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祖師收遮天帳

  卻說祖師別了真人、天尊,與眾將行不一日,又到一地方,有一山名紫華山。山中有一洞,名黃沙洞。洞內有一妖,姓雨名田,其人是龍身鬼頭,一法寶名曰遮天帳,有妖兵五千,常於紫華山前作亂,擾害生靈。祖師等正來到山前,見妖雲一道而來,內有一人,鬼頭龍身,手執遮天帳,丟上半空,對面不能見人。師等大驚。霎時間將祖師等一捲,捲入帳中,插於地上,不能得脫。只有鄧天君、辛天君在後,未曾被捲,逃走駕雲上太華宮,見妙樂天尊告訴前事。天尊曰:「此事非別寶作怪,乃張天君遮天帳作怪。你二人不必憂悶,我同你二人去見張天君,叫他去救汝師便是。」言罷,同二人去自某宮見張天君。張天君在宮中打坐,見天尊等三人至,天君接入,問其來意。天尊將前事一一說了一遍。天君曰:「此某之罪也。天尊不必降凡,某同二位去便是。」天尊聽罷大悅,別了張天君回宮。
  張天君即同二人駕雲於半空中一望,只見一朵黃雲不散,卻是那遮天帳幔捲倒眾人,張天君叫鄧、辛二人下雲,與雨田廝殺。二人聽令,各執器械出戰。雨田一見,便去領小妖出戰。大戰三百合不分勝敗。張天君在雲端一見,用劍一招,含水一噴,噴出本相,卻是一倒雷令牌。張天君就執了令牌行法,口中念動真言,用手一招,將遮天帳招動,指出真形,卻是一面黃旗。張天君用手一扯,扯出祖師等師徒。祖師離了遮天帳,見張天君正問其故,鄧、辛二將將前事說了一遍。祖師大喜。張天君即放手,叫雨田歸順祖師。張天君回轉天曹,奏知玉帝。玉旨到,封三天君為雷門,鄧、辛、張元帥主雷,到成判府辛江縣,與張安各管雷門。祖師大喜,付火丹與食。又玉旨到,封雨田為降妖怪邪雨元帥,手執雷令黃旗,常在祖師前後,隨師行教。祖師亦付火丹食下,同眾人又隨路而行。
  行至一地,名黑虎山。那山中有二大神:一個姓任名無別,一個姓寧名世誇。用一把月斧,在凡間遍害生靈,常作怪拿人於洞中,作肉包而食。一日,祖師同眾人來到黑虎山,那二妖一見,取斧丟起,變化無窮砍來。馬元帥見斧一起大驚,即時丟起火丹,將玉斧煉落於地。馬元帥又用金鐘蓋倒,捉住二妖,解見祖師。二妖叩頭願降。祖師付火丹與二人食下。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玉帝差使滅村人

  卻說祖師又得了任、寧二將,心中大喜。又同眾將行不數日,來到一處,有一地方,名天火山。山中有一妖,姓劉名后,手用飛鞭,腳踏火車。山下百姓,每年用童男童女祭賽,若無祭賽,常常發火燒人房屋。此年為頭會首,姓李名山,在貧家買得一對童男童女,送至洞前,正欲去祭劉后。那童男童女不識人事,奈父母無錢,賣他出於不得而已。臨祭之日,於廟門首大哭起來,祖師等正來到廟前,向前問其緣故。童男童女哭訴前事,祖師大驚。馬元帥在旁聽罷,心中火起,解了童男童女,手執金槍,打入廟中。正遇劉后手執飛鞭來迎。二人大戰。被馬元帥丟起金磚,將劉后打倒在地,提見祖師,祖師大喜。劉后叩首願降,祖師收留,付火丹與劉后食下。寫表奏知玉帝,封劉后為王府天君,手執飛鞭,腳踏火車,隨師行道不題。
  卻說玉帝一日升殿,斑竹村中灶君出班奏說:「斑竹村中有三百灶火,百姓俱不行善,惡人為生,作惡非常,不信天地。」玉帝聞奏大怒:「准奏。即宣行瘟使者鐘仕貴,領旨降凡行瘟,滅了斑竹村一村人民。」仕貴領旨出朝,下中界,土地迎接,鐘瘟神曰:「玉帝聞奏大怒,說這一村人民不信善事,可滅,差某下凡,你可將我此藥明日巳時,放於各井中,與眾人飲水,則盡瘟死他一村人民。」土地稟曰:「這裡人果不信善,該滅,其中只有一人,姓雷名瓊,賣豆腐為生,其人為人心好,常種善根,施捨心重,此人不可害他。」使者曰:「善人當救,餘者不可賣放。」將藥吩咐土地。土地接了藥,變一老人,去到井邊等候。正遇雷瓊來打水作豆腐,土地於瓊背後曰:「此水你多擔些去,明日巳時,此水放藥,吃了就死,吃不得。」瓊聽見回頭一看,不見其人。瓊大驚,心中忖曰:「若天降之神,明日入藥於井,害卻一村之人,吾安可知而隱之,偷存自己性命?不若寧作我死,倘若救得一村人,亦是老夫陰功。古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次日天亮即起,直至井邊等候,看果如言否。果見一老人,手拿一包藥而來,正欲放入井中。瓊向前一搶在手,土地大驚,正欲搶回,那老子一氣吞下,即時瘟死於地,四肢青黑。土地大驚,即時帶此老子三魂七魄,上天宮去見玉帝。玉帝聞奏感歎,封雷瓊為威靈瘟元帥,頭戴百姓帽,賜金花一朵,金牌一面,內有四字「無拘霄漢」,出入天門無忌,下界助師。雷瓊謝恩奏帝,赦一村人民,玉帝准奏。雷瓊回轉斑竹村,托村中人夢,個個改過行善。雷瓊投見祖師。祖師大喜。
  帶眾人又來到一處,乃是陝西。有一山,名赤雲山。山中有一妖,姓田名文,興妖作怪。祖師等正到,瘟帥見田文作怪,瘟帥將瓊花撒起。瓊花乃天地正氣煉成,一起,邪氣不敢作怪,卻只是一個玉杯,一個鐵簡。雷瓊捉見祖師,祖師大悅,即賜雷瓊管用。
  離了赤雲山,同眾將一路而行,來至一地,名靈彌山。山中有一洞,名清幽洞。洞主姓石名成,其妖頭戴二郎盔,白面唇紅,手用法寶雷鞭,能驅動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生肖助戰。鄧、辛、張三人來到,一見各用法寶丟起。石成措手不及,被捉去見師,石成叩頭歸順。祖師大喜,寫表奏知玉帝,玉旨封為神雷石元帥隨師。
  又行到一處,乃是聚虎山。山中藏有二妖:一個姓王名鐵,白面長鎗;一個姓高名銅,能用玉斧,常變虎於山下攔路。若有人從山下過者,即時拖上山來,慢慢食之。師差趙帥出戰。趙帥與他殺上九百餘合,不分勝敗。趙帥丟起火索,黑虎王鐵丟起飛鎗,差動東山神虎下來爭咬趙帥。高銅用玉斧丟起,差動西山神虎,又來助戰。趙帥不能抵敵,大敗而走。靈官馬帥一見,將火丹丟起空中,把那一群妖,燒得十傷九死,逃躲入門。馬帥又丟起金鐘,將二妖蓋倒,捉見祖師,祖師大悅。寫表奏知玉帝。玉旨到,封為虎丘王、高二元帥,隨師行教不題。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孟山放囚入仙道

  卻說廣西府牢中犯人甚眾。有一禁獄姓孟名山,在府當禁子。有一歲,年終十二月二十五,眾囚於禁中悲悲哭哭,慘聲震天。孟山問曰:「汝等往日不哭,至今日各各悲哭為何?」眾囚曰:「我等本非好人,亦有一點孝心,至年終不見父母,思思切切,故有此哭。」孟山道:「吾聽汝等之言,便覺心酸。我不如行個方便,放你們回去過年,待等下年正月初五,你各人懼要到來,勿誤我事。」各人拜謝,紛紛發願而去。至次年正月,果然即來相聚,投入禁中。孟山將監簿點過,八百名都在,盂山大悅。自此起每至十二月二十五日,當放囚回家。次年正月初五日來,眾感其德。
  一日,孟山曰:「汝等若肯改過,出去為好人,我今放汝等走何如?」
  眾囚曰:「禁官若肯放我等,安敢再去為非?只是你救得我眾人,你命難保,我等何敢走去?」孟山曰:「汝等若是能改非為善,我自有脫身之計,不必掛我。」眾囚聽罷,各各拜謝,漸漸走出牢門遠去他方。約有月餘,知府姓滕名公義,下牢不見半個人。知府大驚,問孟山。孟山稟說曰:「是小人放去,不日就來。」知府大怒,將孟山打了四十,著令去尋那八百名囚人回監。孟山受刑,帶槍一把,出禁門而行。直至一瓦當山,將槍頓於地歎曰:「今日雖本官責我,我亦無怨,舍一命而救八百殘生,安有怨意?」正欲撞槍而死,土地變白兔將槍扯倒。孟山連撞三次,白兔扯倒三次。玉帝一聞其情,即時差浮天君齎玉旨,封孟山為酆都孟元帥,戴百姓帽,插金花一朵,手執黃龍槍一把,青雲一朵,敕往北方助師。孟山入朝謝恩,拜見祖師,祖師大喜。
  又行到一處,名陳沙地。其地有一妖名楊彪,於陳沙地作怪,食人無厭。在地下開無數地坑,若有行路之人,到黃昏時候過此,跌下坑中,楊彪便捉而食之。祖師同眾將正行之間,見妖雲四起,罩定陳沙地。祖師曰:「前面有妖雲四起,想必有妖在其間。眾將誰敢出馬降妖?」言罷,趙帥當先殺進,翻身跌下石坑中,難與楊彪戰。祖師見趙帥跌下坑中,大驚,執劍向前正欲打救,連自己亦跌下坑中。水火二將連忙趕上,跳下坑中,背了祖師。水將作法,變一條逆龍,將地坑開成大河,殺將出來。妖見地坑崩開,止欲逃走,措手不及,被趙帥捉住,押見祖師。玉旨到,封楊彪為地祗元帥,手執武土,助師行道。祖師大悅,付火丹一丸,與楊彪食而同行。
  離了陳沙地,來到一地,名龍門寨,有一妖姓李名寨龍,作起妖法,把住祖師等去路。被朱元帥在前丟起五毒袋裝住,押見祖師。玉旨到,封作先鋒李元帥,手執銅錘,包巾勇字盔,相隨祖降邪。李帥謝恩,叩見祖師。祖師付火丹一丸與李帥食下。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祖師過太保山降邪卻說祖師離了龍門洞,又到紫清洞。有一妖姓副名應,把住去路。腰間有一法寶,名照魔鏡,若拋起一爍,人自然頭目昏花。祖師正同眾人前行,那副應當頭攔住去路,眾將各執器械捉他,副應一見,拋起照妖鏡,眾將忽覺頭目昏花。祖師大驚,親自殺出,妖又用鏡,祖師即將劍自南方一指,指出丙丁火煉其鏡,不能用,被祖師向前捉住,副應叩頭願降。祖師付火丹與副應食下,寫表奏帝。玉旨到,封為糾察副元帥,隨師降邪。
  祖師又行至一山,名叫太保山,山中有一十三個妖精作怪,號為十三太保。一年要本地人備十二個童男童女祭賽,害人無數。一名超文,二名吳卿,三名周旺,四名彭乾,五名范意,六名張申,七名李路,八名王禮,九名吳安,十名劉剛,十一名田能,十二名沈侑,十三名朱立。此十三人皆有神通。若遇天兵出戰,他只要將手打自己之身,敵軍滿身疼痛,俱被捉獲。時逢五月初五日,眾太保相邀出遊,見祖師等至,攔住去路。眾將各見妖精,皆爭先殺出。那妖精只用手自打自,眾將俱叫疼痛,龜蛇二將見打忙把祖師背起,馬元帥連忙來助祖師。祖師說曰:「我雖走脫,此妖必定速追,但不知是何妖精有些神通?」馬帥曰:「我想惟有三清真人方識其中之事。」祖師同馬帥即去至三清觀,拜見三清,備言其事。妙樂真人曰:「這妖非別物,其物生主,見在南北界為神,其人姓殷名高,請他去方降得那些妖精。」三清聽罷,即吩咐妙樂真人去南北界水火山見殷高不題。
  卻說殷高正在鎮守南北界水火山,見真人齎法旨到,連忙出接入,參見畢,真人曰:「金闕化身,為因下凡收黑氣,去到太保山,遇見一伙妖精,不能收伏,來投三清。三清法旨令汝前行助師,不可有違。」殷高聽罷,離了南北界,同師來到太保山、見黃旛、豹尾二人把住去路。殷高歎曰:「這孽畜我多時不用你,你就在此興妖作怪!」高殷即時作法,將殺氣吐出,遍地金光,現出太歲真形,三面四手。那二妖不能走動,露出真形,卻是槍裡兩把豹尾。殷高取了,同祖師來到太保寨,正見十三太保。殷高出戰,與十三太保大殺一陣。殷高大敗,回見祖師。祖師憂悶,殷高曰:「祖師不必憂悶,某雖不勝他,我有師父撒真人,現住南天洞。我去見我師父,若得他來,必能降伏此妖。」祖師曰:「汝既有令師,火速前去求救。」言罷,殷高別了祖師,直至南天洞玄教宮,見撒真人。真人正坐,殷高參見拜罷。撒真人曰:「弟子慌慌忙忙,來此為何?」殷高將太保之事說了一遍。真人曰:「真武是金闕化身,吾與你同去助他,若他人則不可行。」真人言罷,收拾法寶同殷高來見祖師。祖師相見大喜。
  次日平明,殷高同真人出陣,喊殺連天,那一十三人亦披掛出陣,與殷高大戰。正要行法捉殷高,被撒真人將法寶水含中中一噴,取出白紅二索,丟起半空,把那十三太保盡串作一串,露出真形,卻是十三個骷髏骨。撒真人於骨中每一個人火丹一丸,吩咐殷高:「頭戴一個骷髏,項掛十二個骷髏,你可同師行道。」殷高領命,祖師拜謝。撒真人別了祖師,駕雲而去。奏知玉帝,玉旨到,封殷高為地司統殺太歲,至德尊神光武上將殷元帥,掌管天下諸神殺。殷高謝恩,同師而行不題。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祖師河南收王惡

  卻說有個薩真人,名首堅,行醫救民。一日來至河南,見一廟,名叫做都管廟。廟神姓王名惡,每年六月六日,要地方人民備羊十牽,牛十牽、豬十隻,酒十壇祭賽。如無,行瘟害民。地方人民排作會首者,一樣家貧,俱典妻賣子賣女,十分可憐。真人知此事,放一把火將廟燒了。王惡見真人神光出現,不敢抵敵逃去。薩真人燒了廟,往徽州去。王惡叫小妖行瘟,可憐一村百姓,十家人煙九家病,夜間托百姓夢,叫百姓造廟還他,如若不造還他,他放火燒人房屋。百姓晝夜惶惶。一日,王惡出遊,見一家姓孫名壽,有一女年方一十八歲,十分美貌,於夜間變一後生去迷那女子。那女子名千金,被迷一月有餘,不似人形。家下大小十分憂悶。
  一日祖師來到河南,入孫家投宿,見孫壽悶悶不悅。祖師曰:「我等師徒是出家人,來此投宿一宵,明日便行。長者為何不悅?」孫壽曰:「非師父等借歇,我不歡喜。舍下有一事掛心,故此不悅。」師問曰:「何事?」孫壽曰:「吾有一女,年方十八,不知被甚鬼迷了,夜夜來此,道他有神通,故此憂悶。」祖師聞言大怒,謂孫壽曰:「貧僧當與長者捉此妖,以報長者。」言未了,忽強風一起,半空中現出一人,身長九尺,面如黑鐵,手掄金鞭。孫壽曰:「正是此人。」祖師聞言,即令馬元帥與他交戰。華光領命,手持主槍,走上雲端大罵曰:「你這潑妖快下馬納降,與我押上天曹便罷,半言下肯,少刻一命難存。」王惡大怒,掄鞭便打。二人在半空戰上三百餘合,未分勝敗。王惡現出神通,將金鞭丟起,千千萬萬金鞭墮下。馬元帥亦將金磚丟起。二人又戰上有五十合,不分勝敗。祖師拔出寶劍來助戰。王惡力怯不能抵敵,收了金鞭,大敗而走。華光放出火車、火鴉、火丹,從後追趕。祖師將劍一指,那妖化一道金光而走。
  走到徽州府,又遇薩真人在此行法。看見王惡,心中大怒。言曰:「這妖精又在此來!」真人手持令牌,念動咒語,那妖不能走脫,被薩真人捉住。著一天將押去見祖師。天將押王惡見祖師,言曰:「本宮知化身來此收黑氣,故收此將來順祖師。」祖師大喜,付火丹與王惡食下,寫表奏知玉帝。玉旨到封為豁洛王元帥,賜金牌一面,上寫「赤心忠良」四字,遵從法令,隨師行教。王惡謝恩。祖師曰:「汝性最剛,既為好人,倘前心不改,安能受得赤心忠良四字,心有不足之處,玉帝問罪,後日悔之晚矣。」王大笑曰:「大丈夫一言可以興邦,知過必改,便為好人;安有不便之處,小將蒙師父收留,自今以後,我不受錢,不容情,有人行吾法者,吾當保護其身,有索人錢者,吾就打死他。」祖師笑曰:「你言雖是,亦要慈悲為本。」王帥唯唯領命。祖師與眾臣言曰:「某日離天曹下凡,今經三十餘載,四方黑氣可以收盡。某夜來細觀,惟有西方尚有妖雲不散。」叫朱帥吩咐曰:「更有西方妖雲不散,汝可用五毒袋去收盡而回。」朱帥得令前行,去到西方,丟起五毒袋,不能收那黑氣。回見祖師說前事。師自又同眾將齊去,各用法寶丟起,其氣更衝。祖師曰:「似此如之奈何!待我去問師父妙樂天尊,再作道理。」說罷,去見妙樂天尊。天尊曰:「汝來此為何?」祖師曰:「弟子下凡收氣,今已將盡,惟西方尚有一朵黑氣不散,弟子師徒不能收得,故來投師父指示。」天尊曰:「那黑氣乃是妖星,今在釋教天中。不能得出,故此難收。若得一成道佛子相助,方可收得。」祖師曰:「哪有佛子?」天尊曰:「此去雪山有一太子,虔心修行,乃是楚王之子,今已成功。你可先去見燃燈佛受記,為釋教弟子。後托燃燈佛去接那雪山太子來。那時方可收釋教天中黑氣。」祖師拜謝,別了天尊下凡,吩咐鄧帥眾等在凡間地方等待,自同馬帥也住西方去參拜燃燈佛。
  燃燈佛一見祖師、馬元帥,即問曰:「玄天是無量拜佛,馬元帥乃是妙吉向如來佛在西天極樂世界,來此為何?」祖師曰:「弟子神通微細,敬來參拜尊師。」燃燈佛曰:「汝是妙樂天尊弟子,又是金闕化身,何必拜貧僧為師?」祖師曰:「要歸正果,當習五十三參之道。」燃燈佛受拜畢,笑曰:「弟子汝來意下拜,不知汝為西方星之氣,故來拜我。此事要我接雪山太子來,便能除卻此氣。」燃燈佛即令文殊、普賢前去接太子。文殊、普賢曰:「他乃是凡夫修行,未知功成如何,安可輕易接他?」佛笑曰:「妝二人既然不信,將變一物試之便見。」二人領命而行。文殊變鷹去,普賢變雀去。二人來到雪山。太子淨坐禪壇打坐,文殊變一鷹打雀去投太子。太子一見那雀,抱在懷中。鷹趕來,口出人言曰:「我打那雀,你救入懷中去,我今要吃你救他,肯捨肉與我吃麼?」太子曰:「汝饑,既要吃我之肉,此處無刀可割,你去採一枝利竹來,我自割肉與你吃。」鷹聞言飛去。又變一虎,趕一隻白兔而來,兔又來投生。太子一見,又救入禪壇,從而避之。虎又出人言曰:「你救他去,則我餓死,你不能兩全。」太子曰:「兔小不能救你之饑,汝可在下面去,等我墮下與你吃。」虎聽罷下去等候。太子於禪壇中墮下,一霎時間天花蓋地,忽起金蓮,將太子接上西天,入見燃燈佛。參拜受記畢,與祖師相見。師曰:「煩師兄帶某下凡降妖,當有厚報。」太子曰:「貧僧初入西方,未有神通,安能助人?」燃燈佛曰:「祖師乃金闕化身,汝可同他下凡,收盡黑氣回來,入中天聽經未遲。」太子叩謝,同祖師下凡,見眾將畢。
  次日平明,祖師同太子於西方界中,喊殺連天,叫妖精早出納降。忽見妖雲在道近前,內有一和尚出陣,號作鐵頭將軍。師曰:「觀汝光頭褊衣,項掛佛珠,必是天中之人,何故走下凡間,放黑氣於下界,遍害民生?」和尚曰:「我歸我處,你來尋我,非我尋你。」掄起鐵缽,望師便打,師持劍相迎。祖師戰妖不過,方欲近前,那妖一見,真氣一至,便走入鐵衲洞中。祖師驅動眾將,一直趕去,將洞門緊緊困住,眾將各用法寶打入洞中,俱不能傷他。太子將骷髏打動,那妖在洞中頭昏眼花,走出洞門,被李帥捉住,押見祖師。那妖不肯歸順。馬帥曰:「孽畜不順,鐵乃金之類,火能剋金,某將火煉死這孽畜。」妖曰:「好耍好耍,與我淨煉些,我決不順汝。」眾將又曰:「既火不能燒他,鐵必懼泥,吩咐泥星化成一堆黃泥,火烈於內,將那和尚丟入其中。」那妖聽罷歎曰:「不能如此,我順我順。」祖師大悅,付火丹一丸與他食下,送太子回上天曹,去見燃燈佛聽經。玉旨到,封為猛烈鐵元帥,手執鐵棒,隨師行道不題。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祖師收得雷電神

  卻說祖師離了西路,又行一處,名石雷山,其山中藏有諸雷神,常常出現見人:五方雷公將軍,八方雲雷使者,五方雨雷使者,雷部總兵行雷。此山前有一長者,姓實名元,有二女,一個年有一十六歲,二個年方一十四歲,在家內吃飯。一日切冬瓜食,將冬瓜瓤中子丟在灶廚下溝內;雷使者於半空中看見,只說是飯,便責那女子有罪,即時行雷公,打死那二個女子。雷公看時,不是飯,卻是冬瓜子,悔之不及,領見雷使,言明前事,使者曰:「事到今日,將錯就錯,我度你歸天公便了。你二人名是誰?」女子曰:「我名叫做朱佩娘,妹子朱孛娘。」雷使曰:「我今度你姐妹二人,將雷電鏡二面,與你收管,號影刀娘。我要打人,你先放電光,照得明白,又將骷髏一個、扇一把與你朱孛娘,號做月孛娘,打動人不能行走。」二女子領命不題。卻說祖師至石雷山,只聽雷霆之聲,電光閃閃。祖師向前用劍一指。大喝一聲,各雷使俱出。一見祖師俱跪倒在地。祖師問其故,眾雷使曰:「我等皆因兄弟不捨分離,玉帝命於此處受劫。」祖師曰:「你等順我否?」雷使曰:「某等兄弟身無可依,又聞祖師乃金闕化身,敢有不從?」祖師聞言大喜,曰:「你等既肯順吾,吾收汝等在部下為將。妝等兄弟不忍分離,春夏震南,秋冬震北,以得全汝兄弟之情。」眾雷使聞言大喜,拜謝歸順。祖師寫表奏知玉帝。玉旨到,封朱佩娘為雷部電母,朱孛娘為月孛天君。又於東北天界,請風伯師、雨伯師二人,帶風令雨令隨師行教。封雷公九天霹靂大將軍。祖師大悅。
  見中界黑氣俱盡,人民安樂,眾將入三十三天,朝玉帝,奏說前事。玉帝大悅,賜繡墩同坐。玉帝曰:「今幸黑氣收完,卿可帶眾將去守把南天寶德關。不可遲誤,恐有妖往下界擾亂。」祖師謝恩。玉帝加封祖師為混元九天萬法教主玉虛師相玄天上帝、蕩魔天尊。上管三十六員天將,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與眾將同游下界,巡察善惡。賜金波天曹御酒二杯,玉帝親送出殿。祖師謝恩而別,點齊部將上任,大設筵宴,賞勞三軍,把守天門,來受萬方香人,無量壽佛。
  御封玄帝部將姓名於左,計開:萬法教主神功妙濟許真君,海瓊白真君,果嚴教主濟微傅教祖元君,洞玄教主辛真君,清微教主魏元君,混元教主路真君,都掌金輪如意趙元帥,關羽封為顯靈關元帥,龍興玉田黃封為苟畢二元帥,龜蛇封為水火二將,張健封盡忠張元帥,龐喬封混炁龐元帥,副應封為糾察副元帥,正一靈官馬元帥,朱彥夫封管打不信道朱元帥,催廬二將軍,李伏龍封先鋒李元帥,雨田封降妖闢邪雨元帥,鄧成、辛江、張安封為鄧、辛、張元帥,任無別、寧世誇封為二太保,劉俊封為玉府劉天君,雷瓊封為威靈瘟元帥,石成封為神雷石元帥,廣澤封為風輪周元帥,謝仕榮封火德謝元帥,商委、師曠封聰明二賢,康席封為仁聖廉元帥,高員封為降生高元帥,孟山封為酆都孟元帥,王鐵、高銅封為虎丘王、高二元帥,王志封九州豁洛王元帥,雷公封為九天霹靂大將軍酆都章元帥,楊彪封為楊元帥,殷高封地司太歲殷元帥,鐵頭封為猛烈鐵元帥,朱佩娘封為雷部雷母,朱孛娘為月孛天君。

  祖師復下凡間救苦

  卻說武當山揚子江中,有水螺精、馬精、蝸精、篾纜精,眾精見祖師在凡間,不敢作亂。聞師上天,眾精於江中興波作浪,遍害客商,怨氣沖天。祖師在寶德關看見,心中大怒,言曰:「斬草除根。我下凡間四載,掃清黑氣。不想又有此四妖潛於江山。今見某上界,又在凡間作亂。古云,『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即時作法,變出八十二般化身,取出一身,同眾帥把守寶德關,真身離了上界,直入武當救民。
  來到揚子江邊,祖師作法。指出三味真火,煉乾江水。眾精見水乾,滾上岸看時,卻是祖師於岸上手持七星劍作法,眾精一見便走。祖師趕上,殺未十合,眾精俱死。惟有蝸精、蔑纜精走了,不能捉得,又未知下落。祖師十分憂悶,只得回轉天曹,管理眾帥,把守天門。指一化身,復下凡間,於武當山鎮守二精,救濟萬民,若有官船過江有難,祖師披髮持劍,現身半空中救之。江中五湖四海龍王,都來朝賀。官員客商,常常得救。塑祖師一個神像於武當山下,立一廟宇供養,祖師托百姓夜夢,又塑三十六員天將,手持降魔七星劍,腳踏滕蛇,八卦龜。凡有官員人民行船過江,祖師常常現身救護,各各得救。到江邊過者,俱入廟中行香,香火不息。
  至入於我朝永樂爺爺三年,黃毛韃子反叛,我主大驚,點兵迎敵,大敗而走。正在危急之間,忽然半空現出一人手執寶劍,帶有三十六員大將,驅動風雷黃蜂等獸,當頭殺去。把黃毛韃子頭目答裡慶、答裡賀、高木兒、鄧甲虎盡皆殺死。永樂不知何神,得勝回朝。差使去上清宮請將張天師至殿。我王問曰:「朕與韃子交兵,一戰而敗。正在危急,忽見空中有一神,披髮仗劍,白臉長鬚,帶有三十六員天將,內有龜蛇等相隨,自北殺來救朕性命,殺死韃子,朕今得回朝,欲報那神救朕之恩,未識何方之神,故此召卿來見朕,實為此事,卿必識之。」天師奏曰:「若披髮有龜蛇者,非別神,乃是北方真祖上帝。」我主聞奏大喜,曰:「卿識是玄天上帝,香火今在何處?」天師曰:「其神自成正果,救濟萬民,遇災救災,逢難救難。行船有過者,皆得其救。各商原立有一廟宇,在武當山下。」我主曰:「百姓尚知報恩,朕之天下身命,俱得此神之力,安可忘之!卿既奏原有廟宇在武當,朕來日排駕親去武當行香,觀其神像,立廟報答。」傳下旨意,即統朝中文武天師,來至揚子江武當山。
  我主排駕入廟行香。見祖師相貌與我主前見相似,心中大喜。行香畢,回朝大宴眾文武。出下旨意,著金總兵督工,隆平候領夫匠三萬,去武當山建造金殿,塑祖師金身,起三十六殿,七十二宮。魯班下凡助工,不一年殿宮神像俱全,總兵、隆平候回朝,上造殿完表章。我主大悅,連升總兵三級,選天下有德的道士四十八員奉為道官。我主著天師去建七日十夜大醮,自去上香禮拜。隆平候出班奏曰:「陛下今已建立廟宇,塑師神像,無下感陛下之誠,但恐日後進香者多無錢糧供應,星官又缺食祿,非久計矣。乞我主大發慈悲之心,用何處錢糧賜舍,以成萬載之香火矣。」我主聞奏大喜,出下旨意,賜香燈田五百頃,麥米田百頃,但有倒損,盡皆修理,永享萬萬年香火。我主在武當正欲設宴群臣,忽報江中浮起一鐘,飄飄而來,我王傳旨,命武大抬進大殿,卻是七寶鑄成銅鐘,聲聞百里。我主看見,即時大喜。即離了武當山,排駕同眾文武官員回朝。
  武當山祖師大顯威靈,逢難救難,遇危救危,四海風平波息,民感神恩。人家孝子順孫,求伊父母,無子求嗣者,無有不驗。名揚兩京一十三省,進香祈福者,不計其數。有虔心者,半空中自然飄飄然飛大紅緞,張掛於身上,名曰掛彩。天下萬民,不論男婦小兒,或有一步一拜者,紛紛然而來,口念無量壽佛。萬感萬應。至今二百餘載,香火如初,永受朝拜。天下太平。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