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概念特性

  人是一個個獨立的生命體,經過了千萬年的進化,因應環境需求,大腦容積增大、精密分工,從而有了語言應用能力。語言是種聲音介面,代表主觀個體對環境的認知,促使人類相互溝通,因之建立了群體的社會。接著,隨著社會的發展,由於語言受到時、空限制,在現實的需要下,又有了文字的產生。
  不論是語言或文字,從古至今,其學習的方法,不外於強迫記憶。因為語文只是一種外來的刺激,必須將之與主觀個體的感覺認知密切相連,成為潛意識的一部份。而潛意識是個體行為的主宰,必須漸漸集聚,最後才能不加思索,有效地將外來刺激直接轉化到個體的反應、行為上,以利生存。
  基於地域特性,漢民族在三千多年前,由於生存的需要,發展出一種「占卜」行為,而占卜的結果需要記載,於是便有了文字獨立於語言的特殊現象,最後形成了漢字系統(由殷商的遺跡可知,甲骨文分佈面甚廣,跨越了甚多語區,足見當時已有同文異音的狀況)。這種語、文分離的現象,至今尚未見於其他文化中。
  我國古人對自然界長時期之觀察認知,發現宇宙萬事萬物莫非來自「五官」之感覺,並在心腦之意覺操控下,形成了一種籠統、含糊,但卻明確有效之「概略念頭」。此概略念頭(下稱概念)在整體之感受下,能循類援引,將已成過去的有效經驗喚出。同時,隨著文明之發展,概念不斷累積,更有了聚同分異的類別觀念。
  將「概念」之異同聯結成一體,在腦海中建立一種網絡機構,是稱「概念網絡」。一個完整而健全的概念網絡中,概念就能如同流水一般,在網絡中自由穿梭,包羅萬象、芥納須彌。於是,當人思維時,概念不斷交連,再經概念索引之援引,以往既有的記憶,遂不斷綜合出現,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受。
  概念本是理性之結果,唯因人之感受在生理、心理的影響下,常以利、害的強度而定。因此思維有了理性及感性兩種,理性思維之對象為事物之體用因果關係,而感性思維則係一己之利害經歷。故此,若人僅具感性思維,自難脫出一己範疇;唯有排除感性、昇華到理性思維,人才能領會到概念之微妙處。

  漢字所載之信息可稱「常識」,在古代「讀書人」就是「通曉常識之人」,而具備了常識,人便成為「社會需要的、有價值之人」。同理,古人讀書學習,目的在於學習常識。利用常識進一步鑽研「專業知識」,以之為社會謀福興利。由於此類「知識分子」是以常識為基,所作所為很少悖離社會正義(例外不論)。
  然而,當今效法西文,僅視漢字為一符號,完全不計其中之常識。其結果,表面看來,學習之方式簡化了。學生死記死背,只得到了皮毛而忽略了基本之常識與深層的義理。這種人雖然能應用知識,從事各種技術工作,但卻喪失了「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基本常識,人反而愚昧不堪,以至於社會大亂。
  人是自然界唯一具有「概念思維」之生命體,在長時期的發展過程中,古人發現人若不能於早期養成理性思維的習慣,生理及心理之感受必將驅使人偏向單純的利害取捨。而理性的思維方式,即為概念學習,由艱苦之學習中磨練出堅強之意志力。在具備了意志力後,人才能控制感性,由一己之利害昇華成大我的是非。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