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 至 第三〇
21**時間: 地點:
(此時在父親蘇老泉,雖未曾中得制科,卻要算做當時的一個老才子。)
(只因眼中識得王安石不近人情,是個好人,不肯依附,故爾淪落,他自既不想
(功名,見生了東坡這等兒子,怎不歡喜。)
(誰知那時的秀氣,都萃在一門,過不多時,他夫人程氏,又生了蘇轍,字子由
(,這子由的天姿秀美,也不亞於哥哥。)
(故一時人贊美之,稱老泉為老蘇,子瞻為大蘇,子由為小蘇,合而稱之為三蘇
(,十分稱羨。)
(卻恨眉山僻在東南,沒個大知己,老泉聞得成都的張方平,一時名重天下,遂
(領了兩個兒子,從眉山直走到成都,來見方平,要他舉薦。)
AAA:(張方平一見了他兩個兒子的文章,即大驚大訝道)此奇才也,薦與別人,何足
以為重輕,須舉薦與當今第一人,方不相負。
22**時間: 地點:
(此時稱斯文宗主,而立在朝廷之上者,惟歐陽修一人,故張方平寫書舉薦,又
(叫人將他二人直送到京師。)
AAA:(歐陽修看了薦書,就看二人的文字,不禁拍案大叫道)筆挺韓筋,墨凝柳骨,
後來文章,當屬此二人矣。張方平可謂舉薦得人。
(遂極力稱贊,直送與宰相韓琦去看。)
AAA:(韓琦看了也驚歎道)此二人不獨文字優長,議論侃侃,當為國家出力,此朝廷
瑞也。
23**時間: 地點:
(自此,二人才名便轟然遍滿長安。)
(到了嘉祐元年,蘇軾、蘇轍便同登了進士。)
AAA:(歐陽修常將他的文章示人道)此吾輩中人也,只恐到了三十年後,人只知有蘇
文,不知有我矣。
24**時間: 地點:
(當時仁宗皇帝親試策問,大是得意。)
(朝罷進宮,龍顏甚悅,因對太后說道)
說 道:朕今日得二文士,乃四川蘇軾、蘇轍。惜朕老矣,恐不能用,只好留與後人了。
(遂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限以近例,惟召試秘閣,及試又入優等,遂直史
(館,稱為學士,十分榮耀。)
(不料後來神宗皇帝登基,王安石用事。)
(那王安石是個執拗之人,一意要行「青苗錢法」,蘇軾卻言青苗法害民不便。
()
(王安石又一意要變更科舉,蘇軾又言科舉不當變更,只宜仍舊。)
(神宗要買燈,蘇軾又奏罷買燈,事事相忤。)
(王安石如何容得,遂把他出了外任,通判杭州。)
AAA:(蘇軾聞報,恰好遂了他好遊山水的心腸,胸中大樂道)我久聞得李鄴候、白太
付都在杭州留傳政跡,垂千古風雅之名,我今到杭州,若得在西湖上也做些好事
,與李白二公配饗,豈不快心。
(就一面打點起身。)
(那時他兄弟子由同在京做官,見哥哥屢屢觸犯王安石,恐有大禍,甚是憂心,
(今見他出判杭州,脫離虎口,方才歡喜;又恐怕他到杭州舊性復發,又去做詩
(做賦,譏刺朝政,重起禍端,因與表兄文同,於餞行之際,苦苦勸誡他一番。
()
(東坡深服其言。)
(文同到他臨行之時,恐他忘了前言,又做詩兩句贈他道:北客若來休問答,西
(湖雖好莫吟詩。)
(東坡領教而別。)
(不一日到了杭州,遠遠望見山色,便覺不同,滿心歡喜。)
(到任之後,一完了衙門公事,便出遊於西湖之上。)
(果然好一個西湖!但見:
( 碧澄澄,凝一萬頃徹底琉璃;青娜娜,列三百面交加翡翠。)
(春風吹過,豔桃浪李如描;夏日照來,綠蓋紅蓮似畫。)
(秋雲掩映,滿籬嫩菊堆金;冬雪紛飛,孤嶼寒梅破玉。)
(曉霞連絡三天竺,暮靄橫鋪九里松。)
(風生於呼猿洞口,雨飛來龍井山頭。)
(簪花人逐淨慈來,訪友客投靈隱去。)
25**時間: 地點:
(此時東坡在西湖上,觀之不足,愛之有餘。)
(政事稍有餘閒,便不論晴雨,定要出遊,見山水風光,變幻不測,晴有晴有的
(風景,雨有雨的妙處,因喜而題詩一絕道:
( 湖光瀲灩晴偏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也相宜。)
26**時間: 地點:
(自此詩一出,人人傳誦,就有人稱西湖為西子湖了。)
(東坡原久聞西湖之名,恨不能一見,今見了西湖,又覺見面勝似聞名,那詩酒
(襟懷、風流性格,那裡還把持得定,按納得下,便不免要淘情聲色。)
(那時錢塘有個名妓,喚做朝雲,姿色甚美,而性情不似楊花,愛慕的是風流才
(子,鄙薄的是庸俗村夫。)
(一時有錢的舍人,往往要來娶他,他卻風鑒頗高,看不上眼的決不肯從。)
(東坡聞知了,因喚他來侑酒。)
(見他不沾不染,不像個風塵中人,甚愛之,又甚憐之。)
AAA:(飲到酒酣之際,因問他道)汝落風塵幾年了?
AAA:(朝雲道)四年矣。
問 道:(東坡又戲問道)既已四年,則朝為雲,暮為雨,只怕風塵中樂事,還勝似巫山
。
AAA:(朝雲道)雲雨雖濃,任風吹送,而此身飄飄無主,竟不知誰是襄王。此地獄中
之水火也,不克脫去,苦莫能言,尚何樂之有?
東坡道:既知苦而不知樂,何不早早從良?以汝姿容,何患不逢青眼?
AAA:(朝雲道)他若見憐,妾又嫌他酒肉,妾如可意,他又厭妾風塵,這良卻於何從
?
(東坡聽了大喜,又復大笑道)
笑 道:我倒不厭你風塵,但不知你可嫌我酒肉否?
AAA:(朝雲聞言,慌忙拜伏於地道)倘蒙超拔,則襄王有主矣,無論衾綢,犬馬亦所
甘心。
(東坡喜他有志,果就娶他為妾,正是:
( 風惡雖然不惜塵,棄生拼死也由人。)
(楊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隨花落繡茵。)
27**時間: 地點:
(一日,東坡宴客湖濱,召一妓叫做群芳來侑酒,酒半,因命他歌,群芳不敢推
(辭,因歌一道「惜分飛」的詞道)
(淚濕欄杆花著露,秋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空相覷。)
(細雨殘雲無意緒,寂莫朝朝暮暮。)
(今夜山深處,斷魂吩咐潮回去。)
AAA:(東坡聽了,歎驚道)此詞筆墨風流,卻是何人所作?
AAA:(群芳初還不肯說,當不得東坡再三盤問,方才說出道)這就是昨日任滿回去的
推官毛相公,臨別贈妾之作也。他再三戒妾,莫歇與人聽,妾因他已去的官,無
甚干係,故偶爾歌出。
(東坡聽說,因而歎息道)
因歎息:毛澤民與我同僚,在此多時,我竟不知他是個風雅詞人,怎還要去覓知己於天下
,真我之罪也。
AAA:(即時寫書,差人去追回毛澤民來,深深謝罪道)若論小弟,有眼無識,也不該
邀寅兄去而復返,苦苦邀回者,蓋欲為群芳的雲雨添些意緒耳。
(說罷,二人大笑。)
(遂留毛澤民在西湖上,與他詩酒盤桓月餘,方放他回去。)
28**時間: 地點:
(自此,毛澤民大有聲名,又復升官別地。)
(正是:
( 聽歌雖好色,識曲是憐才。)
(一首新詞美,留之去復來。)
(東坡在杭州做官,不但詩酒流連,就政事也自風流。)
29**時間: 地點:
(一日,有營妓二人,一名鄭容,一名高瑩,兩個都拿了一紙牒文來求判。)
(鄭容牒文是要求落籍,高瑩牒文是要求從良。)
(東坡看過,俱點點頭允了,就提起筆來,做一支「減字木蘭花」詞兒,分判在
(兩紙牒文上。)
(鄭容的判道:鄭莊好客,容我樓前先墜幘,落筆生風,籍藉聲名不負公。)
(判高瑩的道:高山白早,瑩骨冰肌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判畢,送與府僚諸公同看,諸公看了。)
(都只羨詞義之美。)
(卻不知有何巧妙。)
(東坡笑一笑,因用硃筆在詞兒每句之首,圈了一字。)
(諸公再看,方知已暗暗將「鄭容落籍,高瑩從良」八字,己判在牒上。)
(沒一個不歎服其才之高,而調笑風流之有趣也。)
(又一日坐堂。)
AAA:(有一個小民,拿一張牒文告道)原告人吳小一,告為張二欠錢不還事。
(東坡因差人拘了張二來。)
AAA:(那張二也呈上一張訴牒來道)訴狀人張二訴為無力可還事。
AAA:(東坡就當堂審問這吳小一道)張二少你甚麼錢?
AAA:(吳小一道)他發了小人綾絹錢二萬,約定三月就還,經今一年,分毫不付,求
相公作主追還。
AAA:(東坡又問張二道)你欠他綾絹錢,可是真麼。
AAA:(張二道)實欠他二萬是真。
東坡道:既欠他的,為何不還?
AAA:(張二道)小人發他綾絹,原為制扇生理。不料製成扇子,適值今存連雨天寒,
一時發賣不去,故此拖欠至今。
東坡道:既是有扇可抵,可取些扇子來。我與你發市。
(張二急急出去,取了一篋扇子來。)
(東坡叫人當堂打開、撿取白團夾絹扇二十柄,就將判筆或是草聖,或是楷書,
(或畫幾株桔樹,或畫一片竹石。)
AAA:(不多時即寫畫完了,付與張二道)快領去賣錢,償還吳小一。
(張二抱扇叩頭而出,才走出府門,早有好事的,見是蘇東坡的字畫,都情願出
(千錢一柄,頃刻之間,都已買盡,還有來遲的買不著,俱懊惱而去。)
(張二得錢還了吳小一這主債,還剩下許多扇子,好不快活,不獨張二快活,連
(一府之人皆為之感激。)
(東坡又見杭人雖覺富盛,空乏者多,遂將公用不盡的餘錢積了許多,俱買良田
(,叫人耕種,以養杭城的窮民。)
(所以杭民無論受恩不受恩的,都感之如父母。)
(他又見湖中葑草填塞,因想道)
暗想道:李、白二公遺蹟,今又將漸漸湮沒,我既在此為官,若不開濬一番,仰視二公,
豈不有愧!
(正欲舉行,不意朝廷因他四年任滿,又將他轉遷密州。)
因歎息:不能遂吾志矣,倘與西湖有緣,除非再來。
(忙將未完的事體,盡行歸結。)
(正在忙時,忽有一個營妓來投牒,要求從良。)
(東坡是遊戲慣了的,那裡管甚閒忙。)
(一見那妓生得醜陋,便大笑指牒道:五日京兆,判狀不難。)
(九尾野狐,從良任便。)
(又有一個周妓,色藝俱精,要算做一郡之魁。)
(聞東坡肯判脫籍,便也來援例求脫。)
東坡道:汝若脫籍,則西湖無色矣。
(不准脫籍,因批道:慕周南之化,此意可嘉。)
(空冀北之群,所請不允。)
(人見他同是一事,一允一不允,都有妙趣,遂相傳以為佳話。)
(東坡既到密州任,不多時又遷他到徐州,既到徐州,任不多時,又遷到湖州。
()
(你道此是為何?只因他在京時曾論過王安石的青苗法不便,今青草法行,果然
(不好,又致百姓受害生怨,王安石卻歸罪到東坡身上,說是他起的禍根。)
(因叫門下人尋他的過失,參論他。)
(早有一個心腹御史舒亶,打聽得他在杭州,專好做詩譏消朝廷,遂特特劾奏一
(本道:蘇軾出判杭州,專好惜詩譏誚時事。)
AAA:(陛下發錢以濟貧民,蘇軾則曰)贏得兒童好音語,一年強半在城中。
AAA:(陛下明法以課試群吏,蘇軾則曰)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終無術。
AAA:(陛下興水利,蘇軾則曰)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
AAA:(陛下謹鹽禁,蘇軾則曰)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
(蘇軾不臣,乞下獄究治。)
(這疏上了,當事遂坐他譏諷之罪,差人就湖州直拿到京師,下在御史獄中,舉
(家驚慌無措。)
AAA:(兄弟蘇轍,正在京做官,見兄遭禍,追恨道)他臨行時,我再三勸戒他,不要
做詩,他任性不聽,致有今日之禍。
(遂上書,願以自己見任官職贖兄罪。)
(王安石道他黨護,因說道)
因說道:官職乃朝廷的恩榮,又不是你的世業,怎麼將來贖罪?
(遂連蘇轍也貶到筠州監酒場去。)
(正是:
( 譏刺休言是不忠,忠心實具是非中。)
(倘然明主能深察,疾苦民情已上通。)
30**時間: 地點:
(此時在位是神宗皇帝,因見了蘇軾譏刺詩句,在宮中甚是不樂。)
(忽被慈聖曹太后見了,因問道)
因問道:官家何事不樂?
AAA:(神宗道)朝廷所行的政事,近被蘇軾謗訕,且謗訕之言,竟形之詩句。
(太后聽了,吃驚問道)
問 道:這個蘇軾,莫非就是與兄弟蘇轍同榜的那才子,四川蘇軾麼?
AAA:(神宗聽了,也吃驚道)正是那個蘇軾。娘娘怎麼得知?
太后道:當日仁宗皇帝親自臨軒策試,朝罷回官,大喜說道:『朕今日因策試得了蘇軾、
蘇轍二人,實大才也,甚為國家生色,但恨朕老矣,恐不能展其才,只好遺與後
人大用罷了。』
問 道:(因流下涕來問道)今二人安在?
(神宗不能隱,只得實說道)
說 道:軾方繫獄,轍已謫外。
AAA:(太后因不悅道)先帝遺愛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受命,就有個釋放之意。)
(恰又值東坡在獄中,自念眾奸人虎視眈眈,料不能兔。)
(又想子由臨行苦勸之言,不曾聽得,以致遭此慘禍。)
(因將胸中苦痛,做成一詩,叫獄吏送與子由。)
(誰知這獄吏是舒御史吩咐下的,叫他留心伺察蘇軾的所為,都要報知與他。)
(獄吏梁成既得了此詩,安敢不報。)
(舒直得了詩,隨即獻上與神宗,道他獄中怨望。)
(神宗展開一看,見上面寫的道:
(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了須還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來了因。)
(神宗見了這詩,情詞哀切,並無怨望之念,不覺大動其心,即傳出詔旨來釋放
(,但貶他為黃州團練副使。)
(東坡出獄,因欽限緊急,不敢久停,即時同家眷到於黃州。)
(因那詔書上不許簽書公事,東坡便幅巾芒鞋,日日與田夫野老說趣打諢。)
(且喜聽人說鬼,聽了一個,又要人說一個。)
說 道:(那個回說道)胸中沒有鬼了。
東坡道:若是沒了,姑謊言之,亦可也,何必真鬼。
(眾皆大笑,率以為常。)
(正是:
( 珠璣筆墨錦心腸,誰說無妨卻有妨。)
(口若懸河開不得,只應說鬼當文章。)
(神宗自聞了曹太后說先帝稱他大才之言,便叫侍臣各處去尋他的文章來看,見
(一篇,愛一篇,道)
東坡道:果係大才。
(胸中便有個大用之意,只礙著王安石與他不合,故因循下了。)
(忽一日,有人傳說蘇軾死在黃州,此時神宗正進御膳,不禁再三歎息道)
因歎息:才難!才難!豈不然乎?
(遂連御膳也不進了。)
(後又聞知蘇軾原不曾死,龍顏大悅,遂親書御札,升他到汝州。)
AAA:(蘇軾上表稱謝,神宗看他的表文甚是奇炒,因對左右稱贊道)蘇軾真奇才,你
道可比得古人那一個?
AAA:(左右道)除非唐之李白。
AAA:(神宗道)李白有蘇軾的才,卻沒有蘇拭的學,以朕觀之,還勝如李白。
(東坡將到汝州,又上一本,說)
說 道:臣有田在常州,願移居常州。
(神宗就准其奏。)
(不料過不多時,神宗晏駕,哲宗登基。)
(東坡正感神宗屢轉之恩,不勝悲痛,只以為失了明主,不能進用,誰知過不多
(日,早有旨升蘇軾為龍圖閣翰林學士。)
(東坡喜出望外,不日到京,召入便殿。)
(朝見禮畢,宣仁太后即問道)
問 道:卿前為何官?
AAA:(蘇軾俯伏答道)臣前為黃州團練副使,後蒙恩諒移汝州,又諒移常州。
又問道:(太后又問道)今為何官?
AAA:(蘇軾道)臣今待罪翰林學士。
太后道:怎麼得驟然至此?
AAA:(蘇軾道)此皆際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之恩也。
太后道:不是。
AAA:(蘇軾道)或是大臣論薦。
太后道:也不是。
AAA:(蘇軾驚奏道)臣雖不才,實不敢從他途以進。
太后道:此乃先帝之意也。先帝每誦卿文章,嘗歎曰:『奇才,奇才!』但未及進用卿耳
。今上奉先帝遺命,故特簡爾。
(蘇軾俯伏於地,聞言不禁痛哭,至於失聲。)
(太后與哲宗也一同哭泣,左右近侍都悲咽感傷。)
(哭畢,太后又命以錦墩賜坐,賜茶。)
(又撤御前金蓮燭,送蘇軾歸院,正是:
( 被譴亦已久,新恩何處來?)
(先皇與新主,都道是奇才。)
(東坡既感聖恩,便舊性又發。)
(凡政事有礙於朝廷,不便於民情者,依舊又上疏爭論,觸怒當事。)
(皇帝高拱九重,那裡管得許多,早又被奸人將他打發出來,做杭州知府。)
(東坡聞報,絕不以內外介意,轉歡喜道)
大喜道:吾昔日西湖未了之願,今者可以完矣。
(遂又移家眷出京。)
(那杭州百姓,前番受過他的恩惠。)
(今又聽得他來,不勝歡喜,大家都打點焚香頂禮遠接。)
(卻說東坡路過金山,聞知佛印禪師是個高僧,原是認得的,今日正在金山上放
(參,與那些問道的人接見。)
(東坡也思量進去與他一見。)
(無奈問道的人,上百上千,一時挨擠不開;欲要叫人趕散,卻又不雅;因思量
(道)
問 道:我有道理了。
(遂穿起公服來,將皇上賜的那條玉帶也繫在腰間,叫人兩邊攙扶了,競昂然直
(走進來。)
(眾人見他這般打扮,自然是個顯官,只得略略放開一路,讓他走人。)
(將走到香案前,那佛印禪師坐在一層高講台上,早已遠遠望見,忙高聲問道)
問 道:蘇學士何來?此間卻無你的坐處。
AAA:(東坡聽了,知是禪機,即隨口戲答道)既無處坐,何不暫借和尚的四大身體,
用作禪床。
AAA:(佛印道)山僧有一句轉語,學士若答得來便罷,若答不來,便請解下身上繫的
玉帶,留鎮山門。
(東坡就叫左右解下玉帶,放在香案之上。)
AAA:(佛印道)山借四大本無,五蘊俱空,學士要在何處坐?
(東坡一時答應不出,早不覺面皮一紅。)
(佛印即喝侍者,收此玉帶,永鎮山門。)
(東坡見佛印果深於禪理,有些機鋒,遂棄了玉帶,欣然而去。)
(正是:
( 既然四大皆空去,玉帶將懸何處腰?)
(佛法大都空裡事,山門留鎮亦徒勞。)
(東坡到了杭州,見父老遠迎。)
(甚是歡喜。)
(及上表謝恩,就將其情篇入道:
( 江山故國,所至如歸。)
(父老遺民,相迎似舊。)
(東波到任,公事一完,即打點往西湖上來,完他未了的心願。)
(不料一時大旱起來,饑荒疫病,一齊發作,百姓苦不可言。)
(東坡見了不忍,因特奏一本,求減本路上供糧米三分之一。)
(那時和尚的度牒甚貴,又乞多賜本路度牒,換米以救饑民。)
(又乞將常平倉米,減價以祟。)
(朝廷一一准奏。)
(百姓所以不致荒亂,皆東坡之力也。)
(窮民病疫,隨地隨造病坊,置藥於中,延良醫分治,百姓救活者不計其數。)
(不意大旱之後,值秋天大雨,太湖之水泛漲起來,禾稼盡壞。)
(東坡料定明歲必然大饑,因又奏請朝廷,免上貢米一半,又多乞度牒,預先糴
(米,以備明年出糶。)
(朝廷又一一依他所奏。)
(果到明春饑時,百姓賴此,得免流散死亡之苦,感德不可勝言。)
(正是:
( 水旱饑荒安得無?全虧仁政早先圖。)
(若教危急方思救,多分斯民已矣乎。)
(自後水旱不侵,民情稍定,東坡便日日到湖上,與江干並六井處,細細審察地
(形,方知六井所以常常湮塞,下塘往往遭旱者,皆因湖水淺之故耳。)
(湖水所以淺,皆藥草叢生,滿湖壅塞耳。)
(湖水若不塞塞,則蓄水有餘,自能放入運河,則運河自足矣。)
(今惟湖水淺,運河失湖水之利,只得要取給於江潮,一取給於江潮,則江潮入
(市,而渾濁多淤泥,三年一淘,為市民大患。)
(此六井所以漸廢也。)
(為今之計,須先開掘茅山、鹽橋二河,使其挖深,令茅山一河,專受江潮,鹽
(橋一河,專受湖水。)
(又造堰閘以為湖水蓄泄之限,然後潮水不入市,而六井可濬,民受其利矣。)
(但欲湖水深,須盡去葑田,若去葑田,卻將這些葑草堆積何處?因想湖南到湖
(北,約三十里,若沿湖往來,終日也走不到,何不將此葑草淤泥取將起來,填
(築一條長堤,以通南北,則葑田又去,行人又便,此一舉而兩得之利也。)
(葑田既去,再召募人種菱,收其利以償修湖之費,豈非妙事?遂先與各官計較
(得端端正正,然後上疏奏聞朝廷。)
(朝廷覽奏,見是利民之事,焉得不准?不日旨下,東坡不勝歡喜,即擇吉鳩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