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 至 第七〇
61**時間: 地點:
(卻說姚子□當夜入房,雖然心事不佳,少不得摟了新人,與她重溫舊好。)
(一連過了幾夜,兩下情濃,都有個開交不得之意。)
(男子興發的時節,雖不能大暢懷來,還虧他有條後路,可以暫行寬解,婦人動
(了欲心,無由發洩,真是求死不得,欲活不能,說不出那種苦楚。)
(不想把滿身的慾火合來聚在一處,竟在兩胯之間生起一個大毒,名為「騎馬癰
(」。)
(其實是情興變成的膿血。)
(腫了幾日,忽然潰爛起來,任你神丹妙藥,再醫不好。)
(一夜,夫妻兩口摟作一團,卻好男子的情根對著婦人的患處,兩下忘其所以,
(竟把偶然的缺陷認做生就的空虛,就在毒瘡裡面摩疼擦癢起來。)
(在男子心上,一向見她無門可入,如今喜得天假以緣,況她這場疾病原是由此
(而起,要把玉杵當了刀圭,做個以毒攻毒;在女子心上,一向愛他情性風流,
(自愧茅塞不開,使英雄無用武之地,也巴不得以竇為門,使他乘虛而入,與其
(熬癢而生,倒個若忍痛而死,所以任他衝突,並不阻撓。)
(不想這番奇苦,倒受得有功,一痛之後,就覺得苦盡甘來,焦頭爛額之中,一
(般有肆意銷魂之樂。)
(這夫妻兩口得了這一次甜頭,就想時時取樂,刻刻追歡。)
(知道這番舉動是瞞著造物做的,好事無多,佳期有限,一到毒瘡收口之後,依
(舊閉了元關,陰自陰而陽自陽,再要想做坎離交篹之事就不能夠了。)
(兩下各許願心,只保佑這個毒瘡多害幾時,急切不要收口。)
(卻也古怪,又不知是天從人願,又不知是人合天心,這個知趣的毒瘡竟替她害
(了一生,到底不曾合縫。)
(這是什麼緣故?)
(要曉得這個女子,原是有人道的,想是因她孽障未消,該受這幾年的磨劫,所
(以造物弄巧,使她虛其中而實其外,將這件妙物隱在皮肉之中,不能夠出頭露
(面。)
(到此時魔星將退,忽然生起毒來,只當替她揭去封皮,現出人間的至寶,比世
(上不求而得與一求即得的更稀罕十倍。)
(這一男一女,只因受盡艱難,歷盡困苦,直到心灰意死之後,方才湊合起來,
(所以夫婦之情,真個是如膠似漆。)
(不但男子畫眉,婦人舉案,到了疾病憂愁的時節,竟把夫妻變為父母,連那割
(股嘗藥、斑衣戲彩的事都做出來。)
(可見天下好事,只宜遲得,不宜早得;只該難得,不該易得。)
(古時的人,男子三十而始娶,女子二十而始嫁,不是故意要遲,也只愁他容易
(到手,把好事看得平常,不能盡琴瑟之歡、效于飛之樂也。)
(第二十六回 鶴歸樓第一 安恬退反致高科 忌風流偏來絕色)
(詩云:
( 天河盈盈一水隔,河東美人河西客。)
(耕雲織霧兩相望,一歲綢繆在今夕。)
(雙龍引車鵲作橋,風回桂渚秋葉飄。)
(拋梭投杼整環佩,金童玉女行相要。)
(兩情好合美如舊,復恐天雞催曉漏。)
(倚屏猶有斷腸言:東方未明少停候。)
(欲渡不渡河之湄,君亦但恨生別離。)
(明年七夕還當期。)
(不見人間死別離,朱顏一去難再歸!)
(這首古風是元人所作,形容牛女相會之時,纏綿不已的情狀。)
(這個題目好詩最多,為何單舉這一首?只因別人的詩,都講他別離之苦,獨有
(這一首,偏敘他別離之樂,有個知足守分的意思,與這回小說相近,所以借它
(發端。)
(骨肉分離,是人間最慘的事,有何好處,倒以「樂」字加之?要曉得「別離」
(二字,雖不是樂,但從別離之下,又深入一層,想到那別無可別、離不能離的
(苦處,就覺得天涯海角,勝似同堂,枕冷衾寒,反為清福。)
(第十八層地獄之人,羨慕十七層的受用,就像三十二天的活佛,想望著三十三
(天,總是一種道理。)
(近日有個富民出門作客,歇在飯店之中,時當酷夏,蚊聲如雷。)
(自己懸了紗帳,臥在其中,但聞轟轟之聲,不見嗷嗷之狀。)
(回想在家的樂處,丫鬟打扇,伴當驅蚊,連這種惡聲也無由入耳,就不覺怨悵
(起來。)
(另有一個窮人,與他同房宿歇,不但沒有紗帳,連單被也不見一條,睡到半夜
(,被蚊虻叮不過,只得起來行走,在他紗帳外面跑來跑去,竟像被人趕逐地一
(般,要使渾身的肌肉動而不靜,省得蚊虻著體。)
(富民看見此狀,甚有憐憫之心。)
(不想哪個窮人不但不叫苦,還自己稱贊,說他是個福人,把「快活」二字叫不
(絕口。)
(富民驚詫不已,問他)
問 他:勞苦異常,哪些快樂?
眾人道:(哪窮人道)我起先也曾怨苦,忽然想到一處,就不覺快活起來。
問 他:(富民問他)想到哪一處?
眾人道:(窮人道)想到牢獄之中罪人受苦的形狀,此時上了甲牀,渾身的肢體動彈不得
,就被蚊虻叮死,也只好做露筋娘娘,要學我這舒展自由、往來無礙的光景,怎
得能夠?所以身雖勞碌,心境一毫不苦,不知不覺就自家得意起來。
(富人聽了,不覺通身汗下,才曉得睡在帳裡思念家中的不是。)
(若還世上的苦人都用了這個法子,把地獄認做天堂,逆旅翻為順境,黃連樹下
(也好彈琴,陋巷之中盡堪行樂,不但容顏不老,須鬢難皤,連那禍患休嘉,也
(會潛消暗長。)
(方才哪首古風,是說天上的生離勝似人間的死別,我這回野史,又說人間的死
(別勝似天上的生離,總合著一句《四書》,要人「素患難行乎患難」的意思。
()
(宋朝政和年間,汴京城中有個舊家之子,姓段名璞,字玉初。)
(自幼聰明,曾噪「神童」之譽。)
(九歲入學,直到十九歲,做了十年秀才,再不出來應試。)
(人間他何故,他)
問 他:少年登科,是人生不幸之事。萬一考中了,一些世情不諳,一毫艱苦不知,任了
癡頑的性子,鹵莽做去,不但上誤朝廷,下誤當世,連自家的性命也要被功名誤
了,未必能夠善終。不如多做幾年秀才,遲中幾科進士,學些才術在胸中,這日
生月大的利息,也還有在裡面。所以安心讀書,不肯躁進。
AAA:(他不但功名如此,連婚姻之事也是這般,惟恐早完一年,早生一年的子嗣)自
家還是孩童,豈可便為人父?
(又因自幼喪親,不曾盡得子道,早受他人之奉養,覺得於心不安。)
(故此年將二十,還不肯定親。)
(總是他性體安恬,事事存了惜福之心,刻刻懷了凶終之慮,所以得一日過一日
(,再不希冀將來。)
(他有個同學的朋友,姓鬱,諱廷言,字子昌,也是個才識兼到之人,與他的性
(格件件俱同。)
(只有一事相反:他於功名富貴看得更淡,連那日生月大的利息也並不思量,覺
(得做官一年,不如做秀才一日,把焚香揮麈的受用,與簿書鞭樸的情形比並起
(來,只是不中的好;獨把婚姻一事認得極真,看得極重。)
問 他:人生在世,夯事可以忘情,只有妻妾之樂、枕席之歡,這是名教中的樂地,比別
樣嗜好不同,斷斷忘情不得。我輩為綱常所束,未免情興索然,不見一毫生趣,
所以開天立極的聖人,明開這條道路,放在倫理之中,使人散拘化腐。況且三綱
之內,沒有夫妻一綱,安所得君臣父子□五倫之中,少了夫婦一倫,何處盡孝友
忠良?可見婚娶一條是五倫中極大之事,不但不可不早,亦且不可不好。美妾易
得,美妻難求,畢竟得了美妻,才是名教中最樂之事。若到正妻不美,不得已而
娶妾,也就叫做無聊之思,身在名教之中,這點念頭也就越於名教之外了。
(他存了這片心腸,所以擇婚的念頭甚是激切。)
(只是一件「要早要好」四個字,再不能夠相兼,要早就不能好,要好又不能早
(。)
(自垂髫之際就說親事起頭,說到弱冠之年,還與段玉初一樣,依舊是個孤身。
()
(要早要好的也是如此,不要早不要好的也是如此。)
(倒不如安分守己的人,還享了五六七年衾寒枕冷的清福;不像他爬起爬倒,怨
(悵天公,趕去趕來,央求媒的,受了許多熬煉奔波之苦。)
62**時間: 地點:
(一日,徽宗皇帝下詔求賢,凡是學中的秀才,不許遺漏一名,都要出來應試,
(有規避不到者,即以觀望論。)
(這是什麼緣故?只因宋朝的氣運一日衰似一日,金人的勢燄一年盛似一年,又
(與遼夏相持,三面皆為敵國,一年之內定有幾次告警,近邊的官吏死難者多,
(要人銓補。)
(恐怕學中士子把功名視作畏途,不肯以身殉國,所以先下這個旨意,好驅逐他
(出山。)
(段、鬱二人迫於時勢,遂不得初心,只得出來應舉。)
(作文的時節,惟恐得了功名,違了志願,都是草草完事,不過要使廣文先生免
(開規避而已。)
(不想文章的造詣,與棋力酒量一般,低的要高也高不來,高的要低也低不去,
(鄉會兩榜都巍然高列。)
(段玉初的名數,又在鬱子昌之前。)
63**時間: 地點:
(卻說世間的好事,再不肯單行,畢竟要相因而至。)
(鬱子昌未發之先,到處求婚,再不見有天姿國色,竟像西子王嬙之後,不復更
(產佳人;恨不生在數千百年之先,做個有福的男子。)
(不想一發之後,到處遇著王嬙,說來就是西子;虧得生在今日,不然,倒反要
(錯了機緣。)
(有一位姓官的仕紳,現居尚寶之職。)
(他家有兩位小姐,一個叫做圍珠,一個叫做繞翠。)
(圍珠係尚寶親生,繞翠是他姪女,小圍珠一年,因父母俱亡,無人倚恃,也聽
(尚寶擇婚。)
(這兩位佳人,大概評論起來都是人間的絕色,若要在美中擇美,精裡求精,又
(覺得繞翠的姿容更在圍珠之上。)
(京師裡面有四句口號云:
( 珠為掌上珍,翠是人間寶;王者不能兼,舍圍而就繞。)
(為什麼千金小姐有得把人見面,竟拿來編做口號傳播起來?)
AAA:(只因徽宗皇帝曾下選妃之詔,民間女子都選不中,被承旨的太監單報她這兩名
()百千萬億之中,只見得這兩名絕色,其餘都是庸材。
AAA:(皇上又問)二者之中,誰居第一?
(太監就丟了圍珠,單說繞翠。)
(徽宗聽了,就注意在一邊。)
(所以都人得知,編了這四句口號。)
(繞翠將要入宮,不想遼兵驟至,京師閉城兩月,直到援兵四集,方得解圍。)
AAA:(解圍之後,有一位敢言的科道上了一本)國家多難之時,正宜臥薪嚐膽,力圖
恢復。即現在之嬪妃,尚宜縱放出宮,以來遠色親賢之譽,奈何信任讒閹,方事
選擇?如此舉動,即欲寇兵不至,其可得乎!
(徽宗見了,覺得不好意思,只得勉強聽從,下個罪己之詔,令選中的女子仍嫁
(民間。)
(故此,這兩位佳人前後俱能倖免。)
(官尚寶到了此時,聞得一榜之上有兩個少年,都還未娶,又且素擅才名,美如
(冠玉,就各央他本房座師前去作合。)
(鬱子昌聽見,驚喜欲狂,但不知兩個裡面將哪一個配他?)
(起先未遇佳人,若肯把圍珠相許,也就出於望外。)
64**時間: 地點:
(此時二美並列,未免有舍圍就繞之心,只是礙了交情,不好薄人而厚己。)
(誰料天從人願,因他所中的名數比段玉初低了兩名,繞翠的年庚又比圍珠小了
(一歲,官尚寶就把男子序名,婦人序齒,親生的圍珠配了段玉初,撫養的繞翠
(配了鬱子昌。)
(原是一點溺愛之心,要使中在前面的做了嫡親女婿,好等女兒榮耀一分,序名
(序齒的話都是粉飾之詞。)
(鬱子昌默喻其意。)
(自幸文章欠好,取得略低,所以因禍得福,配了絕世佳人;若還高了幾名,怎
(能夠遂得私願!段玉初的心事又與他絕不相同,惟恐志願太盈,犯造物之所忌
(。)
(聞得把圍珠配他,還說世間第二位佳人不該為我輩寒儒所得,恐怕折了冥福,
(虧損前程。)
(只因座師作伐,不敢推辭,哪裡還有妄念!)
(官尚寶只定婚議,還不許他完姻,要等殿試之後授了官職,力才合巹,等兩位
(小姐好做現成的夫人。)
(不想殿試的前後,卻與會場不同,鬱子昌中在二甲尾,段玉初反在三甲頭。)
(雖然相距不遠,授職的時節,卻有內拴外補之別。)
(況且此番外補,又與往歲不同,大半都在危疆,料想沒有善地。)
(官尚寶又從勢利之心轉出個趨避之法,把兩頭親事調換過來。)
(起先並不提起,直等選了吉日,將要完姻,方才吩咐媒婆,叫她如此如此。)
(這兩男二女總不提防,只說所偕的配偶都是原議之人,哪裡知道金榜題名就是
(洞房花燭的草稿,洞房花燭仍照金榜題名的次序,始終如一,並不曾紊亂分毫
(。)
(知足守分的倒得了世間第一位佳人,心高志大的雖不叫做吃虧,卻究竟不曾滿
(願。)
(可見天下之事都有個定數存焉,不消逆慮。)
(但不知這兩對夫妻成親之後,相得何如,後來怎生結果,且等看官息息眼力,
(再演下回。)
(第二十七回 鶴歸樓第二 帝王吃臣子之醋 閨房罷枕席之歡)
(鬱子昌思想繞翠,得了圍珠,初婚的時節,未免有個怨悵之心,過到後來,也
(就心安意貼,彼此相忘,只因圍珠的顏色原是嬌豔不過的,但與繞翠相形,覺
(得彼勝於此,若還分在兩處,也居然是第一位佳人。)
(至於風姿態度,意況神情,據鬱子昌看來,卻像還在繞翠之上。)
(俗語二句道得好:
( 不要文章中天下,只要文章中試官。)
(鬱子昌的心性原在風流一邊,須是趙飛燕楊玉環一流人,方才配得他上。)
(恰好這位夫人生來是他的配偶,所以深感岳翁倒把拂情背理之心,行出一樁合
(理順情之事。)
(夫妻兩口,恩愛異常,無論有子無子,誓不娶妾;無論內遷外轉,誓不相離。
()
(要做一對比目魚兒,不肯使百歲良緣耽誤了一時半刻。)
65**時間: 地點:
(卻說段玉初成親之後,看見妻子為人饒有古道,不以姿容之豔冶掩其性格之端
(莊,心上十分歡喜。)
(也與鬱子昌一般,都肯將錯就錯。)
AAA:(只是對了美色,刻刻擔憂)世間第一位佳人,有同至寶,豈可以僥倖得之?莫
說朋友無緣,得而復失,就是一位風流天子,尚且沒福消受,選中之後依舊發還
。我何人斯,敢以倘來之福高出帝王之上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覆家滅
族之禍,未必不階於此!
(所以常在喜中帶戚,笑裡含愁,再不敢肆意行樂。)
(就是雲雨綢繆之際,忽然想到此處,也有些不安起來,竟像這位佳人不是自家
(妻子,有些干名犯義地一般。)
(繞翠不解其故,只說他中在三甲,選不著京官,將來必居險地,故此預作杞人
(之憂,不時把「義命自安、吉人天相」的話去安慰他。)
段玉初: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萬一補在危疆,身死國難,也是臣職當然,命該如此,何
足介意。我所慮者,以一薄命書生,享三種過分之福,造物忌盈,未有不加傾覆
之理,非受陰災,必蒙顯禍。所以憂患若此。
AAA:(繞翠問)是哪三種?
段玉初:生多奇穎,謬竊『神童』之號,一過分也;早登甲第,濫叨青紫之榮,二過分也
;浪踞溫柔鄉,橫截鴛鴦浦,使君父朋友想望而不能得者,一旦攘為己有,三過
分也。三者之中,有了一件,就能折福生災,何況兼逢其盛,此必敗之道也。倘
有不虞,夫人當何以救我?
繞翠道:決不至此。只是幸福之心既不宜有,弭災之計亦不可無。
相公既萌此慮,畢竟有法以處之,請問計將安出?
段玉初:據我看來,只有『惜福安窮』,四個字,可以補救得來,究竟也是希圖萬一,,
決無倖免之理。
繞翠道:何為『惜福』?何為『安窮』?
段玉初:處富貴而不淫,是謂『惜福』?遇顛危而不怨,是謂『安窮』。究竟『惜福』二
字,也為『安窮』而設,總是一片慮後之心,要預先磨煉身心,好撐持患難的意
思。衣服不可太華,飲食不可太侈,宮室不可太美,處處留些餘地,以資冥福。
也省得受用太過,驕縱了身子,後來受不得饑寒。這種道理,還容易明白。至於
夫妻宴樂之情,衽席綢繆之誼,也不宜濃豔太過。十分樂事,只好受用七分,還
要留下三分,預為離別之計。這種道理極是精微,從來沒人知道,為夫婦者不可
不知,為亂世之夫婦者更不可不知。
俗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又云:『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夫婦
相與一生,終有離別之日,越是恩愛夫妻,比那不恩愛的更離別得早。
若還在未別之前多享一分快樂,少不得在既別之後多受一分淒涼。我們惜福
的工夫,先要從此處做起。偎紅倚翠之情不宜過熱,省得歡娛難繼,樂極生悲;
鑽心刺骨之言不宜多講,省得過後追思,割人腸腹。如此過去,即使百年偕老,
永不分離,焉知不為惜福福生,倒閏出幾年的恩愛?
(繞翠聽了此言,十分警省。)
問 他:(又問他)銓補當在何時,可能夠僥天之幸,得一塊平靜地方,苟延歲月?
段玉初:薄命書生享了過分之福,就生在太平之日,尚且該有無妄之災,何況生當亂世,
還有僥倖之理?
(繞翠聽了此言,不覺淚如雨下。)
段玉初:夫人不用悲淒,我方才所說『安窮』二字,就是為此。禍患未來,要預先惜福,
禍患一至,就要立意安窮。若還有了地方,無論好歹,少不得要攜家赴任。我的
禍福,就是你的安危。夫妻相與百年,終有一別。世上人不知深淺,都說死別之
苦勝似生離,據我看來,生離之慘,百倍於死別。若能夠僥天之幸,一同死在危
邦,免得受生離之苦,這也是人生百年第一樁快事;但恐造物忌人,不肯叫你如
此。
繞翠道:生離雖是苦事,較之死別還有暫辭永訣之分,為什麼倒說彼勝於此?請道其詳。
段玉初:夫在天涯,妻居海角,時作歸來之想,終無見面之期,這是生離的景像。或是女
先男死,或是妻後夫亡,天辭會合之緣,地絕相逢之路,這是死別的情形。俗語
云:『死寡易守,活寡難熬。』生離的夫婦,只為一念不死,生出無限熬煎。日
閒希冀相逢,把美食鮮衣認做糠秕桎梏;夜裡思量會合,把錦衾繡褥當了芒刺針
氈。只因度日如年,以致未衰先老。甚至有未曾出戶,先訂歸期,到後來一死一
生,遂成永訣,這都是生離中常有之事。倒不若死了一個,沒得思量,孀居的索
性孀居,獨處的甘心獨處,竟像垂死的頭陀不思量還俗,那蒲團上面就有許多樂
境出來,與不曾出家的時節纖毫無異。這豈不是死別之樂勝似生離?還有一種夫
婦,先在未生之時訂了同死之約,兩個不先不後一齊終了天年,連永訣的話頭都
不消說得,眼淚全無半點,愁容不露一毫;這種別法,不但勝似生離,竟與拔宅
飛升的無異,非修上幾十世者不能有此奇緣。我和你同入危疆,萬一遇了大難,
只消一副同心帶兒就可以合成正果。俗語云:『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
句話頭還是單說私情,與『綱常』二字無涉。我們若得如此,一個做了忠臣,一
個做了節婦,合將攏來,又做了一對生死夫妻,豈不是從古及今第一樁樂事?
(繞翠聽了這些話,不覺把蕙質蘭心變作忠肝義膽,一心要做烈婦。)
(說起危疆,不但不怕,倒有些羨慕起來;終日洗耳聽佳音,看補在哪一塊吉祥
(之地。)
(不想等上幾月,倒有個喜信報來。)
(只為京職缺員,二甲幾十名不夠銓補,連三甲之前也選了部屬。)
(鬱子昌得了戶部,段玉初得了工部,不久都有美差。)
(捷音一到,繞翠喜之不勝。)
段玉初:塞翁得馬,未必非禍,夫人且慢些歡喜。我所謂造物忌人、不肯容你死別者,就
是為此。
(繞翠聽了,只說他是過慮,並不提防。)
(不想點出差來,果然是一場禍事!)
(只因徽宗皇帝聽了諫臣,暫罷選妃之詔,過後追思,未免有些懊侮。)
(當日京師裡面又有四句口號云:
( 城門閉,言路開。)
(城門開,言路閉。)
(這些從諫如流的好處,原不是出於本心,不過為城門乍開,人心未定,暫掩一
(時之耳目,要待烽煙稍息之後,依舊舉行。)
(不但第一位佳人不肯放手,連那陪貢的一名也還要留做備卷的。)
(不想這位大臣沒福做皇親國戚,把權詞當了實話,竟認真改配起來。)
(徽宗聞得兩位佳人都為新進書生所得,悔恨不了,想著他的受用,就不覺捻酸
(吃醋起來,吩咐閣臣道)
眾人都:這兩個窮酸餓莩,無端娶了國色,不要便宜了他,速揀兩個遠差,打發他們出去
,使他三年五載不得還鄉,罰做兩個牽牛星,隔著銀河難見織女,以贖妄娶國妃
之罪!又要稍加分別,使得繞翠的人又比得圍珠的多去幾年,以示罪重罪輕之別
。
AAA:(閣臣道)目下正要遣使如金交納歲幣,原該是戶、工二部之事,就差他兩人去
罷。
AAA:(徽宗道)歲幣易交,金朝又不遠,恐不足以盡其辜。
AAA:(閣臣道)歲幣之中原有金、帛二項,為數甚多。金人要故意刁難,罰他賠補,
最不容易交卸。齎金者多則三年,少則二載,還能夠回來復命。齎帛之官,自十
年前去的,至今未返。這是第一樁苦事。惟此一役,足盡其辜。
(徽宗大喜,就差鬱廷言齎金,段璞齎帛,各董其事,不得相兼,一齊如金納幣
(。)
(下了這道旨意,管教兩對鴛鴦變做伯勞飛燕!)
(但不知兩件事情何故艱難至此,請看下回,便知來歷。)
(第二十八回 鶴歸樓第三 死別勝生離從容示訣 遠歸當新娶忽地成空)
(宋朝納幣之例,起於真宗年間,被金人侵犯不過,只得創下這個陋規。)
(每歲輸銀若干,為犒兵秣馬之費,省得他來騷擾。)
(後來逐年議增,增到徽宗手裡,竟足了百萬之數。)
(起先名為歲幣,其實都是銀兩。)
(解到後來,又被中國之人教導他個生財之法,說布帛出於東南,價廉而美,要
(將一半銀子買了紵段布匹,他拿去發賣,又有加倍的利錢。)
(在宋朝則為百萬,到了金人手裡,就是百五十萬。)
(起先齎送銀兩,原是一位使臣,後來換了幣帛,就未免盈車滿載,充塞道途,
(一人照管不來,只得分而為二,齎金者齎金,納幣者納市。)
(又怕銀子低了成色,幣帛輕了分兩,使他說長道短,以開邊釁,就著齎金之使
(預管徵收,納幣之人先期採買。)
(是他辦來,就是他送去,省得換了一手,委罪於人。)
(初解幣帛之時,金人不知好歹,見貨便收,易於藏拙。)
(納幣的使臣倒反有些利落。)
(刮漿的布匹、上粉的紗羅,開了重價蒙蔽朝廷,送到地頭就來復命,原是一個
(美差,只怕謀不到手。)
(誰想解上幾遭,又被中國之人教導他個試驗之法,定要洗去了漿,汰淨了粉,
(逐匹上天平彈過,然後驗收,少了一錢半分,也要來人賠補。)
(賠到後來,竟把這項銀兩做了定規,不論貨真貨假,凡是納幣之臣,定要補出
(這些常例。)
(常例補足之後,又說他蒙蔽朝廷,欺玩鄰國,拿住贓證,又有無限的誅求。)
(所以納幣之臣賠補不起,只得留下身子做了當頭,淹滯多年,再不能夠還鄉歸
(國。)
(這是納市的苦處。)
(至於齎金之苦,不過因他天平重大,正數之外要追羨餘,雖然所費不貲,也還
(有個數目。)
(只是金人善詐,見他賠得爽利,就說家事饒餘,還費得起,又要生端索詐。)
(所以齎金之臣,不論貧富,定要延捱幾載,然後了局,當年就返者,十中不及
(二三。)
(段、鬱二人奉了這兩個苦差,只得分頭任事,採買的前去採買,徵收的前去徵
(收。)
(到收完買足之後,一齊回到家中,拜別親人,出使異國。)
(鬱子昌對著圍珠,十分眷戀,少不得在枕上餞行,被中作別,把出門以後、返
(棹以前的帳目,都要預支出來,做那一刻千金的美事。)
66**時間: 地點:
(又說自己雖奉苦差,有嫡親丈人可恃,縱有些須賠補,料他不惜氈上之毫,自
(然送來接濟。)
(多則半年,少則三月,夫婦依舊團圓,決不像那位連襟,命犯孤鸞,極少也有
(十年之別。)
(繞翠見丈夫遠行,預先收拾行裝,把十年以內所用的衣裳鞋襪都親手置辦起來
(,等他採買回家,一齊擺在面前,道)
段玉初:你此番出去,料想不是三年五載,妻子鞋弓襪小,不能夠遠送寒衣,故此竊效孟
姜女之心,兼仿蘇蕙娘之意,織盡寒機,預備十年之用。煩你帶在身邊,見了此
物,就如見妻子一般。那線縫之中,處處有指痕血跡,不時想念想念,也不枉我
一片誠心,
(說到此處,就不覺涕泗漣漣,悲傷欲絕。)
段玉初:夫人這番意思,極是真誠,只可惜把有用的工夫都費在無用之地!我此番出去,
依舊是死別,不要認作生離。以赤貧之士奉極苦之差,賠累無窮,何從措置?既
絕生還之想,又何用苟延歲月?少不得解到之日就是我絕命之期,只恐怕一雙鞋
襪、一套衣裳還穿他不舊,又何必帶這許多!就作大限未滿,求死能不,也不過
多受幾年困苦,填滿了饑寒之債,然後捐生。豈有做了孤臣孽子,囚繫外邦,還
想豐衣足食之理!孟姜女所送之衣,蘇蕙娘織之錦,不過寄在異地窮邊,並非仇
邦敵國。縱使帶去,也盡為金人所有,怎能夠穿得上身?不如留在家中,做了裝
箱疊籠之具,後來還有用處也未可知。
繞翠道:你既不想生還,留在家中也是棄物了,還有什麼用處!
(段玉初欲言不言,只歎一口冷氣。)
(繞翠就疑心起來,畢竟要盤問到底。)
段玉初:你不見《詩經》上面有兩句傷心話云『宛其死矣,他人人室。』我死之後,這幾
間樓屋裡面少不得有人進來;屋既有人住,衣服豈沒人穿?留得一件下來,也省
你許多辛苦,省得千針萬線又要服侍後人,豈不是樁便事!
(繞翠聽了以前的話,只說他是肝膈之言,及至聽到此處,真所謂燒香塑佛,竟
(把一片熱腸付之冷水,不由她不發作起來,就厲聲回復道)
說 他:你這樣男子,真是鐵石心腸!我費了一片血誠,不得你一句好話,倒反謗起人來
。怎見得你是忠臣,我就不是節婦!既然如此,把這些衣服都拿來燒了,省得放
在家中,又多你一番疑慮!
(說完之後,果然把衣裳鞋襪疊在一處,下面放了柴薪,竟像人死之後燒化冥衣
(地一般,不上一該時辰,把錦繡綺羅變成灰燼。)
(段玉初口中雖勸,叫她不要如此,卻不肯動手扯拽,卻像要他燒化、不肯留在
(家中與別人穿著的一般。)
AAA:(繞翠一面燒,一面哭)別人家的夫婦,何等綢繆!目下分離,不過是一年半載
,尚且多方勸慰,只伯妻子傷心。我家不是生離,就是死別,並無一句鍾情的話
,反出許多背理之言,這樣夫妻,做他何用!
段玉初:別人修得到,故此嫁了好丈夫,不但有情,又且有福,不至於死別生離。你為什
麼前世不修,造了孽障,嫁著我這寡情薄福之人,但有死災,並無生趣?也是你
命該如此。若還你這段姻緣不改初議,照舊嫁了別人,此時正好綢繆,這樣不情
的話何由入耳?都是那改換的不是,與我何干!焉知我死之後不依舊遂了初心,
把娥皇女英合在一處,也未可知。況且選妃之詔雖然中止,目下城門大開,不愁
言路不閉。萬一皇上追念昔人,依舊選你入宮,也未見得。這雖是必無僅有之事
,在我這離家去國的人,不得不慮及此。夫人聽了,也不必多心,古語道得好: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又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若還你命該失節,
數合重婚,我此時就著意溫存,也難免紅絲別係;若還命合流芳,該做節婦,此
時就衝撞幾句,你也未必介懷。或者因我說破在先,秘密的天機不肯使人參透,
將來倒未必如此,也未見得。
(說完之後,竟去料理輕裝,取幾件破衣舊服疊入行囊,把繞翠簇新做起、燒燬
(不盡的,一件也不帶。)
(又把所住的樓房增上一個匾額,題曰「鶴歸摟」,用丁令威化鶴歸來的故事,
(以見他決不生還。)
(出門的時節,兩對夫妻一同拜別。)
(鬱子昌把圍珠的面孔看了又看,上馬之後還打了幾次回頭,恨不曾畫幅小像帶
(在身邊,當做觀音大士一般,好不時瞻禮。)
(段玉初一揖之後,就飄然長往,任妻子痛哭號啕,絕無半點淒然之色。)
(兩個風餐水宿,帶月披星,各把所齎之物解入鄰邦。)
(少不得金人驗收,仍照往年的定例,以真作假,視重為輕,要硬逼來人賠補。
()
段玉初:我是個新進書生,家徒四壁,不曾領皇家的俸祿,不曾受百姓的羨餘,莫說論萬
論千,就是一兩五錢,也取不出。況且所齎之貨,並無漿粉,任憑洗濯。若要節
外生枝,逼我出那無名之費,只有這條性命,但憑貴國處分罷了。
(金人聽了這些話,少不得先加凌辱,次用追比,後設調停,總要逼他寄信還鄉
(,為變產贖身之計。)
(段玉初立定主意,把「安窮」二字做了奇方。)
(又加上一個譬法當做飲子:到了五分苦處,就把七分來相比,到了七分苦處,
(又把十分來相衡。)
(覺得陽世的磨折究竟好似陰間,任你鞭笞夾打,痛楚難熬,還有「死」字做了
(後門,陰間是個退步。)
(到了萬不得已之處,就好尋死。)
(既死之後,渾身不知痛癢,縱有刀鋸鼎鑊,也無奈我何。)
(不像在地獄中遭磨受難,一死之後不能復死;任你扼喉絕吭,沒有逃得脫的陰
(司,由他峻罰嚴刑,總是避不開的羅剎。)
(只見活人受罪不過,逃往陰間;不見死人擺佈不來,走歸陽世。)
(想到此處,就覺得受刑受苦,不過與生瘡害癤一般,總是命犯血光,該有幾時
(的災晦;到了出膿見血之後,少不得苦盡甜來。)
(他用了這個秘訣,所以隨遇而安,全不覺有拘攣桎梏之苦。)
(鬱子昌虧了岳父擔當,叫他)
叫 他:凡有欠缺,都寄信轉來,我自然替你賠補。
(鬱子昌依了此言,索性做個暢漢,把上下之人部賄賂定了,不受一些凌辱。)
(金人見他肯用,倒把好酒好食不時款待他,連那沒人接濟的連襟,也沾他些口
(腹之惠。)
(不及五月,就把欠帳還清,別了段玉初,預先回去復命。)
(宋朝有個成規,凡是出使還朝的官吏,到了京師不許先歸私宅,都要面聖過了
(,繳還使節然後歸家。)
(鬱子昌進京之刻還在巳牌,恰好徽宗坐朝,料想復過了命正好回家。)
(古語道得好:「新娶不如遠歸」。)
(那點追歡取樂的念頭,比合巹之初更加激切,巴不得三言兩語回過了朝廷,好
(回去重偕伉儷。)
(不想朝廷之上為合金攻遼一事,眾議紛紛,委決不下。)
(徽宗自辰時坐殿,直議到一二更天,方才定了主意。)
(定議之後,即便退朝,縱有緊急軍情,也知道他倦怠不勝,不敢入奏,何況納
(市還朝是樁可緩之事。)
(鬱子昌熬了半載,只因災星未退,又找了半夜的零頭,依舊宿在朝房,不敢回
(宅。)
(倒是半載易過,半夜難熬,正合著唐詩二句:似將海水添宮漏,並作銅壺一夜
(長。)
(圍珠聽見丈夫還朝,立刻就要回宅,竟是天上掉下月來,哪裡歡喜得了!就去
(重薰繡被,再熨羅衾,打點這一夜工夫,要敘盡半年的闊別。)
(誰想從日出望起,望到月落,還不見回來,不住在空階之上走去走來,竟把三
(寸金蓮磨得頭穿底裂。)
(及至次日上午登樓而望,只見一位官員,簇擁著許多人馬,搖旗吶喊而來。)
(只說是過往的武職,誰想走到門前,忽然住馬。)
(圍珠定睛一看,原來就是自己的丈夫。)
(如飛趕下樓來,堆著笑容接見。)
(只說他久旱逢甘,勝似洞房花燭,自然喜氣盈腮。)
(不想見了面,反掉下恐惶淚來。)
(問他情由,只是哽哽咽咽,講不出口。)
(原來復命的時節,又奉了監軍督餉之差,要他即日登程,不許羈留片刻,以誤
(師期。)
(連進門一見,也是瞞著朝廷,不可使人知道的。)
(這是什麼緣故?只因他未到之先,金人有牒文齎到,要與宋朝合父攻遼。)
(宋朝主意不定,擔擱了幾時。)
AAA:(金人不見回話,又有催檄遞來)貴國觀望不前,殊失同仇之義。本朝不復相強
,當移伐遼之兵轉而伐宋,即欲仍遵前約,不可得矣。
(徽宗見了,不勝悚懼,所以窮日議論,不能退朝,就是為此。)
(鬱子昌若還遲到一日,也就差了別人。)
(不想冤家湊巧,起先不能決議,恰好等他一到,就定了出師之期。)
(領兵的將帥,隔晚已經點出,單少齎餉官一員,要待次日選舉。)
(鬱子昌擅娶國妃。)
(原犯了徽宗之忌,見他轉來得快,依舊要眷戀佳人,只當不曾離別;故此將計
(就計,倒說他納幣有方,不費時日,自能飛挽接濟,有稗軍功。)
(所以一差甫完,又有一差相繼,再不使他骨肉團圓。)
AAA:(圍珠得了此信,把一副火熱的心腸激得冰冷,兩行珠淚竟做了三峽流泉,哪裡
(傾倒得住!扯了丈夫的袖子,正要說些衷情,不想同行的武職一齊嘩噪起來)
行兵是大事,顧不得兒女私情。哪家沒有妻子,都似這等留連,一個耽遲一會兒
,須得幾十個日子才得起身!恐怕朝廷得知,不當穩便!
(鬱子昌還要羈遲半刻,扯妻子進房,略見歸來的大意;聽了這些惡聲,不覺高
(興大掃,只好痛哭一場,做出《苦團圓》的戲文,就是這等別了。)
(臨行之際,取出一封書來,說是姨丈段玉初寄回來的家報,叫圍珠遞與繞翠。
()
(繞翠得書,不覺轉憂作喜。)
(只說丈夫出門,為了幾句口過,不曾敘得私情,過後追思,自然懊悔;這封家
(報,無非述他改過之心,道他修好之意。)
(及至折開一看,又不如此,竟是一首七言絕句。)
(其詩云:
( 文回錦織倒妻思,斷絕恩情不學癡。)
(雲雨賽歡終有別,分時怒向任猜疑。)
(繞翠見了,知道他一片鐵心,久而不改,竟是從古及今第一個寡情的男子!況
(且相見無期,就要他多情也沒用,不如安心樂意做個守節之人,把追歡取樂的
(念頭全然擱起。)
(只以紡績治生,趁得錢來,又不想做人家,盡著受用。)
(過了一年半載,倒比段玉初在家之日肥胖了許多。)
(不像那丈夫得意之人,終日愁眉歎氣,怨地呼天,一日瘦似一日,渾身的肌骨
(竟像枯柴硬炭一般,與「溫香軟玉」四個字全然相反。)
67**時間: 地點:
(卻說鬱子昌尾了大兵料理軍餉一事,終日追隨鞍馬,觸冒風霜,受盡百般勞苦
(。)
古語云:(俗語云)少年子弟江湖老。
(為商做客的子弟尚且要老在江湖,何況隨徵遇敵的少年,豈能夠仍其故像?若
(還單受辛勤,只臨鋒鏑,還有消愁散悶之處,縱使易衰易老,也畢竟到將衰將
(老之年那副面容才能改變;當不得這位少年,他生乎不愛功名,只圖快樂,把
(美妻當了性命,一時三刻也是丟不下的。)
(又兼那位妻子極能體貼夫心,你要如此,她早已如此;枕邊所說的話,被中相
(與之情,每一想起,就令人銷魂欲絕。)
(所以鬱子昌的面貌,不滿三年就變做蒼然一叟,髭鬚才出就白起來。)
(縱使放假還鄉,也不是當年嬌婿,何況此時的命運還在驛馬星中,正沒有歸家
(之日。)
(攻伐不只一年,行兵豈在一處。)
(來來往往,破了幾十座城池,方才僥倖成功,把遼人滅盡。)
AAA:(班師之日,恰好又遇著納幣之期,被一個仰體君心的臣子知道,此人入朝必為
(皇上所忌,少不得又要送他出門,不如在未歸之先假意薦他一本)鬱廷言納幣
有方,不費時日,現有成效可觀。又與金人相習多年,知道他的情性。不如加了
品級,把歲幣一事著他總理,使齎金納幣之官任從提調,不但重費可省,亦能使
邊釁不開。此本國君民之大利也。
AAA:(此本一上,正合著徽宗吃醋之心,就當日下了旨意,著吏部寫敕,升他做戶部
(侍郎,總理歲幣一事)聞命之後,不必還朝,就在邊城受事。告竣之日,另加
升賞。
(鬱子昌見了邸報,驚得三魂入地,七魄昇天,不等敕命到來,竟要預尋短計。
()
(恰好遇著便人與他一封書札,救了殘生。)
(這封書札是何人所寄,說的什麼事情,為何來得這般湊巧?)
(再看下回,就知端的。)
(第二十九回 鶴歸樓第四 親姐妹迥別榮枯 舊夫妻新偕伉儷)
(你道這封書札是何人所寄?說的什麼事情?原來是一位至親瓜葛、同榜弟兄,
(均在患難之中,有同病相憐之意,恐怕他迷而不悟,依舊墮人阱中,到後來悔
(之無及,故此把藥石之言寄來點化他的。)
(只因滅遼之信報入金朝,段玉初知道他繫念室家,一定歸心似箭,少不得到家
(之日又啟別樣禍端;此番回去,不但受別離之苦,還怕有性命之憂。)
(教他飛疏上聞,只說在中途患病,且捱上一年半載,徐觀動靜,再做商量,才
(是個萬全之策。)
(書到之日,恰好遇了邸報。)
(鬱子昌拆開一看,才知道這位連襟是個神仙轉世,說來的話句句有先見之明。
()
(他當日甘心受苦,不想還家,原有一番深意,吃虧的去處倒反討了便宜。)
(可惜不曾學他,空受許多無益之苦。)
(就依了書中的話,如飛上疏,不想疏到在後,命下在前,仍叫他勉力辦事,不
(得借端推委。)
(鬱子昌無可奈何,只得在交界之地住上幾時,等齎金納幣的到了,一齊解入金
(朝。)
(金人見鬱子昌任事,個個歡喜,只道此番的使費仍照當初;當初單管齎金,如
(今兼理幣事,只消責成一處,自然兩項俱清。)
(那些收金斂幣之人,家家擺筵席,個個送下程,把「鬱老爺」「鬱侍郎」叫不
(絕口。)
(哪裡知道這番局面,比前番大不相同。)
(前番是自己著力,又有個岳父擔當,況且單管齎金,要他賠補還是有限的數目
(,自然用得鬆爽。)
(此番是代人料理,自己只好出力,賠不起錢財。)
(家中知道贖他不回,也不肯把有限的精神施於無用之地。)
(又兼兩邊告乏,為數不貲,縱有點金之術也填補不來。)
(只得老了面皮,硬著脊骨,也學段玉初以前,任憑他擺佈而已。)
(金人處他的方法,更比處段玉初不同,沒有一件殘忍之事不曾做到。)
68**時間: 地點:
(此時的段玉初已在立定腳跟的時候,金人見他熬煉得起,又且弄不出滋味來,
(也就斷了癡想,竟把他當了閒人,今日伴去遊山,明日同他玩水,不但沒有苦
(難,又且肆意逍遙。)
(段玉初若想回家,他也肯容情釋放;當不得這位使君要將沙漠當了桃源,權做
(個避秦之地。)
(鬱子昌受苦不過,只得仗玉初勸解,十分磨難也替他減了三分。)
(直到兩年之後,不見有人接濟,知道他不甚饒餘,才漸漸地放鬆了手。)
(段、鬱二人原是故國至親,又做了異鄉骨肉,自然彼此相依,同休共戚。)
段玉初:(鬱子昌對段玉初道)年兄所做之事,件件都有深心。只是出門之際,待年嫂那
番情節,覺得過當了些。夫妻之間,不該薄倖至此。
AAA:(段玉初笑一笑道)那番光景,正是小弟多情之處,從來做丈夫的沒有這般疼熱
。年兄為何不察,倒說我薄倖起來?
AAA:(鬱子昌道)逼她燒燬衣服,料她日後嫁人;相對之時全無笑面,出門之際不作
愁容。這些光景也寡情得夠了,怎麼還說多情?
段玉初:這等看來,你是個老實到底之人,怪不得留戀妻孥,多受了許多磨折。但凡少年
女子,最怕的是淒涼,最喜的是熱鬧,只除非丈夫死了,沒得思量,方才情願守
寡。若叫她沒緣沒故做個熬孤守寡之人,少不得熬上幾年定要鬱鬱而死。我和她
兩個平日甚是綢繆,不得已而相別,若還在臨行之際又做些情態出來,使她念念
不忘,把顛鸞倒鳳之情形諸夢寐,這分明是一劑毒藥,要逼她早赴黃泉。
萬一有個生還之日,要與她重做夫妻也不能夠了。不若尋些事故,與她爭鬧
一場,假做無情,悻悻而別,她自然冷了念頭,不想從前的好處,那些淒涼日子
就容易過了。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後生。』我頓挫她的去處,正為要全活她。
你是個有學有術的人,難道這種道理全然悟不著?
AAA:(鬱子昌道)原來如此。是便是了,婦人水性楊花,捉摸不定,她未曾失節,你
先把不肖之心待她,萬一她記恨此言,把不做的事倒做起來,踐了你的言語,如
何使得!
段玉初:我這個法子也是因人而施。平日信得她過,知道是綱常節義中人,決不做越禮之
事,所以如此。苟非其人,我又有別樣治法,不做這般險事了。
AAA:(鬱子昌道)既然如此,你臨別之際也該安慰她一番,就不能夠生還,也說句圓
融的話,使她希圖萬一,以待將來,不該把匾額上面題了極凶的字眼。難道你今
生今世就拿定不得還鄉,要做丁令威的故事不成?
段玉初:題匾之意與爭鬧之意相同。生端爭鬧者,要她不想歡娛,好過日子;題匾示訣者
,要她斷了妄念,不數歸期。總是替她消災延壽,沒有別樣心腸。
這個法子,不但處患難的丈夫不可不學,就是尋常男子,或是出門作客,或
是往外求名,都該用此妙法。知道出去一年,不妨倒說兩載;拿定離家一月,不
可竟道三旬。出路由路,沒有拿得定的日子。寧可使她不望,忽地歸來;不可令
我失期,致生疑慮。世間愛妻子的若能個個如此,能保白髮齊眉,不致紅顏薄命
。年兄若還不信,等到回家之日,把賤荊的肥瘦與尊嫂的豐腴比並一比並,就知
道了。
(鬱昌聽了這些話,也還半信半疑,說他「見識雖高,究竟於心太忍。)
(若把我做了他,就使想得到,也只是做不出」。)
(他兩個住在異邦,日復一口,年復一年。)
(到了欽宗手裡,不覺換了八次星霜,改了兩番正朔。)
69**時間: 地點:
(忽然一日,金人大舉入寇,宋朝敗北異常,破了京師,擄出徽、欽二帝,帶回
(金朝。)
(段、鬱二人見了,少不得痛哭一場,行了君臣之禮。)
(徽宗問起姓名,方才有些懊悔,知道往常吃的都是些無益之醋,即使八年以前
(不罷選妃之詔,將二女選入宮中,到了此時也像牽牛織女,隔著銀河不能夠見
(面,倒是讓他得好。)
70**時間: 地點:
(卻說金人未得二帝以前,只愛玉帛之女,不想中原大事,所以把銀子看得極重
(;明知段、鬱二人追比不出,也還要留在本朝做個雞肋殘盤,覺得棄之有味。
()
(及至此番大捷以後,知道宋朝無人,錦繡中原唾手可得,就要施起仁政來。)
(忽下一道旨意,把十年以內宋朝納幣之臣果係赤貧、不能賠補者,俱釋放還家
(,以示本朝寬大之意。)
(徽、欽二宗聞了此信,就勸段、鬱還朝,段、鬱二人道)
段玉初:聖駕蒙塵,乃主辱臣死之際,此時即在本朝尚且要奔隨赴難,豈有身在異邦反圖
規避之理?
(二宗再三勸諭,把「在此無益,徒愧朕心」的話安慰了一番,段、鬱二人方才
(拜別而去。)
(鬱子昌未滿三十,早已須鬢皓然。)
(到了家鄉相近之處,知道這種面貌難見妻子,只得用個點染做造之法,買了些
(烏須黑髮的妙藥,把頭上臉上都妝扮起來,好等到家之日重做新郎,省得佳人
(敗興。)
(誰想進了大門,只見小姨來接尊夫,不見阿姐出迎嬌婿,只說她多年不見,未
(免害羞,要男了進去就她,不肯自移蓮步。)
(見過丈人之後,就要走入洞房,只見中廳之上有件不吉利的東西高高架起,又
(有一行小字貼在面前,其字云:
( 宋故亡女鬱門官氏之柩鬱子昌見了,驚出一身冷汗,扯住官尚寶細問情由
(。)
AAA:(官尚寶一面哭,一面說道)自從你去以後,無一日不數歸期,眼淚汪汪,哭個
不住,哭了幾日,就生起病來。
遍請先生診視,都說是七情所感,憂鬱而成,要待親人見面方才會好。起先
還望你回來,雖然斷了茶飯,還勉強吃些湯水,要留住殘生見你一面。及至報捷
之後,又聞得奉了別差,知道等你不來,就痛哭一場,絕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