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林起忠泄謀處死 徐奇亮受計獻圖
且說潮城南門內,四目井近鄰一人,姓林名起忠,娶妻謝氏,以經紀過活,往棉湖販糴小麥一百餘石,回家將近潮城,被清營小軍拿祝叱曰:「你等定是劉進忠城中軍卒,押這小麥,欲販入賊城做糧食的。」起忠曰:「是城中良善百姓。這小麥欲販入城中,生理髮售,安是賊糧?」清軍曰:「不管真假,拿你見千歲發落。」小軍帶到入帳跪稟此事始末。平南王曰:「可將他帶來。」小軍即出,將起忠押至帳前跪曰:「千歲爺在上,小人叩頭。」平南王曰:「你是何等人色?姓甚名誰?這小麥是何處來的?一一從實說來。」林起忠稟曰:「小人是潮城南門潮城內人氏,姓林名起忠,祖代良善,以經紀為業。現今身上尚戴有數簿為據,請千歲詳察,開恩釋回。」就將數簿獻上,平南王自展開一看,歷來日子貨件,心中明白,對林起忠曰:「你既是良民百姓,本藩豈忍害你,如今本藩有一件密事,命你建功,功成之後,你們自有封賞,未知你肯擔承否?」起忠曰:「啟千歲,小百姓是個愚民,恐做不來,有誤大事。」平南王曰:「非是別事,本藩奉旨討賊,至今不知成功;你等是城中人民百姓,本藩放你回家。這小麥進城,我命八員大將假為腳夫與你挑這小麥進城,暗藏你家中,是夜本藩領眾將攻取賊城,可在你家中為內應,成功之日,自有封賞,未知你意肯為否?」林起忠聞言大喜,答曰:「千歲有令,安敢不遵行。」平南王乃喜,遂令高道周等八將,假為腳夫,挑小麥入城,密囑曰:「你等今晚二更時分,」可如此如此,「不得違令!」八將依令,即令林起忠領此八人到舟中挑麥入城,藏在起忠家中。遂與其妻說知:「貴客到來,須當設席款待,飲酒談心。」又說潮城南門外,有一賭錢漢子,謝姓名二,自先腳上生了惡瘡,其臭無窮,人人呼他別名為臭腳鬼,頗有勇力,專習棍棒武藝,為因賭輸了錢,聞知林家姐夫往外經紀回歸,要與他借多少銀錢。是日至姐夫家中,起忠夫妻見阿舅身穿得衣衫襤褸,未免有失姐夫體面。姐姐對二舅言曰:「你身衣襤褸,不如姐姐安排二味蔬菜一壺美酒,與你在廚房自飲如何?」阿二心中自思,我等窮苦,看不在他夫妻眼中,本欲不食,無奈腹中饑餓,只得忍耐,說道:「隨便都好。」坐下自飲。
林起忠到廳上,陪諸位將爺,飲得酩酊大醉,八將大言大語。薛武說:「我等奉千歲之令,假為腳夫,挑麥入城為內應,須待三更時候,大街放火為號。」金大山說曰:「千歲令我將南門關斷去鐵鎖,開門放外面大隊軍馬入城。」高道周言曰:「我等八人,奉千歲密令在大街火起,劉進忠為著人民百姓失火,自然親到大街前來打滅燈火,我等六人將劉進忠擒捉。」
鄧春曰:「我想今晚若能成功,眾位將軍,各有封賞。」說說笑笑。
謝阿二在隔壁廚房吃酒,句句聽得明白。飯畢,起身與姐姐取多少錢,別了姐姐,出門外去。姐姐閉門回內,謝二離了林家門首,一直溜至鎮府前來,一頭行一頭想,此貴客原來乃是內應旗軍,姐夫看我阿二不在眼底,我須到劉大人處報信,看他如何?即進帥府,頭門軍官叱曰:「你這閒漢,敢來亂闖!」
謝二曰:「我等有緊要機密事,欲報與大人得知,煩你引進。」
把門官即傳遞到劉鎮面前報知,劉鎮聽有機密事,遂命請軍師參謀元帥眾將齊到內堂,一面命鄭胡儒、薛灶子將那漢子帶入堂上來。二將走出府門,將漢子身上搜查明白,引他進入內堂,謝二口稱:「大人在上,小人叩頭。」劉鎮曰:「你這等何處人氏?何姓何名?今日沿夜到此,有甚機密事故?」謝二曰:「啟稟大人得知,小人住居南門外,姓謝名二,別號臭腳鬼,因我姐夫林起忠私受平南王之命,領有八個清將藏在家中。今夜三更時候,欲將大街放火為號,隨往南門斬斷鐵鎖,大開城門,放大隊清軍入城。」劉鎮曰:「此是機密大事,你安能知道?必有緣故。」謝二曰:「小人聞我姐夫經紀回家,我到姐姐家中相訪,當午留在廚下自飲,眾旗奴在廳上飲酒,不防小人在那邊他自言自語,小人句句聽得明白,故此忙忙奔走來報大人知道,請大人速速來去拴住眾旗奴。」劉鎮聽說,文岳亦已到堂上,遂向軍師曰:「如何調遣?」文岳即命莫朝梁領馬步軍大將四十員帶軍兵四十名,謝二引路往南門下林起忠家中捉拿八員清將,並林起忠一家老少。不可走漏消息,毋得違令。」
莫朝梁領命帶軍兵臭腳鬼引路,速奔南門四目井邊前來,把將林起忠一家團團圍祝眾清將在廳上酒飯未畢,忽聽外面人聲鬧鬧,吃了一驚。
林起忠速取竹梯爬上瓦面觀望,見妻弟謝二領軍馬圍住,慌忙下來,叫聲:「不好了!事情已破,劉進忠的軍兵把我家團團圍住,鐵桶一般,怎生是好?」眾旗將曰:「眾位將軍,事已至此,大家可先奮勇殺出。」林起忠合家,驚得魂飛魄散,謝氏著忙投井而死。
莫朝梁傳令眾軍將林起忠一家周圍,放火燒起,高道周等八員旗將,見賊軍放火趁勢殺出,被莫朝粱與眾將砍為肉泥,張暢開、謝宗等殺入裡面,將起忠全家殺戮。莫朝梁令眾軍兵打滅紅火,切不可傷害鄰居人家,將餘火已經打滅,收回軍兵,進入內堂繳令。
劉進忠大喜言曰:「啟軍師,今夜清軍必然前來攻城,用何計以破之?」文岳曰:「啟主公,貧道今夜將計就計,引軍入城,將他殺戮一陣,管教旗奴喪膽。」劉鎮聽說大喜,軍師升帳,即召眾將進帳聽令,片時各各兩旁豎立,即命何元帥上帳聽令曰:「元帥,命你領餘國寶、崔雄榜、陳友美、梁成龍、張金星、林五常、劉成都、鄧陽江、梁朝紀、陳漢中、朱中原、李順天、石飛龍、楊智勇等,帶軍兵二千,往南門外左邊埋伏,聽信炮聲響,展動伏軍,截住旗奴歸路,殺戮一陣,不可違令。」
軍師又令馬甘泉上帳聽令曰:「將軍,命你領溫岳川、程國英、許定國、許定邦、張景揚、劉星光、高文勇、朱江、林元炳、林元成、陳文紹、徐良國、吳永錫、吳吉宗等,帶軍兵二千,往南門外右邊埋伏,聽信炮聲響,展動伏軍,截住旗奴歸路,殺戮一場,不得違令。」軍師又召莫游擊上帳聽令曰:「將軍,命你領蔡長高、林紹基、趙世春、丁朝鳳、石志昂、林永清、陳文禺、楊興寧、邱振威、李玉清等帶軍兵一千,聽號炮聲響,殺出東門外接應,不可違令。」軍師又召朱廣龍上帳聽令曰:「將軍,命你領李有祥、朱光、張元長、蘇廷杰、彭其保、陳興泰、王中和、王中佐、童昆崗、鄭世俊等帶軍兵一千,聽號炮聲響,殺出西門外接應,不可違令。」軍師又召詹兆奇上帳聽令曰:「將軍,命你同李雲貴領步軍四百名至大街尾頭亭巷口,掘開陷坑,深與闊各一丈長約二丈,上面蓋浮土,火速往辦不可誤令。」軍師又召黃啟明、施名義二將上帳聽令曰:「將軍,你領軍兵一百名,先往大街尾,令開鋪人民將鋪內貨物搬移,放火為號,引軍入城,你等速速至南門敵樓上施放火號,炮聲一響,使各處埋伏眾將殺出,不可違令。」軍師又召曾大雄、鄭玉連二將上帳聽令曰:「將軍,命你領翁喜等二十四將帶軍兵二百名,往南門內四目井邊埋伏,待至三更時候,聽火炮聲響領軍兵截住旗軍,殺戮一陣,不可違令。」軍師又召彭光輝、黃禹列上帳聽令曰:「將軍,令你領陳殿等十八名英雄帶軍兵二百名,往南門內左畔埋伏,待至三更時候,聽號炮聲響,領軍截住南門邊旗將旗奴殺戮,不可違令。」又召標騎大將軍楊維杰上帳聽令曰:「將軍,命你領鄭胡儒、薛灶子等三十六名小英壯帶領軍兵二百名,往大街狀元亭巷埋伏待至三更時分,見大街尾火起,聽火炮聲響,領眾將軍兵,從大街直殺落下面,把旗軍殺戮一陣,不可違令。」文岳又召郭三坤、郭三元上帳聽令曰:「二位將軍,命你等帶軍兵一百名隨貧道到南城上掠陣。
郭家兄弟依令一旁侍立,軍師調撥已畢,出帳與主公進內堂入席,暢飲數杯。所有奉令者,各各準備行事:詹兆奇李雲貴等,令帶兵四百名至頭亭巷口,將大街之中,掘開陷坑,裡面準備大炮、利器、缸片等物,上面蓋浮土安排,火速辦妥,入內繳令。軍師曰:「二位將軍,命你領軍兵一百名,到於南門,候三更大街尾火起,大開南門,放旗軍入城,聽火炮聲響,你等把旗軍截住歸路,不得違令。」黃啟明、施名義先帶五十名軍兵,往大街尾,命左右鋪戶人民知道:「你等可速速將店內貨物搬移,我等今晚二更後,便將街坊放火,恐有傷害,預先準備,免致臨時失誤。」眾鋪戶人民聞知,各紛紛檢點。不在話下。
且說清營平南王,召眾將入帳聽令,各營將到齊帳前,參謁已畢。平南王召袁州總兵官鄭順義上帳聽令曰:「鄭將軍,令你領汪大海等十將,帶軍兵二千,為前隊。」又召雷瓊總兵官吳和龍上帳聽令曰:「吳將軍,領大將湯志雄等十將,帶軍兵二千,為二隊。」又召虎門總兵官周德勝上帳聽令曰:「周將軍,命你領大將劉國佑等帶軍二千,為三隊。」又召錢壙總兵官王國棟上帳聽令曰:「王將軍,令你領大將彭德山等十將,帶軍四千為合後接應。」平南王自領帶軍將一萬,為中軍帥隊,調撥已畢,平南王親密囑諸將曰:「諸位將軍,靜候定更後,遙望城中有火光衝起,你等前隊當先殺入南門,直抵總鎮府,擒捉逆賊劉進忠,不可違命。」眾將齊聲領命。
再說何元帥與眾將未及定更,催令馬甘泉來隊,軍馬靜靜悄悄出了南門往城外左右埋伏。黃啟明施名義二將,奉了軍旅密令,待至二更在大街放起火來。那火炮沖天,黃啟明等二人,隨即奔到南門敵樓上,施放號炮。不在話下。
且說平南王親自領軍將浩浩蕩蕩奔至潮城而來,望見城內火光沖天,心中大喜,傳令鄭總兵前隊軍馬,殺進城中。
鄭順義領將當先,殺到南門,見城門大開,令眾軍將,殺進城中。旗軍一齊叫殺,爭先入城,直衝大街而上。鄭總兵押殺入城南門,不見高道周、金大山等到來接應,遂有疑慮,乃奔上前至頭亭巷口,一聲撲通響亮,旗軍墜落陷坑者,不計其數;而未墜見者大驚,退出。
那敵樓上望見頭隊中計,即將號炮放起,各路伏軍一齊殺出。何元帥與馬甘泉參將,左右二軍,將吳和龍第二隊,截住歸路並力殺戳。此時城中內外各路,左右前後軍兵齊至,將墜落陷坑的旗軍,弔出大殺一場,殺得屍橫街道,血流滿巷,叫殺叫慘,炮聲把耳響聾了。
平南王聞知前軍中計,吃了大驚,隨即傳令,後軍王國棟退走,鄭順義丟去頭盔,用出平生之力,冒死回頭,直殺出城。
楊維杰等三路軍馬,合為一處,追殺出城。何元帥見旗軍逃走,領眾將放箭追趕。
鐘文岳在南城上掠陣,傳令鳴金收回軍馬入城。何元帥等看見旗軍逃走,鳴金收軍,領眾兵回城,來至帥府繳令報功。
劉進忠大喜,命排筵宴,與軍師元帥眾將等歡飲。按下不表。
再說平南王收軍敗回營中,查點軍將,失去四千餘人,失去大將十餘人。歎曰:「本藩料定今晚成功,誰知反中賊人之計。」劉秉權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命也。」這事按下分說。
劉進忠見謝二頗有膂力,留他在帳前聽用。越數日,三位參謀來內堂,請主公出堂商議軍事。劉鎮聞請,即出見曰:「諸位明公到來,何事教道?」蔡賜平曰:「啟主公得知,平南王軍馬未退,煩請軍師,定其良策。」劉鎮便向軍師言曰:「平南王紮營沙洲,令我等食不甘味,寢不安眠,祈為早定妙策,以破敵軍。」文岳曰:「啟主公,沙洲大軍約有十餘萬眾,如何退去?」劉鎮駁曰:「前日鱟山軍兵十八萬,軍師不過定一計策,一鼓而濟南王全軍俱沒,何況今日平南王十三萬乎!」
文岳曰:「主公有所不知,平南王比濟南王不同,鱟山軍兵,雖是十八萬,我等有東都福建烏山三路軍馬,到來相助,如今潮城,雖勇將如雲,而軍兵不滿三萬,叫貧道怎麼樣施為?」
蔡賜平曰:「啟軍師,我等有個舊人,乃是揭陽炮台石牌鄉人,蔡姓名登高,字清雲,身居文學,雖無孫吳之才,而機謀轉變大有過人之處。我等修書一封,命人送該鄉,請他前來,以幫半臂之力,並說石牌蔡姓宗親到來助戰,有何不可?」文岳曰:「即是這等,請主公召眾將入帥府議事,可如此如此,貧道自有良策。」劉鎮依軍師之言,命眾將入帥府議事,眾將聞召,即至內堂見主公曰:「今召我等入府,有何遣調?」劉鎮曰:「諸位將軍,自我等起動干戈以來,全仗軍師之妙策。荷蒙諸公之英勇,使旗奴聞風喪膽,軍威大振,眼前平南王大軍十餘萬,紮營沙洲,困迫城池,我等坐臥不安,未知諸公有何高見,退卻眾旗軍將?」眾將言曰:「啟主公,濟南王十八萬軍兵,全仗軍師奇策,我等振臂一呼,使他全軍俱亡眼前。沙洲旗奴不過十餘萬,何足懼哉?軍師有令調遣,我輩踏湯赴火,披肝裂膽都是不辭。」文岳在旁言曰:「眾位將軍有所不知,鱟山旗軍雖然多有數萬,我等有東都福建烏山三路軍馬,來相輔助,如今諸公如雲,軍兵稀少,叫貧道怎麼施為?」蔡賜平曰:「啟軍師得知,小可修書一封,命人往揭陽炮台,說請石牌蔡姓宗親,前來相助。」鐘文岳曰:「明公貴族宗親,能有幾多?」
言未畢,一將厲聲言曰:「啟軍師,小軍不才,亦有宗親在圖濠鄉,說請宗親到此相助。」眾視之,其人非他,乃水裡龍大兄曾仲也。眾將聽見曾仲說出宗親言語,各各起身,齊聲言曰:「曾仲大兄,既有宗親之誼,我等豈無家族之親?」文岳聽見眾將所言,心中大喜曰:「既係這等,諸公請回,明日可上堂聽令,管教平南王十三萬旗軍,一鼓而荊」眾將依令退出,文岳告回,安過一宵。
次早即進帥府傳令眾將,至帥府聽令。眾將齊至,見軍師言曰:「沙洲十數萬之眾,全在今朝,仗諸公說請家族,與宗親之力。」眾將齊聲曰:「願依命而行。」文岳命孫友義上帳聽令曰:「命你往揭陽說貴族京岡孫義民到來,破敵論功加賞,無得違令。」又召吳勇武上帳聽令曰:「將軍,可往揭陽說貴族曲溪吳諸義民到來相助,無得違令。」又召吳玉川上帳吩咐曰:「將軍,可往北炮台說貴族新寨吳諸義民到此,助陣有功賞賜,無得誤令。」又召蘇文海上帳聽令日:「將軍,可往海陽後隴蘇說貴族義民到來退敵,不可違令。」又召蔡世杰上帳聽令曰:「將軍,可往海陽說貴族郊下蔡諸義民,到此破敵,不可違令。」又召蔡坤上帳聽令,蔡坤上前行禮。蔡賜平曰:「宗兄,我等有書一封,命你齎往炮台石牌鄉,送交蔡登高秀才,前來相助,並請石牌宗親到來助戰,不可違令。」又召陳吉和上前聽令曰:「將軍,可往揭陽竹橋,陳請諸宗親到來助戰,無得違令。」又召陳茂和上前聽令曰:「將軍,可往揭陽,說溪南陳貴族到來助戰。」又召陳金生上前聽令曰:「命你前往普寧,說紅山陳諸貴族至此破敵,不可誤令。」又召謝奇峰上前聽令曰:「你可往炮台之桃山謝諸貴族到此相助,不可違令。」又召李阿定上前聽令曰:「將軍,可往揭陽說尖山李諸貴族,至此退旗軍,不可違令。」又召方報上前聽令曰:「將軍,可往海陽說丁町方諸貴族,來破旗軍,無得誤令。」又召林永貴上帳聽令曰:「將軍,可往揭陽說潮林寨諸貴族來此破旗軍。」又召曾可州上前聽令曰:「將軍,可往海陽說金砂寨諸宗親,到來相助退敵,無得誤令。」又召曾仲上帳聽令曰:「將軍,義氣深重,機謀過人,可到澄海圖濠鄉,請宗親到此助陣,不可誤令。」曾仲曰:「軍師不用掛懷,圖濠宗親包管在阿仲身上。」又召洪隆光上前聽令曰:「將軍,可往揭陽,說白塔洪諸宗親,至此助戰,無得違令。」又召劉喜上前聽令曰:「命你往揭陽,請下林劉諸宗親,到此助戰,無誤我令。」
又召劉順上前聽令曰:「命你往海陽說溪口劉貴宗親,到此破敵,無得違令。」又召黃便上前聽令曰:「將軍,命你往揭陽登岡黃諸宗親到此相助,不可誤令。」又召許文忠、許文憲兄弟二人聽令曰:「可往海陽,說宏安寨許貴族到來相助,不可誤令。」又召許阿石上前聽令曰:「將軍,可往饒平縣隆都,請四鄉許姓宗家,前來助戰,不可有誤。」又召薛灶子上前聽令曰:「命你往揭陽後圍薛說宗親到來退敵,不得有誤。」又召趙元上前聽令曰:「命你往潮陽南溪趙說貴族宗親到來助戰,不可誤令。」又召馬九上前聽令,趙龍疾趨上前叫曰:「軍師,我潮陽山門城,趙家宗親數千人之多,軍師緣何不遣小將前往?」
文岳曰:「將軍,你之貴族,係過海,未敢動擾,目前自有重用。」趙龍唯唯而退,馬九上前施禮。文岳曰:「命你可往揭陽福江馬說貴族宗家,到來助戰,不可誤令。」文岳又召鄒可玉參謀上前聽令曰:「鄒明公,你可裝為卜卦先生,領眾將往西路,說請各鄉義民,無得違令。」又召徐奇亮上前聽令曰:「徐明公,可假為地理先生,往路東幫說諸將,請各鄉義民前來相助,不可違令。」又向徐、鄒二位囑咐曰:「二位明公,可聽我言,」諸義民可如此這般,「受計,投於清營。」鄒徐二參謀領命。文岳曰:「眾將軍,明日起身,你等或為經紀,成為人民,抑為農夫,或裝樵夫,悄悄出城,不許聲張,眾將領命。正是:妙算不讓孫武子,神機還類漢留侯。
文岳又召南澳標旗將軍楊維杰,領軍兵一千,鎮守甜蘆山,找換都司董萬年與軍兵回城。軍師分撥已定,起身告退,各各回歸。
次日平明鄒可玉與徐奇亮同眾將裝扮出城,分東西兩路前去。這且按下。
且說平南王令虎門總兵周德勝,領將帶軍,攻打潮城。
周領大將劉國佑等,帶旗軍四千名,直抵南門搦戰。
城上小軍報入帥府,劉鎮請軍師安排。文岳傳令眾將,將城上加添箭石,小心緊守,雖清軍有耀武揚威,我等只是按兵不動。周總兵一連三四天辱罵,至午後收軍回營,平南王問劉撫院曰:「劉進忠只不出城迎敵,怎奈他何?」劉秉權曰:「啟千歲,明日起大隊軍馬,眾將拼力攻打。」平南王聽劉撫院之言,明日升座中軍帳,令周德勝、吳和龍、王國棟各領軍兵五千名,分為東西南三門,攻打賊城。三員總兵,依千歲將令,各領帶軍兵,殺至城下,放他攻擊。城中眾將,以及軍兵,按住不出。
清軍殺到城邊,城上箭石如雨,清軍不敢進前,辱罵至午後,各各鳴金收軍馬回營。按下不表。
且言鄒、徐二參謀,奉軍師之命,領眾將分為東西兩路,游說各鄉義民,或本族者,或宗親者,或附近鄉鄰者,都去游說。
過了二十餘天,鄒可玉游說已完備了,即命薛灶子往東路打探徐奇亮消息。薛灶子領命前去,尋見徐參,亦言游說完好。
約齊同一處,共約三萬二千餘人,內中有十六名豪傑。
京崗多孫武,桃山鄉謝贊飄、謝贊勤,興山鄉李思春,潮林寨林仁光、林仁亮、林仁度,下林鄉劉見泉,登岡鄉黃通、黃道,後圍鄉薛福,龍砂鄉江朝容,福江鄉馬孟金、馬孟全、蔡坤,奉了蔡賜平之命,齎書到炮台之石牌鄉請蔡青雲秀才;並說宗家義民豪傑蔡敬逢、蔡敬遇。計共一十六人,與三十三員大將,共四十九條好漢。
鄒、徐二參謀,與蔡青雲商議,立起旗號,望沙洲軍營前來。義民將近沙洲地面,清營遠探,飛報入中軍王營,平南王在帳中,與劉撫院、聶布政商議攻城之策,探軍至帳前稟曰:「啟千歲得知,後面離營三十里,來有大隊軍兵,不知何處軍馬,欲往何方,旗號上大書助清滅寇,以安生靈。」平南王聞報,命周總兵往後面查看何處來的軍兵,令他暫且扎住,叫為首一人,帶他至帳前盤問。周總兵德勝僅帶小軍五十名,行至後面,見那隊軍兵大喊一聲曰:「你等何處來的軍兵?欲到哪裡?」為首一人進前答話,鄒可玉、徐奇亮二人進前,見一員清將,坐立馬上,威風凜凜,鄒、徐二人拱手曰:「將軍請了。」
周德勝見隊中閃出二人,係是斯文裝扮,亦拱手曰:「二位先生請了,啟問先生,這軍兵哪裡來的,欲往何處?」鄒、徐曰:「啟將軍得知,我等乃係潮州良民百姓,今已說得各鄉義民,共有三萬餘眾,來助千歲破賊。」周總兵曰:「既是這等,可將軍兵暫且扎住,你們隨本帥到營中,見千歲答話。」鄒、徐二人領命,令軍兵扎住,遂跟周總兵,來到沙洲中軍王營,行至營門。周總兵曰:「二位先生且住此,待候本帥稟知千歲,然後請見。」鄒、徐二人領納,立於營門等候。
周總兵入帳前見平南王,將軍事稟知。平南王曰:「召他入見。」二人入帳見平南王,口稱:「千歲在上,鄉民拜見。」
平南王曰:「你等何處人民?姓甚名誰?作何經紀?這等軍兵,是何處人?欲到哪裡?質實說來。」鄒可玉曰:「啟千歲得知,小可是潮陽縣西蘆人,姓尚名明正,字公道,平素以賣卜度生,周流四方。」徐奇亮曰:「稟千歲,鄉民亦是西蘆人氏、姓周名旋,字四敬,一生游於江湖,擇地理過日,前日回鄉,幸有友人相邀,說請眾鄉人民,共有三萬二千餘人,來助千歲破賊。」
平南玉聞言,向劉撫院、聶布政曰:「二位先生,這等義民到來,還是將他收下,還是將他不收?」劉撫院曰:「啟千歲,依愚之見,不可收他,方是正理。前日濟南王領大軍到此,都無義民軍兵到來相助。如今我等軍馬,到潮計有五個月餘,亦無義民軍至此,今忽有這等軍兵至此助戰,恐怕其中有詐,我想劉進忠帳下,這些賊人,詭計多端,千歲切不可收用。」平南王曰:「監臨之言是也。」傳令左右,將他二人押出營門斬首示眾米報。左右眾將把二人用索捆縛,鄒、徐二人呵呵大笑曰:「千歲擅自無故屈殺良民。」平南王曰:「非是本藩屈殺良民,我觀你等,不是良民,定是劉進忠帳下之人,詐來投軍,實係來探我營中虛實,故以將你斬首,有何屈殺?」鄒可玉曰:「千歲差矣!我等若是劉進忠帳下賊人,來探虛實,不過一二人而已,何用許多軍兵,即此可見其非奸細矣!望千歲詳察。」
平南王曰:「你等既是良民,本藩軍兵到潮,迄今有幾月之久,並無義民至此,今日你等忽來相助,其中必然有詐。」鄒可玉曰:「我等流走江湖,常不住家,緣因前日回家,適逢友人相邀,說出劉逆反叛,殘虐生靈,故向義急公,又說各鄉義民來助千歲破賊,只望成功之日,有賜封賞,誰知千歲疑忌,將我等殺戮。我想人生在世,公侯將相,終歸一死,亦何足懼,但恐人民百姓,聞知千歲屈斬良民,人心埋怨,望千歲詳察之。」
徐奇亮答曰:「今日我等,請得各鄉義民來助千歲者,正要以正克邪,保全潮郡生靈,並來獻其地圖,只望封賞,誰料千歲不信於人,將我殺害,我思死者,人之終也,何足痛哉!」聶布政曰:「啟千歲,聽他所言,甚是有理,未知他來獻地圖,是何地圖?千歲可問個明白,看他如何應答,若有差錯,殺之未遲。」平南王曰:「參謀言之有理。」隨即叫退左右,命二人賜坐。鄒、徐二人言曰:「謝千歲赦殺之恩,鄉民感激無盡,安敢有坐?」謙讓一回,只得兩旁坐下。徐奇亮將身上取出一幅地圖,進上左右隨駕官,將他地圖披於案上。平南王、劉撫院、聶布政三人展開一看。問曰:「此係何處地圖?」徐奇亮曰:「這是潮城的城池地圖。」平南王曰:「此地圖是什麼形勢?」徐奇亮曰:「潮城乃是關刀形勢之地。」平南王曰:「何為關刀形勢之地?」徐奇亮曰:「南門是刀尖,西門是刀口,東門係刀叉,上水門、竹木門、下水門此三門係刀背,金山係閘口,北門堤係刀棒,竹竿小係鐵錐。」平南王曰:「請問先生,若欲攻取,從何方攻之?」徐奇亮曰:「依形勢觀之,可從東門南門攻打,就能成功;若從西門攻打,不能得陷。」
平南王與監臨參謀,聽他所說,滿心歡喜,呵呵大笑曰:「二位先生,可將後面義民軍,進至我營,後面紮營,明日再作商議。」令周總兵將義民軍,與我後營相連,命將糧米物件,搬至義民軍營中應用。
周德勝領命,同尚、週二位,到後面安營下寨,紮至黃昏時候方畢。周總兵入帳繳令。
欲問鄒、徐二將在清營中如何施為?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