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創異教洪氏起義 知死期穆相辭行
卻說鴉片戰爭使中國吃了英國的大虧以後,全國上下,越發把這穆相國恨入切骨,說他奸臣誤國,又說他仗著自己是滿人,欺侮漢人,把漢人的疆土亂送給外人。因此觸惱了廣西花縣地方一位村學究,他姓洪名秀全,他見天下紛紛,人心思亂,便造出一個上帝教來。這上帝教的名目,原是學著西洋來的耶穌教,所以他也說教主是天父,名耶和華﹔生下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都落在人世,救人救難。長子便是耶穌,因救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二個兒子,便是他自己。一個女兒,便是他的妹妹洪宣嬌。如今他兄妹兩人,知道天下將要大亂,特立這上帝教,度人苦厄。洪秀全自稱「天弟」,洪宣嬌自稱「天妹」。他兄妹兩人,到處勸人入教﹔入教的人每年納銀五兩,便可免一生災難。當時百姓被那些貪官強盜鬧得寢不安枕,終日擔驚受怕,啼饑號寒,天天祈福消災,如今聽洪秀全說可以保他一生平安,便紛紛去入上帝教。不多幾天,便有教徒幾萬。
洪秀全打聽得金田村有個楊秀清,是個足智多謀的人,在地方上有點名氣。他便假說秀清是天父第三個兒子,特意跑去拜訪他。那兩人見了面,談了一夜,十分投機﹔便約了他朋友馮雲山、朱九濤,在各村傳授,說「人欲昇天,須迎天弟」。那時信教的人越來越多,楊秀清是有口才的,他便假辦團練為名,邀集了各村的紳董,演說一番﹔投入他教裡的,居然有六十二村。他們便在金田村立一個總部,大做起來。秀清有兩個朋友,也是十分有才乾的:一個是桂平的韋昌輝,一個是貴縣的石達開。楊秀清也去說他倆入了伙,勢力越發強大起來。
洪秀全看時機已到,便想就此起事。他有一個同學,名王綸乾的,善於卜卦,他便悄悄的去請他卜一卦。那卦上有「定有九五之尊」六個字,洪秀全不覺大喜。絕於又自己卜了一卦,有「定我為君師」五個字,兩個相對大笑。從此洪秀全便聘請綸乾充當軍師,那綸乾扮了一個算命先生,到四處去游說,勸人歸順洪秀全,那邊洪秀全和楊秀清,已在金田起事﹔沿著西江打下去,得了貴縣,又得潯州,聲勢一天盛似一天。洪秀全在大黃江,自號太平王,分兵去占住紫荊山一帶,又攻得永安州,建立了太平天國。洪秀全加封天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洪大全為天德王﹔此外封了秦日綱、羅亞旺、范連德、胡以晃等四十八個伙伴的各種官職,有做丞相的,有做軍師的,有做參謀的。又把有功的大小將官八百人,都加封了官職。便發出上諭去,說道:
天王詔令:凡軍中大小將兵,各宜認真奉行大道。吾等宜知天父上主皇上帝,乃是真神﹔真神以外,皆非神。天父上主皇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又無一人非其所生所養﹔故天父上主皇上帝以外,皆不得僭稱上,僭稱帝。自今眾兵將,可呼朕為主,不可稱上以冒天父﹔天父稱天聖父,天兄稱救世聖主,天父天兄得稱聖。自今眾兵將呼朕為主,不可稱聖,以冒天父天兄。天父,神爺也,又魂爺也。從前左輔右弼前導後護之軍師,朕命為王爺,此乃姑從不正之例﹔若據真道論之,有冒犯之嫌。今特封左輔正軍師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封右弼又右正軍師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封前導副軍師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封後護又副軍師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封石達開為翼王,使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別詔稱後宮為娘娘,貴妃為王娘。欽此。
天王發下上諭以後,便把各王爺邀集在宮中,開了一個大宴會,吃酒中間,天王敘述了歷史,如何得到神靈的啟示和幫助,以資證明他不是凡人。如今俺們能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都是朕依著天父、天兄的教訓,俺們大家都該感激這兩位救世聖主。說著,便吩咐天妹宣嬌,畫一副老人的像,供在當殿﹔大家學著老人的樣子,一齊把頭髮留起來。當時有人背地裡都喚他「長毛」。
國外有英國的侵略,國內有廣大農民跟著洪秀全造反,皇宮外面已經造得一塌糊塗了,裡面穆相國還瞞著消息。道光帝這時常常害病,精神也不濟事。這時,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了,便立刻宣召宗人府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師穆彰阿、賽尚阿等一班親信官員進宮來,囑托了一番後事。這時奕詝、奕訢、奕誴、奕譞一班皇子,都站在御榻兩旁聽父皇的話,一齊掉下眼淚來。道光帝把後事吩咐過了,便令穆彰阿和文慶兩人,到正大光明殿去,把金盒拿下來,當著眾大臣宣讀詔書,把皇位傳給四皇子奕詝。這奕詝奉了詔書,向父皇謝過了恩。道光帝便在這時候兩眼一翻,長辭人世了。
眾大臣一面把奕詝擁上太和殿去,鳴鐘擊鼓,受了百官朝賀,做了咸豐皇帝。一面由內務府行文各省,為道光帝發喪。這咸豐帝一登上皇帝寶座,便放出手段來,整理朝綱。他第一道諭旨,便把軍機大臣穆彰阿革了職,把兩廣總督耆英,降做五品員外郎候補。
這穆彰阿原是三朝元老,威權暄赫一時,但到這時,年紀也老了,家財也富足了,見皇上格外開恩,不抄他的家,他樂得做個乖人兒,趁此收場,回家享福去了。他在家裡,十分信奉喇嘛教﹔他自己說修行的工夫已到了可以成佛成仙的地步。他又愛喝酒,常常請了許多客人,在家裡大開筵席。有許多御史官見他是革職人員,還不知罪,一味行樂,氣他不過,又上了一本參折,請皇上從嚴查辦。穆彰阿的一個親戚得了信,便悄悄地去報信。那穆彰阿聽了大笑,說道:「我明天便要回去了,還怕他怎樣?他說俺不該行樂,俺明天還要大開筵宴呢。」
到了第二天,穆彰阿真的備下盛筵,到各處親戚朋友門生故吏家裡去下帖子﹔帖子上寫明某日某時辭世,望屈駕一別。那班人看了這帖子,十分詫異。到了時候,便一齊趕到穆彰阿家裡去。那穆彰阿見了客人,照樣的迎接談笑﹔也一點看不出死樣兒。這一天,客人來得很多,在大廳上擺下四十桌酒,擠滿了一屋子。穆彰阿一一和他們把盞,吃到一半,他看了日影,說道:「是時候了!請諸位稍待。」說著,便進去淋浴更衣,穿上朝衣蟒袍,先到內院和妻妾兒女話別﹔又走出外院來,向眾人一拱手,說了一句「少陪!少陪!」便盤腿兒坐在炕上,閉上眼睛,一回兒便斷氣死了。
穆彰阿死了以後,接著便有御史參奏戶部尚書覺麟偷盜庫銀一案。朝旨下來,把覺麟革職,發往新疆效力。
講到偷盜庫銀這件事體,是歷任官員所不能免的。只因覺麟是穆彰阿的親戚,他偷銀子,竟偷到二十萬兩,也太多了。那時戶部銀庫郎中,原是一個美缺﹔補這個缺,大都是滿族,三年一任。任滿以後,貪心的可以得到二十多萬兩銀子的好處﹔不貪心的,也可以得到十多萬兩銀子。不說別的,只說那庫兵,每一位也可賺到幾萬兩銀子。庫兵也是三年一任,都是滿人充當﹔漢人必須冒滿人名字才能進去。庫兵出衙門去,必須有鏢師保護。京城裡有許多無賴,常常邀集黨羽,到戶部衙門外去候著﹔見要有庫兵出來,便綁去做肉票,鎖禁在秘密屋子裡。一面打發人到庫兵家裡去報信,勒令他拿一二千兩銀子出來贖回,倘不去贖回,他便把庫兵關過卯期才放出來。那庫兵誤了卯期,衙門裡便除去名字,另行點派。那庫兵非但誤了他三年發財的機會,且又白丟了這六七千兩孝敬銀子,因此,那庫兵家裡總願拿出銀子贖回的。
庫兵每三年點派一次。每次點庫兵四十名。每月開庫堂期九次,又有加班開庫堂期五六次。開庫的時候,有把銀子搬出來的,也有搬進去的。庫兵便是專為搬銀子用的勞力。每搬一次進出,總在一千萬以上。每一庫兵,不能每期都輪到,大約每月輪四五期,每期進出庫門,多則七八次,少也三四次﹔每一次夾偷的銀子,最少五十兩。銀庫為了防止庫兵偷銀,所以每逢開庫,不論冬夏,庫兵卻脫得赤條條的,由堂官一一點名,在公案前過去﹔走進庫房,再穿上官制衣褲。庫房裡沒有桌椅,倘到乏力的時候,便可以出來息力,但依舊脫得精赤,走到公案前,擺開腿兒,向地下一蹲,兩條臂兒向上一抬,張著嘴喊一聲,才許出去。但庫兵偷銀,每次便在這出來的時候,那銀子是塞在肛門裡的。每一次,那有本領的,便能塞十隻江西圓錠,每一隻圓錠,便是十兩銀子。離庫門一箭之地,有小屋一間,門戶緊閉,窗外圍著木柵,便是庫兵脫衣卸贓的地方。北京地方,遍地灰沙,每逢開庫的時候,便有清道夫挑著木桶到庫裡來灑水,庫兵便和清道夫打通一氣,那水桶都有夾底的,庫兵悄悄的把銀子藏在水桶夾底裡,候銀子搬完,庫門封鎖,堂官散去以後,才慢慢的把水桶挑出去。
後來,有一位祁世長做戶部尚書的時候,他是一位清官﹔有一次開庫,他親自去督看著,見一個清道夫,挑著水桶走過他跟前,那桶底忽然脫落,滾出許多銀錠來。祁世長大怒,立命把清道夫拿下,打算第二天提奏查辦。後來他有一個貼心的師爺,勸他把清道夫釋放,把這事隱瞞下來,莫興大獄﹔倘然皇上知道了,徹底查辦起來,那歷來的滿尚書都該砍腦袋﹔大人的腦袋,怕也要被仇家割去了。祁世長聽了害怕,便也把這樁大案隱去不提了。
如今再說那班做庫兵的,都是世代傳下來的專門職業﹔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便要找尋那有大雞巴的人,常常雞奸﹔再用雞蛋涂著油麻,塞進肛門去打練﹔再慢慢換用鴨蛋鵝蛋,又換用鐵彈,練到肛門中能塞十兩重的鐵彈十顆,便算成功了。那平常庫兵的本領只能塞到六七粒。因此那班庫兵,到年老時候都害脫肛痔漏等病的,他們辛辛苦苦做著這偷盜的事體,那做戶部尚書的,卻安享著他們的孝敬。那時他們參去了一個覺麟,接著又參去一個滿人大學士譽德﹔因他是穆彰阿的親家,這時牆倒眾人推,凡是穆彰阿的親戚故舊,便是沒罪的,也是有罪,何況那譽德原是個貪官,御史便參他某年盤查六庫的時候,犯了偷盜庫寶的罪。
什麼叫六庫?那六庫便在大和門的左面,原是明朝遺留下來的﹔有金庫、銀庫、古玩庫、皮張庫、衣眼庫、藥庫。裡面藏的也有十分珍貴的東西。不說別樣,單說衣服庫裡,有一頂明朝皇后用的珍珠帳,寬長有八尺,全是用珍珠穿成的,四圍用紅綠寶石鑲邊。那珍珠小的和綠豆一般,大的竟和桂圓一般。只因年月太久了,那線索都枯斷了,每一次盤查,便有許多珍珠落下來。那班司員,假裝做拾起來用紙裹著,封著,加上印,貼著簽條。實在那紙裹裡面,都換成假的了﹔那真的,早落入司員們的腰包了。裡面還有明朝妃嬪穿的繡鞋十多箱,弓鞋瘦小,鞋尖兒上嵌著明珠﹔那珠子都是十分名貴的,早已換上假的了。還有皮張庫,都換上沒有毛的皮板,好的皮毛也早被司員們偷去。這都是歷來盤查大臣和司員們作弊的結果,如今便統統把罪名推在譽德一人身上。鬧得譽德因此丟了官,抄了家,還充軍到黑龍江去。那時,凡是穆彰阿的同黨,都被參的參,革的革,趕得乾乾淨淨。
咸豐帝初登大寶,十分注意整頓朝綱。宮裡一位孝貞皇后,也十分勤儉端正,管教著許多妃嬪。咸豐帝的皇后原是穆彰阿的女兒,在正宮不多幾年便死了﹔孝貞後姓鈕鈷祿,原是貴妃,因她容貌美麗,舉動端莊,咸豐帝十分寵愛。那穆後死了以後,便把鈕鈷祿妃升做皇后,宮中都稱她東後。這位東後,十分儉樸,平日在宮裡,總穿布衣﹔那簾幕幃帳,都不繡花的。她生平最恨用洋貨,說它好看不中用。自己穿的繡鞋和妃嬪穿的,都督率著宮女們做﹔自己每年必親自做一雙皇帝的鞋。外面有進貢來的衣服首飾,她都叫宮女拿出去退還。常對一班妃嬪說道:「臣子多一分貢獻,便是百姓多費一分錢財﹔倘然收了他們的貢獻,便是暗暗的教他們做貪官去﹔因此,萬萬收不得。」
孝貞後一舉一動都識禮節,她在大熱天氣,從不肯赤身露體。便是洗澡,也不要人伺候。她每一次見皇上,總是穿著禮服。她最恨的是輕狂的樣兒。有一個榮妃,身材嬌小,十分俊俏。她穿著空心靴底,刻著梅花瓣兒,裡面裝著香粉﹔走一步,那梅花粉印兒便印在地上。孝貞後見了大怒﹔說她有意勾引皇帝,立刻把榮妃傳來,打了一頓,去關在冷宮裡。
咸豐帝原也是愛風流的,見這皇后如此嚴正,卻也十分敬重,便取她一個綽號,喚她「女聖人」。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