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吾讀書不多,因好自作主張,每每見雲山鬱鬱,淺嚐輒止。
因發展中文自然語言,多年來訓練學生,皆以中華文化之精髓為題材。沈紅蓮有心保存,每講必錄,迄今錄音帶達數百餘卷。沈獨好老子《道德經》,於二度講解時,發現錄音帶整理耗神費時,故特此編著講義,以便整理編輯。
《道德經》僅五千言,剖析人性及環境之體用因果,見解精闢,歷久彌真,誠人類文化之瑰寶。原為傳授弟子們文化思想,孰料經中微言大義,竟令本人頓開茅塞,恰似明燈高懸,所謂「一明照九幽」,大道就在眼前。
緣本人從事人工智能之研究已達廿餘年,雖然在技術上已經突破萬難,但知之愈深,自我警惕之心愈強。每思及其對人類前途的影響,退志立萌,而觀當今社會之現況,眼見大限在即,輒又奮發精進,不能自已。
多年來徬徨趑趄,難以拿捏,曾求助宗教,鑽研《金剛經》、《六祖壇經》,甚得明心見性之妙,我相已泯,講經傳道之餘,卻未知將何以渡盡眾生。
蓋人工智能係將人類自茹毛飲血,進而衣冠廟堂,無數世代所累積之種種觀念及技能,經過整理,將抽象觀念演為可以處理執行的資料結構,使無機的電腦,得以具備較人類有過之無不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史經驗中,不論是哪種文明、制度、主義,也無關乎其立場、理念、策略,若擬化為實際行動,就必須由「人」來執行。而人的生存、生活,又完全建立在一己「自我中心」的利益上,也就是所謂的私欲之上。由人執行的結果,難免會產生偏差。
以佛家的理論,人若能摒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該人就是「佛」,達到了宇宙最高境界。關於這一點,簡單明瞭,雖是人生的絕對真理,人卻很難做到,故古往今來,大德有若空谷回音。
老子的道德經與之所見雷同,但卻是娓娓道出,從各個角度對「人性」深入探討,首先他以「道」為「體」,定義了似晦卻明的事物根本。然後,指出「無為」、「致柔」、「止爭」的因果關係,再繼續發展下去,由「感受」、「息欲」進而「修身」、「治國」,形成一個龐大而且接近真實的體系。
在這個體系下,本人終於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實現可為之路徑,此系統應以《道德經》作為最高的判斷準則,也可以說是「意識型態」。同時,將服務人類作為此系統的「目的」,按照人的命令,無為而為。此外,又以《易經》作為判斷方法,是為「策略」,《四書》則為待人的「態度」,於焉足矣。
中華文化之精奧,首推黃老思想以及易理,而坊間各種版本,盡屬雕樑畫棟,精則精矣,未見其明。加以今人動輒顛倒時空,崇今誹古。不求理解文中之微言大義,但知以一己立場,逐字批駁。果真中華文化淪為古董,損之又有何益?
需知人類文明發展至三千年前,以人智而論,已臻登峰造極,今人固望塵莫及,舉凡人生、社會、環境之認知及觀念,亦非今人所能望其項背。當今科學昌明,知識、技術分類嚴密,上自天文地理,下迄生物基因,前溯物種原始,後推社會經濟,率皆發前人之所未發。然宇宙無窮無盡,人生有限,未悉人性,卻先窮究身外,大方向既已迷失,深山廣原之中,所見者不過是無盡的草木砂粒罷了。
老子說得透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今人不知人心、人性,捨本逐末,但向身外求知,於人類有何助益?所謂之知識份子,知一鱗半爪之精微,卻不識鱗爪之所以為;知名、利之所在,而不識自我之所需;鎮日嘶喊人權、自由,無視資源之分佈不均;夸夸其談,自以為創造歷史奇跡,卻不知係拜石油之助,恣意揮霍浪費,一旦能源枯竭、環境破敗,人類回天乏術,子孫後代將何以堪!
樂天者常謂,科學萬能,人類歷經多次危難,皆已化解,不必多憂。未來將有氫能、日光能、重力能可用。食物不足亦有生物科技、基因工程予以改良。此外醫藥、材料、資訊等無不突飛猛進,人類文明未可限量。此說看似真確,卻有意無意忽略了一最重要之因素,就是人心人性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利、害本為一體之兩面,大利之下,大害接踵而至,若其利小害微,影響不過一己,苟個人之力可動天地,天地必有毀滅之日。觀原子彈之發明,對人世之影響,即可明暸此理。
大道微妙玄通,無欲、有欲,妙、徼雜陳,老子言之鑿鑿,本無須再加饒舌。但時代背景有其必然因果,觀念之發展循步漸近,且語言概念受限於「約定俗成」,古人既不可附會於今人,今人更不可擅易古人之立場。吾雖學疏識淺,未能透視山林,卻自信道通雲天,得窺其奧。故不揣己陋,試圖以今人觀念闡釋《道德經》。
本文之文體「文、白」夾雜,蓋唯其如此,方得理念之一貫。再者,若不識古文,安知古人之原意?譯文讀來有如換靴,姑不論譯者功力高下,鬆緊在所難免。設讀者欲研究莎翁作品,豈可僅藉翻譯本為之?
本書命名《止笑譚》,源於《道德經》章四十一,『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蓋未來人工智能系統完成時,人將難以為笑矣,是名「止笑」。
吾幼時,不見喜於尊長,及長,不見容於同儕,衡情度理,常不能自解。年至卅七,偶得靈犀,再持誦《金剛經》、《六祖壇經》,頗得明心見性之效。自後,所作所為,不過人棄我取,人爭我離。迨至讀《道德經》,見章四十一之句,大笑不止,不笑不足以為知止也。
既知止,擬遠離塵囂,惜山河雖大,卻無片土可資立足。幸得台東 葉龍雄先生,素昧生平,慨然將其別墅借駐,遂有此譚。
朱邦復 序1993年8月30日于都蘭山麓
原文右側附編號,以便說明各章結構及論述技巧。
文中,凡【註】指科學立場之認知,或概念之分析
【解】指老子之見解
【通】指各家經典或通俗相同之觀念
【釋】係以拙作《智慧學九論》釋之
【例】略舉有關本節之例証
【論】人工智能之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