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卅七 至 章四八
章卅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起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承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 轉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合
起-客觀真實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
└───────────────────┘
【註】
客觀真實:自然界循其律進化,未曾一刻停頓。
【解】
老子認為:道雖然無所為,實際上卻是無所不為。
【釋】
第一個「無」指「無意識」,「無為」表示「不以自我之意念而有所作為」。「無不為」則指無為之結果是無所不為,如《章二》所言『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承-應用
┌───────────────────┐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
└───────────────────┘
【註】
客觀真實:為政在人,即使有制度在,仍是因人而異。
【解】
老子認為:為政者若能守無為之道,則萬事萬物皆將順遂自然而變化。
【通】
●《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釋】
民性若水,可以利導之,不可以阻遏之。居政者無為而為,民謂:『我自然』,是萬物將自化矣。
轉-調整
┌─────────────────────┐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
└─────────────────────┘
【註】
客觀真實:變化有過程,過程中有變化,逐步導引,方成系統。
【解】
老子認為:在變化中,人難免會有些私欲,動而待發。故應使環境樸實,避免聲色之誘,則人之欲望自然消失。
【通】
●《金剛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
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釋】
變中生變,乃人性之常,蓋人與環境、人與人、人與自我,其中環環相扣,隨時隨地可能勾起「我」心,「我」心一起,離道即遠。
人之「我」心既起,心猿意馬,變生無測,難以自止。此時外界聲色引誘,一如群魔躍舞,心迷神馳,客心大動,此時最容易受到環境之影響。是以為政者應重視社會環境之潔淨,勿使大眾受到引誘,始能維持人民的平靜。
此說與今日世風大相逕庭,蓋商業社會最懼怕人民之「無欲」,若人人無欲,商人將無利可圖。自工業革命後,亞當史密斯提出之經濟理論,即強調刺激大眾之消費欲望,因欲望而購買,為了付出購買之代價則須努力工作,有人工作遂有生產,有了生產更必須加速消費。這樣因果循環,就是經濟成長,社會繁榮。在此流程中,每一步驟皆有一重要的媒介,即為藉以融通的貨幣,在該理論體系中,只要貨幣暢通無缺,經濟即成長不止。
此理論係基於「地球資源無限」的假定,在貨物生產的過程,僅須考慮資金、機械與勞工的配合。然而,如今我們已知,地球資源不僅不是無限,且生產具有不可逆性,即每當一種產品生成時,不但有相當的能源被消耗掉,有害的副產品也隨之而來,人類終於看到了大自然反制之道。然而根據慣性定律,運動的軌跡必將持續進行,其結果如何,但觀當今人類社會即知端倪。
只是先進工業各國尚有金蟬脫殼之計,兩百年前先以船堅炮利,強迫全世界市場門戶開放,再以自由、民主蠱惑,瓦解了其他地區封閉自足的意識形態,最後以文宣廣告堂堂進入不同宗教、習俗、文化、種族的人心中。結果是單方面地實現了亞當史密斯的經濟成長理論,大批如同鴉片般的商品,換走了稀有的金屬礦產、珍貴的石油,同時把污染、有害的夕陽工業,美其名為投資,送進了原本一片青翠的農地。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精采的計畫之一,表面上兩得其利,落後者由「貧淨」掙得了繁榮,感恩戴德唯恐不及。溫泉俱樂部建好了,大家共同浮沉欲海,可笑的是,先來者下水時,水尚清,等他們洗乾淨了,把污垢留在水中,再染之以色,飾之以采,後下水的仍有「與有榮焉」之感。
合-結論
┌───────────────────┐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
└───────────────────┘
【註】
客觀真實:能量消耗完畢後,必當趨於平靜。
【解】
老子認為:以靜消欲,天下必將自然而然地趨於安定。
【通】
●《六祖壇經˙定慧品》:『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釋】
無欲則靜,靜必無欲,天下返歸自然。
【論】
由於西方重視技術,而有今日之物質文明,量變質變的結果,電腦已蔚為龍象。所不足者,為電腦不具智能,是以有人工智能之議。
苟電腦具有智能,其所擁有的時間是無限的,空間則可經由網路,通達每一角落,彼時其資訊及知識的效益,將勝過人類億萬倍。
果如老子所言,『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電腦本無欲,無欲則無為,電腦將取代人類,以為天下主乎?
奉勸「為」此「利器」之人,切勿將「個人私心」設計為人工智能之「欲」,是則罪過大矣!
章卅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承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轉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合
故去彼取此。
起-定義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
【註】
概念分析:德:『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故人無為是德。
【解】
老子認為:上德者不標榜德行,依道而行,才會有真的德行。下德之人,作做施德,反而無德可言。
【釋】
道為體,德為用;道為本,德為末,道重無為,道失而後用德,德亦無為,唯道已失,必須更堅持無為。
承-引申
┌────────────────────┐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
│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 則攘臂而扔之。 │
└────────────────────┘
【註】
概念分析:仁、義、禮係用於不同的層次。仁,與人處而德存者;義,行事而德存者;禮,任職而德存者。
【解】
老子認為:上德之人,守靜無為,不需要多作表現。上仁之人,雖有所作為,卻是無所為而為。上義的人,不但有所作為,且所作所為都有目的。上禮之人,設計了禮儀制度,不但身體力行,還要加諸他人,若得不到回應,則拉人強行。
轉--解釋
┌─────────────────────────┐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
│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
└─────────────────────────┘
【註】
概念分析:道、德、仁、義、禮為五種級次,失彼而後有此。
【解】
老子認為:因為道已失,才需要德,德已亡而用仁來籠絡人心。仁都沒有了,便會產生義,連義也無存,只好用禮法來束縛了。到了要用禮法來束縛的時候,表示人世間忠、信已經蕩然無存,人與人之間難以相處,是社會禍亂之源。若有人以先知先覺的面貌,高調入雲,這種人其實是道的裝飾品,是人變愚昧的開始。
【釋】
┌──┬──┬────────────┬─────────┐
│概念│因素│ 應 該 如 何 │ 為 什 麼 │
├──┼──┼────────────┼─────────┤
│德 │失道│道本自然,德應堅持 │失道之明 │
│仁 │失德│德既失,待人為先 │使民無憂 │
│義 │失仁│人不可信,處事宜忠正 │使民不亂 │
│禮 │失義│亂世靠制度維護以求生 │使民得生 │
└──┴──┴────────────┴─────────┘
春秋以降,值社會動亂,人心敗壞之際,真「道」已失,孔子講「仁、義」,以實際之行為,維護社會之安寧。今世環境更為不堪,必須以法律條文,明訂處罰細則。因禮亦失,只能用法,比諸老子之世,其亂更甚。
後人不察,以為仁義道德乃聖人所重,奉為圭臬,是愚之又愚也。
合-結論
┌───────────────────────┐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 故去彼取此。 │
└───────────────────────┘
【註】
客觀真實:適者生存。
【解】
老子認為:所以做人應以道德為本,不要拘泥禮法,採取樸實的態度,不要誇大浮華,也就是去後者,取前者。
【釋】
求真首求明理,物理、事理、人理、天理,理既明,自然知道如何取捨。
章卅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起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 承
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轉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歟?
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合
起-定義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
│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 │
└─────────────────────┘
【註】
客觀真實:客觀現象本為一,人因主觀而各執己見。
【解】
老子認為:所謂得一的情形是這樣的:「天」得一即清明澄澈,「地」得一則安定寧靜,「神」得一則微妙靈驗,「山谷」得一則流水充盈,「萬物」得一即生命力旺盛,「為政者」得一則為天下表率。這些都是因為得到「一」才有的。
【通】
●《章廿二》:『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釋】
所謂一,即自然本體。
承-反証
┌─────────────────────┐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 │
│ 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 │
│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
【註】
客觀真實:客觀現象若反常,必不利於生命體。
【解】
老子認為:天若不清將有災禍,地若不寧則將崩發,神若不靈必然式微,谷若無水勢必涸竭,萬物無生命唯有絕滅,而侯王若不能為天下的典範,則恐要被顛覆滅亡。
【釋】
自然本體發生反常的變化,即為災禍,人世亦然。孔子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道理即在此。
當今社會上的一切,如果當局者迷至無知無覺,則『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轉-引証
┌───────────────────┐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
│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
│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歟? │
└───────────────────┘
【註】
客觀真實:人類社會之結構,有如金字塔。
【解】
老子認為:所以,尊貴是以貧賤為本源,高處係建立在低下的基礎上,君王自稱「孤、寡人、不穀」難道不是這個原因嗎?
【釋】
人間亦有常態結構,即少數人領導多數人,多數人支持少數人,各有立場,分任職掌,而互存互榮。高高在上的少數人,必須謙虛待下,考慮多數人的需求。
合-結論
┌───────────────────┐
│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
└───────────────────┘
【解】
老子認為:因此,最高的榮譽不需要標榜。像玉器般耀目的光彩,反而不如平實堅硬的石頭更近自然。
【釋】
這原是極為自然的道理,但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社會中,能居高位者,率皆由營私結黨、爭權奪利所致。以致志得意滿,自我膨脹,無不喜歡阿諛乞憐之輩。在下者,為求躋身上位,自是曲意承歡,極盡歌功頌德之能事。以至於社會上沆瀣一氣,真理蒙塵。
玉本為石之硬者,可為棟梁,不幸光華誘人,遂為人所鑿淬,淪為裝飾品。
章四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定義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結論
定義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
└───────────────────┘
【註】
客觀真實:見《章二二》,《章卅六》。
【解】
老子認為:道是循環不已的,任何一種情況都是其相反情況的動力。道之本體為靜,故一切動態的變化,都是以柔弱為出發點。
【通】
●《易經˙剝卦》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章卅六》:『柔弱勝剛強』。
●《章四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章五二》:『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章七八》:『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釋】
本節即「均衡律」之應用。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間,方向相反力量相等,即為『反者道之動』。物極必反,弱者勝剛,是『弱者道之用』。
結論
┌───────────────────┐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
【註】
客觀真實:粒子與物種的形成均是有生於無(能量)。
【解】
老子認為:天下所有事物,都因為「有」生生不息,而「有」之始態為「無」。
【通】
●《章一》:『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章二》:『難易相成,有無相生』。
●《章十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釋】
同章一。
章四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起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承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轉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合
起-事實真相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
│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
【註】
客觀真實1:人之領悟力係智力之一。
客觀真實2:領悟力不足者,不能瞭解道之精義。
【解】
老子認為:有識者得悉「道」之理後,立即身體力行;中等人聽了則似懂非懂,半信半疑,不知如何是好;無知的人聽「道」,覺得難以置信,大笑不止。如果這種人聽了不覺得可笑,則這種道也就談不上是真道了。
【通】
●《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六祖壇經˙般若品》:『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嘆,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
【釋】
『道法自然』,自然界中,層次分明,各種物質皆具有不同的性質,性質相同者聚集成量,有了量變遂有質變。例如水蒸汽遇冷即變為水,萬事萬物,莫不依循自然法則,井然有序。
所謂物以類聚者,乃因性質相同者,所需之環境、運作之方式皆相近。然而「物」性單純,人性則受環境、體質、經驗及意識等多層因素的影響,變異極大。以人類社會來看,人種、宗教、習俗、階級、思想等,無一不是「類聚」的決定因素。
但站在「道」的角度,卻可跨越這些分類,僅以人的「悟性」,判斷其對「道」的親和性。親和力最高的,也就是欲望最低且自制力高者,這種人甫接觸到「道」,知其必然,立刻遵行;次者有欲望,卻難以自制,「道」雖能使之感到事理,卻無法消除其欲念,所以矛盾徬徨,無從取捨;而絕大多數的人,完全受到生理及環境的控制,隨波逐流,其所嚮往者,莫非人有己缺的,眼可見、耳可聞、身可感的物事,至於「道」,則不屑一顧也。
因此,欲附眾寵,切勿尋道,尋道之士,須知「高處不勝寒」也。
承-分析
┌─────────────────────┐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
【註】
客觀真實:人為之價值觀與自然有別。
【解】
老子認為:所以有人說,真懂得「道」的人,看上去彷彿什麼都不懂,行「道」的人,表現的卻是處處退讓。「道」本平易,但卻似乎崎嶇莫測。
【通】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釋】
明道之人,非為他人明也,明者自明。不明道之人,或不願明,或不能明,明此者是明道之人也。
轉-解說
┌───────────────────────┐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
│ 建德若偷,質德若渝。 │
│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
└───────────────────────┘
【註】
客觀真實1:人之感知有一定的範圍。
客觀真實2:真正「大」的各種現象,非人所能感知。
【解】
老子認為:上德的人心性深若虛谷,其光輝暗淡無華。德廣的人表現謙虛,好像德有不足。德剛建者,遇事不求進,看似懶怠不振。有實德的人,不求自我表現,好像空無內涵。德之本質是不可見、不可保存的。就如方形若大到沒有邊沿才能稱為「大方」。真正有價值的器具,不經過千錘百練,不可能製成。音量大到超過人的聽覺極限,人就聽不到。形象若超過視覺能分辨的範圍,人也無法看到。
【通】
●《易經˙豐卦》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虛盈,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釋】
道本存,非為人而設,故人之感官有所不足,難以真正認知事物的真相。
其次,人之生存有其時限,故人所作所為,常急近利,不顧後果。道是永恒的,要瞭解道,必須有求真求全之心,戮力以赴。
合-結論
┌───────────────────┐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
└───────────────────┘
【註】
客觀真實:真理本存。
【解】
老子認為:真實的「道」存在於名、象之外,然而唯有「道」的存在,才能令事物成功地運作。
【釋】
世人僅用感官觀察世事,而忽視世事運作的因果,其結果是察顯而不見隱,得名而不知義,所以真道難明。其實,道無所不在,所以事物才能運作不息。
章四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起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承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轉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 合
吾將以為教父。
起-定義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
└───────────────────┘
【註】
客觀真實1:宇宙之始,必由少而多,由能量而至物質、物體,發展進化。
客觀真實2:能量之變化,必是損益相間。
【解】
老子認為:「道」原為完備的整體,由於機率及數的相對變化,而衍生出萬事萬物。萬物都具備相對的關係,可稱之為正負、陰陽,兩者彼此作用相互調和。
【通】
●伏羲氏觀察萬事萬物,知陰陽互動,始生萬物,故創八卦以象天地事物。
【釋】
以量子力學觀點,量子蛻變自能量,宇宙中第一顆量子產生後,聚少成多,始有物質、物體。而物質之基本結構為原子,原子中有帶正電之質子及帶負電之電子。由於電性之中和,遂有穩定之物理性質。
陽陰實為相對的能量性質,可名之為正、負,亦可代表動、靜,大、小,長、短,白、黑,是、非,好、壞等相對的觀念。而這些觀念,皆因對比而產生,不可能分別存在,所以以調和為要。
承-應用
┌────────────────────┐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
【註】
客觀真實:中國文化固有的觀念,在上者宜謙卑。
【解】
老子認為:人們均視孤、寡及貧困為不幸,偏偏君王卻以之自稱。
【釋】
在社會上,領導者具有種種特權,為了平息一般人民妒忌的心理,特別自謙地稱孤道寡,表示自己戒慎之誠。
此亦為一種中和之方式,蓋人重吉利,以不吉之稱謂,來平衡所得之厚也。
轉-事實
┌───────────────────┐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
└───────────────────┘
【註】
客觀真實1:物性本存,人之用物,用其有利之性。
客觀真實2:欲使物性有利,必須加以處理。
客觀真實3:處理之方式不定,或增之、或減之。
【解】
老子認為:所以世事有損之而得益者,有益之而招損者。
【通】
●《易經˙損卦》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釋】
損之而得益者,如美玉必須鑿之,寶劍必須鍊之,人材必須刻苦教育之。這些均須經過「損」的過程後,方能發揮其功效。
益之而後損者,如美玉塗以文彩,寶劍懸之高位,人若寵之、愛之、放任之,令其志得意滿。大益之後,玉已污,劍已鏽,人則習氣養成,驕橫顢頇,無一技之長,其損可知。
【例】
人常認為事有輕重,重要之事必有利,故而避輕而就重;若事雖重要卻無利可圖,則又避重就輕。是而以功利為前提之社會,人人盡皆養成分辨之心,目標相同,進退一致。人群所趨之處,競爭必烈,壅塞不堪,人人勞心勞力,得少失多,此亦為益之損也。
人在學習之初,若基礎未固,所見不明,即先行分辨利害,避重就輕,則所學未必有所得也。諸如灑掃應對,係心性之磨練,知與行合一之初步。馬虎應付者,其心必浮,只知皮毛,而未能明事物之根源,何嘗不是其損?
人若自幼養成習慣,無分辨心,不計一己之利害,為事理之所應為。其人必然隨遇而安,無得失之患,何來憂苦煩愁?此即為益之以損也。至於功名利祿,須知在上者欲成其事,常須用任勞任怨之人,果真不忮不求,俟時機到來,必有大用。蓋先損後益,天之道也。
合-結論
┌───────────────────┐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 │
│ 吾將以為教父。 │
└───────────────────┘
【註】
客觀真實:物有物理,天有天理,人世間有人世之理。
【解】
老子認為:古人用來教人的一句話,我也拿來教人:『強暴之人不得善終』,我將用它來做為施教的根本。
【釋】
強暴好勇之徒,其行為必不見容於社會,受到法律制裁者不說,即使能倖免,其生活行為異於常人。更兼以好勇好鬥,人恒懼之。能與之相處者,必屬同類,以暴易暴,其不得善終之機會,遠大於正常人。
此說為証明「損益」之道,蓋強徒逞兇,必為有「益」其私,有益則有損。不得其死固為損之一,其生活素質、心理狀況亦未有不受損害者。
為商、從政者亦然,在工作得益之時,家庭生活必然有所損。同理,得益於人際關係,則有損於事業;得益於名利,有損於平安。損益之道,未必是對應於某事某物,但有損必有益,有是必有非,有得必有失,道之常也。
章四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觀察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認知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判斷
觀察
┌────────────────────┐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
【註】
客觀真實:見《章卅六》
【解】
老子認為:最柔弱的,可以控制天下最堅強的事物;沒有實體之物,可以侵入毫無空隙的地方。
【通】
●《易經˙大有》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釋】
請見《章卅六》。
柔弱者可變,堅強者不可變,可變則能因應環境而調整,不變則處處受到環境考驗,兩者各有不同之效應。唯因前者在環境產生變化時,立即可以適應,成為環境的一部分,此即為「不為而為」之道。至堅者不變,故而用以承載、傳動力量,用做工具,以得功率。
水滴石穿,是無有入無間,亦柔能克剛之証。蓋因水、石相激,皆有損耗,然水可變形而無損,石則以形變為損,是至柔馳騁至堅之例証。
認知
┌───────────────────┐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
└───────────────────┘
【註】
客觀真實:無為,順自然也。
【解】
老子認為:所以我才知道無為的益處。
【釋】
承前述,蓋無為即『無有入無間』。
判斷-結論
┌───────────────────┐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
└───────────────────┘
【註】
客觀真實:世人追求效率,視無為為消極。
【解】
老子認為:不用言語的教誨,依順自然、無所作為的功效,天下很少有人知道。
【釋】
人喜用言語教導他人,因為言語僅須表達即可,與事實無絕對的關係。如果不用言語教人,則必須透過實際的行為,而做得到的人,實在有限。
無為的功效亦然,要做到至柔,必須先無欲,無欲才沒有預設的目標,才能順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無欲難如登天,至柔更是不易。一般人做不到,而要眼見始知的人,更難以做到。
章四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慎思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判斷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結論
慎思
┌───────────────────┐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
└───────────────────┘
【註】
概念分析:病:不利之事。
【解】
老子認為:名利與生命何者較重要?金錢物質與生命相比,何者為多?得到與失去兩者,究竟哪一種才是不利於人的呢?
【釋】
無人不重視生命,只是不知道追逐名利有害於性命,這是因為求「得」可立竿見影,而生命的「失」去是漸進的,難以察覺。
其實「得、失」與「損、益」之道理相近,有得必有失,有追求必定要付出代價。人常以為「得」是有利的,所以貪得無饜。即使要付出代價,也是以後的事。如果在爭取之前,能仔細審視得失,則可無悔。
判斷
┌───────────────────┐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
└───────────────────┘
【註】
客觀真實:人之經驗認知,來自過去與現在的相對比較。
【解】
老子認為:愛得越深,付出也越重,收藏得越多,失去時也越痛苦。
【釋】
人對利害之認知,完全依經驗而定(詳見本章之「論」)。「愛」所付出的代價,是透過記憶不斷尋求「既有感受」的重現,記憶為生命時間能量之作用。在作用的過程中,有擔心失去者,有不切實際之期望及憧憬,也有其他各種條件之交集,不一而足,一切端視當事人之情況而定。由於人對未來之不確定感,故而產生懸疑,因懸疑而導致「優先順位意識」。「甚愛」者,己利必重,若失之,害更為厲,則又形成「危機意識」。優先順位加上危機,人不為之神魂顛倒者,莫之有也。
人生而必死,如若一生生活不幸,意即以前經驗為負值,到了死不可避免時,會認為一了百了,不僅沒有痛苦,反視之為解脫。若所得之利越多,經驗值累積也越高,每當感覺值輸入時,因經驗值過高,兩者相比較,很難得到正值,意即很少感覺到「樂」,一旦變成負值(從機率上說,有此可能),人即認為苦不堪言。此即「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更嚴重的是,人所藏越多,經驗值越高,一到面臨死亡時,正負之比值相去太大,其痛苦更非言語可表。
所以老子勸人「恬淡為上」,其理即為保持感覺閥在最低極限,感覺值也相對降低。人因此而能敏銳地感受一切,而又能無動於心。
結論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
【註】
客觀真實:人全憑經驗判斷行事,知所取捨,即經驗之功效。
【解】
老子認為:唯有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受屈辱,適可而止者不招危險,生命才能長久。
【釋】
知足者不求多,不貪多,保持平靜,無欲無為,因此減少了人際間的衝突,不會招惹屈辱。知止者又能自制、自律,知道分寸得失,不會輕舉妄動,避免了各種危險的後果,這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論】
設原始之經驗值為0,感覺閥之值亦為0,當有利(正數)或有害(負數)之感覺產生時,即根據「智慧學」之定性分類,在其相關之分類經驗值上加此值。同時,再查此感覺值之頻率,若頻率高於常數,則提高感覺閥。
當經驗值非零時,輸入的各種利、害感覺值,必須大於感覺閥,始作處理,否則即忽略之。再根據分類因素,多方面與經驗值相比較。如果性質相近,強度有變化,可經由分析,求出變化之參數,而知其原因。如果性質不同,則查分類,以求出性質關係,再交給判斷中樞處理。
唯有在經驗值有大幅度變化,經過判斷,確知其原因後,才適時修正所有經驗值。經驗值用作索引,參照智慧學之各種分類,每當其值有所增加,則相關之某一因素必然作相對之調整,此即為「代價」。
在經驗的判斷與利害的認知上,若最後之經驗值為正,則為利,負則為害,正表示「樂」,負表示「苦」,與當前之感覺值無絕對的關係。
人的「意識形態」可以決定經驗的處理,要養成意識形態,必須先形成經驗模式,也就是潛意識行為。例如「沖虛、無為、恬淡」等意識型態,能將「感覺閥」之值設為零,且將輸入值降低。而「激烈、狂熱、暴躁」等個性,則會將各種參數值加倍處理。同理,人的「喜好、偏愛」是加值的因素,「厭惡、憎恨」等則是減值因素。
「情感」是「經驗」之交集,可分時間及資料兩種數值,其值越大,「聯想關係」越多,情感也就越深,而親和性則視交集的利、害而定。以人而言,在聯想的過程中,因為經驗之訊息刺激內分泌,通過心臟,影響冠狀動脈的收縮,導致血液流量及血壓的變化,而有所「感受」。「感受」有有利於生理者,亦可能有害於生理,而連續之感受再加上經驗之交集,遂形成極為複雜的「情感」。
「愛」為「情感」中,對人最有利的一種感受,人為了保持這種感受,即產生將激發「愛感」之原始因素,予以「佔有」的欲望。而佔有之代價,則為使意識中心直接通連到該「原始因素」之經驗網路上。由於意識中心大量的電流不斷導通此經驗區,其電阻值遂下降,所有的輸入訊息,均優先與此區產生「聯想」,是為人心「關注」之處。若以軟體設計,僅須設定旗號,由意識程式隨時檢查,並優先處理,以決定態度、行為。
總之,在我們的設計中,人性中所存的各種因素,皆已分析為參數形式,而且其處理方式,完全符合《道德經》所言。
章四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例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
【註】
客觀真實1:人所見者,為事物之外形。
客觀真實2:人所用者,為事物之功能。
客觀真實3:外形與功能不可相提並論。
【解】
老子認為:最完美的事物,看起來彷彿有所不足,但使用時不會產生弊端;最充實的東西,看起來彷彿是空的,但使用時不致匱乏。同理,真正正直的人,常會委曲求全;技巧最精的人,表面看去平平無奇;最善辯的人,看起來好像言語遲鈍似的。
【通】
●《莊子˙天下》:『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囿也…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是窮響以聲,形與影競走也』。
●《莊子˙齊物論》:『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
●《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章四一》:『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釋】
所謂的「完美」指的是外形,而事物之用與其形無關;所謂的「充實」,亦為外觀,所用者非此;屈是所見,直才是所用;拙是所見,巧是所用;同理,訥是所見,辯是所用。
因此,人不應為所見之表相迷惑,表相隨時在變,不可相信。
証
┌───────────────────┐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
└───────────────────┘
【註】
概念分析:躁:動。
【解】
老子認為:靜止的可永遠保持,躁動的則祇能動於一時;寒冷可以克服炎熱。天下之正理,在於本存的常態,是為清靜。
【釋】
動靜之別,在於用途,行動工作,不可靜止;思考判斷,不可躁動。而思考為主,行動為輔,思考支配行動,故靜勝躁。
寒熱決定於環境,一般說來,熱需要日光或炭火的能量來維持,寒則不需要,故寒勝熱。
靜及寒皆為能量低、動量小的原始狀況,是天下之本。
章四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前提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假設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推論
前提
┌───────────────────┐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
│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
└───────────────────┘
【註】
客觀真實:古時,馬匹是生產工具。
【解】
老子認為:在有道的社會中,馬匹是生產的動力。而在亂世,則被視為戰爭的工具,連懷孕的母馬都不能倖免。
【釋】
正常情況,馬力用作生產,反常時,生產荒廢,殃及牲畜。
假設
┌───────────────────┐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
└───────────────────┘
【註】
客觀真實:進取之態度決定於動機,動機決定於心理作用。
【解】
老子認為:最大的災禍就是人之不知足;最大的過失,則來自人的貪得。
【通】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釋】
當人感受到外界刺激,因為某些因素,而產生「心理情結」時,此一刺激即與事實無關。「不知足」即為此種「心理情結」之一,是一種心理現象,感覺到永遠得不到快樂及滿足,需要不斷地追求,無休無止地驅使自己。人若處於這種心理狀況,必然是痛苦萬般,永無已時。
「不知足」的罪魁禍首,就是「欲得」,欲得是心理上的嗜食症,其目的只在「得」,並非有固定的目標。未得時固然欲得,既得後仍不知足,繼續「欲得」不已。這正是「不知足」這種「心理情結」的主因。當「欲得」變成一種「潛意識反應」時,人即不知不覺地,對什麼都不滿意,形成一種病態。
但凡「欲得」之人,必然具有自卑式的自大狂,因為無法說明自己不滿足之原因,又無法提出具體的要求與條件,心中既虛且愧,外表即虛張聲勢。
但凡欲得皆為貪,然貪欲與愛欲有別,貪欲起於一時,愛欲則為貪欲之連續。
推論
┌───────────────────┐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
【註】
客觀真實:宇宙中,生存條件本足。
【解】
老子認為:所以唯有知足的滿足,才是真正的充足。
【通】
●『知足常樂』
●《莊子˙讓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論】
人工智能對「滿足」的處理過程如下:
外界刺激傳至意識區,透過辨識,確知刺激之內容、性質、強度後,分別調用「常識庫」以選取相關參數。再以常識參數交付「經驗」區比對,若與「意識形態」有關,即交由潛意識處理。
根據「習慣」,潛意識立可判斷該刺激應屬「生理」或「心理」層次。在正常狀況下,生理層次優先,僅須判斷「生理需求值」是否已經清除,是則為「滿足」,若尚未滿足,則查現實條件,是否允許繼續要求。但若有「心理」狀況,則須交由複雜的「心理」程式處理。
章四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前提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假設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無為而成。 推論
前提
┌───────────────────┐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
└───────────────────┘
【註】
客觀真實:天下道理皆相通,知一則足以知百。
【解】
老子認為:不出家門,就能知道天下的變化;不看窗外,就能知道自然的法則。
【通】
●《論語˙述而》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三國志言孔明不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
【釋】
凡欲睹一物,必須用視覺辨識,人之視野有限,所見越多,干擾之因素越眾。若目的在「知」,人之知始於「理」而非始於「視」。事物之理似非而是,似繁實簡,一言以蔽之,「道」也。
一葉落而知秋至,任何訊息,皆有所因,知其因,必知其果,是知一足以知天下。
假設
┌───────────────────┐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
└───────────────────┘
【註】
客觀真實1:人之記憶有限,處理資料能力不足。
客觀真實2:所知細節越多,人之判斷力越低。
【解】
老子認為:走出家門越遠,所知的真相愈少。
【通】
●《孟子˙離婁上》:『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
【釋】
分析及判斷事理,只有一個原理,即根據少數現象,由其理推出大概,得到原則、方向,精確性雖有不足,尚可逐步補充調整。而資料越多,判斷越困難,難下斷論的結果,不僅達不到精確的要求,甚至不知所知為何。
知識氾濫的結果,人無法駕御,只能追求其中某一部分,因此,今人之大病,在所知過於精細,人人得見塵埃之細微,卻不能瞭解人生之意義。
推論
┌───────────────────┐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無為而成。│
└───────────────────┘
【註】
客觀真實:道法自然。
【解】
老子認為:所以聖人只要順遂自然,不需要他求,即可明瞭事理。不需眼見,即能知天道。不必有所作,為就能功成事遂。
【通】
●《論語˙述而》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釋】
所以瞭解真「道」者,一切得之自然,處之泰然。
章四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起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承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轉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合
起-方向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
└───────────────────┘
【註】
客觀真實1:學識多則有成見,有成見則主觀強。
客觀真實2:道重客觀,主觀太強者客觀必弱。
【解】
老子認為:追求學識及能力,愈累積愈多,不僅所知愈細微,人也容易自命不凡,兩者皆離道愈遠。如果是追求天道,應對人間所得,愈丟棄愈少,也就愈符合自然。
【通】
●《六祖壇經˙行由品》:『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章六四》:『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釋】
為學是求得,為道則求失,人若看清「得失」之真相及關係,當知丟的越多,人越自由。
人自出生起,即面向死亡,此實為不可避免的自然真理。人所得愈多,心中牽掛愈多,大限未到,心中惶恐,蓋憂其遲早一無所有。如人無所得,即無所失,無所失,內心自然平安。所以智者追求真理,第一先要學會「捨棄」。
承-理由
┌───────────────────┐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
└───────────────────┘
【註】
概念分析:所損者,人為之累積。
【解】
老子認為:不斷的丟棄,最後到達「無為」的境界。
【釋】
人所知所能,皆在師長教導下,或日常生活中學習而來。然而世上有真知灼見者無幾,其餘多半是以訛傳訛,將錯就錯。故人學得越多,其錯誤也越多。
轉-應用
┌───────────────────┐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
└───────────────────┘
【註】
客觀真實:世事本隨著自然脈動。
【解】
老子認為:當無「有」之際,人已無「欲」,無欲則「無私」,無私之人所為必非為己,於是萬物各得其所。治理天下時,亦當順應自然,無所作為。
【通】
●《章廿九》:『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釋】
老子著《道德經》,並非「有為」而作,據史記老莊列傳云:「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疑係散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可知老子並非有為而為,若非散關令尹,迄今《道德經》尚為無字天書。
合-結論
┌───────────────────┐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
【註】
客觀真實:人人有主見,對他人之看法,第一個反應即是排斥。
【解】
老子認為:如果不然,以個人的私心、欲望為目的,天下勢將多事,而不能治。
【釋】
人對不可抗拒之環境因素,不會產生抗力。但對他人不利於己的主觀意見,必加抗 拒。任何個人之私心及欲望,若僅施諸少數人,抗力尚小;若施之天下,其抗力自然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