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序

  封神演義係明朝鐘山叟許仲琳於西元1566年、參考《武王伐紂》而著,曩時本人累次翻閱而不能終卷,甚以為憾。本次於改寫《蜀山劍俠》時,憶及封神一書,沈紅蓮囑順便改之,以供網友借鏡。
  時因所改《峨嵋仙蹤》已經完卷,正撰寫前傳及三次鬥劍,需要尋找資料。本人已改完峨嵋本傳四百餘回,而今大部份讀者僅讀到近一百回,故本人尚有餘力,特撥出五日,將《封神演義》改寫。於名後加「一改」之目的,係期有二改也。實則內容大致不變,僅刪去多餘之詩詞歌賦,調整句讀,以便閱覽。
  此書「原創性」極強,是研究中國傳統小說之上好材料。唯因我國傳統小說始於明代,其前身多為元曲及說書、平話,故極為依賴詞彙雕飾。後有佛教文人見及此書,另著「西遊記」以與道者抗衡,至1582年吳承恩總其大成。由於「西遊記」在後,其「故事性」及「發展性」已改進許多。
  至民國時之還珠樓主李壽民,其撰寫之《蜀山劍俠》,初期尚難脫離《江湖奇俠傳》之格局。然至八十回後,語氣一變,結構、詞彙,其斧鑿處處,莫非皆係封神之身影。因還珠之幻想受了時代之助,更加入了些許科技色影,更顯生動。尤其是,西方文學傳入我國,表達方式丕變。還珠喜用「主觀描述」,幾泛濫成災。其主因是「賣稿謀生」,能拖必拖,拖到沒完沒了!
  本書之優點,在於幻想豐富;本書之缺點,則於幻想不夠成熟,常不能自圓其說。但是,作為認識中華文化,尤以「非主流」之「方外世界」,本書提供了不少內容,值得一讀。
  目前本書祇是「一改」,惜本人時間不夠,謬誤甚多,故期望能有高人再接再厲,一以貫之。
                      不二老人序2004年5月5日。澳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