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 至 第四〇
31**時間: 地點:
(須臾,海門潮頭一點將動,那慣弄潮的,共有出色數人:
( 啞八 畫牛兒 僧兒 留住 謝棒)
(其餘共有百餘人。)
(這幾個當先率領餘人,手持十幅彩旗,直到海門迎潮,踏浪爭雄,出沒於波濤
(之中,並無漂溺。)
(少頃潮來,歡聲喧嚷。)
(又有踏滾木、水傀儡、水百戲、水撮弄諸人,各呈伎藝。)
(太上盡為賞賜。)
太 上:(天顏大悅道)錢塘形勝,天下所無。
孝 宗:江潮亦天下所獨。
(遂宣諭侍宴各官,各賦《酹江月》詞一曲,獨有吳琚一首做得最妙:
( 玉虹遙掛,望青山隱隱如一抹。)
(忽覺天風吹海立,好似春霆初發。)
(白馬凌空,瓊鼇駕水,日夜朝天闕。)
(飛龍舞鳳,鬱蔥環拱吳越。)
(此景天下應無,東南形勝,偉觀真奇絕。)
(好是吳兒飛彩幟,蹴起一江秋雪。)
(黃屋天臨,水犀雲擁,看擊中流楫。)
(晚來波靜,海門飛上明月。)
(太上大喜,賞賜無限。)
(月上,放一點紅羊皮小水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竟如千萬點星光一般燦爛。
()
(說此水燈是江神所喜,非徒事觀美也。)
(直至一更,上始還宮內,孝宗親扶太上登輦,都人傾城稱贊聖孝。)
32**時間: 地點:
(自此之後,每每遊幸湖山聚景園諸處,便遊人簇擁如山如海之多。)
(如有曾經君王宣喚賞賜過的,便錦衣花帽以自異於眾人。)
(每至日晚,聖駕進城,諸人挨擠,爭前看視,竟至踏死數十人。)
(太上次日聞知,甚是懊恨,自此便不欲出來遊山玩水。)
(孝宗便體太上皇之心,差內侍並各官就於德壽宮內造成景致,與西湖一樣,鑿
(為大池,引水注之,疊石為山,像飛來峰之景,建一亭,名為「冷泉」。)
(造成,請孝宗看視。)
(孝宗一看,儼然是靈隱飛來峰之景,一毫無二。)
(孝宗大悅,賦首詩道)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獨立名「飛來」。)
(參差翠麓儼如畫,石骨蒼潤神所開。)
(忽聞彷像來宮囿,指顧已驚成列岫。)
(規模絕似靈隱前,面勢恍疑天竺後。)
(孰雲人力非自然,千岩萬壑藏雲煙。)
(上有崢嶸倚空之翠壁,下有潺湲漱玉之飛泉。)
(一堂虛敞臨清沼,密蔭交加森羽葆。)
(山頭草木四時春,閱盡歲寒長不老。)
(聖心仁智情優閒,壺中天地非人間。)
(蓬萊方丈渺空闊,豈若坐對三神山。)
(日月雅趣超塵俗,散步逍遙快心目。)
(山光水色無盡時,長將挹向杯中淥。)
(孝宗賦完詩,獻與太上。)
(太上看完,龍顏大喜,提起筆來,就書於其後道:
( 吾兒自幼歧嶷,進德修業,如雲升川增,一日千里。)
(吾比就寬閒之地,疊石為山,引湖為泉,作小亭於其旁,用為娛老之具,且俾
(吾兒萬幾之暇,時來遊豫。)
(父子杯酒相屬,挹山光而聽泉流,濯喧埃而發清興,恍若徜徉乎靈隱、天竺之
(間,其樂可勝道哉!吾兒乃肆筆成章,形容盡美,雖吟詠之作,帝王之餘事,
(然造語用意,高出百世之上,非巨儒積力可窺其粗,亦有以見天縱之多能。)
(覽之欣然,老眼為之增明矣。)
(書罷,孝宗謝恩。)
(那園中又有新造一聚遠樓,太上御筆親書扁額,仍大書蘇軾「賴有高樓能聚遠
(,一時收拾付閒人」之句於屏風之上。)
(那聚遠樓景致清涼,三伏之中絕無暑氣,真蓬島之勝境也。)
(翰林院進首詞道)
(聚遠樓前面面風,冷泉亭下水溶溶。)
(人間炎熱何曾到,真是瑤台第一重。)
(幹道三年三月初十日,孝宗遣內侍到德壽宮,取出聖旨奏道)
孝 宗:連日天氣甚好,欲一二日間,恭邀聖駕幸聚景園看花,取自聖意,選定一日。
太 上:傳語官家:備見聖孝,但頻頻出去,不唯費用,又且勞人,本宮後園亦有幾株好
花,不若來日請官家過來閒看。
(內侍領命而來,奏與孝宗。)
(孝宗遵命,次日早膳後,車駕同皇后、太子過德壽宮,起居拜舞二殿已畢,先
(到燦錦亭進茶。)
(茶畢,同至後苑看花。)
(兩廊都是小內侍照依西湖景致,擺列珠翠、花朵、玩具、匹帛、花籃、鬧竿、
(市食等物,許小內侍關撲。)
(次到球場,看小內侍拋彩球、打鞦韆。)
(看了一會,又到射廳看百戲。)
(孝宗都有賞賜。)
(又到清妍堂看荼縻花。)
(宮中以水銀為池,把金銀打成鳧雁魚龍之形,放於水銀池中,精光奪目。)
(鳧雁魚龍都有飛動之勢。)
(又到牡丹堂看牡丹,牡丹花上都有牙牌金字;別彩好色千朵,安於花架之上,
(都是水晶玻璃,天青汝窯金瓶,獨白玉碾花商尊,高三尺、大一尺三寸,中插
(「照殿紅」十五枝。)
(孝宗看完,就登御舟繞堤閒遊。)
(也有小舟數十隻,供應雜藝、嘌唱鼓板、鬻賣蔬果,竟與西湖一樣。)
(太上倚闌閒看,忽然有雙燕掠水飛過,太上便命知閣官進詞。)
(當下詞臣曾覿奉旨賦 《阮郎歸》一曲道)
(柳蔭庭院占風光,呢喃春晝長。)
(碧波新漲小池塘,雙雙蹴水忙。)
(萍散漫,絮飛揚,輕盈體態狂,為憐流水落花香,銜將歸畫梁。)
(又有張掄進《柳梢青》一曲。)
(太上龍顏大悅,都賜金杯二對、金束帶一條。)
(太后把宮中教習女童二人,一名瓊華、一名綠華,都會得琴阮、下棋、寫字、
(背誦古文,就賜與官家作耍。)
(那時太上、孝宗都已大醉,孝宗謝恩而出。)
太 上:(太上吩咐內侍道)官家已醉,可一路小心照管。
(孝宗還宮。)
(後八月十五日,孝宗過德壽宮。)
(太上釣魚為樂,遂留孝宗賞月,宴於香遠堂。)
(堂東有萬歲橋,長六丈餘,以白玉石妝成,雕欄瑩徹。)
(橋上造四面亭,都是新羅白木,與橋一色,蓋造極其雅潔。)
(大池十餘畝,植千葉白蓮。)
(御榻、屏幾、酒器,都用水晶。)
(南岸擺列著一班教坊工,近二百人,待月初上,簫韶齊舉,八音並作,縹緲相
(應,如在霄漢。)
(一通樂過,太上宣召小劉貴妃獨吹白玉笙《霓裳中序》,孝宗自起執玉杯,奉
(兩殿壽酒。)
(侍宴官曾覿恭進《壺中天慢》詞一曲道:
( 素飆漾碧,看天衢,穩送一輪明月。)
(翠水瀛壺人不到,比似世間秋別。)
(玉手瑤笙,一時同色,小按《霓裳》疊。)
(天津橋上,有人偷記新闋。)
(當日誰幻銀橋,阿瞞兒戲,一笑成癡絕。)
(肯信群仙高宴處,移下水晶宮闕。)
(雲海塵清,山河影滿,桂冷吹香雪。)
(何勞玉斧,金甌千古無缺。)
(太上看了這詞,大喜道)
太 上:從來月詞,不曾用金甌事,用得甚是新奇。
(賜金束帶一條、紫番羅水晶碗。)
(孝宗亦賜寶盞數枚。)
(直至一更五點還內。)
33**時間: 地點:
(那日連西興亦聞天樂之聲,可謂盛矣。)
(父子歡娛,不可勝計。)
(高宗直活到八十一歲,受孝宗之養共是二十四年,始終如一日。)
(高宗雖然遊豫湖山,卻都是與民同樂。)
(那時臨安百姓極其安適,諸務稅息每多蠲免,如有貧窮之民,連年不納錢賦者
(,朝廷自行抱認。)
(還有各項恩賞,有黃榜錢,雪降之時便有雪寒錢,久雨久晴便有賑恤錢米,大
(官拜命便有搶節錢,病的便有施藥局,童幼無人養育的便有慈幼局,貧而無倚
(的便有養濟院,死而無殮的便有漏澤園。)
(那時百姓歡悅,家家饒裕。)
(唯與民同樂,所以還有一百五十年天下,不然與李後主、陳後主又何以異乎!
(後人詩云:
( 高宗南渡極盤桓,嗣主恭承太上歡。)
(回首鳳凰山下闕,至今猶自五雲攢。)
(第三卷 巧書生金鑾失對)
(紗籠自可為丞相,金紫難加薄命人。)
(風送滕王雷碎石,難將天意等閒陳。)
34**時間: 地點:
(話說人生富貴窮通,自有定數。)
(詩中第一句是李藩的故事。)
(李藩初在節度使張建封門下,張建封鎮治徐州,奏李藩為判官。)
(那時新羅國有個異僧,善能相人。)
張建封:(張建封叫這異僧遍相幕下判官道)這若干判官之中,異日可有為宰相者否?
張建封:(異僧相了一遍)其中並無一人可為宰相。
張建封:我妙選賓僚,豈無一人可為宰相者乎?
(急召李判官來。)
張建封:(李判官一到,異僧便降階而迎,對張建封道)這位判官是紗籠中人。
張建封:怎生是紗籠中人?
太 上:(異僧道)陰府中凡是做宰相之人,其名姓都用紅色紗籠護住,恐世上人有所損
傷。
(張建封甚以為異。)
(後來李藩果然做到宰相,這不是天生的貴人麼!第二句是王顯的故事。)
(那王顯與唐太宗皇帝有嚴子陵之舊,極是相知,幼年曾掣褌為戲、奪帽為歡。
()
(王顯年紀大如太宗數歲,一生蹭蹬,再不能做官。)
(太宗未遇之時,嘗取笑他道)
太 宗:王顯老大,還不結個繭子。
(後來太宗做了皇帝,王顯謁見)
王 顯:臣今日可作繭否?
太 宗:(太宗笑道)未可知也。
(召其三子到於殿廷之上,授以五品官職,獨不加王顯爵位。)
王 顯:(王顯不平道)怎不加臣官職,豈臣反不如三子乎?
太 宗:(太宗歎道)卿無貴相,朕非為卿惜一官也。
王 顯:朝貴而夕死可矣。
王 顯:(那時僕射房玄齡在側,啟奏道)陛下與王顯既有龍潛之舊,何不試與之,又何
必論其相之貴賤?
(太宗只得封他三品官職,取紫袍金帶賜之。)
(王顯謝恩而出,方才出朝,不覺頭痛發熱起來,到半夜便已嗚呼哀哉了。)
太 宗:(太宗歎息道)我道他無福,今果然矣。
(這不是天生的賤相麼!「風送滕王」是王勃的故事。)
(王勃六歲能文,十三歲同父親宦游江左,舟泊馬當山。)
35**時間: 地點:
(忽然見大門當道,榜曰「中元水府之殿」。)
(王勃登殿瞻禮已畢,正要下船,忽遇一老叟坐於石磯之上,與王勃長揖道)
王 勃:子是王勃否?
(王勃驚異。)
老 叟:來日重陽,南昌都督命作《滕王閣序》。子有清才,何不往賦,取彼重禮?
王 勃:此去南昌八百里,今日已是九月八,豈能飛渡?
老 叟:這事甚易,吾當助子清風一陣。
王 勃:叟為何神?
老 叟:吾中元水府君也。
(說畢,便起清風一陣,八百里一夜送到南昌,賦了《滕王閣序》,取彼重禮而
(歸。)
36**時間: 地點:
(自此王勃才名佈滿天下,所謂「時來風送滕王閣」者,此也。)
(那「雷碎石」是張鎬的故事。)
(張鎬與范文正公極其相好,家道貧窮,范文正公每每贈以縑帛金銀之物。)
(爭奈贈者有限,貧者無窮,錢財到手,如湯澆雪一般消化。)
(張鎬要進京,缺少盤費,范文正公思量得一主無礙錢財,卻是唐時顏魯公寫的
(《薦福碑》,每一紙價值數千貫錢。)
(范文正公叫人備了紙墨,要摹拓數千張與張鎬為進京之費,先一日打點得端正
(,不期夜間風雨大作,一個霹靂,將這《薦福碑》打為數段,所謂「運退雷轟
(薦福碑」者,此也。)
(據這四個故事看將起來,可見世上富貴貧窮之事,都是上天作主,一毫人力勉
(強不得。)
(只看宋仁宗事,便知端的。)
(宋仁宗御於便殿,忽有二近侍在殿側爭辯,聲聞御前。)
老 叟:(仁宗召到面前問道)汝二人爭辯恁的?
(一個說「人生貴賤在命」,一個說「人生貴賤在至尊」,因此爭辯。)
暗 暗:(仁宗暗暗)朕為天下之主,貴賤貧富,都由朕付與。朕若要貴此人,便可位極
人臣;朕若要賤此人,便立見原憲、范丹之窮。怎生說由上天作主?將朕這個座
位兒,卻說得不值錢了。
暗 暗:(心中不得意這個說命的人,就把案上二小金盒子,各書數字,藏於中道)先到
者,保奏給事,有勞推恩。
(封閉甚密,先叫這個說貴賤在至尊的,捧了一枚金盒到內東門司;待這人去了
(半日,料他已到東門司,方才又叫那個說貴賤在命的,捧了一枚金盒而去。)
(過了半日,那內東門司保奏後來說命的這人推恩。)
(仁宗大驚,問其緣故。)
(原來先前去的這人,到半路上猛然跌了一交,行走不動,反是後來的先到,因
(此保奏推恩。)
老 叟:(仁宗皇帝大加歎異道)果然由命不由人。朕為天子,尚且不能以富貴與人,何
況其他!
(這般看將來,真是:
( 世上萬般都是命,果然半點不由人。)
37**時間: 地點:
老 叟:(說話的,我且問你)設使仁宗再叫此人去,難道不做了不成?
(總之畢竟勉強,不是自然之事。)
(在下這一回故事,說「巧書生金鑾失對」。)
(未入正回,先說一個意外之變的,做個引子。)
38**時間: 地點:
(話說天順年間,江西崇仁縣一人姓吳,名與弼,字子傅。)
(其人有濟世安邦之策,經天緯地之才,學貫古今,道傳伊洛,隱於畎畝,躬耕
(自得。)
(宰相李賢知其懷才抱異,奏聞天順爺。)
(天順爺好賢禮士,即准其奏,遣行人一員,齎著束帛敕書,徵聘吳與弼到京,
(加官進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吳與弼同行人到於京師,天順爺命次日御文華殿召對。)
(吳與弼知聖意隆厚,要把生平懷抱盡數傾瀝出來,一則見不負所學之意,一則
(報聖上知遇之恩。)
(便預擬數事,指望面奏,胸中正打點得端端正正,夜宿朝房之中,將頭巾掛在
(壁上。)
(不期睡熟起遲,正是早朝時候,急急忙忙,壁上除下這頂頭巾,也不暇細看,
(將來戴在頭上。)
(走到文華殿,那時文武班齊,專待吳與弼來敷陳王佐之略。)
老 叟:(吳與弼拜舞已畢,天順爺玉音詢問再三,吳與弼俯首不能占對,當下宰相李賢
(在旁催促,吳與弼勉強掙一句)容臣出外草疏奏上。
(其聲又甚是低小。)
(說完,不過再三叩頭而已。)
(天順爺甚是不滿其意,遂命內臣送至左順門。)
老 叟:(諸朝士並李賢一齊走來,問吳與弼道)此時正是敷陳之時,如何竟無一言,豈
是聖上召對之意?
(但見吳與弼面紅紫脹,雙眉頓蹙,一句話也說不出,急急將頭巾除將下來一看
(,原來頭巾內有一個大蠍子,問對之時,正被此物一尾鉤螫著,疼痛莫當,所
(以一句答應不出。)
(李賢同吳與弼一齊驚歎。)
(你道此物真個作怪蹺蹊,可可的鑽在頭巾之內,正當召對之時,螫上一尾,可
(不是鬼神莫測之事。)
(況天恩隆重,千古罕見,若一一敷陳,必有可觀,豈不為朝廷生色、處士增光
(?不知有多少濟世安邦之策,匡王定國之猷。)
(吳與弼遭此一螫,一言不能答對,自覺慚愧,有負聖主求賢之意、宰相薦賢之
(心,曉得命運不濟,終是山林氣骨,次日遂堅辭了左春坊、左論德之命。)
(天順爺又命李賢再三挽留,吳與弼具疏三辭。)
(天順爺知挽留不得,賜敕褒美,命有司月給米二石,遣行人送歸鄉里,一以見
(聖主之隆賢,一以見吳與弼之知命也。)
(正是:
( 命運不該朱紫貴,終歸林下作閒人。)
(不要說不該做官的,就是該做官的,早不早一日,遲不遲一日,也自有個定數
(。)
39**時間: 地點:
(話說宋朝隆興年間,永嘉府一人姓甄,雙諱龍友,自小聰明絕人,成人長大之
(後,愈覺聰明無比,飽讀儒書,九流三教無所不能,口若河懸,筆如泉湧,真
(個是問一答十、問十答百。)
(就是孔門顏子見了,少不得也要與他作個揖,做個知己,若是子貢見了,還要
(讓他個先手,稱他聲「阿哥」。)
(果是)
(包含天地謂之秀,走筆成章謂之才。)
(方才不愧「秀才」二字,更兼他詼諧絕世,齒牙伶俐,難他不倒,說他不過,
(果然有東方朔之才,具淳於髡之智。)
(正是)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40**時間: 地點:
(話說那甄龍友如此聰明,如此才辯,那功名二字,便是他囊中之物,取之有餘
(,用之不窮,早要早取,晚要晚取。)
(爭奈那八個字上,甚是不利,家道貧窮,一畝田地也無。)
(果然是:
( 渾身是藝難遮冷,滿腹文章不療饑。)
(少年有父母的時節,還是父母撐持,不意二十歲外,喪門、弔客星動,兩月之
(間,連喪雙親。)
(甄龍友守著這個空空的窮家惡業,好生難過。)
(虧他挨過三年,喪服已滿,幸得父母在日,娶得一個妻子葛氏,這葛氏甚是賢
(惠。)
(大抵窮秀才,最要妻子賢惠,便可以無內顧之憂,可以縱意讀書;若是妻子不
(賢惠,終日要料理家事,愁柴愁米,凡是米鹽瑣碎之事,一一都要經心,便費
(了一半讀書工夫,這也便是苦事了。)
(甄龍友妻子賢惠,不十分費讀書工夫,也是便宜之處。)
(但家道極窮,究竟支撐不來。)
(你道一個極窮的人,本難過活,又連喪了雙親,豈不是苦中之苦、窮外之窮?
(始初便勉強撐持,靠著妻子績麻度日,後來連績麻也救不及了。)
(從來道,人生世上,一讀了這兩句書,便有窮鬼跟著,再也遣他不去。)
(龍友被這窮鬼跟得慌,夫妻二人計較道)
甄龍友:如此貧窮,實難存濟,不如開起一個鄉館來,不拘多少,得些束脩,將來以為日
用之費,強如一文俱無,靠績麻過日,有一餐沒一餐的。
甄龍友:吾妻言之甚是有理,但我這般後生年紀,靠做鄉學先生過日,豈是男兒結果之場
?
老 叟:(葛氏道)目今貧窮,不過暫救一時之急,此是接濟之事,豈是結果之場?況做
鄉學先生,雖不甚尊,還是斯文體面,不曾損了恁的。
甄龍友:(甄龍友一生好為戲謔之語)昔老儒陳最良說得好,要『腰纏十萬,教學千年,
方才貫滿』。這齋村學錢不知攢了幾年,方才得有受用哩。
甄龍友:(遂依葛氏之言,寫了一張紅紙,貼於門首道)某日開學,經、蒙俱授。
(過了數日,果然招集得一群村學童,紛紛而來。)
(但見:
( 一群村學生,長長短短,有如傀儡之形;數個頑皮子,吱吱哇哇,都
(似蝦蟆之叫。)
(打的打,跪的跪,哭啼啼,一殿閻王拷小鬼;走的走,來的來,亂嚷嚷,六個
(惡賊鬧彌陀。)
(吃飯遲延,假說爹娘叫我做事;出恭頻數,都雲肚腹近日有災。)
(若到重陽,彩兩朵黃花供師母;如逢寒食,偷幾個團子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