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  至  第八〇

71**時間: 地點:
    (當時殿下許多武將,聽說皇帝要去伐明,快活得也個個摩拳擦掌。)
    (有三位固山額真出班奏請皇帝調遣。)
    (皇帝諭諸卿且退,待朕與法師計議妥善,自有調遣諸卿之處。)
    (到了第二日,果然宮裡傳出旨意來:宣老法師干祿打兒罕囊素進宮去,商議軍
    (國大事。)
    (這位法師,自從西藏步行到滿洲地方,道行高深,說法玄妙。)
    (英明皇帝十分敬重他,特為他建造一座極大的喇嘛寺,遇有疑惑難決的事,都
    (去請教老法師。)
    
    
72**時間: 地點:
    (當時英明皇帝和老法師談了許多時候,便越發有了主意。)
    (老法師擇定二月十四日這天,英明皇帝親自擺駕出城,調齊八旗人馬,在大教
    (場聽點。)
    (英明皇帝週身戎裝,騎著一匹高大的黑馬,揀了二萬精兵,帶到祖廟裡行禮。
    ()
    (那班隨征貝勒和文武大臣都行過禮,轉身出去,整頓隊伍。)
    (頓時旌旗蔽日,槍戟如林,浩浩蕩蕩殺奔撫順關來。)
    (大軍過界凡山,忽然先鋒軍士捉住一個漢人,押解到大營裡來。)
    (英明皇帝親自審問,那軍士把漢人推進帳來。)
    (英明皇帝向他上下一打量,見那人蓄著一部短鬚,面貌十分清秀,望去便知道
    (是一個讀書種子。)
    (英明皇帝是最愛讀書的人,當下便吩咐解綁,又賞他坐下,細細的盤問著。)
當下便:(漢人說道)下臣姓范,名文程,字憲鬥,原是宋朝文正公仲淹之後。自幼博覽
    群書,上解天文,下知地理,深明韜略。只因屢次上書明皇,明皇不用,落拓一
    生,飄落到此。又見黃光貫月,知道滿洲出了真主。因此不避斧鉞,來見陛下。
    陛下倘有知人之明,下臣便當竭盡畢生之能,上輔明主。
    (英明皇帝聽了這一番話,心中大樂,忙吩咐侍衛敬他酒肉。)
英明皇:(又對范文程說道)朕與明朝有七大恨事,其餘小怒且不用說。先生既有意來此
    ,總該明白朕的心事。
    (范文程聽了,請過紙筆,便在當筵寫成《七恨》道:
    (  我之祖父,未曾損明邊一草寸土。)
    (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我祖父,恨一也。)
    (明雖起釁,我尚修好,設碑勒誓:凡滿漢人等,毋越疆圍;敢有越者,見即誅
    (之。)
    (見而故縱,殃及縱者。)
    (詎明復渝誓言,逞兵越界,衛助葉赫,恨二也。)
    (明人於明河似南,江岸以北,每歲竊逾疆場,肆其攘奪。)
    (我遵誓行誅,明負前盟,責我擅殺,拘我廣寧使臣綱古裡方吉納,脅取十人,
    (殺之邊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伴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撫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士之眾。)
    (耕田藝谷,明不容刈獲,遣兵驅逐,恨五也。)
    (邊外葉赫獲罪於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遣書詬詈,肆行凌侮,恨六也。
    ()
    (昔哈達助葉赫二次來侵,我自報之,天既授我哈達之人矣;明又黨之,脅我還
    (其國。)
    (已而哈達之人,數被葉赫侵略。)
    (夫列國之相征伐也,順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
    (豈能使死於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還乎?天建大國之君,即為天下共主。)
    (何獨抅怨於我國也?初扈倫諸國,合兵侵我,天厭扈倫起釁,惟我是眷。)
    (今明助天譴之葉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為判斷,恨七也。)
    (欺凌實甚,情所難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征之。)
    (范文程寫成,由阿敦巴克什額爾德尼譯成滿文,朗聲誦讀一遍。)
英明皇:(連連贊歎道)范先生真是朕心腹之臣。
    (從此拜文程做寫師,隨營參贊。)
    (英明皇帝稱他范先生,各貝勒大臣都稱他先生。)
    (滿朝文武,都十分敬重他。)
    (這時大隊人馬已到古勒,英明皇帝吩咐紮營。)
    (當晚在曠場上,擺下香案,馬步八旗兵丁,四面密密層層的圍定。)
    (英明皇帝帶著貝勒大臣文武百官,踱出帳來,向空中一齊跪倒,行過三跪九叩
    (首的禮兒。)
    (范文程捧著七恨告文,高聲朗讀一遍。)
    (便在當地豎起一桿龍旗。)
    (四面樂器齊起,皇帝退進營去。)
    (第二天,皇帝登上將台,發下號令)
皇 帝:大軍分做兩路,左翼四旗,兵取東州、馬報單兩地;皇帝和諸貝勒帶著右翼四旗
    兵八旗護軍,取撫順關。
    (一聲號炮,拔寨都起。)
    (右翼四旗到了乾渾鄂謨一片曠野地方安營。)
范文程:(進帳去見了皇帝)臣仰察天象,不久便有大雨。大軍駐在平原,怕有困水之慮
    。此去西南有一座高山,名叫福金嶺,頗可以安插人馬。望陛下立刻下令,移軍
    山上去。
    (英明皇帝聽他的話,立刻拔營前進。)
    (那兵隊走至半路,雨點已連珠似的下來了,待到得上山扎住營盤,外面雨勢和
    (移山倒海一般。)
皇 帝:(在帳中歎道)范先生真神人也!
    (誰知這一陣雨,一連下了十多天,兀自不肯住點。)
    (從山上望去,那平原上頓成了一片大湖,把這一座山四面圍住,好似大海中的
    (一座孤島。)
    (英明皇帝悶坐在軍帳裡,心中十分焦急。)
    (有一天夜裡,許多貝勒大臣陪著皇帝。)
皇 帝:天下大雨,怕不能進兵。朕意欲回軍,好嗎?
    
    
73**時間: 地點:
范文程:(當時大貝勒代善奏道)不可!我們這一回去,還是再和明朝講和呢還是結怨呢
    ?況且大軍已到明朝疆界,不戰而退,何以服眾?
范文程:(也說)臣察天象,三日以內便當晴朗,請陛下再忍耐幾時!
皇 帝:(便問道)范先生,你看我們大軍幾時可以行動?
范文程:後天亥刻進兵。
    (諸將聽了他的話,十分詫異。)
    (聽聽外面狂風大雨,正來得猛烈。)
    (皇帝卻信范文程的話,傳下令去,後天亥時進兵,向撫順關進發。)
    (到了這一天傍晚時候,還是傾盆似的大雨。)
    (到了亥時,果然風停雨止,濕雲四散,天上推出一輪皓月來,照在人臉上,好
    (似白晝一般。)
皇 帝:(在馬上打著鞍子說道)范先生真神人也!
    (大軍迤邐行去。)
    (到第三天微明時候,前面隱隱露出一帶城池來,便是撫順城了。)
    (皇帝下令把人馬散開,在撫順關前橫著,有一百里長。)
    (這時撫順城裡,有一個農人出城來砍柴,被巡邏兵捉住,送來見皇帝。)
    (皇帝好言撫慰他,問他城內有多少人馬?那農人說)
皇 帝:只有游擊李永芳,帶著一千人馬。
    (皇帝便命范先生寫一封招降書,交給這個農人叫他送進城去。)
    (要知李永芳降與不降,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被底紅顏迷降將 腔中熱血贈知人)
    
    
74**時間: 地點:
    (卻說英明皇帝待招降書送去以後,便要準備攻城。)
范文程:(悄悄的奏道)這撫順城池高深,一時不易攻克。況且招降李游擊的書信送去,
    一時不得他的回信,我們也不能便下攻擊之令。依下臣愚見,暫退兵至十里以外
    ,在深山樹林中藏著。城中百姓見我兵馬退去,自然照常開門做買賣。我們派五
    十名細作混進城去,於中取事,豈不輕便!
    (英明皇帝聽了他的,便下令兵退十里,悄悄的去深山樹林中藏躲著。)
    (撫順游擊官見敵兵去遠了,便吩咐開城,依舊開市做買賣。)
    (那時有一位千總名王命印的,見開了城門,怕建州兵馬再來,便去對李游擊說
    ()
悄 悄:還是關上城門罷!
范文程:(李永芳說)我們撫順百姓,全靠開市度活。倘然閉城停市,那人心越發慌亂了
    。
悄 悄:(王命印又說)開了市場,怕奸細容易混入。
    (李永芳不聽他的,依舊天天開著市場。)
    (從此,滿漢人民在城門口進進出出,也沒有人查問。)
    (過了七八天,大家也忘了建州兵馬。)
    
    
75**時間: 地點:
    (忽然一聲吶喊,建州的兵馬著地和狂風似的卷來。)
    (那把守城門的慌慌張張把城門關鎖起來,便有許多滿人鎖在城裡。)
    (一霎時外面駕起雲梯,箭如飛蝗的射進城來。)
    (李永芳在城樓上督促兵士放箭,又把許多木塊、石塊打下城去。)
    (正忙亂的時候,忽見西面火起。)
    (他急跳上馬向西門跑去,才到西城,那東城又火起了。)
    (急轉過馬頭向東城跑去,看看快到東城,那南城、北城又同時起火了。)
    (他知道城中有了奸細,悔不聽王命印之言,致有此失。)
    (李永芳急向自己衙門跑去,到了衙門口,只見裡面人聲雜亂,火光燭天。)
    (他仗著一柄大撲刀,搶進門去。)
    (才跨一步,腳下一根繩子一絆,一個倒栽蔥倒在地下。)
    (門角裡跳出十多個大漢來,上去按住拿繩子綁上了,抬去關在一間暗室裡。)
    (耳中只聽得人聲鼎沸,喊殺連天。)
    (直到半夜裡,才安靜下來,李永芳也便昏昏沉沉的睡去。)
    (到天明時候,外面走進四個滿洲兵來,把他拖出屋子去。)
    (李永芳抬頭一看,那英明皇帝坐在上面,兩旁站著文武官員。)
    (皇帝傳旨下來,叫他投降。)
    (李永芳開口大罵,不肯投降。)
    (停了一會,外面把許多屍首抬了進來。)
    (李永芳看時,認得是千總王命印和一般將弁的屍首,內中還有李永芳妻子的屍
    (首。)
    (李永芳看了,不禁號啕大哭。)
    (皇帝又傳諭下來,勸他不必悲傷,你妻子是遭城中亂兵殺死的,並不是滿洲兵
    (殺死的,如今皇帝看你妻子死得可憐,便著人預備上等棺木收殮。)
    (一面吩咐把陳氏屍身停放在大堂,不一時果然有許多人,拿了上等的衣服棺木
    (來收殮他妻子。)
    (收殮停當,皇帝又吩咐文武官員上去祭奠。)
    (這一來,把個李永芳的心軟化了一半,兩個兵士上來替李永芳鬆了綁,又設下
    (酒肉請他吃。)
    (李永芳這時肚子十分饑餓,見了酒肉,不由不吃。)
    (他一邊吃著,一邊想到我吃便吃,投降卻不投降,看他們拿我如何處治?他放
    (量吃了一個飽,誰知吃完了便兩眼矇矓昏昏沉沉的睡熟了。)
    (第二天早晨,李永芳醒過來一看,見自己睡在炕上,眼前燈燭輝煌,牀頭錦衾
    (香軟,一個美人兒和他並頭睡下。)
    (她是滿洲打扮,髻兒高高的,鬢兒低低的,壓在那粉脖子上面,越顯得黑白分
    (明,兩道彎彎的蛾眉,眉梢斜浸在雲鬢裡,兩腮胭脂紅得可憐,一點朱唇鮮豔
    (動人。)
    (那美人兒看他呆呆的向自己打量著,便嗤的一笑,把被角兒遮住自己的粉臉兒
    (。)
    (看她身上穿著一件銀紅小襖,越顯得腰肢婀娜。)
    (李永芳心中一動,正要用手前去推開她,忽然啊喲一聲,伸手向自己頭上一摸
    (。)
    (那頭髮剃得光光的,只頭頂上掛著一條大辮子。)
    (李永芳不由得歎了一口大氣,淌下眼淚來。)
    (只見那美人又從被窩裡坐起身來,低聲軟語的勸慰他。)
    (李永芳問她,你是什麼人?怎麼和我一被窩睡著?那美人撲嗤一笑說道)
范文程:你看這大呆子!俺倆既做了夫妻,怎麼不睡在一個被窩裡?你問我是誰?我說出
    來時,怕不要嚇破你的膽。我不是別人,便是那當今皇上七太子阿巴泰的大公主
    呢!
    (李永芳聽了,果然嚇一跳,從被窩裡跳起來,直挺挺的跪在炕下。)
    (公主笑著,忙拉他起來,一面喚著侍女來服侍駙馬穿戴起來,看他居然穿著袍
    (褂靴帽、紅頂花翎。)
    (一會兒那公主也打扮齊整,雙雙出去謝過皇上。)
    (皇上聖旨下來,拜李永芳做撫順總兵官,專管撫順一帶的漢人。)
    (這時左翼人馬也在撫順會合,一連打破了撫安、花豹、三岔各處。)
    (又派兵進鴉鶻關,圍清河城,五日五夜打破了。)
    (大軍回來,又過撫順城,把城牆拆毀了。)
    (出關來,人馬齊集甲板地方。)
    (大小將士,齊來獻功。)
    (這時擄掠了許多金銀人畜,皇帝一齊賞了兵士們。)
    (又捉得關上做買賣的山東、山西,江南蘇州、杭州各地生意人,皇帝吩咐多多
    (的給他們盤纏,放他們回家去。)
    (英明皇帝親自押陣,各貝勒大臣隨駕隨從。)
    (看看走到謝裡甸的地方,傳令駐營。)
    
    
76**時間: 地點:
忽 然:(探馬報說)後面明廣寧總兵張承蔭、遼陽副將顧廷相、海州參將蒲世芳,領兵
    一萬,追趕前來。
    (英明皇帝聽了,微微一笑。)
英明皇:(說道)這班貪生怕死的奴才!俺大軍到時,他們躲到哪裡去了?如今候俺出了
    關,卻又來追趕。這明明是裝幌子,哄他主子的。我量他來也沒有勇氣的。孩子
    們!快快去殺他一陣。
    (一個號令傳下去,大貝勒和四貝勒各帶本部人馬,直殺上去。)
    (那巴克什額爾德尼令另外兩貝勒也帶了兵馬,前去策應。)
    (張承蔭見滿州兵來勢洶湧,便靠山分紮中、左、右三營,開掘壕溝,排列大炮
    (。)
    (那八旗兵個個奮勇攻上山來。)
    (火炮下去,山下兵馬死了不少。)
    (正相持時候,忽然西南角起一陣狂風,飛沙走石,直向明朝兵營打去。)
    (大貝勒吶一聲喊,搶上前去,見人便砍,見馬便射。)
    (四貝勒也向山南奮力的攻打上去。)
    (正在血戰的時候,忽然山後金鼓大震,巴克什額爾德尼令另兩貝勒的人馬又從
    (明兵的後營殺來。)
    (把張承蔭的兵隊,擠在半山裡,進退兩難。)
    (四百滿兵,把他包圍在核心,可憐張承蔭、顧廷相、蒲世芳和游擊梁汝貴等五
    (十員戰將,都死在亂箭下。)
    (那殘兵敗將,向四面山下逃去。)
    (滿兵追殺四十多里,才止住這一場殺。)
    (四位貝勒獲得戰馬九千匹,盔甲七十副,兵仗器械不可勝數,他們一路唱著凱
    (歌,回到大營。)
    (英明皇帝給他們在營裡大開慶功筵宴。)
    (這且不去說他。)
    
    
77**時間: 地點:
    (話說明朝神宗皇帝,看著國弱民貧,百官偷情,心下十分憂慮。)
    
    
78**時間: 地點:
    (忽然接到建州入寇,撫順失守,李永芳投降,鄒儲賢死節的消息,不由得驚慌
    (起來。)
    (立刻傳諭升勤政殿,召見六部臣工。)
忽 然:(那兵部侍郎楊鎬出班奏稱)建州夷人努爾哈赤,久有反意。臣前任遼東巡撫時
    ,一再奏陳。無奈那時李成梁一味敷衍;我朝又因軍餉缺乏,遇事因循,到如今
    鬧成這不可收拾的局面;依臣愚見,現在建夷自稱可汗,屢次寇邊,他目中久無
    天朝,可想而知。為今之道,我朝非大發兵馬,痛痛的剿伐他一下不可。但出軍
    關外,非尋常戰事可比,必然要選熟悉關外人情地理的,才可以去得。據臣所知
    ,有老將李如柏,罷職多年,求皇上下旨徵召他起來,授他遼東統兵之職。又有
    杜鬆、劉綎、劉遇節、馬林、麻崖、賀世賢等,都是深明關外情形的。請陛下調
    進京來,一一委任他大小各職,跟著李如柏帶兵二十四萬出關,去實力征剿;至
    於出軍之路,愚臣也早有計劃,約分大軍為四路,可令杜鬆及劉遇節等統兵三萬
    從沈陽出撫順關,沿渾河左岸入蘇子河之河谷。可令馬林和麻崖等會合葉赫部的
    援軍一萬五千人,從開原鐵嶺方面出三岔兒入蘇子河一帶。可令李如柏和賀世賢
    等統兵二萬五千,沿太子河出清河城,從鴉鶻關入興京老城。可令劉繼帶兵一萬
    ,會合朝鮮援軍一萬,從寬甸出佟家江一帶,入興京老城的南面。另委統兵大員
    ,帶領大軍駐紮沈陽,遙為策應。這是進退兩利,一網打盡之策,望陛下採納。
    (楊鎬奏罷,退回原班。)
    (兩旁官員見他洋洋灑灑說了一大篇,他們也沒得別的說了。)
    (皇帝便傳旨退朝。)
    (楊鎬回到家裡,自有一班同僚前來探望。)
    (第二天,果然宮裡傳下聖旨來,拜楊鎬以兵部侍郎兼遼東經略使,駐紮沈陽,
    (為四路總指揮官。)
    (其餘李如柏等,都依了楊鎬的原奏,各個加上官銜,跟著大軍出關,去征伐建
    (州夷人。)
    (那兵士和糧餉都從福建、浙江、四川、甘肅各省四處搜刮來的。)
    (可憐自從萬曆四十六年四月下了這道征奴的上諭,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得雜湊成
    (軍,大軍開拔的這一天,楊鎬傳集人馬在大校場聽點。)
    (劉綎是先鋒官,早在將台伺候。)
    (楊鎬騎馬到了大校場一看,那四處八方來的人馬,號令不一,服式也不一樣,
    (零亂散雜,他心裡老大不高興。)
    (回想到國家府庫艱難,也是沒有法子的事件。)
    (當下他略略檢點一過,傳令祭旗。)
    (劉綎走到帥旗腳下,一頭牛捆綁在地,他手下兵士見先鋒官到來,便拔刀斲牛
    (,連砍三刀,那牛頭才落下來,劉綎心想如此笨拙的兵器,如何出關去與建州
    (夷人廝殺。)
    (當下勉強把旗祭起,楊鎬便把大軍分作四路。)
    (分派停當,暫回府中住宿。)
    (楊鎬的夫人,聽說丈夫要帶兵遠征,心下有說不出的悽惶。)
    (當日便備了一桌酒席,在內堂替丈夫餞行。)
    (說起建州夷人,萬分強悍,此去不知勝敗如何。)
    (那夫人和如夫人、公子、小姐都淌下淚來。)
    (楊鎬忙喝住了。)
    (說些閒話。)
    (舉家正憂悶的時候,二門上的家人跑來回說)
忽 然:外有劉將軍請見。
    (楊鎬問明是劉綎,心想我們才在校場上見過面,如今他又有什麼緊要公事呢?
    (一面想著,一面走出去。)
劉 綎:(那見了楊鎬劈頭第一句便問道)大帥,看我們的軍隊可用得嗎?
    (楊鎬聽了,歎了一口氣說道)
不 覺:這也是沒法的事體?
劉 綎:大帥要知道,此番出師,不是兒戲的事體。像這樣雜湊的軍隊,末將怕是靠不住
    。依末將的意思,求大帥奏明皇上,另練新軍二三萬人,歸末將統領。教練一年
    ,便成勁旅。那時不用勞師動眾,便是末將一人,也可以抵住那建夷十萬人馬。
    (楊鎬聽了,又歎了一口氣。)
    (舉起一隻手來,在劉將軍肩上一拍)
說了一:老弟,你還怕不知道吧!如今國庫如此空虛,滿朝站的又大半是奸臣。便是這雜
    湊的軍隊,也是經過八九個月才得召集成功,哪裡又經得起將軍去另練新軍?不
    用說國庫裡拿不出這一宗軍餉,便是這一年的耽擱,那建州人怕不要打進關來麼
    ?事到如今,也是沒得說的了。老弟!你看在下官面上,出去辛苦一趟吧!
    (劉綎原是一個血性男子,聽了楊鎬這一番話,便站起來)
拍著胸:元帥既這樣說,末將拼著一條性命,結交皇上和元帥罷了!但是,……
    (劉綎說到這裡,覺得又是礙嘴,不好意思說下去。)
    (楊鎬聽了,便追著他問道)
說了一:但是什麼?
    (一看那劉綎已是掉下眼淚來了。)
    (楊鎬心裡明白,便)
拍著胸:老弟放心!怕此番出軍不利,老弟身後的事,有上官替你料理。
劉 綎:(忙上前跪下來說道)這樣請元帥受末將一拜。
忙跪下:(楊鎬也去答拜說道)俺二人拜做兄弟罷!
    (站起來兩人拉著手,淌眼淚。)
劉 綎:末將益發連家小的事也托付大哥了。
    (楊鎬心下萬分難受。)
    (回心一想,大軍未發,先為此痛哭起來,豈不是不祥之兆嗎?忙止住了哭,索
    (興拉他到內堂去拜見夫人,留他坐下喝酒。)
    (第二天,楊鎬先把劉綎的家小取進府來,一塊兒住著;一面催促大軍浩浩蕩蕩
    (殺奔關外去了。)
    (看看到了沈陽,楊鎬傳集大小將領,商議軍事。)
探 馬:(報來說)金國皇帝,親帶八旗兵丁。每旗七千五百人,約有六萬大軍,已離我
    軍不遠。
    (楊鎬聽了,便拔下一枝令箭,令馬林等帶領本部人馬,會合葉赫援軍約一萬五
    (千人,從開原鐵嶺方面出三岔兒入蘇子河一帶,擾他南面,只許混戰,不許對
    (壘,引他深入南方,便立了第一功。)
    (馬林得令去了。)
    (第二枝令箭,傳劉綎上帳。)
劉 綎:(說道)你帶領一萬人馬,會合朝鮮一萬援軍,從寬甸出佟家江一帶入興京老城
    南面。你打聽得西路兵開仗,便從東路猛攻,斷其舊路。
    (劉綎得令去了。)
    (第三枝令箭,傳李如柏上帳來說)
劉 綎:你帶領二萬五千人馬,沿太子河出清河城,從鴉鶻關直搗興京巢穴。三路兵中,
    你這一路道途崎嶇,最不易走。你卻須晝夜趕程,路上不得停留。早到興京,便
    是你的第一功。
劉 綎:(第四枝令箭,喚杜鬆和劉遇上帳說道)你二人帶領三萬人馬,從沈陽出撫順,
    沿海河左岸入蘇子河河谷,抵當敵軍正面,須穩紮穩打,打聽得南面軍隊開戰,
    才許你動身,猛力攻打,不得有誤。
    (杜鬆諾諾,連忙領了將令去了。)
    (這裡楊鎬修下戰書,打發人速到興京去。)
    (一面派游擊使安仁,沿路催督糧草,偵探敵情。)
    
    
79**時間: 地點:
    (卻說四路兵馬,馬林一路行得最快。)
    (英明皇帝大軍,正向介凡山進發。)
    
    
80**時間: 地點:
忽 然:(探馬報說)南面蘇子河一帶,隱約見明軍旗幟。此外西、北、東三面,卻不有
    敵軍。
忽 然:(諸貝勒大臣聽了,齊對皇帝說道)我軍向西直進,如今敵軍卻從南面橫衝過來
    ,以我中軍擋敵人前鋒,怕為兵家所忌。請陛下下令大軍,速速改向南方進行為
    是。
    (英明皇帝聽了眾人的話,遲疑了一會)
英明皇:請軍師上帳!
    (那范文程聽皇帝傳喚,忙走進中軍營去。)
    (皇帝見了軍師,便把上項情形說了一遍。)
范文程:(略略思索了一會)依臣愚見,我軍且莫向西,也莫向南,暫時紮營在此,再聽
    後報。
    (皇帝聽了點點頭,傳令下去。)
    (大軍立刻扎住營頭,休得行動。)
    (一面多派探馬,四處去偵察敵情速速回報。)
    (六萬大軍,正走得急迫,忽然下令停住,把個先鋒官扈爾漢,急得搔耳摸腮。
    ()
忽 然:(說)敵人已在前面,俺們趕快趕上去,迎頭痛痛的打他一仗,豈不是好?俺們
    既不斷了腿,又不害什麼病,好好的怎忽然在這裡,前不巴村,後不挨店的站住
    了,養起力來了呢?
    (諸貝勒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忽 然:(看看大軍駐紮著,今天不走,明天也不走,後天又不走,急得那大小將弁,背
    (地裡都罵)鳥軍師。
    (到了第四天上,四處探馬都報到說道:北路上有一支明朝人馬,沿太子河正向
    (清河城進發;東路上也有一支人馬,從寬甸進發;西路上,有一支明朝人馬從
    (渾河一帶荒僻小徑而來。)
    (獨有南路上一支人馬,從開原鐵嶺方面晝夜兼程,搖旗吶喊而來。)
    (英明皇帝聽了,便問軍師,這四路人馬來得何意?范文程微微笑著說道)
英明皇:清河城一路兵馬,直攻興京。雖是十分緊要,但是那路途崎嶇,行軍十分遲緩。
    目前興京決不有礙。那東路上的兵馬,原是打算攻我軍的背後,但是我們前鋒倘
    然能夠得勝,那東路的兵,也不戰自退了。至於西、南兩路的兵馬,驟然聽去,
    覺得南路的敵兵來得急迫。但是臣料定他南路的兵馬,決不是主要軍隊。這是他
    們伏下的疑兵,引誘我們向南走去。越走越深,他卻用全力從西路直撲我的後陣
    ,那時我們腹背受敵。那東北兩路兵馬,便直搗興京,叫我們顧此失彼。如今我
    們偏不中他的計,請陛下傳令只用五百名兵士,在南路上險要所在,拉住敵人的
    疑兵。在樹林深處,多插旗幟,他自然不敢前進了。陛下自統八旗大軍,直攻撫
    順。這一路是明朝的主力軍隊。西路一破,那三路人馬,不戰自降矣。
    (范文程說話時候,許多貝勒、大臣圍著他,靜靜的聽。)
    (聽到這裡,那扈爾漢跳出班來,舉手伸著一個大拇指說道)
范文程:先生好妙計!
    (回頭一看,見英明皇帝坐在上面,他忙爬下地去磕頭謝罪。)
    (要知范文程的計算錯也不錯,再看下回分解。)
    (第十四回 蘇子河邊淹戰將 薩滸山下困雄師)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