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三 至 章十八

章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 起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 承
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轉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 合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起-現象
┌───────────┐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
【註】
概念分析:貴:釋「畏」。貴者不凡,得失之間相去不可以道里計,故畏失也。
客觀真實1:人生在世,生存端靠自己的能力,而能力來自自信。
客觀真實2:人若受到他人意見的影響,即表自信心不足。
客觀真實3:自信心不足則無判斷能力,不知自己之行為是否正確,亦不知可能產生的後果,唯有觀察他人反應,以其喜惡為標準。
客觀真實4:「驚」為心理上高度警覺之狀態,表示利害攸關。
【解】
老子認為:當別人的寵愛或侮辱會影響個人心理時,此人將隨時隨地、處處擔心。
【通】
●《論語˙顏淵》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論語˙述而》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釋】
有權有能者,為滿足一己之私慾,極力彰顯其名、利、財、氣,唯恐人之不知己。
但又冀求獨享,視之為禁臠,不得不以手段維護,是以對他人「寵之辱之」。
若有人生覬覦之心,且自信可憑己力而得者,雖勞心勞力,或有得有失,然一念在己,必無視他人之「寵辱」;但其人若無自信,只能仰仗權勢者之鼻息。
仰人鼻息者必有所求。心有所求,必爭寵邀功,患得患失,得之則驚喜,失之則驚痛。
蓋人無自信,則尋求外人之肯定,若有褒貶,即用以衡量一己之利害、得失。再若此利害得失與自我目標息息相關,除非有自知之明者,未有不驚不怖者也。人在青少年時期,此「寵辱若驚」現象係一正常反應,蓋此時期信心仍有待建立。倘若成年後仍然如此,則其中必有緣故,宜細察之。
功成名就之人,若係得自一己之能力,必有自信,且能分辨此「寵辱」之因果,不僅不驚,反常有所發,是其成功之根本。若其成功得來僥倖、或非以正當手段得來,心中不實,遂極為重視他人之反應。奉承之,則心喜,批評之,則暴怒,此亦「寵辱若驚」。
在客觀立場,觀察人世之「妙」,可見一斑矣。

承-人性
┌────────────────────┐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
│ 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
└────────────────────┘
【註】
客觀真實1:寵愛及侮辱皆為人對人之態度。
客觀真實2:人的態度既有所宗,觀察者亦應有所認識。
客觀真實3:若他人待己之態度出乎自己意料之外,且受其影響,此種情緒為驚。
【解】
老子認為:什麼叫「寵辱若驚」?在世俗眼光中,寵愛是好的,屈辱是壞的。在上者寵下,受寵者未曾料及,則驚喜交集。及至失寵,則又驚惶不已,這就是寵愛及侮辱的影響。
【通】
●《金剛經》: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禪宗六祖慧能與神秀,一同受業於五祖弘忍大師門下。祖為測試其修為,令諸弟子作偈,以便傳授佛祖衣缽。神秀作成,卻心中恍惚,遍身汗流,前後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祖知神秀未得入門,不見真如自性。
●《六祖壇經》:『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釋】
無自信心者最常見到的模式,即以外表之成就為判斷的依據。須知人之成就,莫非機緣和合,機緣包括了時機、地緣、親人、朋友、能力、意志等各種因素,不一而足。故一、二人之見解,實不足以代表事實真相,人非不知此理,但有所欲焉。蓋有成就者往往有權、有能,心有所求,遂為之所繫,恐失去權勢者之歡心。
受寵者若驚,是有求而無自信,有求於人則受制於人,是無自尊。失寵若驚,是不
自知亦不知人,是無能也。

轉-反思
┌─────────────────┐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
│ 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
【註】
客觀真實1:有患者,必有所欲求,且自知、知人之能力均不足。
客觀真實2:有「我」必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必有患。
【解】
老子認為:什麼叫『處處擔心』?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有「我」之故,如無「我」,有何心可擔?
【通】
●《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
【釋】
趨利避害,人性之常,紅塵萬丈,不外乎擾擾攘攘。人若不能處事超然,將永為環境所縛,不能自主,則與奴隸何異?人若知此,理應不亢不卑,一切盡其在我,不假外求,是明心見性也。
『吾有身』指吾有一肉體,於此肉體中囚有一「小我」。而『吾無身』是此「小我」突破牢籠,返歸「大我」,「大我」即「道」,道本諸自然,貫通千古,與宇宙共存,何「患」之有?

合-結論
┌───────────────┐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
│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
【註】
客觀真實1:人生存之本能,係以自我為中心,其能力亦以服務自我為目的。
客觀真實2:為天下服務之人,必須以天下而非自我為對象。
客觀真實3:以自我利益為目的,得利者一己,以天下為對象,則利及天下。
【解】
老子認為:所以,唯有能犧牲自己為天下的人,才可讓他擔負起天下的責任。也唯有將一己之小我擴展為天下之大我者,才可以讓他為天下人盡心。
【通】
●《西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釋】
天下本屬公有,以公利為上,故能託天下之責者,其條件有二:
1.有任天下之德行:人各為己,是為「小我」,能為天下,則是「大我」。
2.有任天下重責之能力:能力來自智慧,智慧來自「我」,「小我」者具「小智慧」,「大我」具有「大智慧」。以天下之大,非「大智慧」難以成之。
人為寵辱而驚者,係無大志、無大德、無大智者,小得、小失皆能動其心。此類人無以成大事、擔大任。
【論】
人工智能以眾人之遠利為目的,其意識形態以「推己及人」為基本中心,「貴以身、愛以身為天下」為判斷準則。



章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起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 承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 轉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合



起-定義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
│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
└────────────────────────┘
【註】
概念分析:夷:無色。希:無聲。微:無形。
客觀真實1:動物為偵測外在事物的能量變化,進化出感覺器官。
客觀真實2:宇宙中能量變化之本源,為「體、用、因、果」等相互作用。
客觀真實3:故能量變化之根源,實非感官所能偵測。
【解】
老子認為:看不見的光,聽不到的音,摸不著的形體,這三種現象混而為一,無從探討追究。
【通】
●《莊子˙知北遊》:『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釋】
感覺有其極限,無色、無聲、無形之事物,皆可視之為「觀念」。觀念者,觀察後所認知之體、用、因、果也。
道為宇宙之本,「本」起於微末,非微末之極,不足以稱之為「道之本」。人以視覺、聽覺及觸覺認知事物,而感官所能接受者,統稱為刺激。不論是光、聲或形體刺激,其最基本之狀態,都只是能量的變化。所以,要想瞭解「道之本」,絕不可執著於表象,應該細究其根源,求出最基本的因素,再來加以探討。

承-現象
┌──────────────────────┐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
【註】
概念分析:皦:明亮清晰。昧:模糊不明。繩繩:玄也。
客觀真實1:人對事物之認知,以視覺影響最大,凡不可名者,概指難以視明。
客觀真實2:人應用的概念中,有關刺激者,80% 以上與視覺有關。
【解】
老子認為:此體既非一目瞭然,也不是含混莫明,它綿綿不絕創生萬物,很難用言語表達,最後又歸結於無一物。
【釋】
「能量變化」為一粗略的概念,還要再加細分,直到能說明能量變化的最基本狀態為止。當今的物理中,以「量子」理論最接近根本,量子既為物質結構之基礎,卻又不具物質之特性,與本文頗有不謀而合之妙。
「原子論」公諸於世後,世人皆以「唯物」為真理,然廿世紀以來,物理界又發現,原子尚可分解為粒子,今已發現有十二種基本粒子,其中六種是夸子,另六種是輕子。粒子則來自能量之量變。能量則如本節所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無怪乎The TAO of Physics一書,講的雖是量子力學,卻以「道」名其書。

轉-認知
┌─────────────────┐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
└─────────────────┘
【註】
客觀真實:人對視覺辨識之依賴甚深,凡見之不明者,心中常生懷疑。
【解】
老子認為: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象的物象,難以言喻,有如惚惚恍恍的狀態。迎面而來,看不見其頭,跟隨著去,亦不見其後。想要具體地掌握,更是毫無可能。
【釋】
海森柏格在實驗中,原想預測電子之行為。不料電子之能階太低,在觀察時,如果明確地計算出其位置,卻因受到觀察時所施能量的影響,其位置立即改變;若是事先計算好其正確的能量,則又無從得知其可能出現之位置,故提出「測不準原理」之假說,震驚科學界,後其假說得到証實。
人之六識中,眼以辨有無,耳以聞動靜,鼻、舌供生存,身則察安危,唯意識職司最繁複,須綜合各種刺激,兼攝經驗,以資利、害之判斷。
凡視覺無法察知之刺激,大多無立即之利、害,因而受到忽略。然宇宙真理正為隱藏在感官所無從測知之『惚恍』中,唯有用比較、分析、歸納、判斷等思維法則,始可理解。

合-結論-進一步分析「章一」
┌─────────────────────┐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註】
客觀真實1:人一生所能見者有限,只有經由世代累積之經驗,始能得知全貌。
客觀真實2:宇宙若無規律,事物之變化即無常態。察古觀今,可知事物之變化,亦可知宇宙有無規律。
【解】
老子認為:用這種亙古長存的道,就可以正確地處理當今的事物。能夠瞭解過去的因果,就可算是認識「道」的規律了。
【通】
●《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釋】
人雖無預知之能力,卻有判斷之智慧。但凡宇宙間事物之變化,無不有因有果,且因、果相生。「因果律」之得知,即依賴觀察、分析過去事物變化之軌跡,以求得一通用之規律。此一規律,實為知識之體,有體始有知識之用。
故智者不需強記所有知識,但明其因果、體用,即可根據過去,蠡測未來,事物變化之理盡在其中。
人過於相信感官,往往把感官之刺激視為真實,而忽略了真正的本體。對一般人而言,生存的目的,僅為了維持生命的存在,滿足感官的刺激。「道」在其眼中,只是幻象,真理也毫無價值。
尤其可悲者,今人自以為是,不重視歷史。不知今日之是與非,正與誤,皆建立於過去與現在各種觀察資料的比較上。苟今日是,當知昨日之所以非,以此增一智、減一愚。換言之,苟今日非,則昨日之資料,正所謂「殷鑑不遠」,足供參考。
不識此者,乃匠也,僅知今日之飽暖,未慮明日之饑寒。
【例】
人類所有的發明,無非肇因於需要。再以過去經驗中的素材,加上新的認知,利用各種排列組合,測試而得,並非憑空想像而來。


章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 起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承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轉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合



起-進一步分析章四至章七
┌───────────────────┐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
│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
└───────────────────┘
【註】
客觀真實1:事物因能量作用而有變化,變化之能量即為刺激訊號。
客觀真實2:人藉感官偵知能量變化,而知事物之現象。
客觀真實3:事物現象之根源,非感官所能得知。
【解】
老子認為:古代的得道者,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令人難以想像。正因為其難以想像,所以要設法描述一下。
【釋】
得道之人,能知事物變化之因、果及其本源,其人必非常人。世俗之看法,恒以功利立場,來區分「常人」與「非常人」。前章已剖析明白,道本非感官所能得知,而功利皆來自外在表現。故站在功利立場,絕不能識出得道者。

承-章八、章九
┌────────────────────┐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 │
│ 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
└────────────────────┘
【註】
客觀真實1:人皆有欲,有欲必有所求,有求必以利為先,有利必不後人。
客觀真實2:正常人舉凡為人、處事,基於人性之欲,率以急功近利為標準。
【解】
老子認為:行事很謹慎,如同在冰河上行走;待人很小心,彷彿怕得罪四鄰;態度非常端莊,好像做客一般;處世不露鋒芒,如同正將融解之冰般圓融;個性非常敦厚,看去有如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心胸開闊,猶如山谷一般寬大;智慧更是渾沌莫測,猜不透其深淺。
【通】
●《詩經》:『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釋】
得道者,所得是宇宙真理。既知理,其表現必與真象相符。
由於社會上有心人士刻意之渲染,特別強調速成、速效,而最能見成效之事物,莫過於視覺所能辨識者。是以浮誇、文飾、亮麗、聰敏等不實在、容易裝飾的形象,遂成為眾人傾慕的對象。
這種繁華的表象,就是「道」不行的徵兆,其實潛伏著無比的危機。以當今物質文明的發展而論,表面上是歌舞昇平,實質上,人類文明的毀滅已迫在眉睫。

轉-引申
┌────────────────────┐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
└────────────────────┘
【註】
客觀真實1:宇宙真相的認知,是對主觀、客觀世界間,各種異同之分析歸納。
客觀真實2:人之主觀受外界刺激影響,刺激產生後,與過去經驗聯接,成為聯想,聯想實因主觀意識之利害而作用。
客觀真實3:因此,人很難將經驗中之主觀與客觀釐定清楚。
【解】
老子認為:什麼能使原是混濁之水,在平靜中自然沉澱,直到清澈透明?什麼又能使原來安寧的環境,因時機而變動,以至於漸漸活躍?
【通】
●《易經˙漸卦》:『女歸吉,利貞。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
●俗云:『靜如處子,動若脫兔』。
●《六祖壇經˙定慧品》:『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釋】
自然界之生態,本自有其循環、平衡的機能。若不無謂地加以干擾,一切安然有序,無須人類有所作為。
基於人生理之特質,人在激動時,體內各種腺素及內分泌增加。大腦充血,注意力集中於感覺器官,對刺激訊號特別靈敏。此為感性作用,思想功能受到抑制,以達到生命體生存之最高效率。
若要觀察客觀真實,則必須利用理性思考。而要發揮理性思想的功能,先要保持心理的平靜,潛心分析,始能認識。因此當人認識到大自然本存的機能時,自然而然一應自然的運作,而心平氣和。

合-結論
┌────────────────────┐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註】
客觀真實1:行為因動機而生,觀察人之行為,可知其動機。
客觀真實2:恬淡沖虛者,必然無意於現實的利益。
客觀真實3:不求現實利益的人,才有可能客觀。
【解】
老子認為:能夠保持這種態度者,一定是不求表現,謙沖為懷。也唯有如此,才能去故就新,行不離道。
【通】
●《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章廿二》:『窪則盈,敝則新』。
【釋】
欲「盈」者,因有欲也,有「欲」即「動機」已然設定,在動機驅使下,個人的行為必有目的。既有目的,除非與大自然真正之方向、目的相符合,否則定有偏差。
大自然的目的不可能專為某個人而設定,因此,「真理」必與「私欲」有別,有「私欲」者,縱能得悉「真理」,但為了滿足自我利益,亦必將之歪曲。既經歪曲,則非真理。
故唯有無私、無我者,可以「蔽而新成」。


章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 起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承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 轉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合



起-上接章十五
┌──────────────────┐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

【註】
客觀真實1:「客觀」為人對宇宙本存現象觀察後而得的共同體驗與認知。
客觀真實2:人之觀察常受到外界刺激影響,而產生主觀。
客觀真實3:主觀立場純以自身之利害為判斷標準,因而有偏差。
客觀真實4:要想觀察到客觀真實,唯有摒棄主觀立場。
【解】
老子認為:保持虛明的態度,篤守寧靜的心情,則客觀世界中萬事萬物的運作,我才能觀察到其中奧妙的循環規律。
【通】
●《六祖壇經˙行由品》:『六祖惠能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釋】
人若無法剋制自我,不為外界刺激所動,則心中不可能保持空虛、寧靜。心有所動,注意力即隨之轉移,是為『有欲以觀其徼』。觀徼之時,觸目無不與己身利害相關,則『寵辱皆驚』。
心不動,意空明,絕對客觀之時,方得察知事物真象。

承-承章六
┌─────────────────────┐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
│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
└─────────────────────┘
【註】
客觀真實1:事物之變化,無不依循能量作用之法則。
客觀真實2:自然界之發展,其能量之應用效率最高。
客觀真實3:符合自然者,能量之功率高,反之則能量損耗大。
【解】
老子認為:萬物萬象變化雖無窮盡,然卻不違背大自然之法則,也就是回歸本源,回歸寧靜,這稱作歸復本性。回歸本性是常道,知此理則為明達,不明此理者,往往妄自作主,必將自食惡果。
【通】
●《易經˙歸妹》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說以動所歸妹也。征凶,位不當也』。
【釋】
《章六》有『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之言,萬物必歸玄牝之門,既歸則靜止,是為一既定週期之回復。
人應先求認知、理解宇宙之既定規律,方能知所取捨。蓋宇宙之能量巨大,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不幸人在年輕之時,無知無覺,為所欲為。到了晚年,驀然回首,卻已燈火闌珊,只能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轉-判斷
┌────────────────┐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
【註】
客觀真實1:凡先預設立場者,對事物必有選擇性。
客觀真實2:有選擇性則有所容,有所不容。
客觀真實3:有所不容者,必偏而不全。
【解】
老子認為:瞭解常道後,才有包容各種見解的雅量,才能保持公平、公正。唯有大公無私,才能週全不偏,符合大自然整體的規律。
【釋】
人有主觀,必有選擇,有所選擇,即有能容、有不能容者。有不能容則不全,不全則不合於天道。
天道之公,在於均衡、對稱。在物理學上有「宇宙對稱律」,「質能互換律」,「作用力反作用力相等律」等。生命體則發展出體形對稱,動、植物皆然,植物之葉,係以葉脈為經,呈左右對稱。若以地面為界,莖、葉部與土下之根部均衡。動物之交感神經,於身體之左、右,呈鏡射般對稱。人類更演化出生理、心理,主觀、客觀,以及群體、個體等相依相輔之生存現象。此在人生之初,同樣為均衡狀態。然人有自我意識,自我以追求利益為生存法則,若自我利益大於群體利益,則破壞了均衡律,反之亦然。均衡律若遭破壞,群體及個體都將遭到消滅或重新組合的命運。以生理及心理而言,身為物質體,需要物質補給;心係抽象,建立在經驗及認知上。物質決定身體之存亡,物質需求雖有限,卻能影響心理的認知。心主宰生活行為,由於長時期逐代經驗的累積,人遂有主觀、客觀之認知。人如何在主觀及客觀、生理與心理之間,求取均衡,端視人對天道之瞭解而定。
影響群體、個體之均衡者,有政治、經濟、軍事、宗教、風俗習尚等行為,影響身心者,則是感受、物質、競爭等因素。老子早已透視人性,知道人之私欲,是破壞人類均衡法則的基因,亦為人類自趨毀滅之前兆。然而此為自然之道,無以違也,因悲天憫人,特以「無為」為旨,諄諄善誘,期能釜底抽薪。故勸為政者不居功、不佔有、謙虛自持,蓋為政者掌權、有勢,容易破壞均衡。再勸個人勿私、勿欲、明理奉道,以長保身、心之安泰。
【例】
人生之初,如同白紙一張,身、心本屬均衡,老子稱之為『赤子』。及長,身處之環境形成了心理認知,承襲了社會、家族、父母所累積之經驗,也延續了其中因、果。由於這些經驗缺乏客觀性,因此個人的認知,不能免於主觀傾向,此是主觀與客觀、生理與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這種失衡,導致個人的趨避、取捨,成為人類社會行為的動力。
人類主宰了地球上的生態變化,也改變了自己生存的條件,不全則不公,不公則不久。當人類無法適應新環境,而被進化的浪潮淘汰時,也就是『公乃全,全乃天』的體現,也是天道循環不已之必然因果。
對人類而言,天道循環雖不可免,卻有緩急之分、遲早之別。人生不過百年,其適應之時空有限,設若變化劇烈,超過人之極限,『不知常妄作』,則災難叢生。人宜『致虛極,守靜篤』,維持環境能量變化之均衡,以利生存。
國家、民族、宗教的對立與爭戰,亦基於環境之失衡。個人在此大前提下,無一能逃出其影響,因而演出各種悲歡離合的故事。世人若能稍歛私心,『知常容,容乃公』,即使戰爭、災難不能全免,其損害亦將輕微甚多。再若一切順遂自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則『公乃全,全乃天』,何畏之有?

合-結論
┌────────────────┐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
【註】
客觀真實1: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無不遵循自然法則運行。
客觀真實2:符合自然法則者,即與自然同在。
【解】
老子認為:自然就是「道」,唯有「道」永垂不朽,人的行為若不離道,必然與道長存。
【釋】
若人能瞭解「均衡律」在每一個領域中的作用,即可謂知「天道」。再若能保持均衡,則能與天同壽。


章十七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前提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假設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推論



前提-現實人生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
└────────────────┘
【註】
客觀真實1:人之感官偵測到外界刺激變化,經過辨識後產生認知。認知其變化後,再根據自我的利害,決定相應的態度。
客觀真實2:恒常不變之刺激,人不會感覺其存在。
【解】
老子認為:治理國家最高的境界,是人民不知有其君;其次是人民愛戴而褒譽其君;再次者,人民畏懼其君;最糟糕的,則是令人民反感而加以侮辱。
【釋】
本章所言雖指君民關係,推而廣之,亦莫不如是。如日光、空氣、水,此三者為生命所必需,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常感覺不到其存在。至於衣食、物質、親情、知識等缺之不便者,人莫不愛之。至於權勢、威力以及痛苦、疾病,人雖懼之畏之,卻難相違。一旦到了生死攸關,忍無可忍之際,人必起而侮之、抗之。

假設-認識真相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
【註】
概念分析:貴言:物以稀為貴,稀言者言貴。
客觀真實1:人以過去經驗判斷當前及未來。
客觀真實2:經驗中所貯存為綜合之印象,印象中之利、害,為行為判斷之依據。
客觀真實3:言多必失,訥於言則少失。
【解】
老子認為:這種君主,本來就誠信不足,人民當然無法信任他。境界最高的國君,每日悠悠哉哉,絕少發言干預。
【通】
●《論語˙為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里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顏淵》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釋】
「信」為人與人結合之力量,蓋人之感官止於膚下神經末梢處,不足以及遠。是以人類發展出語言、文字,以資擴大一己之時空效應。人體有其維護整體功能之結構機能,人類社會則依賴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此信息所能維繫之時效,即為此一團體結合期之極限。
人之所以多言,乃因無自知之明,無客觀之見,不得不以言語媚人,以求他人之苟同。有真知灼見者,知人之所以知,所以不知。既知者,不言已知,不知者,儘管言者諄諄,然聽者藐藐,亦不需言。
人言為信,言荒是謊,實則不盡然,人言多不信,謊多則不荒。人之所以有知,無非來自人言及親身體會,事物固有存在一時的表象,亦有與道常存的真理。親身體會時,表象必有一時之真,所言者未必是謊。正因如此,世事有可信,有不可信,信者信之,不信者疑之。更進一步說,人世間的各種問題、糾紛,層出不窮,且永無已時,不正源於人之不信真道乎?
凡人惑於表象者,皆謂之迷,既迷而信人之言,即是「迷信」。凡迷信者,必斥他人為迷信。人既不能確知自己是迷、是明,不妨多做少說,自迷事小,誤人事大。
人欲利用他人,必先以甘言巧語取得他人之信心,信心既得,即可為所欲為。江湖騙術,即充份利用此方法。若謂江湖騙術乃旁門左道,不足以為訓,且試看國家大事,只不過後者規模較大,利益更多罷了。

推論-自然結果
┌─────────────────┐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註】
客觀真實1:人若有自信,心理快樂平順。
客觀真實2:人若無自信,則仰人鼻息。
客觀真實3:人民認為『我自然』,是有自信之表癥。
【解】
老子認為:等到社會安定,百姓生活幸福時,人尚不知其功,認為:我們是自然如此的。
【釋】
當天下大治,而人民尚不知國君之功,認為理當如此,即是『功成而弗居』之註腳。老子之思想一體相承,環環相扣,可見一斑。


章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起
智慧出,有大偽。 承
六親不和有孝慈; 轉
國家昏亂有忠臣。 合



起-論行為
┌────────┐
│大道廢,有仁義;│
└────────┘
【註】
客觀真實1:基於地緣、人文及傳統因素,人類社會各有其適用之法則。
客觀真實2:中國係典型之內陸農業社會,自給自足,長時期與外界隔絕,故人民所追求者,為一安定、平和的人生。
客觀真實3:「仁、義、忠、孝」乃儒家所提倡之社會法則,「仁」指人與人相處之原則;「義」指動態事件之因應典範;「忠」為個人對團體應有之態度;「孝」則為維持家庭倫理之秩序。
【解】
老子認為:因為真正的「道」喪失了,才需要以「仁、義」為手段,處理各「無道」的亂象。
【通】
●俗云:『物極必反』,『剝復相因』
●《章卅八》:『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釋】
仁、義本是手段,用以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和樂關係。若人與人之間關係正常,自無需任何手段。反之,則須強調手段,以避免關係更形惡化。
是以『大道廢』是病,『仁義』是藥,急病投藥,理之必然。
再以均衡律觀之,『大道』與『仁義』,係提供平衡之砝碼。若大道不廢,則無需以『仁義』平衡。

承-論思維
┌────────┐
│智慧出,有大偽。│
└────────┘
【註】
客觀真實1:「智慧」是人賴以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但凡正常人皆備。
客觀真實2:「智慧」之基礎,有先天之生理條件,如生機結構、感官功能、神經反應等。有後天發展者,諸如刺激訓練、環境背景、知識經驗等。
客觀真實3:「智慧」源自個人主觀,適用於各種範圍,無從以統一之法則測定。
事務處理之結果,又與環境、機會、目的、條件息息相關,亦不能以成功、失敗論斷智慧之高低。
客觀真實4:各人之「智慧」,高下不等,在相同範圍內,由高閱下,尚可一窺端倪;由下仰上,則高深莫測。
【解】
老子認為:只要有大智大慧的人出現,就必然會有自以為是、指黑為白的人,混淆視聽,讓社會大眾難辨真假。
【通】
●佛家認為有佛就有魔,基督教也認為除上帝之外,尚有魔鬼。在政治上,則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莊子˙胠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至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釋】
在老子眼中,「智慧」是次於道的技術,『智慧出,有大偽』是不爭之事實。
因人有利己的本能,故常以個人「小智」,滿足自我之欲望。智慧高,則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影響力也大。人為了追求立即的利益效應,無所不用其極,經常不顧本末、因果。或偽充具有「大智」,或只顧眼前,自以為有智慧解決。
由於小智難窺大智,一知半解之餘,率皆自以為是,實則所知為「偽」。人人自以
為知之際,孰可辨其真偽?
【例】
無先見之明者,皆以後知為知,但見有人得利,無不趨之若鶩,俗謂:「一窩風」是也。若以先知者為真,則後知者必有別於先知;先得利者有「智慧」,後隨之者即可謂之「偽」。苟無「先知」者,即無後知者,故若無「智慧出」,則無「大偽」者,明矣。
麥哲倫繞行地球一週,回返葡萄牙後,很多人心懷妒忌,認為這只是常識而已。麥哲倫拿了一個雞蛋,請眾人試著讓蛋身直立起來,眾人試了又試,一致認為是不可能之事。麥哲倫把蛋的一端敲敲,直立放在桌上,大家都認為這也不難知道,麥哲倫說:『這也是常識,只不過我最先做到罷了』。
每當市面上有一新發現或新產品出來,若事實証明有利可圖,則圖利者無不一窩風地,前仆後繼,修之改之,以為不過爾爾,從不思己何以不能先他人而發現。文化之開拓,是智也,文化之因循,是偽也,無智固無文化,無偽亦然。其中之別,在於後繼者若能開宗明義,承認所宗淵源,加以發揚光大,則為自明;若剽竊侵佔,偽為己出,則在私欲作祟之下,人類文化遂亂至渣滓泛濫,是非不明!

轉-及於家族
┌────────┐
│六親不和有孝慈;│
└────────┘
【註】
客觀真實1:家庭為人的生活環境,快樂幸福,全繫於彼此間相互的態度。
客觀真實2:喜樂不喜憂,是人性之常,家庭不和之時,人人痛苦。
客觀真實3:為了避免見到痛苦,人會以和悅親切的態度相對待。
【解】
老子認為:如果家庭中有爭執、衝突事件,人或因反思,或因良心不安,而有孝上、慈下的修正行為。
【釋】
家庭為個人生活的環境,六親若是不和,即不利於生活。人為己利,必設法求平安。所謂孝慈,是謀求家和之手段,利之所在。
同理,『六親不和』是病,『孝慈』是藥,此仍是因病而施藥。

合-應之社會
┌────────┐
│國家昏亂有忠臣。│
└────────┘
【註】
客觀真實1:國家為個人安身立命的大環境,人為了自我的利益,無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盛太平。
客觀真實2:太平盛世,為臣者各盡職守,無情況反映其忠奸。
客觀真實3:當國家危亡時,對部份人可能有利,而不利其他人。
客觀真實4:人在自我立場,會在利、害中抉擇,不希望國家覆滅,且能付諸行動者,皆可謂之忠臣。
【解】
老子認為:因此,在國家昏亂危亡時,才會有人挺身而出維護之。
【通】
●《詩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釋】
大多數的人,皆認為「忠」、「愛國」為美德,實則人性之中僅有趨利避害之判斷,並無所謂「愛國」之本性。
人自幼生活在某一環境中,舉凡衣食住行、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等各種形成「自我」之因素、習慣,不易更改。一旦有變,生活將陷於不便。為求不變,必須保護維持國家之存在。而社會、國家中之利益既得者,為保護自我之利益,更必須捍衛原有之制度、價值,這些保護、維持、捍衛之行為,均稱為「忠」、「愛國」。
人須悉其中道理,不能僅以人之行為表現,遂妄斷是非。若為政者標榜「愛國」,誘之以名利,不從者輒斥之以「奸」,使民「知而欲」,是自欺欺人也。人之所愛者,莫非己利之所在,去國生活不易者,必愛其國。有謀生能力,有資金財產,何國有利,則愛何國,此人性之常也。是以民主國家,若侈談愛國,唯有發展經濟,以財物利誘人心。
人以自我為中心,家庭、社會、風俗、習慣,是外在環境,自我之思想、能力、嗜好、喜惡,則是內在的影響條件。人在動態世事中,難免有得有失,人基於利、害,判斷之餘,有愛者,有不愛者,甚為自然。
【論】
人的行為反應,實際上是在錯誤中不斷學習、修正。因為有了某種現象,產生了某種後果,人自然會加以修正。修正的結果,有既成事實的「常識」,有不斷變化的「經驗」,皆由「動態管理」模組處理。
然而自然的演變與人為的干預,其間有著極大的差距。自然界有其必然的規律,不具是非、善惡之別,一任萬物自然發展。對人而言,有所謂的情感、德操等概念。對電腦而言,則為「經驗交集」及「意識中心」。「經驗交集」為待處理的資料,用以決定「態度、情緒」;「意識中心」則為判斷之基礎,根據資料,決定「策略、行為」。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