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至 第三

1**時間: 地點:
    (○被衣)
    (被衣者,堯時人也。)
    (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
    (齧缺問道乎被衣,被衣曰)
齧 缺: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美,道將
    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
    (言未卒,齧缺睡寐,被衣大悅,行歌而去之)
齧 缺: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彼何
    人哉!
    (○王倪)
    (王倪者,堯時賢人也,師被衣。)
    (齧缺又學於王倪,問道焉。)
齧 缺: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AAA:吾惡乎知之。
AAA: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AAA:吾惡乎知之。
AAA:然則物無知邪?
AAA: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
    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汝,民濕寢則腰疾偏死,魷然乎哉?木處則惴栗恂懼,
    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麇鹿食薦,卿且甘帶,鴟鴉耆鼠,四者
    孰知正味?猿猵狙以為雌,麋與鹿交,魷與魚游。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
    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觀之,仁義
    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
齧 缺: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AAA:(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
    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已,而況利害之
    端乎?
    (○齧缺)
    (齧缺者,堯時人也。)
    (許由師事齧缺,堯問於由曰)
許 由:齧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
許 由:殆哉,圾乎天下。齧缺之為人也,聰明睿知,給數以敏,其性過人,而又乃以人
    受天。彼審乎禁過,而不知過之所由生,與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無天。方且本
    身而異形,方且尊知而火馳,方且為緒使,方且為物絯,方且四顧而物應,方且
    應眾宜,方且與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
    (○巢父)
    (巢父者,堯時隱人也。)
    (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
    (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
巢 父: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
    (擊其膺而下之,由悵然不自得。)
巢 父:(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向聞貪言,負吾之友矣!
    (遂去,終身不相見。)
    (○許由)
    (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
    (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後隱於沛澤之中。)
許 由:(堯讓天下於)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
    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許 由: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
    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
    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不受而逃去。)
齧 缺:(遇許由)子將奚之?
許 由:將逃堯。
齧 缺:奚謂邪?
許 由: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
    (由於是遁耕於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終身無經天下色。)
    (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濱。)
    (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
巢 父:(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
巢 父: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
    (牽犢上流飲之。)
    (許由沒,葬箕山之巔,亦名許由山,在陽城之南十餘里。)
    (堯因就其墓,號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嶽,世世奉祀,至今不絕也。)
    (○善卷)
    (善卷者,古之賢人也。)
    (堯聞得道,乃北面師之。)
    (及堯受終之後,舜又以天下讓卷。)
巢 父:(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從之,不賞而民勸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靜
    ,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調五音之聲以亂民耳,丕作
    皇韶之樂以愚民心,天下之亂,從此始矣。吾雖為之,其何益乎!予立於宇宙之
    中,冬衣皮毛,夏衣絺葛,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
    也。
    (遂不受,去,入深山,莫知其處。)
    (○子州支父)
    (子州支父者,堯時人也。)
    (堯以天下讓許由。)
    (許由不受,又讓於子州支父。)
許 由:(子州支父曰)以我為天子猶之可也。雖然,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
    治天下也。
許 由:(舜又讓之,亦對之曰)予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壤父)
    (壤父者,堯時人也。)
    (帝堯之世,天下太和,百姓無事。)
    (壤父年八十餘,而擊壤於道中。)
許 由:(觀者曰)大哉帝之德也。
巢 父:(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德於我哉!
    (○石戶之農)
    (石戶之農,不知何許人也,與舜為友。)
巢 父:(舜以天下讓之石戶之農,石戶之農曰)卷卷乎後之為人葆力之士也。
    (於是夫負妻戴,攜子以入於海,終身不反也。)
    (○蒲衣子)
    (蒲衣子者,舜時賢人也。)
    (年八歲而舜師之。)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
    (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齧 缺:(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臧仁以要人,亦得人
    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於於,一以巳為馬,一以巳為牛,其
    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也。
    (後舜讓天下於蒲衣子,蒲衣子不受而去,莫知所終。)
    (○披裘公)
    (披裘公者,吳人也。)
齧 缺:(延陵季子出遊,見道中有遺金,顧披裘公曰)取彼金。
齧 缺:(公投鐮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處之高而視人之卑!五月披裘而負薪,豈取金
    者哉!
齧 缺:(季子大驚,既謝而問姓名,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語姓名也。
    (○江上丈人)
    (江上丈人者,楚人也。)
    (楚平王以費無忌之讒殺伍奢,奢子員亡將奔吳。)
    (至江上,欲渡,無舟。)
    (而楚人購員甚急,自恐不脫,見丈人得渡。)
丈 人:(因解所佩劍以與)此千金之劍也,願獻之。
丈 人:(不受)楚國之法,得伍胥者,爵執邽,金千鎰。吾尚不取,何用劍為?
    (不受而別,莫知其誰。)
    (員至吳為相,求丈人不能得,每食輒祭之)
丈 人:名可得聞而不可得見,其唯江上丈人乎?
    (○小臣稷)
    (小臣稷者,齊人也。)
    (抗厲希古,桓公凡三往而不得見。)
丈 人:(公歎曰)吾聞布衣之士不輕爵祿,則無以助萬乘之主,萬乘之主不好仁義,則
    無以下布衣之士。
    (於是五往,乃得見焉。)
    (桓公以此能致士,為五霸之長。)
    (○弦高)
    (弦高者,鄭人也。)
    (鄭穆公時,高見祝為秦晉所逼,乃隱不仕,為商人。)
    (及晉文公之返國也,與秦穆公伐鄭,圍其都。)
    (鄭人私與秦盟,而晉師退。)
    (秦又使大夫祀於等三人戍鄭。)
    (居三年,晉文公卒,襄公初立。)
    (秦穆公方強,使百里西、乞白乙帥師襲鄭。)
    (過周反滑,鄭人不知。)
    (時高將市於周,遇之,謂其友蹇他曰)
齧 缺:師行數千里,又數經諸侯之地,其勢必襲鄭。凡襲國者,以無備也。示以知其情
    也,必不敢進矣。
    (於是乃矯鄭伯之命,以十二牛犒秦師,且使人告鄭為備。)
    (祀於亡奔齊,孟明等返至都,晉人要擊,大破秦師。)
    (鄭於是賴高而存。)
齧 缺:(鄭穆公以存國之賞賞高,而高辭曰)詐而得賞,則鄭國之政廢矣。為國而無信
    ,是敗俗也。賞一人而敗國俗,智者不為也。
    (遂以其屬徙東夷,終身不返。)
    (○商容)
    (商容,不知何許人也。)
老 子:(有疾)先生無遺教以告弟子乎?
齧 缺:(容曰)將語子。過故鄉而下車,知之乎?
老 子:非謂不忘故耶?
齧 缺:(容曰)過喬木而趨,知之乎?
老 子:非謂其敬老耶?
齧 缺:(容張口曰)吾舌存乎?
老 子:存。
齧 缺:吾齒存乎?
老 子:亡。
齧 缺:知之乎?
老 子:非謂其剛亡而弱存乎?
齧 缺:(容曰)嘻!天下辜盡矣。
    (○老子李耳)
    (老子李耳,字伯陽,陳人也。)
    (生於殷時,為周柱下史,好養精氣,貴接而不施。)
    (轉為守藏史。)
    (積八十餘年,《史記》云二百餘年。)
    (時稱為隱君子,諡曰聃。)
    (仲尼至周,見老子,知其聖人,乃師之。)
    (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
    (過西關,關令尹喜望氣先知焉,乃物色遮候之。)
    (已而老子果至,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五千餘言,為道家之宗。)
    (以其年老,故號其書為《老子》。)
    (○庚桑楚)
    (庚桑楚者,楚人也,老聃弟子,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壘之山。)
    (其居三年,畏壘大壤。)
齧 缺:(畏壘之民相與言曰)庚桑子之始來,吾灑然異之。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
    而有餘,庶幾其聖人乎!子胡不相與屍而祝之,社而稷之乎?
    (庚桑子聞之,南面而不釋。)
齧 缺:(然弟子異之,庚桑子曰)弟子何異於予?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
    。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聞至人屍居環堵之室,而百姓猖狂
    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於賢人之間,我其杓之人邪!
    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言。
    (○老萊子)
    (老萊子者,楚人也。)
    
    
2**時間: 地點:
    (當時世亂,逃世,耕於蒙山之陽。)
    (莞葭為牆,蓬蒿為室,枝木為牀,蓍艾為席,飲水食菽,墾山播種。)
    (人或言於楚王,王於是駕至萊子之門。)
    (萊子方織畚,王曰)
子 方:守國之政,孤願煩先生。
老 萊:(子曰)諾。
老 萊:(王去,其妻樵還)子許之乎?
老 萊:然。
子 方:(妻曰)妾聞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隨而鞭棰,可擬以官祿者,可隨而鐵鉞。妾
    不能為人所制者。
    (妻投其畚而去。)
    (老萊子亦隨其妻,至於江南而止。)
老 萊:(曰)鳥獸之毛,可績而衣,其遺粒足食也。
    (仲尼嘗聞其論,而蹙然改容焉。)
    (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人莫知其所終也。)
    (○林類)
    (林類者,魏人也,年且百歲。)
    (底春披裘,拾遺穗於故畦,並歌並進。)
    (孔子適衛,望之於野,顧謂弟子曰)
孔 子:彼叟可與言者,試往訊之。
    (子貢請行,逆之隴端,面之而歎曰)
子 貢: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
    (林類行不留,歌不輟。)
    (子貢叩之不已,乃仰而應曰)
子 貢:吾何悔邪?
子 貢:先生少不勤行,長不競時,老無妻子,死期將至,亦有何樂,而拾穗行歌乎?
林 類:(笑曰)吾之所以為樂,人皆有之,而反以為憂。少不勤行,長不競時,故能壽
    若此。老無妻子,死期將至,故能樂若此。
子 貢:壽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惡。子以死為樂,何也?
林 類: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是者,安知不生於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
    知營營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癒昔之生乎?
    (子貢聞之,不喻其意。)
    (還,以告夫子。)
夫 子:吾知其可與言,果然。
    (○榮啟期)
    (榮啟期者,不知何許人也。)
    (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孔子游於泰山,見而問之曰)
孔 子:先生何樂也?
夫 子: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得為人矣,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
    ,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
    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民之終也。居常以待終,何
    不樂也。
    (○荷蕢)
    (荷蕢者,衛人也。)
    (避亂不仕,自匿姓名。)
    (孔子擊磬於衛,乃荷蕢而過孔氏之門)
孔 子:有心哉擊磬乎?
夫 子:(既而曰)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孔 子:(聞之)果哉,未之難矣。
    (○長沮桀溺)
    (長沮桀溺者,不知何許人也。)
    (耦而耕。)
    (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孔 子:(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
子 路:是孔丘。
孔 子:是魯孔丘歟?
子 路:是也。
    (是知津矣,問於桀溺。)
子 路:(曰)子為誰?
孔 子:為仲由。
子 路:是魯孔丘之徒與?
孔 子:然。
子 路: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與易之?且而與其從避人之士,豈若從避世之土哉!
    (耰而不輟。)
    (子路以告孔子,憮然曰)
孔 子: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石門守)
    (石門守者,魯人也。)
    (亦避世不仕,自隱姓名,為魯守石門,主晨夜開閉。)
    (子路從孔子,石門而宿。)
子 路:(問子路曰)奚自?
子 路:自孔氏。
孔 子:(遂譏孔子曰)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與?
    (時人賢焉。)
    (○荷篠丈人)
    (荷篠丈人,不知何許人也。)
子 路:(從而後)子見夫子乎?
丈 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止。)
    (子路宿,且享焉,而見其二子。)
    
    
3**時間: 地點:
    (明日,子路行以告。)
夫 子:隱者也。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陸通)
    (陸通,字接輿,楚人也。)
    (好養姓,躬耕以為食。)
    (楚昭王時,通見楚政無常,乃佯狂不仕,故時人謂之楚狂。)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游其門。)
孔 子:(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
    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
    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
    吾行。卻曲卻曲,無傷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
    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無用之用也。
    (孔子下車,欲與之言。)
    (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楚王聞陸通賢,遣使者持金百鎰,車馬二駟,往聘通)
孔 子:王請先生治江南。
    (通笑而不應。)
孔 子:(使者去,妻從市來)先生少而為義,豈老違之哉!門外車跡何深也。妾聞義士
    非禮不動。妾事先生,躬耕以自食,親織以為衣,食飽衣暖,其樂自足矣,不如
    去之。
    (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紝器,變名易姓,游諸名山,食桂櫨實,服黃菁子,隱蜀
    (峨眉山,壽數百年。)
    (俗傳以為仙云。)
    (○曾參)
    (曾參,字子輿,南武城人也。)
    (不仕而游,居於衛。)
    (璂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
    (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曳縱而歌
    (。)
    (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魯哀公賢之,致邑焉。)
孔 子:(參辭不受)吾聞受人者常畏人,與人者常驕人。縱君不我驕,我豈無畏乎!
    (終不受。)
    (後卒於魯。)
    (○顏回)
    (顏回,字子淵,魯人也,孔子弟子。)
    (貧而樂道,退居陋巷,曲肱而寢。)
孔 子: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
夫 子: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饘粥;郭內之圃十畝,足以為絲麻。鼓宮
    商之音,足以自娛;習所聞於夫子,足以自樂。回何仕焉?
孔 子:(愀然變容)善哉,回之意也。
    (○原憲)
    (原憲,字子思,宋人也,孔子弟子。)
    (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
    (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彈琴。)
    (子貢相衛,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閭,巷不容軒,來見原憲。)
    (原憲韋冠縱履,杖藜而應門。)
子 貢:嘻,先生何病也?
孔 子:(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
    。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巳,仁義之慝,輿馬之飾,憲不忍
    為也。
    (子貢逡巡而有慚色,終身恥其言之過也。)
    (○漢陰丈人)
    (漢陰丈人者,楚人也。)
    (子貢適楚,過漢陰,見丈人為囿,入井抱甕而灌,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子 貢:有機於此,後重前輕,挈水若抽,其名為槔,用力寡而見功多。
丈 人:(作色而笑曰)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
    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
    羞而不為也。
    (子貢愕然,慚,俯而不對。)
丈 人:(有間)子奚為者邪?
子 貢:孔丘之徒也。
丈 人: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智,獨弦歌以賣名聲於天下乎?汝方將忘汝神氣,墮汝形骸,
    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勿妨吾事。
    (子貢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後愈。)
    (○壺丘子林)
    (壺丘子林者,鄭人也。)
    (道德甚優,列禦寇師事之。)
    (初,禦寇好游)
壺丘子:禦寇好游,游何所好?
列 子:游之樂所玩無故。人之游也,觀其所見,我之游也,觀其所變。
壺丘子:禦寇之游,固與人同,而曰固與人異。凡所見亦恒見其變,玩彼物之無物不知我
    亦無故。務外游不知務內觀,外游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取足於身,游
    之至也。求備於物,游之不至也。
    (於是列子自以為不知游,將終身不出,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
    (○老商氏)
    (老商氏者,不知何許人也。)
    (列禦寇師焉,兼友伯高子而進於其道。)
    (尹生聞之,從列子居,數月不省舍,因間請蘄其術者,十反而十不告。)
    (尹生懟而請辭,列子又不命。)
    (尹生退數月,意不巳,又往從之。)
列 子:汝何去來之頻?
壺丘子:(尹生曰)曩章戴有請於子,子不我告,固有憾於子。今復脫然,是以又來。
列 子:曩吾以汝為達,今汝之鄙至此乎?姬將告汝所學於夫子者矣。自吾之學也,三年
    之後,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老商一眄而巳。五年之後,心庚念是
    非,口庚言利害,老商始一解顏而笑。七年之後,從心之所念庚無是非,從口之
    所言庚無利害,老商始一引吾並席而坐。今汝居先生之門,曾未洽時,履虛乘風
    ,其可得乎!
    (○列禦寇)
    (列禦寇者,鄭人也,隱居不仕。)
    (鄭穆公時,子陽為相,專任刑法,列禦寇乃絕跡窮巷,面有饑色。)
列 子:(或告子陽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
    (子陽聞而悟,使官載粟數十乘而與之。)
    (禦寇出見使者,再拜而辭之。)
列 子:(入見其妻,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饑色,君過而
    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非命也哉!
壺丘子:(禦寇笑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
    此吾所以不受也。
    (居一年,鄭人殺子陽,其黨皆死,禦寇安然獨全。)
    (終身不仕,著書八篇,言道家之意,號曰《列子》。)
    (○莊周)
    (莊周者,宋之蒙人也。)
    (少學老子。)
    (為蒙縣漆園史,遂遺世自放,不仕。)
    (王公大人皆不得而器之。)
    (楚威王使大夫以百金聘周,周方釣於濮水之上,持竿不顧)
老 子:吾聞楚有神龜,死二千歲矣,巾笥而藏之於廟堂之上。此龜寧無為留骨而貴乎?
    寧生曳尾涂中乎?
壺丘子:(大夫曰)寧掉尾涂中耳。
老 子:(莊子曰)往矣,吾方掉尾於涂中。
老 子:(或又以千金之幣迎周為相,周曰)子不見郊祭之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菽
    ,及其牽入太廟,欲為孤豚,其可得乎?
    (遂終身不仕。)
    (○段干木)
    (段干木者,晉人也。)
    (少貧且賤,心志不遂,乃治清節,游西河,師事卜子夏。)
    (與田子方、李克、翟璜、吳起等居於魏,皆為將,唯干木守道不仕。)
    (魏文侯欲見,就造其門,段干木逾牆而避文侯。)
    (文侯以客禮待之,出,過其廬而軾。)
文 侯:(其僕問曰)干木,布衣也,居軾其廬,不已甚乎?
文 侯:段干木,賢者也。不移勢利,懷君子之道,隱處窮巷,聲馳千里。吾敢不軾乎?
    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勢。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勢不若德貴,財不若義高
    。
    (又請為相,不肯。)
    (後卑己固請見,與語,文侯立倦不敢息。)
    (夫文侯名過齊桓公者,蓋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東郭順子)
    (東郭順子者,魏人也,修道守真。)
    (田子方師事之,而為魏文侯師友,侍坐於文侯,數稱溪工。)
文 侯:溪工子之師耶?
子 方: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故無擇稱之。
文 侯:然則,子無師耶?
子 方:有。
文 侯:子師誰耶?
子 方:東郭順子也。
文 侯:然則,夫子何故未嘗稱之?
子 方:其為人也真人,貌而天虛,緣而葆真,清而容物。物無道則正容以悟之,使人之
    意也消,無擇何足以稱之?
文 侯:(子方出)遠哉!全德之君子。始吾以聖智之言,仁義之行為至矣,吾聞子方之
    帥,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吾所學者,真土梗耳,夫魏真為我累耳。
    (○公儀潛)
    (公儀潛者,魯人也,與子思為友。)
    (穆公因子思而致命,欲以為相。)
文 侯:(子思曰)公儀子此所以不至也。君若饑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飲水,伋亦
    願在下風。如以高官厚祿為釣餌,而無信用之心,公儀子智若魯者,可也,不爾
    ,則不逾君之庭。且臣不佞,又不能為君操竿下釣,以傷守節之士。
    (潛竟終身不屈。)
    (○王斗)
    (王斗者,齊人也,修道不仕,與顏蜀桖並時。)
    (曾造齊宣王門,欲見宣王。)
文 侯:(宣王使謁者延斗入,斗曰)斗趨見王,為好勢。王趨見斗,為好士。於王何如
    ?
文 侯:(謁者還報,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請從。
文 侯:(王趨而迎之於門)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言,正諫不諱。
子 方:(斗曰)王之憂國愛民,不若王之愛尺縠也。
文 侯:(王曰)何謂也?
子 方:(斗曰)王使人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為能之也。今王治齊國
    ,非左右便辟則無使也,臣故曰不如愛尺縠也。
文 侯:(王起謝曰)寡人有罪於國家矣!
    (於是舉士五人,任之以官,齊國大治,王斗之力也。)
    (○顏斶)
    (顏斶,齊人也。)
文 侯:(宣王見之,王曰)斶前。
子 方:(斶亦曰)王前。
    (宣王不說。)
子 方:(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
文 侯:(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
子 方:(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
文 侯:士貴耳,王者不貴。
子 方:(王曰)有說乎?
文 侯:(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採者,死不赦。令
    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
    之壟也。
子 方:(宜王繼曰)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太牢,乘安車,妻子衣服麗都。
子 方:(顏斶辭去)斶願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
    虞。
    (遂辭而去。)
    (○黔婁先生)
    (黔婁先生者,齊人也,修身清節,不求進於諸侯。)
    (魯恭公聞其賢,遣使致禮,賜粟三千鍾,欲以為相,辭不受。)
    (齊王又禮之,以黃金百斤聘為卿,又不就。)
    (著書四篇,言道家之務,號《黔婁子》,終身不屈,以壽終。)
    (○陳仲子)
    (陳仲子者,齊人也。)
    (其兄戴為齊卿,食祿萬鍾。)
    (仲子以為不義,將妻子適楚,居於陵,自謂於陵仲子。)
    (窮不苟求,不義之食不食。)
    (遭歲饑,乏糧三日,乃匍匐而食井上李實之蟲者,三咽而能視身。)
    (自織履,妻擘纟盧以易衣食。)
    (楚王聞其賢,欲以為相,遣使持金百鎰,至於陵聘仲子。)
子 方:(仲子入謂妻曰)楚王欲以我為相。今日為相,明日結駟連騎,食方丈於前,意
    可乎?
文 侯:(妻曰)夫子左琴右書,樂在其中矣。結駟連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於前,
    所甘不過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懷楚國之憂。亂世多害,恐先生不
    保命也!
    (於是出謝使者,遂相與逃去,為人灌園。)
    (○漁父)
    (漁父者,楚人也,楚亂,乃匿名隱釣於江濱。)
    (楚頃襄王時,屈原為三閭大夫,名顯於諸侯,為上官靳尚所譖,王怒,放之江
    (濱,被行吟於澤畔。)
文 侯:(漁父見而問之)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子 方:(原曰)舉世混濁而我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文 侯:(漁父曰)夫聖人不凝滯於萬物,故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揚其波,汨其
    泥?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歠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自令放為?
子 方:(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濯吾足。
    (遂去深山,自閉匿,人莫知焉。)
    (○安期生)
    (安期生者,瑯琊人也,受學河上丈人,賣藥海邊,老而不仕,時人謂之千歲公
    (。)
    (秦始皇東遊,請與語三日三夜,賜金璧直數千萬。)
    (出置阜鄉亭而去,留赤玉舄為報,留書與始皇曰)
丈 人:後數十年求我於蓬萊山下。
    (及秦敗,安期生與其友蒯通交往,項羽欲封之,卒不肯受。)
    (○河上丈人)
    (河上丈人者,不知何國人也。)
    (明老子之術,自匿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故世號曰河上丈人。)
    (當戰國之末,諸侯交爭,馳說之士咸以權勢相傾,唯丈人隱身修道,老而不虧
    (。)
    (傳業於安期生,為道家之宗焉。)
    (○樂臣公)
    (樂臣公者,宋人也。)
    (其先宋公族,其後別從趙。)
    (其族樂毅,顯名於諸侯。)
    (而臣公獨好黃老,恬靜不仕。)
    (及趙為秦昭王滅,臣公東之齊,以《老子》顯名,齊人尊之,號稱賢師。)
    (趙人田叔等皆尊事焉。)
    (○蓋公)
    (蓋公者,齊之膠西人也,明《老子》,師事樂臣公。)
    (漢之起,齊人爭往於世主,唯蓋公獨遁居不仕。)
    (及漢定天下,曹參為齊丞相,盡延問長老諸生以百數,何以治齊。)
    (人人各殊,參不知所從。)
    (聞蓋公善治黃老,乃使人厚幣聘之。)
老 子:(公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
    (遂推此類,為參具言之。)
    (參悅,乃避正堂舍之,師事之,齊果大治。)
    (及參入相漢,導蓋公之道,故天下歌之。)
    (蓋公雖為參師,然未嘗仕,以壽終。)
    (○四皓)
    (四皓者,皆河內軹人也,或在汲。)
    (一曰東園公,二曰角里先生,三曰綺里季,四曰夏黃公,皆修道潔己,非義不
    (動。)
老 子:(秦始皇時,見秦政虐,乃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
    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不
    如貧賤之肆志。
    (乃共入商雒,隱地肺山,以待天下定。)
    (及秦敗,漢高聞而徵之,不至。)
    (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己。)
    (○黃石公)
    (黃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亂,自隱姓名,時人莫知者。)
    (初張良易姓為長,自匿下邳,步游沂水圯上,與黃石公相遇。)
老 子:(未謁,黃石公故墜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取履!
    (良素不知詐,愕然欲毆之,為其老人也,強忍下取履。)
    (因跪進焉,公以足受,笑而去,良殊驚。)
老 子:(公行里所還,謂良曰)孺子可教也。後五日平明,與我期此。
老 子:(良愈怪之,復跪曰)諾!
老 子:(五日平旦,良往,公怒曰)與老人期,何後也?
老 子:(後五日早會,良雞鳴往,公又先在,復怒曰)何後也!
    (後五日早會,良夜半往。)
老 子:(有頃,公亦至,喜曰)當如是。
老 子:(乃出一編書與良)讀是,則為王者師矣。後十三年,孺子見濟北谷城山下黃石
    ,即我矣。
    (遂去不見。)
    (良旦視其書,乃是太公兵法。)
    (良異之,因講習以說,他人皆不能用。)
    (後與沛公遇於陳留,沛公用其言,輒有功。)
    (後十三年,從高祖退濟北谷城山下,得黃石,良乃寶祠之。)
    (及良死,與石並葬焉。)
    (○魯二徵士)
    (魯二徵士者,皆魯人也。)
    (高祖定天下,即皇帝位,博士叔孫通白徵魯諸儒三十餘人,欲定漢儀禮。)
老 子:(二士獨不肯行,罵通曰)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而欲起禮樂!禮樂
    所由起,百年之德而後可舉。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
    ,無污我!
    (通不敢致而去。)
    (○田何)
    (田何,字子莊,齊人也。)
    (自孔子授《易》,五傳至何。)
    (及秦禁學,以《易》為卜筮之書,獨不禁,故何傳之不絕。)
    (漢興,田何以齊諸田徙杜陵,號曰杜田生,以《易》受弟子,東武王同子仲、
    (洛陽周王孫丁寬、齊服生等,皆顯當世。)
    (惠帝時,何年老家貧,守道不仕。)
    (帝親幸其廬,以受業,終為《易》者宗。)
    (○王生)
    (王生者,漢文景時人也。)
    (善為黃老,退居不仕,與南陽張釋之交,當時釋之為公車令,太子與梁王共車
    (入朝,不下司馬門,於是釋之劾奏太子、梁王不敬。)
    (文帝善之,遷至廷尉。)
    (及文帝崩,太子代立為帝,是謂景帝。)
    (釋之恐,稱病欲免去,懼大誅至。)
    (欲見謝,則未知何如,用王生計,卒乃見上謝之,景帝不過也。)
老 子:(王生嘗與釋之及公卿召會,庭中立,王生襪解,顧謂釋之)為我結襪。
    (釋之前跪而繫之。)
老 子:(既退,或讓生曰)獨奈何廷辱張廷尉,使跪繫襪乎?
丈 人:(王生曰)吾老且賤,自度終無益於張廷尉。張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
    尉,使跪繫襪,欲以重之。
    (諸公聞之,皆賢王生而重張廷尉。)
    (○摯峻)
    (摯峻,字伯陵,京兆長安人也。)
    (少治清節,與太史令司馬遷交好。)
    (峻獨退身修德,隱於阱山。)
丈 人:(遷既親貴,乃以書勸峻進)遷聞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
    次立功。伏惟伯陵材能絕大,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潔,不以細行荷累其
    名,固巳貴矣。然未盡太上之所由也。願先生少致意焉。
老 子:(峻報書曰)峻聞古之君子料能而行,度德而處,故悔吝去於身。利不可以虛受
    ,名不可以苟得。漢興以來,帝王之道於斯始顯,能者見利,不肖者自屏,亦其
    時也。《周易》太君有命,小人勿用。徒欲偃仰從容以游餘齒耳。
    (峻之守節不移如此。)
    (遷居太史官,為李陵游說,下腐刑,果以悔吝被辱。)
    (峻遂高尚不仕,卒於阱,阱人立祠,號曰阱居士,世奉祀之不絕。)
    (○韓福)
    (韓福者,涿人也,以行義修潔著名。)
    (昭帝時,將軍霍光秉政,表顯義士,郡國條奏行狀。)
    (天子謂福等五人行義最高,以德行徵至京兆,病不得進。)
老 子:(元鳳元年,詔策曰)朕愍勞福以官職之事,賜帛五十疋,遣歸。其務修孝弟,
    以教鄉里。
    (福歸,終身不仕,卒於家。)
    (○成公)
    (成公,成帝時人。)
    (自隱姓名,常誦經,不交世利,時人號曰成公。)
    (成帝出遊,問之,成公不屈節。)
老 子:(上曰)朕能富貴人,能殺人,子何逆朕?
丈 人:(成公曰)陛下能貴人,臣能不受陛下之官。陛下能富人,臣能不受陛下之祿。
    陛下能殺人,臣能不犯陛下之法。
    (上不能折,使郎二人就受政事十二篇。)
    (○安丘望之)
    (安丘望之者,京兆長陵人也。)
    (少治《老子》經,恬靜不求進宦,號曰安丘丈人。)
    (成帝聞,欲見之,望之辭不肯見。)
    (上以其道德深重,常宗師焉。)
    (望之不以見敬為高,愈日損退,為巫醫於民間。)
    (著《老子章句》,故老氏有安丘之學。)
    (扶風耿況、王汲等皆師事之,從受《老子》,終身不仕,道家宗焉。)
    (○宋勝之)
    (宋勝之者,南陽安眾人也。)
    (少孤,年五歲失父母,家於谷城聚中,孝慕甚篤,聚中化之。)
    (少長,有禮。)
    (勝之每行見老人擔負,輒以身代之,獵得禽獸,嘗分肉與有親者。)
    (貧依姊,居數歲,乃至長安,受《易》,通明以信義見稱。)
丈 人:(從兄褒為東平內史,遣使召之,勝之曰)眾人所樂者,非勝之願也。
    (乃去,游太原,從郇越牧羊,以琴書自娛。)
    (丞相孔光聞而就太原,辟之不至。)
    (元始三年,病卒於太原。)
    (○張仲蔚)
    (張仲蔚者,平陵人也,與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隱身不仕。)
    (明天官博物,善屬文,好詩賦,常居窮素,所處蓬蒿,沒人閉門,養性不治榮
    (名,時人莫識,唯劉龔知之。)
    (○嚴遵)
    (嚴遵,字君平,蜀人也。)
    (隱居不仕,常賣卜於成都市,日得百錢以自給。)
    (卜訖,則閉肆下簾,以著書為事。)
    (楊雄少從之游,屢稱其德。)
    (李強為益州牧,喜曰)
君 平:吾得君平為從事足矣!
丈 人:(雄曰)君可備禮與相見,其人不可屈也。
    (王鳳請交,不許。)
丈 人:(蜀有富人羅衝者,問君平曰)君何以不仕。
君 平:無以自發。
君 平:(衝為君平具車馬衣糧)吾病耳,非不足也。我有餘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
    餘。
丈 人:(衝曰)吾有萬金,子無儋石,乃云有餘,不亦謬乎!
君 平:不然。吾前宿予家,人定而役未息,晝夜汲汲,未嘗有足。今我以卜為業,不下
    牀而錢自至,猶餘數百,塵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餘而子不足邪?
    (衝大慚。)
君 平:(歎曰)益我貨者損我神,生我名者殺我身,故不仕也。
    (時人服之。)
    (○彭城老父)
    (彭城老父者,楚之隱人也,見漢室衰,乃自隱修道,不治名利,至年九十餘。
    ()
    (王莽時,徵故光祿大夫龔勝,欲為太子師友。)
    (祭酒恥事二姓,莽迫之,勝遂不食而死。)
    (莽使者及郡守以下會斂者數百人,老父痛勝以名致禍,乃獨入哭勝,甚悲。)
君 平:(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龔先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哭畢而趨出,眾莫知其誰也。)
    (○韓順)
    (韓順,字子良,天水成紀人也,以經行清白,辟州宰,不詣。)
    (王莽末,隱於南山。)
    (地皇四年,漢起兵於南陽,順同縣隗囂等起兵,自稱上將軍,西州大震。)
    (唯順修道山居,執操不回。)
    (囂以道術深遠,使人齎璧帛,卑辭厚禮聘順,欲以為師。)
君 平:(順因使謝囂曰)禮有來學,義無往教。即欲相師,但入深山來。
    (囂聞矍然,不致強屈。)
    (其後囂等諸姓皆滅,唯順山棲安然,以貧潔自終焉。)
    (○鄭樸)
    (鄭樸,字子真,谷口人也,修道靜默,世服其清高。)
    (成帝時,元舅、大將軍王鳳以禮聘之,遂不屈。)
    (楊雄盛稱其德,曰谷口鄭子真。)
    (耕於嚴石之下,名振京師,馮翊人刻石祠之,至今不絕。)
    (○李弘)
    (李弘,字仲元,蜀人也。)
    (居成都里中,化之,班白不負擔,男女不錯行。)
    (弘嘗被召為縣令,鄉人共送之,元無心就行,因共酣飲,月餘不去。)
    (刺史使人喻之,仲元遂游奔,不之官。)
君 平:(惟楊雄重之)不夷不惠,居於可否之間。
    (○向長)
    (向長字子平,河內朝歌人也。)
    (隱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
    (貧無資食,好事者更饋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餘。)
    (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連年乃至,欲薦之於莽,固辭乃止。)
    (潛隱於家,讀《易》至損益卦,喟然歎曰)
老 子:吾已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嫁娶既畢,敕斷
    家事勿相關,當如我死也。
    (於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
    (○閔貢)
    (閔貢字仲叔,太原人也,世稱節士,雖周黨之潔清自以弗及也。)
    (黨見仲叔食無菜,遺以生蒜)
仲 叔:我欲省煩耳,今更作煩邪!
    (受而不食。)
    (建武中,應司徒侯霸之辟,既至,霸不及政事,徒勞苦而巳。)
仲 叔:(恨曰)以仲叔為不足問邪?不當辟也。辟而不問,是失人也。
    (遂辭出,投檄而去。)
    (復以博士徵,不至。)
    (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屠者或不肯與。)
    (其令聞,敕吏常給焉。)
    (仲叔怪,問知之。)
仲 叔:(乃歎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邪?
    (遂去,客沛,以壽終。)
    (○王霸)
    (王霸字儒仲,太原廣武人也,少立清節。)
    (及王莽篡位,棄冠帶,絕交宦。)
    (建武中,徵到尚書,拜稱名不稱臣。)
仲 叔:(有司問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諸侯有所不友。
仲 叔:(司徒侯霸讓位於霸,故梁令閻陽毀之曰)太原俗黨,儒仲頗有其風。
    (遂止。)
    (以病歸,隱居守志,茅屋蓬戶,連徵不至,以壽終。)
    (○嚴光)
    (嚴光,字子陵,會稽餘姚人也。)
    (少有高名,同光武遊學。)
    (及帝即位,光乃變易姓名,隱逝不見。)
    (帝思其賢,乃物色求之。)
    (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
    (帝疑光也,乃遣安車玄纁聘之,三反而後至。)
    (司徒霸與光素舊,欲屈光到霸所語言,遣使西曹屬侯子道奉書,光不起,於牀
    (上箕踞抱膝發書。)
仲 叔:(讀訖,問子道曰)君房素癡,今為三公,寧小差否?
老 子:位已鼎足,不癡也。
仲 叔:(光曰)遣卿來何言?
仲 叔:(子道傳霸言,光曰)卿言不癡,是非癡語曲也。天子徵我,三乃來。人主尚不
    見,當見人臣乎?
仲 叔:(子道求報,光曰)我手不能書。
    (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
仲 叔:(光曰)買菜乎?求益也。
仲 叔:(霸封奏其書,帝笑曰)狂奴故態也。
仲 叔:(車駕即日幸其館,光臥不起,帝即臥所,撫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
    邪?
    (光又眠不應。)
仲 叔:(良久,乃張目而言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老 子:(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
    (於是升輿,歎息而去。)
    (復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因其偃臥。)
    (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於富春山。)
    (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
    (建武十七年,復特徵,不至。)
    (年八十,終於家。)
    (○牛牢)
    (牛牢,字君直。)
    (世祖為布衣時,與牢交遊,嘗夜共講說讖言,云:劉秀當為天子。)
老 子:(世祖曰)安知非我。萬一果然,各言爾志。
    (牢獨默然。)
老 子:(世祖問之,牢曰)丈夫立義,不與帝友。
    (眾大笑。)
    (及世祖即位,徵牢,稱疾不至。)
老 子:(詔曰)朕幼交牛君,真清高士也。
    (恒有疾,州郡之官常先到家致意焉,刺史、郡守是以每輒奉詔就家存問。)
    (牢恒被稱疾,不答詔命。)
    (○東海隱者)
    (東海隱者,不知何許人也,漢故司直王良之友。)
    (建武中,良以清節徵用,歷位至一年。)
老 子:(復還,通友,不肯見,而讓之曰)不有忠信奇謀,而取大位,自知無德,曷為
    致此?而復遽去,何往來屑屑不憚煩也!
    (遂距良,終身不納。)
    (論者高之。)
    (○梁鴻)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也。)
    (遭亂世,受業太學,博覽不為章句。)
    (學畢,乃牧豕上林苑中。)
    (曾誤遺火,延及他舍。)
    (鴻乃尋訪燒者,問其所去失,悉以豕償之。)
    (其主猶為少,鴻又以身居作,執勤不懈。)
    (鄰家耆老見鴻非恒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
    (長者於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
    (鴻不受而去,歸鄉里,執家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並絕不娶。)
    (同縣孟氏有女,狀醜,擇對不嫁。)
    (父母問其故。)
仲 叔:(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
    (鴻聞而聘之,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日,而鴻不答。)
仲 叔:(妻乃下請,鴻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
    鴻所願哉!
老 子:(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隱居之服,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仲 叔:(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
    (字之曰德曜孟光。)
    (居有頃,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
    (仰慕前世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
    (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肅宗求鴻不得。)
    (乃易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之間。)
    (有頃,又去,適吳,居臯伯通廡下,為人賃春。)
    (每歸,妻為具食,舉案齊眉。)
    (伯通察而異之,乃方舍之於家。)
仲 叔:(鴻潛閉著書十餘篇,疾,且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於嬴博之間,不歸鄉里。
    慎勿令我子持喪歸去。
    (及卒,伯通等為求葬地於吳要離塚旁。)
    (○高恢)
    (高恢字伯達,京兆人也。)
    (少治老子經,恬虛不營世務,與梁鴻善,隱於華陰山中。)
    (及鴻東遊,思恢,作詩曰)
老 子:鳥嚶嚶兮友之期,念高子兮僕懷思,想念恢兮爰集茲。
    (二人遂不復相見。)
    (恢亦高抗匿耀,終身不仕焉。)
    (○台佟)
    (台佟字孝威,魏郡鄴人也。)
    (不仕,隱武安山中峰,鑿穴而居,採藥自業。)
    (建初中,州辟不就。)
老 子:(魏郡刺史執棗栗為贄見佟,語良久,刺史曰)孝威居身如此,甚苦。如何?
仲 叔:(佟曰)佟幸得保終正性,存神養和,不屏營於世事,以勞其精,除可欲之志,
    恬淡自得,不苦也。如明使君綏撫牧養,夕惕匪忒,反不苦耶?
    (遂去隱逸,終身不見。)
    (○韓康)
    (韓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
    (常游名山採藥,賣於長安市中。)
    (口不二價者三十餘年。)
仲 叔:(時有女子買藥於康,怒康守價,乃曰)公是韓伯休邪?乃不二價乎?
老 子:(康歎曰)我欲避名,今區區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藥為?
    (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車連徵不至。)
    (桓帝時,乃備玄纁安車以聘之,使者奉詔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許諾。)
    (辭安車,自乘柴車,冒晨先發至亭。)
    (亭長以韓徵君當過,方發人牛修道橋。)
    (及見康柴車幅巾,以為田叟也,使奪其牛,康即釋駕與之。)
    (有頃,使者至,奪牛翁乃徵君也。)
老 子:(使者欲奏殺亭長,康曰)此自老子與之,亭長何罪!
    (乃止。)
    (康因中路逃遁,以壽終。)
    (○丘欣)
    (丘欣字季春,扶風人也。)
    (少有大材,自謂無伍,傲世不與俗人為群。)
老 子:(郡守始召見)明府欲臣欣耶?友欣邪?師欣邪?明府所以尊寵人者,極於功曹
    ,所以榮祿人者,已於孝廉。一極一已,皆欣所不用也。
    (郡守異之,不敢屈。)
    (○矯慎)
    (矯慎字仲彥,扶風茂陵人也。)
    (少慕松、喬導引之術,隱遁山谷,與南郡太守馬融、並州刺史蘇章鄉里並時,
    (然二人純遠不及慎也。)
老 子:(汝南吳蒼甚重之,因遺書以觀其志)蓋聞黃老之言,乘虛入宴,藏身遠遁,亦
    有理國養人,施於為政。至如登山絕跡,神不著其證,人不睹其驗。吾從先生欲
    其可者,於意何如?昔伊尹不懷道以待堯舜之君,方今明明,四海開闢,巢許無
    為箕山,夷齊悔入首陽,足下審能騎龍弄鳳,翔嬉雲間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謀
    也。
    (慎不答。)
    (年七十年餘,竟不肯娶。)
    (後忽歸家,自言死日。)
    (及期,果卒。)
    (後人有見慎於敦煌者,故前世異之,或云神仙焉。)
    (慎同郡馬瑤隱於汧山,以兔罝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號馬牧先生焉。)
    (○任棠)
    (任棠字季卿,少有奇節,以《春秋》教授,隱身不仕。)
    (寵參為漢陽太守,到,先就家俟焉。)
    (棠不與言,但以韭一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戶下。)
老 子:(主簿白以為倨傲,參思其為意,良久曰)棠置一盂水者,欲諭太守清也;投一
    本韭者,欲諭太守擊強宗也;抱孫兒當戶者,欲諭太守開門恤幼也。
    (終,參去不言。)
    (詔徵不至,及卒,鄉人圖畫其形,至今稱任徵君也。)
    (○贄恂)
    (贄恂字季直,伯陵之十二世孫也。)
    (明禮、易,遂治五經,博通百家之言。)
    (又善屬文,詞論清美。)
    (渭濱弟子,扶風馬融、沛國桓驎等,自遠方至者十餘人。)
    (既通古今,而性復溫敏,不恥下問,故學者宗之。)
    (嘗慕其先人之高,遂隱於南山之陰。)
    (初馬融如恂受業,恂愛其才,因以女妻之。)
    (融後果為大儒,文魁當世,以是服恂之知人。)
    (永和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薦恂行侔顏閔,學擬仲舒,文參長卿,才同賈誼,
    (實瑚璉器也,宜在宗廟,為國顧輔。)
    (由是公車徵,不詣。)
    (大將軍竇武舉賢良,不就。)
    (清名顯於世,以壽終,三輔稱獎。)
    (○法真)
    (法真字高卿,扶風都人也。)
    (學無常家,博通內外圖典,關西號為大儒,弟子自遠而負笈嘗數百人。)
    (真性恬靜,寡慾不涉人間事。)
老 子:(太守請見之,真乃輻巾詣謁,太守曰)昔魯哀公雖為不肖,而仲尼稱臣。太守
    虛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贊本朝,何如?
仲 叔:(真曰)以明府見待有禮,故敢自同賓末。若欲吏之,真將在北山之北,南山之
    南矣。
    (太守懼然,不敢復言。)
    (幾辟公府、賢良,皆不就。)
    (同郡田羽薦真。)
仲 叔:(曰)處士法真,體兼四業,學窮典奧,幽居恬泊,樂以忘憂,將蹈老氏之高蹤
    ,不為玄纁屈也。臣願聖明就加袞職,必能唱清廟之歌,致來儀之鳳矣。
    (會順帝西巡,羽又薦之。)
仲 叔:(帝虛心欲致,前後四徵,真曰)吾既不能遁形遠世,豈飲洗耳之水哉!
    (遂深自隱絕,終不降屈。)
仲 叔:(友人郭正稱之曰)法真名可得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
    ,可謂百世之師者矣。
    (乃共刊石頌之,號曰玄德先生。)
    (年八十九,中平五年以壽終。)
    (○漢濱老父)
    (漢濱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
    (桓帝延熹中,幸竟陵,過雲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有老父獨耕不輟。)
仲 叔:(尚書郎南陽張溫異之,使問曰)人皆來觀,老父獨不輟,何也?
    (老父笑而不答。)
仲 叔:(溫下道百步,自與言,老父曰)我野人也,不達斯語。請問天下亂而立天子邪
    ,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聖王宰世,茅茨采
    椽,而萬人以寧。今子之君,勞人自縱,逸游無忌。吾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觀
    之乎?
    (溫大慚,問其姓名,不告而去。)
    (○徐稚)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
    (少以經行,高於南州。)
    (桓帝時,汝南陳蕃為豫章太守,因推薦稚於朝廷。)
    (由是五舉孝廉、賢良,皆不就。)
    (連辟公府,不詣,未嘗答命。)
    (公薨,輒身自赴弔。)
    (太守黃瓊亦嘗辟稚,至,瓊薨,歸葬江夏。)
    (稚既聞,即負笈徒步,豫章三千餘里至江夏瓊墓前,致酹而哭之。)
    (後公車三徵,不就,以壽終。)
    (○夏馥)
    (夏馥字子治,陳留圉人也。)
    (少為諸生,質直不苟,動必依道。)
    (同縣高儉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閉門不與高、蔡通。)
    (桓帝即位,災異數發,詔百司舉直言之士各一人。)
    (太尉趙戒舉馥,不詣,遂隱身久之。)
    (靈帝即位,中常侍曹節等專朝,禁錮善士,謂之黨人。)
    (馥雖不交時官,然聲名為節等所憚,遂與汝南范滂、山陽張儉等數百人並為節
    (所誣,悉在黨中。)
    (詔下郡縣,各捕以為黨魁。)
仲 叔:(馥乃頓足而歎曰)孽自已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禍及萬家,何以生為?
    (乃自翦鬚,變服易形入林慮山中,為冶工客作,形貌毀悴,積傭三年,而無知
    (者。)
仲 叔:(後詔委放,儉等皆出,馥獨歎曰)已為人所棄,不宜復齒鄉里矣!
    (留賃作不歸,家人求不知處。)
    (其後,人有識其聲者,以告同郡止鄉太守濮陽潛,使人以車迎馥,馥自匿不肯
    (,潛車三返,乃得馥。)
    (○郭太)
    (郭太字林宗,太原人也。)
仲 叔:(少事父母以孝聞,身長八尺餘,家貧,郡縣欲以為吏,歎曰)丈夫何能執鞭斗
    筲哉!
    (乃辭母,與同縣宗仲至京師,從屈伯彥學《春秋》,博洽無不通。)
    (又審於人物。)
    (由是名著於陳梁之間。)
    (步行遇雨,巾一角垫,眾人慕之,皆故折巾角。)
    (士爭往從之,載策盈車,凡太知之於無名之中六十餘人,皆言後驗。)
    (以母喪歸,徐稚來弔,以生芻一束頓太廬前而去。)
仲 叔:(太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詩》不云乎: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吾不堪
    此喻耳!
    (凡司徒辟大常,趙典舉有道,皆不就,以建寧二年卒於家。)
    (○申屠蟠)
    (申屠蟠字子龍,陳留外黃人也,少有名節。)
    (同縣緱氏女玉為父報仇,外黃令梁配欲論殺玉。)
仲 叔:(蟠時年十五,為諸生,進諫曰)玉之節養,足以感無恥之孫,激忍辱之子,不
    遭明時,尚當表旌廬墓,況在清聽,而不加哀矜!
    (配善其言,乃為讞,得減死論。)
    (鄉人稱之。)
    (蟠父母卒,哀毀思慕,不飲酒食肉十餘年,遂隱居學治京氏《易》,嚴氏《春
    (秋》,小戴《禮》,三業先通,因博貫五經,兼明圖緯,學無常師。)
    (始與濟陰王子居同在太學,子居病困,以身托蟠。)
    (蟠即步負其喪,至濟陰,遇司隸從事於河鞏之間。)
    (從事義之,為符傳護送蟠,蟠不肯,投傳於地而去。)
    (事畢,還家。)
    (前後凡蒲車特徵,皆不就。)
    (年七十四,以壽終。)
    (○袁閎)
    (袁閎字夏甫,汝南人也。)
    (築室於庭中,閉門不見客。)
    (旦幕於室中向母禮拜,雖子往亦不得見也,子亦向戶拜而去。)
    (首不著巾,身無單衣,足著木履。)
    (母死,不列服位。)
    (公車兩徵,不詣。)
仲 叔:(范滂美而稱之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可謂至賢矣。
    (○姜肱)
    (姜肱字伯淮,彭城廣戚人也。)
    (家世名族,兄弟三人皆孝行著聞。)
    (肱年最長,與二弟仲海、季江同被臥,甚相親友。)
    (及長,各娶,兄弟相愛,不能相離。)
    (肱習學五經,兼明星緯,弟子自遠方至者三千餘人,聲重於時。)
    (凡一舉孝廉,十辟公府,九舉有道,至孝、賢良、公車三徵,皆不就。)
    (仲季亦不應徵辟。)
仲 叔:(建寧二年,靈帝詔徵為犍為太守,肱得詔,乃告其友曰)吾以虛獲實,遂籍聲
    價。盛明之世尚不委質,況今政在私門哉!
    (乃隱身遁命,乘船浮海,使者追之不及。)
    (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又逃不受詔。)
    (名振於天下,年七十七卒於家。)
    (○管寧)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
    (靈帝末,以中國方亂,乃與其友邴原涉海,依遼東太守公孫度,虛館禮之。)
    (其後中國少安,人多南歸,唯寧不還。)
    (黃初中,華歆薦寧,寧知公孫淵必亂,乃因徵辭還,以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就
    (。)
    (寧凡徵命十至,輿服四賜,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五年未嘗箕踞。)
    (榻上當膝皆穿,常著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舊布單衣加首絮巾。)
    (遼東郡國,圖形於府殿,號為賢者。)
    (○鄭玄)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
    (八世祖崇,漢尚書。)
    (玄少好學,長八尺餘,鬚眉美秀,姿容甚偉。)
    (習《孝經》、《論語》,兼通京氏、公羊《春秋》、三正歷、《九章算術》、
    (《周官》、《禮記》、《左氏春秋》。)
    (大將軍何進辟玄,州郡迫協,不得已而詣。)
    (進設機杖之禮以待玄,玄以幅巾見進,一宿而逃去。)
    (公府前後十餘辟,並不就。)
    (○任安)
    (任安字定祖,少好學,隱山不營名利,時人稱安曰任孔子。)
    (連辟不就。)
    (建安中,讀《史記.魯連傳》,歎曰)
孔 子:性以潔白為治,情以得志為樂,性治情得,體道而不憂,彼棄我取,與時而無爭
    。
    (遂終身不仕,時人號為任徵君云。)
    (○龐公)
    (龐公者,南都襄陽人也。)
    (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
    (荊州刺史劉表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
龐 公: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龐 公:(笑曰)鴻鵲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鼋鼍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
    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
龐 公:(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
龐 公: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
    (表歎息而去。)
    (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採藥不反。)
    (○姜岐)
    (姜岐字子平,漢陽上邽人也。)
    (少失父,獨以母兄居,治《書》、《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
    ()
    (延熹中,沛國橋玄為漢陽太守,召岐,欲以為功曹。)
    (岐稱病不就,玄怒,敕督郵尹益收岐,若不起者,趣嫁其母而後殺岐。)
    (益爭之,玄怒益,撾之。)
龐 公:(益得杖,且諫曰)岐少修孝義,棲遲衡廬,鄉里歸仁,名宣州里,實無罪狀,
    益敢以死守之。
    (玄怒,乃止。)
    (岐於是高名逾廣。)
    (其母死,喪禮畢,盡讓平水田與兄岑,遂隱居,以畜蜂、豕為事,教授者滿於
    (天下,營業者三百餘人。)
    (辟州從事,不詣。)
    (民從而居之者數千家。)
    (後舉賢良,公府辟以為茂才,為蒲坂令,皆不就,以壽終於家。)
    (○荀靖)
    (荀靖字叔慈,穎川人也。)
    (少有俊才,以孝著名。)
    (兄弟八人,號曰八龍。)
    (闔門悌睦,隱身修學,動止合禮。)
    (弟爽字慈明,亦以才顯於當時。)
龐 公:(或問汝南許章曰)爽與靖孰賢?
孔 子:(章曰)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內潤。
    (太尉辟,不就。)
    (及卒,學士惜之,誄靖者二十六人。)
    (潁陰令丘禎追號靖曰玄行先生。)
    (潁川太守王懷亦諡曰昭定先生。)
    (○胡昭)
    (胡昭字孔明,潁川人也。)
    (始避地冀州,不應袁紹之命。)
    (武帝亦辟昭,昭自陳本志。)
孔 子:(帝曰)人各有志,出處不同。勉卒高尚,義不相屈。
    (昭乃隱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
    (至嘉平初,年八十九,卒於家。)
    (○焦先)
    (焦先字孝然,世莫知其所出也,或言生漢末。)
    (及魏受禪,常結草為廬於河之濱,獨止其中。)
    (冬夏袒不著衣,臥不設席,又無蓐,以身親土,其體垢汗皆如泥滓,不行人間
    (。)
    (或數日一食,行不由邪逕,目不與女子迕視,口未嘗言,雖有警急不與人語。
    ()
    (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寢,遭冬雪大至,先袒臥不移。)
    (人以為死,就視如故。)
    (後百餘歲卒。)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