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 至 第三三〇

321**時間: 地點:
    (且說羅澤南自敗於馮文炳之手,軍士傷死降潰,已經散盡,只有單人匹馬,望
    (東而逃。)
    (見馮文炳軍已收去,方回馬西行,欲還武昌。)
    (自念此次領兵往攻興國州,實自報奮勇,只道取興國城易如反掌,今竟片甲不
    (回,自悔來時誇大口,今番何面目見人?羞憤交集,且行且憤。)
    (已將近黃昏時分,但見荒山夕照,倒映疏林,一望皆山林田野,遠地村落中,
    (已是炊煙四起。)
    (羅澤南停馬向農夫問路:叩以欲回武昌,將由何路而進?農夫見他模佯,身掛
    (長槍,坐騎駿馬,已知是個官員。)
    (又見他欲回武昌,知是清國大將。)
羅澤南:(內中一農卻道)聞清將領兵來攻興國州,汝即其人乎?
羅澤南:吾即羅澤南也。
    (農夫聽罷,低頭不語。)
    (澤南心中怒極,但以為此乃無知農夫,不必與較,仍催馬而行。)
澤 南:(心中自念道)當初若終身研究理學,設帳授徒,當不至此。
    (正想像間,忽近一短橋。)
    (澤南不知欲回武昌須過橋否?回望又無人可問,便策馬過橋。)
    (忽聞槍聲響處,羅澤南竟跌在馬下,即有 一人從橋飛越而出。)
    (羅澤南揚目一望,卻是一青年童子,年約十四五歲。)
羅澤南:汝年尚幼,即能為逆耶?
澤 南:(那童子道)我殺賊,吾未嘗為逆也!
    (羅澤南尚欲再言,那重子復放一槍,羅澤南登時殞命。)
    (可憐羅澤南以理學出身,號為儒將。)
    
    
322**時間: 地點:
    (當時設帳授徒,如李續賓、李續宜、蔣益澧、易良虎之徒,皆執弟子禮,為澤
    (南門下士。)
    (一旦圖功名,與諸弟子舍學從戎,至今乃沒於重子之手,豈不可歎。)
    (時人有詩歎道:
    (  湘中有儒將,名遍漢江間)
    (理學宗濂洛,風流仰戢山。)
    (不曾嫻虎略,偏欲附龍顏。)
    (何如終絳帳,猶勝裹屍還!)
    (自羅澤甫歿後,官、胡諸將仍未知悉。)
    (及見塔齊布奔回,方知兩軍皆敗,但未知羅澤南下落。)
    (隨有自羅中逃出者奔至武昌,報稱羅澤南全軍俱沒,並述戰敗情形。)
    (胡林翼便問澤南下落?有親見澤南逃時景況的,卻道)
胡林翼:當我羅軍為馮文炳所敗,欲奔回金湖,與後軍會合;不想馮文炳率兵大至,連金
    湖各營皆潰,已見羅澤南單人匹馬望東而走,但不知他往何處。
    (各人聽得,皆為憂心。)
乃謂左:(時曾國藩在坐)若羅山有什麼差池,皆吾之過也!昔羅山在湘中講學,稱為湘
    中一代宗風。自洪黨陷了湘省,吾以國事艱難,人才缺乏,力勸羅山出山,為國
    效力。彼乃欣然樂從,與諸弟同入行伍中。伊弟子如李續賓兄弟,及蔣益澧等,
    皆成為能將。東南戰事,多賴其力。即羅山在吾軍,亦立功不少。若一旦喪在敵
    人之手,能勿悲乎?
官 文:他既望東逃出,未必即為敵軍所害。想不久即回矣!
國 藩:羅山性質堅忍,能識大體,若仍在人間,斷不輕於一死也。
林 翼:以吾思之:殆凶多吉少。以武昌而東,皆為敵軍所盤踞。羅山單人匹馬,逃將安
    往?恐不免陷於敵人矣!倘有不測,吾甚借國家損一良將也。
    (說罷不勝歎息,即令部下分頭探訪。)
    (到次日,方由軍士搬運羅澤南屍首回來。)
    (武昌各員,無不大慟,即行表奏入京:臚陳羅澤南戰功。)
    (即有諭旨:羅澤南著照布政使例賜卹,將平生事跡,宣付國史館立傳;又加恩
    (予溢,並賜祭葬,不在話下。)
    
    
323**時間: 地點:
    (且說那擊斃羅澤南的童子,正不知其姓名。)
    (原來興國州人,最嫉清國將官,謂其殘殺,反順服洪秀全。)
    (那童子、本是個獵戶人家,當羅澤南向農夫問路時,已從樹林中看出,故繞道
    (出羅澤南之前,至於橋下,乃出其不意以擊之。)
    (時譚紹洸只道羅澤南全軍覆沒,幸成此大功而已。)
    (及紛紛傳說,知羅澤南於戰敗後被害,實出意外,欲求得手擊羅澤南者而賞之
    (,終不可得,只以此次成功,全出興國州人之手,乃竭力撫慰人心;一面把武
    (昌失守報知金陵;又飛報安慶,恐官、胡等乘勢東下,好預備守禦。)
    (忽得軍報,探悉李秀成已過安慶。)
    (譚紹洸恐李秀成未知武昌失守,急遣人飛報秀成,請他到興國。)
    (相見時譚紹洸訴說敗兵之事。)
李秀成:武昌存亡,實無關大局。我國若不能攻下北京,即能堅守武昌十年,亦復何補?
譚紹恍:君言誠是。然今局面已不同矣:武昌居長江上流,有俯瞰江南之勢。我國自林鳳
    翔失敗,未嘗舉兵北上。若武昌已失,安慶已危,故我一日未曾北上,即武昌一
    日關係重大。以目前而論,武昌實不可不爭也。
李秀成:此言亦殊有理。且天王視武昌如命,吾軍到此,當思妙策以窺復武昌。為今之計
    ,急宜撫循附近武昌各州縣,以維繫人心,再圖進取可也。
    (即令晏仲武、洪春魁,各率兵攻取各郡縣,再報金陵以武昌既失,清兵必然大
    (進,請遣良將先圖北進。)
並下令:我進則敵謀御我,實勝於我之謀以禦敵。且金陵尤為緊要,清兵將環集而攻金陵
    矣。
    (洪秀全聽得,甚以為然。)
    (時太平將羅大綱方駐廬州,清國欽差大臣和春,以大兵圍攻數旬,羅大綱以廬
    (州糧多城固,拒守不屈;亦不出戰,和春見不能得手,解圍而去。)
    (羅大綱乘其退時,突出迫之。)
    (和春兵敗,折損三千餘人。)
    (羅大綱得勝回城,即令胡元煒及部將孔照文,領軍萬人,鎮守廬州。)
並 囑:廬州雖小,力安慶北方屏蔽,請諸君努力守之。
並下令:(孔照文道)未有天王訓諭,將軍帶兵何往?
羅大綱:和春繼向榮為欽差,受收江南之任,吾當請洪天王先破和春,以挫其威。和春一
    敗,張國梁無能為矣。今侍王李世賢,英王陳王成轉戰浙江等省;李秀成又提兵
    往鄂,吾當固江南根本也。
    (孔照文應諾,督眾鎮守廬州。)
    (羅大綱乃率本部人馬,取道東行,一面報知金陵。)
    (洪秀全以李秀成方請兵北進,乃令羅大綱先取揚州。)
    (羅大綱至金陵城外,適賴漢英由瓜州回來。)
    (洪秀全乃令與羅大綱一同北進。)
    (於是羅大綱領人馬三萬,率部將部雲官、劉官芳等;賴漢英領人馬二萬,率部
    (將李春發、伍文耀等,分兩路而進。)
    (洪秀全親出城外勞軍。)
    (羅、賴二將辭了洪秀全,取道起程,時天國太平七年、三月初一日也。)
    (羅大綱瀕行時,謂賴漢英道)
羅大綱:揚州為江北要道,清將向榮曾據之以擾金陵。今托明阿、和春,亦重屯揚州,視
    為要地。昔老將林鳳翔,自揚州既破,即縱橫於江淮皖汴齊晉之間。今吾等進兵
    ,亦當先破揚州,然後長驅大進。
並下令:(賴漢英道)丞相之言,正合吾意。某打聽得揚州城內,有知府世焜,及參將祥
    林守把。欽差托明阿,大營即駐紮城外。城內守兵亦只有七八千人。惟托明阿大
    營不下二萬人馬。若非先破托明阿,恐取揚州亦非易事也。
羅大綱:百足之蟲,雖死不僵;托明阿人馬既眾,破之不易。托明阿雖無用之輩,其軍中
    未必盡無能員。且吉林馬隊,向稱銳戰,若不能破他,揚州亦不能取矣,今請將
    軍以本部壓托明阿,吾即以本軍奪揚州。若揚州既下,托明阿必然膽落。合軍破
    之,如破竹矣。
    (賴漢英深韙其策,即依計而行。)
    
    
324**時間: 地點:
    (且說清國欽差大臣托明阿,自從在皖省為陳玉成所敗,折兵數千,乃回駐揚州
    (。)
    (再將本軍配以吉林馬隊,欲約會和春直攻金陵。)
    (計議未定,已聞羅大綱進兵,托明阿知照和春:羅大綱既離廬州,就好乘便窺
    (復安慶;卻自以本部與羅大綱接戰。)
    (一面傳令揚州府世焜及參將祥林緊守城池;復飛報清江,調都統德興阿引兵到
    (揚州接應。)
    (計劃甫定,羅大綱大兵己到。)
    (原來囉大綱立意先取揚州:於大軍未離金陵,即以精兵百人混入揚州城內為內
    (應;及到時令賴漢英進攻托明阿一軍,又叫劉官芳領兵五千人,先行攻城,以
    (試城內守禦之力。)
    (時劉官芳先攻南路,城內世焜悉力相拒。)
    (羅大綱卻令郜雲官率軍而東,直攻東路。)
    (參將祥林亦堅守不出。)
    (羅大綱卻統本部窺懈而擊。)
    (先以抬槍射擊城內,故城內人心皆為驚駭。)
    (比至入夜,忽見北門火起,世焜即急撥兵往救;又恐城中有人為敵內應,再撥
    (兵巡察城中時,羅大綱望見城中火光,知是先派作內應親兵發作,特以大火擾
    (動清兵。)
大 綱:(即下令道)守將分兵城內,必有事故,此機可乘也。
    (便率兵會同劉官芳,奮力猛撲。)
並 囑:當於此時即破揚州。若遲一刻,則城中之兵皆被捕矣。
    (說罷即身先士卒而進。)
    (忽見城上一將,頭戴水晶頂子,大綱不知其何人?但見他手執令旗指揮守兵,
    (竭力守禦,又不避矢石。)
羅大綱:(乃謂左右道)此人真奮勇。若殺得此人,料守兵皆潰矣。
    (乃謂左右十餘人,相約一齊發槍,向那將攻擊。)
    (果然槍聲響處,那守將中彈而墜,城上守兵一時嘩潰。)
    (羅大綱乘勢,率兵直薄城垣,擲藥焚之:城垣突陷了十餘丈。)
    (羅大綱揮軍冒煙突火而進。)
    (城內知府世焜猶領兵向城垣陷處竭力抵禦,又不避矢石,至羅軍死傷十餘人。
    ()
    (劉官芳卻令軍士各將器具,在城垣疊起,踰垣以進,時城樓守兵已無一人,故
    (劉官芳安登城樓。)
    (世焜見不能挽回,始望後逃走。)
    (羅大綱乃率兵直進。)
    (亂槍齊發,知府世焜即中彈落於馬下。)
    (清參將祥林知南路潰敗,羅大綱已經進城,亦領兵齊遁。)
    (郜雲官攻進東門.那參將祥林正走時,忽前頭正遇劉官芳一軍,見其被敵人迎
    (阻,知不能脫,乃拔槍自擊而沒。)
    (羅大綱盡降其眾。)
    (復令軍士擇城空地架疊柴草,縱起火來。)
    (問其故?)
羅大綱:賴漢英尚與托明阿相持,未知勝負。吾藉此火,以驚敵人軍心,而壯我軍銳氣也
    。
    (各人皆服其計。)
    (揚州既定,乃出榜安民。)
    (管教:一戰成功,已見揚州歸版字;兩番用計,又教鄂省變旌旗。)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一回 李忠王定計復武昌 陳玉成棄財破勝保)
    
    
325**時間: 地點:
    (話說羅大綱拔了揚州,令劉官芳撫恤災民,修復城垣,並留兵鎮守;自率本部
    (人馬,令郜雲官為前部在助賴漢英,與清國欽差托明阿會戰。)
    (時賴漢英已進攻清軍。)
    (那托明阿本無將略,惟以軍中人馬尚眾,料賴漢英不能遽破其軍,只令軍上堅
    (壁緊守。)
並下令:揚州城池堅固,未必遽陷,我們且守著,等各路援兵大至,必大破洪軍矣。
    (以此之故,只於賴漢英進時,才悉力抵禦。)
    (賴漢英見托明阿不出,疑有別謀。)
富明阿:(部將李春發道)托明阿並不知兵,有何別謀?今當悉力攻之,勿待其援兵雲集
    也。
    (賴漢英乃令李春發為左,伍文耀為右,自己居中,分三路猛進。)
    (托明阿仍主力守。)
富明阿:(其部將緝順奮然道)將軍授命為欽差大臣,朝廷欲將軍進攻敵人也。吾軍非守
    城者,何待守禦?敵至不戰,已為失計。且焉有擁數萬之眾,尚坐守營中,以待
    外援者乎?
    (托明阿不能答,乃與諸將出戰。)
    (時賴漢英等已逼至托明阿營前:前部列牌為壁,且攻且進,托明阿全失地勢。
    ()
    (及戰至夜分,望見揚州城內火起,托明阿軍心惶駭,一時慌亂。)
    (不多時已報揚州失守,軍心益亂。)
    (賴漢英乘勢迫之,托明阿不能抵禦。)
    (羅大綱人馬又至,兩軍夾攻,托明阿更不能支,一齊潰散,只得領軍望西北而
    (逃,志在與和春會合。)
    (羅大綱、賴漢英乃分頭追趕。)
    (追殺十餘里,方始收兵。)
    (計是役托明阿軍中,折傷八千餘人。)
    (托明阿只顧逃走,更不敢回顧,直奔至盱胎,見羅、賴二將退回已遠,方始心
    (安。)
    (自念既失揚州,又損兵折將,因此憂憤交集,奏報入京,清廷大為震怒,立革
    (托明阿欽差大臣之職,以將軍德興阿代之。)
    (時和春正由皖北回軍,已知揚州失陷,乃車兵銳攻江浦;張國梁亦率兵往取六
    (合,出洪軍不意,遂拔了六合城,以溫紹原守之。)
張國梁:(復與和春相約道)揚州既陷,羅大綱軍勢正盛;吾若與戰,誠不易得手。兵法
    攻其所必救,不如合攻金陵,洪黨諸酋外出,金陵空虛,若有緊急,必以囉大綱
    回軍,此孫臏圍魏救趙之法也。待羅大綱回軍後,即以德興阿一路,先復揚州,
    以為吾等根據之地。然後據上游以撼金陵可也。
    (和春大然其說,一面知照德興阿,遂移兵逼攻金陵。)
    (洪秀全聽得以和春及張國梁合軍,其眾不下六萬,恐為所困,乃先調羅大綱回
    (軍。)
羅大綱:(聞命乃歎道)吾今番出兵,又成畫餅矣。天王有命,吾不得不從也。
    (遂留劉官芳領軍萬人,並部將指揮數員扼守揚州,自與賴漢英等復率兵向東南
    (分道,拊和春、張國梁之背,以救金陵,不在話下。)
    
    
326**時間: 地點:
    (且說李秀成進兵湖北,立意窺復武昌:先以賴文鴻、李昭壽、洪春魁、晏仲武
    (收復附近各郡縣。)
    (官文、胡林翼遂疲於奔命,調兵遣將,往還應援,皆不能及,以至武昌附近州
    (縣,皆為秀成所復有。)
    (會太平將陳玉成方由皖北進兵而西,先後陷潛山、太湖、宿松、黃梅,復轉向
    (西北,當者披靡,直趨湖北。)
    (又陷英山、羅田、麻城,傳檄黃陂、孝感,勢如破竹。)
    (李續宜、李續賓、李孟群等,皆為所敗,縱橫千里,以次底定。)
    (計洪朝自武昌失守,鄂境皖境一帶,幾為官文、胡林翼所乘,至是乃軍聲復震
    (。)
謂諸將:(李秀成聽得)英王可兒,壯國家聲勢不少。吾窺復武昌,此其時矣。
    (先令人打探清軍情形。)
    (時曾國藩方因丁艱回籍守制,所部楊載福、彭玉麟、塔齊布等軍,暫歸官文調
    (譴。)
    (官文時已拜欽差大臣之命。)
    (以太平將李世賢方縱橫於江西各郡縣,兩湖皆為戒嚴,故鄂督官文、鄂撫胡林
    (翼與湘撫駱秉章皆懼李世賢一軍由江西攔入湖南,不特湖南難保,更足要武昌
    (之後。)
    (況石達開方縱橫川黔,若李世賢更由湘入川,與石達開相應,則東南大局,更
    (不可問。)
    (湘撫駱秉章乃商諸官、胡兩人,官、胡兩人亦甚以為慮。)
    (乃令李續賓、李續宜仍在安徽攻戰,卻以塔齊布、楊載福領人馬人江西,邀李
    (世賢之後,以為湖南聲援。)
    (官、胡卻仍留武昌,以防李秀成之攻擊。)
    (那時李秀成打聽得清楚,便)
謂諸將:彼重顧江西。於大敵當前,猶分兵四出,此官文之失算也。吾破武昌必矢!
羅大綱:(乃謂李昭壽道)洪山為武昌要道,勢所必爭。今洪山清將李孟群,所部不過五
    千人,汝領兵五千人,會同賴文鴻先爭洪山。苔官文、胡林翼遣兵往救,則吾之
    攻武昌更易;彼若置洪山於不顧,亦可先取洪山。得此,亦足以據武昌要害也!
    (李昭壽、賴文鴻得令去後,又謂譚紹洸道)
秀 成:漢陽係湖北重鎮,與武昌只隔一河,地勢在武昌之後。官、胡二人,只防我進窺
    武昌,必不防我復奪漢陽。今陳玉成既拔黃陂,該處與漢陽相隔不遠,吾當知照
    陳玉成,使分兵南下,以壯聲勢;公可紮筏渡江,以窺漢陽為名,料官、胡以漢
    陽為入湘要道,彼既俱李世賢攔人湘省,必懼我更得漢陽之後,即逕趨湖南,勢
    必分兵往救。公當其分兵渡過漢陽時,乘勢襲其救兵。一面與彼救兵相持,一面
    率一半人馬渡過對岸。無論能拔漢陽與否,武昌必然震動。我如此如此,即可以
    破武昌。
    (分撥既定,便告知各營,使準備往攻武昌。)
    (諸將以李秀成此次出兵太過於張揚為慮。)
秀 成:吾正欲彼知我即攻武昌也。
    (是時官文、胡林翼知李秀成將來攻戰,便悉以精銳防守武昌。)
胡林翼:秀成此次出兵,佈告各營,不畏為吾所知,吾恐其必有他謀也。
官 文:彼盛屯興國州,不取武昌,待取何地?吾等經營數年,方規復此誠,若一旦不守
    ,誠為可惜。今大冶、冰湖、梁子湖等處,已為敵有,彼進兵既易,安有不急征
    武昌之理?非悉銳守之不可。
    (正議論間,忽報李秀成引軍來攻武昌。)
官 文:果不出吾所料也。
    (即設法調兵守禦。)
    (忽又報秀成軍退,官文不信,再使探之。)
    (果然,未幾又報李秀成軍至。)
    (原來秀成分軍兩路,一沿大冶,一沿梁子湖,以疑官、胡兩人。)
    (時官、胡兩人不解其何以忽進忽退。)
    (正在忖奪,已報到陳玉成分兵由孝感直趨漢陽;譚紹洸亦引軍渡河,前往會襲
    (漢陽矣。)
官 文:(大驚道)漢陽有兵,不能擋陳玉成、譚紹洸之眾。若漢陽一失,即隔斷荊州消
    息,湖南亦危,此時武昌更為孤立。自此兩湖皆休矣,速宜調兵救之。
胡林翼:吾初亦疑其有他謀,吾二人並驟於此,自孤其勢,頗為失著。漢陽雖重要,然欲
    救之,只合早為佈置,若此時分兵,恐武昌更危矣。
官 文:(心中)以為胡林翼為湖北巡撫,自然專顧武昌;我為湖廣總督,應兼顧兩湖。
    (遂力抗林翼之議。)
    (且是時紛傳侍王李世賢,將以大隊壓入湘境,湖南一省大力震動。)
    (湘撫駱秉章雪片似的文書,正請設法援應。)
    (官文便不再知會胡林翼,即以提督李成謀、道員多山領兵急援漢陽;復知照將
    (軍都興阿由宜昌領兵上進,以抗陳玉成支隊。)
    (李秀成探得官文已分兵往援漢陽,乃率諸將力攻武昌。)
    (官、胡兩人守禦不屈。)
    (忽報往救漢陽一軍,於半渡時為譚紹洸所擊,所有浮橋盡被敵人燒燬,今敗兵
    (正逃回城也。)
    (官、胡聽得大驚,舉止失措。)
    (守兵望見城外火光,大為震動。)
    (正在倉皇之際,飛報洪山失守,李盂群敗走,為敵人所壓,不能回應武昌,因
    (恐漢陽失守,已直奔漢陽去矣。)
    (原來賴文鴻與李昭壽往攻洪山,李孟群亦防戰不屈。)
    (孟群有一妹,好談兵事,自編女兵一隊,隨兄出征。)
    (當太平將賴、李二人到時,與其兄並力防戰。)
    (李孟群久知賴文鴻槍法利害,俱自己裝束為敵人所認,乃令手下親兵喬妝如已
    (裝束在前,自己卻在後督兵。)
    (果然文鴻見李孟群奮力防守,即)
謂左右:若能先殺死李孟群,則敵軍必挫矣。
    (乃擎槍發擊,即應聲而倒。)
    (清軍疑主將已亡,一時慌亂。)
    (不知所擊者非真李孟群也。)
    (時賴文鴻、李昭壽見孟群軍潰,乃盡力衝擊,清兵大敗。)
    (李昭壽乃請賴文鴻直躡清兵之後,又懼清兵奔回武昌,反增武昌守禦之力,遂
    (率兵轉向武昌:一面橫擊清國敗兵,一面助攻武昌而去。)
    (不想官文自聞兩路軍敗,前往漢陽的兵,又紛紛擁回武昌,人心益搖,防守亦
    (懈。)
    (正沒措手,已被秀成攻破東門。)
    (先在城垣下,疊草舉火,以驚人心。)
    (於是城內清兵以為城已盡陷,各自逃竄。)
    (官、胡二人,亦由南門逃出。)
    (秀成遂率兵直進城中。)
    (時前任鄂撫陶恩培,方留省幫辦軍務。)
    (不知武昌已陷,乃與總兵王國才,由咸寧帶兵來援。)
    (不知官文、胡林翼已高城退守漢陽;亦不知武昌早已為李秀成所得。)
    (在昏夜乃率兵竟進城中。)
    (望見李秀成旗幟,方知武昌已陷,乃大驚。)
    (方欲退時,已為李昭壽所截,遂相與巷戰。)
    
    
327**時間: 地點:
    (少時賴文鴻一軍亦到,諸軍相繼而出,互相夾攻。)
    (陶恩培先為李昭壽擊殺,全軍皆降;總兵王國才知不能脫,亦自刎而死。)
    (賴文鴻下令招降王國才的人馬。)
    (當巷戰時,城中極為震動。)
    (及次早李昭壽、賴文鴻報捷,笑道)
李秀成:焉有城他已陷,猶未打聽清楚,即魯莽進城者乎?清國用此等人帶兵,安得不敗
    ?
    (當下重賞諸軍。)
    (以漢陽一地,清將既有多隆阿把守,又以都興阿由宜昌上駛,今胡林翼、官文
    (、李盂群又相繼赴漢陽,是漢陽清兵雲集,取之亦殊不易。)
    (乃令譚紹洸回軍。)
    (一面將收復武昌情形,報知金陵。)
    (以諸將此次戰事之中,以李昭壽先能取各郡,繼奪洪山,又斬巡撫陶恩培,遂
    (錄李昭壽為功首。)
    
    
328**時間: 地點:
    (自此李秀成益重視李昭壽:日則同食,夜則同榻,待以殊禮。)
譚紹洸:忠王之重李昭壽過矣!
李秀成:(含糊答道)昭壽驍勇善戰。每次出兵,當者皆潰,幾於戰無不勝,攻無不下,
    吾所以重之也。
譚紹洸:此人驍勇善戰,誠如忠王所言。然昭壽賦性剛愎,立心奸險,如魏武帝謂司馬懿
    ,所謂鷹視狼顧,後必生亂,不可不防之。切勿付以大權,否則恐為國大害矣。
    (李秀成聽罷默然。)
謂左右:(徐遣退乃向譚紹洸道)公固能識李昭壽者!特弟所以重之,亦不得已耳。
    (譚紹洸急問其故?)
李秀成:吾國自林鳳翔歿後,北進無期。今捻黨龔得樹、張洛行、苗沛霖等,以數十萬之
    眾,橫行於齊、魯、秦、晉、河朔之間,聲勢甚大。李昭壽與張洛行等為至交,
    吾欲藉昭壽聯絡捻黨,以牽制北方。待吾等撫定東南,即可以長驅大進耳!
譚紹洸:雖然如此,亦宜慎防其人。
李秀成:其兇暴叵測,吾固知之。吾待以恩遇,以結其心,必能為我用矣。
    (譚紹洸唯唯。)
    (時秀成正欲由湖北入河南長驅北進,乃令軍士修復武昌城垣。)
    (以武昌屢次被兵,居民太苦,即發賑居民。)
    (並令晏仲武領兵駐守洪山,以為武昌犄角。)
    (又令阻斷武漢河道,以防漢陽清兵;又令增修水師於妙河,以防清國水軍掩擊
    (。)
    (仍令譚紹洸領著重兵,與洪春魁、馮文炳鎮守武昌。)
    (佈置才畢,適燕王秦日綱馳到。)
秀 成:自黃文金被困於浦口,公久駐安慶,何以忽然至此?
秦日綱:黃文金為左宗棠所困,吾又以安徽多事,不敢稍離,今文金已回安慶矣。左宗棠
    軍勢極銳,清廷已有旨升他為候補四品京堂,襄辦皖南軍務。幸林啟榮由九江分
    兵,出其不意襲擊左軍,故文金得以脫險,今可以無事矣。我今奉天王之命,恐
    忠王攻武昌不下,故領兵來助。今已規復武昌,是何神速也!
    (秀成乃將攻取武昌計劃,向秦日綱細述。)
並下令:吾正欲北征,懼武昌兵力單薄,燕王到此,正合用著。就請以公本部大軍,巡視
    武昌附近,以防漢陽,兼保武昌。吾北征亦可以無後顧矣。
    (燕王秦日綱領諾。)
    (忽金陵有急報飛到:以清將德興阿方困揚州,賴劉官方設計死守,而和春、張
    (國梁兩路大兵,又合窺金陵。)
    (雖有洪仁發、洪仁達在金陵防守,但羅大綱、賴漢英屢與和春、張國梁交戰,
    (只互有勝敗,不能取勝。)
    (現清廷又以福建延郡道李鴻章,調署江蘇巡撫。)
    (李鴻章並借洋人的利炮,銳意進窺蘇常。)
    (故鎮江楊鎮清及溧水吉志元兩軍,俱不能移動。)
    (特請忠王先回金陵。)
    (待金陵穩固,然後由淮揚北進等語。)
李秀成:(歎道)局境如此,吾徒東奔西走耳。
    (乃先知照陳玉成,使由鄂北直進河南,而自以本部趕回金陵。)
    (一面令李昭壽領驍騎五千人,星夜趕赴揚州,以壯聲勢。)
    (秀成即領大兵,望金陵而去。)
    
    
329**時間: 地點:
    (且說英王陳玉成,兩目上有摺痕,清兵謂為「四眼狗」。)
    (鷙悍善戰,所向無敵。)
    (自縱橫皖鄂,撫定各郡之後,威聲大震。)
    (及得李秀成知照,即欲由鄂入沛,忽報清將勝保領本部人馬三萬人,並吉林馬
    (隊由皖北直趨鄂境,單攻陳玉成,以援武漢。)
    (原來勝保自破了林鳳翔之後,清廷即調他攻伐捻黨,及向榮敗死,武昌復為李
    (秀成所奪,官文、胡林翼俱敗,以東南震動,乃再調勝保南下。)
    (那勝保以在皖北時,屢為陳玉成所挫,方憤前敗,至是悉銳與陳玉成相爭。)
    (陳玉成聽得,恐勝保躡其後,遂暫緩進兵汴梁,先移兵馬單迎勝保交戰。)
    (方抵安徽,已與勝保一軍相遇。)
    (兩軍尚相離四十里,陳玉成相度地勢,先在八斗嶺屯營。)
    (那八斗嶺地勢崎險,峰巒拱伏,絕妙一個戰場。)
    (陳玉成踞之,以為大營;復在八斗嶺前後分紮各營,共連營數十里。)
    (軍中四萬人,號稱十萬。)
    (每夜置燈火,光氣燭天。)
    (諸將問其增燈火之故?)
陳玉成:勝保屢為吾軍所挫,其軍必怯,吾因其意而用之,故以軍勢懾之也。
    (諸將皆服其計。)
陳玉成:(復集諸將道)勝保此來,銳意與某決個雌雄:故以三萬之眾,再附以吉林馬隊
    ,眾寡與吾軍等耳!彼志在速戰,不借百里奔馳,吾紮於此以待之,已得以逸代
    勞之法。勝保到時,吾以前軍迎戰誘敵,而以後軍抄出擾之。吾窺便以大營進擊
    ,破勝保必矣。
    (遂令前軍驍將蒙得恩如此如此;又令後軍驍將林紹章如此如此。)
    (自與副將韋朝綱、洪容海,準備窺便進戰。)
    (時清將勝保,因欲直躡陳玉成,故日馳七八十里;聽得陳玉成駐軍八斗嶺,笑
    (道)
乃謂左:四眼狗必敗矣。彼知老守兵法,以為據高視下,勢如破竹,故屯於八斗嶺中。如
    馬謖窮守街亭,吾困之直如反掌耳。
    (忽報稱陳玉成屯兵八斗嶺,前後皆有連營,橫亙數十里。)
    (計點夜裡燈光,不下十萬人也。)
勝 保:此是虛張聲勢,不足俱也。
    (但勝保雖如此說,清軍已有震懼,勝保乃雜在前部親行窺探:終不明玉成所紮
    (營盤,是何用意?即與部將道)
勝 保:陳玉成前軍頗占地勢。但他連營數十里,後軍且距在嶺後,必呼應不靈,何以用
    軍。吾實是不明其意!今當以吾前軍並撥吉林馬隊之半,向彼前軍挑戰,先行試
    敵;吾留大營觀陳玉成動靜可也。
    (便令提督李若珠、副都統舒保兩軍先出,一聲吶喊而進。)
    (蒙得恩先得陳玉成之命,初猶不出,及陳玉成已知勝保調兵先進,卻先今後軍
    (橫繞而出,直攻勝保大營。)
    (待後軍既動,徐在大營將紅旗一舉,蒙得恩即率兵接戰。)
    (自辰至午,勝敗未分。)
    (蒙得恩遂約兵而退。)
    (清將李若珠、舒保,各奮力追趕。)
    (陳玉成在嶺上亦故作約兵退後之狀。)
    (勝保見前軍得手,正率大兵繼進,忽見陳玉成後軍已橫繞而出。)
    (勝保乃留本部窺看陳玉成,而令總兵勒阿及副都統恩布領右軍向陳玉成後軍交
    (戰。)
    (勝保居中,左右應援。)
    (兩軍喊殺連天。)
    
    
330**時間: 地點:
    (忽然陳玉成前後兩軍皆潰,陳玉成亦有逃狀,率大營奔至嶺後。)
    (勝保乃深信陳玉成真敗,即揮軍直進。)
    (陳玉成前後兩軍,皆受有密計:退兵時,沿途把財物拋擲。)
    (那勝保軍士見滿地皆玉成軍中遺下財物,乃紛紛爭取,隊伍全亂,勝保已知是
    (計:乃下令不得貪取財物,軍士那裡肯聽?只顧取財物,不顧敵軍。)
    (陳玉成知敵兵中計,又將紅旗一舉,前後兩軍一齊殺回。)
    (陳玉成又將大營分為兩路,左右截擊。)
    (清兵仍自爭取財物,絕不顧及戰事,被陳玉成人馬萬槍齊發,勝保軍士死傷不
    (計其數,因此大敗。)
    (玉成乃領兵直衝清營,要尋殺勝保。)
    (管教:屍橫遍野,英王方奏捷而歸;身陷孤城,良將又盡忠而去。)
    (要知勝保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二回 守六合溫紹原盡忠 戰許灣鮑春霆奏捷)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