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化及招募眾豪傑
當日車駕共文武百官送義臣至凌敬府內,設宴以賓禮待之。義臣曰:「臣有何能,敢勞陛下如此厚禮!當捨此無用之軀,報答大王。」建德曰:「卿比蜀之嚴顏,無以異矣。」日已沈西,一簇人馬送建德回朝。
次日,建德下詔,即起傾國之兵,征討化及。命劉黑闥為大將軍,掛元帥印。范願為先鋒,高雅賢為前軍,曹旦為後軍,凌敬為參軍納言,裴矩為運糧納言,宋正本為監軍僕射,齊善行留守樂壽,曹后監國。率領大兵十萬,御駕親征。太僕楊義臣隨從建德在帷幄中,畫策定計。比及起行,使人先致書,會合各路之兵同時進發。但見旌旗蔽野,劍戟如林,浩浩蕩蕩,殺奔聊城一路而來。
卻說秦王世民與淮安王神通引兵來聊城,聽得喊殺之聲,望見塵頭起處,報言夏兵已到。急引兵來時,夏兵已自先去了,不能相會,遂屯兵於漢川。當日秦王世民領兵正在起行,忽報唐帝遣使齎手詔前來,不知何意。世民折開讀之,詔曰:今有定揚可汗劉武周引兵入冠,攻於並州,洛陽王世充侵犯伊州,梁之蕭銑剽掠峽州,三路鋒勢甚銳。今封世民為諸路大行台,各路軍馬並受節制。隨將所部官軍交付御遞淮安王李神通領去,會合諸侯,削去宇文化及,牽靖副之。毋得延緩,有誤軍情。
秦王讀罷手詔,謂左右曰:「父命不可違也,既有三處人馬如此利害,安可在此遷延,不引兵擊之。」正在憂疑,人報劉文靜齎書各國,回見大王。秦王大喜,召至帳前問之,文靜曰:「奉命逕投各國,只有魏公李密領兵來會。王世充猶豫不定,無心北伐。夏王建德拜復大王,不必遠勞聖體,只消遣二副將領兵前來,同除逆賊,以謝天下。」秦王曰:「正合吾意。」遂將兵印交付神通、李靖二人,吩咐齊心秉政,整理軍情。
次日,秦王、文靜逕回長安。李神通受了兵印,領人馬直向東路進發。
卻說宇文化及在聊城見士及投唐,唐兵隨後繼至。建德、李密二處起兵,俱屯青州,兼以軍士家屬盡在長安,恐生異變,心愈憂疑,乃謀於弟智及曰:「方今三路之兵俱屯於青州,征伐我等,兵勢甚銳,有何奇計,可以迎敵?」智及曰:「三路之兵,勢若泰山,吾軍不滿十萬,彼眾我寡,何能迎敵?不如招募豪傑之士,深溝高壘,以成犄角之勢。其諸侯遠來,利在速戰,人心不一,其勢不久。城門堅關不出,以逸待勞,待其糧盡力疲,因而擊之,其勝必矣。」化及曰:「善。」即將府庫珍寶、金銀、緞帛賞賜三軍,招募海賊,以拒諸侯之兵。
卻說李密偏將徐世績保守倉城,見各路之兵集於青州,人報化及遣人將金寶招誘海賊,與諸侯相拒,世績喜曰:「此賊合休,天賜吾成此大功也。」遂密喚手下心腹一將,姓王名薄至帳下謂曰:「吾素知汝是忠義之士,盡心報國,今授汝以密計,可領三千人馬,各帶毒藥三百餘斤、賜銀五百餘兩,逕往聊城,依吾遺計,隨時用度,可如此如此……若建大功,齊加升賞;有誤大事,盡加刑戮。」王薄受計,領著人馬辭別往東而去。後人有詩云:
向魏歸唐徐懋功,其中妙算鬼神通。
未觀輔佐清天下,先看聊城第一功。
原來宇文化及在魏縣,知三路兵來,鋒銳難敵,乃下令招募人馬,未及旬日之間,聚至八萬餘人。正在操練,忽見西北角上一隊海賊飛奔而來,為首者,其人身長九尺,眉粗目突,黑臉黃鬚,英豪氣概,醜陋驚人。化及問其姓名,其人答曰:「吾姓殷名大用,河東人也。因本處豪霸倚勢欺人,某故持刀殺之,逃難海上五六年矣。今聞召募豪傑,破各路諸侯之兵,故領部下三千餘眾來投,乞留任用,皆效犬馬之報。」化及大喜,即封大用為前殿都虞侯,其手下隨來之人皆加重賞。
當日哨馬來報,大唐軍馬來到,今已至近,只隔四五里之地,紮了營寨,先使人來此下戰書。化及視之,乃淮安王李神通之書。化及大怒,即批「來日決戰。」化及謂諸將曰:「李神通欺我太甚!聽知夏魏兵來,特使人搦戰。來日不必新軍赴敵,只守營寨,看吾一戰成其大功。」即以智及為大元帥,楊士覽為先鋒,長子丞基為左恭軍,次子丞趾為右恭將,殷大用領兵三萬為後殿,留守城池。傳令五更軍士飽食,披掛出寨。
是日辰牌左側,軍至半途,唐兵已到,各布成陣勢。化及金盔金甲,披掛出馬,左杜榮,右馬華,二將執方天畫桿戟,兩邊護衛。三通鼓罷,對陣門旗兩開,三員將金裝環帶立馬陣前:中央李神通,左有李靖,右有劉弘基。李神通在馬上單搦化及搦戰,化及討槍,欲自戰之,陣門中一將早挺槍縱馬而出,化及視之,乃楊士覽也。神通揮刀來迎,兩將戰上八十合,不分勝負。門旗下李靖與劉弘基曰:「對面戴金盔者化及也。若捉得化及,足可與二帝報仇。」說猶未了,劉弘基一騎馬、一口刀另縱刺斜裡逕取化及,如一道電光,流至面前,手起刀落。
杜榮、馬華兩支畫戟一隔,刀起處,二戟齊斷,只將畫桿馬頭上便打。弘基馬回,杜榮掣軍士手中槍趕來。李靖搭上箭,望杜榮心窩裡便射,應弦落馬。楊士覽見背後有人落馬,棄卻神通,望本陣便回,神通乘勝掩殺過來,許兵大亂,四散奔走。
神通望見化及,驟馬來趕,看看趕上,側首撞出一軍,為頭大將,長子丞基,救化及去了。神通自回,收軍歸寨。
且說丞基保化及歸大寨,敗軍陸續回營,為見折了杜榮,化及放聲大哭。次子丞趾諫曰:「父王恃盛壯之氣,忽強為之勇,三軍之眾,莫不寒心。雖斬將蹇旗,威鎮敵場,此乃偏將之任,非主將之宜也。願折賁育之勇,懷王霸之計。今日杜榮死於鋒鏑之下,皆吾父輕敵之故耳。切宜保重。」化及曰:「孤之過也,從今改之。」士覽曰:「臣觀魏縣城池不堅,糧草不積,終非久處之所。只有聊城城池堅固,內有糧儲極廣,不如將家屬老小晝夜搬往聊城,觀敵進止,勝則西還,敗則可守。」化及准其議,晝夜收拾,隋煬帝之后蕭氏,宮嬪采女及傳國璽、珍寶、緞帛奔走聊城。
化及奔走,比及唐兵知覺,早已走入聊城。李靖曰:「昨日得勝一陣,雖走聊城,賊勢尚大,一時難滅。吾欲觀其動靜,探其虛實,緩急之勢,用以奇計,然後進兵。」神通曰:「正合吾意。」李靖乃帶領雙騎,離營二十里外,立馬於高阜處遙望一遍,顧謂左右曰:「化及逆賊,敗在旦夕矣。」左右曰:「賊勢正熾,何能便敗?」靖曰:「吾觀聊城上氣色已絕,安得不死。然觀唐、魏二營之氣,皆非得勝之兆,但不知此賊死在何人之手。」言未絕,只見正北上一陣殺氣,鬱然而起,橫衝鬥牛之間,直與天連,風送南來,猶若大煙之狀。靖欣然曰:「原來擒獲此賊,乃屬正北之兵也。」
時已黃昏左側,歸鴉投宿,噪鵲成群,靖心暗喜:吾計得成,欲滅化及,只在此群鵲身上。遂勒馬回至營中。淮安王接見,問靖探聽事體如何,靖曰:「唐兵雖得小勝,吾觀雲氣,未有全勝之文,不如暫停數日,徐觀其變。今吾已有奇計,可擒賊矣。」神通請問其計,且看如何。
總批:三路之兵,勢如泰山,化及之危,若朝露矣。智及雖有召募豪傑之謀,次子雖有搬往聊城之說,吾恐其終無益於事也。
況唐將如李文靖觀天文而察氣色,此賊豈難擒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