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種
  除魘魅 恤貧現德

  除魘魅

  刻剝貧窮苦漢,固是無良。若匠因惠[虐]待,遂用魘法害人,心甚狠毒,往往自作自受,理所必然。
  魘魅法,予不知起初出自何人傳授。予又不知昔人作此害人之法,抑有何益。始作俑者,致今流毒無盡。自當打在十八層地獄,永不得超升。
  一念至誠,感動觀音菩薩親傳解法。凡為工匠者,切不可習學魘法,自貽伊戚。
  小東門內有個楊寡婦,只生一子。三十多歲夫死,守節撫孤成人,貿易養生。但這寡婦,性最刻剝,專喜討小本窮人便宜。凡日用萊蔬、魚肉、果物,都叫挑擔的到自家門裡來看買,價銀與得甚賤。譬如他人的菜物,務必用重秤多些進入;自己的銀子,務必用輕戥少些兑出。許多貧人,背後怨恨,都有咒罵。其子屢向寡母說道:「小本挑擔窮漢,以及用力僱工,每日不過得銀些微,闔家父母老小俱看著他養活,須要加意厚待,切莫刻剝,就是大德。」奈苦勸不依。
  那一年,婦值五十歲。要將房屋重新修造齊整,親族來好看壯觀。因預先叫許多木瓦匠來修造。楊氏不體人情,給與工銀,既是短克,且每日飯食,又著匠頭連菜看都包去。他卻每日大早起來,洗臉後即照管督工。並不許木瓦匠偷閒一刻。只見砌牆的砌牆,鋸刨的鋸創,俱上緊辛勤。若或稍遲,即高聲數說,甚至嚷罵。揚城舊例,飯食雖然匠頭包攬,其房主卻五日一次搞賞。每人肉半斤,酒一斤。這寡婦逢搞,每人肉六兩,酒半斤。眾匠都怨恨他克減。有一李匠背後低說道:「這惡虔婆,這樣刻剝我們,又這樣瑣碎我們,若叫他過得過大壽日,不信我的手段。」氏子竊聞此話,即背著寡母私向眾匠說道:「我母親有些蠢性,每每多話得罪,今後逢犒之日,我另外每人加酒一斤,加肉四兩,看我情面,不可理他。」又向諸匠奉揖,賠個小心。眾俱應喏。
  不一日屋俱修造完整,煥然一新。才把眾匠打發出門,忽然楊氏受涼發熱。氏子急忙請醫服藥,日漸病重,七日歸陰。可憐子哀痛異常,治喪停柩在堂。其子每夜在柩旁伴宿,過了三日。那夜楊氏披髮向兒痛哭道:「我因薄待工匠,有李匠大沒良心,刻個木人,現今藏在脊正中魘魅,你明早著人取出來。他害了我性命,你速代我報仇。」氏子扳母嚎哭,跌倒醒了,才知是夢。不候天明著人爬上屋,於脊中果然取出木雕的婦人,有三寸長,心中釘一鐵釘,背面朱符又寫楊氏二字。因痛恨切骨,叫僕到李匠家,只說瓦被貓伙打翻,天要下雨,急等鋪拾。哄李匠來家,閉緊門,將刻的木人放李匠面前,把他兩手綁住,用棍把兩腿痛打,又將拐骨打碎。拾往江都縣衙門,正值縣尊坐在堂上。那時是晉縣尊,聽見喊稟,就喚匠人上堂,把木人與他看,問明情由,自認不諱。喝叫皂隸重責三十板。縣尊見匠臉青變氣喘將死。吩咐抬回,候棒瘡略好,再押來枷號示眾。才扛出縣門,匠已氣絕,蘆席也沒得裹,即刻拖出城外埋了。
  氏子因母自小守寡,撫養成人,平日性極孝順。今魘匠雖然處死,只是日夜悲哭,又想這魘法,受害者不只我一家,如何有法盡除,令普天下的人俱安穩無殃,方滿我心願。哭想了三日,又夢見母來說道:「你平昔最敬奉觀世音菩薩,又時常念大明神咒。你只虔誠求菩薩賞法永除,自有靈應。」說完驚醒,原來他家神龕內,供奉觀世音菩薩聖像。自見夢之後,因在喪中,時時對著聖像祈禱,未十日,門外來了一布衣婦人,手敲木魚,口誦六字真言,向氏子說道:「你因母被魘死,又想法要除害救世,真是個賢孝好人。我不可不傳,但我的法最容易,凡起造房屋,可用婦人出恭的糞馬桶,只倒去大小便,不必水刷,就是污穢的,坎在地下。於木瓦開工日那晚起,莫與人知曉,密將木匠的斧、鑿、墨鬥、畫齒,瓦匠的鐵瓦刀、泥鼻,放在無人處地下,把馬桶口向下,底在上,到坎在木瓦匠傢伙上過夜,早晨仍放原處。次日將此馬桶照舊出恭,另換今日出恭的糞馬桶,又如此,轉換坎著,一連三夜。到了房屋造完,工匠都散去了,那日就神前焚香叩頭,用淨水一碗,柳葉一枝,口誦南無靈感觀世音菩薩三遍。左手持水碗,右手執柳枝,於梁柱牆壁各處遍灑。一面手灑,一面口念:唵麼尼缽納彌吽。匠如作魘,為者自當。我家福壽,世代安康。此咒語,自唵字起,至吽字止,是正咒。後四句是祈求心願語,俱要接連虔誠念誦。不拘幾十遍,各處灑完,然後對神再拜而退。依此法解救,雖有壞匠諸般魘魅,俱不靈應。且為法的匠人,俱自遭大害。所謂自作自受者是也。但此咒不獨此二事,凡各樣祈求心願,俱得圓滿如意,持咒之人,永離生老病死諸災難苦惱。其功甚大,切記切記。」氏子聽完大喜。進內封銀酬謝,及至出來婦已不見了。各處趕尋不見,知是菩薩顯靈。回家焚香望空叩謝。自後遍傳,依法治之,則人家俱安泰無恙。氏子姓汪名志進,是當代好人,不可不知。

  恤貧現德

  世上最勞苦者,莫如肩挑步擔之貧民。典衣借貸暫為資本,不過販賣菜蔬魚果食點等物。每日戴月披星而出,吞饑忍渴而歸。夏則揮汗如雨,冬則敝屣凝霜輾轉街市。盡日奔馳,雖得蠅頭微利,一家之生命係焉。得利則一家喜,失利則一家怨矣。有等不體恤人情者,素性慳吝。若遇顯親宦友,揮金不借,專於經紀貧民,忍心刻薄。又有一等仗勢之人,強用色銀,巧買克價,賒欠不還,討急反毆,致彼本利虧折,告訴無門。獨不念我有父母妻子,朝饔夕飧,彼豈無父母妻子專望養活乎。又有一等人,因無資本,倚力資生,如車腳轎纖等類,更為辛苦,尤宜體恤。在我只須公價不賒,准戥高色,彼即闔家沾潤。否則眾口咒恨,人怨既多,天災必至。予每見為此小事而得凶難者,皆因薄行所致而然也。普勸仁人君子時存恤貧拯苦之心,廣施長厚。此現在之德,定有多福之應矣。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