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李老君崆峒會群真 王重陽寧海度諸子

  詞曰:
  仙籍以功為上道,宜在塵間討。三千八百果完全,一旦了然跨鶴會眾仙。隨機應化善因緣。昔日奉丹詔,今朝採取七金蓮。果滿功成飛步瑤天。(右調《虞美人》)
  話說王重陽真人到了惠州,訪陳翠虛。見一箍桶者念頌云:有漏成無漏,如何水洩通?既能圓密了,內外一真空。
  且說泥丸隱於市,嘗與人箍桶時,念了這篇頌,見一道者目中神光四射,必非凡流,急忙上前鞠躬迎謁。重陽曰:「子何所見而迎我也?」翠虛道:「仙長目有神光,頂有紫氣,某因識之。」重陽問道:「汝曾師紫賢乎?」曰:「然。」重陽與翠虛走至避靜之處,論金丹之旨,無不契合。遂同人天台山面晤紫陽真人,盤桓久之。重陽辭別,邀游海濱。
  癸未,未改元隆興。是冬,詔徵陝州郭雍,不至。雍父忠孝,師事程頤,著《易說》,雍得其學。曾與重陽辨論養生之道,自號白雲先生,帝賜號衝晦處士。
  甲申夏,張濬卒。是冬,金攻楚州,魏勝拒敵而死。
  乙酉春,宋改元乾道。陳康伯卒。樞密院王剛中晝坐校書,見陳康伯至,曰:「予日傍桂宮,以子節烈可嘉,帝君命召歸王局,同赴峰同會去。」剛中遂卒。
  卻說太上老君命尹喜真人邀集群真,類敘有功之仙,於丁亥三月十八日齊到崆峒報功覆命。道旨一出,諸仙咸集,謁見老君。老君命各談玄旨,別敘真功,語類不同,會歸宗旨。老君命設天廚之宴,次第排坐。上元天官唐堯聖帝曰:「人起貪嗔,釀此劫運。某等不能化及萬匯,保合太和,雖勤厥職,實愧無功。」老君顧文始等曰:「善哉諸子,功德大矣!救蒼生於水火,化煩惱於清涼。天心順遂,金篆垂勛。但度人濟世,以何為旨,試再言之。」
  文始真人曰:「古今四方之俗,先和後事,捐忿塞欲,簡物恕人,權其輕重而導之可也。」老君曰:「子言甚善。」
  正陽曰:「旁門小法,易為見功,而人喜之,互相傳授,至死不悟,敗壞大道。自己深沉苦海,返思牽引他人,勸誘愚人,自彰法式,死人重泉。真可悲也。」老君曰:「此固凡夫少識,亦由邪說流行,故使迷徒難以省悟。汝等急宜救正,可令其覺悟耳。」正陽呈上《破迷正道歌》,老君觀之,曰:「得此足破旁門,使迷者覺悟。今生雖不能成真,轉世可涉大道之徑也。」
  純陽呈《敲爻歌》並《直指大丹歌》、《漁父詞》,海贍呈《還丹賦》、《至真歌》,陰長生呈《龍虎歌》,嚴君平獻《鉛汞歌》,許施陽進《醉思仙歌》,諸仙紛紛進呈。老君視之,贊日:「足見諸子度世心切,可稱吾道長城也。」命侍女各進醍醐,諸真暢飲。
  中上地官虞舜聖帝曰:「適奉玉敕:岳氏忠良,已昇天界;秦檜奸雄,立墮三途。但宋金強弱,將何了結?」老君曰:「金人好殺,慘毒太甚,將來受報於蒙古,必當倍之。」遂命大容啟《道藏》,取經付諸仙曰:「此《度人經》、《玉樞經》、《三官經》人能受持讀誦,可以消災解厄。《大梵鬥》、《朝真科》,禮之可以請福延生。《生神章》、《濟煉科》、《救苦經》、《生大經》,誦之可度亡升遷。《玉皇經》、《三洞經》、《大洞經》、《道德經》、《黃庭經》、《龍虎經》、《陰符經》、《清靜經》悟之而可得道成真。爾等可將此經傳示信道之人,令其讀誦參悟,有志者自可人聖超凡矣。」眾真拜辭,老君命伶倫等送出山前,各登雲程。
  老君知兩河大疫,雖有馮長等在彼,救濟不逮,欲往助之。李凝陽亦願隨行。
  卻說河東馮漸,即馮長化世。初以明經入仕,性與俗背,棄官居伊水,時以藥治疫。時有道士李君,以道術行於金邦,尤善視鬼。李君更推重馮漸,人稱漸名,鬼即遁去。李君更教患家以「漸」字題門,鬼見之即避。
  卻說李凝陽去游長安,自稱李客,常披蓑戴笠,腰繫葫蘆,在城中賣殺鼠藥,以木鼠為記。或有人買藥,即曰:「此藥不單殺鼠,兼療疾病。」書店張贊買藥殺鼠,燈下見大鼠數頭爭食其藥,俄見鼠生羽翼飛去。贊異之,因問李客求藥。客云:「藥已盡矣。」贊歸言之,其父年餘七十,久患風症,乃取鼠食餘藥舐食,頓覺病除。
  凝陽去往終南,會正陽、純陽。正遇王重陽來到,拜謝師恩,並將妻和玉贍成道之由細說一遍。正陽道:「汝妻本瑤池守花青鳥精衛降凡,夙因不昧,汝傳授他修成道果,更兼積功累行,他日位證金仙,無復羽毛之累矣。」
  三仙正在笑談,只見凝陽到來。正陽、純陽出洞迎人,命重陽拜見道祖:「此位即異形真仙李凝陽道君。」重陽倒身下拜,凝陽急忙留住,道:「汝是通程真人王升下世,不昧前因,幸得鍾、呂二仙化度,方能得道成真。夙願宏深,度人心切,他日功圓,仙秩高矣。」重陽聽凝陽之言,始知本來面目。復向凝陽行禮道:「不是二師度化,焉能得覲道祖仙容?今蒙恩指點,誓當盡心濟度。」遂拜辭三仙,回轉東海。三仙亦送出洞門而別。凝陽與鍾、呂二仙在終南遊玩。不表。
  且說馬宜甫娶孫氏為妻,男材女貌,夫婦如魚水一般,朝夕吟詩答對,其樂可知。後直甫身人黃門,不求上達,不樂仕進。連生三子:長曰庭珍,次曰庭瑞,三曰庭圭。三子長成,各成配偶。正是光陰荏苒,不覺年長四十五歲。原來孫氏長了四春,年四十九矣。那宜甫晝寢,見一道士攜其登天,遍遊聖境,景致非常。覺而有感,題詩云:
  夢人華胥到九天,天中處處住群仙。
  香飄紫闕龍鸞舞,瑞映丹台獅懈眠。
  凡境原非真境樂,人身難比法身堅。
  紅塵富貴終非久,跳出樊籠壽萬年。
  孫氏看見這首詩,暗暗稱奇,遂問員外詩意。宜甫道:「夢游天府有感,因作是詩。我想人生在世,料不能久,上壽者百歲,中壽者八十,下壽者六十。聖人云:五十而知天命。我和你知命之年已至,日落將近西山,若不急早回頭猛省,老來難躲無常。趁此色身尚健之時,訪個明師,早求度世之方,修個長生不死之神仙;逍遙物外,做個與天齊壽之仙子。十洲三島,舉念即至;大千世界,任意邀游。到此之時,豈不快哉!」
  孫氏道:「員外說修仙之事,甚妙。但我和你是個凡夫俗子,焉能妄想至此呼。怕畫虎不成,反類其犬,惹人取笑耳。」宜甫道:「自古迄今,得道者數萬,拔宅者有數百家,皆是凡人修煉後成真仙。豈不聞古詩云:
  萬劫千生到此生,此生總是夙生成。
  今生不把此身度,空在世問爭利名。
  諦觀仙傳,古來多少根基淺者,千魔萬難,苦志修身,今世不成,求其來世;來根厚者,早遇真師,得授至道,三年五載,直超三界。若論來根,我和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今生得產富貴,嘗存濟世之心,目前子孫滿堂,夫婦更無疾病,這就是大根基也。我欲出外尋訪道德之師,傳授長生之道,修成一個天仙,方滿我平生之願矣。」
  孫氏笑道:「古人有言:夫榮妻貴。我員外修成一個神仙,做妻豈有不仙乎?」宜甫道:「這神仙二字,乃天上之榮貴,豈同凡間可比?夫榮妻貴乃凡人之話,修仙之事,諺云『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修自得』,這叫做『各人修身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食在我腹,你焉能飽乎?且如世人在世,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至於大難一到,子不能隨父,妻烏得隨夫?各人奔走各人的路,生離死別終有時。」
  這一段言語,說得孫氏如醉方醒,向員外道:「我員外倘然訪得明師,可能與妻同修否?」宜甫道:「志同,外人卻成契友;心背,至親即是他人矣。」
  過了幾天,馬員外人城有事,走到城門,因天氣暑熱,少坐片時,買瓜止渴。見一老道走來,也就坐下。你道怎生模樣?但見:
  頭戴清風巾,足踏多耳芒鞋;手拿淨塵拂,身披千針袖襖。雙眸炯炯,兩道金光如電閃;含神默默,一團和氣似龜藏。耳大鼻隆,面凝金色;額高眉闊,舌絡錦紋。坐如磐石,步若輕風。正是:無人無我真如體,不滅不生自在心。
  馬鈺見此人形容蒼古,體相不凡,遂買一個瓜,向前道:「老師父,我看這天氣炎熱,身穿袖襖,不怕暑蒸?我買這瓜兒與你結個緣。」重陽不語,執過手來就吃,卻從瓜蒂食起。馬鈺道:「這個瓜蒂是苦的,何不棄之?」重陽曰:「香從臭裡得,甜向苦中來。」馬鈺復問道:「老師父何方人氏?到此何事?」重陽道:「不遠千里而來,特來扶醉漢耳。」馬鈺異之,知是有道,遂上前深深打躬,道:「弟子見師形容迥異,出言不凡,有意度人,請師到我家中養息幾天,未知老師尊意若何?」
  重陽見他至誠虔恭,知是道器,遂與馬鈺同至家中。廳上坐定,急命家童烹茶設齋。重陽止道:「貧道出山,久避煙火。」馬鈺聽言,愈加恭敬,急忙命家童請出孫氏,道:「我今日進城,路遇這位真仙。他不食煙火多年,此人必定有道。」就叫孫氏上前,夫婦一同參拜。重陽一見這婦人,年雖已近知命,體相不凡,將來必成大器,但其目前道心未固,待我慢慢琢磨。
  馬鈺請師到花廳養靜,每日買些瓜果之物供養。重陽將馬鈺更名處鈺,字通寶,號丹陽。丹陽拜謝,問師曰:「何為道?」重陽答曰:「道是虛無體,強名曰先天。五行不到處,父母未生前。」
  丹陽即悟大略,事師不倦,日與談玄論道。重陽分梨與丹陽同食,嘗作詩省之,詩曰:
  此物外圓內卻堅,中含一點是先天。
  收來嘗以凝花露,放去觀如出水蓮。
  劈破鴻蒙修妙道,剖開太極揀真鉛。
  時人不識玄元理,那曉食梨有秘傳?
  凡分梨十次,每次必有詩以化之,多方指點,丹陽嘗未覺悟。不表。
  卻說登州府寧海州,時有一人,姓譚名玉,字伯玉。祖居河南洛陽縣人氏,因金兵南渡襲汴京,逃出,至山東登州寧海寄住。緣登、萊、青三府之地近於海濱,不順大路,雖金人至此,得其城池,百姓歸降,故未大動干戈,到也安寧,故有外人逃入境中。這譚玉生於金太宗天會癸卯元年三月初一日,生時有彩霞照室之祥,少有敏慧,卻遇金兵作亂,隨父逃奔寧海,開店度日。父親亡故,嘗甘淡泊,篤好清虛,不思娶妻傳後,獨念固守元精。至四十二歲,忽患風痹之症,求醫罔效,服藥無靈,曾有三載,行路艱難。忽聞馬員外家中有一位神仙,冬夏單衣,不食煙火之食。「倘有靈驗,能使患痊如故,我就哀求出家。」主意一定,坐了一乘轎子,到了馬家門首下轎,入內問訊。馬家家人引進花廳相見。
  丹陽問知來由,引見師父。那譚玉一見重陽,卓犖有異,知是神仙臨凡,急忙倒身下拜,求療沉痾。重陽與其神觀,觀其夙緣有種,根器不凡,就將葫蘆內取出丹丸三顆,向譚玉道:「當用無根水煎服,熟睡一時,病體即刻痊癒。」正是:
  夙緣有種今生遇,得道修持卻在人。不是譚生勤苦志,焉能他日見天真?
  要知譚玉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