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一 至 第四〇〇

391**時間: 地點:
    (話說胡林翼,以數路之眾合攻武昌南門,乘晏仲武退去守兵時光,即撲進去,
    (忽然城垣陷了百餘丈,清兵多被死傷。)
    (原來晏仲武知不能守,在城垣下埋伏藥線,當清兵攻城時,藥線發炸,瓦石飛
    (騰,清兵被炸屍首不完,血肉橫飛,真是一場慘禍。)
    (李孟群督兵先進,亦受重傷,左臂被及,面上被藥氣熏灼,宛如黑面瘟神,登
    (時跌落馬下。)
    (胡林翼立令軍士將李孟群救起,先今回營養病。)
    (眼見兵士死去二千餘人,林翼不覺大怒,即率兵齊進。)
    (清兵更乘機縱火,燒得漫天通紅,大兵在城內的,互相衝突。)
    (馮文炳受重傷而死;晏仲武走至北門時,正遇洪春魁,先問譚紹洸何在?)
晏仲武:吾已請他先逃矣!今清兵已紛擁入城,速逃可也。
    (乃以洪春魁在前,晏仲武在後,向北門殺出。)
    
    
392**時間: 地點:
    (忽然舒保一軍大至,已攻破西門,欲捉洪春魁,乃隨後追來。)
    (時太平人馬軍心大亂,唯各自逃竄。)
    (晏仲武不敢戀戰,只催令先出北門,忽被舒保所部衝做兩段。)
    (那是洪春魁已出北門去了。)
    (卻因譚紹洸一軍在外,尚餘清提督江忠議相持,故洪春魁得乘間而出。)
    (那晏仲武被舒保所截,不能出矣,乃策馬轉奔東門。)
    (是時城內四面皆是清兵,所有太平人馬,除已先逃出者外,或死或傷,幸平日
    (多與居民相得,故有改裝匿在民居者。)
    (時胡林翼亦已進城。)
    (一面分兵救火,一面分軍搜捕太平敗兵,餘俱陸續進城,故清兵更眾。)
    (晏仲武正在奔至東門,又遇羅信南一軍。)
    (時晏仲武只存親兵數十人,正無路可脫,舒保又躡追至,晏仲武奮力殺退羅信
    (南,看看已近東門,那易良虎一軍又至。)
晏仲武:(仰天歎道)吾不能生矣。死不足惜,如國家未定何?
    (言已拔劍自刎而死。)
    (自是武昌城內已無太平將官,胡林翼乃下令止殺,並救滅餘火。)
    (一面報知官文,已克武昌,並會同奏捷,不在話下。)
    
    
393**時間: 地點:
    (且說譚紹洸自逃出武昌,即與秦日綱、洪春魁同奔安慶,途中正遇韋志俊回來
    (,乃相約共奔安慶。)
洪春魁:若全走安慶,恐湖北全境皆失矣。不如就近擇地自守,然後報知忠王,再作區處
    。
    (潭紹洸以為然,乃令秦日綱暫住金湖;而與洪春魁共奔興國州,就近與義勇隊
    (聯合。)
    (乃使韋志俊往潛山,以武昌失守情況,報知李秀成。)
    (時李秀成接得武昌急報,正自煩惱,忽見韋志俊奔到。)
    (李秀成急問武昌近狀?韋志俊乃將武昌如何失守,晏仲武、馮文炳如何陣死,
    (及自己如何往撫義勇隊,救之不及,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李秀成聽了,乃謂陳玉成道)
李秀成:吾知九江被陷之後,武昌必難久守,但不料其亡之速耳。失一武昌,無關大局。
    然使清兵得一根據,以臨安慶,則後患正長也。
    (言罷不勝太息。)
李秀成:(又道)晏仲武以義勇出身,來助我國,可謂鞠躬盡瘁。其人得人心,嫻軍略,
    以之助守武昌,已用違其長。唯慕王必倚之為助,故屈置之,實可惜也。
    (乃表告金陵,厚恤晏仲武,以為各義隊勸。)
    (又以馮文炳為馮雲山之子,足智多謀,父子同死國難,即以南王之爵追賞之。
    ()
    (又請開韋志俊之罪,以韋昌輝自殺東王,於其子何罪,宜即開復,以鼓勵勛臣
    (子孫;且韋昌輝雖有罪,但前功不可沒,宜候韋志俊立功後,令其承襲北王之
    (爵。)
    (洪秀全皆從之。)
    (唯洪仁達於開復韋志俊一事,頗多謗語。)
    (秀成乃不敢令韋志俊入天京面君,先留在營中效力;即一面與陳玉成商議出兵
    (。)
陳玉成:吾等奔走馳驅,皆在東南半壁,此最失算也。弟欲引大軍北向,而由君主持東南
    各事,君意若何?
李秀成:此策極佳。但行情疊次挫敗而後,實非其時也。足下雖威震遠近,然若欲北伐,
    非以全力不能,鳳翔前車,可為殷鑒。今求一大捷,穩住人心,以壯天王之膽,
    然後以大軍北行。料敵人在東北之兵力,亦將以半還北路,而東南敵勢亦輕,是
    江、皖之間,亦可以無大敵。所憂者,安、福二王,淫威用事,天王又不能制之
    。設吾等遠行,或將出大事耳。
    (說罷不覺流涕。)
韋志俊:(揚臂道)國家內政、軍令,寄於英、忠二王,何不回朝,先清君側?否則養癰
    為患,非國家之福也。
李秀成:自東、北兩王交哄,國勢衰微至今,固不宜妄舉。且安、福二王,非他人,乃天
    王之兄也。天王篤於兄弟之情,安容吾等此舉乎!
陳玉成:此事不必再提,且商議目前之事,不知忠王欲先求一大捷,當注意何處?
李秀成:湖北清兵,其勢方銳,急未可圖;目下唯有先固安慶根本,則當與曾國藩一戰耳
    。今皖、鄂二省,留兄坐鎮;吾即舉行南下,揚言欲爭九江,以求戰於曾國藩。
    若得一勝,則李世賢、黃文金兩軍皆復元氣,吾即回軍,以清皖省敵軍,然後北
    上,君以為何如?
    (陳玉成鼓掌稱善。)
    (李秀成乃部署人馬:以賴文鴻為先鋒,古隆賢、陳坤書為副將,帶同部將部永
    (寬、陳贊明、黃子隆、蔡元龍、汪安均、汪大成等,及補王莫仕葵,首王范汝
    (曾,共大軍六萬餘人,由潛山而下。)
    (先傳令安慶守將陳得才、張朝爵,準備舟揖渡河;又飛令堵王黃文金,由江西
    (接應,以防半渡被擊。)
    (一路旌旗蔽野,槍械如林,浩浩蕩蕩,聲言欲奪九江,望南而下。)
    (早有消息報人曾國藩軍中。)
國 藩:(即與諸將計議道)吾正欲進規安慶,今李秀成以大兵先爭九江,是先發制人之
    計耳。吾料李秀成未能一刻忘九江也!將以何策御之?
玉 麟:(彭)九江城未復,恐難固守;不如候其半渡之時,於半江擊之,則江西無事矣
    。
楊載福:敵人渡江,必分軍而渡;吾將於何處御之,尚在難定。今秀成此來,志在必勝。
    且軍勢浩大,若與交兵,勝負難決。不如飛文湖北,請官、胡二人調鮑超一軍,
    逕入秀成之後,若幸而得勝,即不渡江,而秀成已退矣。
曾國藩:二公之言,亦有見地,但所籌只在未戰之前。設李秀成竟能渡江與我決戰,又將
    奈何?
楊載福:(部將周鳳山道)兵來將當,水來土掩,九江雖無險阻,未嘗不可一戰。秀成遠
    來疲憊,亦易與耳!今當分為十數路,使之接應不暇。而以大軍為後斷,若得數
    十路中勝負俱半,即以大軍乘之,亦將全勝矣。
    (曾國藩乃從其計。)
    (一面飛文湖北,請胡林翼調鮑超,以要斷秀成之後;卻令彭玉麟盡統水師,以
    (阻秀成渡江;再令部將楊載福轉統陸軍,並部將周鳳山、周天培、張運蘭、吳
    (坤修、江忠泗,各統兵三千人,分屯九江以備交戰;自己卻與劉崇佑、劉連捷
    (、蕭啟江、普承堯等,盡統大軍,由湖口相機而進;又令甫康知府沈藻楨,分
    (兵出瑞昌界,為九江後援。)
    (分撥已定,李秀成知曾國藩重防九江,大喜道)
李秀成:吾今番必得成功矣!
    (乃急令陳玉成,故作南下之勢,以防鮑超東來,且兼顧安慶。)
    (時太平大將雷煥、張祖元,方由南昌駐軍饒州,秀成即派飛馬傳報黃文金,檄
    (令雷煥、張祖元之眾,沿南康失握九江下游。)
秀 成:(部將汪安均道)忠王非趨九江,而必令雷煥、張祖元,獨赴九江何也!
秀 成:正以此堅曾國藩之心,以為吾必赴九江耳。
    (說罷又令蘇招生、陸順德以水師壓湖口,以阻彭玉麟。)
    (遂領大軍,風馳電卷而下,沿望江夏,直渡彭澤。)
    (所有船只,都是陳得才、張朝爵準備在先,故安然而渡。)
    (彭玉麟的上游水師,皆為蘇招生、陸順德所壓。)
    (時曾國藩聽得彭澤告警,乃驚道)
曾國藩:李秀成揚言欲攻九江,今非攻九江也!吾中計矣。
    (便欲移兵而東。)
    (忽報黃文金引兵來攻湖口,同時九江各地又報雷煥、張祖元,引兵大至。)
    (曾國藩情知中計,但此時已不能移兵。)
    (乃督令諸將,奮力戰退黃文金;同時九江諸將,亦將太平將雷煥、張祖元兩路
    (人馬殺退。)
    (不料兩地交戰間,李秀成大隊已渡過彭澤。)
    (曾國藩此時不敢東進,亦不能退,乃將九江人馬留周大培守九江,餘外盡移至
    (湖口,以圖應敵,一面令彭玉麟引水師泊於江岸,以防太平水軍。)
    (而號令各路陸軍,與秀成交戰。)
    (以楊載福為前部,而以張運蘭、吳坤修、江忠泗、周鳳山分為四路,自與諸將
    (為中軍。)
楊載福:(部將劉宗佑道)敵人雖重屯兵於彭澤,然安知不再調人馬,另取九江。設九江
    有警,周天培一人,必守九江不住也。
曾國藩:吾本欲鮑超一軍,急襲秀成後路,今秀成已經渡江,吾料鮑超亦趨九江矣。
    
    
394**時間: 地點:
    (正說間,探馬飛報太平將英王陳玉成,現會合稔黨苗沛霖,又得大兵數萬,已
    (離潛山,直下宿松,要與鮑超決戰。)
    (今鮑超現駐宿松一帶,若一經離開,恐陳玉成將復進湖北,故鮑超不能來矣。
    ()
    (曾國藩聽得覺少了鮑超一軍,九江更危,乃問部將誰肯助守九江?)
趙景賢:某昔蒙李秀成不殺,得縱回本國,仍得效力於麾下;某曾說過,此後不復與秀成
    交鋒以報之。今大敵當前,願諸公立功沙場,某願以本部前往助九江,望大帥原
    諒。
    (曾國藩聽罷許之。)
    (原來趙景賢自得李秀成省釋之後,以不復與李秀成交鋒一語,頗為當道不喜。
    ()
    (特以其有用,故仍留之,因此迭著戰功,仍屈為道員。)
    (至是乃派守九江一地。)
    (是時李秀成已知曾國藩,檄調九江各路前來助戰,即令黃文金兼統雷煥、張祖
    (元之眾,往躡九江,乘間回截湖口;一面進兵與曾國藩交戰。)
    (仍令賴文鴻為先鋒,獨擋楊載福;卻令古隆賢、陳坤書、莫仕葵、范汝曾分當
    (各路清兵,自與諸將與攻曾國藩。)
並下令:若前軍足敵曾國藩各路,吾自破曾國藩必矣。
    (復令部將部永寬、陳贊明為各路援應。)
    (分撥以定,以明日五鼓造飯,平明進兵。)
    (時曾國藩久知李秀成用兵,算無遺策,自知不敵。)
    (先把困難情形,報知家鄉。)
    (原來曾國藩性情固執,在營中無論如何多事,每日必寫家書,或某日不暇,則
    (下日補之,習以為常。)
    
    
395**時間: 地點:
    (此時所寄之函:已有安危不知,性命不計之語,蓋已自知必敗。)
    (當下號令三軍,準備迎敵。)
並下令:(部將劉連捷道)吾軍勢力不弱於李秀成,近見大帥憂形於色,何也?
曾國藩:古人說得好,一子錯,全盤皆亂。李秀成揚言欲爭九江,吾據探報即信之。至今
    吾方重顧上流,而秀成已安穩渡江。軍心氣沮,欲勝難矣。然兵法云:『置諸死
    地而後生』,務望諸君奮力可矣。
    
    
396**時間: 地點:
    (正說話間,已報李秀成兵馬大至:賴文鴻、古隆賢、陳坤書、莫仕葵、范汝曾
    (,相繼並進,皆望曾軍擊來。)
    (曾國藩即檄諸軍速進:於是楊載福、張運蘭、吳坤修、江忠泗、周鳳山等,疾
    (忙分頭抵禦。)
    (不意秀成養精蓄銳,三軍無不奮勇,曾軍如何抵當?時清將楊載福,正與賴文
    (鴻鏖戰;後面周鳳山、吳坤修等四路亦一齊向前。)
    (李秀成即今古隆賢、陳坤書等,分四路而出戰。)
    (時已近辰牌,秀成忽令退兵。)
    (楊載福恐其中有詐,已不敢逕追。)
    (秀成見誘之不動,乃令前軍直退,遂即轉攻曾國藩大營。)
    (而自己反與諸將,合擊曾軍前部。)
    (清兵見李秀成旗號,心上早吃一驚,楊載福獨戰李秀成,秀成乃將本部分而為
    (二:夾擊楊載福。)
    (而以部永寬、蔡元隆、黃子隆、汪安均分敵周鳳山、張運蘭、吳坤修、江忠泗
    (等兩軍,喊殺連天。)
秀 成:(下令道)彼一路若亂,則諸路俱亂矣!
    (乃複分部將汪大成夾攻江忠泗。)
    (江軍受斜裡一擊,隊伍俱亂;汪大成復引健卒五百人,直搗江軍。)
江忠泗:(並傳令軍中)如吾紅旗一舉,即齊向敵人主將擊射。
    (於是五百健卒,一齊發槍,江忠泗身被數十彈子,登時斃命。)
    (汪大成復以第二隊繼進。)
    (時江忠泗既亡,全部皆不敢戀戰,互相逃竄。)
    (汪大成、汪安均乃合擊江軍,斬首千餘,傷者不計其數。)
    (時近午牌,江忠泗既死,汪大成、汪安均在既破江軍之後,乘勢合擊周鳳山、
    (張運蘭、吳坤修等,太平將部永寬,更)
並下令:汪公部下已斬將立功,諸君不宜落後也!
    (軍士得令,更為奮勇,直攻周鳳山。)
    (那時周鳳山方竭力抵禦,忽報到江軍全數覆沒,周鳳山大驚,部下人人膽落。
    ()
    (復見張運蘭、吳坤修兩軍,都已敗下,不能立足。)
    (誰想太平將汪大成、汪安均,已分道搶來,合同郜永寬,分三路把周軍圍定,
    (彈子如雨點子而下,周兵死傷更眾。)
    (周鳳山親自擂鼓,正待殺出重圍,右腕上早著了一顆彈子,痛不可忍,鼓聲頓
    (息。)
    (兵士只道主將已亡,一時嘩亂。)
    (郜永寬乘勢壓之,周軍左隊兩營,皆逃不及,已倒槍投降。)
    (郜永寬乃盡繳降兵槍械,移諸後軍;然後悉心進逼,把周鳳山困在核心,不能
    (得脫。)
    (太平將汪大成、汪安均,又都逼進。)
    (周軍部下五千人,此時只存二千人左右。)
    (正自危急,突見汪大成後軍自亂,只見一隊人馬衝過太平兵殺入,乃吳坤修兵
    (也!周鳳山遂乘勢殺出)
並下令:足下何以至此?
吳坤修:吾與張運蘭二軍,已為蔡元隆所截,首尾不能相顧。且聞張運蘭亦敗走矣,吾軍
    被壓,不能退後。聞足下被困,特來相救。
    (於是周鳳山,親自當先,令吳坤修在後,奮力殺出。)
    (不意太平人馬,各路齊到。)
    (前有汪大成、汪安均,後有郜永寬,一齊夾擊。)
    (蔡元隆以既退張運蘭之後,又再復夾攻殺來。)
    (周鳳山被四面受敵,料知不能前進,乃與吳坤修約兵退後,轉望東而逃。)
    (只顧前走,不顧後追,合力殺退郜永寬,此時部下只存千人左右,吳坤修部下
    (所存更不及千人,乃合而為一,望東而奔。)
    (忽見前路喊聲又起:原來楊載福一軍,已為李秀成所敗,楊載福易服雜在軍中
    (逃走,其餘軍士,皆東奔西竄。)
    (周鳳山、吳坤修,欲趕上相救,只是後路太平將郜永寬、汪大成、汪安均、黃
    (子隆等四路,已卷地而來。)
    (周鳳山、吳坤修,又不能屯駐,乃與楊載福敗兵同逃。)
    
    
397**時間: 地點:
    (此時隊伍全亂,所逃亦無一定方向,唯見路則奔,復被李秀成率諸將大殺一陣
    (,楊載福、周鳳山、吳坤修,三人合計所存二千人馬,落荒而逃。)
李秀成:(汪安均力請與諸將同追楊載福等)吾志不在捕一無名小將,而志在捉曾國藩耳
    。
    (乃立令諸將會合:仍令賴文鴻為先鋒,直搗曾國藩。)
    (是時曾國藩聽得前軍已自失利,乃盡提本部下大兵與諸將所部,前來接應。)
    (忽探馬報到:太平將士賴文鴻、古隆賢、陳坤書、莫仕葵、范汝曾共五路人馬
    (,每路約四五千人,已亦齊攻到。)
曾國藩:(大驚道)賴文鴻乃秀成先鋒,今已到此,豈吾前軍皆已敗績乎?事已如此,只
    有號令諸將,準備迎敵。
    (忽又報到:先鋒楊載福、周鳳山、吳坤修、江忠泗、張運蘭俱已潰敗矣!謂左
    (右道)
曾國藩:五路人馬不為弱少,何敗之速耶?
    
    
398**時間: 地點:
    (此時正不知所措。)
    (忽見張運蘭奔到,部下只存約千人,多是焦頭爛額。)
張運蘭:(見了曾國藩氣喘言道)前軍各路,已盡為秀成人馬所破矣!江忠泗且陣亡去也
    。
    (曾國藩急問楊載福、周鳳山、吳坤修何往?)
張運蘭:眼見周、吳二軍被壓,與未將首尾不能相顧,現不知何往?
    (曾國藩搖首歎息。)
    (忽聽得號角喧天,喊聲震地,賴文鴻等五路一齊擁至。)
    (國藩急教迎敵。)
    (不想軍士,皆如驚弓之鳥,一聞號令,唯有勉強接戰。)
    (賴文鴻乘勝之威,人人奮勇,如何抵敵!更下令道)
陳坤書:吾等先與敵人前軍接戰,未能取勝;今反他人立了頭功,吾等有何面目!今唯有
    竭力以搏一勝耳。
    (乃領兵一馬當先。)
    (古隆賢、范汝曾、莫仕葵亦同時繼進。)
    (曾國藩令劉崇佑、劉連捷、蕭啟江、普承堯分敵四路,而以中軍副將周天孚,
    (獨當賴文鴻,自己亦率人馬為各路聲援。)
    (唯賴文鴻在秀成軍中槍法著名,準頭命中,百無虛發。)
    (故周天孚到時,早被賴文鴻窺定,槍聲響處,周天孚早已落馬而死。)
    (於是中軍大敵。)
    (賴文鴻乘勢猛撲.直衝敵陣,如入無人之境。)
    (那時劉崇佑、劉連捷、蕭啟江、普承堯各路正與太平人馬相持,忽見周天孚全
    (軍俱潰,無不大驚。)
    (曾國藩當調軍來教時,方慮各路俱敗:實因所在戰場不好,誠懼一經同敗,更
    (無退路,故那時極欲奮戰。)
    (怎奈周天罕陳亡之後,三軍已自驚懼。)
    
    
399**時間: 地點:
    (忽然李秀成大隊又至,陳書坤、古隆賢等,更為得勢,各軍加倍奮力。)
    (劉崇佑、劉連捷、蕭啟江、普承堯各軍立足不住,皆望前而逃。)
    (李秀成率大軍擁入混戰。)
    (一來太平人馬奮勇;二來乘勝之威;三來此時兵數已數倍於清軍,如何抵敵?
    (曾國藩先自逃走,諸將亦隨後俱退。)
    (秀成號令三軍:一齊追趕,如捉得曾國藩者,賞銀五萬,位列公侯。)
    (諸將一聞此令,更為奮勇。)
    (賴文鴻率兵當先衝進,直向清軍中來,要尋曾國藩。)
    (劉崇佑恐曾國藩有失,急以力擋賴文鴻。)
    (無奈賴文鴻提槍猛擊,劉崇佑左腿上早已被傷,只得策馬奔逃,軍士亦紛紛亂
    (竄。)
    (敕文鴻更不理會,只令降者免死,即直衝清軍而過。)
    (是時漫山遍野,皆是太平兵馬,清兵除降者、死者,唯東奔西撞。)
    (秀成率諸將直追。)
    (忽見首王范汝曾帶傷而回。)
    (秀成即問其故?)
范汝曾:某正追趕蕭啟江,看看趕上,方欲發槍,不意面上先著了一伙流彈,故此先回。
    (秀成即令回營養傷,自卒大軍前進。)
    (突見一隊人馬,秀成問之,乃普承堯敗兵也。)
    (因普承堯已帶親兵先逃,放軍中無主,特地投降。)
    (秀成令盡繳其軍械,褫下號衣,安置在後。)
    (令本部親兵穿著,扮著承堯敗兵,直躡曾國藩而來,中途卻先遇劉連捷。)
    (那些扮作普軍的太平人馬,不知秀成志在單捉曾國藩,竟乘勢殺起來,劉連捷
    (一軍也被殺去大半。)
    (劉連捷也倉皇奔遁,見之歎息)
秀 成:吾此計欲捉曾國藩,今卻大題小做矣。
    (說罷仍督兵奮追。)
    (時古隆賢、陳坤書、莫仕葵等,各軍皆如入無人之境,但聞清兵呼天叫地。)
    (賴文鴻一軍,更在秀成之後,遠望曾國藩旗號,早已不捨。)
    (國藩正人困馬乏,忽見劉崇佑負傷而至,即道)
國 藩:後路皆是敵軍,吾軍已覆去大半矣,速宜逃走。
    (說罷,後面喊聲漸近。)
國 藩:(歎道)吾今番死矣!
    
    
400**時間: 地點:
    (正說話間,卻見周鳳山、吳坤修趕到,只存些少敗殘人馬,護著曾國藩而逃。
    ()
    (時曾國藩不暇問及敗兵之事,只顧奔走。)
曾國藩:(周鳳山道)吾等敗後,已落荒而逃;適見後軍又敗,故引殘兵至此。今不特賴
    文鴻追到,即李秀成大軍亦追近矣!戰力既失,彼來勢更猛,宜早作區處。
曾國藩:能逃則逃,否則死之。吾身斷不為辱也!
    (不料說猶未已,已見前途塵頭大起,忽有一隊人馬擁至,截住去路;乃太平大
    (將堵王黃文金也。)
    (曾國藩見了,魂飛魄散。)
    (前面既有黃文金,後路又有李秀成及諸將卷地面來,此時清兵皆如七斷八續,
    (已毫無次序,曾國藩前後受迫,傳令暫歇於小山之上,自必料死。)
    (正在急迫之際,已見張運蘭奔到,即言道)
張運蘭:前後大兵至矣。現彭玉麟方引水師屯於岸邊,大帥速下兵船逃生,否則危矣。
    (曾國藩聽得,即引敗殘兵馬,望北奔來,隨後劉崇佑、劉連捷、蕭啟江、普承
    (堯亦陸續趕到,乃一同奔走。)
    (不多時李秀成大軍掩至,清兵皆如波開浪裂:太平人馬皆大叫休走了曾國藩!
    (曾國藩更驚,不覺把馬鞭墜地,幸左有張運蘭,右有吳坤修保著同逃。)
曾國藩:吾兵至岸邊時,若被秀成掩至,則不知死所矣。
    (乃教普承堯、蕭啟江與諸部將竭力斷後,然後與吳坤修、張運蘭,同奔兵艦逃
    (走。)
    (隨後李秀成、黃文金追到,復大殺一陣,清兵已所存無幾。)
    (清軍諸將皆奪路而逃,獨不見了曾國藩。)
    (後得降兵相告,知道曾國藩在水師逃命。)
    (李秀成見多殺無益,即傳令收軍。)
    (計這一場戰事,清兵統領以下將校,死傷數十員,軍士死傷約三萬人,降者萬
    (餘,李秀成大獲全勝,諸將乃請進兵九江。)
李秀成:今日九江,非昔日可比。吾國得之在昔日,固倚為長城,以足以阻清兵來往要路
    也。今則九江已絕無險要可守。今日攻之,誠如摧枯拆朽。
      留重兵守之,則徒費兵力;否則今日得之,明日即失矣,徒損軍威無補也!
曾國藩:(莫仕葵道)然則今日大勝,又將焉往?
李秀成:吾軍以北伐為主,未得逕行吾志者,固由天王專顧東南半壁,亦由敵軍每以兵力
    困餘也。今曾國藩大敗,湖北諸將可再出安徽矣,故速宜回顧皖省也。
    (說罷乃令黃文金,仍留江西,以分左宗棠兵力;並令雷煥、張祖元之眾,並屬
    (諸黃文金,以厚兵力,然後報捷南京。)
    (復引大隊渡江,再回安徽境界而去。)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