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鄭遵謙
  鄭遵謙,字履公,餘姚臨山衛人。父之尹,進士,官山西提學僉事,徙家會稽。遵廉少為諸生,任俠,鬥雞擊劍,不為繩墨之士所禮。始與東陽許都交好,都蓄異意,遂與絕。自南都多故,遵謙陰養健兒,市好馬,意指莫測。奄人屈尚忠逃至越,遵謙笞殺之,曰:「吾聞諸劉先生,凡係逃官,皆可殺也。」郡人義之。
  杭州失守,遵謙決意起兵,之尹屢禁之,不可。乙酉閏六月辛卯,結郡中少年劉翼明等,合眾水神廟,告以國難,眾皆哭。遇會稽令彭萬里受新命歸,招搖過市,眾怒,殺之清風裡。
  遂攻郡署,獲署守通判張忄素傳首。即日檄守道於穎,以五百人西扼錢江。詰明,遵謙戎服坐新司堂,悉召纟晉紳入計事。
  自吏部尚書商周祚以下,皂衣由角門入,遵謙立語舉兵赴難狀,咸悸伏,莫敢正視。士民環轅門呼曰:「鄭將軍今為國,諸公靦受大祿,有貳議者,劍斬之。」是日禡旗。餘姚孫熊之使者已至,遂斷江流,聲震杭州。
  魯王拜遵謙義興將軍,合技勇出屯小亹。朝議分方國安、王之仁等為正兵,遵謙、孫熊等為義兵。義兵新募,多市井農賈小民,不素練。正兵常陵義兵,食正餉,餉嬉江頭;義兵則食義餉,率告輸富人,常乏食。客將陳梧、高鶴嗚等寇鈔越城、餘姚,一年之間,公私交盡,百姓愁困。
  八月廿五日,義兵渡江,遵謙戰甚力。副將鄭維翰抵太平門,被炮死。九月,及督師汝霖,武寧伯之仁,期會龍王堂。
  旦,大風雨,阻潮,遵謙後期,之仁等獨進,大有斬獲。十四日,陳潛夫、張名振敗於觀音堂。遵謙亦失利,夜歸小亹。冬,魯王勞軍西興,以遵謙首義,特封義興伯。丙戌三月朔,杭州開堰放舟,遵謙從之仁迎擊,獲鐵甲八百與軍資。五月,師潰於江,遵謙將家屬浮海,從魯王至舟山。
  大清兵入紹興,之尹死之。魯王南次中左,諸臣家瑯琦,晉遵謙義興侯。鄭彩專政,以同姓弟畜遵謙,使領陸兵牛田。
  閩鄭氏以商舶富,遵謙強取二舶,由此交惡。及彩殺大學士汝霖,遵謙恚形言色,彩故撲部將吳輝,使扶傷就遵謙求書,投鄭鴻逵,遵謙信之。過輝船,被擒,輝伏不出。遵謙呼曰:「汝鄭彩廝養,殺我豈出汝意,而慚相避乎?」輝出,就求只雞盂黍,奠汝霖,跳海死。
  其妾金四姐,故倡也,以殺婢下獄,遵謙破千金出之。遵謙死,四姐束藁象彩,每餽,斬藁哭,並沈海中。軍中慕其義,稱金夫人。始與遵謙同起者,有劉穆。
  ○劉穆
  劉穆,字公岸,浙江山陰人。貌修偉,善大刀及射,寬而愛人。崇禎中,以武進士授上海把總。南兵部尚書史可法知其才,補應天副將。穆雖為將,家貧,推食食士有氣節者。邑人劉翼明、餘姚邵應鬥、蕭山朱伯玉,從知府於穎轉運南都,穆深結焉。
  乙酉五月,南都敗,歸里,與穎及鄭遵謙謀匡復。聞方國安潰而東,抄掠寧國、廣德,可急撫為用,穆身往迎之。未還,遵謙已起郡中。武進士沈振東說遵謙,悉取江北船,係南岸,由是杭州兵不得渡。國安至,義師亦集,魯王備物典策,築壇西興巔,拜國安大將軍,封鎮東侯。諸帥橐鞬列山下,以次上,旌旗數十里,戎卒十萬,發令聲動江谷,杭城望之震駭。浙東軍倚以自強,由穆始議也。
  穆封威北伯,受王之仁節度。明年丙戌,晉侯爵,用翼明左軍都督。翼明亦善大刀,忠果敢戰,嘗為軍鋒。國安愛翼明才勇,欲請致之,翼明不肯,曰:「吾終不負威北恩。且同國事,何分彼此?」穆深得將士心如此。
  穆子九,短而悍,有膽義,得徽人畢昆陽槍術,穆自以為不如。及兵起,九槍所向無敵,戰於清風嶺,獨殺銳兵數百人,應槍輒倒。縣騎益集,合圍取九,亂斲死,南軍為之奪氣。乙酉六月,穆東奔舟山。是月六日卒,葬於岑港口。
  ○王之仁
  王之仁,字□□,直隸保定人,大監王之心弟也。累官定海總兵。崇禎十五年壬午,海盜顧榮、廖二掠崇明,知縣守備出戰死。賊將窺江淮,斷漕餉,詔之仁會應撫黃希憲討之。遇賊高家口大安河,連勝,賊北竄。漕督史可法迎擊,賊復折而南,降於蘇鬆兵備程珣,之仁功為多。
  大清兵下杭州,之仁初議迎降,既從錢肅樂之約,首帥所部入寧波,會孫熊兵俱西。東南承平久,民不識兵事,諸義師多紈衤誇及市井田野兒,眾疑懼。比之仁麾下過,部伍明整,兵甲犀利,眾心大安。
  乙酉,魯王蒞越,封武寧侯,晉寧國公,壁西興。江上宿將推方國安與之仁。國安惑於馬阮,擁強兵不能用,縱其下行剽,主客患苦之。浙西因是守益堅。鄭遵謙、熊汝霖等所合義兵,無敢抗國安。國安兵常陵義兵,獨憚之仁嚴,支吾依附。
  魯王倚以為重。之仁憤軍政不一,上疏言:「事起日,人人有鼓行渡江之志。歷今半載,逍遙遊戲,便欲以錢塘為鴻溝,天下事何忍言?臣願以所隸沈舟決戰,今日欲死,猶戰而死;他日即死,恐不能戰也。」會杭人開堰入江,之仁統水師邀襲之江中。是日,東南風大起,南軍揚帆奮擊,碎其舟。
  貝勒以重兵下浙江。乙酉五月,江涸,貝勒試馬,用大炮擊南營,碎方軍甑灶,國安遂遁。夜趣紹興,劫魯王南行,江上軍遂潰,獨之仁一軍猶在督師。張國維議挑兵五千,分守諸壘,之仁泣曰:「國安壞天下事,今生兵數千萬在北岸,旦晚畢渡,孤軍何以迎敵。之仁有船可入海,公兵無船,當速為計。」國維追從魯王去。
  之仁度事不支,乃載其妻妾子女婦孫共一大舟,沈之蛟門。
  獨至松江,峨冠登陸,百姓傳駭聚觀。之仁從容入見內院洪承疇,自稱前朝大帥,不肯身泛波濤,特來就死。八月二十四日,死西市,時人皆為泣下。
  論曰:鄭遵謙無淵謀長慮,遭國大變,江乾臨敵,尚不廢聲妓,故積為鄉閭所輕。然以全盛南都,將相師濟,長淮為邊,未終一期,邦其淪喪。紹興遠介東表,雅無備禦,遵謙肉袒挺劍,八郡雲合,係名號亦訖一年。唇齒江廣,屏翰閩浙,此顧可忘所自哉。劉穆雅量有儒臣風,父子一心,同死兵事,謀雖不就,不可謂不幸矣。董瑒評江東人物:官兵將領以王之仁為首,義師則熊汝霖為首,蓋其心之剛烈,餘子不如雲。
  ○王正中
  王正中,字仲捴,直隸保定人,寧國公之仁從子也。崇禎丁丑進士。游高唐州,會大清兵南下,轉運銀槓亦避入高唐。
  大軍圍高唐,州守以銀槓旦晚敵物,不若鬻,免一州士女屠戮。
  正中與押狀,事平論死,數年得出,除知長興縣。
  浙西失守,避地紹興。魯王蒞越,以兵部職方司主事知餘姚,餘姚當紹寧山海衝,軍將往來剽奪,市販朝得紮付,暮入根括民舍。正中設兵彈壓,約各營取餉必經縣,否者以盜論。
  總兵陳梧敗於嘉興,渡海擄掠鄉聚,正中遣兵擊之。鄉聚犄角殺梧,朝議罪正中。黃宗羲力爭梧見殺,蓋眾怒,正中無罪,乃止。張國柱掠定海,乘潮而西,縱兵入姚城,圍大姓,正中計折諭止之。田仰、荊本徹先後蔽江下,皆帖息去。一年之中,屢經悍將,而邑免大禍,民戴之如父母。升監察御史。
  正中短小敏練,喜任事,而措置甚大。益募驍勇將,從海道取海寧、海鹽,通浙西路。於是尚寶卿朱大定、太僕卿陳潛夫、主事吳乃武,皆自浙西來,受約束,壇山烽火,連於武林,北門藉無恐,隱若敵國。又通律呂,星象,壬遁,喜讀實用書。
  乙酉冬,進魯王丙戌年曆。及敗,逸於民間。姚邑遺民沈國模、史孝咸、韓孔當、陳天恕、呂章成、邵會可等,咸共往來。深衣幅巾,假醫卜續食。大清康熙六年八月,卒於山陰之陳常堰,年六十九。
  ○於穎
  於穎,字瀛長,江南金壇人,崇禎幸未進士。累官工部主事員外郎,知西安府。削籍。起工部郎中,知紹興府。截江之役,升按察副使,分巡寧紹道。間道歸里,杜門終老。穎在紹興,甚有威惠,越人至今思之。
  ○吳易〔傳闕〕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