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 至 第一八
11**時間: 地點:
(是夜,璧月盈江,練飛鏡寫,李生謂杜十娘曰)
李 生:自出都門,便埋頭項;今夕專舟,復何顧忌?且江南水月,何如塞北風煙?顧作此寂寂乎
?
(杜十娘亦以久淹形跡,悲關山之迢遞,感江月之交流,乃與李生攜手月中,趺坐船首。
()
(李生興發,執卮,倩女清歌,少酬江月。)
(杜十娘婉轉微吟,忽焉入調。)
(烏啼猿咽,不足以喻其悲也。)
12**時間: 地點:
(有鄰舟少年者,積鹽維揚,歲暮將歸新安,年僅二十左右,青樓中推為輕薄祭酒。)
(酒酣聞曲,神情慾飛,而音響已寂,遂通宵不寐。)
12**時間: 地點:
(黎明,風雪阻渡。)
(新安人物色生舟,知中有尤物,乃貂帽復綯,弄形顧影。)
(微有所窺,即扣舷而歌。)
(李生推蓬四顧,雪色森然。)
(新安人呼李生稍致綢繆,即邀李生上岸,至酒肆論心。)
13**時間: 地點:
新安人:(酒酣,微叩李生)昨夜清歌為誰?
(李生俱以實對。)
新安人:(復問)渡江即歸故鄉乎?
李 生:(慘然告以難歸之故)麗人將邀我於吳越山水之間。
(杯酒纏綿,無端盡吐情實。)
新安人:(愀然)旅靡蕪而挾桃李,不聞明珠委路有力交爭乎?且江南之人最工輕薄,情之所鍾,
不敢愛死。即鄙心時時萌之,況麗人之才,素行不測。焉知不借君以為梯航,而密踐他約
於前途?則震澤之煙波,錢塘之風浪,魚腹鯨齒,乃公子一杯三尺也。抑愚聞之,父與色
孰親?歡與害孰切?願公子之熟思也。
李 生:(愁眉)然則奈何?
新安人:愚有至計,甚便於公子,顧公子不能行耳。
李 生:為計奈何?
新安人:公子誠能割厭餘之愛,僕雖不敏,願上千金為公子壽。得千金,則可以歸報尊君。舍麗人
,則可以道路無恐,幸公子熟思之。
(李生既漂零有年,攜影挈形,雖鴛樹之詛,生死靡他,而燕幕之棲,進退維谷。)
(羝藩狐濟,既猜月而疑云。)
(燕啄龍漦,更悲魂而啼夢。)
(李生低首沉思,辭以歸而謀諸婦,遂與新安人攜手下船,各歸舟次。)
14**時間: 地點:
(杜十娘挑燈俟生小飲,生目動齒濕,終不出辭,相與擁被而寢。)
(至夜半,李生悲啼不已,女急起坐,抱持之曰)
杜十娘:妾與郎君處,情境幾三年,行數千里,未嘗哀痛。今日渡江,正當為百年歡笑,忽作此面
向人,妾所不解。抑聲有離音,何也?
(李生言隨涕興,悲因情重,既吐顛末,涕泣如前。)
(杜十娘始解抱,謂李生)
杜十娘:誰為足下畫此策者?乃大英雄也!郎得千金,可覲二親。妾得從人,無累行李。發乎情,
止乎禮義,賢哉!其兩得之矣。顧金安在?
李 生:未審卿意云何,金尚在是人篋內。
杜十娘:明早亟過諾之。然千金重事也,須金入足下篋中,妾始至是人舟內。
(時夜已過半,即請起,為豔裝。)
杜十娘:(謂李生)今日之妝,迎新送舊者也,不可不工。
(杜十娘計妝畢,而天亦就曙矣。)
15**時間: 地點:
(新安人已刺船李生舟前,得杜十娘信,大喜曰)
新安人:請麗卿妝台為信。
杜十娘:(忻然謂李生)畀之。
(杜十娘索新安人聘資過船,衡之無爽。)
(杜十娘起自舟中,據舷謂新安人曰)
杜十娘:頃所攜妝台中,有李郎路引,可速檢還。
(新安人急如命。)
杜十娘:(使李生)抽某一箱來。
(皆集鳳翠霓,悉投水中,約值數百金。)
(李生與輕薄子及兩船人,始競大咤。)
杜十娘:(指李生)抽某一箱來。
(悉翠羽、明璫、玉簫、金管也,值幾千金,又投之江。)
杜十娘:(復令李生)抽某革囊來。
(盡古玉紫金之玩,世所罕有,其償蓋不貲雲,亦投之。)
(最後,惎生抽一匣出,則夜明之珠盈把。)
(舟中人一一大駭,喧聲驚集市人。)
(杜十娘又欲投之江,李生不覺大悔,抱女郎慟哭止之。)
(新安人亦來勸解。)
(杜十娘推李生於側,而啐罵新安人曰)
杜十娘:汝聞歌蕩情,遂代鶯弄舌,不顧神天,剪綆落瓶,使妾將骨殷血碧。妾自恨弱質,不能抽
刀向傖,乃復貪財,強求縈抱,何異狂犬方事趨風,更欲爭骨。妾死有靈,當訴之神明,
不日奪汝人面。只妾藏形貽影,托諸姊妹蘊藏奇貨,將資李郎歸見父母也。今畜我不卒而
故暴揚之者,欲人知李郎眶中無瞳耳。妾為李郎,澀眼幾枯,翕魂屢散。李郎事幸粗成,
不念攜手而倏溺如簧,畏多行露,一朝捐棄,輕於殘汁。顧乃婪此殘膏,欲收覆水,妾更
何顏而聽其挽鼻!今生已矣!東海沙明,西華黍壘,此恨糾纏,寧有盡耶!
(舟中崖上,觀者無不流涕,罵李生為負心人。)
(杜十娘已持明珠赴江水不起矣。)
(當是時,目擊之者,皆欲爭毆新安人及李生。)
(李生暨新安人各鼓枻分道逃去,不知所之。)
16**時間: 地點:
(噫!若女郎,亦何愧子政所稱烈女哉!雖深閨之秀,其貞奚以加焉!)
宋幼清:餘於庚子秋聞其事於友人。歲暮多暇,援筆敘事。至妝畢而天已就曙矣,時夜將分,困憊
就寢,夢披髮而其音婦者謂餘曰:『妾羞令人間知有此事。近幸冥司見憐,令妾稍司風波
,間豫人間禍福。若郎君為妾傳奇,妾將使君病作。』
17**時間: 地點:
(明日,果然,幾十日而間,因棄置筐中。)
(丁未,攜家南歸,舟中檢笥稿,見此事尚存,不忍湮沒,急捉筆足之,惟恐其復祟,使
(我更捧腹也。)
(既書之紙尾,以紀其異;復寄語女郎)
宋幼清:傳已成矣,它日過瓜州,幸勿作惡風浪相虐。倘不見諒,渡江後必當復作。寧肯折筆同盲
人乎?(時丁未秋七月二日,去庚子蓋八年矣。)
(舟行衛河道中,距滄州約百餘里。)
(不數日,而女奴露桃忽墮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