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元豐乙丑正月,以司勳員外郎彭次云為郎中。
開寶寺為禮部貢院。二月十八日,火。凡本部貢牋與夫所考試卷,須臾灰燼,略無遺者。自正月九日鏁院,方定二十八日奏號,至是火。詔以太學為貢院,再令引試,前此未有也。
元豐六年癸亥,大慶殿元會。初設五輅於廷。除夜三更,大風自北,木拔,幕屋壞,新玉輅右輪入池數尺,玉飾皆碎。觀者莫不駭愕。八年正月二日,先帝不豫。二月五日,遽宣遺制。方悟為變之兆也。
二月二十七日,內出白麻,丞相而下,進官一等。是日麻案在崇政殿門,百官素服序班於門外,南北相向。通事舍人宣麻於正東西向,示變禮也。
元豐八年春,太史奏熒惑守心。是時,太清宮道士王太初奏章於太一宮真室殿之中壇。回云:至九天門下,有傳上章之命者曰:「已付南陵使者告行。」太初因敬問曰:「南陵使者謂誰?」答云:「見守心者是也。」已而又拜章於壇上,回云:復有傳上帝之命者云:「已再付南陵使者,依命告行。」自此京師大火,焚廬舍,開寶寺為甚。未幾,宮車晏駕,太初方敢傳此事於人間也。餘昨充北朝賀同天節接伴使。三月五日,至深州安平縣。前一夕,大風,是日,寒甚,雪深數尺,林木多折。至雄州,泣睹遺制。河朔人言:雖極寒,暮春未嘗有此異也。
度支員外郎陳向權兼京西轉運使,以修奉山陵增員也。事畢如故云。
四月,以左司郎中范子奇為直龍圖閤、河北轉運使,以右司員外郎范純粹為直龍圖閤、京東轉運使,以吏部員外郎劉奉世為京西北路提點刑獄,以戶部郎中劉理為京西轉運副使,以金部郎中晁端彥為利州路轉運副使,以都官郎中葉溫叟為秦鳳路提點刑獄。又以右司郎中李之純為太僕卿,以吏部郎中胡宗愈為右司郎中,以工部員外郎高遵惠為左司員外郎,以職方員外郎邢恕為右司員外郎,以知滑州劉摯、新知信陽張汝賢並為吏部郎中,以潞州韓宗道為戶部郎中,以京西北路提點刑獄梁燾為工部郎中,以知密州范諤、考功員外郎呂和卿並為金部員外郎,以太常博士盛陶為考功員外郎,以秘書省校書郎葉祖合為職方員外郎,以閤門通事舍人文貽慶為都官員外郎。
五月,左僕射王公薨。以右僕射蔡公確為左僕射,以知樞密院事韓公縝為右僕射。又以戶部尚書王存為兵部尚書,以翰林學士曾布為戶部尚書,以兵部侍郎許將為龍圖閤直學士、知成都府,以吏部員外郎文及為直龍圖閤、知陝州,以戶部郎中曾肇為吏部郎,以考功員外郎王子韶、水部員外郎王諤並為郎中。
六月,以通判潁昌府范純禮為戶部郎中,以右司諫蹇序辰為司封員外郎。
左僕射王公珪,己未七月初九日生。知樞密院韓公縝同甲,月日皆同,惟時差異。五月十八日,王公薨。後數日,韓公拜右僕射。陰陽家之說果可信邪?
餘奉使至雄州。五月二十二日,次白溝驛。是日晚,雨雹。其大如拳,屋瓦多碎。彼人云:歲常如此,尤有甚於此者。目所未睹也。
司馬公光拜門下侍郎,辭避甚確。累遣御藥院近侍召受告身。隻日,特垂簾,促令告謝,押赴門下歸,即歸秋第。又遣入內都都知張茂則宣召供職。國朝故事:惟宰相或間遣御藥院近臣傳旨,都知累朝未嘗遣也。召受告身,雙日特開延和,又遣都都知宣召,皆非舊例。恩禮之隆,今昔絕擬。
北人謂住坐處曰捺缽,四時皆然。如春捺缽之類是也。不曉其義,近者,彼國中書舍人王師儒來修祭尊,餘充接伴使,因以問。師儒答云:是契丹家語,猶言行在也。
七月,以資政殿大學士呂公著為左丞。自王安禮罷,左丞久闕,至此方有除授。
初五日,詣南郊,請大行皇帝尊謚曰英文烈武聖孝,廟曰神宗。三省給、諫、侍郎已上,學士、待制、御史中丞、宗室、正任團練使、寺監長、寄祿、中散大夫已上,並預焉。
七月十六日,太皇太后生辰,上節名曰坤成。有司檢討故事,北朝當遣使人。乾興元年,章獻太后垂簾,各遣生辰使人,亦曾致書。嘉祐二年,虜母聽政,真宗之妻,於仁宗皇帝為弟婦,即難通問。是時,每遣國信使,即致書洪基云:請侍次聞達。其回書亦洪基傳達母后之辭。使者到彼國,即洪基殿通書母后殿,傳達遣使之語,及致禮物,當時以謂得禮。今洪基,英宗皇帝之弟也。於太皇太后亦難通問。朝廷方採用嘉祐故事,無以易焉。
十四日,北朝祭奠弔慰使副各素服詣皇儀殿行禮,既畢,百官立班殿門外,進名奉慰雲。
以戶部侍郎李定為龍圖閣直學士、知青州,以寶文閣待制吳雍為戶部侍郎。
梁沈約有《修竹彈甘蕉文》。其略曰:「渭川長兼淇園貞幹臣修竹稽首言:『切尋姑蘇臺前,甘蕉一叢,宿漸雲露,荏苒歲月。今月某日,有臺西階澤蘭、萱草到園同訴,自稱今月某日,巫岫歛雲,秦樓開照。乾光宏普,罔幽不矚。而甘蕉攢莖布影,獨見鄣蔽。雖處臺隅,遂同幽谷。臣謂偏辭難信,敢察以情。登攝甘蕉左近杜若、江蘺,依源辨覆。兩草各處,異列同款,既有證據,差非風聞。妨賢敗政,孰過於此?而不除戮,憲章安用?請以見事,徙根翦葉,斥出臺外,庶懲彼將來,謝此眾屈。」歷觀自昔文集,未嘗有類此製者。雖曰新奇,蓋亦有所寓託也。
朝廷承五代之弊,名式未正。文德殿東西有上閤門而無上閤。按大唐宣政殿,周之中朝也。是謂正衙。紫宸殿直其北,是謂上閤。蓋自晉太極殿有東西閤,天子坐以聽政,閤之名起於此。方唐盛時,立仗於宣政,天子坐紫宸,而金吾殿中細仗自東西上閤門入,謂之喚仗。今文德殿,唐宣政正衙也。而垂拱直其北,紫宸乃在東偏。文德殿東西但有上閤二門,未審以何殿為上閤?謂宜參詳典故,正上閤之名,以復有唐盛事焉。
以知蔡州黃好謙為駕部郎中,劉摯為秘書少監,以都官郎中蒲宗閔為利州路轉運副使,以知明州馬珫為都官郎中,以左司郎中胡宗愈為起居郎,以右司員外郎邢恕為起居舍人,以吏部郎中張汝賢為右郎中。
元豐八年七月,御史臺班簿:銀青光祿大夫二員,光祿大夫二員、正議大夫六員、通議大夫九員,大中大夫四員,中大夫六十員,朝散大夫七十三員,朝奉大夫八十七員,朝請郎一百二十一員,朝散郎二百一十四員,朝奉郎二百八十四員,承議郎三百六十七員,奉議郎四百八十九員,通直郎二百三十五員,分司官四十員,宣德郎二百三十八員,宣義郎一百一十四員、承事郎一百三員,承奉郎一百五十七員,承務郎一百一員,內外共一千八百餘員。近者登極覃恩,各有遷改,其多如此,然舊數亦依約可見也。
《史記.季布傳》:楚人曹丘生招權,顧金錢,事貴人趙同等。《漢書》同作談,司馬遷以父名故改之。今人與父同名者改曰同為是也。
唐慈恩題名。按《劉公嘉話錄》,起自進士張莒,於長安慈恩寺閑遊,題其姓名於塔下。後書之於板,遂為故事。本朝進士題名,皆刻石於相國、興國兩寺,亦慈恩之比也。
梁四公子:一人姓(蜀去蟲加圭)音攜。名闖,萬禁反。孫原人。一人姓(左需右免),音萬。名杰,音傑。天齊人。一人姓(左麥右戈),音蜀。名(左耑右廣),音湍。浩(左氵右亹)人。一人姓仉,音掌。名䏿,五阮人。昭明太子曰:(蜀去蟲加圭)出揚雄《蜀記》;闖出《公羊傳》;(左需右免)出《世本》,字亦作簡,出《三齊記》;傑出《竹書紀年》;(左麥右戈)出索緯《隴西人物志》;(左耑右廣)出《世本》及《廣雅》;仉出《太乙符》,䏿出《史記》。孫原,僰山名。浩(左氵右亹),洮湟之間二水名。五阮,雁門也。
浩音告,(左氵右亹)音門,今俗呼為閤門河,蓋疾言之,告為閤耳。
吏部四選:一曰尚書左選,京朝官三千餘員。二曰尚書右選,大使臣一千九百餘員。三曰侍郎左選,幕職、令錄、判司、簿尉四千餘員。四曰侍郎右選,小使臣一萬三十餘員。四選除非次闕外,例多待闕及二年者,員多闕少之弊也。
唐制:天子坐朝,宮人引至殿上。故杜甫詩云:「戶外昭容紫袖垂,雙瞻御坐引朝儀。」天祐二年十二月,詔曰:「宮妃女職,本備內任。今後每遇延英坐日,只令小黃門祗候引從,宮人不得出內。」自此始罷也。
今三省官、諫議大夫、司諫、正言、郎中方出入重戴。蓋昔者門下、中書省自侍郎、常侍、給、舍、諫議至起居遺補,尚書省自尚書、丞、郎至正郎皆重戴,是為清望官。唯員外郎不得預此。御史臺至今自中丞、監察皆重戴,獨此為是耳。三省皆非故事也。
周顯德六年,高麗遣使獻《別敘孝經》一卷、《越五孝經新義》八卷、《皇靈孝經》一卷、《孝經雌圖》三卷。別敘者,記孔子所生及弟子從學之事。新義者,以越王為問目,釋疏文之義。皇靈者,止說延年避災之事及符文,乃道書也。雌圖者,止說日之環暈、星之彗孛,亦非奇書。熙寧中,王徽病,詔醫官馬世長往治之。歸,得《東觀漢記》七冊。彼亦自無完本。然俗好經書,至於庶賤之家,各於衢路造大屋,謂之局堂,子弟晝夜誦讀雲。
建隆三年班簿,計二百二十四員,南班在內。元豐八年止,階官計二千八百餘員。然建隆時,兩省凡二十七人,蓋不專職本務,分蒞中外之任焉。
神皇帝靈駕發引,自福寧出垂拱殿,由西上閤門,文德殿端禮門出右昇龍門至德門,而不由大慶殿平日輦路。既葬,吉仗即日東還到闕。虞主自右掖門入,由右長慶嘉肅銀臺承天門至集英殿奉安,列聖故事也。
中書舍人禮上有押角。尚書、八坐、丞、郎初拜,並集都坐交禮,遷又解交。《六典》載蘊位動位,省未詳其義,以俟知者。
押角、解交,已檢獲,載後篇。
梁均王,晉天福中始葬,故妃張氏獨存。考功員外商鵬為誌文曰:「七月有期,不見望陵之妾;九疑無色,空餘泣竹之妃。」後唐武皇師還渭北,不獲入覲,幙客李龔吉作違離表云:「穴禽有翼,聽舜樂以猶來;天路無梯,望堯雲而不到。」五代之季,工翰墨者,無以過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