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遊日記五

  戊寅(公元1638年)十二月初一日  在官莊茶房。時顧僕病雖少瘥,而孱弱殊甚,尚不能行。欲候活佛寺僧心法來,同向黑鹽井,迂路兩日,往姚安府,以此路差可行,不必待街子也。
  初二日、初三日、初四日  在茶房。悟空日日化米以供食,而顧僕孱弱如故。心法亦不至。
  初五日  前上雷應諸蜀僧返。諸僧待明日往馬街,隨街往爐頭出大姚。余仍欲隨之,而病者不能霍然,為之怏怏。
  馬街在西谿東坡上,南去元謀縣二十五里,北去黃瓜園三十五里,東至雷應山篝口十里,西至溪西坡五里,當大塢適中處,東西抵山,共逕十五里,南抵山,北逾江,共逕一百三十里,平塢之最遙者也。其東南有聚廬曰官莊,為黔府莊田。茶房即在馬街坡北。
  元謀縣在馬頭山西七里,馬街南二十五里。其直南三十五里為臘坪,與廣通接界;直北九十五裡為金沙江,渡江北十五里為江驛,與黎溪接界;直東六十里為墟靈驛東嶺頭,與和曲州接界;直西四十里為西嶺,與大姚縣接界。其地北遙與會川衛直對,南遙與新化州直對,東遙與嵩明州直對,西遙與大姚縣直對。東界大山即墟靈驛與雷應山也,南自大麥地,直北抵金沙江南岸,橫亙二百里,平障天半焉。西界山層疊錯出,亦皆自南而北。縣治之支,南自楚雄府定遠縣東來,分支結為縣治。其餘支西繞者,由縣西直北十五裡西溪之口而止,是為第一層;又一支南自定遠縣分支來,與縣西之支同夾而北,至西溪口,東支已盡,此支更夾之而北,至扁擔浪而止,是為第二層;又一支西自定遠西與姚安府東界分支東來,與扁擔浪之支同夾而北,中界苴林後水,即所謂西尖界嶺也;又一支西自姚安府東北分支東來,與西尖界嶺同夾而北,中界爐頭溪水,即所謂爐頭西亂石岡也;又一支定遠縣西北妙峰山分支東來,與亂石岡同夾而北,中界河底之水,即所謂舌甸獨木橋西山也。諸山皆夾川流北出,或合西溪,或出苴榷而下金沙,故自縣以北,其西界諸山,一支既盡,一支重出,若鱗次而北抵金沙焉。其東界水皆小,惟墟靈驛一支較大,南出馬頭山之南,經縣治東而北與西溪合。自是以北,溪東之村,倚東界山之麓甚多:官莊之北,十里為環州驛,又十里為海鬧村,又十五里為黃瓜園。溪西之村,倚西界山之麓亦甚多:西坡下村,與官莊對峙,北十五里為五富村,又十里為苴寧村,又北逾嶺二十里,為扁擔浪,於是北夾西溪,盡於金沙焉。
  西界諸山,俱自定遠夾流分支,東北而盡於金沙江。其西北又有大山方頂矗峙於北,與金沙北岸「蜀滇交會」之嶺,駢擁天北。從塢中北向遙望,若二眉高列於塢口焉。余初以為俱江北之山,及抵金沙江上,而後知江從二山之中,自北而南,環東山於其北,界西山於其西,始知此方頂之山,猶在金沙之南也。其山一名方山,一名番山,因其音之相近而名之。其地猶大姚縣屬,在縣東北百四十里苴榷之境,東臨金沙江。是此山又從西北北勝州界環突東南,界金沙於外,抱三姚於中,與此西界回合,而對峙為門戶者也。
  金沙巡司,乃金沙江南曲之極處,自此再東,過白馬口、普渡河北口,即從烏蒙山之西轉而北下烏蒙、馬湖。巡司之西,其江自北來,故云南之西北界,亦隨之而西北出,以抵北勝、麗江焉。
  初六日  是早,雲氣少翳,諸蜀僧始欲遊街子,俟下午渡溪而宿,明晨隨街子歸人同逾嶺。既晨餐,或有言宜即日行者。悟空以余行有伴,辭不去,而顧僕又以懨懨不能速隨諸僧後,雖行,心為忡忡。出茶房西一里半,渡西溪,溪從此西曲,從其南岸隨之。又一里餘,抵西山下,溪折而北,又從其西崖傍山麓隨之。又北一里餘,有村當路北,遂由其南西向入峽。半里,涉枯澗,乃躡坡上。其坡突石,皆金沙燁燁,如雲母堆疊,而黃映有光。時日色漸開,躡其上,如身在祥雲金粟中也。一上二里,逾其頂,望其西又辟一界,有尖山獨聳,路出其間,乃望之而趨。西向漸下,三里,抵塢中,有水自南峽中來,至此繞塢東北去。其水不深而闊,路北數十家,倚河東岸。由其南渡河而西,有枯澗自西來,其中皆流沙沒足,兩傍俱回崖亙壁,夾峙而來,底無滴水,而沙間白質皚皚,如嚴霜結沫,非鹽而從地出,疑雪而非天降,則硝之類也。路當從澗底直入,諸僧之前驅者,誤從南坡躡嶺上。上一里,見其路愈南,而西尖在西,知其誤,乃與僧西北望澗底攀崖下墜。一里,復循底西行,見壁崖上懸金丸累累,如彈貫叢枝,一墜數百,攀視之,即廣右所見顛茄也。行澗底二里,其底轉自西北來,路乃從西南躡嶺。一里半,盤嶺頭西出,又一里半,西南下坡。其處開壑灣環而北,涉壑底而西,不見有水。半里,循西坑入,見石峽中有水潺潺,其峽甚逼,水亦甚微。一里,其峽有自南流而出者,下就涉之。其流之側,有窞如半匏,仰東崖下,涵水一盂,不流不竭,亦瀦水之靜而有常,不與流俱汨者也。涉細流西上,逾坡半里,有植木為坊者,上書「黔府官莊」。西下半里,有數家在坡北,其壑亦灣環而北,中有田塍數十畦,想即石峽之上流,得水如線,遂開此畦,所謂「黔府莊田」是也。時諸僧未及攜餐,令其徒北向彝家覓火。余輩隨大道繞其南而西,一里,又有木坊在西坡,書亦如前,則其西界也。從此西下,又涉一枯澗,遂西上嶺,其上甚峻。前乞火僧攜火至,而不得泉,莫能為炊。上嶺二里,盤峽而西,又半里,轉而南,半里,一坪北向,環窪中亦無水,余乃出所攜飯分啖之。隨坪稍南,半里,復西上,其上愈峻。二里,登岡頭,以為逾嶺矣,而不知其上乃東垂之脊也。望西尖尚在其北,隔一深坑甚遙,西尖又有南北二橫山亙其兩頭,又自成一界焉。從脊向西行二里半,又南轉峽上,循而環之,又西北上,再陟峻嶺。二里,登岡頭,又以為逾嶺矣,而其上猶東垂之脊也。又從脊西向行,於是脊兩旁皆深墜成南北壑,壑蟠空於下,脊端突起於外,西接橫亙之界,樹叢石錯,風影颯颯動人,疑是畏途。時肩擔者以陟峻難前,顧僕以體弱不進,余隨諸僧後,屢求其待之與俱,每至一嶺,輒坐待久之,比至,諸僧復前,彼二人復後。余心惴惴,既恐二人之久遲於後,又恐諸僧之速去於前,屢前留之,又後促之,不勝惶迫,愈覺其上不已也。從脊行三里,復從嶺西上一里,遂陟橫亙南山之北巔。其巔與中突之尖,南北相對,上有石疊垣橫界,是為元謀東界、大姚西界,即武定、姚安二府所分壤處也。路由其間,登巔之絕處,則有盤石當頂,於是從南橫之巔,南向陟其脊,東瞰元謀,西瞰爐頭,兩界俱從屐底分塢焉。南行脊上二里,西向下二里,路側漸墜成峽,石坎累累,尚元滴水。歷石坡直下,一里,抵峽中。峽西又有回岡兩重,自東北而蟠向西南。於是涉峽盤岡,再逾坡兩重,共七里,乃西南下嶺。一里,始及其麓,其塢乃南北大開,中有溪界之,望見滇西有大聚落,是為爐頭。時諸僧已饑,且日暮,急於問邸,遂投東麓下草廬家宿。
  初七日  土人言,自爐頭往獨木橋,路止四十里,不及官莊來三之一。余信之。時顧僕奄奄,諸僧先飯而去,余候顧僕同行。是早陰翳如昨,西望爐頭大村行。半里,渡一北流溪,又西一里餘,直抵西界山麓。又有一溪頗大,自南峽中來,渡之,北上崖,即爐頭大村也。其溪環村之前,轉而北去。爐頭村聚頗盛,皆瓦屋樓居,與元謀來諸村迥別。其西復有山斜倚,循其東麓西南溯流行,三里,逾一東突之坡,乃南下。半里,涉塢,一里,又南涉坡而上。其坡自西而東突,與北坡東向,環成中塢,溪流北注於前,田塍環錯於內。陟南坡一里,見溪東又盤曲成田,倚東山為塢。由坡西南行一里,下坡,溪自北而南,乃橫涉之。登其西崖,則見所涉之北,其溪復自北來,有支流自北峽來者,小水也。從崖西行,已復逾溪之南岸,溯溪上。溪在北峽,有數家倚其南岡。從其中西行二里,北峽兩崖對竦,石突如門。其北崖石半有流環其腰,土人架木度流,引之南崖,沸流懸度於上,亦奇境也。路循南崖之腰,盤崖西下,又半里,則其溪又自南而北,南北俱削崖峙門,東西又危坡夾塹,境奇道險。渡溪,又西上坡半里,躡坡南,則復逾溪之北崖,溯溪上。西二里,一峰危突溪西,溪身自其南環峽而出,支溪自其北塹壑而下。有岐西渡支溪,直躡西峰者,小路也;自支溪之東崖,陟坡循峽而北入者,大道也。余乃從大道北上坡。半里,由坡峽平行,一里,隨峽折而北,路緣塹,木叢路旁,幽箐深崖,令人有鳥道羊腸之想。一里餘,峽漸從下而高,路稍由高而下,兩遇之。遂西陟峽中細流,復從峽西躡峻西上,即盤而北,乃知是為中懸之岡,其西復有峽流自北來,與所涉之峽流即會於岡前。緣岡北上一里,左右顧瞰,其下皆峽,而流貫其中,斯岡又貫二流之中,始覺西尖之嶺,峰隆泉縮,不若此之隨地逢源也。從岡脊北向,以漸上躋,亦以漸轉西,二里,登岡之首,望其岡,猶自西峰東突而下者。蓋山脊自西南來至此,既穹南山一重,即從其北峽中度而北,再起中峰,又亙為此山一重,即從其北嶺環支而東,又亙為北山一重,恰如「川」字,條支東南走而所上者,是其中支也。從岡首又西向平行二里,直抵其西中峰最高之下,乃循其峰之東崖西南上,一里半,是為亂石岡,遂凌其峰之崖,下瞰南峽之底,即其中度處也,峽中之水遂東西分焉。由嶺崖最高處西轉而下,逶迤曲折,下四里,復從岡上西北行,忽見岡左右復成溪而兩夾之,其溪流分大小。平行岡上二里,即從其端下,西渡大溪。由溪西上坡,稍轉而北,半里,從北峽轉西,遂向西塢入,於是溯西來大溪之北,循北山西行矣。二里半,有村在溪南,倚南山之坡,北山亦至是南突,路遂從所突峽中上。乃踞峽石而飯。又一里,盤其南崖,從崖轉西。又一里,逾其西坳,乃西下坡。半里,抵坡之西麓,其西復開成塢。半里,路循溪北之山,又有村倚溪南之麓,與前倚溪南之坡者,皆所謂「夷村」也。西行三里,一溪自南峽來,路亦隨之南轉。稍下,渡西來小水,從南坡西上,二里逾其坳,西北下一里,下至壑中。其壑南向,而大山環其北,又有小水東南流,當亦下大溪者,而大溪盤其東南峽中,不見也。
  渡小水,又西上一里,透西坳出,始見西塢大開,大溪貫其中,自西而東,抵所透坳南,破其峽壁東去,其峽逼束甚隘,回顧不能見。西下坡半里,抵塢中,遵溪北塢西行,半里,過一小村。又西一里,忽塢塍間甃磚為衢,半里,繞大村之前,又西半里,抵村側新橋而止,是為大舌甸村。其塢來溪為田,塢環而田甚辟;其村倚山為衢,村巨而家甚古,蓋李氏之世居也。村後一山橫擁於北,又一山三峰遞下,斜突於西南。有小流自其峽中出,由村西而南入大溪,架橋其上,西逾之,遂循斜突南峰下西南行。二里,抵其西垂,則大溪自南直搗其麓,乃逾堰東向。其麓為水所齧,石崖逼削,幾無置足處。歷堰之西,上流停洄,自南而北,路從其西轉而南入峽。又行南峽一里餘,則有石樑一鞏,東西跨溪上,是為獨木橋。路從橋西直南上坡;其逾橋而東者,乃往省大道。是橋昔以獨木為之,今易以石,有碑名之曰躡雲,而人呼猶仍其舊焉。橋側有梅一株,枝叢而乾甚古,瓣細而花甚密,綠蒂朱蕾,冰魂粉眼,恍見吾鄉故人,不若滇省所見,皆帶葉紅花,盡失其「雪滿山中,月明林下」之意也。乃折梅一枝,少憩橋端。仍由其西上南坡,隨坡西轉,蓋是溪又從西塢來,至是北轉而逾石堰,是坡當其轉處。其南又開東西大塢,溪流貫之。路溯溪北崖,循北山西行,一里,有聚落倚北山下,是為獨木橋村。有寺當村之中,其門南向,其處村無旅店,有北京僧接眾於中,余乃入宿。
  初八日  晨起寒甚。顧僕復病,余亦苦於行,止行一里,遂憩水井屯寺中。
  初九日  出寺一里半,過家莊,半里,轉南,半里,倉屯橋。二里半,泗峽口。轉西五里,王家橋。五里,孚眾橋。西上山,十里至脊。轉南半里,廟山營。西下半里,廟前打哨。西下二里,有岐轉北坳。一里,復西隨平峽北。二里,又西下,二里,至峽底。西平行一里半,復於峽北上。一里,轉北坳而西,又北半里,過一峽脊。又北下半里,又北度一峽底。又西上坡,一里,轉而北,又一里,轉而西下,一里,至脊間,又西二里餘,乃下脊。一里餘,抵其北,曰小仡老村。又西四里,抵西山下,有村。轉南一里,西過一小坳,又半里,西南過新壩屯。又西半里,過新壩橋。又西一里,轉而南,二里,盤西山嘴,轉而西北,一里餘,入大姚東門。半里,過縣前。又西南至旅肆歇。
  初十日  早寒甚。出北門,半里,經南門,轉而西南上坡。一里,有橋跨溪上,曰南門橋。過橋,南上坡,一里,登坡,倚西山南行。三里,其塢自南來,有塔在塢東北山上,乃沿西山南下,半里,抵塢底。又半里,見有水貫塢中,石樑跨其上,是名土橋。即姚安水從西南峽中來,向東北峽去,橋北為大姚,橋南為定遠,蓋以是水為界也。從橋南上坡,有村為定遠屯。入峽漸上,一里東轉,半里上坡,半里,由坡南轉,一里,是為賴山哨。於是南下,一里,抵東南坡頭。有岐,南行者為姚安府路,有海子在其東;東行者為赤草峰路。逾坡東下一里,為赤草峰北村。由村轉南,溯溪行一里,度橋而南,半里,隨赤草峰街子南行。一里,乃東上山。一里半,逾嶺東南下,其東又有塢自西而北,甚遙。下坡半里,由西山東麓南行。二里,村落傍溪左右,皆為仡老村。又東一里半,始傍西水岸南行。半里,東度小橋,遂由東麓南行。二里至鹿家村後,遂東上山。山半有岐,路從歧入峽,半里,渡溪東北上。一里,至妙峰山德雲寺。寺門西向,南望煙蘿,後有夢庵亭。後五里,碧峰庵。
  十一日  待師未歸,看《藏》。
  十二日  飯,仍西下山。二里,南行。二里,隨塢西轉。二里,有橋跨溪上,曰梁橋。度其北,即仡老村盡處也,其水自南來入,路從村西上嶺。一里半,逾坳西,行嶺上半里,有岐從西南下,誤從坡下直西。半里,乃改從岐西南行。半里,漸下轉南,又一里,乃南下,半里,抵峽中。隨峽南去半里,有大路隨東峽來,小水隨之。西半里,入南峽。一里,有池在峽中。又一里半,峽分兩岐,從西南者,倚東嶺平上。一里,南逾坳。由坳轉而西,始見西塢大開,西南有海子頗大,其南有塔倚西山下。是即所謂白塔也。乃西南下坡,二里,有村在坡下,曰破寺屯。於是從岐直西小路,一里,渡溪。稍西南半里,有一屯當溪中,山繞其北,其前有止水。由其西坡上南行一里,是為海子北堤。由堤西小路行半里,抵西坡下,是為海口村。轉南,隨西山東麓行,名息夷村海子。三里,海子西南盡,有路直抵大山下,半里,為高土官家。由其西南入峽中,上坡一里半,有神廟當坡峽間。又上半里,活佛寺臨其後。其西大山名龍鳳山,又名廣木山。寺號龍華,僧號寂空。是日下午,寂空留止後軒東廂。其後有深峽下懸,峽外即危峰高峙,庭中藥欄花砌甚幽。牆外古梅一株,花甚盛,下臨深箐,外映重巒。是夜先訂寂空,明晨欲早行,求為早膳。
  白塔尚在寺東南後支岡上。岡東有白塔海子,其南西山下,又有陽片海子,其東又有子鳩海子,府城南又有大壩雙海子,與息夷村共五海子。
  十三日  昧爽起,飯已久待,遂飯而下山。二里,仍出土官家後,遂轉南行。一里,過格香橋,有小水自活佛寺後峽中來者,此峽正與白塔之岡,中格而對峙。又南二里,有風自西界東突而出,路盤其東垂,則又一海子匯其東南。從海子北堤東向行,半里,隨堤南轉,一里半,抵海子東南盡處,遂東南行。四里,有岡自西而東突,是為龍岡衛,盤岡東皆大聚。半里,過聚東行。一里,復南。二里,曲度乾底。復南二里,則西山一峰,復突其南,遂漸抵東山,則南北成兩界焉。又南五里而入姚安府北門,歇青蓮庵。
  青蓮碑記曰:「東煙蘿,西金秀,南青蛉,北曲折。」
  姚安府南隨峽上一百四十里,鎮南州;東逾大山一百四十里,定遠縣;西逾小坡一百二十里,北隨大塢下一百二十里,白鹽井。
  姚安東西兩界,皆大山夾抱,郡城當其南,西界最辟,直北二十五里,兩界以漸而束,各有支中錯如門戶焉。中有小水,西自鎮南州界北來,至郡北屢堰為湖,下流繞北峽之門而出,所謂青蛉川也。
  十四日  飯於青蓮。日色已高,循城南一里半,為觀音寺。轉北過西門,共一里,抵舊西門。二裡半,抵西麓,是為古寺山,以有古寺在山之東半也,即《志》所稱祥龜寺也。二里,逾頂下,其西環塢北口,則羊片湖在焉。西下一里半,行塢中。一里半,有坊當塢中,曰羊片屯。西過半里,轉南半里,又西南半里,抵小山之麓。從其南塢西入一里半,又西上一里半,有岐焉:西北者,入山樵牧者所經;西南盤嶺者,大道也。盤嶺上一里半,逾其頂,是為當波院,而實無寺宇,乃南來之脊,北度而東,為古佛寺大山及大姚西界諸山也。於是西南下二里,有小水南流,隨之南入箐。又東一里半,轉而西一里半,峽始開。稍北盤坳一里,復西南下坡。三里,峽中溪自南而北注,有橋跨之。度橋,遂循西山南向溯水行。二里,飯於村家。又南向行二里餘,其峽自西來轉,水亦從之,於是折而入,是名觀音箐。管中止容一水,西溯之入二里,有觀音堂,其前堰水甚泓澈,其側石亦崡岈。又西三里,乃南上山,甚峻。二里,陟其脊,乃東南下。一里,抵峽中,遂循坡西南下,二里,抵景聚橋。橋上有亭,橋下水乃西來小流也。過橋三里,是為彌興,居集甚盛。又南半里,轉西一里餘,有公館神廟在岡上。由其前西南半里,轉而西,於是連逾三坡,下陟三峽,共九里,有村懸西坡上,是為孫家灣,宿。
  十五日  昧爽,飯而行,霜寒殊甚。南上坡,溯小流入。五里,盤一坡,坡下有洞甚束,其東北人家,曰尾苴村。稍西轉南,是為龍馬箐。三里,有哨當澗東坡上,是為龍馬哨,有哨無人。山壑幽阻,溪環石隘,樹木深密,一路梅花,幽香時度。又南一里,隨峽轉西。一里,有一峽自南來,甚深隘;一峽自西來。仍循北山行西來峽上,一里出峽,乃成塢焉。西向平下一里,有村當其西,是為大大苴村。西行二里,抵西山下,遂西上坡。半里,逾坳,北下陟塢,西北半里,是為小大苴村。由其南半里,轉而北上坡。循西峽行二里,下渡澗中小水,即西上嶺,甚峻。三里半,逾嶺頭。西行脊上,或南峽上,又臨北峽,再平再上,三里餘,則盤西嶺之東,北轉二里,逾其脊,此最高處也。東望煙蘿東界尖山,在錢章關者,隱隱連妙峰,而西界南突之山亦見;惟北望活佛寺大山,反為孫家灣後山所隔,不可見。又西二里,當西突之處,有人守哨焉,是為老虎關哨。哨西下半里,行坡間一里半,是為打金莊牌界。又西一里半,逾坡,又西上一里半,是為絕頂,有公館,東南之峽,至是始窮。其脈自南天申堂後,直北分支來,東度老虎關而北。於是西向稍下,半里,度一坡,半里,逾其巔。從巔西行一里,遂西望四十里外,層山一重西繞,又高峰一帶南環者,皆大脊也,其東有小脊二重內隔,外有遠峰二抹西浮,不知為點蒼為雞足也。於是西下頗坦,五里下至峽中,是為五里坡,有水自南而北,小石樑跨之。度而西,盤西山南峽入,一里,又躡坡而上,一裡,凌其巔。一里半稍下,平行嶺上。二里餘,西向下,有溪自西南來,北向去,亦石樑跨之,是為普昌河。西上坡半里,為巡司。半里,復上一山脊。由脊西行四里,乃下,一里而抵普淜。
  十六日  由普淜西北行。二里,渡一水,一里,又渡一水,乃西上坡。二里,逾坡上,一里,脊上平行,三里,為金雞廟。又西二里,為界坊,乃姚州、小雲南界。又西行嶺上五里,至水盆哨,乃西北稍下,即見南界水亦西流,出鼻窗廠而下元江矣。乃隨北山臨南峽西行。二里,山坑南墜峽,路隨西脊過,有村當脊間,是為水盆鋪。蓋老龍自西南來,從此脊北度,峙為一峰,其東南又折而南為水盆鋪,惟中央一線,南流下元江雲,鋪西北上有關帝廟,就而作記,聽顧僕同行李先去。久之,乃隨大道西二里,則嶺北山下,亦下墜成西向之峽。於是循南峽之頂西逕峽北所起尖山,是為青山,至是其西橫拖而去。於是循南峽之頂西行。二里,忽見路北墜峽西去,路由其峽南嶺脊行,於是與峽北之尖山,又對峽分流,西注雲南,而北下金沙矣。始知大脊自九鼎南下,至洱海衛城南青華洞東度,又聳而南為水目山,其南又東轉為天華山,即雲南川壩子南兜之山也。從天華東北轉,數起而為沫滂東嶺,又東過公館而度水盆鋪,北聳為青山,其形東突而西垂川中,故自打金莊嶺望之,僅為北尖峰,而至此又橫夾而西。然是山西北二支,皆非大脊也;大脊即從東南水盆哨過脈,遂東南迤邐於天申宮南,又東至沙橋站分脊焉。所過水盆哨、鋪之南間,相去不過二里,忽度其脊南,又度其脊北,至由峽南嶺稍上稍下,西南二里,公館當其頂。又西下西上,再從嶺脊西行八里,脊自西南來,至此稍突而北,乃轉而北緣之。二里,又西南下,始追及前行行李。於是遂出山之西崖,見其西塢大開,於是直下,五里及麓,為沫滂鋪。西截塢八里,有二石樑東西跨,其下皆涸乾,而川水實由之北注。又西二里,過大水堰塘。堰稍北,復西十里,抵西山下,為小雲南驛,宿。
  十七日  昧爽飯。詢水目寺在其南,遂由岐隨山之東麓南行,盤入其西南塢中。共五里,有水自山後破峽南出,即洱海衛青海子之流也,是為練場村,村在水西。渡橋西,復沿山而南,一里半,為溫泉,其穴西向。待浴婦,經兩時乃浴。仍南沿而麓半里,又盤其山之南塢入,有溪自塢東出,即水目之流也,始見水目山高峙於西。溯水西入,見其西又大開南北之塢。橫截其間,五里,抵西山麓,有村甚大,曰冉家屯。由其後西向上山,於是有溪流夾村矣。西上逾一嶺,二里稍下,涉一澗。其澗自南而北,溯之南上。山間茶花盛開。又二里餘,為水目寺。
  余誤從其南大路,幾逾嶺,遇樵者,轉而東北下,半里,入玉皇閣。又下,觀倒影,又下,過普賢寺,又下,遇行李於靈光寺,遂置於寺中樓上。乃西至舊寺訪無住,方在上新建住靜處,不值。舊寺有井,有大香樟,有木犬,有風井,有塔。由其後上無影庵,飯於妙忍老僧靜室。暮過觀音閣,觀《淵公碑》,乃天開十六年楚州趙祐撰者。
  十八日  往無住處。
  午過徽僧戒月靜室,飯。
  下午,觀慧然新樓花卉。
  十九日  早,雨雪。
  無住苦留,因就火僵臥。
  上午,雨雪倏開,再飯,由山前東北下。五里,下山,過一村。北向二里,逾一坡。又二里,過一小海子,其北岡上有數家,曰酒藥村。一里,越之,乃陟塢循東山北向行。五里,即青海子之西南涯也,遂與小雲南來之大道遇,於是由青海子西涯西北向行。八里,則南山再突而北,瀕於海,路或盤之,或逾之。又五里,為狗村鋪,坊名瑞禾,館名清華。其處北向洱海衛城八里,西向白崖城站四十里。余從西路四里觀清華洞。洞北有路西過嶺,此白崖道;洞南有塢南過脊,此滅渡道。余出洞,循西山仍北行,六里,入衛城南門。顧僕亦至。出西門宿。
  二十日  飯而行,猶寒甚而天復霽。由西門北向循西山行,五里,抵一村,其北有水自西峽出,遂隨之入。一里餘,稍陟坡,一里餘,有村在澗西,曰四平坡。北轉五里,渡溪橋,又北上三里,為九鼎山寺。又二里陟其巔,飯。下午,從東北下,三里,過北溪橋,仍合大路,循梁王山西麓西北溯流入。五里,梁王村。北八里,松子哨。行半里,溪西去,路北上,半里,逾嶺。又東北下者五里,則溪復自西來,又有一小溪,自幕山北麓來與之合,乃涉其交會處,是為雲、賓之界。又東二里,為自北關,已暮。又東二里半,渡澗橋之北。又東半里,轉北一里半,為山岡鋪,宿。
  二十一日  平明,行大塢中。北向十里,其西為賓居。
  又北五里,有小水出田間。又北三里,有澗自西峽出,隨之北二里,為火頭基。西北連渡二溪,又北五里,總府莊。又北三里,賓川州在東坡上,東倚大山,西臨溪流,然去溪尚里許;其濱溪東岸者,曰大羅城。令行李先去,余草記西崖上。
  望州北有岡自東界突而西,其北又有岡自西界突而東,交錯於塢中,為州下流之鑰,溪至是始曲折瀠之,始得見其形焉。又北三里半,逾東突之岡,則見有村當其北麓,是名紅帽村。溪自東南瀠東突之岡,西轉而瀠於村之前,其前又開大塢北去。仍循西山北行,五里,漸轉而西,於是岐分為二:東北隨流遵大塢直去者,由牛井街通浪滄衛道;西北從小塢逾嶺者,由江果往雞足道。余初由山岡鋪北望,以為東界大山之北嶺即雞足,而川中之水當西轉出瀾滄江。至是始知賓川之流乃北出金沙江,所云浪滄衛而非瀾滄江也;其東界大山,乃自梁王出北轉,夾賓川之東而北抵金沙,非大脊也。
  從小塢西二里,逾西界之脊,始見雞足在西,其高與東界並,然東界尤屏亙,與雷應同橫穹半壁云。從脊上南望,其南五德山橫亙天南,即前洱海衛所望九鼎西高擁之山,其上有雪處也,至是又東西橫峙;其東又聳幕山,所謂梁王山也;二山中坳稍低,即松子哨度脊而北處也。從嶺西行三裡,稍北下,有溪自西而東,注於賓川大溪,架梁其上,覆以亭,是為江果村,在溪北岸,其流與火頭基等。時日甫下午,前向東洞尚三十五里,中無托宿,遂止。
  二十二日  昧爽,由江果村飯,溯溪北岸西行。其溪從西峽中來,乃出於雞山南支之外,五福之北者,洱海東山之流也。四里,登嶺而北,寒風刺骨,幸旭日將升,惟恐其遲。盤嶺而北一里半,見嶺北又開東西塢,有水從其中自西而東,注於賓川大溪,即從牛井街出者。此塢名牛井,有上下諸村,其水自雞足峽中來,所謂盒子孔之下流也。於是西向漸下,一里半而抵塢中。又西一里過塢中村後,在坊曰「金牛溢井」,標勝也。  又西二里,復逾岡陟峽,蓋其山皆自南突出,瀕溪而止,溪東流瀠之,一開而為煉洞,再開而為牛井,此其中突而界之者。
  盤峽而上,迤邐西北,再平再上,五里,越嶺而復得塢。
  稍下一里半,有坊在坡,曰「廣甸流芳」。又一里半,復過一村後,此亦煉洞最東南村也。又北二里,有村夾道,有公館在村頭東北俯溪,是為煉洞之中村。其北二里,復上嶺。二里,越之而北,有坊曰「煉法龍潭」,始知其地有蟄龍,有煉師,此煉洞所由名也。
  又北二里,村聚高懸,中有水一池,池西有亭覆井,即所謂龍潭也。深四五丈,大亦如之,不溢不涸,前瀕於塘,土人浣於塘而汲於井。此雞山外壑也,登山者至是,以為入山之始焉。其村有親迎者,鼓吹填街。余不顧而過,遂西北登嶺。
  五里,有庵當嶺,是為茶庵。又西北上一里半,路分為二:一由嶺直西,為海東道,一循峽直北,為雞山道。遂北循之。稍下三里而問飯,發筐中無有,蓋為居停所留也。又北下一里,有溪自西南峽中出,其峽回合甚窅,蓋雞足南峽之山所泄餘波也。有橋亭跨兩崖間。越其西,又北上逾嶺,一里,有哨兵守嶺間。又北一里,中壑稍開,是為拈花寺,寺東北向。余餒甚,入索飯於僧。隨寺北西轉,三里,逾岡之脊,是為見佛台。由此西北下一里,又涉一北下之峽,又西逾一北下之脊,始見脊西有塢北墜,塢北始逼雞山之麓。蓋雞山自西北突而東南,塢界其中,至此塢轉東北峽,路盤其東南支,乃谷之綰會處也。
  西一里,見有坊當道左,跨南山側,知其內有奧異。訊之牧者,曰:「其上有白石崖,須東南逾坡一里乃得。」余乃令行李從大道先向雞山,獨返步尋之。曲折東南上,果一里,得危崖於松箐之間。崖間有洞,洞前有佛字,門北向,鑰不得入。乃從其西逾窒徑之棘以入,遍遊洞閣中。又攀其西崖探閣外之洞,見其前可以透植木而出,乃從之下,一里仍至大路。又西北二里,下至塢中,渡溪,是為洗心橋,雞山南峽之水,西自桃花箐、南自盒子孔出者,皆由此而東出峽,東南由煉洞、牛井而合於賓川者也。溪北雞山之麓,有村頗盛,北椅於山,是為沙址村,此雞山之南麓也。於是始迫雞山,有上無下矣。
  從村後西循山麓,轉而北入峽中,緣中條而上,一里,大坊跨路,為靈山一會坊,乃按君宋所建者。於是岡兩旁皆澗水冷冷,喬松落落。北上盤岡二里,有岐,東北者隨峽,西北者逾嶺;逾嶺者,西峽上二里有瀑布,隨峽者,東峽上二里有龍潭;瀑之北即為大覺,潭之北即為悉檀。余先皆不知之,見東峽有龍潭坊,遂從之。盤磴數十折而上,覺深窅險峻,然不見所謂龍潭也。逾一板橋,見塢北有寺,詢之,知其內為悉檀,前即龍潭,今為壑矣。時余期行李往大覺,遂西三里,過西竺、龍華而入宿於大覺。
  二十三日  飯於大覺,即東過悉檀。悉檀為雞山最東叢林,後倚九重崖,前臨黑龍潭,而前則回龍兩層環之。先是省中諸君或稱息潭,或稱雪潭,至是而後知其皆非也。弘辨、安仁二師迎飯於方丈,即請移館。余以大覺遍周以足疾期晤,於是欲少須之。乃還過大覺,西上一里,入寂光寺。住持者留點。此中諸大剎,惟此七佛殿左右兩旁俱辟禪堂方丈,與大覺、悉檀並麗。又稍西半里,為水月、積行二庵,皆其師用周所遺也,亦頗幽整。
  二十四日  入晤遍周,方留款而弘辨、安仁來顧,即懇移寓。遂同過其寺,以靜聞骨懸之寺中古梅間而入。問仙陀、純白何在,則方監建塔基在其上也。先是余在唐大來處遇二僧,即殷然以瘞骨事相訂。及入山,見兩山排闥,東為水口,而獨無一塔,為山中欠事。至是知仙陀督塔工,而未知建於何所。弘辨指其處,正在回龍環顧間,與余意合。飯後,遂東南二里,登塔基,晤仙陀。
  二十五日  自悉檀北上,經無息、無我二庵。
  一里,過大乘庵,有小水二派,一自幻住東,一自蘭陀東,俱南向而會於此,為悉檀西派者也。從二水之中蹷坡上,二里餘,東為幻住,今為福寧寺,西岡為蘭陀。幻住東水,即野愚師靜室東峽所下,與九重崖為界者;幻住西水,即與艮一蘭陀寺夾塢之水,上自莘野靜室,發源於念佛堂,而為獅子林中峽之水也。
  循東岡幻住旁,北向一里而得一靜室,即天香者。
  時寺中無人,人訊莘野廬,小沙彌指在盤崖杳藹間,當危崖之西。乃從其後躡崖上,穿林轉磴,俱在深翠中,蓋其地無喬松,惟雜木繽紛,而疊路其間,又一景矣。數十曲,幾一里,東躡岡,即野愚廬;西緣崖度峽,即莘野廬道。
  於是西向傍崖,橫陟半里,有一靜室高懸峽中,戶扃莫入,是為悉檀寺庫頭所結。由其前西下蘭陀寺,躡其後而上,又半里而得莘野靜室。時知莘野在牟尼山,而其父沈翁在室,及至而其門又扃,知翁別有所過,莫可問。遂從其左上,又得一靜室。主僧亦出,有徒在,詢之,則其師為蘭宗也。又問:「沈翁何在?」曰:「在伊室。」問:「室何扃?」曰:「偶出,當亦不遠。」余欲還,以省中所寄書畀之。其徒曰:「恐再下無覓處,不若留此代致也。」從之。又從左峽過珠簾翠壁,躡台入一室,則影空所棲也。影空不在。乃從其左橫轉而東,一里,入野愚靜室,所謂大靜室也。有堂三楹橫其前,下臨絕壁。其堂窗櫺疏朗,如浮坐雲端,可稱幽爽。室中諸老宿具在。野愚出迎。余入詢,則蘭宗、影空及羅漢壁慧心諸靜侶也。
  是日野愚設供招諸靜侶,遂留余飯。
  飯後,見余攜書篋,因取篋中書各傳觀之。蘭宗獨津津不置,蓋曾云游過吾地,而潛心文教者。
  既乃取道由林中西向羅漢壁,從念佛堂下過,林翳不知,竟平行而西。共一里半,有龕在磐石上,入問道。從其西南半里,逾一突嘴,即所謂望台也,此支下墜,即結為大覺寺者。望台之西,山勢內遜,下圍成峽,而旃檀林之靜室倚之。
  峽西又有脈一支,自山尖前拖而下,是為旃檀嶺,即西與羅漢壁分界者。是脈下墜,即為中支,而寂光、首傳寺倚之,前度息陰軒,東轉而盡於大士閣者也。由望台平行而西,又二里半而過此嶺。嶺之西,石崖漸出,高擁於後。乃折而北上半里,得碧雲寺。寺乃北京師諸徒所建,香火雜沓,以慕師而來者眾也。師所棲真武閣,尚在後崖懸嵌處。乃從寺後取道,宛轉上之。半里,入閣,參叩男女滿閣中,而不見師。余見閣東有台頗幽,獨探之。一老僧方濯足其上,余心知為師也,拱而待之。師即躍而起,把臂呼:「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且詮解之。
  手持二襪未穿,且指其胸曰:「余為此中忙甚,襪垢二十年未滌。」方持襪示余,而男婦聞聲湧至,膜拜不休,台小莫容,則分番迭換。
  師與語,言人人殊,及念佛修果,娓娓不竭。時以道遠,余先辭出。見崖後有路可躡,復攀援其上。轉而東,得一峽上緣,有龕可坐,梯險登之。
  復下碧雲庵。適慧心在,以返悉檀路遙,留余宿。主寺者以無被難之,蓋其地高寒也。余乃亟下。南向二里,過白雲寺,已暮色慾合。從其北傍中支腋行,路漸平而闊。二里,過首傳寺,暗中不能物看色。又東南一里餘,過寂光。一里,過大覺。又東一里過西竺,與大道別,行松林間,茫不可見。
  又二里過悉檀前,幾從龍潭外下,回見燈影,乃轉覓。抵其門,則前十方堂已早閉不肯啟,叩左側門,乃得入宿焉。
  二十六日  晨起飯。弘辨言:「今日豎塔心,為吉日,可同往一看。幸定地一處,即可為靜聞師入塔。」余喜甚。弘辨引路前,由龍潭東二里,過龍砂內支。其腋間一穴,在塔基北半里,其脈自塔基分派處中懸而下。先有三塔,皆本無高弟也。最南一塔,即仙陀、純白之師。師本嵩明籍,仙陀、純白向亦中表,皆師之甥,後隨披薙,又為師弟。
  師歸西方,在本無之前,本公為擇地於此,而又自為之記。
  余謂辨公,乞其南為靜聞穴。辨公請廣擇之。又有本公塔在嶺北,亦惟所命。余以其穴近仙陀之師為便,議遂定。靜聞是日入窆。
  二十七日  余見前路漸翳,而支間有跡,可躡石而上,遂北上攀陟之。
  屢懸峻梯空,從崖石間作猿猴升。
  一里半,則兩崖前突,皆純石撐霄,拔壑而起,自下望之,若建標空中,自上凌之,復有一線連脊,又如瓊台中懸,雙闕並倚也。後即為橫亙大脊。披叢莽而上,有大道東西橫山脊,即東自雞坪關山西上而達於絕頂者。因昔年運磚,造城絕頂,開此以通驢馬。
  余乃反從其東半里,凌重崖而上。
  然其處上平下嵌,俯瞰莫可見,不若點頭峰之突聳而出,可以一覽全收也。
  其脊兩旁皆古木深翳,通道於中,有開處下瞰山後。其東北又峙山一圍,如箕南向,所謂摩尼山也,即此山餘脈所結者。其西北橫拖之支,所謂後趾也,即南聳而起為絕頂者。
  故絕頂自南壑望之,如展旗西立,羅漢九層之脊,則如展旗東立;自北脊望之,則如展旗南立,後趾之脊,則如展旗北立。此一山大勢也。若桃花箐過脊,又在絕頂西南峽中,南起為香木坪之嶺,東亙為禾字孔之脊,與羅漢壁、點頭峰南北峙為兩界。此在三距西南支之外,乃對山而非雞足矣。若南條老脊,自香木而南走烏龍壩、羅漢壁、點頭峰,又其東出之支,非老乾矣。山後即為羅川地,北至南衙,皆鄧川屬,與賓川以此山脊為界,故絕頂即屬鄧川,而曹溪、華首,猶隸賓川焉。若東出之摩尼,則北勝、浪滄之所轄,此又以山之東麓雞坪山為界者也。
  從脊直北眺,雪山一指豎立天外,若隱若現。此在麗江境內,尚隔一鶴慶府於其中,而雪山之東,金沙江實透腋南注,但其處逼夾僅丈餘,不可得而望也。
  由脊道西行,再隆再起,五里,有路自南而上者,此羅漢壁東旃檀嶺道也;交脊而西北去者,此循後趾北下鶴慶道也;交脊而東北下者,此羅川道也,隨脊而西者,絕頂道也。
  於是再上,再紆而北,又二里餘而抵絕頂之下。其北崖雪痕皚皚,不知何日所積也。又南上半裡,入其南門。門外墜壑而下者,猢猻梯出銅佛殿道;由北門出,陟後脊轉而西南下者,束身峽出禮佛台,從華首門會銅佛殿道。而猢猻梯在東南,由脊上;束身峽在西北,由霤中。此登頂二險,而從脊來者獨無之。
  入門即迦葉殿。此舊土主廟基也,舊迦葉殿在山半。歲丁丑,張按君謂絕頂不可不奉迦葉,遂捐資建此,而移土主於殿左。其前之天長閣,則天啟七年海鹽朱按君所建。後有觀風台,亦閣也,為天啟初年廣東潘按君所建,今易名多寶樓。後又有善雨亭,亦張按君所建,今貌其像於中。
  後西川倪按君易名西腳蘧廬,語意大含譏諷。殿亭四圍,築城環之,復四面架樓為門:南曰雲觀,指雲南縣昔有彩雲之異也;東曰日觀,則泰山日觀之義;北曰雪觀,指麗江府雪山也;西曰海觀,則蒼山、洱海所在也。張君於萬山絕頂興此巨役,而沐府亦伺其意,移中和山銅殿運致之,蓋以和在省城東,而銅乃西方之屬,能剋木,故去彼移此。
  有造流言以阻之者,謂雞山為麗府之脈,麗江公亦姓木,忌剋剋,將移師雞山,今先殺其首事僧矣。余在黔聞之,謂其說甚謬。麗北雞南,聞雞之脈自麗來,不聞麗自雞來,姓與地各不相涉,何剋之有?
  及至此而見銅殿具堆積迦葉殿中,止無地以豎,尚候沐府相度,非有阻也。但一城之內,天長以後,為河南僧所主,前新建之迦葉殿,又陝西僧所主,以張按君同鄉故,沐府亦以銅殿屬之,惜兩僧無道氣,不免事事參商,非山門之福也。余一入山,即聞河南、陝西二僧名,及抵絕頂,將暮,見陝西僧之叔在迦葉殿,遂以行李置之。其姪明空,尚在羅漢壁西來寺。由殿側入天長閣,蓋陝僧以銅殿具支絕迦葉殿後正門,毋令從中出入也。河南僧居多寶樓下,留余晚供。觀其意殊特別憤憤。余於是皆腹誹之。
  還至土主廟中,寒甚。
  陝僧爇火供果,為余談其姪明空前募銅殿事甚悉。
  「今現在西來,可一顧也。」余唯唯。
  二十八日  晨起寒甚,亟披衣從南樓觀日出,已皎然上升矣。晨餐後,即錄碑文於天長、善雨之間。指僵,有張憲副二碑最長,獨不及錄。還飯迦葉殿。乃從北門出。門外岡脊之上,多賣漿瀹粉者。脊之西皆削崖下覆,豈即向所謂捨身崖者耶?北由脊上行者一里,乃折而西下,過一敝閣,乃南下束身峽。
  巨石雙迸,中嵧成坑,路由中下,兩崖逼束而下墜甚峻,宛轉峽中,旁無餘地,所謂「束身」也。
  下半里,得小坪,伏虎庵倚之。庵南向,從其前,多賣香草者,其草生於山脊。
  循捨身崖東南轉,為曹溪、華首之道;繞庵西轉,盤絕壁之上,是為禮佛台、太子過玄關。余乃先過禮佛台。有亭在台東,亦中記,台峙其前石叢起中,懸絕壑之上。北眺危崖,倒插於深壑中,乃絕頂北盡處也,其下即桃花箐,但突不能俯窺耳。其東南壑中,則放光寺在焉,其西隔塢相對者,香木坪也。是台當絕頂西北隅懸絕處,凌虛倒影,若浮舟之駕壑,為一山勝處,而亭既傾敝,不容無慨。台之北,崖壁倒懸,磴道斬絕,而西崖之瞰壑中者,萼瓣上迸,若蒂斯啟。
  遙向無路,乃棧木橫崖端,飛虯接翼於層巒之上,遂分蒂而蹈,如入藥房,中空外透,欲合欲分。穿其奧窟,正當佛台之下,乃外石之附內石而成者,上連下迸,裂透兩頭。
  側身而進,披隙而出,復登南台之上。仍東過伏虎,循岩傍壁,盤其壑頂。仰視矗崖,忽忽欲墮,而孰知即向所振衣躡履於其上者耶。
  東南傍崖者一里餘,有室倚崖,曰曹溪寺,以其側有水一泓,在矗崖之下,引流墜壑,為眾派之源,有似宗門法脈也。稍下,路分為二,正道東南循崖平去,小徑西下危坡。
  余睇放光在西南壑,便疑從此小徑為是。西循之一里餘,轉而北逾一嘴,已盤禮佛台之下,其西北乃桃花箐路,而東南壑底,終無下處,乃從舊路返。二里,出循崖正道,過八功德水,於是崖路愈逼仄,線底緣嵌絕壁上,仰眺只覺崇崇隆隆而不見其頂,下瞰只覺窅窅冥冥而莫晰其根,如懸一幅萬仞蒼崖圖,而綴身其間,不辨身在何際也。
  東一里,崖勢上飛,高穹如簷,覆環其下,如戶閾形,其內壁立如掩扉,蓋其石齒齒皆墮而不盡墮之餘,所謂華首門也。其高二十丈,其上穹覆者,又不知凡幾,蓋即絕頂觀海門下危崖也。門之下,倚壁為亭,兩旁建小磚塔襄之,即經所稱迦葉受衣入定處,待六十百千歲以付彌勒者也。天台王十岳憲副詩偈鎸壁間,而倪按院大書「石狀奇絕」四字,橫鎸而朱丹之。其效顰耶?黥面耶?在束身書「石狀大奇」,在袈裟書「石狀又奇」,在兜率峽口書「石狀始奇」,凡四處,各換一字,山靈何罪而受此耶?
  又半里,矗崖東盡,石脊下垂,有寺倚其東,是為銅佛殿,今扁其門曰傳燈寺,蓋即絕頂東突,由猢猻梯下墜為此,再下即迦葉寺,而為西南支發脈者。寺東向,大路自下而來,抵寺前分兩歧:由其北峽登寺後猢猻梯,為絕頂前門道,余昨從上所瞰者,由寺前循崖西轉,過華首門,上束身峽,為絕頂後門道,余茲下所從來者。蓋寺北為峽,寺西為崖,寺後猢猻梯由絕頂垂脊而下,乃崖之所東盡而峽之所南環者也。
  寺北有石峰突踞峽中,有庵倚其上,是為袈裟石。余初不知其為袈裟石也,望之有異,遂不入銅佛殿而登此石。至則庵僧迎余坐石上。石紋離披作兩疊痕,而上有圓孔。僧指其紋為迦葉袈裟,指其孔為迦葉卓錫之跡。即無遺蹟,然其處回崖外繞,墜壑中盤,此石綴崖瞰壑,固自奇也。僧瀹米花為獻,甚潤枯腸。余時欲下放光、聖峰諸寺,而不能忘情於猢猻梯,遂循石右上。半里,升梯。梯乃自然石級,有疊磴痕可以銜趾,而痕間石芒齒齒,著足甚難。脊左瞰即華首矗崖之上,右瞰即袈裟墜壑之端,其齒齒之石,華首門乃垂而下,此梯乃錯而上者,然質則同也。上半里,數折而梯盡,仍從峽上。
  問去頂迥絕,乃返步下梯,由銅佛殿北東下峽中。
  一里,橫盤峽底,有庵當其中,所謂兜率庵也,已半傾。
  其後即絕頂與羅漢壁分支前突處,庵前峽復深墜。
  循庵橫度,循左崖下半里,崖根有窪內嵌,前有巨樹流蔭,並鶴峋居士詩碑。其前峽遂深蟠,路從其上,又分為兩:循右峽中西南下者,為迦葉寺、聖峰寺西支大道;循左崖下東向行者,為西來寺、碧雲寺、羅漢壁間道。余時身隨西峽下,而一步一回眺,未嘗不神飛羅漢壁間也。下半里為仰高亭,在懸峽中,因圮未入。
  既下,又半里出峽,為迦葉寺,其門東向,中亦高敞。此古迦葉殿,近因頂有新構,遂稱此為寺云。入謁拜見尊者。從其前南向循岐而下,其路峻而大。兩丐者覆松為棚。曲折夾道數十折,一里餘而至會燈寺。寺南向,入謁而出。東下半里,有岐西去者,放光寺道也。恐日昃不及行,遂不西向而東趨。其路坦而大,一里為聖峰寺。寺東向,踞分支之上。前有巨坊,後有杰閣,其勢甚雄拓。閣祀玉皇,今皆以玉皇閣稱之。從此北瞻西來寺,高綴層崖之上,屏霞亙壁,飄渺天半,其景甚異。出寺,東隨隴行,二里,過白雲寺。又從其右東行一里半,過慧林庵,則左右兩溪合於前而隴盡。遂渡其左峽,東過大覺寺蔬園,一里,從息陰後逾中支之脊,從千佛閣前觀街子。街子者,惟臘底年底集山中,為朝山之節,昔在石鐘寺前,今移此以近大覺,為諸寺之中也。
  由街子東半里,過西竺寺,又二里餘,入悉檀。
  具餐後,知沈公事。來叩,尚留待寺間,亟下樓而沈公至,各道傾慕之意。時已暮,寺中具池湯候浴,遂與四長老及沈公就浴池中。池以磚甃,長丈五、闊八尺,湯深四尺,炊從隔壁釜中,竟日乃溫。浴者先從池外挽水滌體,然後入池,坐水中浸一時,復出池外,擦而滌之,再浸再擦,浸時不一動,恐垢落池中也。余自三里盤浴後,入滇只澡於溫泉,如此番之浴,遇亦罕矣。
  二十九日  飯於悉檀,同沈公及體極之姪同遊街子。
  余市鞋,顧僕市帽。遇大覺、遍周亦出遊,欲拉與俱。余辭歲朝往祝,蓋以其屆七旬也。既午,沈公先別去,余食市面一甌。
  一里餘,從大乘庵上幻住。一里入幻住,見其額為福寧寺,問道而出,猶不知為幻住也。
  由其右過峽西北行,一里而入蘭陀寺,寺南向。由正殿入其東樓,艮一師出迎。問殿前所臥石碑。曰:「此先師所撰迦葉事跡記也。」昔豎華首門亭中,潘按君建絕頂觀風台,當事者曳之頂,將摩鎸新記,艮一師聞而往止之,得免,以華首路峻不得下,因紆道置此。
  余欲錄之,其碑兩面鎸字,而前半篇在下。艮一指壁間掛軸云:「此即其文,從碑譽寫而出者。」余因低懸其軸,以案就錄之。艮一供齋,沈公亦至。齋後,余度文長不能竟,令顧僕下取臥具。沈公別去,余訂以明日當往叩也。迨暮,錄猶未竟,顧僕以臥具至,遂臥蘭陀禪榻。顧僕傳弘辨、安仁語曰:「明日是除夕,幸爾主早返寺,毋令人懸望也。」余聞之,為淒然者久之。
  三十日  早起盥櫛而莘野至,相見甚慰。
  同飯於蘭陀。余乃錄碑,完而莘野已去。遂由寺循脊北上,其道較坦,一里,轉而東,一里出莘野廬前小靜室。又半里而入莘野樓,則沈公在而莘野未還。沈公為具食,莘野適至,遂燕其樓。義子躬執爂,煨芋煮蔬,甚樂也。莘野懇令顧僕取臥具於蘭陀曰:「同是天涯,何必以常住靜室為分。」余從之,遂停寢其樓之北楹。其樓東南向,前瞰重壑,左右抱兩峰,甚舒而稱。樓前以桫松連皮為欄,制樸而雅,樓窗疏櫺明淨。度除夕於萬峰深處,此一宵勝人間千百宵。薄暮,憑窗前,瞰星辰燁燁下垂,塢底火光,遠近紛挐,皆朝山者,徹夜熒然不絕,與瑤池月下,又一觀矣。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