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說明

瀛涯勝覽
版本:
  明刻本。
  鄭和下西洋時,隨使者有會稽人馬歡、太倉人費信、應天人鞏珍,茲三人者,歸誌其事,各撰一書,曰《瀛涯勝覽》、曰《星槎勝覽》、曰《西洋番國志》,鞏珍《西洋番國志》僅見《讀書敏求記》、《述古堂書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書目著錄,原書已佚,僅存書抄本。
  馬歡《瀛涯勝覽》現存者有兩本,一為張昇改訂本,流傳較廣,其刻本可考者,有張文僖公(昇)詩文集附刊本、寶顏堂秘笈本、續說郛本、廣百川學海本、天下名山勝記本、圖書集成本諸本。惟張昇本刪削太甚,原文所存無幾,不足觀也。馬歡原書現存者有四本,一為紀錄彙編本、一為國朝典故本、一為勝朝遺事本、一為《三寶征彝集》。《三寶征彝集》首見天一閣書目著錄,後見抱經樓藏書志著錄,據查,此本今以不知為何人所得,則今日可得見者,實僅三本而已。比較三本,以紀錄彙編本為最詳。勝朝遺事本對於原文及譯名不得其解者,概從刪節;國朝典故本原刻本似未刪節,然今日僅存之鈔本脫誤太多,致較勝朝遺事本之文為尤簡。

作者:
  馬歡。

內容:
  記載作者隨鄭和下西洋親歷諸國之事。當時所謂「西洋」,蓋指婆羅(又名文萊)以西之印度洋及沿海陸地。至於以歐洲為西洋,要在耶穌會教士東來傳教之後。據考證,鄭和前後七次奉敕通使西洋,第一次在永樂三年六月己卯,還京時在永樂五年九月癸亥;第二次在永樂六年九月癸亥,還京時在永樂九年六月乙巳,費信隨行;第三次在永樂十年十一月丙辰,還京時在永樂十三年七月癸卯,馬歡此次初隨行;第四次在永樂十四年十二月丁卯,還京時在永樂十七年七月庚申;第五次在永樂十九年正月癸巳,還京時在永樂二十年八月壬寅,馬歡此次疑隨行;第六次在永樂廿二年正月癸巳,然明史本紀未載回京年月,推測此次往還不過一年;第七次往還年月均不見明史本紀,然據諸書紀錄,知在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六日於南京附近龍灣啟航,宣德八年七月六日還京,鞏珍、費信、馬歡三人此次並隨使行。
  考明史鄭和傳,自永樂至宣德的二十八年間,鄭和奉使統帥超大型船隊縱橫印度洋七次,其時尚在西方所謂大航海家甘馬、哥倫布等人航海之數十年前,此種空前航海事業,應為世界航海史之大事,然西方史書迄今不言鄭和。
  鄭和下西洋之故事,由鄉野流傳而演為戲劇平話,而今日幾乎湮沒不彰只知哥倫布故事,中國人,無愧乎?
(本書公告依據馮承鈞《瀛涯勝覽校注序》文編成)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