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 至 第一九〇

181**時間: 地點:
    (卻說不老婆婆,悄悄奔出山前四下打探,果然見他師父唐半偈在山岩邊松樹下
    (打坐,小行者三人卻橫一個、豎一個在草坡上鼾鼾睡覺。)
滿 心:(滿心歡喜道)果不出我之所料,須早早下手,莫待這賊猴子醒了,便要費力。
    (提著玉火鉗轉到唐半偈身背後,攔腰輕輕一夾,也不待他開口吆喝,竟弄一陣
    (狂風走回山洞中,叫眾女妖點起燈火,自坐在上面將鉗一鬆,把唐半偈放下,
    (又叫眾女妖用繩索綁了,跪在當面。)
唐半偈:(問道)性命中自有樂地,你怎不知受用,卻為他人求經求解,奔波道路,吃這
    樣苦楚?我窺你的意思,不過要博個度人度世之名,你須想,從古到今也不知經
    過了多少佛菩薩,究竟度得人在哪裏?度得世在哪裏?何況你一個才人道的和尚
    !倒不如掃除了這些好善的虛名,打掉這些成佛的妄想,實尋本來的樂處,在這
    大剝山中造個庵兒居住,叫你孫徒弟日夕與我使棒作樂,豈不美哉!
    (唐半偈聽了,連連嘆息道)
唐半偈:蒙老菩薩以性命之樂見誨,深感慈悲。但性非一境,樂亦多端也,難執一而論。
    譬如糞裏蛆蟲,未嘗不融融得意,倘欲強人入而享之,人必掩鼻吐之不顧。貧僧
    想,人世凡情,戀之者,自誇美滿,若落在佛菩薩眼中,未必不作如是觀耳。貧
    僧之求經求解,雖不敢妄希度人度世,而性中一點本來,只覺不效此區區不能自
    安,實非為博虛名。望老菩薩諒之,放貧僧西行,功德無量。
不老婆:(不老婆婆笑道)我自好意勸你,你反將蛆蟲比我,我也不計較你。但你既樂于
    西行受魔難之苦,我不魔難魔難你,只道我不敬重三寶。
又吩咐:(因吩咐幾個女妖道)可將這和尚押到大剝洞中去收藏好了。
唐半偈:(唐半偈忙說道)老菩薩拿我貧僧來,不知是個什麼意思?若說是好意,敬重我
    佛法,不該押我到洞中去藏了;若說是歹意,要害我性命,性命卻不在此,在此
    者不過一血肉之體,值些什麼?
不老婆:(不老婆婆又笑道)我也沒甚好意,也沒甚歹意,但要與你孫徒弟耍棒作樂,恐
    他要去,留你做個當頭。
    (唐半偈還打算要分辯,眾女妖早已推的推,扯的扯,將他押到大剝洞中去藏了
    (。)
    (正是:
    (  道在身與心,須臾不可離)
    (慢言不繫身,今日為心繫。)
    (唐半偈被眾女妖押到大剝洞中藏了不顧。)
    
    
182**時間: 地點:
    (卻說小行者雖因戰鬥辛苦也就睡了,卻是在山中露宿,終有些不放心,一覺醒
    (來,就爬起到松樹下看看,只見一個蒲團在地下,卻不見了師父。)
    (初時,還疑是出恭,等了一會不見回來,便到左近找尋,並無蹤影。)
小行者:(心中焦躁道)只略略大意了些,決然被這老鉗婆做了手腳去了。
一 個:(忙走到草坡邊叫他二人道)師父不見了!還虧你們睡得著!
二 人:(二人在夢中驚醒)這師父好端端打坐,怎生得不見,莫要騙我。
    (一骨碌爬起來看時,果然不見師父,只見蒲團。)
二 人:(二人方著慌道)這空山中再無別人,一定還是這老婆子用玉火鉗夾去了。
小行者:這個何消說得,這婆子沒廉恥,被我一頓棒弄得他死不死,活不活,欲要留我,
    知道留我不住,故乘空將師父攝去,挾持我與他耍棒。
沙 彌:他若果有此心,必將師父藏起,卻怎生區處?
豬一戒:我卻有一個算計。
小行者:你有甚算計?
豬一戒:這老婆子所倚的是這把玉火鉗夾人,師兄又會變化,何不變化進去,偷了他的出
    來,使他沒得夾人,自然放我們去了。
小行者:(小行者連連搖頭道)別樣好偷,我看這玉火鉗已被老婆子煉成一氣,生死不離
    ,如何偷得他的來?若要狠狠心,一頓棒將他打死,奈他又稟了天地間一種生人
    生物的害氣,又是絕滅不得的。依我算計,莫若只騙了師父過山便了,別的閑事
    不要管他。
豬一戒:騙得過山可知好哩!只是師父又不見面,他又死命要留你耍棒,怎生騙他?
小行者:騙他雖不打緊,卻要在你身上。
豬一戒:(豬一戒聽了著忙道)那婆子好不利害,我被他一火鉗夾了去,幾乎傷了性命,
    幸虧我口兒甜哄了出來,已是虎口餘生,怎教又去騙他?
小行者:正為你曾被他夾去,口兒甜哄得他動,故要你去。
豬一戒:哄騙人只好僥幸遭把兒,怎麼看做泛常只管去?倘被他看破了不是兒戲的。
小行者:前番你原許他扯我出去,我已出去了,你並不曾說謊。有什麼被他看破?
豬一戒:我只是不去。
小行者:你不去,伸孤拐來打十棒看樣。
豬一戒:(豬一戒聽見說打便慌了)莫打,莫打!你既栽派我去,我也沒奈何,只得拚性
    命去走遭。但那婆子好不老到,既將師父藏過,怎肯輕易放出來!叫我如何騙他
    ?
小行者:不打緊,你只說,我們已商量停當,情願留下孫師兄與你耍棒,只要你放出師父
    來,還了沙彌的禪杖。等我二人保護師父西去求解,使兩下干淨。他必然歡喜聽
    從,若果肯放師父過山,我脫身便不難了。
豬一戒:(豬一戒聽了點頭道)這說也通,但恐那老婆子賊滑不肯信,做我不著去說說看
    。
    (便抖抖衣裳竟進山來。)
豬一戒:(早有把守山寨的兵將攔住道)你這長嘴和尚是昨日陣前被夾饒命去的!今日大
    清晨又來做什麼?想是你昨日不曾死得,今日又來納命!
豬一戒:昨日與他對敵是他的仇人,故被他夾了一下;今日與他講好是他的恩人,他還要
    謝我哩!怎說納命?還不快引我進去相見。
    (眾兵將見他說話大樣,只得叫人押到山中來見不老婆婆。)
    
    
183**時間: 地點:
喝 一:(此時,不老婆婆正結束了,打點要出山尋小行者耍棒,忽聽見豬一戒來見,心
    (下想道)這定是來找尋師父了。
喝 一:帶進來。
    (豬一戒走到山洞中,看見不老婆婆坐在上面,遂朝上喝個大喏道)
豬一戒:天生老實豬一戒參見婆婆,謝昨日不殺之罪,請今日不說謊之功。
不老婆:昨日那孫小行者果是你扯出來的麼?
豬一戒:那猴子好不賊滑,若不是我再三扯他,他怎肯出來?
不老婆:你師兄若果是你扯出來的,便真要算你老實了。但不知你師兄昨日與我耍了這一
    日棒,還是苦惱?還是快活?
豬一戒:那猴子初時倚著自家鐵棒英雄,指望要打倒婆婆,奉師西行。後被婆婆動了玉火
    ,一頓鉗夾得那猴子死不死,活不活,正在難解難分之際,不知婆婆何故反走了
    回來,讓那猴子說寡嘴,轉道婆婆夾他不住。
不老婆:你那師兄棒法果然名不虛傳,有些勁道;我倒甚是愛他,但不知他見我玉火鉗可
    有幾分留連之意?
豬一戒:那猴子最奸滑,我看他心裏十分貪戀,口中礙著師父卻說不出。
不老婆:你怎見得如此?
豬一戒:他往日與人廝殺,就是七日八夜也不見他倦怠,昨日與婆婆戰不得半晌,早已骨
    軟筋麻,神疲力償,就沉沉在山前睡了一夜,連師父不見了他還不知道。
不老婆:你師父不見了,你們可曾思量是誰偷去?
豬一戒:這不消思量,自然是婆婆偷來。
不老婆:(不老婆婆大笑道)好胡說的和尚,你師父在哪裏,我在哪裏,他不見了怎生冤
    我?
豬一戒:婆婆不消賴了,實說了,我們倒有個好商量。
不老婆:有甚好商量?你且說來。
豬一戒:這猴子滿心要與婆婆耍棒,卻礙著師父不見了,要同我們二人在此找尋,一日找
    尋不出師父,他一日耍棒不暢。婆婆何不說明了,放我與沙彌保護師父去求解,
    師父被擒得放,自然歡喜而去,便沒這猴子也罷了。這猴子貪著與婆婆耍棒,自
    然也假脫手。放了我們去後,任你們一早一晚安心耍棒,豈不快活!
不老婆:依你說果然兩便,但是那猴子疾溜得緊,倘或你們去後他有甚不象意,三不知走
    了,卻叫我哪裏去尋他?
豬一戒:婆婆不須多慮,那猴子被婆婆的玉火鉗夾得他快心樂意,莫說逃走,就是趕他也
    未必肯去。婆婆若是疑心,只消講過,叫他將鐵棒付與婆婆收管,他沒有鐵棒,
    精著個光身體卻往哪裏去?
不老婆:收鐵棒固好,但鐵棒是時時要與他耍的,如何收得?
豬一戒:鐵棒既收不得,終不成拿一條鐵索將他鎖起來。
不老婆:鐵索也不消,我有一根柔絲兒,只須拿去繫在他的頸上,便任他有上天入地的手
    段也逃不去。
豬一戒:既是這等,一發妙了。是根什麼絲兒可取出來與我看一看。
    (不老婆婆遂在口中吐出一根絲來,將絲頭兒遞與豬一戒道)
不老婆:這不是!你可細看。
    (豬一戒用手去接時,哪裏見有甚絲?捏又捏不著,看又看不見,只須睜開眼睛
    (再三細看,方影影見一秒秒青絲兒,比頭髮還細。)
豬一戒:(心中暗笑道)這婆子老呆了,便真用鐵索也鎖那猴子不住,這點點絲兒一口氣
    吹也吹斷了,怎繫得他住!
不老婆:(便問道)婆婆這絲細軟得有趣,定是件寶貝,是哪裏出的?
不老婆:你這村和尚哪裏曉得!待我說與你聽。我這絲呵:
      看不見,摸不著,粗如繩,緊如索。可短復可長,能厚又能薄。今古有情人
    ,誰不遭其縛?雖非蠶口出,纏綿蠶不若。雖非藕心生,比藕牽連惡。千里未為
    遠,萬里不為闊,一縈方寸中,要死不要活。洵為多欲媒,實是有情藥,鐵漢與
    木人,諒也難擺脫。請今細繫你師兄,只怕光頭也要落。
豬一戒:(豬一戒聽了笑嘻嘻說道)這絲兒既這樣利害,我就拿去拴在那猴子頸上,但師
    父與禪杖也須放出,大家好到山前交割。
不老婆:這不打緊。
    (豬一戒講定了,就拿著絲頭忙忙走出山洞,回到山前。)
小行者:(小行者迎著問道)事情如何了?
豬一戒:事情倒俱說妥了,只是有一根細絲兒要把你拴在此處與他耍棒,不知你心下如何
    ?
小行者:什麼絲兒拴得我住?
豬一戒:這絲兒據他說起來甚是利害,只怕你沒手段脫不去。
小行者:絲在哪裏?可拿與我看看。
    (豬一戒因將絲頭兒遞與小行者。)
    (小行者接在手中,細細觀看道)
小行者:我只道是織女的機絲、潘郎的鬢絲與五月五日的長命絲,誰知俱不是,卻是這老
    婆子痴心妄想結成的情絲。這絲兒雖然利害,卻只好縛束那些心慌意亂的少年,
    如何縛得我住?你只管應承他,哄了師父,遠遠的先去,我自有脫身之計趕來。
    (豬一戒聽了歡喜,便將絲頭兒理齊了,拴在小行者頸上叫沙彌牽著,又自挑了
    (行李,牽了白馬,同到山前,叫眾兵將報與不老婆婆,叫他放出師父與禪杖來
    (兌換。)
    (婆婆聞報,帶了一班女子來到山前,驗明這一根情絲果然拴在小行者頸上,滿
    (心歡喜,叫人到大剝洞中取出唐長老來,又叫人拿了禪杖,同到山前。)
    (豬一戒看見,忙跑上前就要請回。)
不老婆:(不老婆婆攔住道)且慢!待我將你師兄扯扯,看看他可受約束?
    (遂將絲頭兒一收。)
    (小行者看見婆婆收絲,假意兒將身東一搖西一擺,與他扯曳,卻不來掙斷。)
    (扯曳半晌,卻被這婆婆扯到面前。)
婆 婆:(大喜道)孫師已為情絲縛束,幸安心耍棒,慎毋再生他想。
    (小行者假不答應。)
豬一戒:師兄既為情絲縛定,已是婆婆的人了。又問他怎的?快打發我們去。
不老婆:既是這等說,你二人領了師父去吧。
    (豬一戒遂扶唐半偈上馬,沙彌忙收了禪杖,挑起行李竟走。)
    (唐半偈不知就裏,見小行者被一根絲兒縛束,還打算要細問,豬一戒忙將龍馬
    (加上一鞭道)
豬一戒:師父,各自奔前程吧!不消問了。
對小行:(又回頭對小行者)我們去了,你可安心在此受用。我們求解回時,再來看你。
    (小行者也不答應。)
    (豬一戒又走到不老婆婆面前,悄悄吩咐)
又吩咐:這猴子手腳活溜,須把絲頭兒拿牢,莫要放鬆被他走了,卻埋怨我不老實。
不老婆:(不老婆婆笑道)既縛了我的情絲,任他活溜也脫不去,只管放心。
豬一戒:既是婆婆拿得穩,請了。
    (大踏步趕上唐長老,相逐著過山去了。)
    (正是:
    (  身去心猶繫,如何得道成?)
    (不知心所繫,都是路旁情。)
    (不老婆婆見豬一戒、沙彌已奉著唐長老往西去了,小行者又被情絲繫住,料不
    (能脫,滿心歡喜,將這情絲緊緊收攏,對小行者笑說道)
對小行:仙兄,你師父既已棄你去了,便當安心在此與我耍棒,不必更作求經假態。
小行者:(小行者笑道)哪個師父棄我去?哪個與你耍棒?你這老婆子不要做夢。
不老婆:唐長老已領了豬一戒、沙彌去了,不是棄你卻是棄誰?你被情絲拴在此處,不與
    我耍棒卻與誰耍?你想被那姓豬的長嘴和尚騙了。
小行者:(小行者笑道)我倒不被他騙,只怕你這老婆子倒被他騙了。
不老婆:他怎生騙我?
小行者:他說,這山方圓廣闊,知你將師父藏在何處?欲待打死你又怕傷生,欲待拿住你
    又怕費工夫氣力,又見你貪我要棒,故隨機應變,假說留我與你耍棒,哄騙了師
    父與禪杖出來,安然西去,料你這個老婆子怎生留得我住!豈不是你被他騙了。
不老婆:既是騙我,你怎麼不去,偏偏拴繫在此做甚?
小行者:要去何難!但不忍辜負你一番仰慕之心,故假意留此奉承你一棒,以當作別。
不老婆:(不老婆婆笑道)乖猴子不要油嘴!你若有本事擺脫得我的情絲,也不知幾時去
    了,還肯在此留連?快快的捐起這些客話,與我同心合意的耍棒,也見得玉火鉗
    、金箍棒,天生神物,原自有對。
小行者:(小行者笑道)痴婆子不要痴了!你那情絲只好繫縛凡人,我一個太上無情之人
    ,怎一例相看?
不老婆:(便取出金箍棒照頭打來道)你看這條棒,也不知打斷了多少邪淫,可是甚有情
    之物?
    (不老婆婆看見,急用玉火鉗招架時,那一條情絲早已扯得寸寸俱斷矣!心下著
    (忙道)
不老婆:原來情絲真個繫他不住,果被豬和尚騙了怎麼了?
    (一時沒法,只得死命將玉火鉗來夾。)
    (爭奈心裏愈慌,手腳愈亂。)
    (小行者卻看得分明,偏將鐵棒或上或下,或前或後,只在他滿身亂滾。)
    (不老婆婆此時情昏意亂,招架不來,滿口只叫)
不老婆:孫老爺,棒下容情!
小行者:(小行者大笑道)你如今纔認得孫老爺!我孫老爺若不棒下容情,你這條老狗命
    不知幾時斷送了。
大 家:(遂停住鐵棒道)論你這等無恥敗壞山規,本該一頓棒搗死。但念你修煉辛勤,
    趁早改邪歸正,不可再沒廉恥。我一種天地真陽豈肯為敗陰所剝?餘你性命,我
    去也!
    (遂把鐵棒撥開玉火鉗,倒拖著棒,大踏步竟過山去。)
    (不老婆婆見那鐵棒利害,幾乎傷了性命,巴不得他丟手去了;及見他去了,鐵
    (棒倒拖,淫心未改,復趕上前,乘小行者不防備。)
    (一火鉗緊緊將金箍棒夾住,死命不放。)
小行者:(小行者回轉頭來大笑道)好痴婆子!這樣貪淫,真可謂除死方休。但我說過,
    不傷你性命,豈可失信!
    (便將鐵棒往後一提,那婆子死命不放,連婆子都提近了幾步,然後盡力擺了兩
    (擺,往前一送。)
    (那玉火鉗夾不牢,連老婆子跌了一跤,直跌去有二、三丈遠。)
    (小行者也不管他死活,竟笑嘻嘻過山去趕師父了。)
    (正是:
    (  玉火衰殘鉗不住,金箍解脫棒無情。)
    (不知此去又有何所遇,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
    (詩曰:
    (  千重雲水萬重山,南北東西道路寬)
    (浪跡浮蹤何處覓?心頭痛癢自相關。)
    (又曰:
    (  形骸授去偏無影,精爽通來若有形)
    (慢道昭昭還寂寂,須知赫赫在冥冥。)
    
    
184**時間: 地點:
    (話說不老婆婆,被小行者推跌了一跤,急急爬將起來看時,小行者已提著鐵棒
    (過山去了,欲要去趕,又因被小行者鐵棒攪得情昏意蕩,玉火的鉗口散漫,料
    (趕上也夾他不住;欲待任他去了,心下卻又割捨不得。)
小行者:(乃長嘆一聲道)我不老婆婆既得了此玉火鉗,這孫小行者受仙傳了此金箍鐵棒
    ,自然是天生一對,就該廝伴著朝夕聚首取樂纔是,奈何彼此異心,各不相顧?
    他既攜了金箍鐵棒遠上靈山,皈依佛法,卻叫我這玉火鉗何處生活?若再別尋枝
    葉,料無敵手,也終不免熬煎。罷罷罷!自古有情不如無情,多欲不如無欲,惺
    惺抱恨,不如漠漠無知;若使孤生不樂,要此長顏何用?不老何為?莫若將此靈
    明仍還了天地,倒得個干淨。
    (大叫一聲,提起玉火鉗照著山石上摔得粉碎道)
叫 一:玉火,玉火!我不老婆婆為你累了一生,今日銷除了也。罷罷罷!天地間萬無剝
    而不復之理,拼我不老婆婆填還了理數吧。
    (遂照著大剝山崖上一頭觸去,豁喇喇一聲響亮,好象共工一般,連天柱都觸倒
    (了。)
    (小行者提著鐵棒正往前趕,忽聽得後面響聲震天,急回頭睜開火眼金睛一看,
    (只見老婆婆撞倒在石崖之下,不知何故。)
    (復轉身回來,近前細看。)
    (但見:
    (  萬片冰魂飛白雪,一頭熱血濺桃花。)
    (小行者看得分明,方知是不老婆婆摔碎玉火鉗,自觸死在山崖之下,心下好生
    (不忍。)
    (正打算叫眾兵將與他收尸埋葬,不料眾兵將看見婆婆觸死,小行者又來,大家
    (無主,一霎時跑個精光。)
    (小行者沒法,又打算進山去叫人,纔要進去,只見山中老老小小跑出無數女子
    (來,走到不老婆婆身邊,也不管婆婆死活,大家只將摔碎的玉火鉗每人拾了兩
    (片,各各四散逃生去了。)
    (小行者看見,嘆息)
嘆 息:婆婆雖死,這玉火鉗被眾女子盜去,只怕又要遺害無窮了。
    (看見山中無人,只得念咒喚山神、土地將婆婆尸首埋了,然後縱雲來趕師父。
    ()
    (正是:
    (  道中還有道,情外不無情。)
    (小行者來趕師父。)
    (這唐半偈正勒馬回頭觀望,忽見小行者趕到,滿心歡喜問道)
滿 心:徒弟呀,你來了麼!虧你怎生得脫他的情絲?
小行者:(小行者笑道)他的情絲如何縛得我住?
豬一戒:就是情絲縛你不住,玉火鉗也要將你夾住,怎肯輕易放你!莫非你弄法兒不干不
    淨不明不白逃走了來?惹他趕將來,又要帶累師父哩!
小行者:(小行者笑道)是哪樣沒用的夯貨,被他將耳朵夾住,沒奈何跪著賭咒,方能夠
    與他講得干干淨淨明明白白,不須逃走?我雖是逃走來的,卻不消跪著人賭咒。
    (豬一戒羞得捂著嘴,不敢開口。)
唐半偈:履真呀,你不要理他,且說你怎生脫來?
    (小行者細說了一遍。)
    (唐半偈聽了,嘆息)
嘆 息:人身難得,何貪欲熏心迷而不悟遂至于此?真可憐他!
小行者:此乃自作自受,不必憐也。但摔碎的玉火鉗又被眾女子竊往四方,恐傳流後世又
    要造無邊孽障,真可憐也!
    (師徒們又嘆息了一回,方放馬往西而行。)
    (正是:
    (  世情偏不悟,佛眼甚分明)
    (不到身成佛,焉知世溺情。)
    (唐半偈師徒們又平平安安行了千里程途。)
    (忽一日,行到一層高嶺之上,往前一望,只見前面遠遠的有無數人家,也有城
    (池,也有樓閣,也有樹木,也有寶塔,十分繁盛。)
半 偈:(盲半偈)望那裏面人家眾多,莫非與靈山相近?
小行者:靈山佛地,祥雲縹緲,瑞靄霏微,不似這等陰陰晦晦,多分還不是。
沙 彌:就不是靈山,你看樓臺遍地,塔影凌空,必定也是個有名的所在。
豬一戒:一路來都是山林僻路,並無大戶人家,這幾日腹中半飢半飽,委實難支。前面如
    此熱鬧,就不是靈山,也定有大叢林,且去吃他一頓飽齋再處。
    (師徒們一面說一面走下嶺來。)
    (又行了七、八里路,並不見有人家,唐長老疑惑道)
唐長老:分明看見偌大城池;怎麼不見?
沙 彌:方纔在嶺上高,故此看見。如今下了嶺來是在低處,故看不見。再走幾里自然到
    了。
    (師徒們又行了七、八里也只不見,唐長老心下愈覺狐疑。)
小行者:師父不必狐疑,待我跳到空中看一看來回你。
唐半偈:你去看一看最妙,有人家,沒人家,我們好放心前行。
    (小行者得了師命,就將身一縱,跳到半空,睜開火眼金睛往前一望,只見茫茫
    (一片都是曠野,哪裏有甚城池人家?心下詫訝道)
心 下:這地方又是個作怪的了。
    (正低著頭思量,忽當面地上吐出一股白氣來,一霎時就布有百里遠近,白氣中
    (忽然又現出一座城池,無數人家,市井街道,宛然一個大都會。)
小行者:(小行者看見大驚道)這光景不祥,定是甚妖怪弄的玄虛?他三人莫要落了他的
    圈套纔好。
    (急忙忙落在原處看時,唐長者與豬一戒、沙彌並那龍馬、行李,俱不見蹤影,
    (連連跌腳道)
連 連:我就怕落他的圈套,今果被他騙去!卻如何區處?
    (欲要也撞將進去,奈他是個虛氣幻成的,怎生著腳?欲待不進去,又無處打聽
    (消息,只得又跳到空中,繞著那城池、樓閣查看蹤跡,卻又人煙湊集,與世間
    (無異。)
    (正忍不住打算落下去看看時,不期那城池、樓閣又漸漸消磨,仍是一片白地。
    ()
    (要尋個人問,卻又遠近並無人家,只得念一聲「唵」字真言,叫道)
只 得:山神、土地何在?
    (叫了幾聲,並不見有神出來。)
    (心下焦躁,取出金箍鐵棒來攥在手中,大喝道)
心 下:什麼大膽的毛神?怎敢不聽我的使喚!
    (喝聲未絕,只見西南角上,一個白鬚短老兒拄著條拐杖,拐著腳飛一般跑將來
    (,朝著小行者跪下道)
小行者:小神不知小聖到來,迎接來遲,萬望恕罪。
小行者:(小行者大怒道)好毛神!你倚著那個妖怪的勢兒,不服我使令?
土 地:但是天上的仙佛就可役使天下的土神。小神多大的職位?怎敢不服小聖使令!
小行者:既服我使令,為何連呼兩次方來?
土 地:這地方廣闊,一望無涯,又沒有人家田舍,小神直住在西南上,離此甚遠,故此
    來遲。
小行者:你既路遠趕來,也還可恕。怎麼山神並不見影?
土 地:這地方周圍數十里一片平洋,並無尺寸之山,從來沒有山神,故無人迎接。
小行者:自從乾坤定位,便高者為山,深者為川,哪有個沒山之理?
土 地:小聖有所不知,這地方原不是天地自然生成的,都是人心造出來的一重孽海,是
    非冤孽,終日播弄波濤,世人一墮其中,便沉淪不出;後來我佛過此,憐念眾生
    墮落,大發慈悲,遂將恆河沙填平了,故俱是一片平洋,沒有高山。
小行者:自古有人斯人土,有土斯有財,既孽海填成平地,自當有人民居住,田地耕種,
    為何竟作一片荒郊曠野?
土 地:當年地土初平時,人民田地原也十分茂盛,只因我佛填恆河沙中誤帶了許多雉種
    在內,不意年深月久,那雉種受了孽海的餘戾,竟化成一片蜃氣;那蜃氣月久日
    深遂成了精靈,竟將這些人民、田舍都吞吸在肚中吃了,故此止存了一片平地。
小行者:那蜃氣怎樣吞吸人?
土 地:那蜃氣有時結作城池、市鎮、人物、草木,與世間無二,人不知道,走了進去,
    便一口氣吸入肚中去充飢了。
小行者:(小行者聽了大驚道)據你這等說起來,我唐師父與豬、沙二弟,行李、白馬,
    定是被他吞吃了。
土 地:(本地道)唐聖僧既有小聖護持,為何容他吞吃?
小行者:我因初來,不知地方深淺,跳在空中去觀看,見他吐氣甚凶,急急下來報知,他
    師徒三人已不知去向,豈不是被他吞吃?必然死了。
土 地:若是這等,想來吞吃是有所不免,只怕還未必死。
小行者:既吞吃了,怎麼不死?
土 地:這蜃妖喉嚨大,肚腹寬,吃在肚裏的東西常整個月還是活的,小聖須急急去救,
    也還不妨。
小行者:他起初現出城池、市井,雖是虛氣,也還就他虛氣揣度,哪裏是口,哪裏是腹,
    也好設法去救取;如今一片平洋,連虛氣也沒了,叫我從哪裏下手起?畢竟還是
    你土地在此為一方之神,知道他的來蹤去跡,快快說來,免我動手。
土 地:小聖差矣!土地,土地,只管地上的事情;他若有巢穴在我土地之上,將唐聖僧
    窩藏,我做土地的不報,便應受責罰。如今連這蜃妖也是有影無形的精怪,何況
    他彎彎曲曲的肚腸,知他放你師父在何處?怎生責罰起小神來!
小行者:既與你無干,饒你去吧。
    (那土地得放,就一閃不見了。)
    (小行者拿著條鐵棒,在那一片白地上東邊尋到西邊,南頭找到北頭,雖遠遠看
    (去象有一團黑氣,及趕到面前那一團黑氣又遠遠在別處去了,並無一毫蹤影。
    ()
    (自家孤孤凄凄,一時苦上心來,止不住痛哭起來)
閉不住:一自從師西土來,如影隨形未分開,
      何期半路遭奇禍,不料中途受妄災,
      實實虛虛何處覓?生生死死費疑猜,
      痛思聚散須臾事,怎不教人淚滿腮。
    (小行者尋師痛哭,不題。)
    
    
185**時間: 地點:
    (且說唐半偈,正在路中打發小行者跳到空中去觀望,忽前面現出一座城池,市
    (井街道,宛然一個沖繁郡縣。)
豬一戒:(豬一戒看見大笑道)師父,我們眼花了!這等一個熱鬧去處,又叫師兄去看些
    什麼?他看了來又要誇是十大功勞。莫若我們先進去,尋個大叢林歇下,叫他收
    拾起齋來,等他來同吃,也顯得我們大家有用,不單單靠他一人。
唐長老:我看這城中十分熱鬧,倘我們進去坐在叢林裏面,他來時錯了路尋不著,豈不費
    力!不如還是等他同去的好。
豬一戒:今日過午不久,若是吃齋快些,還走得三、五十里路,倘痴痴的等他,那猴子有
    要沒緊的,知他幾時纔來?只好在這地方宿了。
    (唐半偈西行心急,聽見說吃了齋還有三、五十里路走,便就統口道)
唐半偈:吃了齋再趕行些程途固好,只怕你師兄回來尋我們錯了路。
豬一戒:老師父忒過慮!我們進城只在大街上尋個叢林進去,卻叫沙彌牽著馬站在寺門口
    等地,那猴子好不賊滑,怎生會錯!
唐半偈:既是這等說,我們就先進去吧。
    (便把馬一拎,師徒三人相趕著竟入城來。)
    (進得城門,先是一座長橋,過了長橋纔看見城圈。)
    (師徒們到了城圈邊往裏一望,只見裏邊黑洞洞也不知有多少深遠。)
唐半偈:(唐半偈心下著忙道)徒弟呀,這城門怎這等黑暗,與別處不同,莫不有甚利害
    ?不如還等師兄來同進去吧。
豬一戒:各處風俗不同,我們來了幾萬里路,怎能夠都是一般?這城池高大,故城圈深遠
    ,有甚利害?就等了師兄來,這是西行個的路,也少不得要進去。師父若怕黑暗
    ,等我牽著馬慢慢走,叫沙彌挑行李緊緊貼著師父的身子同走,怕些什麼?這瓮
    城就深遠也不過半箭一箭,難道裏面大街都是這等昏暗不成?
    (唐半偈的馬已到城圈邊,無可奈何,只得聽豬一戒牽了進去。)
    (不期纔走進去得三、五步,忽颼颼的一股腥氣,就是三十三天上的罡風一般,
    (往內一吸,將他師徒三人並龍馬竟吸了進去。)
    (一霎時身不由己,竟吸去有數十里之遙,撞著了一間房屋方纔擋住。)
    (幸得師徒三人牽連在一處,還未曾失散,雖一路來跌跌倒倒,卻喜撞著的牆壁
    (還都柔軟,並未損傷。)
    
    
186**時間: 地點:
    (此時,師徒們都嚇呆了,定了半晌神,唐半偈方纔醒轉來)
唐半偈:徒弟呀,我們還是死了還是活著?
    (豬一戒嚇得身子只是發抖,哪裏答應得出?沙彌勉強應道)
沙 彌:我們進了這座城來,活是莫想活了!但此時尚有氣說話,還象是未曾死的。
唐半偈:既未曾死,你可細細訪問這是什麼所在?
沙 彌:大家跌得昏天黑地,叫我哪裏去訪問?
唐半偈:豬一戒為何不做聲?
沙 彌:他要趕進城來吃齋,想是齋吃多了,說不出話來。
    (豬一戒睡在地下,聽見沙彌說他,沒奈何,咕咕唧唧的說道)
沙 彌:兄弟,莫要取笑我了,我也是好意思要趕路,誰知造化低,忽被孽風吹到此處,
    睜著眼看不見天,莫非此處又是一個羅剎鬼國?
沙 彌:若是鬼國也還該齊整些,怎這所在摸了去齷齷齪齪,不成個世界,莫非走到地獄
    裏來了?
    (大家猜疑了許久,沙彌忽然看見豬一戒閉著眼揉腿哩!忙踢他一腳道)
沙 彌:二哥,快開眼!你看有些亮影了。
    (豬一戒聽得,急睜開眼看,果然看見師父盤腳坐著,白馬立在旁邊,滿心歡喜
    (道)
滿 心:造化,造化!想是哪個善人積陰騭,開個天窗了?
唐半偈:(唐半偈想了想道)不是開天窗,還是你我元神充足,坐久了發的慧光,古人謂
    虛室生白,即此意也。既有亮光,可細細看這是什麼所在?
    (豬一戒聽見,連忙爬將起來,東張西望,方看見擋住他的那間房屋卻不是房屋
    (,乃是一座小廟兒。)
心 下:(心下暗喜道)既有廟宇,就不是僧家也是道家,且進去告訴他一番失路的苦楚
    ,問他化些飯大家吃了,也可遮飾前言,免得沙彌笑我。
    (忙走到廟前一看,只見廟門上橫著一個匾額,一時亮光模糊看不明白,心下想
    (道)
心 下:多分是個土地廟兒,若不是土地廟定是個火神廟兒。
心 下:(又走近一步,定睛細看,方看見廟匾上寫的是「五臟之神」四個大字,再揉一
    (揉眼睛看得分明,方著慌道)我聽見說人肚裏方有五臟廟兒,難道我師徒三人
    (這等命苦,竟吃到人肚裏來了?
閉不住:(忍不住大哭起來道)師父,不好了!我們已被人當魚肉吃在肚裏了。
唐半偈:你怎麼知道?
豬一戒:這靠著的不是個五臟廟兒!若不是吃在人肚裏,如何有五臟廟兒?
唐半偈:(唐半偈想了想道)你說得不差,我們果被妖精吃了。
沙 彌:二師兄的話也還是揣摩,怎師父就信了真?
唐半偈:不是我輕易信真,細細將情理揣度,其實一毫也不差。
沙 彌:怎見得?
唐半偈:我們在嶺上就望見城池,及走了一、二十里反看不見,又叫孫履真去探望,忽又
    現出城池,或有或無,自然是妖精變化迷人的了!後來我們進城,先過了一條長
    橋,豈非妖精之舌?後到城圈邊,黑洞洞一望無際,豈非妖精之喉?繞入城圈,
    就被一口氣直吸到這裏,這裏又有五臟廟兒,豈不是明明在妖精肚裏?再有何疑
    !
    (豬一戒聽見,一發大哭起來道)
豬一戒:罷了,罷了!我們師徒三人前生前世不知作了什麼孽障?今世裏受此冤報!
唐半偈:死生夢幻,哭之何益?
豬一戒:(豬一戒哭道)我們今日還嘴巴巴是三個講經說法的和尚,再過幾日就要變做妖
    精的臭糞了!叫我如何不哭?
沙 彌:二哥,不要這等膿包!我三人雖被妖精吃在肚裏卻又不死,尚有大師兄在外面,
    他若曉得了自然前來救護。
豬一戒:救是來救,只是這遭有好些難救哩!
沙 彌:這遭為何難救?
豬一戒:往常間師父被陷,或是藏在山中,或是捆在水裏,皆有個窩巢可以訪問,如今被
    妖精吃在肚裏,叫那猴子哪裏去打聽?若是打聽得知我們被妖精吃了,只道我們
    死了,一發不想救護了,怎不繁難?
沙 彌:(沙彌聽了也著驚道)是呀!這卻怎處?除非央人寄個信兒與他纔好。
豬一戒:你說話一發好笑,一個妖精肚裏有誰人來往寄信?
唐半偈:(唐半偈沉吟道)要寄信倒也不難,只是要叫履真受些痛苦,我心不忍。
沙 彌:師父呀!我們如今在九死一生之時,若有人寄信,便叫大師兄受些痛苦也顧他不
    得。
豬一戒:師父原來也會說謊,他在那裏,我們在這裏,誰人寄信?
唐半偈:我倒不是說謊,當初他尋到我處來皈依的時節,他住在傲來國花果山,隔著兩大
    部洲,毫無因緣,多感唐玄奘佛師傳授了我一篇定心真言,叫我三時默念。但念
    時,你大師兄便頭痛欲裂,所以尋聲來歸,做了我的徒弟。
豬一戒:(豬一戒笑道)師父既有這樣靈咒兒,怎不時常念念弄這猴子頭痛耍子?
唐半偈:他一路吃辛受苦,百依百順,怎忍再念?今在死生斷絕之時,也是沒奈何,只得
    硬著心腸念一兩遍,使他知我性命尚存,好設法來救護。
沙 彌:師父既具此神通的妙理,須快快念咒,不可遲了。
    (唐半偈不得已,只得盤膝而坐,默默念將起來。)
    (正是:
    (  鱉中菩薩能趺坐,蛤裏觀音善誦經)
    (莫道傳聞部是謊,須彌芥子具精靈。)
    (唐半偈在妖精肚裏,默默念定心真言不題。)
    
    
187**時間: 地點:
    (卻說小行者在一片白地上找尋不著蹤跡,滿心只道師父被妖精吃在肚裏死了。
    ()
    (正淒淒惶惶沒處做道理,忽微微頭疼起來,大驚道)
微 微:我的頭從來無故再不曉得疼痛,怎這會子忽然痛將起來!莫非師父還未曾死,念
    咒咒我?
    (正在躊躇,頭痛忽又住了,心下無限狐疑。)
    (過了半晌,忽又疼痛起來,方大喜道)
心 下:這頭忽痛忽止,止而又痛,定是師父未死,通信與我,叫我救他。但你陷在妖精
    肚裏,比不得尋常有個巢穴可尋,況此時連妖精的形影也無,卻叫我哪裏去用力
    ?
    (正在尋思無計,忽白地上又現出一座城池來,與前一樣。)
    (小行者看見,知道城門是妖精的口齒,不敢進去;忙跳到空中,取出金箍鐵棒
    (,叫聲)
小行者:變!
    (變得有數丈長,把腰一躬也變做金剛一般,遂低了雲頭,照著城池、樓閣一路
    (打來。)
    (只聽得東邊響亮一聲,倒了城牆,西邊豁喇一陣,塌了寺壁,寶塔九層,一霎
    (時傾頹了七、八,居民萬室,頃刻間掃蕩了千家。)
    (原來這城池果是一個蜃妖吐氣結成的。)
    (這蜃妖結此城池吞吸人物是他的常事,原未嘗有意要吃唐長老。)
    (不期唐長老晦氣,恰恰送入他口中吞在肚子裏,連蜃妖也不知道。)
    (今忽被小行者鐵棒一頓亂打,直打得落花流水。)
    (幸喜城池、樓閣大半是虛氣結戌。)
    (妖精本身卻不曾損傷,只打落了幾個牙齒,急得他暴躁如雷,和身一擺,將一
    (腔墨黑的毒氣都吐了出來。)
    (一霎時,烏雲滿布,腥臭難聞,沖得那小行者立身不住,忙收了法身跳到空中
    (,再往下看,見明明一片白地忽成了一重黑海。)
心 下:(心下想道)這妖精若現了真形,便三頭六臂也可以力拿他,如今象烏龜一般,
    不知將頭縮在何處,但以此惡氣加人,就象方纔打他這一頓棒,他似有如無,料
    不至傷殘性命。況師父已吃在他肚中,倘救遲了,有些不測,卻如何區處?我想
    蜃妖原係海中之物,龍王為水族之長,自然有個制他之法,莫若去尋龍王來要他
    驅除,不怕他不為我出力。
    (算計定了,遂一筋斗雲竟到西海而來。)
    (到了海中,巡海夜叉看見,認得是孫小聖,忙去報與龍王知道。)
    (龍王慌忙出來,迎接進去,分賓主坐下。)
龍 王:近聞小聖奉唐聖僧已近西天,功行將滿,不知有何事故又蒙垂顧?
小行者:西天功行卻也差不多了,不期行到一處,遇著一個蜃妖作怪,口吐毒氣,幻作城
    池、市鎮,將師父師弟三人並龍馬、行李哄入去,都吞在肚裏,我要與他廝殺,
    他有影無形,沒處用力。我聞蜃乃海中之物,原屬賢王管轄,為何縱容他到平地
    上去陷人?故特來請問。
龍 王:(龍王聽了就分辯道)小聖莫非訪差了?蜃雖雉鳥所化,不是魚龍之屬,卻畢竟
    以水為生,非大海不有,如何平地上得有蜃妖為害之理?
小行者:賢王辯得亦自有理,但據那方土地說起來,此地原是一重孽海,因我佛慈悲以恆
    河沙填平,沙中誤帶雉種,故釀成此物,雖非賢王放縱,然畢竟是賢王管下族屬
    。今也不與你講那些閑話,只要賢王用些神通,捉住了他,救出師父,便大家全
    了情面。
龍 王:原來有這些委曲,小龍如何得知?要拿他也不難,小龍只消將金肺珠把他的毒氣
    斂盡,小聖自會捉他了。
小行者:如此妙甚!便求賢王速行,恐怕遲了誤事。
    (龍王不敢遲留,忙進宮去取了金肺珠帶在身邊,遂同小行者走出水晶宮,上了
    (海岸,駕雲前往。)
    (不多時到了孽海舊地,只見蜃妖吐的黑氣霧沉沉密匝匝還未曾消歇。)
    (龍王看了,大怒道)
龍 王:就是海中蜃魚幻化樓閣、樹木,不過吞吸些鳥雀充飢,怎這孽障竟吐些無邊毒氣
    ,將此千里居民都吞吸盡了,真罪不容于死矣!
    (遂取出金肺珠托在掌中,低下雲頭,在黑氣上面團團轉了一遭,真是理有相生
    (相克,物有能制能從。)
    (不一時,那些黑氣就如雪消冰解的一般,頃刻間散個干淨,忽露出一條不象龍
    (,不象魚,又不象黿,又不象鼉的一件怪物來,在地下游行。)
    (龍王看見,忙對小行者道)
龍 王:小聖,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
    (小行者遂取出金箍鐵棒迎風一晃,有碗口來粗細,忙趕上前照著怪物劈頭便打
    (道)
小行者:好妖精!你的城池哪裏去了?你的樓閣哪裏去了?你的市鎮人家哪裏去了?你還
    能吐氣吸人麼?
    (那蜃妖雖是精靈,卻尚不能言語,見小行者鐵棒打來,料當不起,只得沒命的
    (往闊處奔去。)
    (小行者哪裏肯放,大踏步隨後趕來,七八趕上,那蜃妖急了,忙回過頭來張開
    (城門般的一張大口,要吞小行者。)
    (小行者恐遭毒口,急急退回數步,正打算要跳在空中用棒下搗,忽見那怪物陡
    (然躍起,山搖地動的叫了一聲,便跌倒在地,動彈不得。)
    (小行者看見,猶恐有詐,反不敢上前。)
    (誰知卻是豬一戒與沙彌在肚裏被那妖怪奔來奔去,顛簸得跌跌倒倒,又聽見外
    (面吆喝之聲,諒是小行者與他賭鬥。)
沙 彌:(沙彌忽然醒悟道)我們好呆!師兄既往外面廝殺,我們何不內外夾攻?
    (豬一戒被沙彌點醒,啐了一口道)
豬一戒:我真真呆了!
    (就提起釘耙,先將他的五臟廟兒一釘耙鋤倒,沙彌便豎起禪杖乘勢往上將脊梁
    (骨一搗,不期用力太猛,不但將脊梁骨搗斷,連皮都搗通了。)
    (那蜃妖忍痛不過,故跌倒在地死了。)
    (豬一戒見脊梁上搗通,透進亮來,滿心歡喜,忙叫道)
豬一戒:師父,造化了!妖精脊梁上開了個不二法門了。
沙 彌:(沙彌笑道)師父,不要聽他!妖精脊梁怎稱得法門?只好算做個方便門罷了。
    (唐半偈此時跌得顛顛倒倒,正閉著眼在昏聵之際,忽聽得兩個徒弟歡喜說話,
    (睜開眼見旁邊一個窟窿透進亮光,看見天日,也自歡喜)
唐半偈:徒弟呀!既有門就該出去了。
    (豬一戒忙到透亮處鑽出頭來一張,叫聲)
豬一戒:慚愧!
    (但見小行者手拿著金箍鐵棒,正在那裏審看妖精,豬一戒大叫道)
豬一戒:大哥,不消疑惑著了,妖精已被我們搗斷脊梁筋,斷送了他的五心三臟了。
    (小行者猛然看見,滿心歡喜,忙問道)
小行者:師父怎麼了?
豬一戒:師父好好的。只是洞門小,被妖精皮裹了頭,卻出來不得。
小行者:這不打緊!
    (遂將金箍鐵棒迎風一晃,變做一口風快的屠刀,照著妖精脊背豁喇一聲劃做兩
    (半,沙彌用禪杖撐開。)
    (一霎時,他師徒四人依舊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豬一戒忙攙了唐長老,沙彌挑了行李,歡歡喜喜的走了出來。)
    (唐半偈問起緣由,方知虧西海龍王收了他的毒氣,纔能成功,遂向空拜謝。)
    (龍王辭別了小行者,自回海去。)
    (師徒四眾正打點行程,忽西南上蜂擁的趕了百十餘人,圍繞著他師徒四眾拜謝
    (說,虧他們除了地方大害。)
小行者:妖精方纔打死,你們偌遠,怎生得知?
豬一戒:(眾百姓道)是土地公公顯靈,先報我們得知的。
    (定要請了回去過夜。)
    (唐長老卻不過眾人好意,只得看著眾百姓去安歇了一宿,次日方脫身早行。)
    (正是:
    (  最輕者死生,最重者功行。)
    (死生惟一身,功行在萬姓。)
    (不知唐長老此去又何所遇,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
    (語云:
    (  善自善,惡自惡,善惡分途難假托。)
    (怎奈人心雕鑿深,故令世界多舛錯。)
    (持齋便認是菩提,誦經便道是活佛,誰知盡是貪嗔痴,種出眾生毛與角。)
    (須知我佛清淨心,色色空空都不著;一念天堂已上登,但思地獄便墮落。)
    (縱有靈明大辯才,轉念如圜費揣度。)
    (我願真修自證盟,莫向他人覓衣缽。)
    
    
188**時間: 地點:
    (話說唐半偈師徒四人,脫離了蜃腹之苦,辭了眾百姓,歡歡喜喜又復西行。)
    (又行了月餘程途,忽遠遠望見一座高山攔路。)
唐半偈:徒弟呀,你看前面又見高山攔路,不知是凶是吉,須要仔細。
    (小行者先已看見,聽得師父問他,又細細觀望了一回道)
小行者:師父,靈山這條路我雖不常常來走,那竅脈相通之處也曾來過幾遭,還依稀記得
    。此去與靈鷲不遠,除了靈鷲別無高峰,為何忽又有此陡峻之山?
唐半偈:既是往常沒有,莫非又是蜃氣化的?你們更要小心!
    (豬一戒聽見說是蜃氣化的,恐怕又被他吸到肚裏去,便放下行李立住腳不敢走
    (。)
小行者:(小行者笑道)好呆子,怎這樣膽小!就是蜃化的,也須走到他口邊方纔吞吸得
    去,怎隔著許多路便害怕起來?
豬一戒:哥哥呀,前日是大造化,撞見那蜃妖沒牙齒留得性命,若遇了有牙齒的妖精,嚼
    碎了吞下去,此時也不知變了糞壓在哪塊田地上去了?
沙 彌:(沙彌聽了笑道)二哥若是這等小心害怕,除非叫鐵匠象烏龜般的打一個鐵殼,
    與你套在身上,方敢大膽走路。
豬一戒:我說的是正經話,你卻當取笑。
    (只得挑起行李來捂著嘴往前又走。)
    (走到山腳下。)
    (大家一看,只見那座山兩旁密匝匝都是松林,惟正當中一條嶺路,卻又十分陡
    (峻,要上嶺去必須仰面而行。)
    (唐半偈看見光景異常,卻有幾分膽寒,便勒住馬與小行者商量。)
小行者:師父心下既有些狐疑,且住在山腳下,尋個人問問路再走不遲。
    (遂帶轉唐半偈的馬頭,繞著山腳下尋人家。)
    (正沒尋處,忽左手松林裏一聲磬響,大家聽見歡喜道)
大 家:有人問路了。
    (就沿著那條曲路兒尋到松樹林中來。)
    (果見一個小庵兒十分幽雅,庵門上題著是「猛省庵」三字,庵門半開半掩,唐
    (半偈吩咐小行者三人在外面立住,自己卻輕輕推開庵門走了進去。)
    (走到佛堂前,只見佛堂中一個老和尚,正燒完了午香,忽看見唐半偈立在佛堂
    (外,慌忙走出來迎接道)
一 個:老師父從何處來?請堂裏坐。
    (唐半偈進到堂中先拜了佛,然後與老和尚行禮道)
唐半偈:貧僧乃東土大唐國奉欽命差往西天雷音寺見我佛如來拜求真解的,路過寶方,因
    見前面山嶺高峻,不知是甚地方,又不知嶺上可好行走,未敢輕易過去,故尋至
    寶庵求老師父指教。
那和尚:(那和尚看了看道)從東土到我西域也不容易,怎只老師一人獨行?
唐半偈:貧僧還有三個小徒在外面,恐怕驚動禪棲,故不敢進來。
老和尚:老師既要問過嶺難易,說起來話長,令高徒在外面立著不便,請進來同坐了好講
    。
    (唐半偈遂起身,在庵門前叫了小行者三人進去同坐。)
老和尚:(老和尚看見三人相貌醜惡)師徒同道,為何不同貌?
小行者:你曉得什麼?貌若相同,道就不廣了。只問你這條嶺可是一向有的?閑事不要你
    多管。
    (老和尚聽見小行者說話蹊蹺,驚問道)
老和尚:這位師父象是西天曾走過一兩遭的。
小行者:你怎生曉得?
老和尚:若不是走過一兩遭,為何開口就問這條嶺一向有無?
小行者:走是走過幾遭,因是雲來雲去,記得不真,細細想來,恰象是這條嶺一向沒有,
    故此問你。
    (老和尚聽了,連連點頭道)
老和尚:果是這話,不是說謊。
唐半偈:自開闢天地便有山川,況這條嶺參天插地,又不是一丘一壑,人力能培,為何說
    個一向沒有?
老和尚:老師父有所不知,我這西方佛地從來平坦,不立關防,不設機械,莫說賢愚貴賤
    老少男女,洗心滌慮,盡可皈依;便是沙場戰卒市井屠兒,一念真誠,亦不妨立
    地便入。故西天成極樂之國,我佛著萬善之名。從後漢到今,就是孔仲尼儒教聖
    人,李老聃道教之祖,也莫敢與我佛並尊。不期後來佛教日盛,為性命真修者少
    ,貪善名假托者多,往往掛榜修行,招搖為善。念兩卷經文便道是莫大慧根,吃
    幾日善齋便以為無邊善果,燒一炷香便希冀冥中保佑,捨一碗飯便思量暗裏填還
    ,甚至借修橋補路科斂民財,假賽會迎神貪圖己利。這還是無知的百姓所為,還
    有一等不肖的和尚,滿口胡柴,充做高僧,登壇說法,哄騙得愚夫愚婦,金錢供
    獻,奔走如狂。還有一等痴心的和尚,一竅不通,寸善未立,妄想成佛作祖,躲
    到深山窮谷中,白說苦修,不知修些什麼?把那父母的遺體凍餓,至死不悟。還
    有那些焚頂燃指,沿街繞巷敲梆撞缽要求布施的,一時也說他不盡。總之,貪嗔
    痴欲,奸盜詐偽,無所不有。遂將我佛清淨法門,慈悲願力,弄做個口舌是非之
    場,萬惡逋逃之藪。故我佛如來深悔將道法流傳中國,誤了眾生,是以近來一字
    一言不肯妄傳,又恐怕還有不知恥的僧人又來纏擾,故將靈鷲後嶺中分了一支移
    于此地,就叫做中分嶺,以為界限,隔絕東西的這些孽氣。故說個一向沒有,這
    位師父果看得不差。
唐半偈:世尊既移此嶺隔絕東西,為何又留嶺路與人往來?
老和尚:終是我佛慈悲,因念慧燈不滅,恐有真正佛器皈依,不忍一概謝絕,故留此嶺路
    。
唐半偈:既存嶺路,與不移嶺何異?
老和尚:嶺路雖存,嶺頭上卻造了一座中分寺,請了一位大辯才菩薩住在裏面,凡是過嶺
    善信,都要請大辯才菩薩照驗。菩薩容過去,便輕輕過去了,若是菩薩不容過去
    ,你便是神仙也飛不過去。
    (唐半偈聽了,忙立起身來稱謝道)
唐半偈:多蒙老師父指教,我們須早早上嶺去,求請大辯才菩薩照驗。
    (豬一戒聽了就去牽馬,沙彌就去挑擔,小行者就打算扶師父出門。)
    (老和尚看了看,忍不住對唐半偈說道)
老和尚:老師父自家上嶺照驗照驗也還使得,這三位師父倒不如在小庵坐坐,不消上去吧
    。
小行者:我三人為何不消上去?
老和尚:你方纔三位進庵來,可曾看見庵門上有菩薩親筆題的三個字?
小行者:是『猛省庵』三個字,怎不看見?
老和尚:既見,這三個字是菩薩題的,這三個字的深意就該知道了。
小行者:也無甚深意,不過是叫人把自家身心善惡檢點檢點。
老和尚:恰又來!你三位師父的身心善惡可曾檢點檢點?
小行者:這些小事,纔出世的時節就檢點過了,還要等到今日!
    (老和尚聽了,連連搖頭道)
連 連:你這些游方的大話只好哄騙我老僧,你若見了大辯才菩薩,他目如皎日,舌似青
    蓮,須哄騙他不得。
小行者:(小行者又笑道)你這老和尚坐井觀天,也只認得個辯才菩薩罷了,只怕你那辯
    才菩薩還是我本來靈明中曲曲彎彎生出來的學問哩!
    (老和尚沒得說,只得勉強道)
只 得:既是這等,請上去,只是不要又走了下來就沒趣了。
小行者:我大唐到靈山是十萬八千里,今差不多走了十萬里。卻喜得從不曾走回頭路,但
    請放心,不要你替古人擔懮。
    (唐長老見小行者言語唐突,恐怕老和尚沒趣,只得周旋道)
只 得:小徒頑蠢胡談,老師父不要介意。
    (又拱拱手作別,方纔上馬,大家簇擁著望嶺頭而來。)
    (正是:
    (  青天轟霹靂,了不礙閑雲)
    (饒盡老僧舌,定心如不聞。)
    (唐半偈師徒四眾相逐著奔上嶺來,他們一層一級約走了千層萬級,方纔到得嶺
    (頭。)
    (到了嶺頭一看,果然有一座大寺,匾額上題著「中分寺」三個大字,十分莊嚴
    (精潔,卻靜悄悄無一人往來出人。)
    (唐長者只得下了馬叫沙彌牽著,又吩咐小行者與豬一戒在寺外等候,不許囉唕
    (。)
    (自己卻整一整偏衫僧帽,端端肅肅走了進來。)
    (直走到二正門裏,方看見一個小沙彌,在一株優婆樹下閑立著看白鶴理翅。)
唐長老:(唐長老走上前打一個問訊道)貧僧稽首了。
    (那小沙彌看見,忙答禮問道)
小沙彌:老師父是哪裏來的?
唐半偈:弟子乃東上大唐國飲差往西天雷音寺見我佛如來拜求真解的,路過寶剎,自恐善
    根淺薄,道念不深,無緣見佛,不敢經過。聞知大辯才菩薩慈悲接引,故特匍伏
    蓮座之前,敢求垂恩照驗。倘有片念可矜,開放西行,庶不負遠來善果。
小沙彌:(小沙彌聽了道)老師父既是要照驗過關的,請少待,待我與你稟知菩薩。
唐半偈:(唐半偈又作禮道)多感,多感。
    (說罷,小沙彌就進去了。)
小沙彌:(去不多時就出來回復道)菩薩說,若是要見佛求解的,不必照驗,去不得了,
    請回吧。
唐半偈:(唐半偈著驚道)怎麼求解的就去不得?
小沙彌:菩薩說,昔年有一個陳玄奘,是世尊徒弟,也來求經,因一念慈悲,就將三藏真
    經慨然付與他取去。不期自取了經去,至今二、三百年,不但未曾度得一人,轉
    借著經文敗壞我教,世尊至今尚時時追悔。你求解與求經一般,如何肯再蹈前轍
    ?故說不必照驗,去不得了。
唐半偈:菩薩金論固自不差,但弟子此來求解,若論形跡實與昔年唐玄奘佛師求經一般;
    若論求解的本念,卻與求經有天淵之隔。
小沙彌:這是為何?
唐半偈:我佛慈悲造作真經,原望度人,何心誤世?所以誤世者,皆東土愚僧不得真解,
    轉轉差訛,漸至度入邪魔,有辜如來至意。今弟子願蠲頂踵,不惜勤勞,遠詣靈
    山拜求真解,正欲救求經之失,慰造經之心,所以說個有天淵之隔。
小沙彌:既是這等說,待我再與你稟知菩薩。但此時菩薩正趺坐視空,你且退出寺外聽候
    法旨,不可妄動。
    (說罷,依舊走進去了。)
    (唐長老不敢違小沙彌之言,只得退出寺外。)
小行者:(小行者三人迎著問道)菩薩照驗得如何了?
唐長老:菩薩尚未見面,怎生照驗?
小行者:菩薩因甚不見面?
    (唐半偈就將從前言語細細說了一遍。)
小行者:小沙彌既應承再稟,菩薩自然就出來照驗,我們略等等過嶺,還不晚哩!
    (大家東張張,西望望,等了半晌,並不見一個人影兒。)
豬一戒:(豬一戒等得心焦)我們師徒四人原來都是呆子。
小行者:怎麼都是呆子?
豬一戒:這嶺上明明一條大路,又無關隘阻隔,又無兵將攔擋,又無繩索綁縛,為什麼聽
    信那老禿驢的胡說要照驗?我們又不伏他管,又無符節,照驗些什麼?怎只管痴
    痴的在此瞎等!
沙 彌:那老和尚還不象個說謊的,或者有這樣事也不可知。
豬一戒:你一發呆得可憐,倘或我們方纔不找到他庵裏去問路,不曉得什麼照驗不照驗,
    此時也不知走到哪裏去了!這叫做問著醫生便有藥,向著師娘便有鬼。依我說,
    不如大家早早的走他娘吧。
小行者:(小行者聽了便也心活起來道)這呆子倒也說得有三分中聽。
豬一戒:(便對著唐長老道)師父,你心下還是要等還是要走?
唐半偈:徒弟呀,怎你也說此話?方纔若不問路,不知菩薩的規矩,糊糊涂涂走了過去,
    便撫心無罪;今老僧既已講明,小沙彌又入去稟知菩薩,豈有個不俟命之理!豬
    守拙是個野人,不知禮法,你們切不可聽他胡講。
    (小行者聽了,連連點頭道)
小行者:畢竟還是師父說的是大道理,連我也幾乎被這呆子惑了。
    (師徒們正議論不了,忽清磐數聲,大辯才菩薩已登堂升座,著侍者出來喚他師
    (徒進去照驗。)
    (唐半偈忙帶了三個徒弟整衣而入,到了堂中合掌頂禮道)
唐半偈:弟子大顛,奉大唐天子欽命,往西天拜求我佛真解,雖求解有類求經,深犯我佛
    追悔傳經之戒,然求真解以解真經,實大慰如來無始造經之心。伏乞菩薩慈悲,
    垂鑒弟子禁正清淨真修之誠,憐憫弟子歷受山水磨難之苦,曲賜照驗放行,則慈
    恩無量。
徒 弟:(大辯才菩薩道)求解這段因緣原是旃檀請命,我已盡知,再無不成全之理;只
    是照驗,新奉如來佛旨,也要應應故事。
    (唐半偈聞命,又合掌頂禮道)
唐半偈:弟子大顛,身心性命俱投誠蓮座之下,伏乞菩薩照驗。
菩 薩:你道念真誠,慧根清淨,我已照驗明白,准放西行。但你隨行幾眾,也要報名照
    驗。
唐半偈:弟子隨行共有三人,一個是大徒弟叫做孫履真,一個是二徒弟叫做豬守拙,一個
    是三徒弟叫做沙致和。此處止有馬匹、行李,並無別物。
唐半偈:(說罷,就回頭叫小行者三人道)你們快過來拜見,求菩薩照驗放行。
    (他三人見師父叫他,只得走了進來。)
    (唐半偈恐怕他三人不拜,惱了菩薩,便先跪下稟道)
唐半偈:三徒皆山野頑蠢之人,不知禮節,求菩薩寬囿。
    (他三人見師父先跪在地下,沒奈何只得趴在地下,磕了一個頭就站起身來。)
菩 薩:禮節可不苛求,但不知身心可能干淨?
唐半偈:(便問)哪一個是孫履真?
小行者:(小行者忙上前一步答應道)小孫便是。
菩 薩:我看你尖嘴縮腮,不象人種,你可自供是哪裏出身,何人後嗣,平生有何功行,
    我好照驗。
小行者:菩薩請豎起耳朵來,待我供與你聽:
      花果山是故土,水帘洞是舊府;
      鬥戰佛是我先天祖,山前石是我後天母。
      陰陽靈氣豁心胸,日月精華充臟腑。
      自性家傳道易成,不用坎離與龍虎。
      手持鐵棒撞天門,身坐瑤池索酒脯。
      只因強橫大招愆,罰我為僧立功補。
      若問西來立甚功?打死妖精不可數。
      菩薩之前不敢誇,只此便是我家譜。
菩 薩:(辯才菩薩聽了道)據你這等供稱,原來果不是人種,就是孫鬥戰仙石中的遺胤
    。雖前面有些罪過,既後面肯改悔立功,也不消問,只是當照驗過了,可站半邊
    伺候,開關放你過去。
    (小行者走過一邊。)
菩 薩:哪一個是豬守拙?
    (豬一戒聽見,只推不聽見,不就答應。)
菩 薩:豬守拙為何不答應?
豬一戒:(豬一戒方纔走出來道)菩薩叫我麼?我就是豬守拙。
菩 薩:你既是豬守拙,你若是方纔見過去了,不要求我照驗,我卻也罷了;你如今既來
    求我照驗,也須自供是哪裏出身,何人後嗣,平生有何功行,我好照驗。
豬一戒:我三人總是師父的徒弟,大師兄供稱的就是一樣了,我們何必瑣瑣碎碎又供?
菩 薩:(菩薩笑道)好胡說!一人有一人的立身行己,怎麼將他人的家世裝你的體面?
    還不快實實供來!
    (豬一戒沒奈何,只得搖頭擺腦的)
豬一戒:高老莊是故土,雲棧洞是舊府;
      豬天蓬是我嫡親父,高翠蘭是我生身母。
      陰陽濁氣結成胎,耳大嘴長太粗鹵。
      幸喜遺精不待修,生來行力大于虎。
      手握釘耙到處行,拿著野人當酒脯。
      只因強橫大招愆,罰我為僧立功補。
      若問西來立甚功?奔走程途不可數。
      菩薩之前不敢瞞,只此便是我的苦。
菩 薩:(菩薩聽了道)原來你也是豬淨壇遺嗣。自供倒也老實,且站在一邊待我照驗。
    (豬一戒走開。)
菩 薩:沙致和是哪一個?
沙 彌:小和尚就是沙致和。
菩 薩:你既要我照驗,也須自供哪裏出身,何人後嗣,平生有何功行。
沙 彌:我小和尚出身雖還記得,委實比不得兩個師兄。
菩 薩:流沙河是故土,出身微沒舊府;
      父母雙亡總不知,金身羅漢是我老師父。
      生身雖也賴陰陽,骨硬皮糙氣如蠱。
      雖然愚蠢不足觀,卻會拿龍並捉虎。
      手持禪杖但降妖,不吃人間酒與脯。
      只因老實懶修行,罰我為僧立功補。
      若問西來立甚功?挑擔跟著馬屁股。
      只此便是我真供,優望菩薩照驗放行莫攔阻。
菩 薩:(菩薩聽了道)原來也是沙羅漢弟子。都有些來歷,我也不好留難哪一個,都一
    概開關放行。但你們也要有些緣法過得去便好。若是善根淺,孽障深,掛礙過不
    去,卻莫要怪我。
說 一:(一面說一面起身走下蓮臺來道)你們都跟我來去開關。
    (闔堂侍者聽見菩薩吩咐,便一齊簇擁著出來。)
    (唐半偈師徒四眾也跟在後面,豬一戒低低說道)
豬一戒:這菩薩也會拉闊,精空的一條嶺,關在哪裏?
小行者:莫做聲,跟他去看他知。
    (大家走出寺門。)
    (不知菩薩走在前面弄些什麼法力,忽嶺頭西邊突然現出一座關來,十分高峻雄
    (壯。)
    (豬一戒看見,驚得呆了,暗暗與小行者說道)
豬一戒:我們方纔在此立了多時,並未曾看見,怎轉轉身就有?就是魯班蓋造也無此神速
    ,莫非又是蜃氣結成的?
小行者:(小行音道)一個菩薩,怎說蜃氣?還是我們方纔不曾留心看得。
    
    
189**時間: 地點:
    (正說不了,只見菩薩又將唐半偈叫到面前吩咐道)
菩 薩:這關外雖也有條捷徑路兒轉得去,卻不是兩天去的大路,你還是要關內行關外行
    ?
唐半偈:(唐半偈忙作禮道)弟子已蒙菩薩慈悲照驗,慨許放行,怎敢不由大道?還望菩
    薩開關。
菩 薩:非我不肯開關,但我開關甚易,你們過關卻有些繁難。
唐半偈:不知有甚繁難?
菩 薩:你要知過關繁難,可抬起頭看看這關額的三個字。
    (唐半偈忙抬頭一看,卻是「掛礙關」三字)
唐半偈:弟子萬念皆空,有甚掛礙?望菩薩開關放行。
菩 薩:(菩薩點點頭道)唐聖僧可稱佛器。
小行者:(又叫小行者三人到面前吩咐道)你三人還是關內走關外走?
小行者:菩薩這句話是多問的,師父哪裏走,我們自然跟著師父哪裏走,豈有師弟分途之
    理!
菩 薩:據你說來似乎有理,只怕走到中間有些掛礙,那時節師父卻顧你不得。
豬一戒:(豬一戒對著小行者道)大哥,你不要任性!菩薩說的是好話,大家也要熟商量
    ,不然等我在關外轉吧。
小行者:(小行者喝道)呆狗才,不要沒志氣。
菩 薩:既你們主意定了,我也難強。
菩 薩:(隨叫侍者揭去封皮,將關門豁然洞開)你們去吧。
    (唐半偈又作禮拜謝,然後叫小行者扶他上馬,沙彌挑行李,豬一戒跟隨,大家
    (歡歡喜喜竟出關望西而行。)
    (誰知他師徒纔出得關來,菩薩已叫人將關門緊閉。)
    (正是:
    (  進修道力須當猛,接引婆心莫憚煩。)
    (不猛前程何日到?不婆妙義幾時宣!)
    (唐半偈師徒四人出得關來,只道是坦平大路,清淨風光,不期關門外沙塵滾滾
    (,雪霰霏霏,一條路高低曲折,兩旁樹延蔓牽纏,十分崎嶇難走;卻喜得唐長
    (老是個久歷艱辛之人,一心只思量著前進,並不問險阻傾圯,竟策馬向前,全
    (不在意。)
    (小行者見師父馬去了,也跟著就走。)
    (沙彌挑著重沉沉擔子,低著頭只住前奔,並無心去看長看短。)
    (惟豬一戒看見道路歪斜,樹木叢雜,又加滿天雪霰,遍地沙塵,心下懊悔道)
心 下:起初上嶺來何曾見有關門?依我徑走,也不知走到哪裏!老師父假至誠,信人胡
    言亂語,偏要等菩薩照驗起來。照驗得好,如今卻照驗出一座關來。就是有關,
    依菩薩說關外轉去,平平路兒何等不好?老和尚強要關內走,那賊猴子又呵卵胞
    附和著要過關,這沙彌蠢貨大不知世事,一哄過關來,你看關門外這等沙塵、雪
    霰,劈頭劈臉吹來,地下又高低不平,樹枝又抓手抓腳,叫人怎生行走?
    (急抬頭看時,只見唐長老、小行者、沙彌三人在前面,其去如飛,心雖怨恨,
    (卻恐怕遲了失群,只得放步趕來。)
    (不期雪霰下得路上石滑如油,走不得三、五十步,早扑通的滑跌了一跤,跌得
    (腿腳生疼,坐著揉了一會,急急爬起來要走,這衣裳又被道旁荊棘刺抓得緊緊
    (的,扯也扯不開,忙忙挑開了上邊,下邊又抓成一片,急理清了左邊,右邊又
    (攪做一團。)
    (焦躁得他性子起,遂盡著蠻力一掙,雖然掙脫,不但衣裳扯破,臉都擦傷,掙
    (得力猛了些,又撞在一塊尖石上,將頭上的鮮血都撞出來。)
心 下:(心下愈加惱恨道)這都是老和尚與賊猴頭害我,怎麼他們倒平平安安的走去?
    (再抬頭看時,只覺影影的唐長老師徒三人還在前面走,要趕又趕不上,便大叫
    (道)
唐長老:師父慢慢跑,等我等。
    (叫了數聲,並不聽見有人答應。)
    (忙轉過山嘴往前去望,忽一陣風來,吹起沙灰,又將眼睛瞇了,開看不得,只
    (得立住腳,揉了半晌漸漸張開,方纔又走。)
    (走便走,眼睛終是半開半閉,不提防一條老樹根當路,又絆了一跌。)
    (這一跌跌得重了,直跌得頭昏眼花。)
    (又見天色傍晚,不敢停留,沒奈何只得一步一跌的趕來。)
    (又不期下的雪霰,一縷縷就如亂絲,扑頭扑臉飄來,一霎時就掛了一身。)
    (方在頭上撣去了幾條,那兩只大耳朵、一張長嘴又都掛滿了。)
    (初還覺輕,後面漸漸重起來;初猶軟弱,後漸漸硬起來,就如繩索縛在身上一
    (般,走路好不費力。)
    (不料,唐長老馬去如飛,全不知豬一戒落在後面好苦,一心只往前進。)
    (行了半晌,忽又看見前面一條大嶺,嶺上一座大寺,因問小行者道)
唐長老:面前又有嶺寺,不知又是何處?
小行者:師父不消問得,走到自知。
    (唐長老因奔上岭來,到了寺前,下馬,定睛一看,見那寺額上又是「中分寺」
    (三字,吃了一驚道)
唐長老:為何又有一座中分寺?
    (再細看時,卻與先前的門徑一樣,只是嶺頭西邊不見了那座掛礙關。)
    (心下正狐疑不決,只見嶺下的那個老和尚忽從寺裏走出來,看見唐長老師徒三
    (人立著,因笑嘻嘻說道)
心 下:你們說不走回頭路,為何去了又來?
    (一面說一面笑下嶺去了。)
    (唐長老一發狐疑。)
    (不多時,又見起先那個小沙彌忽也走出來,看著唐長老道)
小沙彌:老師父,既已照驗放行,怎不西行卻又轉來?
    (唐半偈聽了,方悟這座寺就是原先的那座中分寺,知是菩薩顯靈,慌忙朝著山
    (門下拜道)
唐半偈:弟子大顛,想是存心怠惰,故去來反復,尚望小師父引見菩薩,求為懺悔。
小沙彌:老師父請起,不必又見菩薩了。菩薩已有法旨在此。
    (便在袖中取出一個柬貼兒遞與唐長老。)
    (唐長老接來一看,只見上面是八句頌子寫得分明,道:
    (  寺前寺後同一寺,關無關有總非關)
    (真修不掛何曾礙?慧性常明可恕頑)
    (獨有野心貪狡甚,故出荊棘道途難)
    (須教湔洗從前意,一體靈山拜佛顏。)
    (唐半偈領受了菩薩法旨,再拜稱謝,方知豬一戒掛礙在後面尚未走來,復向小
    (沙彌懇求道)
唐半偈:豬守拙雖貪嗔未淨,也是弟子一手一足,萬望轉達菩薩,赦其前愆,容後改過。
小沙彌:唐師父不必求了,菩薩已恕其罪容他趕來了,快領眾西行吧,我要回繳法旨去了
    。
    (說罷,竟進寺去了。)
    (唐半偈折轉身方看見,豬一戒滿身沙霰,頭破血出,跌跌倒倒奔來,口裏只抱
    (怨路不好走,又怪大家不等,口內咕噥個不了。)
唐半偈:(唐半偈大喝道)蠢才!不悔自家貪嗔生出許多掛礙,轉怨道路難走。若果道路
    難走,為何我們平平安安走了過來?
    (遂將菩薩的頌子遞與他看。)
    (豬一戒看了,方知是菩薩顯靈。)
    (再看時,見依舊走到寺前來,驚得啞口無言,只是朝著寺門叩頭道)
只 是:弟子從今以後只隨佛天吩咐,再不敢欺心抱怨了。
唐半偈:既知改悔,可快起來收拾走路。
    (正是:
    (  魔障坦平路,牽纏清淨心。)
    (唐半偈師徒四眾收拾停當,依舊西行,不知又何所遇,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
    (語云:
    (  佛佛佛,非異物,原是人心人性出)
    (弗同人處是慈悲,人弗同他因汨沒)
    (靈根慧性雖本來,清淨無為實道法)
    (大千世界只此中,莫認靈山在西域)
    (自成自度須自修,莫望慈航與寶筏)
    (嫡親骨肉本分明,一體看承休鶻突)
    (若教走得路兒差,差之毫厘千里失。)
    
    
190**時間: 地點:
    (話說唐半偈師徒四眾,過了掛礙關,又復西行,一路上雖也有高山大水,只覺
    (山光秀媚,水色澄清,全無險惡之氣,師徒們歡心樂意而行。)
    (忽一日,行到一個地方,唐半偈在馬上遠遠望見前面有人家,叫一聲)
唐半偈:徒弟呀,行了許多路,腹中覺得有些飢了,前面有善信人家,須去化一頓飽齋吃
    了再行方好。
豬一戒:阿彌陀佛!師父一般也說餓了,我若說餓,你們又要道我是饞癆。
小行者:餓原不同。師父的餓是三餐飲食之常;你的餓是饞心涎口貪饕無厭之求。怎麼比
    得?
豬一戒:偏我要吃就是貪饕!師父不消講,只是過一會化了齋你不要吃,我就信你不是貪
    饕。
小行者:(小行者笑道)既有齋怎的不吃?但吃便吃,卻不象你身心性命都專注在吃上。
    (弟兄們說不了,早已走到一個村口。)
    (唐長老抬頭一看,只見那村坊:
    (  街坊潔淨,道路修齊。)
    (鱗鱗瓦屋,全無傾攲之象;寂寂門牆,殊多安輯之風。)
    (分明村落,卻不見有雞彘牛羊出入;宛然田野,實全無禾苗菽麥生成。)
    (四境不聞誦讀聲,孰是求名之客?百逵了無奔走跡,誰為覓利之人?衣冠古朴
    (,不披剃而了不異于高僧;視履端詳,縱蠢愚而亦知其為善士。)
    (家家清淨,登其室疑入叢林;處處清閑,履其域儼然佛國。)
    (靜忽聞香,任鼻端受用卻不見人焚;空常現色,使眼界光明始知乃天設。)
    (觀草木而祇樹成林,優婆待坐,睹人間所未有;問山水而峰懸靈鷲,波滴曹溪
    (,悟佛道之至精。)
    (故進而觀境,總是無塵;虛以問心,大都不染。)
    (唐半偈在馬上看見這村坊風光清淨,氣象無為,驚訝不已。)
對小行:(遂跳下馬來對小行者)履真呀,這是什麼去處?怎這樣吉祥如意!定有大聖賢
    在內,須細細訪問,不可輕易造次。
小行者:佛法微妙宏深,這地方雖然清淨卻無造就,止不過得些皮毛,師父看見怎便這等
    大驚小怪起來?
唐半偈:徒弟呀,不是我大驚小怪。你看這地方不沾不染,其實難得。
小行者:這都是師父在中國看厭了那些邪魔外道,故纔挹真風,便生歡喜。其實佛法莊嚴
    何所不有,也不是一味枯寂,老師父見過我佛自然知道。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