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玄象崗卞莊打虎 柳盜跖辱叱秋胡
眾人視之,乃荊州監利人氏,伍舉之孫,伍奢之子,名員字子胥者也。武員年紀未滿二旬,然兼通文武之能,深達古今之事。靈王見於胥精神聳異,音似洪鐘,喜不自勝!曰:「得卿從駕,孤獨何憂,但楚為大國,無一件奇異之寶,焉能赴會?」伍員奏曰:「有臣在駕下,何必舉寶赴會?員請保得大王萬全歸楚,足為大寶!」靈王大喜,即日備駕,帶眾文武與子胥入秦赴會。行不數月,來至潼關。時,晉平公、齊景公先至,聞楚靈王至,前來相見,俱各要入關。齊大夫晏平仲進曰:「秦人虎狼也!不可孤人,暫屯關下,候在諸侯會集,然後方可入秦!」三侯然之。居數十日,諸侯漸漸來至,楚王迎入相見。
共有一十七國之王。試言那一十七國之諸侯是誰:第一鎮,魯昭公姓姬名稠,隱公十代之孫。
第二鎮,齊景公姓姜名杵臼,僖公十一代之孫。
第三鎮,晉平公姓姬名彪,獻公十二代之孫。
第四鎮,宋召公姓子名佐,穆公十二代之孫。
第五鎮,衛靈公姓姬名元,桓公一十三代之孫。
第六鎮,鄭定公姓姬名寧,莊公一十二代之孫。
第七鎮,燕筒公姓姬名敬,召公畢二十九代之孫。
第八鎮,吳太子姓姬名光,吳王壽夢之孫,諸樊之子。
第九鎮,越國諸侯姓夏名允常,夏少康二十八代之孫。
第十鎮,楚靈王姓羋名圍,武王八代之孫。
第十一鎮,蔡靈公姓姬名般,蔡昭侯一十二代之孫。
第十二鎮,曹武公姓姬名滕,桓公一十二代之孫。
第十三鎮,陳衷公姓媯名弱,醒公一十三代之孫。
第十四鎮,滕悼公姓姬名寧。
第十五鎮,薛獻公姓任名谷。
第十六鎮,許悼公姓姜名賈。
第十七鎮,莒國著丘公姓巳名去疾。
楚靈王既與十七鎮諸侯逐一相見,各序爵而坐。楚王曰:「秦伯奉天子聖旨會諸侯鬥寶,約在三月朔旦取齊,今公等既至,合入潼關,不可違約,諸侯各個務要入關。」只有吳公子姬光兩眼垂淚,不敢上馬。靈公問其因由,光曰:「吾奉父命帶有珊瑚睡枕,前來赴會,至玄象山下,被強盜展雄劫去寶枕,今日無寶,焉敢赴會?」靈王聞之,默思無計。忽哨馬來報:「有玄象山強徒來阻去路,要截十七國之寶為買路之資!」靈王大怒曰:「吾等乃堂堂中國諸侯,聚寶朝王,焉有強徒敢阻吾路?今取紅錦戰袍一領,懸於大寨,列國之中有能擒得展雄來歸者,即以錦袍賜之。」道猶未了,齊國公子姜鐸出班願往。
諸侯大悅!賜酒三杯,披掛出馬,不多時,敗兵回報:公子姜鐸卻被展雄生擒歸寨。
諸侯各懼,皆失色。靈王再問:「誰敢出馬,殺退強徒!」
鄭國部下閃出一人,進前願往!諸侯視之,乃魯之下邑人也,官為鄭軍都尉,姓卞名莊也。諸侯又賜酒三杯,親為披掛出馬。
鄭定公聞展雄驍勇,恐卞莊有失,令下軍都尉管堅引兵,以備接應。卞莊拍馬行不三里,至於崗下,只聞咆哮之聲,小軍回報:「前有兩虎相爭一牛,橫阻於路,不能進前。」卞莊大怒!便欲搏虎。管堅止曰:「二虎相爭一牛,其威正猛,遽要搏之,必激其怒,不如暫停少刻,待其爭鬥力乏,必有一傷,然後乘勢而搏,無有不克。」卞莊咬牙切齒,立候片時,二虎果然力乏,兩蹲於地,卞莊便奮起平生之力,搶入虎群,右拳打落大虎左肘,挾住小虎,坐壓於地,連打數拳,其虎立死。大虎見小虎被傷,搖頭擺尾,欲噬卞莊。卞莊突進虎胸,雙拳一撐,大虎倒翻崗中,後人有詩曰:驍勇雙拳毆兩虎,雄威一出冠諸侯,卞莊從此聲名振,玄象山下播絕傳。
眾軍大喊一聲,爭來刺虎,虎竟死於崗下。此卞莊一拳打兩虎之勇,何其威也?眾軍喝采,望前而進。
時,展雄果引草寇數十名擋住去路,喝問:「來者是誰,留下買路金帛!」卞莊視其旗號,知是展雄。乃高聲對曰:「吾乃鄭國都尉,一拳打兩虎的卞莊是也!汝乃無名草寇,焉敢擋我諸侯,劫吾寶物,若不送還玉枕,列開大路,叫汝一命不存!」展雄聞說,更不答話,拍馬直取卞莊。二人戰不數合,展雄詐敗,卞莊拍馬後追,展雄輪起九節銅鞭,回身一打,卞莊口吐鮮血落在馬下。
卞莊被鞭打落馬下,展雄向前欲斬,被管堅救歸,諸將見卞莊吐血而回,各面面相覷,無計進前。靈王又問:「一十七國之中,豈無豪傑之士,束手受制於一強徒乎?有能遏得展雄者,將珊瑚玉枕賞其功!」群臣無一降對,獨有鄭國大夫秋胡向前告曰:「臣掉三寸之舌,前說展雄,倒戈來降。」靈王即賜秋胡高車駟馬,往說展雄。秋胡領旨,逕投展雄大寨。雄問曰:「汝何人?敢入我寨!」胡曰:「下官魯之武城人也,姓秋名胡,乃陳國大夫。」雄曰:「汝來何故?」胡曰:「吾奉諸侯之旨,來與將軍講和。」雄曰:「汝試言之!」胡曰:「吾聞仁者以好生為德,義者以制事為宜,今將軍身居山寨,名馳天下,若能體仁義之心,退寶還吳國,開路放諸侯,使諸侯奏關天子,保將軍為上國良臣,功垂竹帛,揚名後世,豈不勝於落草強徒哉?不然,譬如美玉混於污泥,明舉陷於糞土,雖有萬鎰之價,終自泯滅無聞,願將軍詳察之!」展雄大怒曰:「吾聞仁者不富,富者不仁,處今之世,非強暴不能以自持,吾乃鐵石心腸,縱有舌劍唇槍,焉可搖奪,本當斬汝匹夫,姑且念爾衣冠,若不速退,一命難逃!」秋胡被展雄大叱一遍,嚇得渾身是汗,急忙鼠竄而歸,見眾諸侯。
諸侯因秋胡說之不退,戰者累敗,各有逃歸之意。子胥出班奏曰:「大丈夫當掃除賊寇,橫行天下,今遇一小強徒,便欲懷寶逃歸,何怯甚也!爾眾諸侯,助臣擂數棒鼓,吶幾聲喊,吾若不能擒一層雄,願斬首以贖妄說之罪!」靈王大悅。遂以錦袍賜之。伍員曰:「未建功焉敢受賜?且懸於此,待臣斬卻展雄,然後受之。」諸侯大悅。令軍吏擂鼓助戰,子胥匹馬殺進關下。展雄見於胥來得勇猛,列陣迎敵,更不答話,拍馬戰上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又戰數合,展雄力乏,鞭法略有慌亂,於胥本欲陣上擒之,見雄貌非常,武藝出眾,心亦愛之,不忍當陣羞辱,乃詐為敗走,展雄拍馬後追,子胥引入山坡避處,回槍一架,展雄措手不及,披髮倒於地下。子胥揪起問曰:「觀汝相貌,非久屈人下者,當圖建功立業,作人間有名之士,為何甘心作賊徒?本欲梟首,以消諸侯之恨,觀汝才力頗優,不忍當陣羞辱,汝能聽我言,改過前非,送還寶物及公子姜鐸,別作生涯,姑饒一劍,不然教汝草命難逃!」展雄哀告曰:「將軍能容一死,敢不遵依!」子胥放手,展雄即取珊瑚寶枕及公子姜鐸奉還,遂抱頭而奔。子胥將公子與寶枕歸見諸侯,靈王即以原寶還姬光,以錦袍錫伍員,大軍遂進潼關。欲知臨潼之會,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