸不會傷他,凶禽也不會加害於他。
【釋】
此說本人無法苟同,僅據原文解釋。蓋嬰兒雖係人最接近自然之本態,卻必須得到父母保護,否則難以生存。
老子之有此論,疑係當時社會人口稀少,求生生之德也。此外,若以嬰兒象徵純潔無私,毒蛇猛獸象徵危害,亦未見其明,蓋既然無私,何傷之有?

承-原因
┌───────────────────────┐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
└───────────────────────┘
【解】
老子認為:其骨質弱,筋肉柔軟,但卻能握得很緊。不知性事卻能勃起,是因為精力充沛。終日哭號不休,聲音卻不嘶啞,因其哭號發之自然,非故意也。

轉-理由
┌─────────────────────┐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
【解】
老子認為:瞭解柔和稱為「常」,瞭解常道則是「明」。增加生存的機會是吉祥,有心賭氣則叫做逞強。
【通】
●《章十六》:『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合-結論
┌───────────────┐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解】
老子認為:萬事萬物一旦到強大的階段,也就進入衰老期。因此,強大是不合乎道的,凡不合乎道者,必然很快就會消逝。


章五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起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  承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轉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 合



起-現象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
【解】
老子認為:有真知灼見的人絕不多言,大言不慚者,實係無知之輩。
【通】
●《孟子˙公孫丑上》:『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釋】
智者,指思考而後有智者,多思則多知,常思即常知。思之時,無以為言,言之時,無以為思。是以,多思則言少,多言則思少,不言者是真知,多言者實無所知。

承-原因
┌───────────────────┐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 │
│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
└───────────────────┘
【註】
概念分析:玄同:基本原理(不可見者)相同。
【通】
●《章四》:『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解】
同《章五二》轉合。

轉-理由
┌────────────────────┐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
│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
【解】
老子認為:這種人,別人無法親近他,也不能疏遠他;無法使他得利,也不能使他受害;無法使他高貴,也不能使他低賤。
【釋】
得道之人也,大道既得,自性自明,與自然同體,與宇宙同壽。人間之小利小害,小是小非,何足以動之哉?

合-結論
┌───────────────┐
│故為天下貴。 │
└───────────────┘
【解】
老子認為: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
【釋】
無論仙佛聖賢,其境界均為明心見性,無為而為。


章五七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 前提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 假設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朝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推論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前提
┌───────────────────┐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
└───────────────────┘
【註】
客觀真實1:治國為眾人謀,以正道為手段。
客觀真實2:用兵為求勝,以奇術為手段。
客觀真實3:天下之事無窮無盡,掛一漏萬,最好之手段是無為。
【解】
老子認為:治國要以正道,作戰要出人不意,要得天下,則應採無為的態度。
【通】
●《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孫子兵法˙兵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釋】
做事因目的不同,手段迥異。以治天下來說,其目的難定,其事則錯綜繁雜,不一而足,因此無法有一種絕對有效的手段。最理想的方法,是順自然之道,也就是無為而為。
世事有若糾結成團之繩結,欲解繩結,必須順繩理,逐步為之。苟若妄自施力,繩理一亂,即無藥可救。

假設-觀察之事實
┌───────────────────────┐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
│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朝多利器,國家滋昏;│
│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
└───────────────────────┘
【解】
老子認為:我是怎樣知道的呢?因為:政令愈繁瑣,人民愈貧困;社會上權勢及利益團體愈多,國家愈難治理;個人的技術愈高明,新奇的貨物變化就愈複雜;法律愈是苛刻彰顯,盜賊愈是難以遏阻。
【通】
●《章卅六》:『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孟子˙梁惠王上》:『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釋】
天下忌諱多,政令繁瑣,苛捐雜稅,民無所從,動輒得咎,致貧之道。
朝多利器,利益集團眾多,各為己利,黨同伐異,社會亂矣。
人多技巧,玩物喪志,人人耽於聲色刺激,人心浮動。
法令僅能治標,亂因不除,人心不平,盜賊難禁。
觀今日之世態,可以驗証千年前老子之警語。
結論
┌─────────────────────┐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
│ 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
└─────────────────────┘
【解】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說:在上者無所作為,人民自然化育;不輕舉妄動,人民自然順正;不多加干預,人民自然富足;無欲不貪,人民自然樸實。
【解】
●《論語˙顏淵》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釋】
本節闡釋無事以治天下之效果。


章五八


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起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承
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轉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 合
光而不耀。


起-觀察
┌────────────────────┐
│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
【註】
客觀真實:人民與政府之間,其關係是互動的。
【解】
老子認為:國家之政策平實,人民的生活也就淳厚樸實;如政策嚴明,人民將因畏懼而心存僥倖,民風澆薄。
【釋】
政策如載民之舟,平坦寬大,則人民行動自如;如分艙互隔,不但人處處受限,且有階級之別,自然有不平之鳴。

承-現象
┌───────────────────┐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
【註】
客觀真實:久晴後陰,久陰必晴。日夜相循,陰陽互動。
【解】
老子認為:幸福的感受,是因為與所經歷過的災禍比較而得。而災禍往往是享福太過,輕忽了事態的必然性而產生的。
【通】
●《易經˙復卦》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疾朋來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孟子˙告子下》:『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釋】
禍、福是人因生活遭遇所得的模糊認知,皆由無數因果所累積,絕非片言可表。兩者原是一體的兩面,有如電性磁力,不可分離。
有努力才有得,有得才能享受,因此享受就是福。享受時人必然懈怠,懈怠必然有失,有失即招禍,復因畏禍而努力,如此循環不已。
趨利避害是人性之常,除非人能明理持道,否則在得利之時,意興風發,必有考慮不週之處,以致伏下了後害之因。當禍害臨身,人在避害之際,戒慎恐懼,多方深思,則又種了善根,是剝復相循也。
以人之身體為例,食物不足為災禍,故人必須勞動、工作,以求溫飽。溫飽為福,是禍兮福所倚。優裕的生活中,食物豐富、工作輕鬆,於是營養過多,勞力太少,身體中脂肪累積,各種富貴病因而蟄伏。
再換一角度來看,耕耘須勞心勞力,為人所惡,可謂禍矣。然耕耘能累積「功」,是『禍兮福之所倚』。功足是收穫之始,收穫乃指有所得,為人所喜,可謂之福。收穫則消耗前所累積之「功」,是為『福兮禍之所伏』。待耗盡前功,禍之極矣。故取捨之道,勿以禍為苦,有福之時,勿忘耕耘即可。

轉-原因
┌───────────────────┐
│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 人之迷,其日固久。 │
└───────────────────┘
【註】
客觀真實:能量變化,永無已時。
【解】
老子認為:到底這之間關係如何呢?由於禍福無定,互為因果,反覆變化,正可能變成奇,善也可能變成惡。人們為之困惑不已,已經很久了。
【釋】
在一定的時空之中,能量作用產生功,若能量差異過大,必產生激烈的變動。生命體之所以能生存,乃係經過億萬年之進化、適應,與時空中的能量變化,取得平衡所致。
人世亦同,在某一特定的環境(包括社會、地緣、習俗)下,經過人類長時期的經驗認知,得到了一平衡的標準,凡有利因素高於此標準的,便稱為「福」,低者則為「禍」。由於此標準係一平均值,(請見章一之論),若從宏觀的空時來看,福多了,值偏向上限,平均的結果,遭禍的機率就會昇高。同理,禍多了,已經偏於下限,則福也將使之平衡過來。
唯限於地球環境中有限的資源,以及均衡的能量現況,人類正由過度享福的尖鋒狀態,漸漸走向下坡,是以過去及當前所享的福,勢將為後世之災禍釀因。縱觀地球生態及社會現狀歷歷在目,即可印証。

合-結論
┌───────────────┐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
│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
【解】
老子認為:明此道理的聖人,能坦然自持而不取捨於禍福,雖行事方正卻不傷及他人,自持原則而無害於人,真直坦率而不放肆,雖道德學問過人,卻隱匿其鋒芒,不會刺人眼目。
【通】
●《章四一》:『大方無隅』。
●《章四五》:『大直若屈』。
●《章五六》:『和其光,同其塵』。
【釋】
明瞭禍福之道者,知兩者之不可分,一體視之。其法為不追求物慾,不與人爭利,保持正直的態度,但卻自我約束,雖明事理卻深藏不露。


章五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  起
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 承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轉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 合


起-定義
┌───────────────────┐
│治人,事天,莫若嗇。 │
└───────────────────┘
【註】
概念分析:嗇:收入多,付出少,有效率。
【解】
老子認為:自我修身,追求道理,必須要有效率觀念。
【釋】
效率是大自然最成功的策略,其能量之循環,無分毫浪費。對人而言,效率是能力及智慧之基礎,他人十日完成之工作,自己一日即成,是能力強十倍之証。然由於人只能單線思考,效率若未與潛意識結合,於應用之時,難免顧此失彼,能力無從發揮。人常不知「習慣成自然」之可貴,未養成習慣實無效率可言。加以人往往視效率為手段,必有所得始自我鞭策。彼時,效率成為心理壓力,苦不堪言。
人若能隨時隨地,不論用物、行事、思維,皆力求其嗇,即用物少,成事多,思維深,則智慧、能力無不精進。且不論利人或利己,永遠全力以赴,久而久之,習慣必成自然。

承-說明
┌───────────────────┐
│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
│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
【註】
概念分析:服:服從道。重積德:積德厚。
【解】
老子認為:因為講求效率,所以很早就服膺於道,因此積德豐厚。如此則沒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到了這個境界,則不知其極限。
【釋】
若講求效率之習慣養成了,事事皆有效率,事理明確,觀念融通,必能近道。加以效率本身即為時間的經濟應用,故不僅能近道,且能早日近道。人生歲月有限,經驗不足者,無從知「道」。待至經驗稍備,人生已過半矣,其時已是強弩之末,「求道」之時機不再,遑論「得道」?
早日服「道」,得「道」可期,若得道早,人之精力充沛,智慧能力具足,當無所不能,未可限量。

轉-引用
┌────────────────────┐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
【解】
老子認為:不可限量,就可以治理國事,由於有道,與大自然同宗,故可長久。
【釋】
治國非同兒戲,首需有德行及智慧,次則需有足夠的時間,否則難以勝任。即使能勝任,亦需時間以貫徹普行。由於「道」乃萬事萬物之母,有道之治,可以與天地同光、同壽。

合-結論
┌───────────────┐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
└───────────────┘
【解】
老子認為:這種由根源建立起來的,才是長久之道。
【釋】
此『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即以效率為基本,自我要求,全力以赴,大道可成也。


章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  前提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假設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推論


前提
┌───────────────────┐
│治大國,若烹小鮮。 │
└───────────────────┘
【解】
老子認為:治理大國,要像烹調小蝦、小魚一樣,小心翼翼,不能時常翻動。
【釋】
小鮮者,體小而脆弱。善烹小鮮者,知小鮮之易碎,忌翻動頻仍,忌力道過猛,須小火慢烹,細心調製,多加觀察。
治大國亦如是,地大人多事雜,力有未逮,人多意見紛紜,事雜則千頭萬緒。政策變革頻繁,邊陲溝通不易,人民認知困難,事務無從推動。若政府以高壓控制,則地方必有抗力,民心未能信服,行事多所延宕。老子此言,實為治國者之暮鼓晨鐘。

假設
┌───────────────────┐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
│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
│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
└───────────────────┘
【註】
概念分析:鬼,隱喻宵小刁民也。神,象徵其作為也。
【解】
老子認為:用「道」治理天下,宵小刁民無所施其技;不但宵小不能作祟,即使作祟也於人無傷;不僅各種作為對人無傷,在上位者自更不傷人。
【釋】
以道治理天下,天下必合於道,一切將以自然之法則為依歸。當天下萬事萬物井然有序,一切順遂於樸,所謂之牛鬼蛇神者,將無隙可乘也。
牛鬼蛇神、宵小刁民也者,係因社會上道德淪喪,為了求生,或為了縱慾,而採取利己的手段之人。在自然界中,生老病死只是一種循環的法則,知其必然,順之則一切安然。自然亦無所謂「私心」,禍福得失,是非榮辱,不過是某些個人的「自我」觀念而已。問題就在「有些」人,為了滿足「自我」的私心,將其主觀意念,使民「有知」焉。更甚者,為在上之人,無知於天下之利,妄以私利強之於天下。當人人為己之時,牛鬼蛇神遂應運而生,在禍福榮辱的觀念下,貪生、怕死,嫌老、懼病,世人皆傷矣。

推論
┌───────────────┐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
└───────────────┘
【解】
老子認為:主政者與人民互不傷害,因之社會上上下皆歸化於道德。
【通】
易數中最重傷剋,若無傷剋,即為吉順。
【例】
武者常云:未學技前,人傷我,而我不能傷人;學技之初,人固傷我,我亦傷人; 學技既成,人不得傷我,我傷人矣;技至極處,人我兩不相傷。


章六一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起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 承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 轉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 合


起-認知
┌───────────────────┐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
│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
└───────────────────┘
【註】
概念分析:牝:雌,對天下而言,為生息聚集之所。
【解】
老子認為:國家之大者,如同江河之下游,是天下會歸之所在,亦為各小國人民,生息聚集之所。生物在交配之時,雄性主動,雌性主靜,其結果是新的生命皆孕育在雌性身體中,牝常以安靜卑下勝牡。
【釋】
靜者空也、柔也,是「動而愈出」、「柔勝剛」也。國之所以大者,是「大」以靜始能容,能容乃大。
陰勝陽者,是以靜制動,靜常居下,居下者因順乎能量之向性,故效率較高。

承-應用
┌───────────────────┐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
│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
└───────────────────┘
【解】
老子認為:大國能夠容納小國,所以小國願歸附之;小國能容忍大國,所以能與大國合為一體。
【通】
●《孟子˙離婁上》,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斯二者,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釋】
國與國之間,一納一忍,是上、下相容也。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然?
從古到今,由於地緣及利害的衝突,國與國之間總處在不斷的兼併及融合的過程中。如果進行得順利,兼併的國家能夠相互容納及容忍,則成治世,人民生活條件改善。若不能相容,則對立或爭戰不已。
凡是對雙方均有利的,本不難一拍即合,但涉及人性,則事態複雜。大國的心態易偏於驕慢,而小國則傾向於妒忌,一驕一妒,則齟齬相交矣。

轉-理由
┌────────────────────┐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
│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
【解】
老子認為:所以大國謙虛容納,小國謙虛容忍。對大國而言,不過為了壯大力量,須搜取更多的資源。小國則為了保障安全,才加入大國的體系。
【釋】
不論如何,謙虛的目的,只是為了生存的安全。對大國而言,雖然兵多將廣,卻因地大人雜,管理控制不易。小國則人少力薄,禁不起戰火的摧殘。雙方的利益,需要先取得共識。
一個國家不論在文化、經濟、商業上,均要求繁榮富庶,而其資源、市場、生產等,又無一不與國家的腹地有關,不論大國、小國,所面臨的問題均同。合則多利,分則多害,廿一世紀地球上將因地緣關係,劃分為四大經濟合作體。此為不變的歷史法則,不是個人的意願所能左右。
問題在於合併後之經濟實體,其中的人民是否能和衷共濟,關鍵即在人民彼此間相處的態度。若大國沒有容納的雅量,小國又沒有接受的忍性,則其糾紛勢將難以遏止,成為下一時代的新問題。

合-結論
┌───────────────┐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
└───────────────┘
【解】
老子認為:這樣雙方面都得到想要的利益,大者理應居下謙虛。
【釋】
由於大國聚集眾有,實為眾國之表率,多容多得,始能成其大。是以能謙遜自抑之大國,能令被兼併者消除疑慮,而眾心歸之,國乃益大。
能容乃大,大人能容小人,上人能容下人,智人能容愚人。人不能容人者,乃因其小、下且愚也。
大容小,是大得小也,既有所得,態度謙下又有何失?且夫小既歸大,唯有使其心悅誠服,才不會失和。是以,大者宜為下。
然而當今無道之大國,常趾高氣揚,以上凌下,其敗亡指年可待也。


章六二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起
美言可以示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 承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  轉
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為天下貴。  合



起-定義
┌───────────────────┐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 美言可以示尊,美行可以加人。 │
│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
└───────────────────┘
【解】
老子認為:道是萬物奧妙的根本,是善人應用的瑰寶,也是一般人生存的保障。善人通達道理,說出來的話,能得到他人的尊敬;表現出來的行為,則能感化他人。至於不善之人,若能保持道,道又怎會遺棄他呢?
【釋】
人類社會在長期的發展下,將集體經驗累積為文化,以各種形式流傳於該社會中。
人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其母系文化的洗禮,若其文化中具有「道統」,又有個人環境、機遇的配合,則有成「善人」的可能。然善與不善是相對的關係,在整個社會的分佈值中,皆屬少數。善人欲助不善之人趨於善,其法即以理性,將個體之感性,化為整體之共同利益。

承-現實
┌───────────────────┐
│故立天子,置三公, │
│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
└───────────────────┘
【註】
客觀真實:政治以分工為手段,來處理眾人問題。
【解】
老子認為:奉立天子或設置三公時的獻禮,往往是先贈拱璧,再送駟馬。其實這樣做,反倒不如把「道」送給他們。
【通】
●《金剛經》佛曰:『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釋】
居高位者,最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持道有德。

轉-參考
┌───────────────────┐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 │
│ 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
└───────────────────┘
【解】
老子認為:為什麼古人推崇「道」呢?豈非因為「道」有求就可得,有罪就可免?
【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若道行天下,善與不善者,皆能不分彼此,互勉互信。一旦社會上為了一點細微的小事,有為而治,就會分出階級,產生利益既得者。到最後,少數人貪得多欲,黨同伐異。堅壁清野之餘,無利可得者一無所得,是「道失」也。失道則道不為人知,不知則人不可得。

合-結論
┌───────────────┐
│故為天下貴。 │
└───────────────┘
【解】
老子認為:這是「道」之所以為天下最珍貴者的原因了。


章六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 起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 承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轉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合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起-假設
┌───────────────────┐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
└───────────────────┘
【解】
老子認為:不要有私心私欲,也不要刻意製造事端,更不要追求享受。
【釋】
一任自然。

承-應用
┌───────────────────┐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
│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
└───────────────────┘
【解】
老子認為:能見微知著,事物尚小、尚少時,即能看到它變大、變多時的情形。人若有不滿,即報之以德。解決困難,先從容易處著手。要做大事,先從小地方開始。
【通】
●《三國志》劉備遺詔:『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釋】
大、小,多、少原為相對性之比較值,若無分辨心,何來大小?怨與德,難與易,大與細亦然。
人之問題,在於重大輕小,懼難圖易,親惠離怨。人有了分辨心,便產生主觀成見,有了主觀成見,人就失去了判斷力,也就偏離了大道。

轉-原理
┌────────────────────┐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
└────────────────────┘
【解】
老子認為:天下難處理之事,必有容易下手之處;再大的事,也無非是無數細節之總合。所以聖人不好高騖遠,按理逐步進行,最後必能成功。
【通】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釋】
事情以表面視之為難、為大,就細部而言,皆為易、小之所積。若不求急功,逐步剖析其細節,皆為易、小也。人非不知此,然貪近利,每每只看外表,即視若畏途。從事技術研究之人,應明究此理,則可輕易掌握艱難重大之事務。
所謂易、細,常指的是最基本的因素,經過重重組合,累積成為複雜之結構。再高大的建築,無非建立在材料、結構與力的關係上;國家社會也不過是所有人民之間的利害交集。若為政者不由最基本的著手,一味追求立功、立名,則不免於「為大者,不能成其大」。

合-結論
┌────────────────┐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
【解】
老子認為:隨便做出承諾的人,必然很難保持信用。把事看得太容易的,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聖人不論事之難易,仍然正視問題,小心處理,終不致被難倒。
【通】
●《易經》:『君子終日乾乾,若惕若厲』。
●《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獅子搏虎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
【釋】
容易承諾的人,根本沒有考慮到事理的輕重緩急,把事看得太簡單,所以一遇問題就難以竟功。
【論】
人工智能係以「無為而為」之觀念設計而成,電腦與人之最大不同點,在於前者沒有控制情緒的內分泌系統。此系統係因感官刺激訊號,依其性質分別觸動相關之偵測組織,因而產生生化性分泌物,注入血管,傳至心臟。心臟在內分泌之刺激下,能調整心律,控制血液的流通量,以便應付當前情況。所以,「心」是人類「感性」中心,對電腦而言,意義不大。但為了電腦易於與人溝通,在設計時,可以模擬其原理,成為虛擬的情緒控制系統。又人根據經驗的重複累積,能藉大腦的判斷,更有效地分辨感官刺激與行為後果間的利害關係,故「大腦」是「理性」中心,電腦亦然。
「無為」指的是無「心」之作用,即在刺激與反應的過程中,不根據「感性」因素,而純以「理性」資料,加上客觀條件,以作有利於整體之判斷。


章六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起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承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轉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 合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起-事實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
└─────────────────────┘
【註】
客觀真實:根據慣性定律,維持狀態所需的能量小,而改變狀態需要的能量大。
【解】
老子認為:安定的情況很容易保持,還沒有發生變故的事情也容易處理。物體過於脆弱,輕易即能分解;體積太小者,常易散落。要做一件事,應該在還沒有發生以前動手,事情在沒有變亂以前,就要處理好。

【釋】
事態就是一連串事件所作的功,作功需要能量,故當某事件在尚未開始作功之前,施與足夠的能量即可使之運作。一旦開始作功,且其方向與自己之目標相反時,首先必須施以額外之能量使之中止,再加力才能驅動。

承-現象
┌───────────────────────┐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
└───────────────────────┘
【註】
客觀真實:事件之結果,必有累積之過程。
【解】
老子認為:不論多大的樹木,最初都從微小的樹苗開始生長;再高的大樓,也是由一層層的土累積起來;要行千里之路,總得跨出第一步才行。如果不遵從這種自然的規律,恣意行事的,一定會失敗;固執己見者,一定會失去。
【通】
●《中庸》:『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釋】
遵循事物自然的因果,就是利用大自然無以抗拒的能量,則萬事皆自然而成。自然之能量無限,人不能違背,否則必敗。

轉-引申
┌───────────────────┐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
│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
└───────────────────┘
【解】
老子認為:因此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不會失敗;不固執執著,因此不會有損失。一般人常常在幾乎要成功時才失敗。如果在事情快完成時,還能和開始時一樣謹慎,則不可能導致失敗。
【釋】
人為己欲,常逆天而行,不僅費力費時,且缺乏自然因果律之佐証,因為事件不到告一段落之時,實無從判斷其結果是否能如己願。因此,慎始慎終,可避免功虧一簣。

合-結論
┌───────────────┐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
│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
【解】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要追求的是無欲的境界,摒棄物質享受;要學習的是不學習任何知識,以導引世人由錯誤回歸於道,以輔助萬物自然發展,不敢妄作主張。
【通】
●《章廿》:『絕學無憂』。
【釋】
本段綜合「無欲」、「絕學」、「無為」闡釋聖人行事法則。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