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 至 第一六〇

151**時間: 地點:
    (一日到淨剎中閒行,見元通閉關入定,乃問左右服侍行者,都說)
元 通:師尊自隨二十六祖東度歸來,多年閉關入定。
    (王子聽了,把手指彈關門四下,不言而回。)
    (左右不敢啟問。)
    
    
152**時間: 地點:
    (卻說香至王喜捨寶珠,忽然一個僧人來乞寶珠,口稱自東印度來,且求會三個
    (殿下。)
    (國王隨傳諭三個王子,迎進僧人,入得朝堂,望上稽首。)
    (國王答禮賜座,問其法號。)
僧 人:貧僧法號般若多羅。
    (國王聽了,合掌)
合 掌:原來就是吾國不如密多尊者法嗣。元通禪師回國,備稱功德。
    (隨奉寶珠,尊者接了寶珠。)
    (三位王子出得宮來,見了尊者。)
    (尊者欲試其所得,乃以所受寶珠,問三位王子)
尊 者:此寶光有能及此否?
合 掌:(第一月淨多羅與第二功德多羅同聲答道)此寶七寶中貴重無二,非尊者道光力
    ,孰能受之?
尊 者:(惟第三菩提多羅答道)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眾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
    未足為上;於眾光中智為上。師如有道,其寶自光;眾生有道,心寶亦然。
    (尊者歎其辨慧,乃復)
乃 復:於諸物中何物無相?
尊 者:於諸物中不起無相。
尊 者:於諸物中何物最高?
乃 復:於諸物中人我最高。
尊 者:於諸物中何物最大?
乃 復:於諸物中法性最大。
    (尊者知是法嗣,以時尚未至,且默而混之。)
    (即以寶珠拜還王所,不受。)
    (稽首辭王並三位王子,出朝飛步而去。)
    (後有贊揚菩提多羅三殿下辨慧五言四句。)
    (詩曰:
    (  莫載惟法性,人我皆具中。)
    (天生菩提祖,獨悟無上宗。)
    
    
153**時間: 地點:
    (卻說三王子,自與般若多羅尊者辨論法性,尊者知是法嗣,辭謝王去後,他卻
    (在宮朝夕只是打坐修道。)
    
    
154**時間: 地點:
    (一日,香至王厭世,二王及諸妃嬪等號泣欲絕。)
乃 復:(惟獨三王子在父王柩前入定七日七夜,出定來,對眾說道)汝等休要悲號太過
    ,當盡事死事生的道理。我於定中已知父王賢聖,上登極樂。
    (眾方安慰。)
    (三王子乃求出家,二王苦留不住。)
    (正才出得國門,忽遇般若多羅尊者)
尊 者:汝來也。
    (三王子喜不自勝,乃拜尊者,從行到淨剎中,受具戒。)
尊 者:如來以正法眼付大迦葉,如是輾轉,乃至於我。我今囑汝聽吾偈曰:
      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
      果滿菩提園,葉開世界起。
    
    
155**時間: 地點:
    (卻說三王子菩提多羅,正名開士,非他凡等,乃是初祖達摩大師。)
    (般若多羅便是二十七祖。)
    (般若尊者既以大法付達摩祖師,祖師因問尊者說)
祖 師:弟子得法後,宜化何國?
尊 者:(尊者答日)汝得法後,俟吾滅度六十餘年,當往震旦國闡化。
祖 師:彼有法器,堪繼吾宗,千載之下,有留難否?
尊 者:汝所演化方,得菩提者,不可勝數。吾滅度後,彼有劫難。水中文部,善自降之
    。汝至時,南方不可久留。聽吾偈曰:
      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淒淒暗渡江。
      日下可憐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
    (尊者說偈,一日呼達摩近前,復演八偈,皆預為訐言。)
    (即於座上起立,舒左右手,各放光明二十七道,五色光耀人目。)
    (踴身虛空高七多羅樹,化火自焚。)
    (空中舍利如雨。)
    
    
156**時間: 地點:
    (當時眾信收了舍利,建塔安瘞。)
    (達摩祖師自尊者示寂,乃於國中尋得一清寧觀宇,在內面壁而坐,按下不提。
    ()
    
    
157**時間: 地點:
    (卻說元通自受了不如密多尊者度語,回國閉關入定多年,被祖師彈關四下,不
    (言而去。)
    
    
158**時間: 地點:
    (一日關內有聲。)
    (左右行者忙啟關,只見元通開眸問道)
行 者:誰到此動吾關門?
行 者:有三王殿下到此,手彈關門四下。
元 通:曾說何話?
行 者:不言而去。
元 通:(元通合掌道)善哉!善哉!吾師昔日示寂,已盡言矣,吾豈忘失?
行 者:(行者便問師尊)這是何意?
元 通:吾昔年遠隨吾師東行,化緣普度,一路根因緣識,尚有未盡變化。乃今閉關,非
    示寂忘卻前因以遺後也。正為了明此緣,尚留世法。殿下之四彈關門者,教吾不
    忘四緣不了之因也。
    (行者聽得,又問師尊哪四緣。)
元 通:汝等只知出家雖然是了生死大事,哪裡知道是報四重大恩。
行 者:何謂四重大恩,我等不解。
元 通:人生在世,要知天地蓋載之恩,日月照臨之恩,皇王水土之恩,父母養育之恩。
    若不知報此四重大恩,出家何用?
行 者:我等出家念佛修善,就是報恩。
元 通:這雖是,未盡為是。
行 者:如何方盡了是?
元 通:只要莫使人說我等不忠君王,不孝父母,只要我等苦行實修,要完全了這』忠孝
    『二字。
    (行者聽了,合掌稱贊。)
合 掌:(又問道)師尊,殿下彈關,豈止這四重大恩一件,卻還有他意否?
元 通:四彈之意,四事之教我者頗多,非汝等所知。我自收拾於不言不知之境,所以殿
    下不言,正謂他不言之教耳。
    (元通言畢,依舊閉目入定。)
    (左右行者仍閉關門。)
    (這元通哪裡是入定為自己成就功行,卻乃為東行完了未結之局。)
    (四彈之教,他卻推廣到『四里』身上)
合 掌:我當初隨師到靈通關,說破了那雨裡霧四人。彼時雖開度了他,只恐他們尚未盡
    化,流蕩著在不明人心地。我如今只得神行遠近道路村落,把個寡慾廉靜四德,
    變更這『四里』心情,方為不滲漏的功德。
    (只這一片心性,假作閉關,乃神遊道路,卻來到昔日惺惺裡中,見卜漁父、卜
    (公平已故。)
    (漁父之子,得了笑不老靜定之方,弱體復壯。)
    (卜公平之子,只因他父刻薄,不明心地,雖得了靜定功夫,卻又時作時輟,那
    (刻薄舊病兒尚然未改。)
    (既故了,留害其子,蒙然愚昧。)
    (況又是那奸巧海蜃輪回化生。)
    (元通神遊到得裡中,雖說是神遊,他卻不是凡人陰魂,乃是久修和尚,陽神顯
    (化有形。)
    (這愚昧之子雖然頑冥不靈,卻因其父在日,得僧普度微力,偶發一念,與漁父
    (之子說道)
元 通:往劫真僧將復至此,當修齋供以待。
    (漁父之子信其言,乃設齋供。)
    (次日,果有一僧到門。)
漁 父:(卜家大小都說)呆子說話,今日如何奇中?
    (漁父之子見和尚進門,便把呆子話向元通和尚說道)
漁 父:我家有一個愚昧之人,卻說了一句奇中話,今日果驗。
和 尚:何言奇中?
漁 父:他說道:『往劫真僧,將復至此,當修齋供以待。』今日師父到來,想是前因。
和 尚:(和尚笑道)果是前因。
漁 父:(漁父之子乃問道)師父法號?從何方來?
和 尚:山僧無號,只以和尚稱便是。-若問我何方,也無定處。且問施主何姓何名?
漁 父:(漁父之子答道)小子姓卜名垢,這是我族弟名淨。曾聞先世有聖僧過,度脫父
    老輩。不知師父到此何事?
和 尚:山僧有未了之願欲完,路過到此,因而化緣。
卜 垢:已設下齋供,請師父少留一飯。
    (卜淨見了,卻又昏昧)
見 了:和尚哪裡來的?因何留他齋飯?
卜 垢:(卜垢笑道)真是愚頑!早時說的,此時如何便忘?
和 尚:闇昧覺照反覆,俱從未淨根因。
卜 垢:師父,根因何在?
    (和尚乃合掌,口誦一聲)
和 尚:彌陀佛!
    (那卜淨也隨著和尚,口念了一聲,便破愚頑而啟慧,開昏昧而成聰,乃向和尚
    (稽首道)
和 尚:小子生來黯昧,惟知饑索食、寒索衣,不知天高地厚,安識古往今來?今聞師父
    一聲佛號,便似幽谷見天,寒霜遇日。往昔根因,從此識也。
和 尚:你既識了根因,能歸淨業,行行不昧,真如自成正覺,若忘彌陀正念,恐又復障
    礙。
    (卜淨稽首禮謝。)
    (後有贊歎一聲佛號頓開愚蒙小贊:
    (  佛即是心,無心佛在何處?心即是佛,有心佛又非真。)
    (有有無無,何處是佛?只在那一聲感應,便啟愚還覺;又恐定靜不常,昏愚復
    (昧,所以千聲萬句,念念叫省。)
    (卜垢見卜淨禮謝和尚,說的言語合理,且是明白,便也合掌稱誦功德)
卜 垢:蒙然蠢陋,承師一言,大開覺悟。小子不知此大因緣自何感召,卻是靈通垂庇,
    卻是眾生有緣,還是偶然奇中?
和 尚:感召之因,為義最大,說之則小。凡惟慧照,自得其因。
    (和尚說畢,齋供已備。)
    (吃了齋飯,忽然屋裡走出一個老婦人來,向和尚說道)
一 個:師父,我方才午困,見卜公平丈夫托夢與我說,只因他在日刻薄,自恃伶俐太過
    ,當有此子,往劫就是師父點明他定靜功夫,他不當時行時止,這刻薄依舊未改
    。今承師父道力宏深,得度明瞭他子,叫他又不可復恃伶俐刻薄,又使他不能往
    生善地。
和 尚:汝不夢不說,山僧已久知這段因果。只是靜定功德,汝等到今尚復知否?
卜 垢:小子深知。
和 尚:(卜淨道)小子卻未深知。
和 尚:往業未消,空費口傳心授。
    (這卜淨勉強習學跏趺,妄演靜定,方才閉目端坐,忽然似夢非夢,見兩個赤發
    (藍面精怪,一個口稱渾沌子,一個口稱睿智生,兩個在卜淨面前,爭鬧不息。
    ()
方 才:(只聽得混沌子把睿智生罵道)你這精細怪,怎麼斲破我本來囫圇竅?
一 個:(那睿智生也罵道)你這愚蠢物,怎麼蒙蔽我虛靈不昧真?
一 個:你馳神耗精,聰明何用?
一 個:你幽昧昏暗,懞懂何知?
一 個:我悖慤自守,一任春秋來往,被你開發得知來知往。
一 個:我推測為用,頗知上下古今,被你蒙蔽得遺今忘古。
一 個:操戈逐儒生,只因你提撕警覺。
一 個:朽木比宰予,只為你寤寐晨昏。
一 個:似我樸素渾堅,乃入道之質,比你澆漓成性,天真喪而壽算虧,豈能長生不老?
一 個:似我靈通虛應,乃察理之姿,比你魯鈍癡呆,穎悟少而智識昏,怎能參玄了道?
    (混沌子大怒起來,罵道)
笑將起:你誇圓活,乃是個雞卵,外活潑而中混沌。
    (睿智生暴躁起來,罵道)
笑將起:你逞堅確,乃是那翁仲,外人類總塊石頭。
一 個:(混沌子道)我是石頭壓卵,彼惡敢當我?
笑將起:(睿智生道)我雞卵樣鐵錘,把石頭擊成齏粉也。
    (和尚見卜淨眼前現了這段情景,便看著卜垢,他卻綿綿若存,寂然不動,便叫
    (一聲)
和 尚:卜垢!清寧觀宇,靜剎關中,自有你功果!
喝 一:(把卜淨也喝一)蜃妖兀自留氛,你不九轉彌陀,其如怎成淨業?
    (和尚說畢,倏忽不見。)
    (他兩個都坐地驚醒,卻不見了和尚。)
    (卜垢於定中,明明聽得和尚)
和 尚:清寧觀宇,靜剎關中,自有功果。
    (乃默記在心。)
    (這卜靜被兩怪爭鬧了一番,便復昏憒,懨懨成病,反恨和尚糊塗說壞,遂而一
    (劫遠投,按下不提。)
    
    
159**時間: 地點:
    (且說卜垢得了和尚靜定功果,一心想起淨剎清寧去處。)
    (知國度中有,乃離家別業,走到國中,訪入淨剎。)
    (只見一個行者,守著個禪關,他便問行者)
只見一:關內師尊可得瞻仰否?
行 者:師尊有戒,我不敢啟關與你瞻仰。
    (卜垢只得在關門前稽首。)
    (方才禮畢,只見半空中一道毫光,自個觀宇處飛騰而起。)
    (卻是哪座觀宇,下回自曉。)
    (第十九回 清寧觀道副投師 輪轉司元通閱卷)
    
    
160**時間: 地點:
    (卻說達摩祖師在清寧觀中,面壁而坐,忽然出定起來,向聖像前叫一聲)
祖 師:當仁樣子。
    (乃想起四彈老和尚關門,卻是教他不能完普度之局,當指引四個向道之人。)
    (元通和尚推原雖錯,因緣卻也自然湊成。)
    (祖師叫畢一聲,只見聖像頂上放大毫光,騰騰如白練虛空。)
    (卜垢見到毫光,遂隨光處找道而來,乃是清寧觀內。)
    (入得觀來,見祖師跏趺坐於蒲團之上。)
    (卜垢稽首師前。)
祖 師:(祖師便問)汝自何來?
卜 垢:未明來處,止識惺惺。
祖 師:汝今何往?
卜 垢:未知所往,志願皈依。
祖 師:時日尚早,汝且到廚房,吃常住齋飯去。
    (卜垢復稽首,求立法名。)
    (祖師乃與他起個法名『道副』。)
    (卜垢當時三稽首。)
祖 師:汝三稽首,乃三皈依也。
道 副:(道副拜求問道)弟子止知今皈依我師也。
祖 師:佛法僧,汝今從此進步。
    (道副拜謝,方才到廚房吃齋,晨夕侍奉祖師之側。)
    (後有稱揚卜垢皈依正覺五言四句:
    (  佛法僧三寶,總是一皈依。)
    (一從何處入,豈南北東西。)
    (按下祖師收了道副大弟子。)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