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善調停轉禍為福 權將就有吉無凶
詞曰:
困頓是英雄,恨遭逢。幸有吉人和解,喜重重。
雖招架,都勉強,尚朦朧。只待樁樁明白,樂從容。
右調《相見樂》
話說田中桂拿問了,交付刑部勘問,這刑部侍郎乃是元正文,當下聞得此事,親自著人來問田榜眼的原委。田榜眼對來人將如何辭張閣老的親事如何上本辭官的原委一一細說了,來人回復元正文的話,元正文想道:「此事看來都為不允張閣老的親事而起,非為辭官的原故。如今要得此事周全,還是去求張閣老,這叫做解鈴還是繫鈴人。事不宜遲,我今就去見張閣老,力為調停,或者可以挽回。若是當堂審訊此事,大不相宜。」吩咐即刻備馬,元侍郎親來到相府。
張閣老見說元侍郎要見,隨即相會,行禮坐下,張閣老問道:「聞得田中桂發在貴部審問,不知幾時審訊?此人狂妄悖旨,聖上甚是震怒,貴部須要嚴訊。倘若恂情,恐聖怒不測,與貴部亦不甚方便。」元侍郎道:「這事不必老太師吩咐,自當嚴審,但其中尚有些須委曲,不識老太師肯容下官細察否?」張閣老道:「貴部有甚委曲,不妨細講。」元侍郎道:「田中桂昨蒙聖旨發下勘問,下官因前日聖上考賦喜悅之人,恐聖心或有未決,是以權且拘禁。下官即過堂翁親去向其端的,田中桂的意思甚是感激老太師的美意,甘心認罪,並無怨言。」張閣老道:「他自恃有才,不屑與老夫為婿,致有這事。雖是聖意,畢竟為老夫起見,怎倒感激老夫?」元侍郎道:「老太師有所不知,那田中桂說道:以太師之尊,當朝柱石,下愛新第書生,自必有所取悅知已之感,終身莫報。雖娶虞氏,何妨為老太師的小姐,侍奉巾帚,然先辭後允,方不失尊敬老太師之心。其辭親之意,正甚於不辭。在田中桂,還望老太師寬宥再言,方敢允諾。不料老太師不察其故,竟說作真正辭親,以致有這事,可惜田中桂一段苦心,今日難白了。」張閣老道:「前日李銓部回來,只說田中桂狂妄不允,並未提起他已娶虞氏的話。」元侍郎道:「這是李銓部傳言之誤,不明陳委曲,老太師那裡得知詳細。昨日田中桂還說道,不獨辭親是允親之意,就是辭官,亦是望老太師因親護佑,挽回天意,將他父親思赦還鄉。豈料反加其罪,這都是李銓部傳言未詳,怎怪得老太師發怒。如今田中桂的苦心已達,還望老太師推情恩宥。」張閣老道:「原來如此,這事做錯了,如今已經奉旨拿問,卻怎樣挽回方好?」元侍郎道:「老太師若要挽回也不難,明早入朝之時,老太師可對眾翰林說明自己愛才之心,教眾翰林公上一保本,啟奏田中桂心中原故,那時皇上必問老太師,就可以乘勢挽回了。田中桂得復原職,自然歡喜入贅,不獨得為相府佳婿,而且得尋了機會,保奏赦他父母還鄉了。」張閣老聽了這話,不覺喜歡道:「貴部所言甚是,明早老夫入朝之時,就對眾翰林說明這話,貴部亦當贊成此事。」元侍郎道:「下官自然贊成,老太師不必掛心。如今下官願為媒人,即刻到獄中見田中桂,說明老太師美意,使他放心。」遂打一躬,別了張閣老,隨即來到田中桂的禁所。
田中桂正在那裡自歎自嗟,忽見元侍郎來到,慌忙迎接,相見過坐下,田中桂道:「元大人何得到此?」元侍郎道:「一來奉候,二來有事相商。」遂屏退左右,說道:「昨蒙聖旨,將鼎元發來勘問,不佞甚是驚惶,知是為張公辭親之故,今早特到張公處,為鼎元委曲分辯,張公之怒稍解。不佞看起來,這頭親事,是斷不可辭的,鼎元不如遷就了,省許多周折。」田中桂道:「老大人有所不知,門生生於富貴之門,本來原是極快活的,只因自己不肖,誤結匪人,以致受許多苦,帶累妻子亦受了百般苦。如今才得一第,便爾另娶豪門,於心何安!況且父母俱在異城,所以為此辭官。不意上干聖怒,發在老大人貴部勘問。門生想來,惟有一死而已,豈肯作不孝不義之人,留下千古罵名!」元侍郎道:「鼎元所見亦是,但事有經權,豈容執一,臣子為君死節,為親死孝,也必要揆度事理,權衡輕重,可死則死。不可死而死,與暴虎馮河之人無異,甚為鼎元所不取。今日之事,就親則三全,不就則三敗,鼎元聰明之人,何須不佞細言。」田中桂道:「何謂三全三敗,門生蠡見,不能參悟,求老大人見諭,以開茅塞。」元侍郎道:「不佞想起鼎元之事,若入贅相府,上可以順君,中可以救親,下可以報妻,此之謂三全。若不肯入贅,身敗名裂,上不能順君,中不能救親,下不能報妻,此之謂三敗。」田中桂道:「老大人所言三全,上可以順君,這是門生明白的。但救親報妻之說,門生不能解悟,求老大人細示。」元侍郎道:「張公之意,原與鼎元無隙,不過因愛而見惡,今早說過,若鼎元入贅之後,他自有機會把尊公尊堂恩赦回來,這豈不是可以救親麼!至於糟糠之妻,原不可忘,但只在一心之向背,不在形跡之分離。若鼎元入贅之後,若張小姐賢淑,不妨聚會,倘不賢淑,何妨終於間隔,難道朝廷官誥,倒棄了髮妻不成!鼎元正當借此救親報妻,為何迷而不悟?且鼎元方才說惟有一死而已,即令鼎元激烈而死,那時父母妻子俱無著落,只恐孝又未全,反作不孝不義之人,豈不可惜!」田中桂被元侍郎說得無言可答,如醉方醒,因轉口道:「如今門生依從老大人尊諭,情願入贅,但聖意如何挽回?」元侍郎道:「這個不必鼎元焦心,張公久已打點,明日早朝,通傳眾翰林公本保留年兄,他自有理會,明日即有好消息矣。」遂別了田中桂回去。看官們知道,這事若非元侍郎費一片苦心,善為調停,田中桂誰來救援?這都是田中桂的造化。未知眾翰林公本上了,聖上如何批判,再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