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眾文武祭奠平西王 二將軍遷柩天王廟
詩曰:
仙師點引小英雄,詐死埋名避禍凶。
四將弟兄多義氣,一同藏隱廟宇中。
再說老太君已經知道孩兒吃了王禪老祖的靈丹詐死,埋名免禍,親到驛站主葬,以遮旁人耳目。當時見他果然氣息全無,心中疑惑,低聲細問張忠說:「賢侄,我兒明是真死了,你因何用此假話來哄我?如今眼見他氣息俱無,深身冰冷,焉得回生之理?」張忠叫聲:「伯母啊,請自放心,大哥曾受了王禪老師的吩咐,依計而行。送他入了棺木,封釘七七四十九天,總是不死的,再服此一丹,便能甦醒。如若過了四十九天,難以活命。請伯母放心,不必掛懷。」太太此時方才無疑,裝成假哭淒涼。張忠就在驛中辦理喪事。所有費用錢財,俱是奉旨開銷。石玉、焦、孟三人各有事情置辦。張忠又當心備了一副上等棺木,內中的情弊,下文交代明白。僧道一班,敘於驛後,左邊細樂笙歌也敘歸一處。
此時遊龍驛熱鬧非凡。狄府家人使女等各換孝服,狄爺手下將官各各掛白。朝中文武官員,是日龐國丈、大學士、崔爺、文爺、包爺、王爺二品以上三十餘位官員多到來了。驛中地方狹窄,驛丞命人早已搭開大場,眾官員多在此敘集。車馬紛紛聯絡而至。這狄太后意欲親往驛中,猶恐旁人私議。只得打發潞花王到來致祭。當下包爺說聲:「龐國丈,若說徒犯死了,總要相驗的,所以下官請旨,差官驗看。不知聖上有何原故,降旨免驗。下官今日倒要違旨了。」國丈說:「包大人,你因何逆旨要驗的?」包爺說:「想那狄王爺何等英雄強健,那裡有些病症?忽然死了,死得不明。下官倒要看一看。」包爺這些話,疑著龐洪用計弄他身亡,故特請旨相驗。倘有驗出有些形跡,包公又要追問原由。偏偏聖上洪恩,恐怕褻讀了屍骸。所以降旨免驗,並無別意。誰料包爺定要看驗屍骸!果然國丈心懷鬼胎,只道驛丞下手,猶恐驗收形跡,包公又要追問,所以用好話勸解,說:「包大人,他平日是有大功於國、聖上洪恩恐防褻瀆了千歲屍骸,為何包大人不依?」包爺說:「老國丈,並非下官不依聖命,只為狄王親的對頭甚多,而且死得奇怪,總要看看。逆旨之罪,下官願承了。」又說:「列位千歲大人,一眾也要大人看看。」眾王爺說:「包大人為什麼事?我等看了,倒覺也慘然不忍,不能領命了。」有潞花王爺,乃表親之情,便說:「孤家倒要看看。」包爺說:「國丈,你也去一觀,有何妨礙?」說完,一手扯住他。國丈原是心虛的病,只無奈何,勉強同著包公前去,滿心懷恨於他。潞花王同走。張忠一見,立起身來見禮,已知包公來意,即說道:「小將稟上大人,我家千歲乃是冤魂索命身亡,求大人憐惜,不必驗了。」國丈聽罷,暗暗心開,說:「這張忠倒也知趣。」包公聞言,想罷就說:「今日並非相驗,無非同朝之誼,一殿之臣。今者一觀,永無見面之日。你卻因何阻擋?莫不是有何私弊不成?」張忠說:「末將不敢。我與千歲結義金蘭,情同骨肉,焉有別心?只因千歲臨終,親囑要求免驗的。」國丈呵呵發笑,說:「包大人,不是老夫說你,聖上旨意免驗。」張忠又說:「狄王爺曾有遺言,為何必要相驗?如此太覺多事了。」包爺一想,真乃抱雞雞不鬥,氣死抱雞人。但本官言出如山,就是這等沒擺佈,我也要找找面光便了。說聲:「國丈,下官頂了逆旨之罪,那管狄王親的遺言,總要看一看才得放心。」國丈只得同上前去看驗了。但見千歲面貌如生,口眼不閉。包爺說聲:「狄王親,你是當今首重朝臣,辛勞為國,沒有幾時候安寧,平西方得少寧,豈料驟然得病歸陰,可惜你蓋世英雄,如此不壽!雖則是冤魂作祟,下官卻是疑心,只因你在生時,有幾個冤結,得下官與你鳴冤,免得九泉含恨不下。」把個國丈聽了,真是氣悶,呵呵冷笑說:「包大人,你與狄王親對說,他不知如何答應於你。」包爺說:「國丈,下官與狄王親講說,於你何事?你又不把他謀害,因何著急起來?」國丈又笑道:「包大人你既會日斷陽間,夜查陰府,何不查明狄千歲何人所害,怎樣身亡,省得疑惑心內。」這幾句須是龐洪硬話,諒情心帶恐怯。包爺聽了動惱道:「老國丈,休得多言欺負,冤家有頭債有主,如若他果屈死的,下官也力為伸冤,可能力辦。」
老太君在內一聞包公之言,想他真乃赤心忠肝的忠臣,句句言來刺著奸臣,我兒若非先師指點,老身也動疑,必要他相驗了。今日非龐洪所害,倘若聽他相驗不出,就慚愧了。他即令丫鬟傳言出來:「啟上包大人,我家太太說千歲爺急病身亡,並無別故,求大人不必驗了。若是果有冤情,自必陰靈告訴的。」包爺一想,老婆子不知好歹,不識好人,下官一心無偏倚,他毫無分曉。也罷,既然他為母如此說,下官不相驗也何妨?且自閉門推出窗前月,任他春花自落開。潞花王也是心頭氣悶,與包公同走轉出驛中來。國丈招手說:「包大人轉來,久看些也何妨!」包公不理他的話,眾王爺大臣代君祭奠狄王親已畢,各各辭別回衙。國丈回府,在書房洋洋得意說道:「狄青一死,老夫拔出目中釘,除卻心腹疾。但這包黑子,老夫與你不是冤家,何苦倚著狄青,尋我作對,偏要相驗屍骸,誰料狄青之母婦人見識,說他疾病亡身不要驗,弄得包黑子罷了下來,原來老夫之造化。」此時滿心歡喜,也不煩言。
且說收驗千歲之日,萬歲又差眾文武前來送驗,遊龍驛內只是一番興鬧,有車聲馬匹,紛紛齊集驛中。收驗蓋棺之時,各官員嘆息。潞花王千歲傷心不止,苦切淒涼。老太太不住泣哭,抱住屍骸不肯放下。獨有孟、焦二人不知真情,心中苦楚,英雄之淚滔滔滾流。張、石兄弟做成蹬足垂胸,孟定國哭聲:「千歲啊,你乃一忠臣孝子,蓋世英雄,上大不憫,早已身亡。今日丟下了白髮萱親,無人奉侍,真乃令人聽見可憐!」哭聲不止。焦廷貴聲:「千歲,你是英雄大將,殺得西遼番狗片甲不留,因何怕起鬼來,被他活活捉去。這些冤鬼如若出現我焦爺之眼,定然一拳一腳打他人泥,永不超生。」也是哭聲大振。又說這副棺木,乃是張忠用力辦來的,原是這棺柩是推筍封的,蓋上不用釘貫,以待事畢之後,易於開蓋。此棺若是時常棺柩,原有這樣款式,所以不動眾人猜疑,眾目共看來,狄千歲果已死了。這是王禪老祖靈丹之妙,吃下此丹能延四十九日期。此時收驗已完,眾文武大臣各已散去回行不表。
再說當時張忠乃巧與老太君商議說:「來朝待小侄與石玉前往此處近地尋個好地方,然後就與狄大哥出棺。」太太說:「賢侄之言有理。」當時太太眾丫鬟暫且回歸王府,一刻坐轎而去。
且說次日,張忠、石玉二人喚焦、孟送太太回府去了。此時張、石弟兄往各處找尋,在遊龍驛三里外,湊巧有個天王廟,這廟宇僧道全無一人,只剩得一間冷落凋零廟宇。原因五年前廟宇中傳說出了一個妖怪,日午還算定淨,晚上就不得平寧。人傳說妖怪弄死人,所以至今還無人敢在此出人。此地原是十方所住,如今平西千歲在此暫停棺柩,怎敢言個不字?此時張忠、石玉二人看見此廟直進去,只見廟內一連三大進深後廂,還有廚子房,龕著俱齊。張忠說:「好了,此地正是大哥隱居之處。」二人十分如意,說待第三天然後遷棺。至今兄弟商議定,不回驛中,一程快馬回歸王府,將此說知太太。老太君說:「二位賢侄調停就是,總是有勞二位,老身反覺不安。」二人說:「伯母,何出此言!此乃小侄應該之事。」暫且不表。不知狄爺如何出棺,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