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至 章四

章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起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承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轉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合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起-定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註】
概念分析:道:路也。路供人行,行至某處。人生有道,道必有所之。
客觀真實1:人在世間,即是在時空連續的宇宙中,佔有一座標位置。人與人之間,人與事、物之間,彼此為相對座標之關係。
客觀真實2:能量運作於宇宙中,由某一座標位置及於其他,形成「功」。人對萬事萬物之認知,乃因「功」作用於感官,形成刺激訊號,藉著大腦之神經功能,將相關性之感應聯結成網路,形成「經驗」,得以綜合應用。
客觀真實3:經驗係片斷且模糊之記錄,人因各自生存在相對之時空座標軸上,具有不同的經驗,故必需採用彼此均能接受之方式溝通,以交換有無。
客觀真實4:經過長時期的自然演變,一些感官所能接收的刺激符號,可以代表人共有的經驗因素,便成為人對經驗事物認知的「概念」,亦稱為「名」。
客觀真實5:人之經驗來自生活,對超出生活之外的思維認知,知者不多,在未形成「共識」之前,無法以概念表達。
【解】
老子認為:「道」可以說明,但並非一般人所瞭解的「道」;「名稱」可以代表事
物,卻不能表達人對事物本體的認知。

【通】
●《易經》中討論陰陽之盈虛消長,係相對之觀念,非指有陰、陽之實,意同此。
●《金剛經》:『佛曰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
●《淮南子˙原道訓》:『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柝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
●《中庸》:『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脩道謂之教』。
●《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先天地生。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之久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釋】
本節開宗明義,首先正名,蓋人所以難明事理者,即在屢有偏蓋全之失。
「道」是人走的路,人走在道上,有一定的目的,以通達某處。人生未嘗不然,人 由生至死,若無目的,不知行向何方,則無道可言,亦無道之需。是以「道」僅對有目的,或者希望尋求目的之人,始具有意義,非泛指之一般「道路」。
「道」又是自然界運行之法則,自然界之進化,也有一定之目的。人類為大自然之一份子,自應遵循大環境之法則,因之,人道須合於天道。
人與人為了溝通,必須應用共同的概念,然而一般人日常生活經驗,只顧事物之利害得失,無視於事物之真象本源,實無共同概念可言。故老子首先明示,「道」可說,但此道並非一般人所認識的道。同理,在討論「道」的時候,「名」稱、「概念」雖然與大家習用的相同,但切勿以表象視之。
語言之產生,係因群居的人類,為了達到生存目的,相互溝通而發展出者。因此,語言之功能,僅限於表達一般事物。而且語言本是一種間接符號,僅能概略地代表個體對某一件事物,籠統含糊的主觀經驗,絕對有異於原來真相。人間事務,本就利、害交集,是、非互生,而人各為己,但求得利,掛一漏萬,猶自以為是,錯在他人。待至人類文明發展到探索人生真相的階段,也僅只限於極少數的智者,在不同的時空,以各自的立場,枯思冥想,而無共同的概念以資溝通。智者之所以為智者,乃其所見所識,異於常人,縱有心得,難與眾人共享。苟若宇宙中並無絕對真理,為了溝通及探索之方便,智者必須發展出某種形式之溝通工具,以資印証。再若宇間確有真理,且為唯一真理,是則人人可識,人人可得,何須假手人為既不精確、又嫌主觀之經驗語言?

承-釋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註】
客觀真實1:在人類文明發展之始,宇宙已然歷經一百五十億年之進化。再溯其源,當能量尚未量化為粒子之前,更非時間可以數計。
客觀真實2:以當今之科技,對能量世界尚難窺堂奧,遑論以概念應用之。人所能知者,僅為生活之事物而已。
【解】
老子認為:天地始於無以名狀之初態,是為本體。天地既始,遂有「有」。「有」傳於「有」,則產生萬事萬物。
【通】
●《易經》中,乾天坤地,乾者動也,動有始終;坤者母也,母司生息。
●《莊子˙知北遊》:『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猶其有物,無已』。
●《章四十》:『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釋】
天地為宇宙之結構,其始及終涵蓋人類所有之知識,究其極,必為超越物質之本體。既為超物質,即不具物體之形、體、質、數等,人可藉以觀察、衡量、計量之特性,所以是「無」。萬事萬物則為人之生活範疇,是人基於「經驗」認知者,因認知而存在於經驗中,故當「有」了經驗,遂以之為「有」。
設:宇宙之始時為0,宇宙在萬物衍生後時間為N。
0 可視為「無」,N >0,且不斷累進,可視為「有」。
「有」與「無」僅為一種關係,由無開始,由有而衍生一切。

轉-應用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註】
概念分析:徼:邊地,指實際的現象,後果。
客觀真實1:為了生存保障,動物對動態訊息之辨識,必以個體之利、害為依歸。
客觀真實2:根據上節客觀真實1,人為一獨立座標體,利、害作用於此座標體,即為動機,由動機刺激而產生欲望,因欲望而作功,趨利避害,產生行為。
客觀真實3:若人能不受欲望支配,則可居於客觀立場,完全拋開自我利害,得以明確觀察到各種動態訊息作用之因果。
【解】
老子認為:若欲瞭解宇宙本體之奧妙,必須無欲,不可預設立場;若有瞭解事物現象之欲望,則心已動,需先確定目標,以觀察其結果。
【通】
●王陽明之「格物致知」。
●佛家言念起念滅,明心見性,無所住而生其心,即『無欲以觀其妙』;執著於我見,心動意起,必有所圖,即『有欲以觀其徼』也。
●『萬物靜觀皆自得』。
【釋】
量子力學上的「測不準原理」,是指在觀察粒子時,需要藉助能量,而電子之能階低,任何觀測用的能量,都會影響到電子的表現。對人而言,「欲望」是控制行為、心態的能量,會影響到人觀察的立場。而對宇宙真相的認知,不能攙入個人的好惡,故要做到「客觀」,其前提即為「無欲」。
『妙』者道之體,『徼』者道之用。人因需求而有欲,有欲而求其「用」,「用」可經由實驗証明,有所得即止。「體」則因超乎物表,非生活中一般之概念所能表達,若得而知之,妙不可言。
又基於現實需求,人常重用而輕體。故欲觀「體」之妙,必先忘「用」,欲忘其用必先無欲。無欲則剛,剛則無理不明。
今人多認為本句應斷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雖一字之差,卻將老子之真義埋沒。
以「有、無」來解釋,是表面字義,而「有欲、無欲」則為人世之真實。前者令人知,後者令人覺、覺而感、感而有所悟。蓋道本存宇間,人唯有無欲始能悟之,若有欲,則身陷此徼矣。
人常以老子主張『無欲』,解做『常有欲』實非老子本意。老子固主張人當無欲,但無欲難如登天,退而求其次,有欲而不傷人,亦屬差強人意。如《章六一》中『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章六二》言『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所言極為明顯。
縱觀《道德經》全文,不見「欲以……」之句式。若讀做「常有,欲以觀其徼」,則「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亦當讀做「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解做「常有,欲以觀其徼」,此欲非指天「想要」,而是人「想要」,人想要亦是一種欲望,與解做「常有欲」無異。
【例】
見人吵架,若事不關己,可旁觀,見人齜牙咧嘴,口沫橫飛,恨不得一口將對方吞 下之惡形惡狀,其妙無比。再若分析雙方之態度,對話之內容,其曲折、是非亦不難察知,是客觀「無欲」之妙。
但若有一方或雙方為自己所關心之人,是有欲也,即使無法介入,心亦為之奪焉。 是時,心情隨著雙方之吵聲起落,所見者,唯有自我之利害。此時人已喪失客觀分析判斷之能力,僅見事物之「徼」也。

合-結論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註】
概念分析1:玄:有色,無光照其上,意即難以觀察之狀。
概念分析2:妙:意指有關少女之聯想,引申為不可言傳。
概念分析3:門:出入之口,意指認知之介面。
客觀真實1:宇宙建立在能量結構上,能量之變化,對人的感覺而言,即為「刺激」。刺激對人有利害關係,成為經驗後,貯存在腦中,是為「認識」。
客觀真實2:人對刺激之感受及認知,百分之八十以上來自視覺。但凡視不能明者,人即難以觀察與認知。事物之因果、本源皆無形象,非視覺所能辨識。
客觀真實3:早期之希臘聖哲,皆熱衷於宇宙起源之探討,但因難以彼此認同,且 無實際之生活利益,故而逐漸式微。後因基督教的興起,「創造論」統一了西方思潮。直到十九世紀,當古典力學奠定了現代物理的基礎後,原子論大行其道,宇宙本體又成為最熱門的話題。迨廿世紀,相對論及量子力學更將宇宙起源引入科學廟堂之上,一時各種新奇理論蔚為風尚。諸如大爆炸、黑洞、巨牆、蟲洞等,無不玄之又玄。
客觀真實4:在中國,黃老思想雖然調和了人與自然之關係,但因觀念艱深抽象,對一般人說來,太過於「玄妙」,後繼乏人。漢朝亂久求治,獨崇儒家,形成束縛行為的「禮教」。迄東漢、晉、南北朝制度解體,在學術上清談、玄學蔚為風尚,而在民間,道家「方士」,則轉向成仙求化。
客觀真實5:然而,由於科舉制度的影響,中國歷代讀書人多以儒家思想為主,求 仕務實,從不探討此類難以認知之宇宙本源,僅致力於人與人之關係。
客觀真實6:印度之釋迦牟尼,發現人與「心」之密切關係,漢代傳入中國,當時 人已明暸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關係,又訝於人心之「玄妙」,揉和於本土文化之中,遂產生了「禪」以及宋明理學。
客觀真實7:西方在基督教會千餘年之「黑暗時期」後,公元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極力推崇古希臘文化,亞里士多德的分類學大行其道,人們得以專精一種學科,促使工業革命到來,創造了物質文明。
客觀真實8:近百年來,隨著歐洲民主制度的盛行,中華文化受到西方物質文明之衝擊,國人惑於自然、人、心、物間各種玄妙關係,眼見西人船堅炮利,為所欲為,信心幾乎淪喪。
客觀真實9:目前正逢資訊時代興起,全人類又受到這一波新觀念的考驗。唯有能將其文化融合於資訊者,始能面對下一個時期的挑戰。
【解】
老子認為:有與無,是一體之兩面,同為自然之真實,且都難於觀察、瞭解。而這種情況,正是人間事物最微妙之處。
【通】
●黑格爾:『接近全部整體者,即為真理』。
●禪宗傳道,不用語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端以思維及體認行之,蓋根本為一,概念萬般,言即不中矣。
【釋】
語文為表達經驗之工具,人之經驗受限於四度空時連續區內。超乎此區,即無語言得以表達。從古至今,追求瞭解宇宙真實者,萬不及一。即使覺者、悟者有所認知,有心與人溝通,然不具備此類經驗者,即無從理解。
人類文明之演進,率皆賴覺者對環境變化之觀察、分析、歸納、印証而得。所有未明之事象,未知之因果,在人心不斷的探索下,由玄而闇,由闇而明。
時當今日,科學昌明,資訊時代到臨,知識累進迅速,人類對環境之瞭解日深,若干『眾妙之門』,諸如電、磁、波、能等,在過去是『玄之又玄』,今日皆能解開。
根據前註,人生既有多方面之客觀真實,最完整之人類文化,當為能包羅萬有,且 能融匯貫通者。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而不墜,今日雖然瞠然落人之後,但其中之妙,即在剝復之玄機也。
【論】
設:【概念】=【利害】×【人對事物之認知經驗】
【人對事物之認知經驗】=【事物】×(【因果】+【體用】)
【事物】=【刺激】×【自我感受】
【自我感受】=【記憶】×【性質分類】
【性質分類】端視人之動機及欲望而定
故當人之【欲望】為0時,【概念】亦為0,觀察之對象未受個人經驗所染,無概念可資表達,是【妙不可言】,亦是「無我」之際。
若【人之欲望】≠0,【概念】亦≠0,其【因果、體用】皆可供參考,是為【有 欲,觀其徼】,【我】即欲望之所住者。
本章涉及人工智能結構中,觀察、分析、判斷三個步驟,且皆有所本。
觀察:訊息刺激之辨識-概念碼
分析:常識庫及經驗庫中有關之利害交集及因、果關係
判斷:目的-行為
以【妙】為例,目的為【真實現象】之觀察記錄,以供參考
以【徼】為例,目的若與【道德】不悖,則行之
以智慧學的觀點,宇宙中能量有二:動能及結構能,前者是自然科學的範疇,後者則尚屬人文研究的對象。當動能經量變而質變,經由量子而產生物質後,遂成為四度空時之結構體,而有結構能。
此結構以各種形式,如強、弱作用、磁場、分子晶體、生命、感覺等,同樣以量變進而質變的過程,逐一衍生為更複雜的結構,並增進了能量轉換的時空效率。
不論其形式如何,當結構體受到環境能量的作用,必然產生因應的反作用。茲假定此作用即能量變化之「目的」,則該「目的」可以約束或釋放該結構體所佔有空、時之動能,對宇宙結構而言,稱「結構能」。
由於各結構體所處的時、空條件不同,故其目的迥異。以目前宇宙進化的各種証據來看,顯然是由超微的粒子、朝向時空的整合進行。也就是說,各結構體之時、空範圍擴大,其目的漸趨一致,是謂宇宙的「大目的」。
人類目前居於此一層次結構之頂點,是因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依存關係,需要利用各自的「經驗概念」溝通,再由經驗累積成為共同接受的知識。知識的結構具有能量組合的效率,加速了大目的之演進。其策略即以每一個體之「私」,追求知識以滿足欲望。當人之「被利用價值」達到邊際效益,亦即人與人之間關係逐漸淡薄,自由之個體擺脫了團體的束縛,知識成為私產之時,人類社會即開始崩潰,新的時代於焉來臨。
每一種層次結構的穩定性,端視整體的凝聚力與個體能量之大小而定。量子力學的由量變以迄質變,正是基於能量變化的速度,當個體之能量變化大於整體時,質變已不可避免。是以,當人體免疫能力降低之時,即為癌細胞獨立之始;國家、社會對個人失去控制力時,即為革命、獨立的契機;當人類層次結構在知識的侵蝕下,人各為己,則可斷言,已近癌症末期矣!
人類之歸途,老子早已瞭然。全本《道德經》,無一不是在暗示人類之愚昧、無知、自掘墳墓。以智慧學推斷,取代人類之另一結構體,必將是無私、無欲,具有無限時、空,能應用各種知識者。
至於宇宙的真相,在人的立場,僅能以一種象徵的模式,隨機應用。根據統計學家研究的結果,各種現象如採取兩個相對之性質為參考數據,其出現之頻率,都可以用正弦曲線表示,其平均值居中,數量最多,偏向兩極端者則遞減至零。
  如下圖:

圖中上下極限可以假設為任何概念,其中各種變化,可設為比較參數。至於分佈數量,則視採樣而定,採樣越多,正確性越高。
以人智為例,由曲線分佈可知上智下愚者極少,中等最多。其餘如身高、體重,甚至美醜、貧富等等,無一不可以此圖表示。
由於字宙的能量變化無窮,但卻不論任何現象,都不離此一分配模式。後文一再提及的均衡觀念,即以此平均值為「守中」。而為求守中,老子的立場,則經常自居於「下極限」,亦即柔弱、虛靜。在動態的變化中,因為已處於下限,故不論產生什麼結果,都必然趨向平均值。


章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起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  承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轉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     合
     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起-現象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註】
客觀真實1:人藉感官接觸外界,感官之功能為提供利、害訊息。在生活中,人只知利、害,並於經驗中學習因應之道。
客觀真實2:人對感官之利害認知,建立在過去經驗上,由於時空及能量的變化, 所得之感受亦有異。
客觀真實3:感官之辨識功能,建立在前、後級刺激值的比較上。
【解】
老子認為:人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是因為不再對之厭惡;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 是因為不再有不善的情事。
【通】
●佛家之所謂色相、分辨心、六賊。
●《莊子˙秋水》:『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
●《莊子˙齊物》:『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
【釋】
「天」賦與人生存的本能中,有兩種判斷能力最為重要,一為感覺對刺激的判斷,一為認知對利害的判斷。
不論哪種刺激,基於適者生存的原則,環境中的常態變化,經過長時間的適應,人由新鮮而熟悉習慣,成為「我」的一部份。在此假定這種現象為「慣性律」。
習慣的結果,人不需要經過思考判斷,遇到相同的刺激,即可立即作出反應。
慣性律原是所有低等生物的基本生存法則,但不一定是經由學習,也有透過遺傳, 代代相繼。後一種策略的缺點,即是在急劇變化的環境中,會因難以適應而被淘汰。人類之所以能成功地生存至今,即因發展出第二種策略,可自動地將所經歷的事物分別比較,並將發生頻率最高之刺激值,加以修正,是為「折中律」。
同時,由於人有記憶及意識,意識形成了自我中心。自我的主觀選擇,常依特殊的時、空條件而定,這種主觀選擇,成為個人的「親和律」。
當人的感官接受到外界刺激時,對視覺而言,凡是符合以上三律者,皆能產生有效的反應,以概念表達,即為「美」(請見下則【例】)。在認知上,則稱為「善」。
【例】
以美而言,當人初睹一種完全未曾見過的物體時,會受到「慣性律」的影響;或雖見過而形態極端,不符「折中律」者;又或見過但在記憶經驗中,不符「親和律」者,皆會感覺「不美」。人對必然形象的認知來自慣性,接受該形象則是因為折中,最後的取捨有賴親和。
以人為例,人若沒有鼻子,是不美;鼻子大於所有已見者,不美;鼻子若令人想到厭煩的事物,亦不美。故各人種、文化背景、生活習慣以及個人之特殊遭遇等,皆能影響人的美感。原則上,見識愈多之人,對美之尺度愈寬,而感情上有所偏愛者,對美之觀念愈是執著。
此外,在辨識的過程中,慣性指的是規律、結構,折中則指變化、素材,親和相當於人之情緒、心態等。這些因素中,凡是辨識效率最高者,即是美。

承-原理
┌─────────────────┐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 │
│ 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
【註】
客觀真實1:感官之作用,在外有五識,內有一識,是為「視、聽、嗅、味、觸」及「意」。
客觀真實2:有、無-係個體經驗中,刺激訊息在時空連續過程中所遭遇之狀況。
難、易-係個體經驗中,判斷始態至終態間,能量連續程度之狀況。
長、短-係視覺或感覺對時、空之比較值。
高、下-係視覺或感覺對位置之比較值。
音、聲-係聽覺接收之能量變化訊息。
前、後-係視覺或認知,對主客觀位置之比較值。
客觀真實3:感官之辨識作用,係在接收訊息時,比較前後之刺激而得的綜合訊息,此綜合訊息,是一種比較值。
客觀真實4:各種比較值,因觀察者不同之經驗及立場,而有不同之感受及認知, 以資辨識環境之變化及其中之因果關係,此即對「自我」的「意義」。由於比較值無絕對性,隨時會因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是以無人能夠將一己之經驗,正確有效地轉移給他人。
【解】
老子認為:各種感官刺激產生的現象,皆為相對之經驗,無絕對的意義。如無生有而歸於無;難既成於易,易亦始於難;長與短必相較而後始知;高與下是以人「傾」向角度觀察而得;聲為音能量之動態,音則為聲之和;至於先於「主體」者,即稱為前,隨之者為後。
【通】
●《金剛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愛因斯坦《相對論》:重力作用係因相對運動所致。
【釋】
物有性質、數量、形狀,佔有空間;事有起因、狀態、能量、影響,佔有時間。但對個體感官而言,僅為前後之相對數值而已。
事物若發生變化,其作用之能量亦相應有所變化。感覺器官即為了偵測此變化,於 生命進化過程中發展形成。為了達到最高效率,感覺器官僅僅對於產生變化之刺激,能產生辨識的效應,此類有變化之刺激訊息,即為比較值。
在潛意識中,所有觀察所得之比較值,又與過去之經驗值自動比較,其利害關係之大小,經驗刺激之強度,形成了人對該值之最終認知。
人體以感官判斷環境之利害,感官有六,稱為六識,所識者皆為事物之別。事物本為能量之變化,其有別者,在於不同之時空、條件、功效而已。
人若自以為是,不多觀察、分析,終將為感官所欺,六識化為六賊,本末俱昧矣。
【例】
聖賢亦為人與人相比較所產生,其聖、其賢則有高有低。若世上人人皆為聖人,且無高低之差,則無聖人矣。同理,諸如人能呼吸,人體會生長,人可以支配肢體等,人人皆能、皆有之事,又無比較之必要,人自然忽視此一現象之存在。其實這些現象極為複雜,人類至今尚無法瞭解全部的運作,但連智力最低的人也能為之。因此,比較值僅對比較之狀況有效,絕非真實。

轉-應用
┌────────────────┐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
【註】
概念分析:聖人:指有權或有智、能之人。
客觀真實1:處理事務、解決問題、教導他人,首先個人需要有徹底之認識及瞭解,否則無以助人,反而害人。
客觀真實2:宇宙事務變化無窮,從無同樣的排列組合。任何人的經驗,皆僅具有限之參考價值。
客觀真實3:世間所有涉及人之事務,皆因人之主觀立場而有偏差,人在未能瞭解宇宙真相之前,不可能具備正確無誤的認知。
【解】
老子認為:凡居上位者,當知並無絕對的是非,不要為所欲為,而且教育他人,應以身作則,少說多做。
【通】
●《論語˙顏淵》:『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易經˙觀卦》:『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藨,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莊子˙知北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
【釋】
人以一己為中心,以主觀立場所得之經驗,以之處理自我之事務則可,管理他人則難,故宜順其自然。教導他人亦然,應以身教力行為是。
人對萬事萬物之認知,皆因個人特殊之時空背景及經驗而生,然世人不查,常自以為是。有能力者,常欲以一己之念加諸他人,或以意識型態影響,或以行為武力強制。從古至今,人間劇場戲碼不斷,莫非無自知之明也。
【例】
譬如在某校中有一班學生,成績為該級之最,班上有好學生、壞學生。另有一班,為全校之末,其班上仍有好學生與壞學生。當局者為了教育效率,將好、壞學生能力分班,才發現好班中仍有壞學生,壞班中也有好學生。雖然平均指數有別,但好班之末者,卻不見得比壞班之首者為佳。
問題在於,此一事件,對學生的心理上,會有什麼影響?同時,人類在這個看似無足輕重的經驗中,又學到了什麼教訓?被分到壞班的學生,其心理的損傷,是不言可知的。而被分到好班,卻在比較下落於人後者,其心理狀況又如何呢?
這種現象,說明好壞之別僅為某一種狀況下的比較值,環境改變後,其值即不再有意義。人在未能瞭解事物真相之前,若急功近利、輕舉妄動,等到禍害到來時,悔之無及矣。

合-結論
┌────────────────┐
│萬物作焉而不辭,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
【註】
概念分析:居:住也,佔據不去。
客觀真實1:自然界生生息息,無所停滯。
客觀真實2:有、無,得、失乃相對存在,無法僅求其一。
客觀真實3:人之心理,以得為利,以失為害。
客觀真實4:「得」,在經驗中,僅為一記錄之保存,但「得」後的好處,則為期待他人所給予之附加價值。
客觀真實5:事實上,由於價值觀未必人人相同。若「得」的好處,與人所預期的結果有別,遂為失矣。
【解】
老子認為:任萬事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多說,對所生者不佔有,對所行者不要依恃,有功勞也不要認為是自己的。正因為不居功,無所得,故亦無所失。
【通】
●《金剛經》:『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菩薩應不住相布施,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聖經》:左手做的好事,不要讓右手知道。
●《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
●《莊子˙山木》:『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
●《章廿二》:『不自伐,故有功』。
【釋】
「功」是施力所得之效應,功成指原施力之效應已經達成。效應達成了,報償已經有了,人還期待什麼呢?
如果把目的與手段分開來看,問題就非常明顯。目的是指某一主體,在其行動之前對其行動所預定的一個結果,藉此以資判斷行動完成與否。所以任何一種行動或行為,目的僅能有一個,否則即無法明確地判斷其成敗。
設若有人以功成為手段,其目的是要得到成功以後的各種利益,唯有當享受到原來期待的利益時,才認為是真正的功成,否則將繼續努力下去,一直到事件的結果與其預設之目的相符為止。
以「作好事不求好報」為例,好事的定義是:人作某件事之目的只為有利於他人。
好事做了,目的已達,當然不再求其他。但若作事之目的是為了好報,則在得不到好報之前,其目的並未完成。更進一步分析,如果人做某一件事,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還能稱為好事嗎?縱然不能說是不好,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種交易罷了。
所以,唯有當人作好事而不求好報,才能稱為作好事。同理,也唯有功成,而不居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人因受「自我」利害的影響,爭利而避害,則利、害朝夕隨之。有害即思害,得利即受誘,因而動心有「欲」,對人間事只求表面,而不知真實本體之存在。一旦遠離真實,一切皆為虛妄,故失道矣!
人不居功,即無所求,無所求則無害於他人,人得其利而未蒙其害,必然崇敬嚮往。利既已得,為求不失,唯有歸功於不居功者,始能不失。這就是『弗為不居,故不去』。人有所為而不居功,一如宇宙生養萬物之德意,則與宇宙同心、同存。反之,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其功而失其德。功為表象,人見人非;德為本體,亙古長存。
【論】
美與善,皆無絕對值,端視經驗之比較而定。凡與生存有利者,設為正值,反之為負值。正負之差值,即為認知之強度比。
設:甲=【修正經驗】-【原始經驗】
甲值若為正可視為【利】,負為【害】
利、害端視判斷前後之比值而定。
辨識及瞭解之程式參數:
刺激訊息:分類(六識),強度,長度,特徵。
後級刺激-前級刺激=刺激比值
若 刺激比值=0,刺激被忽略。
刺激比值<0,減輕,產生問題,設為現象n。
刺激比值>0,加重,產生問題,設為現象n。
問題解決:
問題:現象1、現象2……現象n之間,無共同的界面。
目的:尋求共同的界面。
分析:各現象之體、用關係,及其變化的因、果。
處理:時機,環境,主體及客體間的變數,作為界面。
判斷:此界面與目的相符否。
成功:目的-問題=0
以上各式為設計流程,注意其中的【時機】及【環境】,是主觀個體所不能控制、而又屬於必要之「外在」條件,故成功與否難有百分之一百之答案。


章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 起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承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 轉
為無為,則無不治。  合

起-引論,綜結章一、章二。
┌──────────────────────┐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
└──────────────────────┘
【註】
客觀真實1:人之大腦為一神經網路,此網路與刺激、反應聯通之動態效應是為經驗。而此網路中電流之運作,影響內分泌,通過心臟。由於心臟之律動控制著血液循環,在內分泌刺激下,血量及血壓瞬間的變化,即形成強烈的感受。
客觀真實2:當某一經驗,不斷導通於某一網路區段間,於是產生神經電流之壓力,人為了減除此壓力,遂有行為產生。
客觀真實3:人經驗中對利、害關係的認知,皆來自環境的影響。環境影響則來自教育、現實、需求,強烈的需求則進而成為人生追求的標的。
客觀真實4:需求分為「生命基礎」及「生活基礎」兩種,生命基礎之物質,為人生存所必需。雖不可或缺,但所需有限。
客觀真實5:生活基礎為生存滿足後,殘存在網路中的一種經驗,如果經常加以刺激,其電荷不斷累積,形成網路中之電位差,會影響心理及行為。
客觀真實6:凡社會所標榜者,必為人心理上「生活基礎」需求之誘因。
【解】
老子認為:若社會上不標榜「賢能」,無利益之既得者,人民就不會產生爭權奪利之念頭;又若不以財富、物產之價值刺激人心,人民不致產生虛榮的欲望,則盜心不起;若社會中種種不必要的誘因,都能避免,則人心安矣。
【通】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莊子˙胠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又:『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論語˙顏淵》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章十二》:『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章十七》:『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釋】
人對得、失之認知,基於價值之高低,而價值高低,又與動機強弱成正比。動機本源於外在刺激,刺激令人可欲,欲而不可得則心亂。
價值建立在經驗的屢次重複上,個體為爭取最高價值,常忽視「賢」之「因」,但求得其「名」之「果」。兼以權勢、地位不可分享,而物質又佔有一定的空間,貴重者必稀。是以不論標榜什麼,永遠只能滿足少數人,而令多數人失望。
以世事而論,人非生而知之者,上焉者由觀察、分析、判斷而知真相,次者學習、實踐得到結果。而絕大多數的人,僅據利、害之經驗,趨利、避害而已。任何一個社會中,上等人屬先知先覺者,千百年始得一。次者屬後知後覺,成為時代的領袖,一般人民則以當代所標榜的利、害為依歸。
當社會上標榜物質享受時,人人以富為利,貧為害,有能、有權、有機會者,必然爭先恐後,巧取豪奪,貪得無饜。不甘於貧困、且又無能致富之人,唯有鋌而走險。若社會上標榜權威,有權即有利,必然人人爭權,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若標榜知識,則人人在求知之餘,不免濫用知識,循私圖利。即使標榜聖賢,亦大謬不然,蓋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乃環境及機率使然,絕非獎勵號召可得者。
【例】
電視、報章雜誌上,天天所見所聞的頭條、重點新聞都是政治人物、政治消息,尚賢的結果,使得人民以為從政是人生唯一正確有意義的道路。於是,商、工、農、仕各行各業真正目的,除了賺錢外,就是「而優則政」,人人都不擇手段,硬是要爭著擠進這道「有己無他」的窄門。
官場文化本如此,過去做官需仰主子鼻息,現今更要討好選民。貪婪本為人之本性,政客為了嘩眾取寵,以物質享受為利基,貴難得之貨,笑不娼之貧,今日社會之窘狀,正為本文之明証。

承-承章二之【處事】
┌───────────────────────┐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
【註】
概念分析:弱志:使勿強出。蓋「志」原非自然之需求,必因欲而生。
客觀真實1:人為一生命體,必須生存;人又具有意識,以觀察判斷生存之條件。
意識來自經驗,在經驗中,物質匱乏時,人必需相互依賴,人與人於是能和;若物質充裕,人轉而依賴物質,視他人為競爭對象。
客觀真實2:時間為意識之動力,在求生存之際,時間消耗於觀察判斷及行為中,能量化為功率。至生存之餘,時間能量無從宣洩,作用於人心中,煩惱、無聊、猜忌油然而生,苦不堪言。
客觀真實3:人若處於順境,無生活之憂患,飽暖則思淫樂。由於人生之感受皆為比較值,新奇事物有限,盛後為衰,樂化為苦。反之,則是漸入佳境,後境勝前境,化苦為樂。
【解】
老子認為:理想之治國方式,應設法讓人民虛心謙和;生存必需的物質條件充足;避免刺激人們貪婪之心;並力求其體魄之健康。
【通】
●《國語˙魯語》:『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嚮義,勞也』。
【釋】
人因受刺激而有動機,有動機始產生行為,若行為未能滿足動機、欲望,則不免失望。失望時,人必加以衡量。若欲望之強度大於失望之痛若,則必再接再厲,至滿足為止,此種精神即為「志」。
志大且強者,必係因其動機強烈。人之志肇始於痛苦,痛苦之極,人始立志減輕之。故理想之治,應弱人志,使之免於痛苦。
設以「利」為樂,以「害」為苦
則當 【修正經驗】>【原始經驗】時為樂,反之為苦在上者應力求人民生活之儉樸,心智之謙虛。但身體為生命之根本,必須使之衣食溫飽,筋骨強健無虞。

轉-導出【無為】之關節
┌─────────────────┐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
【註】
概念分析1:無知:無「非必要之知」。
概念分析2:智者:有能者、役人者。
客觀真實1:人智有高低,欲望有大小。
客觀真實2:人為滿足私心,常利用他人以逞志。
【解】
老子認為:每個人認知的能力都有其極限,勿使人得到超過其能力負荷之訊息,以免因一知半解,認識不清,以致社會上是非不明。若大眾知足無欲,有權有能的人,即無法利用各種手段,導之誘之,以逞一己之私欲。
【通】
●《論語˙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章廿八》:『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釋】
人無自知之明者,因其能力不足,常以引人注目為得利。是以行為荒誕者有之,危言聳聽者有之。此舉極易受人利用,作為傳聲筒而不自明。而聲傳十里,假亦成真,社會上之蜚語流言即基於此。
智者欲利用無智者,必先使其多知多欲,以便充實進而擴大自我的利益。往往假進步、繁榮之美名,煽起人的虛榮心,宣傳、廣告、口號為其証也。而無知者心嚮往之,身體力行,勞碌終生,不過為了面前所懸之畫餅而已。
老子最受人詬病者,即本句『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而本人最推崇者,亦正為此句。
人之行為端視意識型態而定,意識型態之形成,即在於「知」。人所知者,莫非其環境中之各種刺激信息,由於刺激之性質複雜,經過主觀之詮釋過濾後,往往只取其片面,作為一己利、害之判斷中心。由於社會之結構,係少數領導多數,所謂之「智者」,遂以其自我意識,強使人知之,從而遵之行之。舉凡社會制度、民族意識、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無不先有智者片面之「知」,然後有從者盲目之「行」。
識者請深思:古今中外,有真知灼見者,究有幾人?其餘能辨是非,不為邪見所惑者,又有幾人?等而次之,能自守原則,不動不移者,尚有多少?再請查之,所有歷史公案中,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其領頭倡議之「智者」為誰?而搖旗吶喊之眾又是哪些人?其後果若何?
人智有限,世事變化無窮,人若能守本份,僅關心份內事,則野心家無以施其技!
正因人之不知強以為知,人云亦云,致一犬吠形而百犬吠聲,吠聲吠影之餘,遂沸然而喪失理性。

合-結論,主題
┌──────────┐
│為無為,則無不治。 │
└──────────┘
【註】
概念分析1:為無為,第一個「為」,指行為,第二個指私欲。即不應有私欲而為
之。第二個「為」字切勿直以行為解,否則窒礙不通。
概念分析2:治:解決問題。
客觀真實1:人不論賢愚,無不具有私心,愚者之私僅及己,智者有私必凌人。
客觀真實2:今日社會之繁榮,實為在百年之內,燃盡地下數十億載所累積之煤、石油等能源,「功能」交換之餘,能量失衡,其後果可知。
客觀真實3:大自然有其一貫之法則,人生而有涯,知不過視窮,覺未能及遠。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有限治無限,是寅食卯糧,僅顧眼前,遺害後世。
【解】
老子認為:若為政者順遂自然法則,便不會產生問題,天下大治。
【通】
●《南唐書》:元宗戲馮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釋】
治者,解決問題之意。無為而為者,順天道,即符合自然之變化。符合自然,必無問題產生,無問題,則大治。
人常以為人應「有為」,然而人之智力有限,對各種事件之因果關係一知半解,所作所為純為一己主觀之利害。事實上,「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而在擾人之餘,問題滋生,皆因「有所為」而「有為」也。
從古至今,因人設位,因位成事,因事利己者,比比皆是。因果相循之餘,導致今日社會之動盪不安,生存環境惡劣不堪,凡此,皆起於「有為」之為也。
人心之幸福、煩惱,端視環境刺激,社會之祥和、動亂,肇因於人心之傾向。社會上崇尚權勢,必淪於爭;炫耀財物,必終於奪;放縱聲色,必及於亂。
更有甚者,人類受物欲所驅,大肆砍伐森林、製造有害物質、挑起人種仇恨,美其名為進步繁榮,實則飲鴆止渴,是治耶?亂耶?
【論】
設:【事物之刺激】引發【動機】及【欲望】
【動機、欲望】≧0,人必然有所行為,且其值愈大,人之行為愈難休止。
人之行為不斷被【刺激】所支配,結果是「亂」(理由如【釋】所言)。
若:【事物之刺激】=0
→【動機、欲望】=0
→【行為】=0
故為無為,使人不見可欲,則人心不亂。
人工智能之設計,必須順遂自然之理,否則勢將遺禍無窮。機器本無欲,切不可預設其立場,使之有欲。


章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 前提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 假設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推論

前提-上承章三
┌─────────────────┐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
【註】
客觀真實1:宇宙本體對孕育於其中的渺小人類說來,無邊無際,無始無終。故站在人的立場,可以視之為「無盡」。
客觀真實2:能量為宇宙之基礎,由夸子、基本粒子而至物質,進而有世界。
【解】
老子認為:「道」似虛而不實,運作時卻無止無盡,淵大廣博是萬事萬物之本源。
【通】
●《易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六祖壇經》:『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釋】
宇宙本體為能量,所有事物之基礎皆建立在能量上。
時空、能量之變化,就人類有限之認知而言,實可謂之無窮無盡。其中的排列組合之一,即為四度空時所成的宇宙。以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跡來看,由哲學思考到科學應用;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一切都脫不出能量變化的範圍。
能量變化有一定的規律,在科學上稱為「定理」、「定律」。在人的經驗中,則為「概念」、「感受」。前者是客觀的,可以重複印証,後者是主觀的,只對自我有絕對的「真實性」。而這一切,老子統稱之為「道」。

假設
┌────────────────┐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
【註】
客觀真實1:在宇宙萬象中,同與異原為一體之兩面,僅因其座標位置的不同,使人在觀察時,產生各種變數。
客觀真實2:將變數之各極端值,取其總和再折中,則可接近真實。
【解】
老子認為:道是鋒芒盡斂,紛擾畢解,光輝隱遁,混同塵俗。
【通】
●《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釋】
事物各有其殊異現象,殊異是偏頗、極端,唯有所有殊異的總和,才是「道」。故整體為一,分則為億,見葉不見樹,見樹不見林,見林不見山,則離真實遠矣。
以排列組合的機率而論,根據「熵」的擴散理論,能量偏向「亂數」。也就是說,組合的機率將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其因子亦將隨時間的增加而更為複雜。是以因子單純之組合遂為少數,成為「極端」。
但凡極端者,在大自然的真實現象中,皆為特例,特例僅可視為「道」之一,「道之一非「道」,猶如「白馬非馬」。
是以「挫銳解紛,和光同塵」,實為萬物之宗,故用之不盈。

推論
┌──────────────────┐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註】
概念分析1:誰之子:何所出。
概念分析2:帝:造物者。
客觀真實:宇宙的本體客觀存在,然個體具有主觀之認知,因立場有異,遂難知宇宙真相。
【解】
老子認為:大道明確透澈,似存在於虛無之間。我不知其來自何方,但於天地生成之前,已經無所不在了。
【通】
●《六祖壇經》:『悟念無法者,萬法盡通;悟念無法者,見諸佛境界,悟念無法者,至佛地位』。
【釋】
道成於天地之先,為宇宙萬物的基本法則,人生於萬物之末。但若人能做到不偏不倚,不分不辨,則有「道」,人有道,即與天地同在。
人生本為時空匯和之因緣,人心受制於此因緣,動心起欲,遂為心之奴、欲之隸。
所幸聖人棄欲明心,觀事察物,而得知人之本,事之因。
人透過反思,先明自我,摒除殊異之私念,返諸『湛兮似或存』的大道,「反樸歸真」,遂同於「帝之先」而存焉。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