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 至 第一五三

151**時間: 地點:
    (卻說調鶴自得陽城資助,路上並不吃苦。)
    (到嶺南後,只在彼處訓蒙度日。)
    (忽聞恩詔赦罪拜官,特遣賀公持節而來,便趨到館驛迎接,北面再拜謝恩。)
    (賀公見了調鶴,竟認不出是假祝生,一來他兩個面龐原相似,二來賀公只道祝
    (生一向風霜勞苦,因此容顏比前稍異。)
    (當下調鶴接詔畢,賀公命將冠帶與他穿換,調鶴辭謝道)
調 鶴:小人本非祝鳳舉,不敢受職。
    (賀公驚怪,仔細再看,方才覺得面貌與初時所見的祝生不甚相同。)
    (調鶴把實情仔細說了一遍,賀公)
賀 公:汝能代主遠竄,可謂義士。昔既代其厄,今亦當代其榮。
調 鶴:(調鶴辭謝道)朝廷名器,豈容亂竊?小人今日仍當還其故我。
    (說罷,便依舊穿了青衣,侍立於側。)
賀 公:你是個義士,即不受官爵,亦當仍換巾服,以禮相見。
調 鶴:前與公子相別之時,雖蒙結為兄弟,然恐尊卑之分,到底難混。
賀 公:既是公子與你結為兄弟,你也是我表姪了。
    (便令左右將巾服與調鶴換了,命椅看坐。)
    (調鶴再三謙讓,方才坐下。)
賀 公:你前日與公子分散之時,可知他往哪裡去了?
調 鶴:匆匆分別,天各一方。公子蹤跡,其實不知。今聞恩詔,自當出頭。
賀 公:你今且隨我進京,一路尋訪公子去。
    (於是攜著調鶴,登舟而行。)
    (將近長安,恰好陽城也應詔赴京,兩舟相遇。)
    (陽公過船來拜望賀公,並看視祝公子。)
    (敘禮方畢,即歡然執著調鶴的手說道)
陽 公:九苞賢姪,別後無恙。
賀 公:這個還不是祝公子。
陽 公:祝年姪曾到過寒舍兩次,這明明就是他,怎說不是?
    (調鶴乃把前後假扮的事細細說了。)
陽 公:(陽公驚疑道)你既是調鶴,如何我船裡現有個調鶴,他也說是祝家舊僕,難道
    你家有兩個調鶴?
    (便教人到自己船中喚那調鶴來。)
    (不一時,那假調鶴青衣小帽走過船來,這裡儼然巾服的真調鶴見了,慌忙跪下
    (道)
調 鶴:主人別來無恙。
賀 公:(賀公大喜道)原來賢婿就在陽年翁處。
陽 公:(陽公大驚道)如何你倒是祝公子,一向怎不說明?
祝 生:恐耳目眾多,不敢泄漏。
陽 公:今既聞恩詔,如何還不說明?
祝 生:調鶴義弟既為我代竄遠方,自當代受官職。若流竄則彼代之,官職則自我受之,
    何以風天下義士?所以權且隱諱,待到京見過家君,或者改名應試,未為不可。
陽 公:(陽公稱歎道)主情僕誼,可謂兼至矣。
賀 公:今調鶴義不受官,要等到賢婿來自受,賢婿可便受了罷。
祝 生:小婿亦未敢受。
賀 公:這卻為何?
祝 生:小婿不自往嶺南,事屢欺誑,還求岳父與陽年伯將實情奏聞朝廷,倘蒙寬宥,小
    婿願應科目,不願受此官。
    (賀公、陽公都道)
陽 公:這個自當保奏。
    (便就舟中草下連名本章,遣人星夜先赴京師奏進。)
    (祝生當下換了巾服,竟與調鶴敘兄弟之禮。)
    (到得京中,祝生同著調鶴拜見父親祝聖德,說知仔細。)
    (祝公十公稱歎,即認調鶴為義子,教他也姓了祝。)
    (恰好天子見了賀公、陽公的本章,降旨祝調鶴忠義可嘉,即授雲州刺史;祝鳳
    (舉既有志應科目,著赴便殿候朕面試,如果有才,不次擢用。)
    (次日,憲宗駕御龍德殿,祝生進殿朝拜。)
    (憲宗見他一表人物,先自歡喜。)
    (祝生奏請命題面試,憲宗想起前日眾侍臣應制題落梅詩。)
    (無有佳者,倒是宓妃所作甚好,因仍將落梅為題,命賦七言一律,又限以宓妃
    (原韻「芳」「香」「霜」「腸」四字,祝生想道)
祝 生:我前日題和鸞簫小姐的落梅詩正是此韻,今日恰好合著。
    (當下更不再做,即將前日詩句錄呈御覽。)
    (憲宗看了,大加稱賞道)
憲 宗:詩句清新,更多寓意,真佳作也。翰苑諸臣當無出卿右者。
    (遂特賜祝鳳舉狀元及第。)
    (正是:
    (  一詩兩用,婚宦雙成。)
    (司農快婿,天子門生。)
    (看官聽說:前日宓妃抄著鸞簫的詩,恰好以寒梅自比,以紅杏比新寵,而『天
    (寶當年』『江妃此日』之句,更巧合宓妃身上,故遂感動天子。)
    (今祝生自抄自己的詩,其詩中『羞隨紅杏』『衝寒墜粉』等語,恰像比況那不
    (附權貴、直言獲罪諸臣,至於『二月飛霜』之句,又像自比含冤遠竄的意思,
    (故亦能使天子動容稱歎,這都是暗合道妙。)
    (當日憲宗退入後宮,將祝生的詩付與宓妃觀看)
憲 宗:此詩寓意甚佳。
    (宓妃看到末二句,從容奏道)
宓 妃:即此末二語,亦有寓意。
憲 宗:其意云何?
宓 妃:前賀朝康之女在臣妾宮中時,曾說與祝鳳舉有婚姻之約。今鳳舉『夢憶南枝』之
    詠,亦追歎昔日賀女入宮,婚約幾成夢幻耳。
    (憲宗聞奏,點頭)
點 頭:原來如此。
    (便傳旨欽賜狀元祝鳳舉與大司農賀朝康女鸞簫擇吉完婚,即給與封誥。)
    (祝生受了恩命,親到賀家拜請吉期。)
    (賀公出來接見,相對之際,忽忽不樂。)
    (原來賀公前遣家人往雲州岳家迎接鸞簫,不知岳家已移居馬邑,家人到雲州城
    (中尋問不出,只得回來稟復,此時賀公還出使嶺南未歸。)
    (今歸來後,知女兒無處尋覓,故此十分愁悶。)
    (當下祝生見他不樂,怪問其故,賀公)
賀 公:其實大小女鸞簫不曾入宮,前入宮的是二小女。今大小女卻沒處尋覓,所以煩惱
    。
祝 生:向來不聞有兩位表妹。
賀 公:(賀公含糊應道)原有兩個小女。
祝 生:大表妹向在何處,今卻尋不見?
賀 公:向避在奶公岳銀匠家,今岳家不知移居何處,故急切難尋。
祝 生:(祝生猛省道)我住陽年伯府中時,曾到岳銀匠家去,窺見霓裳,原來小姐在彼
    ,所以霓裳也隨著在那裡。
賀 公:(因即對賀公道)小婿倒曉得那岳銀匠現在馬邑縣,租著陽年伯的房屋居住。
    (賀公聽了大喜,便差人星夜到馬邑去迎接。)
賀 公:(又私對祝生道)奉旨完婚的是二小女,從前納聘的卻是大小女,今兩個小女合
    該都歸賢婿。若論長幼之次,仍當以大小女為先。一候大小女接到,便一齊送過
    來成親便了。
    (祝生歡喜稱謝。)
    (回見父親,具言其事,祝公亦大喜。)
    
    
152**時間: 地點:
    (卻說賀家僕人來到馬邑,尋著了岳家。)
    (原來岳老夫婦一聞恩詔之後,便要將鸞簫送還賀府。)
    (不想岳老忽然患病,不能行動,所以遲遲。)
    (今病體既痊,正要起身,恰好賀家的人來接了。)
    (當下賀家僕人見了岳老,問他為什移居馬邑,岳老將尼姑淨安詐害情由訴說了
    (一遍,賀家僕人忿怒。)
    
    
153**時間: 地點:
    (此時恰遇祝調鶴新到雲州任所,賀家僕人便到刺史衙中,將此事密稟與調鶴知
    (道。)
    (調鶴隨即差人飛拿淨安到來,責以不守清規,倚勢害人,拶了兩拶,重打五十
    (。)
    (追了度碟,給配廝役。)
    (發落既畢,寫書附致祝生,又差人護送鸞簫赴京。)
    (鸞簫同了岳老夫婦來到京中,拜見父母,與霓裳敘姊妹之禮,各各悲喜交集。
    ()
    (到得吉日,祝家準備花燈鼓樂,迎娶二位小姐過門。)
祝 生:(祝生暗想道)鸞簫、霓裳我都見過,只不曾認得二小姐,今夜又當識認一個美
    人了。
    (及至花燭之下,偷眼看時,只見上首坐的倒是霓裳,下首坐的倒是鸞簫,卻不
    (見什么二小姐,心中疑惑。)
又 想:莫非二小姐面貌與霓裳相似,因她是賜婚的,故仍讓她坐上首麼?
    (及細看兩旁媵嫁的幾個侍女,卻又並不見有霓裳在內。)
    (兩位新人見他驚疑不定,各自微微冷笑。)
    (祝生猜想不出,等到合巹之後,侍婢先送祝生到大小姐房中,祝牛見了鸞簫)
祝 生:小姐可是鸞簫麼?
鸞 簫:然也。
祝 生:小姐既是鸞簫,請問霓裳姐在哪裡?
鸞 簫:(鸞簫笑道)鸞簫也是我,霓裳也是我。
祝 生:如何霓裳也是小姐?
鸞 簫:我說來,郎君休笑話。
    (因把從前兩番假扮的緣故仔細述了。)
祝 生:原來如此,今真的霓裳卻在何處?
鸞 簫:方才同坐的不是?
祝 生:這說是二小姐。
鸞 簫:我家原沒什二小姐,因霓裳代我入宮,故叫她做二小姐。
    (祝生聽了,大笑)
李 大:我不惟今夜誤認她是二小姐,前日還誤認她是大小姐哩。
鸞 簫:郎君前日何由見她?
祝 生:(祝生笑道)豈特一見而已,還是許多妙處。
    (便把月下贈綃鮫的事說了,隨即取出那幅絳鮫綃來與鸞簫看。)
鸞 簫:(鸞簫笑道)原來她未入宮之前已先裝做我了。
    (說罷,同著祝生走過霓裳房裡來,笑問道)
祝 生:這絳鮫綃是何人贈與祝郎的?
霓 裳:(霓裳含羞微笑道)因小姐扮做賤妾,故賤妾也扮做小姐,幸乞恕罪。
鸞 簫:賢妹有代吾入宮之功,何罪之有?
祝 生:(祝生笑道)前既代其樂,後不敢不代其憂,正欲將功折罪耳。
鸞 簫:祝郎今夜當在妹子房裡住。前番密約讓你佔先,今番賜婚一發該你居先了。
霓 裳:卑不先尊,少不先長,小姐說哪裡話?
    (便親自再送祝生到鸞簫房裡。)
    (是夕祝生先與鸞簫成魚水之歡,至次夜方與霓裳再講舊好。)
    (正是:
    (  左珠右玉,東燕西鶯。)
    (一個假綠衣,是新洞房春風初試;一個真青鳥,是舊天河秋夕重圓。)
    (一個邀游帝側藐王公,使郎君羨侍兒有膽;一個感歎宮妃動天子,令夫婿服小
    (姐多才。)
    (一點花心,先是小姐猜來,今被郎君彩去;兩番梅詠,既作登科張本,又為賜
    (配先機。)
    (從前離別愁懷,正應著心字謎一篇閨怨;此後贊襄中饋,又合著梅子詩半比和
    (羹。)
    (青時既見黃,酸中不帶苦。)
    (濺牙濺齒,已邀檀口輕含;實七實三,勿歎傾筐未嫁。)
    (枝頭連理,非復夢憶南枝欲斷腸;帳底交歡,豈曰孤眠紙帳窺寒影。)
    (孰大孰小,花燭下當面九疑;忽假忽真,香閣中巧幾千變。)
    (比翼鳥邊添一翼,三生石上坐三人。)
    (畢姻滿月之後,霓裳仍復扮似鸞簫,入宮朝見宓妃謝恩。)
    (宓妃賜坐,霓裳辭謝不敢。)
宓 妃:昔則侍姬,今為命婦,禮宜賜坐。
霓 裳:臣妾名為命婦,實係侍姬,娘娘恕臣妾死罪,方敢奏知。
    (宓妃問其故,霓裳)
霓 裳:臣妾實非賀鸞簫,乃鸞簫侍女霓裳也。前代鸞簫入宮,今日亦代鸞簫謝恩。
宓 妃:卿以侍女而有義俠之風,一發可嘉。我當奏知聖上,特加褒獎。
    (霓裳拜謝而出。)
    (次日詔旨頒下,鸞簫、霓裳並封夫人。)
    (兩個受封畢,然後再一齊入宮,同見宓妃謝恩。)
    (後來霓裳生一子,即尚宓妃所生公主,做了駙馬。)
    (鸞簫亦生一子,早歲登科。)
    (祝生官至宰輔。)
    (鸞簫奉養岳老夫婦,終其天年。)
    (祝生又討一副壽官冠帶與岳老,以榮其身。)
    (賀公、祝公未幾都告了致仕,悠悠林下,各臻上壽。)
    (祝調鶴在雲州政聲日著,韓愈、陽城輩交章稱薦,官至節度。)
    (正是:
    (  聖主褒忠悃,賢妃獎義風。)
    (鳳奴與鸞從,一樣受王封。)
    
    
    
      看官聽說:奴婢盡忠於主,即不幸而死,也喜得名標青史,何況天相吉人,
    身名俱泰。何苦不發好心,不行好事,致使天下指此輩為無情無義。故在下特說
    此回書,以動天下後世之為。
    
      〔回末總評〕
      奴婢呼主人為衣食父母,則事主當如事親。為人僕者為人臣,則事主當如事
    君。作者豈獨為主僕起見,其亦借以諷天下之為臣為子者乎。至於文詞之美,想
    路之奇,又勿謂是餘技也。苟曰補天,天非頑石可補,須此文成五色,差堪補之
    。天下慧業文人,必能見賞此書。筆煉閣主人尚有新編傳奇及評定古志藏於笥中
    ,當並請其行世,以公同好。
    〔完〕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