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九 至 章廿七

章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 前提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 假設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推論



前提-分析現象(承接章十八)
┌─────────────────┐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 │
│ 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
【註】
客觀真實1:人的行為及價值觀受到環境的影響。
客觀真實2:人的能力高低視個體的條件而定。
客觀真實3:在人為設定的環境下,不可能培養、發揮能力的機會,人人均等。
【解】
老子認為:不崇拜聖賢,不追求智謀,人民獲得的利益更多;不強調仁德,不追求義行,人民自然返歸孝慈;不標榜機巧,不鼓勵功利,偷盜之徒即無以產生。
【通】
●《莊子˙胠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
●《莊子˙天道》:『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莊子˙天運》:『商大宰蕩問仁於莊子。莊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謂也?莊子曰:父子相親,何為不仁』?
【釋】
本章承接上章,進一步分析治理天下者,應該如何安民、育民。
人之能力有生而具備者,如反應力;有用而形成者,如記憶力;有學而得之者,如聯想力;有困而知之者,如判斷力,有迫不得已而生者,如意志力。
以能力相比,人與人的反應力相去有限,記憶力可差達十倍,聯想力約千百倍;判斷力則為有無之別。至於意志力,則全決定於環境變化之因果,非求而可得。
聖者需意志力,智者需判斷力,常人不可能達到。苟起而效尤,不僅徒勞無功,尚恐蒙受其害。「仁義」乃人訂之標準,唯智者能行。「巧利」為滿足欲望之技倆,人有欲而難加滿足,自然而然淪為盜賊。故去此三者,天下大治。

假設-歸納
┌───────────────┐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
【註】
客觀真實1:有欲有能力的人,常以一己的理想為實現目標。
客觀真實2:所有人為設定的觀念,皆不符合自然律。
【解】
老子認為:「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都是人造的觀念,並非出於自然,應當摒棄,使人民另有遵遁。
【釋】
因『大道廢』,不得已以忠孝仁義達到約束人心的目的,並以聖智巧利做為役民的手段。
常人若有所圖,必先取之;智者若有所圖,在取之前,必先予人。「聖智、仁義、巧利」三者,為智者所施之餌。而所欲取者,為使人民競逐利益,終生忙碌,患得患失,以免顧及其他。

推論-自然之理
┌──────────┐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註】
客觀真實:符合自然界的規律,才能與自然共存。
【解】
老子認為:如果要身心平安,社會和睦,必須保持樸素的環境,杜絕私念私慾。
【通】
●《六祖壇經˙般若品》:『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般若三昧,自在解脫』。
【釋】
其實「大道」雖廢,天理猶在,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不求根本解決之道,卻一誤再誤,因循苟且,於社會上大建違章。
人生本無事,庸人每自擾。所謂自擾,乃因欲也,私也。欲、私為一種心理狀態,起因於得、失之經驗,為求多得是「欲」,為求少失是「私」。然而所謂得、失,是因社會上耳目渲染,導致人心虛妄。更何況多、少原為一比較值,在主觀經驗中,因無從比較,對多、少之認知往往各趨極端,與客觀事實格格不入,故為「自擾」也。
解決此問題的唯一法門,乃是『見素抱樸』。有得即得,有失即失,心不染著,無所謂聖智、仁義、孝慈,即近道也。


章廿


絕學無憂。  起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 承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 轉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 合



起-定義(根據前論)
┌─────┐
│絕學無憂。│
└─────┘
【註】
概念分析:絕學:除生存所需外,不刻意去追求其它知識。
客觀真實1:人之所知,來自學習及經驗,此兩者皆起於環境的刺激。
客觀真實2:所知與所學互為因果,而學無止境。
【解】
老子認為:不追求學問知識,是無憂無慮的不二法門。
【通】
●《六祖壇經˙般若品》:『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內心,常起正見,煩惱
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章四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莊子˙天道》:『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釋】
此節所謂『絕學』,非指自然而得之學習經驗,因學習為人之本能,老子主張自然,不可能違反人性。此處所指,即為前章之『絕聖棄智』。因人之過度學習,常係有所圖。所學所習者,莫非虛榮、虛偽,實為「智者」所設計之圈套。
人所知本有限,而環境變化無窮,知愈多愈不足。不學尚不知其不足,知多反而慮多。若謂學以明理,吾未之見也。今日人類所知不可謂不多,然人所不知者,較之前人更難以數計。目前地球之生態環境,正因人類所知不全,遽而大為特為,尤以科技,人類對之已失去控制,以至於危機四伏,識者無不以為憂。即使有樂觀論者,竟日追求知識、財富,在勞心勞力,患得患失之際,其所「樂」與所「憂」又有何別?
人生之初,一切本自具足,因學而致幻,幻而不實,不實即與人之本性相違,憂煩既起,學之更勤,憂煩愈甚,唯有絕學始得絕憂。

承-質疑(人間現象)
┌──────────────────────┐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
└──────────────────────┘
【註】
客觀真實1:人受限於環境,所知所為必須他人肯定。
客觀真實2:環境之肯定即為「客觀」,但人所能接觸之環境有限,客觀環境不斷拓廣,人亦不斷地追求他人之肯定。
【解】
老子認為:別人對我的態度,是尊重抑輕侮,又有多少差別?所謂善與惡,又有多大的差別?但人們所畏懼的,我也不能不害怕。只是我所追求的道,廣大無涯,與世俗相差實在太遠了。
【通】
●《六祖壇經˙行由品》: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釋】
人所學若為求生,尚無可厚非,然社會上一些虛偽的陋習,以及全憑主觀認知的善惡標準,除了相互苟同外,又有多少意義?
老子自言其道與世俗相去甚遠,於下段有所鋪陳。
【例】
中國人自幼即為升學而學,然升學之目的何在?爭取較好的生活條件,而如今人之生活條件如何?若謂物質生活充實,精神生活呢?有幾個人更幸福了?

轉-應有之態度
┌─────────────────────────┐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
│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
│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
│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
└─────────────────────────┘
【註】
客觀真實1:各人有各人的主觀認知。
客觀真實2:有待環境認同者為俗人,不需他人肯定者為有自信。
【解】
老子認為:人們快樂的歡笑、遊玩,我卻淡泊恬靜,心若止水。人人都志得意滿、努力進取,只有我是我行我素、遺世獨立。我的心如宇宙初生時的渾沌,對這些表象都不起波瀾。有些人飛黃騰達、意興風發,唯我渾渾噩噩;有些人好像什麼都明察秋毫,而我則默默無言。我像大海一般恬淡,又像大風一樣無所歸止。眾人都有能力,唯獨我既愚昧又鄙陋。
【釋】
本節所描述即是所謂「獨立特行」之人。人有自知之明,始不為外界所惑。不惑於外,為所應為。無視於外,心安理得。

結論-綜章十一至章十九
┌───────────┐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
【註】
概念分析1:食:養育也。母:自然也。食母即乳母,此處指「道」。
客觀真實1:人生於自然,存於自然,久之,因感覺麻木,遂不察。
【解】
老子認為:我則與人有所不同,不假外求,完全依循自然。
【釋】
真知灼見之人,『抱一為天下式』,獨立特行,不苟同於眾昧。眾睡而獨醒,難與人溝通。



章廿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起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承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 轉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 合



起-定義
┌────────────────────┐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
【註】
概念分析:孔:大也。
客觀真實1:符合客觀需求的行為是謂「德」,客觀環境的大、小,與「德」之大小成正比。
客觀真實2:「道」即為大環境-「自然」的規律。
【解】
老子認為:真正的大德,完全符合「道」,而「道」本身,恍恍惚惚,虛虛實實,相當難以觀察認知。
【通】
●《傳燈錄》:雲門因僧問:『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
又:洞山因僧問:『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
●《莊子˙知北遊》: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敢問至道』。老聃曰:『汝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難言哉!將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故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其來無跡,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
又: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
【釋】
本節所言,與《章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相呼應。

承-演繹
┌──────────────────────┐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
│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註】
客觀真實:觀察認知的過程為:
1.刺激的接受:經由各種感覺器官,但以視覺為主。
2.事物的認知:視覺辨識與經驗相配合,再與自我利害關係相連。
3.體用的認知:事物利害之本體,必須藉思考分析而得。
4.因果的認知:事物之本體有必然之因果,人由經驗得知。
【解】
老子認為:儘管難以認知,卻彷彿能感受到其形、其象、其實、其質,且在窮思積慮之餘,可以領會到其中精要,更能以之印証、應用到萬事萬物。
【釋】
「象」為象徵,代表人對宇宙本體觀念上的分類。人透過分類,進一步對宇宙真實有所認知,故「象」得自於『惚恍』的虛無。又因為能量變化的刺激,經感官及經驗而認知「物」。
物有各種性質,唯有從『窈冥』的經驗中,使人認識到其「精華」。這種事物性質的精華,才是事物真實所在處,其規律昭然可驗,功能效應亦能夠不斷重複,如四季之循環、日出、日落等均是。人可以因之生存、生活,賦與「信任」。

轉-點題
┌───────────────┐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
【註】
概念分析:甫:開始,眾甫:萬物之起源。
客觀真實:人生存在宇宙間,得以觀察萬物萬象。
【解】
老子認為:自古以來,「道」無所不在,因此才有欣欣向榮的萬物。
【釋】
人對「真實」之認知,在於時間的連續性及變化的重複性。在長久的時間中,其重複性証實無誤後,真實性才能獲得肯定。

合-結論
┌─────────────┐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
【解】
老子認為:我憑什麼能瞭解萬事萬物的本源呢?正是基於對「道」的觀察、分析與追尋。
【通】
●達爾文之《進化論》,即基於對生物演化之觀察印証。
【釋】
老子自釋觀察判斷之法則,合乎「大膽假設,小心求証」之科學精神。



章廿二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起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 承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 轉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 合




起-均衡律
┌────────────────────────┐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

【註】
客觀真實1:能量之變化,必然振盪於高低兩極限之間。
客觀真實2:事物之變化,即為能量作用之功,物有物理,事有因果。
客觀真實3:曲、全,枉、直等,皆為能量作用後必然之結果。
【解】
老子認為:因為可以委屈,所以才能保全;由於能彎曲,才有伸直的可能;地先有低窪,水流才能注入;事物破舊了,才能更新;少到了極處,有便是得;而多到某一個程度,人的智力無從理解,將喪失自我。
【通】
●《章十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釋】
本節所言,為均衡律之印証也。
施力於物體,其結果當視單位面積所受之力,與結構之因應關係而定。結構間若交錯縱橫,各自分擔分力,則成彎曲之形。否則如作用力大於結構的斷面應力時,即告斷裂。彎曲能保障物體之完整,老子稱為「全」。
人感不足時謂之少,少而增多謂之得。少雖有不足,然易知易行,多雖有得,卻又難知難行,徒增疑惑。

承-引証
┌───────────┐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
【解】
老子認為:因此,聖人守著「道」,以不變應萬變。
【釋】
聖人所抱之一,即為天道,亦即「均衡律」。
世事變化無窮,人若知順從自然法則,即同道也。

轉-申論
┌─────────────────┐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
│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
【註】
客觀真實1:人謀己利,為人性求生存之準則。
客觀真實2:當人僅謀己利,不顧客觀環境,勢將與他人產生矛盾而影響生存。
【解】
老子認為:不自我表現,所以能夠顯明;不自以為是,所以能秉持公正,為人所尊;不自我誇耀,所以能成事;不驕矜凌人,所以維持長遠。
【通】
●《易經˙謙卦》:『天道虧盈而益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莊子˙徐鬼》:『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
嗟乎,無以汝色驕人哉』!
●《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
【釋】
喜歡自我表現的人,往往惹人厭惡,虛懷若谷,不求表現,人反而能夠接受。同理,若有不顧事實,堅持己見者,人必惡之、抑之。動輒自我誇耀,有功也難以服人。再如自我膨脹太過,敗相已露,又如何長保所有。
此為均衡律之衍生,一事件之主觀及客觀認知,亦有其均衡之規律,主觀重則客觀輕,客觀明則主觀闇。人與人之間,自有生存之「場效」,一人強則他人必弱,人若自彰太過,眾人必抑之;能自律者,人反彰之,此人性也。

合-証明
┌────────────────────┐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
【解】
老子認為:古人所說的這些話,實在正確極了,理應牢牢遵守。
【釋】
物極必反,古今皆然,故堅守均衡的原則,以不變應萬變,是求全之金科玉律。今人自以為是,動輒以科技萬能,各持一技之長,為所欲為。更有淺見之徒,常謂今之盛世,為歷代僅見,焉知得之物慾滿足,而失諸心靈平衡;得之個人享受,失諸人際和諧;得之知識泛濫,失諸環境安寧。宇宙中萬事萬象,無非一體之兩面,有一得必有一失,有一失必有一得,得歟?失歟?



章廿三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 起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 承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 轉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合



起-承上章之全而歸之
┌───────────────────────┐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
│ 孰為此者?天地。 │
└───────────────────────┘

【註】
概念分析:希言:希,少也。言,人為之政策法令。
客觀真實1:自然界的變化,完全依能量消長而定。
客觀真實2:能量的消長,則根據時、空條件而定。
客觀真實3:地球的物理環境,經億萬年的演化,已形成必然的規律。
【解】
老子認為:自然有一定的法則,為政者亦應效法自然,少施法令。自然界的暴風雨不會持續很久,為什麼呢?這是天地長久以來所演化的法則。
【釋】
自然界的變化,有必然的因果,因果相互循環,不可能維持恒定的形式。正是因為這種循環的變化,地球上才能維持生態的均衡,人類也才能平安地生存。
然而人為了一時之利,森林伐盡而大氣污濁;石油耗盡而能枯源竭;礦藏採盡而毒質積累;物慾洩盡而精神槁喪。今之社會,唯利益是求,今之人心,唯私利是逞。主政者,為權、為勢,假民主之名,而無所不為,唯恐利益他奪。從商者,輒以物質刺激為誘因,聲色犬馬,無所不用其極,驅使人心抓狂,而美之為促進社會繁榮。至於自命為知識份子之精英,不過坐擁一技,僅「知」利之所在,「識」利之所得,引經據典,危言聳聽,莫非欲於政、商之間,分一杯羹也。
至若貧無立錐、身無一技之碌碌大眾,則朝夕在教育、宣傳、廣告、聲色之刺激引誘下,意識形態盡受左右,遽而虛立名目,奮而隨波逐流。可憐此輩眾生,仰望金峰,玉影衣冠綽綽,似可得而攀之,但卻路途艱巇,可望而不可及。從生到死,耳目渲染之餘,看盡幻影中絕代風華,心無一日之寧也。
小至里巷之間,大至家國社會,以迄於國際舞台,儘管物質泛濫充斥,卻因早期利益所得之多或寡,至今之累積相差天壤。富者手擲萬金,貧者無隔日糧,不平之鳴,發而或為盜賊,或為貪吏,或放縱於酒色,或引毒而自迷。
人之理想幻滅於現實之壓力,人之德操屈服於感官之誘惑,廿世紀之文明,可以「知識爆炸,人性破產」八字定之。老子二千年前所言,誠有啟焉,『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人類社會之重大變革指日可待。

承-申論
┌────────────────────────┐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
└────────────────────────┘
【註】
客觀真實1:宇宙中時間為一基本因子,一切能量變化皆有時序。
客觀真實2:大自然受到時間限制,人屬於大自然之一部份,同樣受限於時間。
客觀真實3:變化之始及終,因「因」而有「果」,因果爽然。
【解】
老子認為:連天地間的現象都不能持久,何況人為者?所以行道的人,必將與道同在;努力於德行的人,會得到德行的回應;而既失道又失德的人,自然而然是無道亦無德。
【釋】
大自然一切都受時間支配,在四度空時的環境中,物質之質與量不生不滅。人世間亦同,在一定的時間變化中,所從事之行為,必然有一定的結果。人生有限,人理應把握時機,由努力追求大道,以致於能自由自在地行於大道之上;否則,退而求其次,還可以謹謹慎慎地從事德行。如果都做不到,人生不過如斯。
宏觀之能量運動,皆以正弦「波」的形式進行,在單位時間內,依其能量的大小,有一定的振幅及距離。宏觀的社會亦然,「振幅」相當於「力量」,「距離」則為「影響範圍」。兩者的乘積大,其能量必大。若以宇宙整體而言,全部的能量總和,可視為「道」。然而,從局部來看,每一股能量,都有其個別的條件及「因、果」,其「振幅、距離」必與全部能量有異。
再以人類社會的角度分析,全人類或整體社會之利益是「道」。人有個別的能力,也有個別的私心,私利即或有一時之得,也不能持久,「道」或有一時之不順,但仍然主導永恒之方向,其理即在『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轉-引申
┌─────────────┐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
│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
【解】
老子認為:道符合求道者;德則彰於有德者;失道失德亦與不道不德者形影不離。
【通】
●《易經˙繫辭》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釋】
物理之能量傳遞,有共振、共鳴現象,相同之波長,所作之功相同。
所謂種瓜得瓜,種果得果,時間一到,所種者必有所得。
再以均衡律言,同於均衡者,均衡之道亦樂得之,則人之「身、心」均衡,「主觀客觀」均衡,群體與個體均衡。同於失衡者,必然個人之「身、心」失衡,個人權利、自由擴散,群體、社會瓦解,人類趨於毀滅。

合-批判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解】
老子認為:誠信不足的為政者,人民自然不能信任。
【釋】
本節同《章十七》。


章廿四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起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承
自伐者無功,自誇者不長。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 轉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合



起-述事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
【註】
客觀真實1:能量變化所產生之狀態,視所施之能量而定。
客觀真實2:企與立、跨與行,所需之能量不同。
【解】
老子認為:舉著腳跟的站不穩,張開步伐想要跨大步的反而不能走。
【釋】
人類的行為可分為有目標之意識行為,及無意識之習慣行為。前者有既定之目標以資判斷、修正,後者則不知所為何來。

承-申論
┌────────────────────────┐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誇者不長。│
└────────────────────────┘

【註】
概念分析:自伐:自我炫耀。
客觀真實1:人之行為係因應環境而產生。
客觀真實2:若行為與環境變化不符,則屬不當。
【解】
老子認為:愛表現的人反而無法彰顯自我,自以為是的人難以被人接受,爭強好勝的人不會成功,自誇自負的人遲早會被看穿。
【通】
●《論語˙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章廿二》:『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釋】
本節與《章廿二》同,唯所用為否定語氣。

轉-結論
┌────────────┐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
└────────────┘
【解】
老子認為:對「道」來說,這些行為都是多餘的。
【通】
『畫蛇添足』
【釋】
行道之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以上四種行為,都是不必要的矯飾。

合-告誡
┌────────────┐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
【註】
概念分析:物:指人。
客觀真實1:人溝通之目的在於增進經驗,或自我紓解,均為利己。
客觀真實2:若人只知自彰、自表,他人無利可得。
客觀真實3:溝通無利可得,人遂惡之。
客觀真實4:凡人尚且惡之,有道者更不可為。
【解】
老子認為:連一般人都厭惡這種行為,更何況有道者。
【釋】
愚人之所以愚,因神智為六賊所迷,自以為宇宙中心,凡事僅知自我。道之所以為道,是供愚人破賊除痴,行向真實大路。人必須自我分析檢討,將一己之「餘食贅行」除盡,明心見性,則大道可期也。



章廿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起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 承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 轉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合



起-正本清源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
└─────────────────────┘
【註】
客觀真實1:宇宙如有起源,則物質之初必為非物質。
客觀真實2:宇宙如有發展,則後必衍生於前。
【解】
老子認為:有種事物在天地形成之初,已經存在。它無聲無形,超越萬物而恒存不變,它並且運行不息,為萬物之本源。
【通】
●《大爆炸說》:廿世紀天文學認為,宇宙開始時,僅有不具空間之能量,約於二百億年前,突然霹靂一聲爆炸,能量以光速奔離,遂有空間、時間的產生,並形成銀河、星球。
●舊約聖經創世論:上帝以七天的時間,創造世界。
【釋】
追究物源,應始於能量,由於能量的性質、變化,而有時間、空間、物質。其中能量與空、時,對人而言,是無聲、無形、無質的,必須以思維方能認知。能量在作用中,由粒子結合成原子、分子,因分子間能量的傳遞,遂有物質產生。
有了物質,才有生命的產生,有了生命後,才有感覺、學習、經驗、認知等層次。然而世事之奧妙,在於人客觀與主觀認知間之互動關係。主觀之「我」,雖然建立在客觀的物質基礎上,卻起源於主觀的經驗中。苟無「我」,客觀世界縱然存在,但沒有「我」的認知,其存在對「我」而言毫無意義。即使有「我」意識到客觀世界的存在,再進一步的分析,也不過是各種抽象的刺激、感覺而已。
古聖今賢,無人不期望對人生有所認知。佛家是由主觀客觀二元的抽象性,建立一個自我認知的法門,承認客觀本存,名之為「佛」。「我」因機緣而生,因欲望而迷,因染住而痛苦、煩惱。因此,人只要認識了「自性」,捨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可回到客觀真實,擺脫機緣,與佛同在。道家同樣承認客觀本存,「我」因自然機緣而生,因欲望而違反自然,因而導致人與自然之失調。老子並未以追求解脫為法門,而採用聽任自然、回歸自然的法則,靜觀自然之發展。
基督教以「創世論」為依歸,以信念為訴求。現代科學則以實証為前提,僅探討物質起源、現象,規避精神認知。
在智慧學立場,是以現代科學的實証為基礎,認為客觀世界中,除了物質外,尚有「層次結構」存在。人之精神現象屬於層次結構之一,建立在其前級「層次結構」之上,只要能將各種層次結構的「因果關係」,利用一種「結構體」的能量運作,即可以令人造的機器,「產生」擬人的「智能」。是則,人生真理的闡釋,又將多一種版本。
尤其是在我們利用電腦,從事「易經、易數」的研究時,發現確實有一種高層次的時空結構,中國人早就將之設計成一種符號語言,以二進位的數為基礎(但不採數學運算),並將影響地球生態的潮汐原理,分別以天干、地支作為象徵代表。最後,就人主觀的立場,以「利己、利人、害己、害人」四種生存的法則,加上一「自我」中心點,成為封閉循環式的五行生剋系統。
這個理論完全符合老子的「均衡律」,以及科學上的「機械律」。中國人數千年來,一直利用這套系統分析外在世界的變化,因而認知到一種必然的體用及因果。由於萬事萬物之「變易」,正為其不「易」之唯一準則,故稱之為「易」。及後,累積統計的經驗越多,其真實性越是無從置疑,遂發展出人類文明中難度最高的「預言」系統。不幸古人重實際而輕理論,所以儘管上自士大夫,下迄市井小民,多多少少都有過所謂「山、醫、命、相、卜」等玄妙的經驗。但在此科學昌明時代,囿於缺乏理論基礎,始終被視為迷信。
須知真正瞭解「易」理者,既知事物之必然性,必與老子一般,和光同塵,或隱於市,或隱於山林。持此以謀生之江湖術士,所知有限,以至於真相混沌,知識份子嗤之以鼻,而廣大社會迷信如故,舉世滔滔,黑白不明矣。

承-基本原理
┌──────────────────┐
│吾不其知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
└──────────────────┘
【註】
概念分析:大:無限。
【解】
老子認為:由於無名可稱,只好命名為「道」。若要勉強解釋,可以說是「大」,
大得無邊無際,最後歸返於原處。
【通】
●《六祖壇經˙般若品》:『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
●《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釋】
大與小原為比較所產生的相對觀念,若賦以絕對的觀念,則可視為包含一切空、時、一切現象的整體。此一包含萬有的整體,雖然沒有邊際,但卻有其極限。
莊子所言更玄而不可思議,『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以哲學觀點,理應如此,而以人的認知而言,無外、無內者究竟如何,實無從想像。因此科學家提出「無邊而有際」的觀點,以符合「宇宙能量為一常數」之假說。觀老子之說,較近於現代科學。

轉-人之自我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
│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註】
概念分析:道:整體。天:大環境。地:小環境。
【解】
老子認為:道無止無盡,天無邊無垠,地綿延萬里,人則是萬物之靈。在這四大之中,人佔有其一。
【通】
●現代科學研究宇宙大小,已知有數百億光年之距離。而原子之內太空,也發現無可限量。至於人性、人心,更是難測,因難測,此皆為大。
●《漢書˙西南夷傳》:『滇王與漢使言: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各自以一州王,不知漢廣大』。
【釋】
對人的認知而言,宇宙中一切都是無盡的,人對於自己,更是無從捉摸。人的意識是因應外界事物發展而虛擬的訊息抽象中心。在與所有經驗的交集過程中,必須透過時間與生化電流的能量作用。因此,經驗交集本身,就具有無窮無盡的排列組合。
人如不瞭解「道」,就脫離不了自我經驗交集的「主觀網路」,能作為參考認知的,只有經驗中的訊息。當人把自我之經驗總值,視作客觀環境之一切,該人必然自以為「大」,然此「大」為「自大」。自大必自私,自私且自大者,必然自滿,自滿之人,其所作所為必與客觀環境脫節。
再若人瞭解「道」,以客觀真實作為參考訊息,客觀無限,因知「人生之大」矣,「自大」與「人大」皆為大,然其現象迥異。

合-正確之系統觀念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註】
客觀真實1:在整體系統中,從上層到下層,各有所屬。
客觀真實2:道、天、地、人,為此系統中之各層。
【解】
老子認為:人必須符合地的法則,地符合天,天符合道,道則順自然。
【通】
●《易經˙坤卦》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釋】
老子之系統觀念,以「自然」為總綱領,向下微分,道、天、地、人……萬物等皆有其一定的分類屬性。透過此一系統,人即可瞭解自然之法則。
【論】
以智慧學立場,人想以有限之時空,蠡測無限之宇宙,是不可能做到的。尤其是人之主觀認知,純屬假定之「概念世界」,絕不等於客觀真實。故人僅能順從自然之規律,利用概念符號結構,試圖由虛擬的模式,建立一種人與自然之間的介面,避免受到個人「私、欲」的控制,從而謀求人類最大的福祉。


章廿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 起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 承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轉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 合



起-根本
┌──────────┐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
【註】
客觀真實1:物體之重心,係針對物體之質量中心而言。
客觀真實2:物體因振動而發聲,靜止之物體才是本體。
客觀真實3:重者在下,輕者在上,其重心必在重處,即為「根」。
【解】
老子認為:重者在下,為輕者之根本。激烈的變化,均以靜止不變的本體為中心。
【釋】
事物有輕重之分,變化有動靜之別,重能載輕,靜能制躁,是固本也。做人做事,應守自然之道,把握根本,以不變以應萬變,方保不失。

承-正確現象
┌──────────────────────┐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
【註】
概念說明:榮觀:華貴的表象。燕處:安居。
客觀真實:物質之重要,在於提供人生存之條件,不應心為形役。
【解】
老子認為:聖人雖然每天都離不開物質的需求,即使豐盛,卻也處之泰然。
【通】
●《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釋】
人之生存不能缺乏物質,聖人亦不能例外,所不同的,是聖人明理樂道,不會因為物質的享受,而影響對事物的認知及態度。

轉-錯誤現象
┌───────────────┐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
└───────────────┘
【註】
客觀真實:萬乘之國,其君為萬乘之主,個人則為自我之主。
【解】
老子認為:身負一國之重任,君王怎可輕浮躁進?
【釋】
人民為國家的根,國君的地位建立在人民的「根」上。國君之為國君,應以謀求人民之幸福為目的。如果國君自以為高高在上,忘卻自己的立場,僅知作威作福,滿足一己之私,不顧人民的利益,則是不知持重守靜。
個人何獨不然?行為若不符合長遠利益,是不明輕重。

合-不合根本
┌──────────┐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
【註】
客觀真實:本末不可倒置。
【解】
老子認為:輕者失重,失重則不能保其位。躁者失靜,失靜則不能自主。
【通】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釋】
國之根為人民,人之根為人性,聖人『雖有榮觀而燕處超然』者,是顧全人性。國君固不可貪婪無行,個人亦不可安逸惡勞,不顧根本,輕躁妄為。這些都是令人失敗的原因,不可不慎也。


章廿七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起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 承
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轉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合



起-事物之因果
┌──────────────────────┐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
│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
【註】
客觀真實:善者知事物之因果,知其必然,順物之性,行事易成。
【解】
老子認為:善走者,行路不落痕跡;善言語者,說話不致被人挑出毛病;精於計算者,不必假手籌策;長於機械者,閉門無須門閂,而門不可開;能結繩者,不用繩捆,而人無法解其結。
【解】
●《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釋】
上述之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者,果真有所為?蓋至善止於無為,無為始、無轍跡、瑕謫、籌策也,是以無為而為,可謂善也。

承-有識者
┌───────────────────┐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
│ 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
└───────────────────┘
【註】
客觀真實:人有才,物有用,適時、適地之用,即為善。
【解】
老子認為:聖人善於助人,故無人不是可用之才;又善於惜物,故無物不能盡其用。這才是真正的明德、得道。
【通】
●《禮運大同篇》:『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論語˙子路》:『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釋】
人成長於不同的環境中,各有不同的經驗。知人者,必知他人處身之環境,善用其中因果關係,而使人能盡其才。對物亦必知物性、物理,使物能盡其用。
因此,能識人、用物之人,必通達人情,明瞭事理,可謂得道之人。

轉-原因
┌─────────────────────┐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
【註】
客觀真實:人經由學習而認知。
【解】
老子認為: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不善之人是善人的借鏡。
【通】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釋】
人類能走出叢林、開創文明,成為萬物之靈,其根本之道,即在於知識、文化的薪傳。先知者傳授給後知者,而後知者繼承前知者,代代相傳,匯為時代洪流。
善人之師,天;不善人之師,善人。善人之資,不善之人;天之資,善人。善人得道於天,傳之於人,所傳者天道也。

合-應切記
┌────────────────────┐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
【註】
客觀真實1:種瓜得瓜,種果得果,人所重視者,常有所得。
客觀真實2:師與生之間,不論親炙或私淑,薪火相傳,是文化之命脈。
【解】
老子認為:不重視師、徒間之互動關係者,雖自以為知,其實是迷。這個道理真是精要奧妙。
【釋】
功利主義者,僅問收穫不問耕耘,也就是只關心所得之結果,不重視事件發生之過程及關係。這種人常殺雞取卵,以求近利,雖或有一時之得,但以整體而言,卻是得不償失。
伯樂能知千里馬,究竟是千里馬有價值,抑或伯樂重要?須知千里馬為數不少,惜識者不多,而伯樂之輩,從古至今,寥寥可數;或言伯樂雖眾,然良馬難得。查其因果,乃因師之所以為師,實因學道先後有別。而資之為資,純屬天意,全非人力所能左右。然亦有為師者不明資質素材的特性,未能因材施教者,此非無良馬,實無良師。再若人學而有成,自以為天才,不重師道,則伯樂雖存亦亡。
是以能知天道者,當知大自然「師與資」之間的互動關係。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