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 至 第二九〇
281**時間: 地點:
(忽然懷慶西路烽火大起,善祿軍心驚俱亂竄,李開芳引軍殺回。)
(原來未攻城之先,李開芳先派小隊,偷過北門,然後詐敗。)
(卻從北門,舉起煙火,以驚清軍之心。)
(果然清軍驚亂,望後奔竄,互相踐踏。)
(李開芳殺了一陣,直逼懷慶城下。)
(提督善祿,繞城而走;都統西凌阿,落荒而逃。)
(懷慶遂下。)
(李開芳進了懷慶府,立即佈告各郡縣。)
(官文聽得消息,仰天歎道)
官 文:某欲長驅北上,躡林鳳翔之後,今懷慶已失,吾將安歸?
(便令退兵。)
(忽報吉文元兵大至,官文分兩翼死撞一陣,大敗而回。)
(吉文元也不迫趕,進兵懷慶,與李開芳會合。)
李開芳:(吉文元道)鳳翔留趙鎮元守衛輝,今趙鎮元已死;清將李雲龍,復舉清國旗號
,是衛輝復為清國有矣。不如先取衛輝。
李開芳:衛輝為進大名要道,得此可與鳳翔軍合。某如此如此,可以取衛輝也。
(便令軍士,銜枚疾走,由元村直抵新鄉。)
(衛輝守將總兵李雲龍,聽得天國兵至,急繕垣固守。)
(李開芳令軍士數百人,扮作居民,紛向衛輝逃難。)
(李雲龍見鄰邑告警,人民逃難,便令開城收納:初猶是居民赤手來奔,漸漸來
(者愈眾,或攜包裹;又漸漸箱篋累累,擁擠城門。)
(李雲龍急令守城檢搜行李。)
(誰想李開芳暗點軍士千人,直躡其後,所帶箱筐,都藏軍械。)
(聽得要檢搜行李,亂喊起來。)
(李雲龍情知有變,急欲閉上城門,不提防李開芳軍已到,進城內的乘勢殺了守
(城軍士,天國軍一擁而入。)
(李雲龍阻擋不住,死於亂軍之中。)
(管教:妙計成功,不費分毫之力;名城克復,大張撻伐之威。)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 李秀成出師鎮淮郡 林鳳翔敗走陷天津)
282**時間: 地點:
(話說李開芳,督兵擁入衛輝,知清將李雲龍已死,即安撫居民,一面捷報南京
(。)
(再與吉文元計議,知會林鳳翔,共議進兵之計。)
283**時間: 地點:
(當時林鳳翔知李開芳、吉文元已拔衛輝城,便進兵攻廣平府,並請李、吉二軍
(,會攻大名。)
(然後乘勝會合,以趨天津。)
(再從天津分三路,直上燕京。)
(主意既定,便欲即行。)
林鳳翔:(大將溫大賀道)清將憎王、桂良皆駐軍正定。今我軍連戰大捷,聲威大震,正
直直趨正定府。若能敗桂良一軍,則清人氣奪,我乘勢攻北京,留李、吉二軍分
攻各郡,阻截清人效應之兵,大勢不難定也。其趨天津,勢反孤矣。且僧王與桂
良在前,勝保在後,我居其中,腹背受敵。倘有差失,干係非輕,願將軍防之。
朱錫琨:(亦道)能固守以待忠王兵至,固是上策;即不然,老將軍縱橫五、六省,所向
無敵,豈懼桂良一孺子?兵法在攻其要著,若捨正定,而下廣平,恐憎王、桂良
反躡吾後矣。
林鳳翔:吾豈懼桂良?不過吾軍以糧食為慮,若趨天津,則轉運較易耳。
溫大賀:連戰以來,一路因糧於敵;仁義之師,所至都有供應,何忽以糧食為憂?吾自從
軍以來,跟隨錢軍師,所到盡行指教。今不求制人,而反求受制於人,是絕路也
。豈復能戰乎?
(當下紛紛談論。)
(林鳳翔陰有悔意。)
(忽報洪天王有使命至,鳳翔急命引入,則天王以鳳翔每立大功,加封鳳翔為威
(王;又封李開芳為毅王;並封吉文元為順王。)
(其餘各級,皆有升賞。)
(鳳翔既得王位,進兵之念益急。)
鳳 翔:(顧謂左右道)大丈夫得遇明主,委以重權,隆以大位,馬革裹屍,亦分內事。
鳳 翔:(復問來使,忠王在金陵作何舉動?來使道)忠王定江蘇,近一月矣!現在徵集
常鎮各軍,大舉北上。想以老將軍之勇,濟以忠王之能,北京不難定也。
(時曾立昌、溫大賀,在旁聽得忠王北上,皆喜形於色。)
(鳳翔見此情景,遂疑左右以己之能,不及忠王;且以為若非忠王,即不能定北
(京者。)
(心中已自不平。)
(遂遣來使回南京。)
並 囑:煩足下為某致語天王:不消一月,准延天王至北京高坐也。
(來使聽罷,自然盛稱,林鳳翔益自滿,來使去後,便下令進攻廣平府。)
(曾立昌、溫大賀一齊苦諫,鳳翔只是不從。)
(謂曾、溫兩人道)
溫大賀:以吾治兵多年,經事不少,諸君何多慮也?
(方爭論間,朱錫琨疾趨而入,諫道)
朱錫琨:昔忠王下江蘇,先取江陰,以阻向榮救兵;今將軍用何法以阻勝保,不要吾後也
?
林鳳翔:且兵之道,各有不同。吾昔在新疆行伍,久經陣戰,此時李秀成,尚在乳哺中耳
。諸君何遽視吾不如秀成也?
(原來鳳翔平日,見李秀成年少,頗不服李秀成;故每欲爭功,圖出秀成之上。
()
(今聞朱錫琨之言,如何不怒?便令大軍望廣平府進發。)
曾立昌:(軍行時復進道)以將軍之威,何攻不克!但臨事而懼,計不如出以萬全。請令
分一軍,弟當力趨正定,以牽制僧格林沁,亦可備緩急。
林鳳翔:足下誠多慮,然亦可以不必。我由廣平沿大名趨天津,彼將挾全軍,與我迎敵,
猶恐不足,彼亦豈能另行分軍耶?
(曾立昌仍復固爭,林鳳翔不得已,便使曾立昌領軍三千人,駐守臨名。)
(餘外朱錫琨、溫大賀皆隨林鳳翔,望廣平而去。)
(按下慢表。)
284**時間: 地點:
(且說李秀成,自克江蘇,回金陵,本意與林鳳翔會合,然後北上。)
(休兵一月,正擬調集合軍起程,忽見一月之間,林鳳翔十餘次捷報,以為他雖
(不從令聽候,然由安徽入河南,攻山西,未必便攻北京。)
(後來見他已克潞城趨臨名關,乃大驚道)
曾立昌:林鳳翔竟入直隸矣!其志必以得北京為榮。奈北京為清人根據之地,勢必以重力
把守;鳳翔雖勇,若清人堅守,以疲我兵力,則鳳翔坐困矣,焉有不敗乎?
(遂趨朝謁見天王。)
告 以:鳳翔擅趨直隸,吾甚憂之。
(天王見林鳳翔連戰皆捷,勢如破竹,以為未必便敗。)
李秀成:(爭道)兵法豈有孤軍深入,而能長勝乎?必敗無疑矣!鳳翔一敗,銳氣喪盡,
南方必多事,恐大局從此去也。
(說罷淚涕不止。)
天 王:然則何如?
李秀成:向使林鳳翔暫緩北上,自是萬幸;蓋非全力,不足以撼北京也。且兵未有久戰不
疲者。今林鳳翔橫行五省,大小數十戰,譬如強弩之未,勢不能芽魯縞,況北京
乎?吾自江蘇回,必令休兵者,蓋以此耳。某本意由河南北趨,則黃河易渡,然
恐不及矣。今惟有出師,由淮地直走山東,或者勝保以有後顧,而不盡其兵力耳
,但山東黃河難汲,若被勝保窺破,則彼將全軍長驅北還,以邀林鳳翔之後,而
我師無用矣。
天 王:事已至此,賢弟姑為之。
(天王雖如此說,心下究不信林鳳翔便敗也。)
(當下李秀成點視各軍,取齊共五萬人,並令軍中倍增旗幟,以壯聲勢。)
(分為二十五軍:每軍二千人,仍以洪仁發為先鋒;召回羅大綱為副將;大將許
(宗揚、賴文鴻同行。)
(餘外部將二十餘員,一路旌旗蔽野,戈戟如林,由揚州望淮郡進發。)
(軍行時,先出檄文一道:大漢天國太平六年,大將軍忠王李,為佈告天下:自
(昔昆陽纘緒,漢業因以重光;靈武中興,唐祚因茲不墜。)
(蓋撥亂方能反正,伐罪所以弔民也。)
(今滿清當滅,皇族當興;合久必分,亂極思治,此其時矣!自滿人踞我神京,
(虐我黎庶,朝中文武權重者,皆歸旗滿之人;外省職員屍位者,無非貪殘之輩
(。)
(逞其狐狸之性,害及生民;肆其狼虎之成,毒貽閭裡。)
(橫捕強剝,害善欺良,我民際此,聊生何賴?是以我朝聖神文武天王陛下,心
(懷怛惻,志切焦勞:求復宗祖之山河,力拯國民於水火。)
(自義旗一舉,四海同歸。)
(一人不准妄傷,一物不准妄搶,故天下響應,東南底平。)
(革其左社之非,復其衣冠之舊。)
(本帥深體天王陛下之意,大舉北伐,恢復中原,保護人民,掃除妖孽。)
(問其累世猾夏之罪,成我大漢一統之體。)
(發政施仁,賞功伐罪,凡爾村鄉市鎮,不用驚惶;士農工商,各安本業。)
(效力者論功行賞,國家自有常規;助敵者厥罪當誅,軍律斷無輕恕。)
(此檄!)
(這道檄文既出,遠近皆仰忠王李秀成之名,莫不革食迎師,貲助軍費。)
(秀成申明號令:所過秋毫無犯,直抵淮郡,降附已有十餘州縣。)
(忽有李文祥,領義勇數百人來歸,秀成嘉之,使為後軍。)
許宗揚:李文祥忽然以兵來降,未知其心何若,元帥何以信之?
秀 成:不必問其心之何若,然附順除逆,人之恒情也。且吾示之以威,結之以恩,彼亦
為我用矣。
(左右皆歎服。)
(秀成既至淮上,勝保聞之)
謂左右:秀成此行,無能為矣。
(左右問其何故?)
勝 保:彼欲出師,以為林鳳翔聲援也。若轉入河南,則曠日持久;若直趨山東,彼豈能
飛渡黃河那?即全軍北還,亦無憂也。
(說罷便令人打聽林鳳翔消息,以起兵截之。)
285**時間: 地點:
(且說林鳳翔起兵攻廣平府,訥爾經額棄城而遁,鳳翔但然入城,左右皆賀功。
()
(林鳳翔手綽白鬚,顧謂左右道)
林鳳翔:此未足賀也!諸君皆以某不如秀成;吾將入燕京,獲虜酋懸首市街,與天王作太
平宴,一洗諸君小視老夫之恥。
(說罷洋洋自得,左右皆不敢復言。)
(林鳳翔即令攻大名府。)
(時滿守將領軍侍衛內大臣默特、貝子德勒克,領旗軍二萬,守大名。)
(聽得林鳳翔兵至,忙著籌畫防守。)
(誰想清軍皆畏林鳳翔威名,面面相覷。)
(默特深以為慮。)
(忽報勝保有文書至,默特拆開一看,卻道是)
勝 保:大名一府,能守則守之;不能則待吾軍至,當與僧王三路會合以圖之可也。
(默特聽罷,知勝保大軍將到,欲分軍一萬屯城外,以為聲援,那林鳳翔亦慮默
(特分軍,內外相援,難於攻擊,先把大名圍定。)
(次日李開芳、吉文元,兩軍俱至。)
(清軍愈懼,往往縋出城外逃竄。)
(林鳳翔知其軍無鬥志,與李開芳、吉文元乘勢攻城。)
(吉軍先攻下南門。)
(默特與貝子德勒克,領軍望北而逃。)
(林鳳翔既進大名府,傳檄州具,紛紛來附,聲勢大震。)
李開芳:吾軍驟至,如迅雷不及掩耳,當乘勢逼清軍,無使徐為之備也。
(林鳳翔以為然,便與豐開芳分兩路而進。)
(議定林鳳翔由巨鹿趨冀州,入河間府;李開芳由寺莊趨景州,過新橋,沿磚流
(鎮而進,會攻天津。)
(並以吉文元為李軍前導。)
(林鳳翔又以已軍久戰,李開芳實為生力軍,故令李軍先發。)
(時李開芳一軍,久蓄精銳,又得吉文元先導,故勢如破竹。)
(所過清國官弁,無不降附,李開芳皆撫慰之,用力嚮導,故所至披靡。)
(十餘日內,已抵靜海,又與吉文元軍互相犄角,安排攻取天津。)
(便令古文元阻截北路,以防清軍救應之兵。)
(時林鳳翔已由巨鹿過了冀州,將抵河間府,各州縣聽得林鳳翔名字,小兒不敢
(夜啼,清國官吏紛紛投順。)
(林鳳翔既進河間府城,得白銀三十餘萬,糧食無數,軍心大慰。)
鳳 翔:(謂左右道)吾若聽曾立昌之言,直趨保定,勝負固不敢知,且安得士馬飽騰如
今日耶?
(遂議定次日進兵。)
(是夜宿於河間府衙。)
(忽朦朧間見當天一輪紅日,墜落營中,投而復起;忽然紅日不見,但見水勢滔
(滔,淹沒城池,所有山林城市,盡成澤國,人民淹沒,不計其數。)
(猛然驚醒,卻是南柯一夢。)
(忙出帳外一看,只見明月當中,別無聲息,心甚詫異。)
(次早許宗揚、溫大賀皆入帳請令。)
(鳳翔告以夢兆,並使參測,是何吉凶?)
許宗揚:紅日當天,自是吉兆;然洪水為患,淹沒城池,其凶甚矣。老將軍當防之。
鳳 翔:(歎道)大丈夫遇明主,委以重權,封王拜相,恩遇極矣!今夢兆先吉後凶,或
者京城破後,而吾身不免耳。然亡一身,而有功於國家,使千秋下竹帛流芳,願
亦足矣,吾何懼哉!
(即發令溫、許二將,與李、吉二軍會合,進攻天津。)
(溫、許二人退後,那謂許宗揚道)
溫大賀:此夢不應則已,應則凶實甚。
(許宗揚叩其故?)
溫大賀:日雖吉象,然墜於地下,恐非佳兆;況有洪水為患哉?
許宗揚:吾一時見不及此,當為老將軍復言之。
(說罷遂同至帳裡。)
(鳳翔見他兩人復回,便問以何意?許宗揚以溫大賀之言對,並請暫緩進兵。)
鳳 翔:(適部將李文祥在旁答道)洪水淹沒城市山林,或應在老將軍之殺僧格林沁也!
(各人紛紛爭辯。)
鳳 翔:大丈夫縱橫天下,安可因一夢而阻其志氣乎?吾意決矣!君等請勿多言,當速進
兵。
(各人不敢違令,遂分三面攻天津。)
(清國守將陳大林、劉邦盛,料敵不過,棄城而遁。)
(林鳳翔遂進了天津府。)
(安民既定,便今吉文元,領軍由靜海進三角池,由豐台攻北京;以李開芳由和
(合而進,林鳳翔由河西務進通州,以會攻北京。)
(分兵既定,大軍剋日起程。)
(日時咸豐旁見天國兵已克天津,指日北上,京城大震,便欲遁歸熱河;又因京
(城富戶,避走一空,人心更加震動,急調僧王堵守京城東南兩路。)
(時貝子勒德克及默特兩人,已領敗殘人馬回京。)
(僧王陸續收拾,隸歸本部,統共清兵五六萬人,因此軍聲復震。)
(復令桂良由保定回屯新城,為左右聲援。)
(時咸豐帝已拿訥爾經額回京逮問,再調德泰統九門步軍,鎮守通州。)
(安排既定,適吉文元由靜海進兵,打聽得桂良已住新城,恐被桂良邀截後路,
(不敢遽進。)
(林鳳翔聽得這點消息,轉令吉文元獨當桂良;自己先攻僧王,而改以李開芳望
(通州進發。)
林鳳翔:(忽流星馬飛報軍事)勝保領本軍兼統琦善舊部,共五萬人馬,已渡黃河望北而
來。
(林鳳翔聽得,覺如是則前後受困,心上已怯了一半。)
(仍是鎮住軍心,只顧前進。)
(叵耐勝保北上之說,傳佈軍中,皆以清軍前後共十餘萬,莫不以腹背受敵為慮
(。)
勝 保:(大將朱錫琨入帳告道)軍心已動,恐不能戰矣!不如回軍大名府,較為穩便。
林鳳翔:陣上全憑作氣。我軍銳氣而來,一旦退後,軍心一搖,且清兵將紛躡吾後矣。
朱錫琨:北伐之軍,關係甚重;倘有差失,南方根本亦恐搖動也。
(林鳳翔聽罷,躊躇莫決。)
(忽又報清兵僧王,領大隊由豐台而下。)
鳳 翔:此時更不可逃的。
(便張兩翼而待:以溫大賀在左,朱錫琨在右,分撥甫定,正欲使李開芳北進,
(誰想勝保已疾趨而來。)
(時李秀成方下兗州,直趨濟南,滿意望勝保回救;不料勝保深知秀成不能遽渡
(黃河。)
勝 保:(左右皆勸勝保回軍)北京一地,重於山東;山東失猶可為,北京若失,大局去
矣。乘此林鳳翔被困之時,休令縱去也。
(遂走天津。)
(當下李開芳知勝保已到,便欲出戰。)
(忽聽得僧王先令默特領萬人下天津,以應勝保。)
李開芳:坐據天津,是徒自困耳。
(遂督兵出城外。)
(恰值勝保兵至,李開芳部下兵士,既知默特南下,又見勝保北來,軍心大亂。
()
(李開芳大驚,先令前鋒與勝保接戰,因軍心既搖,不免失利。)
(李開芳料敵不過,遂領兵望高唐而逃。)
(只有林鳳翔、吉文元兩路與清軍對敵。)
(林鳳翔令吉文元迎勝保,自領軍與僧王會戰。)
林鳳翔:(更矚咐吉文元道)我兩人至此,惟有死戰。若先能破其一軍,則大勢尚可為也
。
(吉文元揮淚而別。)
(林、吉兩人分軍甫定,吉文元直望天津而下,正迎著勝保兵至,吉文元不能成
(陣,急傳令混戰。)
(怎耐軍懷怯志,清將桂良見吉軍移動,又疾趨下來。)
(吉文元只顧前進,力衝勝保陣前。)
(這時勝保軍見吉文元來勢太猛,令軍士壓住陣腳,暫不出戰,只用槍轟擊。)
(吉文元肩上早著一顆彈子,翻身落馬,軍士益亂。)
(勝保乘勢進兵,吉軍被殺者,不知其數。)
(清將因憤恨屢次大敗,皆以殺天國為甘心,因此當者便死。)
(又被桂良兵到,前後受敵,不能得脫,有欲伏地請降的,卻被身首分離,真是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屍首堆積,慘不忍睹。)
(清軍踐踏屍身而進。)
(數日之間,臭聞數裡,清軍亦置之不顧。)
(勝保只顧與桂良,合軍來截林鳳翔。)
(時林鳳翔聞得桂良南下,又被僧王牽住,不能要截桂軍,早慮吉軍必敗。)
286**時間: 地點:
(此時已無可如何,欲退兵時,不想勝保軍倍道而行,如風馳電閃,僧格林沁是
(時亦進兵直攻林鳳翔。)
(論起那林鳳翔,身經百戰,本未曾逢過敵手。)
(奈是軍心搖亂,皆無鬥志;又聽得吉軍大敗,吉文元已死,軍士知不能復勝,
(皆欲遁去,林鳳翔不能阻止。)
(單是溫大賀,平日治軍有方,軍心皆樂為用,故溫軍絕少動。)
(是時溫大賀見林鳳翔方寸己亂,遂進道)
溫大賀:為今之計,只有分軍之法:各當一面,鼓勵三軍;或者死裡求生,不然恐皆坐斃
矣。
鳳 翔:吾亦計及此,但恐分軍不及耳。
溫大賀:除此亦別無他策,請試為之。
(鳳翔稱是。)
(溫大賀出,私謂朱錫琨道)
溫大賀:今日局面,全因事不早決:若退軍則早退軍,分軍則早分軍,當不至於此。
朱錫琨:足下寧未知耶?林威王百戰百勝,胸中已無清人矣!故不以為意,致有今日耳。
(言罷相與太息。)
(當下林鳳翔決意分軍:令朱錫琨敵勝保;令李文祥敵桂良;令溫大賀敵默特,
(自與諸將來戰僧王。)
(分撥已定,溫大賀先進,正迎默特一軍。)
溫大賀:(傳令軍士道)置之死地而後復生,成敗在此一舉。某願與諸軍士同生死,斷不
負諸兄弟也。
(軍士聞之,皆飲淚鼓噪而進,皆一以當百,默軍不能抵禦。)
(溫大賀一馬當先,舉槍向定默特轟去。)
(默特中槍落馬,清軍不能相顧,大敗而逃。)
(溫大賀乘殺了一陣。)
(忽東北下鼓角大震,一枝人馬殺到,乃清將貝子勒德克也。)
(擋了溫大賀一陣,救出默軍無數。)
(溫大賀不敢窮追,收軍使回。)
287**時間: 地點:
(自此勝了一陣,軍心稍定。)
(林鳳翔就乘一點銳氣,反攻僧王。)
(僧軍不知鳳翔驟至,頗受損害。)
(可惜林鳳翔雖勇,時已眾寡不敵。)
(況清國不時增兵,四面密布,僧王又或戰或不戰,以疲鳳翔軍力。)
(林鳳翔已知是計,便令溫大賀復取天津,以為駐地。)
288**時間: 地點:
(當時溫大賀與士卒同甘苦。)
(有功必賞,凡有貲財,皆以獎賞;軍士受傷的,必親自慰問,指點醫藥,軍士
(皆以感激。)
(部下六千人,莫不視溫大賀如父兄。)
(聞得取天津之令,皆踴躍而從。)
(時勝保正與朱錫琨相待,不料天國兵再下,故李開芳去後,清人雖得回天津,
(亦無守備。)
(溫大賀聽得天津尚空虛,急領軍士銜枚夜走,倍道直攻天津。)
(時天津城清兵既少,不敢守扼,即棄城遁,大賀一鼓而下,因此復據了天津。
()
(差人報知林鳳翔。)
(鳳翔大喜。)
(立即留軍一半在後,自領一半在前,先回天津而去。)
(管教:虎將雄心,徒歎渡河未果;蛟龍失勢,頓教淺水難飛。)
(要知林威王能否脫出天津?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 完大節三將歸神 拔九江天王用武)
289**時間: 地點:
(話說威王林鳳翔,因溫大賀復拔天津,遂領軍一半,逕奔天津城駐紮;餘外的
(也都退到天津附近。)
(只有朱錫琨所領人馬與勝保相持。)
(鳳翔知外應已絕,李開芳已退,恐朱錫琨不能與勝保持久。)
(僧王、桂良,默特三軍,必相繼南下,同守孤城,亦非長策。)
(便令溫大賀守天津,自領本軍在城外駐紮,以為犄角之勢。)
溫大賀:軍心已亂,孤城必難久守,不如老將軍仍守城,待某殺奔高唐,向李開芳催取救
兵,較為上策,不然大局去矣。
鳳 翔:吾匹馬縱橫天下,豈俱僧格林沁乎?李開芳退兵,心已怯矣!安能望來救援?
溫大賀:彼見老將軍不退,不甘同敗,故先至高唐,非心怯也。休戚相關,豈有不救之理
?況大河南北相隔,除此更無外援矣。
林鳳翔:吾乘夜往劫清寨何如?
溫大賀:僧王連日不戰,不過欲疲吾兵,以乘我敝,自然步步提防。若往劫寨,必中其計
:清軍連營數十里,號炮一動,各軍齊至,恐項羽復生,亦難為力也。
鳳 翔:兄弟如此多疑,何以用兵?
溫大賀:某非疑慮,誠以事勢不可為耳。今幸有此天津一城,若能催取救兵,更令曾立昌
由正定進兵,以躡桂良之後,勝負固未可知。否則吾輩亦不知死所矣!
林鳳翔:(歎道)吾豈不知?只恐行之已不及,劫營之計,亦如孤注之擲耳。
(便不聽溫大賀之言,準備前往劫寨。)
(不意清將僧格林沁,先已準備。)
(約到三更時分,林鳳翔選慣戰兵士千人,銜枚疾走,以大軍後繼,直趨僧王大
(營。)
(遠地見僧營殊無燈火,心中甚疑。)
(但念此役,為死裡求生,只要僥悻一勝,便穩住軍心。)
(疾督馳進,忽聞一聲號炮響動,各路伏兵齊出,槍聲亂發,都向林鳳翔軍中擊
(來。)
(林軍又無燈火,直無從還槍,林鳳翔因此大敗。)
(鳳翔急令退兵,死了好些人馬。)
鳳 翔:(歎道)果不出大賀所料。
(便收拾人馬擬退,與朱錫琨合兵。)
(時勝保已緊逼朱營。)
(朱錫琨已知不敵,欲進戰,又恐無濟,適李文祥軍至。)
朱錫琨:(說道)威王因劫營而敗,今以餘兵牽制桂良,特令某到此來助將軍。
(朱錫琨至此,知道林軍又敗,不免仰天流涕,又見李文祥已至,便令乘勢與勝
(保開仗。)
(不料桂良知鳳翔不能復振,卻留軍一半,牽住鳳翔;卻自領半軍來助勝保。)
(正在混戰之間,朱營軍無鬥志,大為失利,軍士復有逃竄。)
(勝保乘勢大進,李文祥抵敵不住,朱錫琨更被困垓心,不能得脫。)
(料知再無生路,又懼被擒受辱,乃歎道)
朱錫琨:吾為漢臣,當為漢鬼。
(遂拔短槍自擊,登時氣絕。)
(左右見朱錫琨已死,逃的逃,降的降,一時散盡。)
(勝保隨分軍:使提督成祿並副都統托陵,領五千人,並降兵,會同僧王,攻林
(鳳翔;自領本軍分三路望高唐進發,單迎李開芳,以阻天國人馬救應。)
(是時四面八方,皆是清兵。)
(天津一城,反困垓心。)
(溫大賀見軍心雖固,糧食漸盡;又無別處可以轉運,即發城內太平倉庫,分給
(林鳳翔,怎奈外運不通。)
(林鳳翔既不敢進攻清兵,而僧王及各路清兵,又或戰或不戰,以待林軍坐斃。
()
(溫大賀深知其意,便出城對林鳳翔道)
溫大賀:今四面皆是清兵,以敗殘饑餓之卒,孫、吳復生,亦難為力。不如冒險而進,或
冀萬一得脫重圍;即不然,亦當與清軍拚個死活,不宜待斃也。
林鳳翔:(歎道)兄弟所見甚是。惜某不早聽良言,以至於此。今日惟有決一死戰耳。
(說罷便欲反攻清軍,順道望西而逃。)
(忽一支敗殘人馬奔到,乃李文祥也。)
(林鳳翔方知朱錫琨已敗死軍中,不禁心膽俱裂。)
李文祥:(哭道)敵將將至矣,望元帥速作區處。
(林鳳翔便令部將王邦瑞在前,李文祥在後,自己居中,直望清軍殺來。)
(誰想清將提督成祿,副都統托陵,兩路已到。)
(王邦瑞督率軍士奮戰。)
鳳 翔:(更下令道)清將草營人命,逢者便殺,無准降者,望各兄弟死裡求生。
(軍士聽得,人人奮勇。)
(清提督成祿,副都統托陵,兩軍倒退後而走。)
(鳳翔更鼓勵三軍直進,槍聲齊發。)
(副都統托陵先死於亂軍之中。)
(天國人馬正自得手,忽北路上喊聲大震,鼓角亂鳴,僧格林沁大隊人馬,已經
(殺到。)
(清提督成祿又引兵死命殺回,反把鳳翔人馬困在垓心。)
鳳 翔:(謂左右道)僧格林沁人馬眾多,且蓄銳已久,宜督率三軍,只顧向前殺退成祿
,直透重圍可也。
(左右得令,仍屬奮力前追。)
(怎奈軍士久戰力疲,且又眾寡不敵!鳳翔左腿上已中著一顆彈子,仍奮力督戰
(,殺至靜海地面,人困馬乏。)
(時清將桂良,雖駐豐台、聽得天津復失,亦領軍沿三角池而下,僧軍亦已追至
(。)
(鳳翔四面受敵,便欲再戰。)
鳳 翔:(王邦瑞哭道)人雖不困,馬亦乏矣。
(鳳翔仰天長歎。)
(正在危急之際,忽然清將桂良一軍,紛紛退後,望東北而逃。)
(鳳翔不知何故?原來天國大將曾立昌,會同黃隆才,已由正定進兵,直躡桂良
(之後。)
(桂良不意其猝至,因此大敗。)
(林鳳翔大喜,正欲領軍改向西北而行,誰想王邦瑞已先中了一顆彈子,落馬而
(死。)
(清將成祿,又復殺到,天國人馬一齊嘩噪起來,桂良亦回軍,與曾立昌死戰。
()
(鳳翔料不能殺出,只得回軍。)
(這時僧格林沁軍已漫山遍野而來。)
(天國軍士已氣喘聲嘶,不能接戰。)
鳳 翔:(歎道)吾今死於此地矣!何天之不祐漢也!
李文祥:三軍之勇怯,繫於主帥。願老將軍毋出此言。
鳳 翔:既敗成祿之軍,又得曾立昌之救,終不能透出重圍,復何望乎?
鳳 翔:(說罷便下馬,略憩片時,復謂李文祥道)為將者得死沙場,固亦幸事;況吾視
死如歸,所憂者,以一時之誤,致國家挫動銳氣耳!
李文祥:老將軍的結束,為敵人注視,萬箭之下,恐難逃去;不如以某結束如老將軍,偽
為老將軍也者,以替一死。請老將軍速微服改裝,雜在軍中逃出。再請雄師,以
雪此恨。
鳳 翔:忠義如兄弟,老夫銘感矣!然以不聽言,一時好勝,致誤事機,罪將何逃?某死
遲矣!
(李文祥聽罷,仍復固請不已。)
鳳 翔:某縱偷生回去,有何面目,見天王與李秀成乎?
李文祥:以老將軍之才勇,倘自輕如此,是國家損一棟樑,甚可惜也。
鳳 翔:我國人才尚多,老夫年逾六旬,譬如風前之燭,光亮幾時?留亦何用!汝勿多言
,吾意決矣!
(說罷,清兵喊聲慚近,鳳翔復整束上馬,志在衝進敵軍,殺一敵將而甘心。)
(忽一騎馬奔到,乃天國指揮使吳永勝也!見了氣喘報道)
鳳 翔:曾立昌一路救兵,已被默特、桂良合兵殺敗去了。
鳳 翔:(歎道)接應亦絕矣,此天亡我也!
(遂不復顧。)
(正待領親軍進戰時,清兵已殺到:左是桂良,右是默特,勢如潮湧。)
(林鳳翔大叫一聲,衝進默特軍中,萬槍齊發。)
(清將默特先已中槍斃命。)
(林鳳翔復奮進,軍士皆以清將殘酷,恐降亦被殺;故欲死裡求生,個個奮勇。
()
(默特軍士,見主將已死,皆無鬥志。)
(鳳翔殺了一陣,斬首三千餘級;桂良又被李文祥牽制,不能相救,這一戰實出
(鳳翔意外。)
(不提防僧格林沁軍到,鳳翔部下數日苦戰,死傷既眾,只存五千餘人,那裡敵
(得僧王?因復大敗。)
(鳳翔逃至一個小山上,見敵兵漸聚,把小山團團圍住,料不能脫,遂拔劍自刎
(而薨,亡年六十五歲。)
(可憐天國一員勇將,以一時好勝,竟喪在這裡。)
(後之為將者,可不戒哉!後人有詩歎道:
( 林王名字震京師,嚇煞燕齊眾小兒。)
(山嶽元靈摧上將,沙場有幸裹遺屍。)
(渡河未果星先墜,拔地空悲馬不馳。)
(十載神威今已矣,英雄猶說漢家儀。)
(時天國王探花,又有古風一篇,單道林鳳翔北伐的:
( 君不見精神矍鑠老元戎,雄師廿六出淮中。)
(縱橫湘鄂皖豫燕齊晉,吁嗟敵手猶難逢!揚州一戰敵氣奪,廿四橋頭飛英風。
()
(對善勝保如鼠竄,鐵騎驍將為先鋒。)
(先聲奪人九日下十郡,先平淮皖臨開封。)
(旌旗直指山西去,揮軍大戰臨名裡:堂堂額相西走復奔東,出奇制勝古無侶。
()
(大軍轉折下河間,進如潮湧當之死。)
(既定河間及大名,清兵望風齊披靡。)
(望風先驚林威王,增兵況有李開芳;吉公文元智復勇,三軍會合奮鷹揚。)
(王師所至毫無犯,壺漿簞食來歸降。)
(苟不降,勢莫當:前驅自有溫大賀;後勁猶留曾立昌。)
(將軍百戰真無敵,呵氣直吞僧郡王;桂良畏縮觀壁上。)
(威王馬首馳東向:雄軍直抵天津城,投鞭先斷西河浪;兒童聞之不夜啼,徒見
(清廷面面相覷望。)
(方期恢復我神京,何期天不祚皇漢!事敗垂成寧不哀,星沉遂折棟樑材。)
(僧王人馬從北下,梟雄勝保相南來;威王見之殊不屈,摧鋒陷陣仍突衝。)
(忠臣報國拚捐軀,英雄視死如歸日。)
(臨危猶復拔天津,默特難逃命已畢。)
(直如猛虎入羊群,桂良成祿紛逃奔。)
(無如眾寡終不敵,豈戰之罪不如人!一劍自能存節義,丈夫豈忍辱其身。)
(吁嗟乎,丈夫豈忍辱其身!昊天不敕遺一老,皇漢不幸失將軍。)
(頭顱雖斷心不死,英魂猶繞大河濱。)
(時天國太平六年八月十六日。)
(威王林鳳翔既殉國難,清郡王僧格林沁,見從前殺戮過甚,今天國人心寧死不
(降,因此變了一計:下令降的免死。)
(所以林軍除死傷逃竄的,都降清軍去了。)
(李文祥被困在軍中,知林鳳翔已死,遂微服雜在亂軍中,落荒而逃;時曾立昌
(亦已兵敗,率敗殘人馬,奔至巨鹿。)
(故文祥逕奔鉅鹿而來。)
(僧王盡降其眾。)
(僧王又恨林鳳翔屢敗清軍,前後殺清國大小將校百餘員,兵士死傷數萬。)
(今聞他自盡,便令戮其屍。)
(世之相傳僧王生擒林鳳翔,不過清官欺騙清廷,冀邀重賞,實無其事也。)
(話休絮煩。)
290**時間: 地點:
(且說溫大賀,在天津城內,滿望鳳翔殺出重圍,與李開芳合,因此死守城裡,
(專待救兵。)
(忽見清兵蜂擁殺回,驚道)
溫大賀:噫,威王敗死矣!
謂左右:將軍何以知之?
溫大賀:如威王能殺出重圍,清兵必直追去;今卻整兵殺回,顯已大敗吾軍矣。吾軍一敗
,威王斷不偷生也!
(左右聽了猶未深信。)
(不多時,清軍已壓至城前:僧王居中,左有桂良,右有勒德克。)
(耀武揚成,將威王頭顱高豎,以恐嚇天國軍心。)
(溫大賀見了,大叫一聲,氣倒城樓上,左右急救起,便欲鳴炮亂擊清兵,以泄
(威王之恨。)
溫大賀:(急止之道)孤城斷不能久守,徒傷人命耳!
謂左右:(驚道)將軍豈欲降耶?
溫大賀:非也!軍士皆可降,惟某不可降耳。
(說罷,便回府署修書一封留下,勸僧格林沁勿亂殺百姓。)
(寫罷轉入後堂,久不見出。)
(左右急入看時,已見大賀直挺挺的掛在樑上,左右嚇了一跳。)
(急上前撫之,已氣絕多時了。)
(後人有詩贊道:
( 義隊興江漢,將軍勇冠時。)
(南淮驚戰略,北伐策戎機。)
(屢捷稱良將,多謀確可兒。)
(英雄殉國難,大節古來稀!)
(左右即將溫大賀屍身,解了下來,草草營葬畢,兵士知大賀已死,莫不垂淚,
(皆欲與城俱碎。)
(只溫大賀臨終時,亦知孤城難以久守,只遺書勸僧王,勿妄殺百姓而已。)
(左右便舉白旗,聽清兵進城。)
(左右急把溫大賀遺書送到僧王帳裡。)
僧 王:(歎道)溫公忠義之士,吾亦為之感動矣!
(即傳令勿驚百姓。)
(僧王進城後,便欲將天國投降將校奏獎,以勉將來,惟皆辭不受。)
僧 王:(復歎道)此所謂不忘故主也。
(是時僧王既復取了天津,依次痛治昔日投降的各郡縣官吏,以至紛紛逃走。)
(後來清廷恐人心氣憤,更相逼為天國助力,始降旨免罪,此是後話不提。)
(巨說僧格林沁,既勝了林鳳翔,一面表奏清廷,便率兵望西南而下:要與勝保
(會合來攻李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