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  至  第八〇

71**時間: 地點:
    (須臾,有使者至,令送直還。)
    (遂活,說其事。)
    (時其子甚無恙。)
    (眾人皆試之。)
    (後五六日,直子果病,即二日死矣。)
    (○魏靖)
    (魏靖,鉅鹿人,解褐武城尉。)
    (時曹州刺史李融令靖知捕賊,賊有叔為僧而止盜贓。)
    (靖案之,原其僧。)
    (刺史讓靖以寬典,自案之,僧辭引伏。)
    (融命靖仗殺之。)
    (載初二年夏六月,靖會疾暴卒,權殮已畢,將冥婚舅女,故未果葬。)
    (經十二日,靖活,呻吟棺中,弟姪懼走,其母獨命斧開棺,以口候靖口,氣微
    (暖。)
    (久之目開。)
    (身肉俱爛,徐以牛乳乳之。)
    (既愈,言初死,經曹司,門衛旗戟甚肅。)
    (引見一官,謂靖何為打殺僧,僧立於前,與靖相論引。)
    (僧辭窮,官謂靖曰)
久 之:公無事,放還。
菩 薩:(左右曰)肉已壞。
菩 薩:(官令取藥,以紙裹之)可還他舊肉。
    (既領還,至門聞哭聲,驚懼不願入。)
    (使者強引之。)
    (及房門,使者以藥散棺中,引靖臂推入棺,頹然不復覺矣。)
    (既活,肉蠹爛都盡,月餘日如故。)
    (初至宅中,犬馬雞鵝悉鳴,當有所見矣。)
    (○楊再思)
    (神龍元年,中書令楊再思卒。)
    (其日,中書供膳亦死,同為地下所由引至王所。)
菩 薩:(王問再思)在生何得有許多罪狀既多,何以收贖?
久 之:(再思言)己實無罪。
    (王令取簿來。)
    
    
72**時間: 地點:
久 之:(須臾,有黃衣吏持簿至,唱再思罪云)如意元年,默啜陷瀛、檀等州,國家遣
    兵赴救少,不敵。有人上書諫,再思違諫遣行,為默啜所敗,殺千餘人。大足元
    年,河北蝗蟲為災,烝人不粒。再思為相,不能開倉賑給,至今百姓流離,餓死
    者二萬餘人。間相□理陰陽,再思刑政不平,用傷和氣,遂令河南三郡大水,漂
    溺數千人。
    (如此者凡六七件,示再思。)
    (再思再拜伏罪。)
    (忽有手大如牀,毛鬣可畏,攫再思,指間血流,騰空而去。)
久 之:(王問供膳,何得至此,所由對云)欲問其人。
菩 薩:無過,宜放回。
    (供膳既活,多向人說其事。)
    (為中宗所聞,召問,具以實對。)
    (中宗命列其事跡於中書廳記之云。)
    (○金壇王丞)
    (開元末,金壇縣丞王甲,以充綱領戶稅在京,於左藏庫輸納。)
使 者:(忽有至庫所)王令召丞。
    (甲倉卒隨去,出城行十餘里,到一府署。)
    (入門,聞故左常侍崔希逸語聲。)
    (王與希逸故三十年,因問門者,具知所以,求為通刺。)
希 逸:(門者入白)此人何在?
    (遽令呼入,相見驚喜。)
希 逸:(謂甲曰)知此是地府否?
    (甲始知身死,悲感久之。)
久 之:(復問)曾見崔翰否?
    (翰是希逸子。)
希 逸:(王云)入城已來,為開庫司,未暇至宅。
希 逸:(笑曰)真輕薄士,以死生易懷。
希 逸:(因問其來由,王云)適在庫中,隨使至此,未了其故。
    (有頃,外傳王坐。)
希 逸:(崔令傳語白王云)金壇王丞,是己親友,計未合死,事了。願早遣,時熱,恐
    其舍壞。
希 逸:(王引入,謂甲曰)君前任縣丞受贓相引。
    (見丞著枷,坐庭樹下。)
希 逸:(問云)初不同情,何故見誣?
子 玉:(丞言)受罪辛苦,權救倉卒。
希 逸:(王云)若不相關,即宜放去。
    (出門,詣希逸別。)
希 逸:卿已得還,甚善。傳語崔翰,為官第一莫為人作枉,後自當之,取錢必折今生壽
    。每至月朝十五日,宜送清水一瓶,置寺中佛殿上,當獲大福。
子 玉:(甲問)此功德云何?
希 逸:冥間事,卿勿預知,但有福即可。
    (言畢送出,至其所,遂活。)
    (○韋延之)
    (睦州司馬韋延之,秩滿,寄居蘇州嘉興。)
    (大歷八年,患痢疾,夏月獨寐廳中。)
延 之:(忽見二吏云)長官令屈。
延 之:長官為誰?
希 逸:(吏云)奉命追公,不知其他。
    (延之疑是鬼魅,下地欲歸。)
延 之:(吏便前持其袂)追君須去,還欲何之?
    (延之身在牀前,神乃隨出。)
    (去郭,復不見陂澤,但是陸路。)
    (行數十里,至一所,有府署。)
    (吏將延之過大使,大使傳語領過判官。)
    (吏過延之,判官襴笏下階,敬肅甚謹。)
延 之:(因謂延之曰)有人論訟,事須對答。
    (乃令典領於司馬對事。)
    (典引延之至房,房在判官廳前。)
    (廳如今縣令廳,有兩行屋,屋間悉是房,房前有斜眼格子,格子內板牀坐人,
    (典令延之坐板牀對事。)
    
    
73**時間: 地點:
    (須臾,引囚徒六七人,或枷或钅巢或露首者,至延之所。)
延 之:(典云)汝所論訟韋司馬取錢,今冥獻酬自直也。
判 官:所訴是誰?
延 之:是韋冰司馬,實不識此人。
判 官:(典便賀司馬云)今得重生,甚喜。
    (乃引延之至判官所,具白,判官亦甚相賀,處分令還,白大使,放司馬回。)
    
    (典復領延之至大使廳,大使已還內,傳語放韋司馬去,遣追韋冰。)
    
    
74**時間: 地點:
判 官:(須臾,綠衫吏把案來,呵追吏)何故錯追他人?
    (各決六十,流血被地,令便送還。)
延 之:欲見向後官職。
判 官:(吏云)何用知之?
    (延之苦請,吏開簿,延之名後,但見白紙,不復有字,因爾遂出。)
    (行百餘步,見吏拘清流縣令鄭晉客至,是延之外甥。)
延 之:汝何故來?
    (答曰:「被人見訟」。)
延 之:(晉客亦問延之云)何故來?
延 之:吾錯被追,今得放還。
    (晉客稱善數四,欲有傳語,吏拘而去,意不得言。)
延 之:(但累回顧云)舅氏千萬。
    (延之至舍乃活。)
延 之:(問晉客)死來五六日。
    (韋冰宅住?上元,即以延之重生其明日韋冰卒。)
    (○霍有鄰)
    (開元末,霍有鄰為汲縣尉,在州直刺史。)
    (刺史段崇簡嚴酷,會寮長之。)
    (日中後索羊腎,有鄰催促,屠者遑遽,未及殺羊,破肋取?腎。)
    (其夕,見吏云)
有 鄰:王追。
    (有鄰隨吏見王。)
有 鄰:(王云)有訴君雲,不待殺了,生取其腎,何至如是耶?
有 鄰:此是段使君殺羊,初不由己。
有 鄰:(王令取崇簡食料,為閱畢,謂羊曰)汝實合供段使君食,何得妄訴霍少府!
    (驅之使出。)
    (令本追吏送歸。)
    (有鄰還經一院,雲御史大夫院。)
有 鄰:(問吏)此是何官乎?
延 之:(吏云)百司並是,何但於此。
延 之:(復問大夫為誰)狄仁杰也。
有 鄰:狄公是亡舅,欲得一見。
    (吏令門者為通。)
    
    
75**時間: 地點:
    (須臾,召入。)
    (起立,見有鄰,悲哭畢)
仁 杰:汝得放還耶?
    (呼令上座。)
    (有佐史過案,問是何案)
仁 杰:李適之得宰相。
仁 杰:(又問天曹判未)諸司並了,已給五年。
    (判紙餘,方畢,回謂有鄰)
仁 杰:汝來多時,屋室已壞。
有 鄰:(令左右取兩丸藥與之)持歸,可研成粉,隨壞摩之。
    (有鄰拜辭訖。)
    (出門十餘里,至一大坑,為吏推落,遂活。)
    (時炎暑,有鄰死經七日方活,心雖微暖,而形體多壞。)
    (以手中藥作粉,摩所壞處,隨藥便愈。)
    (數日能起,崇簡占見,問其事,嗟歎久之。)
    (後月餘,李適之果拜相。)
    (○皇甫恂)
    (安定皇甫恂,以開元中初為相州參軍。)
    (有疾暴卒,數食頃而蘇。)
    (刺史獨孤思莊,好名士也。)
    (聞其重生,親至恂所。)
    (問其冥中所見。)
有 鄰:(云)甚了了,但苦力微,稍待徐說之。
    (頃者,恂初至官,嘗攝司功。)
    (有開元寺主僧,送牛肉二十斤。)
    (初亦不了其故,但受而食之。)
    (適爾被追,乃是為僧所引。)
判 官:(既見判官)何故殺牛?
有 鄰:(恂云)生來蔬食,不曾犯此。
    (令呼僧,俄而僧負枷至,謂恂曰)
判 官:已殺與君,君實不知,所以相引,欲求為追福耳。
判 官:(因白)殺牛己自當之,但欲與參軍有言。
判 官:唯。
判 官:(僧乃至恂所,謂恂曰)君後至同州判司,為我造■■羅尼幢。
有 鄰:(恂問)相州參軍何由得同州掾官且餘甚貧,幢不易造,如何?
判 官:(僧云)若不至同州則已,必得之,幸不忘所托。然我辯伏,今便受罪,及君得
    同州,我罪亦畢,當托生為豬。君造幢之後,必應設齋慶度,其時會有所睹。
    (恂乃許之。)
    (尋見牛頭人以股叉叉其頸去,恂得放還。)
    (思莊素與僧善,召而謂之,僧甚悲懼,因散其私財為功德。)
    (後五日,患頭痛,尋生三癰,如叉之狀,數日死。)
    (恂自相州參軍遷左武衛兵曹參軍,數載,選受同州司士。)
    (既至,舉官錢百千,建幢設齋。)
    (有小豬來師前跪伏,齋畢,繞幢行道數百轉,乃死。)
    (○裴齡)
    (開元中,長安縣尉裴齡常暴疾數日。)
判 官:(至正月十五日夜二更後,堂前忽見二黃衫吏持牒云)王追。
    (齡辭已疾病,呼家人取馬,久之不得,乃隨吏去。)
    (見街中燈火甚盛,吏出門行十餘里,煙火乃絕。)
    (唯一迳在衰草中。)
    (可行五十里,至一城,牆壁盡黑,無諸樹木。)
    (忽逢白衣居士,狀貌瑰偉,謂二吏曰)
家 人:此人無罪,何故追來?
久 之:(顧視齡曰)君知死未?
久 之:(齡因流涕,合掌白居士)生不曾作罪業,至此,今為之奈何求見料理。
家 人:(居士謂吏曰)此人衣冠,且又無過,不宜去其巾帶。
    (吏乃還之。)
    (因復入城,數裡之間,見朱門爽麗,奇樹鬱茂。)
    (前謂一官,雲是主簿。)
    (主簿遣領付典,勘其罪福。)
家 人:(典云)君無大罪,理未合來。
家 人:(齡便苦請救助,檢案云)殺一驢,所以追耳。然其驢執是市吏殺,君第不承,
    事當必釋。
    
    
76**時間: 地點:
    (須臾,王坐,主簿引齡入。)
家 人:(王問)何故追此人?
久 之:(主簿云)市吏便引,適以詰問。
家 人:實求腸,不遣殺驢。
    (言訖,見市吏枷項在前,有驢、羊、雞、豕數十輩隨其後。)
家 人:(王問市吏)何引此人?
久 之:(驢便前云)實為市吏所殺,將肉賣與行人,不關裴少府事。
    (市吏欲言,其他羊、豕等各如所執。)
家 人:(王言)此人尚有數政官彔,不可久留,宜速放去。若更遲延,恐形骸隳壞。
久 之:(因謂齡曰)令放君回,當萬計修福。
    (齡再拜出。)
久 之:(王復令呼,謂主簿)可領此人觀諸地獄。
    (主簿令引齡前行,入小孔中。)
    (見牛頭卒以叉刺人,隨業受罪。)
    (齡不肯觀,出小孔,辭主簿畢,復往別吏。)
久 之:(吏云)我本戶部令史。
一 人:我本京兆府史,久在地府,求生人間不得。君可為寫《金光明經》、《法華》、
    《維摩》、《涅》等經,兼為設齋度,我即得生人間。
一 人:(齡悉許之,吏復求金銀錢各三千貫,齡云)京官貧窮,實不能辦。
久 之:(吏云)金錢者,是世間黃紙錢;銀錢者,白紙錢耳。
一 人:(齡曰)若求紙錢,當亦可辦,不知何所送之?
久 之:(吏云)世作錢於都市,其錢多為地府所收。君可呼鑿錢人,於家中密室作之,
    畢,可以袋盛,當於水際焚之,我必得也。受錢之時,若橫風動灰,即是我得;
    若有風颺灰,即為地府及地鬼神所受,此亦宜為常占。然鬼神赤饑,燒錢之時,
    可兼設少佳酒飯,以兩束草立席上,我得映草而坐,亦得食也。
    (辭訖,行數裡,至舍。)
    (見家人哭泣,因爾覺痛,遍身恍惚,迷悶久之,開視遂活。)
    (造經像及燒錢畢,十數日,平復如常。)
    (○六合縣丞)
    (六合縣丞者,開元中暴卒。)
    (數日即蘇,雲,初死,被拘見判官,雲是六合劉明府。)
    (相見悲喜,問家安否。)
判 官:(丞云)家中去此甚邇,不曾還耶?
久 之:(令云)冥陽道殊,何由得往?
判 官:(丞云)郎君早擢第,家甚無橫,但夫人年老,微有風疾耳。
久 之:(令云)君算未盡,為數羊相訟,所以被追。宜自剖析,當為速返。
    
    
77**時間: 地點:
    (須臾,有黑雲從東來,雲中有大船轟然墜地,見羊頭四枚。)
判 官:何以枉殺此輩?
久 之:刺史正料,非某之罪。
    (二頭寂然。)
判 官:(罵云)汝自負刺史命,何得更訟縣丞!
    (船遂飛去。)
判 官:(羊大言云)判官有情,會當見帝論之。
判 官:(謂丞曰)帝是天帝也,此輩何由得見,如地上天子,百姓求見,不亦難乎然終
    須為作功德爾。
    (言畢,放丞還。)
    (既出,見一女子,狀貌端麗,來前再拜。)
判 官:(問其故)身是揚州譚家女,頃被召至,以無罪蒙放回。門吏以色美,曲相留連
    。離家已久,恐舍宅頹壞,今君得還,幸見料理。我家素富,若得隨行,當奉千
    貫,兼永為姬妾,無所吝也。
    (以此求哀。)
    (丞入白判官,謂丞曰)
判 官:千貫我得二百,我子得二百,餘六百屬君。
    (因為書示之。)
判 官:我二百可為功德。
久 之:(便呼吏問)何得勾留譚家女子?
    (決吏二十,遣女子隨丞還。)
    (行十餘里,分路各活。)
    (丞既痊平,便至譚家訪女。)
    (至門,女聞語聲,遽出再拜。)
久 之:(辭曰)嘗許為妾,身不由己,父母遣適他人。今將二百千贖身,餘一千貫如前
    契。
    (丞得錢,與劉明府子,兼為設齋功德等。)
    (天寶末,其人尚在焉。)
    (○薛濤)
    (江陵尉薛濤,以乾元中死三日活。)
久 之:(自言初逢一吏,持貼云)王使追。
    (押帖作「祜」字,濤未審是何王,鞲馬便去。)
    (行可十餘里,至一城,其吏排闥便入。)
    (廳中一人,羽衛如王者,濤入再拜。)
一 人:(王問)君是荊州吏耶?
久 之:(濤曰)是。
一 人:(王曰)罪何多也!今訴君者,不可勝數。
久 之:往任成固縣尉,成固主進鷹鷂,濤典其事,不得不殺,殺多誠有之。
一 人:(王曰)殺有私乎?
久 之:亦有之。
一 人:公私孰多?
久 之:私少於公。
一 人:(王曰)誠之,然君祿福有厚,壽命未已,彼亦無如君何,不得不追對耳。
    (令濤出門,遍謝諸命。)
    (濤至,見雉兔等遍滿數頃,皆飛走逼濤。)
一 人:(濤云)天子按鷹鷂,非我所為。觀君輩意旨,盡欲殺我,其何故也適奉命為君
    寫經像,使皆托生,何必眾人殺一命也?
    (王又令人傳語。)
    (久之,稍稍引去。)
    (濤入,之曰)
王 謂:君算未盡,故特為君計,還宜作功德,以自贖耳。
    (濤再拜數四。)
王 謂:君讀書否?
久 之:頗常讀之。
王 謂:知晉朝有羊祜否?
久 之:知之。
王 謂:即我是也。我昔在荊州,曾為刺史,卒官舍。故見君江陵之吏,增依依耳。
    (言訖辭出。)
    (命所追之吏送之歸舍,遂活。)
    (○鄧成)
    (鄧成者,豫章人也,年二十餘。)
    (曾暴死,所由領至地獄,先過判官。)
    (判官是刺史黃麟,麟即成之表丈也。)
    (見成悲喜,具問家事。)
判 官:(成語之)悉皆無恙。
    (成因求哀。)
判 官:(麟云)我亦欲得汝歸,傳語於我諸弟。
    (遂入白王。)
判 官:(既出曰)已論放汝訖。
久 之:(王召成問云)汝在生作何罪業,至有爾許冤對然算猶未盡,當得復還,無宜更
    作地獄冤也。
    (尋有畜生數十頭來噬成。)
王 謂:鄧成已殺爾輩,復殺鄧成,無益之事。我今放成卻回,令為汝作功德,皆使汝托
    生人間,不亦善哉!
久 之:(悉云)不要功德,但欲殺鄧成耳。
王 謂:如此於汝何益殺鄧成,汝亦不離畜生之身。曷若受功德,即改為人身也?
    (諸輩多有去者,唯一驢頻來蹋成,一狗齧其衣不肯去。)
    (王苦救衛,然後得免。)
    (遂遣所追成吏送之。)
王 謂:(出過麟,麟謂成曰)至喜莫過重生,汝今得還,深足忻慶。吾雖為判官,然日
    日恒受罪。汝且住此,少當見之。
    (俄有一牛頭卒,持火來。)
    (從麟頂上然至足,麟成灰遂滅,尋而復生。)
王 謂:(悲涕良久,謂成曰)吾之受罪如是,其可忍也!汝歸,可傳語弟,努力為造功
    德,令我得離此苦。然非我本物,雖為功德,終不得之。吾先將官料置得一莊子
    ,今將此造經佛,即當得之。或恐諸弟為恍惚,不信汝言,持吾玉簪還以示之。
    
    (因拔頭上簪與成。)
    (麟前有一大水坑,令成合眼,推入坑中,遂活。)
    (其父母富於財,憐其子重生,數日之內,造諸功德。)
    (成既愈,遂往黃氏為說麟所托,以平簪還之。)
    (黃氏識簪,舉家悲泣,數日乃賣莊造經也。)
    (○張瑤)
    (東陽張瑤病死,數日方活。)
    (雲,被所由領過一府舍,中有貴人,儐從如王者。)
    (瑤至庭內,見其所殺眾生盡來對。)
    (瑤曾殺一牛,以布兩端與之追福,其牛亦在中庭,角戴兩布。)
王 謂:(又曾供養病?僧,其僧亦來,謂所司曰)張瑤持《金剛經》,滿三千遍,功德
    已入骨。又寫《法華經》一部,福多罪少,故未合死。
    (所司命秤之。)
    (畜生盡起,而瑤猶在地上。)
    (所司取司命簿勘之。)
王 謂:(一紫衣引黃衫吏抱黃簿至)張瑤名已掩了,合死。
    (視簿,有紙帖掩其名。)
    (又命取太山簿。)
王 謂:(頃之,亦紫衣吏人引黃衫吏持簿至)張瑤掩了,合死。
使 者:(又命取合內簿檢)名始掩半,未合死。
王 謂:(王問瑤)汝名兩處全掩,一處掩半,六分之內,五分合死,故不合復生。以功
    德故,放汝歸閻浮地。勿復殺生。
    (命瑤入地獄,遍見受罪,火坑鑊湯,無不見有。)
王 謂:(僧曰)汝勿復為罪。
王 謂:(遂即以印印其股)將此為信。
    (既活,印甚分明,至今未滅。)
    (七)
    (○河南府史)
    (洛陽郭大娘者,居毓財裡,以當壚為業,天寶初物故。)
    (其夫姓王,作河南府史,經一年,暴卒。)
    (數日復活,自說初被追見王)
王 謂:此人雖好酒,且無狂亂,亦不孤負他人,算又未盡,宜放之去。
    (處分訖,令所追人引入地獄,示以罪報。)
    (初至糞池獄,從廣數頃,悉是人糞。)
    (見其妻糞池中受穢惡,出沒數四。)
    (某悲涕良久。)
    (忽見一人頭,從空中落,隨池側,流血滂沱。)
一 人:(某問)此是何人頭也?
使 者:是秦將白起頭。
一 人:(某曰)白起死來已千餘載,那得復新遇害!
使 者:白起以詐坑長平卒四十萬眾,天帝罰之,每三十年一斬其頭,迨一劫方已。
    (又去一城中,悉是煻煨火,有數千人奔走其間,遙望城間馳欲出,至輒已閉,
    (盤回其間,苦痛備急。)
王 謂:(事了別王)汝好飲酒,亦是罪,終須與一疾。不然,無誡將來。
    (令左右以竹杖染水,點其足上。)
    (因推坑中,遂活。)
    (腳上點處,成一釘瘡,痛不可忍。)
    (卻後七年方死。)
    (○周頌)
    (周頌者,天寶中進士登科。)
    (永泰中,授慈溪令,在官,夜暴卒。)
    (為地下有司所追,至一城,其人將頌見王。)
    (門外忽逢吉州刺史梁乘,問頌)
其 人:何以至此地獄耶?
    (初,頌雖死,意猶未悟,聞道地獄,心甚淒然。)
其 人:(因哽咽悲涕,向乘云)母老子幼,漂寄異城,奈何而死,求見修理。
王 謂:(乘言)當相為白,君第留此。
王 謂:(入門,聞呵叱云)判官見王。
    (乃出,謂頌曰)
久 之:已論遣。君宜暫見王,無苦也。
    (有頃,使者引頌入見王。)
    (王形貌甚偉,頭有兩角,問頌曰)
使 者:公作官,不橫取人財否?
久 之:(頌云)身是平時進士出身,官至慈溪縣令,皆是累歷,未常非理受財。
    (王令檢簿。)
久 之:(檢訖)甚善甚善!既無勾當,即宜還家。衣裳得無隳壞耶?
久 之:(頌意謂衣裳是形骸,便答云)適爾辭家,衣裳故當未損。
    (再拜辭出。)
久 之:(乘甚喜)王已相釋,理可早去。
使 者:(頌云)道路茫昧,何爾歸去?
    (乘令追人送頌。)
    (行數裡,大罵云)
其 人:何物等流,使我來去迎送如是!獨不解一言相識,孤恩若是。如得五千貫,當送
    汝還。
使 者:(頌云)紙錢五千貫,理易辦。
    (因便許之。)
    (使者乃行十餘里,至一石井,坐其側,復求去。)
其 人:入井即活,更何所之。
    (遂推頌落井而活。)
    (○盧弁)
    (盧弁者,其伯任湖城令,弁自東都就省,夜宿第二谷。)
    (夢中見二黃衣吏來追,行至一所,有城壁。)
    (入城之後,欲過判官,屬有使至,判官出迎。)
    (吏領住一宿下,其屋上有蓋,下無梁,柱下有大磨十枚,磨邊有婦女數百,磨
    (恒自轉,牛頭卒十餘,以大箕抄婦人置磨孔中,隨磨而出,骨肉粉碎。)
    (若痛之聲,所不忍聞。)
    (弁於眾中見其伯母,即湖城之妻也。)
    (相見悲喜,各問其來由。)
伯 母:(弁曰)此等受罪云何?
其 人:坐妒忌,以至於此。
伯 母:(弁曰)為之奈何?
伯 母:汝素持《金剛經》,試為我誦,或當滅罪。
    (弁因持經,磨遂不轉,受罪者小息。)
伯 母:(牛頭卒持叉來弁所,怒曰)何物郎君,來此誦經,度人作事?
其 人:(弁對曰)伯母在此。
伯 母:(卒云)若惜伯母,可與俱去。
    (弁遂將伯母奔走出城,各歸就活。)
    (初,弁唯一小奴同行,死已半日,其奴方欲還報,會弁已蘇。)
    (後數日,至湖城。)
    (入門,遇伯設齋,家人見弁,驚喜還報。)
伯 母:(迎執其手曰)不遇汝,當入磨中。今得重生,汝之力也。
    (○李及)
    (李及者,性好飲酒,未嘗餘瀝。)
    (所居在京積善裡,微疾暴卒。)
    (通身已冷,唯心微暖,或時屍語,狀若詞訴。)
    (家人以此日夜候其活,積七八日方蘇。)
    (自雲,初有鬼使,追他人,其家房中先有女鬼,以及飲酒不澆漓,乃引鬼使追
    (及。)
    (及知錯追己,故屢屍語也。)
    (其鬼大怒,持及不捨,行三十餘里,至三門,狀若城府,領及見官。)
判 官:不追李及何忽將來?
    (及又極理稱枉。)
    (官怒,撻使者二十,令送及還。)
    (使者送及出門,不復相領。)
    (及經停曹司十日許,見牛車百餘具,因問吏)
使 者:此是何適?
判 官:祿山反,殺百姓不可勝數,今日車般死按耳。
判 官:(時祿山尚未反,及言)祿山不反,何得爾為?
使 者:(吏云)尋當即反。
    (又見數百人,皆理死按甚急。)
    (及尋途自還,久之至舍,見家人當門,不得入。)
    (因往南曲婦家將息,其婦若有所感,悉持及衣服玩具等,中路招之,及乃隨還
    (。)
    (見屍臥在牀,力前便活耳。)
    (○阿六)
    (饒州龍興寺奴名阿六,寶應中死,隨例見王。)
使 者:(地下所由云)汝命未盡,放還。
    (出門,逢素相善胡。)
    (其胡在生,以賣餅為業,亦於地下賣餅。)
    (見阿六忻喜,因問家人,並求寄書。)
久 之:(持一書謂阿六曰)無可相贈,幸而達之。
    (言畢,推落坑中,乃活。)
    (於手中得胡書,讀云)
家 人:在地下常受諸罪,不得托生,可為造經相救。
    (詞甚淒切。)
    (其家見書,造諸功德。)
家 人:(奴夢胡云)勞為送書,得免諸苦,今已托生人間,故來奉謝,亦可為謝妻子。
    
    (言訖而去。)
    (○郜澄)
    (郜澄者,京兆武功人也。)
    (嘗因選集至東都,騎驢行槐樹下,見一老母,雲善相手,求澄手相。)
伯 母:(澄初甚惡之)彼此俱閒,何惜來相。
    (澄坐驢上,以手授之。)
伯 母:(母看畢,謂澄曰)君安所居,道里遠近宜速還家,不出十日,必死。
    (澄聞甚懼,求其料理。)
伯 母:施食糧獄,或得福助,不然,必不免。
    (澄竟如言,市食糧獄。)
    (事畢,往見母。)
    (令速還,澄自爾便還。)
    (至武功一日許,既無疾,意甚歡然。)
    (因脫衫出門,忽見十餘人,拜迎道左。)
伯 母:(澄問所以)是神山百姓,聞公得縣令,故來迎候。
家 人:(澄曰)我不選,何得此官?
    
    
78**時間: 地點:
    (須臾,有策馬來者,有持綠衫來者,不得已,著衫乘馬,隨之而去。)
    (行之十里,有碧衫吏,下馬趨澄拜。)
家 人:(問之)身任慈州博士,聞公新除長史,故此遠迎。
    (因與所乘馬載澄,自乘小驢隨去。)
家 人:(行二十里所,博士奪澄馬,澄問)何故相迎,今復無禮?
伯 母:(博士笑曰)汝是新死鬼,官家捉汝,何得有官乎!
    (其徒因驅澄過水。)
    (水西有甲宅一所,狀如官府。)
伯 母:(門榜云)中丞理冤屈院。
    (澄乃大叫冤屈,遣問)
中 丞:有何屈?
伯 母:澄算未盡,又不奉符,枉被鬼拘彔。
中 丞:有狀否?
伯 母:(澄曰)倉卒被拘,實未有狀。
    (中丞與澄紙,令作狀,狀後判檢。)
    (旁有一人,將檢入內。)
    (中丞後舉一手,求五百千,澄遙許之。)
中 丞:(檢云)枉被追彔,算實未盡。
    (中丞判放,又令檢人領過大夫通判。)
    (至廳,見一佛廩小胡,頭冠氈帽,著靴,在廳上打葉錢。)
中 丞:(令通云)中丞親人,令放卻還生。
    (胡兒持按入,大夫依判,遂出。)
中 丞:(復至王所,通判守門者,就澄求錢,領人大怒曰)此是中丞親眷,小鬼何敢求
    錢?
    (還報中丞,中丞令送出外。)
    (澄不知所適,徘徊衢路。)
    (忽見故妹夫裴氏,將千餘人西山打獵,驚喜問澄)
中 丞:何得至此?
    (澄具言之。)
中 丞:(裴云)若不相值,幾成閒鬼,三五百年,不得變轉,何其痛哉!
    (時府門有賃驢者,裴呼小兒驢,令送大郎至舍,自出二十五千錢與之。)
    (澄得還家,心甚喜悅。)
    (行五六里,驢弱,行不進,日勢又晚,澄恐不達。)
    (小兒在後百餘步唱歌,澄大呼之。)
    (小兒走至,以杖擊驢,驚澄墮地,因爾遂活。)
    (○王勛)
    (華州進士王勛,嘗與其徒趙望舒等入華岳廟。)
    (入第三女座,悅其倩巧而蠱之,即時便死。)
    (望舒惶懼,呼神巫,持酒饌,於神前鼓舞。)
    (放生,怒望舒曰)
久 之:我自在彼無苦,何令神巫彈琶琶呼我為!
久 之:(眾人笑而問之)女初藏己於車中,適繾綣,被望舒彈琶琶告王,令一黃門搜諸
    婢車中,次諸女,既不得已,被推落地,因爾遂活矣。
    (○周哲滯妻)
    (汝南周哲滯妻者,戶部侍郎席豫之女也。)
    (天寶中,暴疾,危亟殆死。)
    (平生素有衣服,悉舍為功德。)
    (唯有一紅地繡珠綴背襠,是母所賜,意猶惜之,未施,其疾轉劇,又命佛工以
    (背襠於疾所鑄二軀佛,未畢而卒。)
    (初,群鬼搏撮席氏,登大山,忽聞背後有二人喚,令且住,群鬼乃遷延不敢動
    (。)
    (二人既至,顏色滋黑,灰土滿面。)
    (群鬼畏懼,莫不駭散。)
    (遂引席氏還家,聞家人號哭。)
    (二人直至屍前,令入其中,乃活。)
    (二人即新鑄二佛也。)
    (○劉長史女)
    (吉州劉長史無子,獨養三女,皆殊色,甚念之。)
    (其長女年十二,病死官舍中。)
    (劉素與司丘掾高廣相善,俱秩滿,與同歸。)
    (劉載女喪還。)
    (高廣有子,年二十餘,甚聰慧,有姿儀。)
    (路次豫章,守冰不得行。)
    (兩船相去百餘步,日夕相往來。)
久 之:(一夜,高氏子獨在船中披書,二更後,有一婢,年可十四五,容色甚麗,直詣
    (高云)長史船中燭滅,來乞火耳。
    (高子甚愛之,因與戲調,妾亦忻然就焉。)
久 之:(曰)某不足顧,家中小娘子,豔絕無雙,為郎通意,必可致也。
    (高甚驚喜,意為是其存者,因與為期而去。)
久 之:(至明夜,婢又來曰)事諧矣,即可便待。
    (高甚踴躍,立候於船外。)
    (時天無纖雲,月甚清朗。)
    (有頃,遙見一女,自後船出,從此婢直來。)
    (未至十步,光彩映發,馨香襲人。)
    (高不勝其意,便前持之。)
    (女縱體入懷,姿態橫發,乃與懼就船中,倍加款密。)
    (此後夜夜輒來,情念彌重。)
久 之:(如此月餘日,忽謂高曰)欲論密事,得無嫌難乎?
中 丞:(高曰)固請說之。
久 之:(乃曰)兒本長史亡女,命當更生,業得承奉君子,若垂意相彩,當為白家令知
    也。
久 之:(高大驚喜)幽明契合,千載未有,方當永同枕席,何樂如之!
中 丞:(女又曰)後三日必生,使為開棺,夜中以面乘霜露,飲以薄粥,當遂活也。
    (高許諾。)
    (明旦,遂白廣。)
    (廣未之甚信,亦以其絕異,乃使詣劉長史,具陳其事。)
中 丞:(夫人甚怒曰)吾女今已消爛,寧有玷辱亡靈,乃至此耶!
    (深拒之。)
    (高求之轉苦。)
中 丞:(至夜,劉及夫人俱夢女曰)某命當更生,天使配合,必謂喜而見許,今乃靳固
    如此。是不欲某再生耶?
    (及覺,遂大感悟。)
    (亦以其姿色衣服,皆如所白,乃許焉。)
    
    
79**時間: 地點:
    (至期,乃共開棺,見女姿色鮮明,漸有暖氣,家中大驚喜,乃設幃幕於岸側,
    (舉置其中。)
    (夜以面承露,晝哺飲,父母皆守視之。)
    
    
80**時間: 地點:
    (一日,轉有氣息,稍開目,至暮能言。)
    (數日如故。)
    (高問其婢,雲,先女死,屍柩亦在舟中。)
    (女既蘇,遂臨,悲泣與決。)
    (乃擇吉日,遂於此地成婚。)
    (後生數子,因名其地,號為『禮會村』也。)
    (○岐王范)
    (開元初,岐王范以無子,求葉道士淨能為奏天曹。)
中 丞:(聞天曹報答云)范業無子。
    (淨能又牒天曹,為范求子。)
    (天曹令二人取敬愛寺僧為岐王子。)
中 丞:(鬼誤至善慧寺大德房,大德云)此故應誤,我修兜率天業,不當為貴人作子,
    當敬愛寺僧某乙耳。
    (鬼遂不見,竟以此亡。)
    (經一年,岐王生子。)
    (年六七歲,恒求敬愛寺禮拜。)
    (王亦知其事,任意遊歷,至本院,若有素。)
    (及年十餘,竟不行善,唯好持彈,彈寺院諸鴿迨盡耳。)
    (○太華公主)
    (世傳太華公主者,高宗王皇后後身,雖為武妃所生,而未嘗歡毅,見妃輒嗔。
    ()
    (年數歲,忽求念珠。)
公 主:(左右問)何得此物?
    (恒言有,但諸人不知。)
    (始皇后雖惡終,然其所居之殿及平素玩弄俱在。)
    (後保母抱從殿所過,因回指云)
公 主:我珠在殿寶帳東北角。
    (使人求之,果得焉。)
    (○孫緬家奴)
    (曲沃縣尉孫緬家奴,年六歲,未嘗解語。)
公 主:(後緬母臨階坐,奴忽瞪視,母怪問之,奴便笑云)娘子總角之時,曾著黃裙白
    裶襦,養一野狸,今猶憶否?
    (母亦省之。)
公 主:(奴云)爾時野狸,即奴身是也。得走後,伏瓦溝中,聞娘子哭泣聲。至暮乃下
    ,入東園,園有古■塚,狸於此中藏活。積二年,後為獵人擊殪,因隨例見閻羅
    王。王曰:『汝更無罪,當得人身。』送生海州,為乞人作子。一生之中,赤饑
    寒,年至二十而死。又見王,王云:『與汝作貴人家奴,奴名雖不佳,然殊無憂
    懼。』遂得至此。今奴已三生,娘子故在,猶無恙有福,不其異乎!
    (○唐堯臣)
    (張師覽善卜塚,弟子王景超傳其業-元中,唐堯臣卒於鄭州,師覽使景超為定
    (葬地。)
公 主:(葬後,唐氏六畜等皆能言,罵云)何物蟲狗,葬我著如此地。
    (家人惶懼,遽移其墓,怪遂絕。)
    (○奴官塚)
    (縣有後漢奴官塚。)
    (初,村人田於其側,每至秋獲,近塚地多失穟不稔,積數歲,已苦之。)
    (後恒夜往伺之,見四大鵝從塚中出,食禾,逐即入去。)
    (村人素聞奴官塚有寶,乃相結開之。)
    (初入埏前,見有鵝,鼓翅擊人,賊以棒反擊之,皆不復動,乃銅鵝也。)
    (稍稍入外廳,得寶劍二枚,其他器物不可識者甚眾。)
    (次至大藏,水深,有紫衣人當門立,與賊相擊。)
    (賊等群爭往擊次,衝賊走出,入縣大叫云)
其 人:賊劫吾墓!
公 主:(門主者曰)君墓安在?
其 人:正奴官塚是也。
    (縣令使里長逐賊,至皆擒之-元末,明州刺史進三十餘事。)
    (○雷鬥)
    (唐開元末,雷州有雷公與鯨鬥。)
    (鯨身出水上,雷公數十,在空中上下,或縱火,或詬擊,七日方罷。)
    (海邊居人往看,不知二者何勝,但見海水正赤。)
    (○張須)
    (唐上元中,滁州全椒人倉督張須,縣遣送牲詣州。)
    (山路險阻,淮南多有義堂及井,用庇行人。)
    (日暮暴雨,須與沙門子鄰,同入義堂。)
    (須驅馱人王老,於雨中收驢。)
    (頃之,聞雲中有聲墮地,忽見村女九人,共扶一車。)
    (王有女阿推,死已半歲,亦在車所。)
    (見王悲喜,問母妹家事,靡所不至。)
    (其徒促之乃去。)
    (初,扶車漸上,有雲擁蔽,因作雷聲,方知是雷車。)
    (○蔡希閔)
    (唐蔡希閔,家在東都。)
    (暑夜,兄弟數十人會於廳。)
    (忽大雨,雷電晦暝,墮一物於庭,作颯颯聲。)
    (命火視之,乃婦人也。)
    (衣黃綢裙布衫,言語不通,遂目為天女。)
    (後五六年,能漢語。)
    (問其鄉國,不之知。)
婦 人:(但云)本鄉食粳米,無碗器,用柳箱貯飯而食之。
    (竟不知是何國人。)
    (初,在本國,夜出,為雷取?上,俄墮希閔庭中。)
    (○徐景先)
    (唐徐景先,有弟阿四,頑嚚縱佚,每誨辱之,而母加愛念,曲為申解。)
    (因厲聲應答,雲雷奄至,曳景先於雲中。)
    (有主者,左右數十人,訶詰景先。)
婦 人:(答曰)緣弟不調,供養有缺,所以詬辱。母命釋之,非當詈母。
婦 人:(主者不識其言,尋一青衣,自空躍下,為景先對,曰)若爾放去,至家,可答
    一辯,釘東壁上,吾自令取之。
    (遂排景先墮舍前池中,出水,了無所損。)
    (求紙答辯,釘東壁,果風至而辯亡。)
    (○歐陽忽雷)
    (唐歐陽忽雷者,本名紹,桂陽人。)
    (勁健,勇於戰鬥,嘗為郡將,有名。)
    (任雷州長史,館於州城西偏,前臨大池,嘗出雲氣,居者多死。)
    (紹至,處之不疑。)
    (令人以度測水深淺,別穿巨壑,深廣類是。)
    (既成,引決水,於是雲興,天地晦冥,雷電大至,火光屬地。)
    (紹率其徒二十餘人,持弓矢排鏘,與雷師戰。)
    (衣並焦卷,形體傷腐,亦不之止。)
    (自辰至酋,雷電飛散,池亦涸竭,中獲一蛇。)
    (狀如蠶,長四五尺,無頭目,斲刺不傷,蠕蠕然。)
    (具大鑊油煎,亦不死,洋鐵汁,方焦灼。)
    (仍杵為粉,而服之至盡。)
    (南人因呼紹為「忽雷」。)
    (○成弼)
    (隋末,有道者居於太白山,煉丹砂。)
    (合大還成,因得道,居山數十年。)
    (有成弼者給侍之,道者與居十餘歲,而不告以道。)
婦 人:(弼後以家艱辭去,道者曰)子從我久,今復有憂。吾無以遺子,遺子丹十粒,
    一粒丹化十斤赤銅,則黃金矣,足以辦葬事。
    (弼乃還,如言化黃金以足用,辦葬訖,弼有異志,復入山見之。)
    (更求還丹。)
    (道者不與,弼乃持白刃劫之。)
    (既不得丹,則斷道者兩手,又不得,則刖其足,道者顏色不變。)
    (弼滋怒,則斬其頭,及解衣,肘後有赤囊,開之則丹也。)
    (弼喜,持丹下山。)
    (忽聞呼弼聲,回顧,乃道者也。)
婦 人:(弼大驚,而謂弼曰)吾不期汝至此,無德受丹,神必誅汝,終如吾矣。
    (因不見,弼多得丹,多變黃金,金色稍赤,優於常金,可以服餌。)
    (家既殷富,則為人所告,雲弼有奸。)
    (捕得,弼自列能成黃金,非有他故也。)
    (唐太宗問之,召令造黃金。)
    (金成,帝悅,授以五品官,敕令造金,要盡天下之銅乃已。)
    (弼造金,凡數萬斤而丹盡。)
    (其金所謂大唐金也,百鍊益精,甚貴之。)
    (弼既爇窮而請去,太宗令列其方,弼實不知方,訴之,帝謂其詐,怒脅之以兵
    (。)
    (弼猶自列,遂為武士斷其手,又不言,則刖其中。)
    (弼窘急,且述其本末,亦不信,遂斬之。)
    (而大唐金遂流用矣。)
    (後有婆羅門,號為別寶,帝入庫遍閱,婆羅門指金及大毯曰)
其 人:唯此二寶耳。
婦 人:毯有何奇異,而謂之寶?
    (婆羅門令舒毯於地,以水濡之,水皆流去,毯竟不濕。)
    (至今外國傳成弼金,以為寶貨也。)
    (○青泥珠)
    (則天時,西國獻毗婁博義天王下頷骨及辟支佛舌,並青泥珠一枚。)
    (則天懸額及舌,以示百姓。)
    (額大如胡牀,舌青色,大如牛舌。)
    (珠類拇指,微青。)
    (後不知貴,以施西明寺僧,布金剛額中。)
    (後有講席,胡人來聽講。)
    (見珠縱視,目不舍。)
    (如是積十餘日,但於珠下諦視,而意不在講。)
婦 人:(僧知其故)故欲買珠耶?
其 人:(胡云)必若見賣,當致重價。
    (僧初索千貫,漸至萬貫,胡悉不醻,遂定至十萬貫,賣之。)
    (胡得珠,納腿肉中,還西國。)
    (僧尋聞奏,則天敕求此胡,數日得之。)
    (問珠所在,胡云)
使 者:以吞入腹。
    (使者欲刳其腹,胡不得已,於腿中取出。)
使 者:(則天召問)貴價市此,焉所用之?
其 人:(胡云)西國有青泥泊,多珠珍寶,但苦泥深不可得。若以此珠投泊中,泥悉成
    水,其寶可得。
    (則天國寶持之,至玄宗時猶在。)
    (○逕寸珠)
    (近世有波斯胡人,至扶風逆旅,見方石在主人門外,盤桓數日。)
    (問其故,胡云)
主 人:我欲石搗帛。
    (因以錢二千求買,主人得錢甚悅,以石與之。)
    (胡載石出,對眾剖得逕寸珠一枚。)
    (以刀破臂腋,藏其內,便還本國。)
    (隨船泛海,行十餘日,船忽欲沒。)
    (舟人知是海神求寶,乃遍索之,無寶與神,因欲溺胡。)
    (胡懼,剖腋取珠。)
主 人:(舟人咒云)若求此珠,當有所領。
    (海神便出一手,甚大多毛,捧珠而去。)
    (○寶珠)
    (咸陽嶽寺後,有周武帝冠。)
    (其上綴冠珠,大如瑞梅,歷代不以為寶。)
    (天後時,有士人過寺,見珠,戲而取之。)
    (天大熱,至寺門易衣,以底裹珠,放金剛腳下,因忘收之。)
    (翼日,便往揚州收債。)
    (途次陳留,宿於旅邸。)
    (夜聞胡鬥寶,攝衣從而視之,因說冠上綴珠。)
士 人:(諸胡大駭曰)久知中國有此寶,方欲往求之。
士 人:已遺之。
士 人:(胡等歎恨)若能至此,當有金帛相答。今往揚州,所債幾何?
士 人:五百千。
    (諸胡乃率五百千與之,令還取珠。)
    (士人至金剛腳下,珠猶尚存,持還見胡。)
    (胡等喜抃,飲樂十餘日,方始求市。)
士 人:(因問)所求幾何?
    (極口求一千緡,胡大笑云)
士 人:何辱此珠!
    (與眾定其價,作五萬緡,群胡合錢市之。)
    (及邀士人,同往海上,觀珠之價。)
    (士人與之偕行東海上,大胡以銀鐺煎醍醐,又以金瓶盛珠,於醍醐中重煎。)
    
    (甫七日,有二老人及徒黨數百人,齎持寶物,來至胡所求贖,故執不與。)
    (後數日,復持諸寶山積,雲欲贖珠,胡又不與。)
    (至三十餘日,諸人散去。)
    (有二龍女,潔白端麗,投入珠瓶中,珠女合成膏。)
士 人:所贖悉何人也?
主 人:(胡云)此珠是大寶,合有二龍女衛護。群龍惜女,故以諸寶來贖。我欲求度世
    ,寧顧世間之富耶!
    (因以膏涂足,步行水上,捨舟而去。)
主 人:(諸胡各言)共買此珠,何為獨專其利卿既往矣,我將安歸?
    (胡令以所煎醍醐涂船,當得便風還家,皆如其言。)
    (大胡竟不知所之。)
    (○紫末羯)
    (乾元中,國家以克復二京,糧餉不給。)
    (監察御史康雲間為江淮度支,率諸江淮商旅百姓五分之一,以補時用。)
    (洪州,江淮之間一都會也,雲間令、彔事參軍李惟燕典其事。)
    (有一僧人,請率百萬,乃於腋下取一小瓶,大如合拳。)
    (問其所實,詭不實對。)
主 人:(惟燕以所納給眾,難違其言,詐驚曰)上人安得此物!必貨此,當不違價。
    (有波斯胡人見之,如其價以市之而去。)
主 人:(胡人至揚州,長史鄧景山知其事,以問胡,胡云)瓶中是紫末羯,人得之者
    ,為鬼神所護,入火不燒,涉水不溺。有其物而無其價,非明珠雜貨寶所能及也
    。
    (又率胡人一萬貫,胡樂輸其財,而不為恨。)
    (瓶中有珠十二顆。)
    (○訶黎勒)
    (高仙芝伐大食,得訶黎勒,長五六寸。)
    (初置抹肚中,便覺腹痛,因快痢十餘行。)
主 人:(初謂訶黎勒為祟,因欲棄之,以問大食長老,長老云)此物人帶,一切病消,
    痢者出惡物耳。
    (仙芝甚寶惜之,天寶末被誅,遂失所在。)
    (○臨淮將)
    (上元中,臨淮諸將等乘夜宴集,燔炙豬羊,芬馥備至。)
    (有一巨手從窗中入。)
    (言乞一臠,眾皆不與。)
    (頻乞數四,終亦不與。)
    (乃潛結繩作,施於孔所。)
主 人:(紿云)與肉。
    (手復入。)
    (因而係其臂,牽挽甚至,而不能脫。)
    (欲明,乃樸然而斷,視之,是一楊枝。)
    (持以求樹,近至河上,以碎斷,往往有血。)
    (○齊浣)
    (唐開元中,河南採訪使、汴州刺使齊浣以徐城險急,奏開十八里河,達於青水
    (,平長淮之險。)
    (其河隨州縣分掘,亳州真源縣丞崔延禕糾其縣徒,開數千步,中得龍堂。)
    (初,開謂是古墓,然狀如新築淨潔,周視,北壁下有五色蟄龍長餘。)
    (頭邊鯉魚五六枚,各長尺餘。)
    (又有靈龜兩頭,長一尺二寸,眸長九分,如常龜。)
    (禕以白開河御史鄔元昌。)
    (狀上齊浣,浣命移龍入淮,取龜入汴。)
    (禕移龍及魚二百餘里,至淮岸,白魚數百萬跳躍赴龍,水為之沸。)
    (龍入淮噴水,雲霧杳冥,遂不復見。)
    (初,將移之也,御史員錫拔其一須。)
    (元昌差網送龜至宋,遇水泊,大龜屢引頸向水,網戶憐之,暫放水中。)
    (水闊數尺,深不過五寸,遂失大龜所在。)
    (涸水求之,亦不獲,空致小龜焉。)
    (○蘇頲)
    (唐蘇頲始為烏程尉,暇日,曾與同寮泛舟沿溪,醉後諷詠,因至道磯寺。)
    (寺前是溪最深處,此水深不可測。)
    (中有蛟螭,代為人患。)
    (頲乘醉步行,還自駱■■橋,遇橋壞墮水,直至潭底。)
    (水中有令人扶尚書出,遂冉冉至水上,頲遂得濟。)
    (○鬥蛟)
    (唐天寶末,歙州牛與蛟鬥。)
    (初,水中蛟殺人及畜等甚眾。)
    (其牛因飲,為蛟所繞,直入潭底水中。)
    (便爾相觸。)
    (數日,牛出,潭水赤,時人謂為蛟死。)
    (八)
    (○巴人)
    (巴人好群伐樹木作板-元初,巴人百餘輩自褒中隨山伐木,至太白廟。)
主 人:(廟前鬆樹百餘株,各大數十圍,群巴喜曰)天贊也!
    (止而伐之。)
    (已倒二十餘株,有戴帽拄杖至其所,謂巴曰)
老 人:此神樹,何故伐之。
老 人:(群巴初不輟作)我是太白神,已倒者休。乞君未倒者。無宜作意。
    (巴等不止。)
老 人:君若不止,必當俱死,無益也。
    (又不止。)
    (老人乃登山呼「斑子」,倏爾有虎數頭,相繼而至,噬巴殆盡,唯五六人獲免
    (。)
謂 之:(神)以汝好心,因不令殺,宜速去也。
    (其倒樹至天寶末尚存。)
    (有詔修理內殿,楊國忠令人至山所,宣敕取樹,作板以用焉,神竟與之。)
    (○費忠)
    (費州蠻人,舉族姓費氏,境多虎暴俗,皆樓居以避之-元中,狄光嗣為刺史,
    (其孫博望生於官舍。)
    (博望乳母婿費忠,勁勇能射,嘗自州負米還家,山路見阻,不覺日暮。)
    (前程尚三十餘里。)
    (忠懼不免,以所持刃,刈薪數束,敲石取火,焚之自守。)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