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弱水國還臣奉貢
李將軍陣上擒了番王,檻在營中,星夜馳報朝廷,以候旨下發落。時正與二郎相議,不知妖猴逃走何處,外面小卒忙報營之東西南北四門,忽然血雨淋淋,須臾墮下四大腿生肉,教場中墜下一顆首級,眾進視之,乃一黃猴也。李,林聽說,即起身到教場中查看首級,仍轉四門查點已畢,果是一個大猴,重得有千餘斤,即令各營軍士,抬去調食,以益壯力。二郎對李將軍曰:「妖猴已授首矣,真人鶴馭其還乎?」即於軍中宰牛殺馬,築地為壇,設置真人香火於其上,李、林率偏裨將、左右先鋒,並通營軍眾,祭禱已畢。番王聞說猴已被擒喪命,驚得兩眼垂淚,口不能言。
大眾未散,忽報朝中遣使齎詔到,遂設香案,率營中眾將俯伏接旨。制曰:
蠢爾西番,無故藉妖,踐踏我疆御,羈縻我大將,虔刈我民人,罪故不容於誅。本當盡殲其眾,以泄國忿,以雪國恥。但天地之量,無所不容,犬羊之類,何足與較。爾邊臣能於陣上生擒渠魁,可謂有功矣;真人獲眾驅妖,國家受福不少也。令宜善諭酋長,令送還大將,依常稱臣奉貢,恕其生還。仍宜修我邊圉,謹我戒懼,留一將鎮守大關,餘眾班回,論功爵賞,遵行無違。
接畢,李對二郎曰:「聖上欲釋番王回國,令其送還二將,此固仁心之自然,愛其二將,而因以愛及於番矣。但丑虜之性無常,恐其得脫而去,因懷其困敗之恨,泄忿於二將,則又使彼番之得志矣。奈何?」二郎曰:「番之所以為番者,以其風聲氣習異也,其性未始不一。今聖上待彼以不死之恩,彼不知感而固明背之,是不仁不義,自取滅亡之禍也。當召而面諭以聖上之意如此,與之約質,然後使歸。」李曰:「法師之言是也。」
乃令於檻車內取出番王,李指揮問之曰:「番之所以數次反者,何也?」番王曰:「非我之欲反,乃猴之教我也,謂我當有天命之傳,所以冒死而來也。」李又問之曰:「今猴已死矣,汝欲生乎?欲死乎?」番王曰:「螻蟻之微,亦知貪生而怖死,豈有人而不欲生者乎?」李曰:「汝今固反乎?」番曰:「自數年興兵以來,民窮財盡,國內虛耗,今惟救死治生之不贍,固敢言反哉!」李曰:「數爾之惡,即盡滅爾之類,覆爾之國,亦不足以罄爾之罪。吾昨日申表朝廷,我聖主仁明慈愛,不忍加誅於爾,赦爾歸國。爾可大生悔心,深改舊性,還我之將,奉爾之貢,永為不侵不叛之臣,則爾無我犯,我無爾仇,定守荒服之義,永遵華夏之防,不亦善乎?不亦美乎?」番王聞言,垂淚大聲叫曰:「我等禽獸,不知禮義,觸犯天威。今受不殺之德,始知天恩浩蕩,無不沾濡,非我番之所能知也。恩威並著,誠惶誠恐,番人不復反矣。」李復謂二郎曰:「番今誠服乎?」二郎曰:「有聞云:以力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此之謂也。」即令放回。番王拜伏於地,曰:「天朝之仁,將軍之義,吾番至死亦不敢忘。」李乃命賜之酒食衣服,為治其囊物,遣一裨將,送出口外而去,沿途不許盤詰阻當。
那番王一路自思:「中朝君臣,有此德義,吾番信犬馬之不如矣。」回至國中,群臣不意驟聞王回,忙出迎接入朝,相向大哭。番王極道中朝恩德,終不可忘。即時請出李、張二將,分廷拜謝,盡率番眾拜伏階下,大呼萬歲畢,即設筵宴三日,佐以番樂。仍命左右賢王及諸酋長等竭取國中所有珍寶產物,載之以車,差酋長噠噦智慧親送二將,並諸車物,直至天朝請罪謝恩。大眾即向大同進發,番王直送至雞子山,將近大同而還。有詩為證:
其一我送二將,曰至於城。燕燕于飛,下上其音。昔之不順,實愧我心。
其二我送二將,曰至於郊。燕燕于飛,其羽交交。瞻仰天朝,德音孔昭。
其三我送二將,曰至於都。燕燕于飛,群聚呼雛。欲報之德,萬歲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