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一 至 第二一〇

201**時間: 地點:
    (一日,正在街市賣符,卻遇一個漢子,近前道)
一 個:師們,你這符可驅得白日拋磚擲瓦精怪麼?
謙 之:我的靈符專一治此。
    (漢子買了一張回家,貼在堂中。)
謙 之:(次日到謙之處)師父,你的符不靈,精怪更甚。
    (謙之不信,親自到漢子家來看,進得門,方才開口,只見屋內大磚大瓦拋打出
    (來。)
    (謙之忙念咒步罡,哪裡治得!磚瓦越打得緊,幾被打傷。)
    (急出來,叫漢子閉門方止。)
    (謙之心裡疑懼,忖道)
謙 之:我的符法怎麼不驗?
    (正在思想,只見一個道人在街市上化緣。)
    (謙之見那道人打扮卻也整齊,相貌卻也古怪。)
    (怎見得?但見:
    (  青廂白道服,蜜褐黃絲縧。)
    (沉香冠籠發,棕草履懸腰。)
    (葫蘆拴竹杖,符藥裹綿包。)
    (為何雙足赤?好去捉精妖!)
    (謙之見了這道人生得古怪,便上前稽首道)
乃上前:師父何處來的?要往何方去?弟子也是在道的,望乞垂教。
杯渡道:觀子一貌清奇,是個修真人物,為何面貌清奇中卻帶些驚懼顏色?且問你名姓何
    稱?一向做的何事?
謙 之:弟子姓寇,謙之名也。幼慕仙道,未遇真師,日以符藥資生。今日正為一件異事
    不能驅除,所以心情見面。請問道師名號。
杯渡道:吾名喚成公興,修真年久,頗有呼風喚雨手段,驅邪縛魅神通,驚人法術也說不
    盡。吾觀子貌,可喜為徒弟子。且問你今日有甚異事,不能驅除?
    (謙之便把漢子家打磚擲瓦精怪說了一番。)
成公興:(成公興笑道)諒此小事,何足介意!
    (便在那綿包內取了一張符,遞與漢子。)
    (漢子接了符,方才開門,那大磚一下打出來,把張符都打破。)
    (漢子飛走過來,看著兩個道人)
漢 子:越發不濟,不濟。磚瓦連符打破了!
    (成公興聽了,把竹杖變做一桿長槍,左手執著葫蘆,右手執槍,赤著雙足,飛
    (走入漢子之門。)
    (那磚依舊打出,被道人把葫蘆迎著,塊塊磚瓦,都收入葫蘆,只收得磚瓦打盡
    (。)
    (道人兩個打進房裡,哪裡有個妖怪!卻原來是個奸盜賊頭,見人往房上去了。
    ()
    (公興見了這個情景,已知其故,乃將符焚了一張,只見那屋內黑漫漫,若似個
    (妖怪模樣,被符驅逐,行空走了。)
公 興:(便向漢子道)汝婦被邪,吾已驅去,只是速把婦移他所,以防復來。吾自有法
    與汝,驅逐其後。
    (漢子與鄰人都知屋內妖氣逐去,盛稱感謝成公興。)
謙 之:(只有謙之背說)師父法術,葫蘆收磚神妙;明見奸賊,怎麼指做妖氛?卻又與
    婦人掩護?
成公興:我等修行人,心地要好,便就是常俗人心,也要為人掩垢隱患。我方才若明出奸
    賊,不但壞了婦行,且是傷了漢子名聲。汝遇這樣事情,當存方便。
謙 之:師父說的固是,無奈婦不守節,奸又復來,卻不虛負這一番法術?
成公興:婦不守節,自有惡報,萬萬不差。奸賊得來,只是要費吾一妙法術,永絕其根。
    (乃將葫蘆內磚瓦盡倒出來,叫一)
叫 一:變!
    (那磚瓦盡變做狼牙鹿角尖刺,叫漢子鋪在房簷臥內,道)
漢 子:此物防妖,偏能捉怪。
    (漢子拜謝。)
    (成公興與謙之離了他門,望著路行走,到得一座庵前,謙之叩開大門,內走出
    (一個比丘尼來)
成公興:我這是個尼庵,師父們請山門少坐,不敢留入庵內。
    (成公興見那尼生得青年貌美,乃忖道)
成公興:謙之道貌雖近,道心未知。
    (乃把自己面一摸,卻又把謙之面也一抹,頃刻二人嬌滴滴、如花似朵起來,對
    (尼說道)
謙 之:我二人也是兩個道姑,今有公子衙內夫人外游,喚我們陪伴,迷失了路頭,望尼
    師容留少住。
    (尼僧茫然忽略,便邀人庵內。)
    (眾尼齊相見了,敘其來歷,成公卻也伶俐,對答不差。)
    (尼僧即具素食,他二人卻也不辭。)
    (吃了,看看天晚,兩個只是不出庵)
二 人:路遠,怎衙內不見人找尋而來?沒奈何,求尼師借宿一宵。
    (尼僧慨然留宿,公興卻又把謙之吹了一口氣,只見謙之頃刻燈下變了一個俊俏
    (道士。)
    (那少年尼僧見了,都走入房去)
少 年:怪哉!怎麼道姑這會卻是道士也?男女有別,況我等既已離父母,不慕丈夫,入
    了空門,皈依三寶,當謹守禪規,牢持節介,莫教男女混雜,玷厚清修。
    (真好貞潔尼姑,個個躲入臥內,只剩了老小兩個,在外支應。)
    (公興待謙之打坐,他卻變那青年尼僧,執著一枝燈燭;走近謙之前)
公 興:師父,老師父前堂打坐,你卻在此。若是嫌僻靜寒冷,我屋內可以避寒。
    (謙之聽得,正襟端坐,作色道)
謙 之:優婆尼,你說的何話?小道因天晚借宿,彼此都為何事出家,既已絕欲修道,不
    但不可發此言,當不可舉此意,須要端正了身心,勿要犯了暮夜四知,入了姦淫
    十惡。
公 興:(尼僧道)我見師兄是個道姑,你卻是個道士。我只曉得春心一點,哪曉得甚麼
    暮夜四知?
謙 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傷風敗俗的事,做不得!
    (謙之越辭,那尼姑越嬌嬌媚媚起來。)
    (謙之心不覺也動,忽然想道)
謙 之:成師父會弄假裝幻,萬一他假尼試我,豈不自壞家風?
    (乃真作怒容,堅心辭絕。)
    (成公興見他正氣,乃把臉一抹,現了本來面目。)
謙 之:(謙之忙起身投拜)師父捉弄弟子,實是度脫弟子。
公 興:(公興笑道)我觀汝貌,今見汝心。
    (乃各相打坐,天明辭尼出庵。)
    (那尼姑見是兩個道士,懊悔在心,卻又見他們變化多端,疑神疑怪,不敢怠慢
    (,送出庵門,緊閉入內。)
成公興:(成公興乃稱道)好貞潔尼僧!
謙 之:師父,果然這庵尼貞吉。世可有一等不貞潔的。
公 興:有貞潔二字,原對著沒貞潔一惡,這惡,作罪不小,比那在家沒貞潔更大。
謙 之:總是一般過惡,如何更大?
公 興:他污穢禪門,比玷厚夫綱更過,所以不小。
謙 之:師言至教。
公 興:汝聽我言,不但戒尼,亦且自戒。我於那試你之際,也曾見你到了個把持不住的
    境界。那時虧你一轉念返正,如今才生出這一番隨緣論道的功果。只要你從今以
    後,更要蕩滌到個純一不亂的境界;便入了修行正宗。
    (謙之唯唯聽教。)
後 有:色慾迷人,人若能咬定牙關,只在那相逢一刻之時正了念頭,便過後無災罪惡。
    (有八句詩說得好:
    (  人情多愛色,淫欲總皆癡。)
    (貪戀成災罪,清貞免禍危。)
    (牙關牢咬定,心地緊修持。)
    (不獨僧和道;還戒比丘尼。)
    (第二十六回 公興五試寇謙之 正乙一科真福國)
    
    
202**時間: 地點:
    (話說成公興道士與寇謙之離了尼庵,一路講論一番道理。)
謙 之:師父,弟子投拜入門,只為往年慕道無功。今日願求個不老長生方法。
成公興:弟子你既要求長生不老方法,須是到個山中靜室,修煉服食藥餌,方得不老長生
    。我聞華山僻靜,當與汝封彼處藏修。
    (謙之拜謝,當時隨著成公興師父取道而行,到了華山腳下。)
    (只見那山:
    (  巍巍頂接碧天齊,鬆檜森森路境迷。)
    (鶴唳猿啼禽鳥噪,雪深石峻洞幽淒。)
    (成公興與謙之到了山下,公興想道)
公 興:謙之雖然投拜我為弟子,他道心真實,尚未深知,不三番五試,這道術萬一妄授
    匪人,彼此罪過不小。
    (公興乃把手一指,只見那山腳下,隱藏著一座茅草小屋,門外立著一個老婆子
    (。)
    (成公興到得面前,向那婆子問道)
成公興:老婆婆,借問你一聲,這山上可有狼蟲虎豹麼?
婆 子:有的。
成公興:可有寺觀麼?
婆 子:沒有寺觀,捉有仙人留下的石室。
成公興:石室可有人住麼?
婆 子:無人住。
婆 子:上山到石室有多少路?
婆 子:二三十里近路,只是過兩條嶺阜。
    (公興聽了,便叫謙之)
公 興:你可上山,看石室可潔淨幽僻;堪以居住?我因走來倦怠,且借茅屋暫歇。
    (謙之聽從,乃登岩涉嶺,上得山來,越走越遠,腹中又饑,思量進前力倦,退
    (後不能。)
    (他正在嗟怨之時,只見一個山猿,在那石磴之上蹲著,見了謙之,攀援鬆檜枝
    (上,望著謙之,唧唧噥噥。)
    (鬆下頃刻一隻白鶴,蹁躚跳舞。)
    (謙之也坐於石磴之上,觀聽那猿啼鶴舞,不覺脫了雙履,盤膝磴間。)
    (方閉目,不知那猿跳下樹來,悄悄把雙履拿去。)
    (謙之開眼見了,不覺怒從心起)
謙 之:山猴孽畜!你拿了履去,我卻如何走這山嶺石逕?
    (乃去趕猿,這猴子趕便走,不趕又住,只把雙履穿上又脫,脫了又穿,及至謙
    (之走近,他又往那峻石險崖飛越蹲著。)
    (謙之急得紅汗交流,乃怨道)
謙 之:師父要我上山,他卻在婆子茅屋安坐,這回吃茶吃飯,叫我忍餓受苦。卻又被這
    孽畜偷了履去,如何走路!
    (正怨間,只見公興走近前來)
公 興:徒弟,為何不尋石室,卻在這裡閒坐?教我茅屋久等。
謙 之:師父,我弟子只因山嶺險峻又遠,力倦腹饑,坐此石上少歇,苦被猴子竊去雙履
    ,在此沒計奈何。
公 興:(公興笑道)出家人時時謹戒,刻刻提防,雙履是身外之物,你未免不因它動了
    身內之火。如今你雙履在何處?
謙 之:(謙之乃指道)那猴子在那裡穿穿脫脫的便是。
    (公興見了,便把自己的雙履脫將下來,望平坦嶺傍一擲,那猴子見了,也把雙
    (履脫下來,望嶺傍一擲。)
    (公興乃叫謙之取履,謙之方才取得雙履,師徒穿上,過得嶺來。)
謙 之:師父,以你的道法幻術,諒一個猴子如何難治!為何把雙履設個狡計算它?
公 興:(公興笑道)弟子,你既知狡計何異幻法,總屬欺詐。目前不是個正大修行,人
    有個自然道理,你時尚未至,心地未堅,且自安常取順。
    (謙之拜謝,乃道)
乃上前:師父,弟子走了許多遠嶺,腹中饑餓。
    (公興把手一指,只見嶺下青茸茸細草,公興先拔了一束自啖,卻叫)
卻 也:徒弟,此草可以充饑。
    (謙之依言,彩而食下,即時腹飽,雖膏梁不美過草。)
    (師徒正行,只見峭壁懸岩處一個洞門,公興)
公 興:此石室也。
    (乃與謙之入得洞來,只見洞裡幽僻潔淨,卻似個仙家屋室。)
    (怎見得?有《西江月》二律說道:
    (  石室幽深淨潔,石牀石磴依台。)
    (仙人居處有誰來?洞卷白雲自在。)
    (簾掛珍珠滴漏,棋分青白安排。)
    (丹成瀟灑任徘徊,都是仙家境界。)
    
    
203**時間: 地點:
    (卻說海島真仙玄隱道士,一日赴蓬萊會去,吩咐道童徒弟謹守洞門,叫新園收
    (服這些邪魔外道,不得渾亂正大真機。)
新 園:弟子心願收服邪魔,只是道力微小,望師真傳授幾般微妙正法。
玄 隱:仙機高妙正法,輕易難聞,汝非修立藥餌丹爐、九轉純一,何由得道?
新 園:(又對道童說)自汝復歸正乙,已自了明大道,尚差片步未登,將也有授受因緣
    。只是勿傳下土。
    (玄隱說罷,駕鶴凌空赴會。)
    (道童卻與新園思想,也要招個門下徒子徒孫。)
    (新園忽然一想,與道童說道)
新 園:本智師兄,我於往昔會中,見』四里『遠投異度,擾亂人心情性,都叫人迷了這
    酒色財氣。近又附合了貪嗔癡,敗壞禪門,我力不能驅逐,想昔本定轉劫,卜淨
    投生,或可點化歸真,當圖共力。
道 童:非人莫傳,師有明戒。師兄須要慎重。
    (新園點首。)
    
    
204**時間: 地點:
    (卻說謙之得了公興指的青草,彩食不饑。)
    
    
205**時間: 地點:
新 園:(一日向公興說道)師父,弟子久隨師父,每患肚饑,即得草食,止可因饑得飽
    ,不能長飽無饑。
公 興:(公興笑曰)汝欲長飽不饑,亦非此草。
    (乃將手望鬆樹下一指,只見那鬆下長出許多茯苓藥草,叫謙之服食。)
謙 之:師父,這物徒弟常賣市間,豈足以服了不饑!還求些異味。
公 興:飽腹豈獨茯苓,長生還須柏葉。便是柏葉,也堪服食。
    (謙之不信,還求師異味飽腹。)
公 興:我姑試汝,卻也不甚差訛,奈汝不信。也罷,吾昔有一師修行海島,能修藥餌,
    若得他傳授,修煉服食,可以延年無算。
    (謙之欣然,求師訪海島真仙。)
    (一時二人離了華山石室,望海島趨來,渡海盤山,也不記時日。)
    (二人到得海島,依崖而上,只見洞門深鎖,道童本智門外兀坐。)
    (公興與謙之上前詢問真仙。)
道 童:吾師赴會未回。二位問的何人?
公 興:吾昔有賽師,法號新園,久未會晤,聞他近在海島,故此來投。
本 智:新園亦吾師。令吾暫留此地,責令收服邪魔歸正。他因想也要尋個門徒弟子,向
    在此間,今往別山去也。二位當於他處找尋。
    (公興便把謙之饑餓求飽的情由說出。)
道 童:吾門謀道,自有餌藥,若為饑餓求謀,便是誠心未至。吾師回洞無期,便是我也
    不授這般弟子。當速尋新園,他只恐也不收為饑飽的弟子。
    (道童說罷,把衫袖一拂,煩刻那海島洞谷形跡連道童均不見,只見懸崖峭壁,
    (密樹叢林,沒有路逕人跡。)
    (二人只得望洋四顧,公興看著謙之道)
公 興:到此光景,只得駕個幻雲,回華山石室。
    (乃作起法術,駕雲起在半空,公興低頭一看)
公 興:吾師在此山也。
    (謙之也低頭一看,果見一座大山在海,二人停雲落阜,依舊住足山腳下。)
謙 之:師父,腹饑了,此地無那草,便是柏葉也無,如之奈何?
    (公興把手一指,地間忽然長出那青草,叫謙之彩吃。)
謙 之:(謙之不肯去彩)弟子吃此,日久厭心,且問師父:這山是何處?遠近可有人家
    化緣賣藥,可以充腹?
公 興:此嵩山也。我與汝登高峰,尋石洞,恐新園賽師在此,未可知也。
    (二人上得高峰、果見石洞裡坐著一個全真。)
公 興:(公興上前拜倒)弟子有失瞻依,為罪萬千。
全 真:與汝別久,正你懸想。
公 興:(乃顧謙之曰)此為誰?
公 興:弟子招來徒弟。
全 真:既是新招徒弟,乃吾徒孫,只是以孫名汝,失了劫前相共患難之義。汝今來意,
    卻是為何?
    (公興又說謙之腹饑欲飽之意。)
全 真:汝既為此,當以長生不饑藥餌之。
公 興:正惟師望。
    (全真乃具藥食。)
    (謙之一見,嚇得魂飛天外,膽顫心驚,向公興說道)
謙 之:師父,怎麼是些毒蟲惡物?臭穢不堪,看著嚇人,還要入口!
    (自忖此非全真,必是山妖石怪,乃往外就走;全真見謙之要走,把口吹了一氣
    (,只見石洞就有幾十層,全真與公興都不見了。)
    (謙之哪裡出得洞來,心慌跪地,叫)
謙 之:成師父救我!
    (只見公興在石洞之外,遠遠聲應洞中)
公 興:徒弟,你未可成批止可為國王卿師相。
    (言畢,公興也不見。)
    (謙之獨自在石洞中,只得打坐修煉,想道)
謙 之:公興師父三番五次試我,我不能專心致志,只在個饑飽。今在這洞中,如何得食
    ?
    (正然心慮,只見那柏葉青草,廉蒙茸茸,長入洞來。)
    (他彩麵食之,得以不饑。)
    
    
206**時間: 地點:
    (一日,正在洞中修心養性,忽然那洞開峻石,謙之走將出來,見一大神,乘雲
    (駕龍,導從百靈;集於瞄便,啟稱太上老君,謂謙之曰)
謙 之:自天師道陵升遐以來,地上曠職,汝文身直理吾故授汝王師之位,賜汝雲中新科
    二十卷。自開闢以來,不傳於世,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偽法、租米錢稅
    及男子合氣之術,大道清虛,寧有斯事!專以正大禮度為首務,加之以服食閉煉
    。
    (使玉女九疑十二人授謙之導引口訣。)
    (謙之拜受忽然大神不見。)
    (謙之乃奉法辟谷,不復言饑。)
    (年餘,在石洞中,精神色澤大異昔時。)
    
    
207**時間: 地點:
    (一日,自想居此山中無事,乃出洞閒步,忽然見山憐之上,又有一個神人端坐
    (,旁有童子,執著許多經冊籍。)
    (謙之投拜嶺下,請問)
謙 之:上聖何神,顯化弟子?
神 人:吾乃老子孫,名號李譜文,因見子有仙風道骨,特齎圖篆真經、天宮靜輪之法與
    妝,汝若能敬奉正教,恪守真科,福國利民,永持善道,吾當與上界天仙導引汝
    超凡成聖。若或離經叛道,不但奪汝之祿,且有降罰於汝。
    (乃以經文六十卷賜謙之,謙之既拜受了圖篆真經,隨離了嵩山,望魏地而來。
    ()
    (到得-座寺院門前,只見幾個僧人,在山門之下立地閒談。)
    (謙之近前,聽那僧人講談的不是別話,乃是迎接官府。)
謙 之:(謙之乃問道)列位禪師講接官府,卻是哪位官府?
    (僧人見謙之是個道流羽士,衣衫卻因久在洞谷不甚整齊,便輕易答)
僧 人:接官府是個官府。
謙 之:(謙之一時便忍耐不住)世俗炎涼,只敬衣衫,不敬人品,且是勢利。官府管得
    他著,便伺候迎接。我無干礙。便答應,也沒好言。
    (乃弄個幻法,猛然換了一個整齊全真。)
    (那眾僧見他:
    (  仙冠道服,白拂黃縧,兩道眉清分八行,一雙手長尖十指。)
    (體貌如蓬萊道眾,丰神似大羅真仙。)
    (小童兒捧著經文,大體面妝來圈套。)
    (眾僧一時忽略,見道士人物整齊,衣衫新麗,便起敬起畏,躬身上前問道)
眾 僧:老師真何處降臨?請入方丈隨喜。
謙 之:吾乃官府相邀到來,僧人迎接的便是。
    (一面說,一面往山門,搖搖擺擺進來,後便跟隨兩個和尚,一個說到小房少坐
    (,一個說到山居奉茶。)
    (謙之到得方丈,只見一個行者捧著一杯茶來。)
    (謙之接茶在手,不覺笑了一笑。)
行 者:(行者瘋瘋顛顛的問道)老師父笑誰?
謙 之:世態炎涼,後恭前倨。
行 者:(行者也笑了一笑)誰教狡詐?病則一般。
    (謙之聽了驚異,方欲再問,那行者聽得山門外清道聲傳,往外飛走)
謙 之:官府來也!
    (只見眾僧凜凜排班迎接,那官府昂昂直進方丈而來。)
    (眾僧只道是官府邀請來的全真,不敢叫謙之迴避,哪知是謙之詐言!這官府卻
    (是魏朝官長,姓崔名皓,進得方丈,見個道士坐在堂中,那謙之卻又弄個法兒
    (,依舊是洞中出來的破服。)
    (崔皓見了怒起,便叫左右,一邊捉串道士,一邊睬過僧人。)
    (方才開口,謙之聽得,便叫)
謙 之:官長休得囉唣!貧道不是與你捉拿的。
崔 皓:你是哪裡來的?
謙 之:官長若問我貧道,聽我說來。
    (說道:
    (  家住嵩山石洞裡,清淨幽深無可比)
    (饑餐洞口萬年鬆,渴飲山頭一澗水。)
    (我師公興本姓成,傳教譜文名說李)
    (煉就金丹得九還,能延壽算成千紀。)
    (賜我圖篆與真經,掃除偽法租錢米)
    (雲中新科二十宗,開闢以來不傳起。)
    (謙之道士是吾名,特到塵凡來度你。)
    (崔皓聽得,隨叫左右備車馬,把謙之請到府中,盤問他三藥二火之微妙,六時
    (百日之深功。)
    (謙之隨問隨答。)
    
    
208**時間: 地點:
    (當時崔皓大喜,納頭便拜,請謙之的科儀圖篆、真經等卷看閱。)
謙 之:官長要看貧道這科儀等項,卻不是輕易看的。
    (怎生樣看,下回自曉。)
    (第二十七回 行者點化崔夫人 魏王約束中軍令)
    
    
209**時間: 地點:
    (卻說崔皓要看科儀等項,謙之)
謙 之:官長要看,須是齋戒沐浴,拜入道門為個弟子,方才看得。
    (崔皓哪裡肯依謙之之言,只是要看。)
    (謙之見不肯依言,乃使法術,只見空中黃巾力士,擁護著焚香童子,捧著許多
    (經卷,只是在雲端現出,卻不下來。)
    (崔皓見了,方才下拜,願意尊謙之為師。)
    (謙之乃招手,叫童子捧經卷下來。)
    (那空中童子,方才落下彩云。)
    (崔皓一一看閱科儀等項,稱贊禮謝。)
    (後有說道法真偽總在道者之心五言四句:
    (  大道原非假,清虛果是真。)
    (但問修行者,可是道真心?)
    
    
210**時間: 地點:
    (卻說拓跋氏太武燾臨朝,執事官)
執事官:今有臣下崔皓上書,陳啟嵩山道士寇謙之道法靈異,圖篆經卷非世所有,且辟谷
    輕身,若欲修仙學道,非此人導引不可。
    (太武准奏,即令臣下召謙之入朝。)
崔 皓:(崔皓又啟道)這道士高傲自重,非可呼召而至,望王以禮待他。
    (太武依言,隨令謁者、執事官厚幣延來。)
    (只見執事官與謁者領了王命,備齊金緞表禮,兩員官私自一個)
一 個:王聽崔官長書薦一個山野道士,如何不召而禮請?若是禮請,這道士必是個公相
    ,有經國安邦之略,治眾牧民之才,我們也安心上門去敦請。
一 個:不然,賢能之士,養高抱道,厚幣延請固是。若是有道的全真,他能呼吸陰陽,
    旋轉造化,運神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便是以禮延請,要學他長生不老,這
    也說不得奉令莫辭勞苦。只是如今有道的,他不在深山窮谷完他的修行,來你這
    塵凡作甚?
一 個:修仙之人也有尋外戶的。只是這一件外戶之事,便就生出多少奸狡,壞了教門宗
    旨,那知道些法術,曉得些內養。他便裝體面,立崖岸,做模做樣。若是不知道
    的,與他相親,便就化緣,要佈施。
    (兩個執事官,說一回,笑一回。)
執事官:(只見左右捧表禮的一個隨從人聽了)小的知這道士有道行,有法術,不肯輕易
    見人,便面也難會。
    (執事官聽了,乃問道)
執事官:你如何知這道士有法術?
一 個:(從人答道)這道士能驅邪縛魅,降怪除妖。
執事官:(執事官聽了道)我正有一怪事,他若能除,也不枉了奉令禮請。
一 個:(謁者便問道)先生有何怪事?
執事官:山妻近日懷孕,臨盆之日,夢有四個漢子,領著無數孩童,口裡說道:』分門散
    戶與人家鞠養。『這無數孩童,都是醜陋惡像,並無一個清秀容顏。山妻檢得一
    個,生下來,卻是精怪一般,不吃乳,不食飯,如今只要葷酒吃,便止啼哭。若
    是道士有法術,也要問他個原來情節。
    (當下執事官與謁者到得崔皓府中,通知謙之說)
執事官:國王表禮延請師真赴朝。
謙 之:(謙之哪裡肯行)吾未別謝嵩山,安可輕造王朝?
謙 之:(乃出府門)且回山去也。
    (執事官只得回奏。)
國 王:(國王問崔皓)予以禮請道士,如何不來?
崔 皓:道士曾說,未辭謝嵩山石洞,未便入朝。
    (國王乃命執事官同崔皓奉玉帛牲牢,往祭嵩岳,仍命禮官鼓吹,迎謙之於平城
    (之南,起建天師道場重台五級。)
    (一時招集道徒眾盛,國王遂改稱太平真君,親至道壇受箓。)
    (崔皓既薦寇謙之,大得寵於國王,晉封官秩。)
    (二人得國王寵幸,終日講談法術。)
國 王:(國王一日問謙之)道場法事這等齊備誠敬,天神可來享受?
謙 之:不來享受是臣道與王徒修虛設也。
國 王:既是來享受,凡人可見得麼?
謙 之:見得,見得。
國 王:既是見得,道師何不施一法術,使予與那天神交接見面,這才見費了許多醮事,
    不虛設逐日功果。
謙 之:王欲交接天神,必須要起建個宮殿在半空裡,雞犬音聲不聞,凡俗法氣不犯,天
    神方肯下降,王方得交接。
    (國王聽了大喜,隨命崔皓督工,以國城東南之地,建座道院,起名靚輪天宮,
    (令極高大,不聞雞犬之音,勿近凡濁之氣。)
    (當下興工。)
    (土木之費,工力之作,不說千百萬計,小民力竭,百姓愁怨,道蹄興嗟。)
    (卻有個瘋顛行者走到崔皓府前,口裡說的是瘋顛話,手裡捧的是一卷《金剛經
    (》,要見崔皓。)
    (卻遇著崔皓公出,夫人郭氏偶在堂前,這瘋行者一直走近堂前,左右把門人役
    (哪裡阻攔得住!夫人見了行者)
崔 皓:行者何處來的?
行 者:我道人有處來,只恐夫人沒處去。
笑將起:(夫人怪怒起來)這瘋道人說瘋話,我一封誥夫人,官長又是當朝顯秩,怎麼沒
    處去?
行 者:夫人,你聽我道人說幾句瘋話。
    (說瘋話,不是瘋,卻是幾句正道宗。)
    (執笏當朝官長事,脫簪直諫你家風。)
    (罵汝夫,理不通,薦寇道,建天宮,民力繁傷怨氣衝。)
    (福國安民有正乙,一誠感格在心中。)
    (哪有天神來接見,徒高台殿在虛空。)
    (沒處去,你夫翁,急早回頭秉至公。)
    (我有彌陀經一卷,能保夫人得所終。)
    (郭夫人聽了,方才叫侍婢接得行者手中經卷,行者化一陣風,影跡不見。)
    (夫人望空下拜,取經一看,乃是一卷《金剛經》,便供奉家堂,時時看誦。)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