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戰垓下項王被圍 歌楚帳虞姬殉節
話說漢王因和議成就,項王已歸,亦欲罷兵西回關中。張良、陳乎一同諫道:「現在天下土地我已得了三分之二,又有燕、齊、趙諸國皆來歸服,勢力正強。項王兵少糧盡,窮乏無助,此乃天亡楚國之時!不趁此時進兵剿滅,任其回去,真無異養虎貽患!」漢王聞言,大悟,決定進攻。先遣使者分頭往約齊王韓信、魏相國彭越,各起兵前來接應,定期會合三路軍隊,夾擊楚兵。又命劉賈領兵助英布,往取九江。佈置已定,漢五年冬十月,漢王自率大兵往追項王。
此時,項王去已多日,漢兵一路追趕,直到固陵,與楚兵相離不遠,立下營寨。項王聞漢王背約來追,心中大怒!立命回兵迎敵。漢王原約韓信、彭越領兵來會,此時追及楚兵,屈指一算,期限已過,兩路兵仍不見到來,只得獨自出兵接戰。當日,兩邊排成陣勢,項王出馬,大罵漢王:「不顧信義,反覆無常!」漢王不答,揮兵殺進,彼此大戰一陣。項王因恨漢王無信,怒不可遏,勇氣比常百倍,匹馬當先,衝入漢軍。漢兵將士見了項王,皆有懼色,抵敵不住,一齊大敗。漢王率領敗兵退回營中,堅守不出。
漢王對張良說道:「齊、魏兩處不肯從命,為之奈何?!」張良道:「楚兵不日可破,韓信、彭越二人因未得大王分與地方,所以不至。韓信前此立為齊王,乃由自己請命,非出大王本意,其心自覺不安。且其家在楚,亦欲得其故鄉之地。彭越本來定有梁地,大王因為魏豹之故,拜之為魏相國。今魏豹已死,彭越亦望為王,而大王不早立之,未免心中缺望。現在大王若能將雎陽以北直至谷城,封與彭越,再將由陳以東至海之地,許與韓信,此本皆楚國之地,大王許與二人,使之各自為戰,則楚兵易破矣!」漢王依言,復遣使者前往齊、魏,告知分地之事。韓信、彭越二人聞言,果皆大喜!立即應允引兵前來。項王雖然勝了漢兵一陣,卻因糧食不足,一路緩緩退兵。漢王引兵隨後追趕,恰遇韓信、彭越領兵到了,與漢王會合一處。又值英布、劉賈說降楚大司馬周殷,平定九江,亦引兵前來接應。
十二月,項王兵至垓下,漢兵四路雲集,項王全然不懼,激勵將士,預備一戰。此時,項王部下將士共有十萬人,漢兵全數不下三十萬人。漢王命韓信為大將,各路軍隊皆歸節制。韓信分軍為三,使將軍孔熙領兵為左翼,將軍陳賀領兵為右翼,自率諸將為中軍。又使將軍周勃、柴武領兵為後隊,保護漢王。韓信分派已定,人報:「項王自引大軍前來搦戰!」韓信傳令:「左右兩翼,按兵不動,但看我兵退走,敵人來追,便一齊出兵,從後擊之。」
韓信自率中軍出營迎敵,兩陣對圓。起初,距離尚遠,各用長槍、硬弩向前射擊。後來,愈戰愈近,便是短兵相接。楚兵人人奮勇,漢兵個個爭先。但見煙塵漲天,喊聲動地。此一場惡戰,直殺了兩個時辰,未分勝負!項王殺得性起,抖擻威風,大喝一聲,匹馬陷陣,楚軍隨後如潮湧進。漢兵漸漸不能抵敵,韓信傳令退軍,項王引眾趕來。孔熙、陳賀見楚兵追趕韓信,各率大隊人馬從後夾攻,項王急回兵迎敵。此時,楚兵苦戰許久,人疲馬乏,卻遇兩支生力軍,已是不支。更兼韓信回兵接應,遂殺得楚兵大敗。
項王急收集敗殘兵士,退回營中,計點人馬,已折了一半。韓信得勝而回,分撥將士,四面安營,將楚軍圍了數重。張良又令隨軍楚人,分教各營兵士唱起楚歌,以亂其軍心。項王在圍中,自念兵卒寡少,糧食將盡,籌思無策。到得晚間,輾轉牀上,不能成寐。遂獨自出帳,走到營前散步。忽聽得遠遠唱歌之聲,四處響應,心知出在漢營。便側耳細聽,字字清晰,暗自驚訝道:「此豈不是楚歌,難道楚地都被漢人占得?所以漢營兵士方有許多楚人,似此如何是好!?」項王鬱鬱不樂,回到帳中,吩咐左右取出酒餚,小飲解悶。
原來,項王有一美人,姓虞,人都稱為虞姬,平日甚得寵幸,隨在軍中。又有一匹駿馬,名騅,臨陣常騎,最所心愛。項王飲酒中間,想起自己一生,東征西討,所向無敵,威震天下,創成霸業。誰知到了今日,身困重圍,水窮山盡。自料力竭惟有一死,但念到美人、駿馬,未免多情,如何捨得!項王此時滿腔怨憤,心緒如潮,覺得有許多言語,口中卻說不出。因作一詩寄意,其詩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令可奈何,虞兮虞令奈若何!
項王詩成,朗吟數過。虞姬在旁見詩,知得項王之意,因亦口吟一詩,和道:
漢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項王聞虞姬和詩,聲情淒咽,不覺心傷,流下數行眼淚。左右侍者見此情形,盡皆痛哭失聲。再看虞姬,早已轉面悲啼,淚痕滿袖。停了片刻,虞姬收淚,向項王說道:「大王自己保重,賤妾不能相隨,早尋一死,免被漢兵凌辱!」說罷,拔起佩劍,自刎而死。
項王見虞姬自刎,急待救時,已來不及。大哭一場,命左右就軍中挖一土坑,將屍埋葬。至今安徽定遠縣南六十里,尚有虞姬之墓,墳高六丈,土人冬為「嗟虞墩」。後人因憐虞姬貞烈,譜成詞曲,歌詠其事。所以曲譜中有「虞美人」一調。又相傳楚地生有一種香草,花葉兩兩相對,人若向之唱「虞美人」曲,此草便應聲自舞,因又名之為「虞美人草」。清人謝啟昆有詩詠虞姬道:
八千子弟失江東,止有虞兮效始終。
死共烏騅埋駿骨,生憐紅粉是英雄。
花間名字留芳體,帳下悲歌泣曉風。
若使當年成帝業,寧同呂雉禍深宮。
項王見虞姬既死,自念:「我若坐困此間,矢盡糧竭,束手受縛,豈不喪了一世英名!殊屬不值。不如趁早殺出圍去,若能回到江東,再行起兵報仇,固為上策。否則,惟有力戰而死,也算死得轟轟烈烈!」主意既定,便想趁著黑夜,正好走路。遂即披掛上馬,就帳下挑選壯士八百餘人,騎馬相隨。撇下大隊將士,一逕出營而去。
此時已是四更向盡,又值十二月天氣,霜華一白,北風甚緊。項王冒寒前進,將近漢營,遙望燈火全無,刁斗不鳴,知是將士睡熟。項於率同部下,悄悄過去,一連過了數個營寨,均未被漢兵發覺。到得天色平明,項王已出重圍,漢營中始有人起來。遠望一簇人馬,向南而行。定睛一看,認出楚兵服色,知是項王逃走,連忙報知韓信。韓信聞說項王在數十萬軍中從容脫走,神不知,鬼不覺,大為驚駭!急命灌嬰率領馬兵五千往追。灌嬰奉命,立即領兵起行,項王去得已遠。未知項王此去能否逃脫,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