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  至  第四〇

31**時間: 地點:
    (卻說鍾離得老人指示,回至家中。)
    (先是其家人聞其與北蕃戰敗,蹤跡杳然,皆以其歿於軍中,舉家號哭掛孝。)
    (至此突歸,一家欣喜無限。)
    (問其敗陣根由,鍾離備言其故。)
    (及至單騎自逃,迷失山谷,胡僧引路,仙翁傳道數端。)
鍾離父:(其家人曰)當日誕生,曾有異光數丈之端。能言,又有「身遊紫府,名書玉冊」之句,
    固知當有異常之遇,不應死於劍戟之中也。
    (乃設大筵慶賀,盡歡而罷。)
    (居數日,鍾離思敗陣私歸,朝廷若聞,必深加罪。)
    (今得仙劍之道,時刻不離,乃欲問跡修真。)
    (適其兄鍾離簡者,亦仕漢為郎中,性素慕道,棄職歸家。)
    (聞權之言,喜而不寐,即欲與之同行。)
    (權乃辭家別眷,披道服,執拂塵,兩角帶髻,二人飄然竟投華山三峰而去。)
    (道經小溪,見白鷺立山澗邊浴水,權謂簡曰)
鍾 離:鳧之頭何短?鷺之頸何長?欲斷彼續此,其可能乎?吾以天下之事,其不可長短者固多也
    。吾人誠然識破機關,至道即在眼前,天地皆吾掌握。但世人情欲難割,所以大道不達也
    。
    (議論未終,忽聞喊聲大震。)
    (視之,乃眾人逐虎也。)
    (那虎生得肉額金睛,威猛無比,屢屢出山傷人。)
    (有一寡婦之子,年十餘歲,一日同僕入園取果,為虎噬之,其母痛恨至極,竟訟於縣。
    ()
    (縣令哀其情切,令獵戶率居民捕之。)
    (眾人長槍短械,鳴鑼圍至山下。)
    (其虎在山大吼一聲,奔騰下嶺,連傷數人。)
    (咬牙咆哮,依負南山之嵎而立。)
    (但見逐虎之人,大半驚倒在地。)
    (其中有勇敢之士,亦徒攘臂觀望,不敢向前。)
    (適二人至其處,眾人看見鍾離身體魁梧,狀貌清奇,乃相謂曰)
逐虎甲:若得此人共搏此虎,不難得也。
逐虎乙:(中有一人曰)彼道者,以救人為本,何不迎之?
逐虎甲:(眾人皆至權前求助曰)此虎傷害多人,本縣出令剿捕,其虎勇猛難當,見今又傷數人,
    負嵎而立。伏望道長仁慈助力,與民除害。
鍾離簡:(權聞言未及答,其兄簡謂之曰)孽畜如此作害,汝云已得青龍劍法,何不試之?
鍾 離:(權曰)諾。
    (即取劍在手,大喝一聲,望嵎擲去。)
    (那虎大叫一聲,鮮血淋漓,墜於山下。)
    (眾人稱異,齊至拜謝。)
    (請問其姓名,鍾離笑而不答,但收劍歸鞘。)
    (兄弟自相談論而去。)
    (〔第十八回 點金濟眾成仙〕)
    (二人行了數日,不覺來到華山。)
    (見其山接連天日,吞吐雲霞,果是名賢隱跡之鄉,仙子傳真之處。)
    (有詩為證。)
    (詩曰)
    (山聳霄漢外,雲裡路岧嶢。)
    (瀑布流千丈,如鋪練一條。)
    (下有棲心窟,橫安定命橋。)
    (巍巍鎮世俗,華山名獨超。)
    (又詩云)
    (突兀三峰接九天,雲霄深處即神仙。)
    (分明指汝超凡路,何事男兒到此邊?)
    (兄弟尋至三峰,結草為廬,日夕修煉,期年之內,未見成功。)
    
    
32**時間: 地點:
    (一日出遊,見貧人填路,問其故。)
貧 人:(曰)乃年歲不登,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之四方。
    (權嘆息久之。)
鍾 離:(回至山中,言於簡曰)饑饉薦至,民不堪生,殊為可憫。
鍾離簡:(簡曰)濟人利物,仁人之心。汝識金丹之道,不渡斯世之民,成之何用?
鍾 離:(權曰)吾亦將欲試之。
    (乃取銅錫之類於前,少放靈藥,以火燮之,皆成至寶,廣布貧民,因之而得命者,千百
    (萬家。)
    
    
33**時間: 地點:
    (一日,有上仙王玄甫者,知鍾離道將有得,降下仙班訪之。)
    (鍾離見其丰神特異,言論奇妙,拜求長生之訣。)
王玄甫:(王曰)心遑遑而無動,氣綿綿而徘徊,精涓涓而遺轉,神混混而往來。開崑崙放七竅,
    斂元氣於九垓。鑿破玉關,神光方顯,寂然圓郭,一任往來。
    (言畢而去。)
    
    
34**時間: 地點:
    (一日,又遇華陽真人,傳以太極刀法、火符內丹。)
    (於是洞曉玄機之道,深明往來之理。)
    
    
35**時間: 地點:
    (一日,別其兄,獨遊雲山,至魯居鄖城之崆峒,於紫金四誥峰居之。)
    (忽石壁猛響一聲,開若門戶。)
    (鍾離直入其中,見一玉匣,啟而視之,乃神仙秘訣也。)
    (鍾離懷之而出。)
    
    
36**時間: 地點:
    (未幾,其石復合。)
    (居數日,乃復歸三峰,玩其祕訣,遵而行之。)
仙 鶴:(忽五色祥雲滿戶,仙樂頻奏,漸入齋中,有仙鶴呼權曰)玉帝有命,迎汝回天,且轉復
    舊職矣。
鍾 離:(權謂簡曰)兄少留此,不久即復會也。
    (乃授簡玉冊,乘雲仙去。)
    (簡自與權別,深求祕訣之理,更加修煉之功,臻清淨無為之宇,金簡玉冊之要,遂能察
    (往知來,通玄入妙。)
    
    
37**時間: 地點:
    (一日,雲房跨鶴到曰)
鍾 離:兄今至道已開,塵緣已滿,不可復留此山矣。
    (乃與之同日升天,渡純陽而去。)
    (〔第十九回 采和持板踏歌〕)
    (藍采和者,乃赤腳大仙之降生也。)
    (身雖為人,不昧本性。)
    (放蕩不羈,玩遊一世。)
    (常衣破藍衫,六銙黑木腰帶,闊三寸餘,一腳著靴,一腳赤足。)
    (夏則衫內加絮,暴烈日中而不汗;冬則單衣而臥雪,耳口鼻氣出如蒸。)
    (每於城市乞錢,手持大拍板長二尺餘,醉則踏歌,老幼皆隨觀之。)
    (似狂非狂,歌則隨口而作,皆有神仙意,人莫之測。)
    (得錢則用繩縛之而行,或散去亦不之顧,見其錢或贈貧者,或與酒家。)
    (周遊天下。)
    (人有自兒童時見之者,及白髮之時,復見之,其顏貌如故,衣履如舊。)
    (後遇鐵拐,相與講道。)
    
    
38**時間: 地點:
    (一日,於濠梁酒樓上飲酒。)
    (聞空中有笙蕭之聲。)
    
    
39**時間: 地點:
    (忽然乘白鶴而上,落下衣衫靴帶,相移冉冉而去。)
    (人視其服,乃玉也。)
    (旋亦皆失去。)
    (後復每每見之。)
    (采和歌詞十二首。)
    (一歌云)
    (時人想雲路,雲路杳無蹤。)
    (高山多險峻,澗澗有真龍。)
    (碧草前兼後,白雲西復東。)
    (欲知雲路近,雲路在虛空。)
    (二歌云)
    (我見世間人,生而還復死。)
    (昨朝猶二八,壯氣胸襟吐。)
    
    
40**時間: 地點:
    (如今七十過,困苦形憔悴。)
    (恰似春回花,朝開暮落矣。)
    (三歌云)
    (白鶴那肯化,千里作一息。)
    (欲往蓬萊山,將此無糧食。)
    (未達毛羽落,離群心慘惻。)
    (卻歸舊來巢,妻子不相識。)
    (四歌云)
    (垂柳暗如煙,飛花飄似雪。)
    (夫居離婦州,婦在思夫縣,各在天一涯,何時復相見?寄語明月樓,莫棲觀飛燕。)
    (五歌云)
    (騮馬珊瑚鞭,驅馳蕩蕩道。)
    (自憐美少年,不信有衰老。)
    (白髮應會生,紅顏豈長保。)
    (但看見邱山,介是蓬萊島。)
    (六歌云)
    (本志慕道倫,道倫常護親。)
    (時逢桃源客,每接話神賓。)
    (談玄明月夜,窮理日臨晨。)
    (萬機但泯跡,方識本來人。)
    (七歌云)
    (鐵筆大縱橫,身材極魁梧。)
    (生為有膽身,死作無名鬼。)
    (自古如此多,君今爭奈何?可來白雲裡,教你紫芝歌。)
    (八歌云)
    (浩浩黃河水,東流長不息。)
    (悠悠不見清,人人壽有極。)
    (我俗乘白雲,曷由我生翼。)
    (唯當少壯時,行住須努力。)
    (九歌云)
    (我今有一襦,非羅復非綺。)
    (借問作何色?不紅亦不紫。)
    (夏天將作衫,冬天將作被,冬夏遞互用,長年只如是。)
    (十歌云)
    (世事何悠悠,貪心未肯休。)
    (聽盡天地名,何時得歇頭?四時凋變易,八節急如流。)
    (為報大宅主,雲地騎白牛。)
    (十一歌云)
    (高高山頂上,四頓極無極。)
    (獨坐無人知,孤月寒照泉。)
    (泉中且無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中本是仙。)
    (十二歌云)
    (東家一老婆,富來三五年。)
    (昔日貧於我,今笑我無錢。)
    (渠笑我在後,戲笑渠在前。)
    (相笑倘不止,東邊復西邊。)
    (〔第二十回 張果騎驢應召〕)
    (張果者,混沌以來白蝙蝠也。)
    (其受天地之氣,得日月之精,歷歲久遠,化而為人。)
    (後隱於恆州中條山,得受宛丘、鐵拐諸仙論道說法,往來汾晉間,長生不老。父老云)
父 老:自為兒童時見之,已言數百餘歲。
    (常乘一白驢,每倒騎之,日行數萬里。)
    (休息之時,則折疊之,其厚如紙,藏於巾箱中。)
    (欲騎,則以水噀之,復成為驢,倒騎於其上,奔躍而去。)
    (唐太宗、高宗徵之皆不起;武后召之,乃出山,佯死於妒女廟前。)
    (時方炎熱,須臾臭爛生蟲,於是時人方信其死。)
    (後有人於山中復見之。)
    (開元二十三年,明皇詔通事舍人裴晤,馳驛於恆州迎之,果對晤氣絕而死。)
    (晤乃焚香宣天子求迎之意,俄而漸蘇,晤不敢逼,馳還京中奏其事。)
    (明皇復命中書舍人徐喻、通事舍人盧重玄,齎璽書迎果。)
    (果見其意誠,竟到東京。)
    (命迎之於集賢院安置,備加敬禮,公卿皆往拜謁。)
    (帝問神仙之事,果不答,但息氣至累日不食。)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