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一  至  第七四〇

731**時間: 地點:
    (明日,法人見其旗,不知此兵何處來也,當奪回四堵、五堵各地。)
顧左右:(和約定,左忽咄咄自語)今日大喜事,速張燈懸彩。
    (將軍、總督以為有喜事,相率入賀)
將 軍:今日賀中堂,中堂是何喜事?
總 督:大喜事都不知,未免時局太不關心。我昨日以滅法人露布入告矣。
    (將軍、總督退。)
    (使人出視和約,氣急而戰,不能成讀)
太 息:閻中堂為全國清議所歸,奈何亦傅會和約。
大聲呼:(然猶不時連聲呼)訶訶,出隊出隊。
    (顛而嘔血,遂薨。)
    (戍卒以髮辮歸)
    (法、越之役,朝命鮑超、岑毓英、馮子材、劉銘傳諸帥分道出防。)
    
    
732**時間: 地點:
    (未幾議和,而以水土不習感受煙瘴而死者纍纍皆是,及撤戍,皆棄其尸,歸其
    (辮,辮係姓名籍貫,將為招魂之葬。)
大聲呼:(岑於其臨行也,設醮祭之,題一聯於醮壇云)是誰浩劫催成,馬革分歸,蟲沙
    競化,更摧殘瘴雨蠻煙,試回看越裳殄瘁,漢幟蒼茫,這無限國殤,各向天涯遙
    布奠;何處巫陽招得,關門月黑,塞上雲昏,盡淹滯忠魂義魄,倘他時三界輪迴
    ,九幽度脫,願都為壯士,重來邊塞愾同仇。
    (左寶貴陣亡平壤)
    (光緒甲午中、日之役,五月,總兵左寶貴提師五千人援朝鮮,次平壤,日本出
    (我不意,驟進。)
    (寶貴探知,請提督葉志超會師助戰,志超謝之,寶貴怒。)
    (寶貴故回人,遵回禮,先期沐浴,誓臨陣死節。)
    (會戰期迫,寶貴翎頂輝煌,為士卒先。)
    (或勸去其翎頂,免為敵矢之的,寶貴曰)
總 兵: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競為之死也。敵之注目,吾何懼乎?
    (故戰時所部兵均勇往直前。)
    (惜孤軍獨當一面,大軍不為之援,日人圍之數重,全軍覆焉。)
    (事聞,贈提督,照提督陣亡例賜卹。)
    (鄧壯節陣亡黃海)
    (光緒甲午八月十七日,廣東鄧壯節公世昌乘致遠艦與日人戰於黃海,致遠中魚
    (雷而炸沉,鄧死焉。)
總 兵:(先是,致遠之開機進行也,艦中秩序略亂,鄧大呼曰)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
    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奚事紛紛為?況吾輩雖死,而海軍聲威不至墜
    落,亦可告無罪。
    (於是眾意漸定。)
    (觀此則知鄧早以必死自期矣。)
    (鄧在軍激揚風義,甄拔士卒,有古烈士風。)
    (遇忠孝節烈事,極口表揚,悽愴激楚,使人雪涕。)
文 忠:(李公鴻章嘗歎曰)不圖近世尚有此人。
    (及是,果以身死國,大節凜然,實與左寶貴相輝映也。)
    (趙某射日人)
    (寧陵趙某善射,性迂,然有大志,而鄙夷火器,視之蔑如也。)
文 忠:(嘗得雕弓於古塚,脊有銘,字為大篆)生同功,死同雄,三千年,息土中,吁
    嗟乎弓。
    (甚寶之。)
    
    
733**時間: 地點:
    (一日,與友之善槍者談兵事,友極言火器之利,趙不信,約共射。)
    (樹鵠半里外,友發槍,十中其半,趙發矢,十不失一,自是更志得意滿。)
    (光緒甲午中、日事起,趙自以善射請從軍,軍帥目為迂,卻之。)
    (大憤,乃潛至遼陽,伏叢莽溝澗,狙伺日人,傅毒於矢,瞥見,輒射殺之,及
    (聞和議成而將割棄臺灣也,日伏道旁,伺日將大山巖出,欲死之。)
    (及遇,即發矢,不中,傷其衛兵二。)
    (遂被執,不食而死。)
    (旅順丐兒忠於為國)
    (光緒甲午,日人佔遼東,駐重兵於旅順。)
    (日兵某常出遊,一日,偶於僻巷中遇一丐兒向之行乞。)
    (日兵解華語,見其辭令敏捷,欲挈以去,兒欣然從之。)
    (至日營,軍士咸與之嬉,兒亦善伺人意。)
    (無何,營中痢疾盛行,軍士悉傳染,死亡者踵相接,丐兒亦奄臥牀第間,氣息
    (僅屬。)
    
    
734**時間: 地點:
    (一日,忽振衣而起,獨遊營中,至後營,覤無人在,探手胸次,出紙包一,疾
    (趨至水缸列處,包啟,即布末屑傾入水中。)
    (既竟,乃手攀缸口,目注缸水而微笑)
耳 語:此一包藥屑,勝逾十萬橫磨。國仇已報,雖死亦甘。
    (語至此,氣促而喘。)
    (忽聞喝叱一聲,回視之,則一軍官怒目相向曰)
忽 聞:汝膽誠不細。
    (丐兒睨軍官而笑,復頻聳其肩,狀至從容,軍官不語,牽兒去。)
    (日將某親鞫之,兒陳曰)
慷 慨:汝等以予為何如人乎?實言之,予非乞兒,家甚富,何至行乞,所以丐者,誑汝
    等耳。幸天從吾願,竟得入汝營中。予預蓄瀉藥甚多,汝等所飲所食,俱經予手
    。予為國殺敵,早拼一死。所恨者,藥屑猶餘,未殺盡汝等耳,予言盡於此。
慷 慨:(詢其姓名籍貫及布無唆使,兒大笑曰)汝等真庸夫,何問為?予無名,旅順一
    丐兒也。
詰 之:(固勃魚怒曰)殺則殺耳,呶呶不休,殊惹人厭。
    (日將令部下錮禁之,徐探其實。)
    (兒乘人不意,以首撞柱而死。)
    (事後數年,漸有人謂兒為旅順某富商之幼子,憤日人橫暴,背父母出此。)
    (不吐姓字者,實恐株連父母也。)
    (邱逢甲謀保臺灣)
    (邱逢甲,臺灣人,字仙根。)
    (軀魁梧。)
    (幼負大志,於書靡所不讀。)
    
    
735**時間: 地點:
    (未幾,舉於鄉,旋舉進士,授主事。)
    (光緒甲午臺灣兵事之初起也,逢甲憂之,日集鄉民訓練,備戰守,涕泣而語之
    (曰)
逢 甲:吾臺孤懸海外,去朝廷遠,朝廷之愛吾臺,曷若吾臺人之自愛。官兵又不盡足恃
    ,一旦變生不測,朝廷遑復相顧。惟人自為戰,家自為守耳。否則禍至無日,祖
    宗廬墓擲諸無何有之鄉,吾儕其何以為家耶?
    (聽者咸痛哭,願惟命是聽。)
    (時護臺撫唐景崧與劉永福交惡,分兵而守,逢甲又引以為憂,乃急為之調停。
    ()
    (景崧堅持不為動,二軍遂分,出而歎曰)
逢 甲:其殆天乎!
    (割地之議既起,舉國大譁,臺民爭尤力,廷意頗動,欲改約,而約不可改。)
    (時俄、德、法三國出而抗日本,日本懼,許還遼東,臺灣終不肯還。)
    (旋換約於煙臺,適臺灣舉人以會試在都,伏闕上書,涕泣而爭。)
    (朝廷不顧,特命景崧率軍民內渡,又命李經方為臺灣交割使,逢甲乃倡臺灣自
    (主之說。)
    (臺人響應,以須先定憲法,群推逢甲起草。)
    (逢甲遂草定臨時憲法,議建臺灣為民主國,選總統、副總統各一人,開議院,
    (定官制,設內部、外部、軍部,製藍地黃虎國旗,皆贊成。)
    (次議總統,眾意屬景崧,逢甲乃帥紳民數千人鼓吹前導,詣撫署,上臺灣民主
    (國總統印綬於景崧。)
    (景崧朝服出,望闕九叩首,旋北面受任,大哭而入。)
    (即撫署為總統府,電告於朝,言遙奉正朔,永作屏藩。)
    (副總統一席,群以屬逢甲,逢甲不獲辭,乃為副總統兼大將軍,大權仍景崧操
    (之,於是臺灣為自主國矣。)
    (臺既自主,設官分職,部署略定,官吏不願留者聽內渡,有留者,有去者。)
    (時日本明治天皇已命樺山資紀為臺灣總督,兵艦將大集,臺中兵力薄弱,餉又
    (不繼,乃乞兵餉於沿海各督撫,無應者。)
    (又命陳季同介法人,求各國承認自主,皆不答。)
    (景崧復不善治軍,軍中時有變志,什長李文奎殺副將方某,景崧不能正文奎罪
    (,乃令充營官,軍士夙藐視景崧,至是,益紊亂無紀律矣。)
    (逢甲請嚴肅軍律,景崧不從,逢甲不獲已,乃練鄉團義兵以備變。)
    (傾家財充餉,不足,則乞諸義士捐資以助之。)
    (及日兵大集,戰不利,據臺北,景崧遁。)
    (日人又詗知臺灣自主事為逢甲所倡,下令嚴索。)
    (會防守臺南之劉永福以兵力不支亦失守,於是逢甲知事不可為,亦內渡入粵,
    (而臺灣遂亡。)
    (逢甲既內渡,遂入廣東,家於嘉應州,買屋居焉,自署為臺灣之遺民。)
    (簡大獅愛國)
    (閩人簡大獅,少有勇名,富民族平等思想,市井傭工請見亦禮之,若上賓焉。
    ()
    (嘗遊廈門,偶於途中睹一西人欺凌一華人,又有一人袖手旁觀,其色若自得者
    (,大獅恥之,乃擊旁觀者之頰而罵之曰)
一 人:若視同胞受辱,不引為恥,反顧而笑之,誠無恥之尤者也。
    (西人見其勇,亦遽退焉。)
    (光緒乙未,大獅聞臺灣割於日,甚不平,乃散其家資,募死士拒強鄰,卒以眾
    (寡不敵,敗竄泉州。)
    (然日人憚之,威逼閩官,謂若不予大獅,當興師問罪。)
    (閩官懼,亟索大獅,獲而囚之。)
一 人:(大獅泣曰)吾寧見殺於本國,不願被赦於他邦。
    (閩官不可,遂畀日人。)
    (日人甚敬之,呼為烈士,欲降之。)
    (大獅不可,乃不屈死。)
    (王四聞古廷忠於德宗)
    (光緒丙申二月,內監寇連才既以上書伏法,同時有王四者,亦孝欽后梳頭房太
    (監,以附德宗發軍臺。)
    (又有聞古廷者,德宗之內侍,本為貢生,雅好文學,甚忠於德宗,為孝欽所忌
    (,發往寧古塔,旋殺之。)
    (御史楊崇伊劾文廷式疏,謂廷式私通內侍,聯為兄弟,即此人也。)
    (崇伊蓋誤以「聞」為「文」耳。)
    (榮祿調護德宗)
    (光緒戊戌變政,孝欽后不慊於德宗,廢立之意甚亟,榮祿累諫不從。)
    
    
736**時間: 地點:
    (一日,孝欽又以語榮,榮曰)
孝 欽:必欲議廢立,請先斬臣。
    (孝欽無言,事遂寢。)
    (陳文恪保全德宗)
    (陳文恪公學芬素不附孝欽后,后欲廢德宗更立溥儁,文恪聞之,泣數日。)
孝 欽:(立山以其事告)訓政可,廢立不可。外廷不以此事為然者,尚不止陳某也。
    (后意大沮。)
    (及光緒庚子亂作,孝欽及載漪等頗誅鋤異己,文恪恆以智術自全。)
    (後病卒,贈卹如禮,而不予諡。)
    (久之,始以大學士崑岡言,追諡文恪。)
    (張文襄題三忠祠聯)
    (光緒中,張文襄公之洞督粵時,偶為言者所攻,書三忠祠聯云)
文 襄:海氣百重樓,總為浮雲能蔽日;文章千古事,蕭條異代不同時。
    (三忠者:虞翻、韓愈、蘇軾也。)
    (借古人以自況,具見懷抱。)
    (袁忠節臨刑吟詩)
    (光緒庚子,袁忠節公昶被害,就刑時,峨冠博帶,跪菜市口,笑謂行刑者曰)
忠 節:且緩,待我吟一首詩。
文 襄:(遂朗吟曰)爽秋居士老維摩,做盡人間好事多。正統已添新歲月,大清重整舊
    山河。功過呂望扶周室,德邁張良散楚歌。顧我於今歸去也,白雲堆裏笑呵呵。
    (呵呵二字未及完而刃已及腹矣。)
    (聯元壽富富壽殉拳難)
    (宗室寶廷子壽富,聯元婿也。)
    (講理學,宗程、朱。)
    (壽語以新學,乃大悟西國富強之故。)
    (光緒庚子拳亂作,聯抗疏力爭,謂必無幸,遂得罪於載瀾。)
    (夜半,瀾遣騎收之。)
    (聯寢矣,跣而履,從邏卒往,斬於菜市。)
    (壽痛哭失聲,語其弟富壽曰)
乃 大:大事去矣。
    (及八國聯軍入都,壽富、富壽均殉焉。)
    (王懿榮合家殉難)
    (王廉生祭酒懿榮官京朝二十年,書法雄健,喜金石書畫,一貧如洗,雖典衣絕
    (糧不顧也,吳縣潘文勤公祖蔭極賞之。)
    (王性耿介,好詼諧,動輒玩世,使酒罵座,同官均側目,有東怪之稱。)
    (至光緒庚子八國聯軍入都,合家殉難,人始歎為不可及。)
    (聶士成中榴彈而殞)
    (光緒庚子春,義和拳起,所過焚掠。)
    (聶士成時官直隸提督,發兵討之,一擊而敗。)
    (拳轉集京師,結連宮庭,端王剛毅遂搆聶,降旨嚴斥。)
    (聶奉旨歎息,謂其下曰)
奉 旨:吾無死所矣!
奉 旨:(有勸其避往保定者,聶喟然曰)死,吾分也,特患不得其名。且舉吾數年辛苦
    所成之精銳,誤供凶暴,投諸一燼,為可惜耳。今國衅既開,天津首當其衝,吾
    目未瞑,必盡吾職,不許外兵履斯土。然充吾力,詎足以拒八國聯軍乎?吾死必
    矣!
    (五月十八日,大沽失守,聶前軍駐守紫竹林,日軍至,聶一舉而敗之,死者纍
    (纍。)
    (聯軍繼進,聶苦戰累日,殺傷過當。)
    (聯軍知不易勝也,乃用綠氣礮攻之。)
    (聶知無幸,先誡所部曰)
一 日:惟吾先自蹈死,汝曹退守他所。或能稍完吾精銳,備他時國家一用,無俱從也。
    
    
737**時間: 地點:
    (明日,列陣復戰,聶以獨身扼守一橋,聯軍來攻,力斫數十人。)
    (忽一榴彈飛至,聶並其騎俱化灰燼死。)
    (羅榮光以礮臺失陷而殉)
    (大沽形勢,九灣八曲,廣而且深,每曲均有礮臺。)
    (庚子,裕祿督直,駐津門,京師拳匪方熾,端王載漪崇奉倍至,裕亦深信之,
    (得罪各國,議和不成而戰。)
    (八國兵艦數十艘在大沽口外,屢欲進,而懾於礮臺,不敢逼。)
    (時守臺官羅榮光日夕嚴防,不稍怠,外人無隙可乘。)
    (而京亂愈危,遂運動某道佯求和於裕,謂但得四五艘進港為護僑計,永不敢戰
    (,並盡卸武裝以示意。)
    (裕允之,即以令羅,羅大驚,急詣裕,痛陳外國兵艦入口之禍,不聽。)
    (羅以死爭,裕曰)
羅 拜:已允,奈何?
    (拂衣自入。)
    (羅歸,外人鼓輪遽前,羅望見之,欲加礮,臺員咸以事關大局,且有督命,止
    (之。)
    (羅不得已,奔告裕,裕謂既允於前,自聽其人,但嚴加防範耳。)
    (羅無術,奔還防守,則兵艦臨口者已五六艘。)
    (遂自駕飛划至兵艦旁,勒令繳械。)
    (艦員從之,進如故,將及臺,遽於夾板下出快礮擊臺。)
    (羅亟往見裕,裕不出,羅大憤,左右有報以洋艦已盡燬礮臺者,則瞠目無語。
    ()
    (從人急扶之歸寓,默坐移時,忽大叫曰)
顧左右:此天命,吾死時至也。
顧左右:(遂提刀入內,殺其眷屬)不可使辱於敵。
    (俄礮聲四起,甚烈,羅提刀出奔,有僕隨之。)
    (後聞得其尸於礮臺旁近,僕尸亦在焉。)
    (李秉衡鍾琦殉拳難)
    (光緒庚子七月,李秉衡奉孝欽后懿旨幫辦武衛軍,節制張春發、陳澤霖、萬本
    (華、夏辛酉四軍,將以敵八國之聯軍也。)
    (十二日,出都,從者實僅百餘人。)
    (至河西務,調四軍,不受命,謂先奉懿旨屯此,不能移。)
    (會馬玉崑往謁,謂已於北倉挖長濠,且蓄水,足遏聯軍北上之路,李遣人往勘
    (,實無之。)
    (馬續謁,李)
詢 之:尚能一戰否?
顧左右:(馬曰)能。
詢 之:(李曰)其同赴前敵乎?
    (馬欣然先行。)
語 之:(李集幕僚)萬本華乃萬人敵,夏辛酉亦能戰,惜所部皆不多。今事已至此,我
    受國厚恩,自當效死,諸君不必與其難。
    (男爵鍾琦者,李所激賞而為出京時奏調八隨員之一也,與李俱。)
    (行約二三里,聞接仗聲,則非馬軍而為萬軍,馬不知何往。)
    (萬軍駐河西務,夏軍駐廊坊,聯軍以李在河西務,故緣間道,越廊坊而過,先
    (擊萬軍。)
    (萬軍敗,復回攻夏軍。)
    (夏軍彈藥罄,戰一日,傷亡幾二千。)
    (李退至張家灣,吞鴉片煙以殉。)
    (鍾琦為斂之,入都省母,復出,亦自縊。)
    (鄭道湜殉拳亂)
    (鄭道湜,字芷青,桂林人,山西陽城縣典史。)
    (光緒庚子,義和拳入晉。)
    (拳本白蓮教餘孽,齊、魯姦民多習之。)
    (晉初未有拳也,毓賢撫晉,始招之西來。)
    (既戕殺各國傳教士,上下承風旨,益縱之,不旬日,全省靡然。)
    (陽城令葉廷楨簡雅工書畫,而短於吏材,民習拳者日多,耰耡棘矜,時時至城
    (下,袖手而已。)
    (或倡言閉門登陴,廷楨遽從之,拳益橫行。)
    (縣之南有村曰石臼,形勢險阻,昔嘗有據之嘯聚者。)
    (至是,石臼習拳者尤眾,邑人皆有戒心,廷楨集紳耆議剿撫,久之,未有所定
    (。)
    (鄭請遣人解散其黨,不濟而後改圖。)
廷 楨:誰當行者?
語 之:(鄭曰)道湜言之矣,道湜請行。
    (外委宋富貴者,廷楨所倚以治防守者也,尤恇怯寡謀。)
廷 楨:(於是)若能行,幸甚,吾當使宋弁衛君。
語 之:(鄭曰)多人徒滋其疑,道湜且無從置喙,抑公欲以是已亂耶,是速之也!請以
    單騎行。
    (遂啟門而出。)
廷 楨:(顧富貴曰)速率隊尾典史行,變出意外,庶有援也。
    (石臼始聞典史來,議迎拒者不一。)
廷 楨:(有登巖而望者)幾墮官計,是何來之多也?
    (鄭方鞭馬南騖,固不意後之有兵。)
    (方入隘,土石如雨下,富貴倉皇走,鄭遂及於難,遺骸殘燬,兵役死者四人,
    (時閏八月二十六日也。)
    (宋承庠殉拳亂)
    (光緒庚子,八國聯軍入都城,孝欽后率德宗西狩。)
    (華亭宋養初侍御承庠方巡城,守「城亡與亡」之義,仰藥以殉。)
    (王鐵珊殉拳亂)
    (光緒庚子之變,英山王伯唐主事鐵珊方在都,意謂拳匪排外,適啟外侮,各國
    (必聯合興師以見攻也。)
廷 楨:(其寄族伯蕊修書云)聯軍必至,非驕將亂民所能敵,都城如陷,誓以身殉。
    (城破,遂死之。)
    (王煥殉拳亂)
    (光緒庚子,壽山為黑龍江將軍,拳亂起,左右有與通者,壽信之。)
    (幕僚王煥力言其妄,壽不懌,王辭行矣。)
    (拳誣其通洋也,迫壽速之反,既至,即戮之。)
    (煥字輔臣,山陰人,官郎中。)
    (在京邸時,與壽結異姓昆弟,曾濟壽於微時者也。)
    (馮夏威為國犧牲)
    (光緒乙巳六月,南海馮夏威以美國苛虐華工事,自戕於滬上美領事館,粵人震
    (悼。)
廷 楨:(丙午六月,龍州廣東會館紳商開追悼會,某撰聯輓之云)論四千年義烈人才,
    用抵制伸民權,君真不死,當二十世競爭時代,以和平存國體,我敬先生。
    (鹹水妹愛國)
    (粵東鹹水妹,率自他省拐販而售之蛋戶者,衣服詭異,不與常妓同,人以其侍
    (西人也,多賤視之。)
    (然是中人亦各有意志,大率為鹹水妹者,多立志不至歐洲,不入西教,非嫁西
    (人則不改西裝。)
其 人:吾之為是,以迫於不得已也。若遂欲吾心向西人,豈有是哉?
    (又雖與西人相接,多物色國人,擇年相當之可事者,俟蓄積稍富,則嫁之。)
    (既嫁,則不復與舊時儕偶通,以恐為夫所賤視也,夫若不嫌,始來往如平昔。
    ()
    (其嫁西人者,十不一二也。)
    (有名聯桂者,嘗為某船主所暱,計月給資,儼然妻室也。)
    (自港至申,中途,見一民船將覆,船主無救意,聯請船主救之)
船 主:此中國人船,何與我事?
其 人:(聯桂怒曰)汝如此輕視中國人,則吾亦中國人,以後請與汝絕。
船 主:汝何必如是?此非粵人船。
其 人:(聯桂愈怒曰)此雖非粵人船,然亦中國船也。汝何為於我中國加以區別乎?
    (船主不得已,始停舟施救焉。)
    (西人之至我國者,多與鹹水妹相昵,久之,或月給值以養之,或竟娶為妻,至
    (禮拜堂成禮,並登報宣告。)
    (其稍有身分者,雖與相處如夫婦,告人,則仍稱之為妓也。)
    (然娶鹹水妹者,大率安於我國,不復為歸計。)
    (即歸,女亦不從,以離國則親友盡絕,且勢孤也。)
    (髯閹殉德宗)
    (光緒末,有髯監者往來燕市中,自述其入宮之歷史。)
    (謂少生於楊村,年七歲,以小刀嬉戲,勢去其半,暈絕。)
    (父母痛甚,延醫治之,如法閹割,逾數十日而創平。)
    (適村中人有與某內監識者,夤緣得入宮,事德宗,年十五矣。)
    (時帝年亦十四五,典學之餘,好嬉戲,於擊毬尤昕夕不廢。)
    (余遂嫻其術。)
    (帝謂余能事己也,寵逾他監。)
    
    
738**時間: 地點:
    (一日,帝以他監多不能識字,謂余曰)
一 日:汝能誦《四子書》乎?
其 人:能。
一 日:能誦《五經》乎?
其 人:不能。
一 日:朕教汝,汝為朕弟子。
    (於是朝夕授以經。)
    (余頗自奮,帝亦謂余敏而好學。)
一 日:(不二年,《五經》粗畢業,帝曰)朕不能為汝師矣!
    (從上書房取子史及唐、宋人詩文,命余讀之,謂得奇解,當以相質證。)
    (自是而學遂大進,帝輒曰)
遂 大:豎子可教也。
    (洎帝大婚,以余值內書房。)
    (余年亦稍長,鬑鬑髭根,忽漸現於余頰,宮中頗疑余為偉男子,顧帝甚寵余。
    ()
    (一夕,屏他侍謂余曰)
一 日:汝亦思室家乎?
長 跪:(余)不敢。
一 日:(帝曰)朕不汝罪,汝第言之,朕當遣汝出宮,還汝室家也。
長 跪:(余涕泣以對曰)蒙陛下恩寵,不敢不直言。小臣自幼閹割,不意近日陽莖旁挺
    。但此身已不完,出宮,恐亦無以自立家室,惟陛下哀憐之。
一 日:(帝曰)既若是,恐居此間不便。朕不汝罪,第恐他人不能汝容耳。
    (乃賜余內帑五百金,命出宮,還覓婚配。)
    (余叩頭謝,謂蒙皇上再造之恩,沒世不忘,當力圖報稱。)
    (不意余出宮後,覓父母不得,詢之鄰里,則已亡去數載矣。)
    (求戚族,亦不可得。)
    (自念此身已殘廢,決計終身不娶,今鬑鬑者已滿顋矣。)
    (戊申冬,德宗上賓,髯監遂縊於蘆溝橋畔。)
德 宗:(衣帶中有絕命詩云)無端毀體憶髫年,供奉黃門荷寵憐。今日龍髯攀未得,小
    臣應許負登天。
    (李六更欲救國)
    (宣統朝,天津有李叟者,痛時事之日非、人心之漸死也,輒痛哭於衢,有時持
    (柝巡行里巷,而打六更,高呼「中國將亡」、「同胞速醒」等語。)
    (不衫不履,形同瘋癲,至京亦如之。)
    (人問其姓名,則曰李六更。)
    (宣統辛亥死事諸臣)
    (宣統辛亥八月十九日,革命事起,武漢軍興,死綏將士、殉節官僚亦復不少,
    (茲記其最著者如下:
    (  黃忠浩為湖南防營統領,民軍攻撫署時,黃出阻被戕,事聞,詔卹。)
    (王毓江為候選道,充湖南營務處總辦,同時被殺,詔卹。)
    (陳瀛為湖南長沙縣知縣,被執不屈,卒以槍斃,詔卹。)
    (陸鍾琦為山西巡撫,殉於任,詔照總督例從優賜卹,賞二等輕車都尉世職,予
    (諡文烈。)
    (陸唐氏,鍾琦妻也,與鍾琦同殉,詔旌表。)
    (陸光熙為翰林院侍講,鍾琦子也,同殉,詔贈三品京堂,三品京員例從優賜卹
    (,予諡文節。)
    (譚振德為山西某協協統,與鍾琦同殉,詔照協都統例賜卹。)
    (熊國斌充山西某營管帶,與鍾琦同殉,詔照正參領例賜卹。)
    (李升、馬八、牛萬春,均鍾琦僕役也,同殉,詔照兵丁陣亡例賜卹。)
    (松壽為閩浙總督,與城殉,詔贈太子少保,賞二等輕車都尉世職,總督例賜卹
    (,予諡忠節。)
    (樸壽為福州將軍,被執不屈死,詔贈太子太保,賞二等輕車都尉世職,將軍例
    (賜卹,予諡。)
    (馮汝騤為江西巡撫,殉難於九江,詔照總督例賜卹,予諡忠愍。)
    (趙國賢為廣東潮州鎮總兵,與城殉,詔照提督例賜卹,予諡忠壯。)
    (端方為署理四川總督,中途遇害,詔贈太子太保,賞二等輕車都尉世職,照總
    (督例賜卹,予諡忠愍。)
    (端錦為三品銜河南候補知府,端方弟也,同殉,詔照三品官陣亡例賜卹。)
    (志銳為伊犁將軍,與城殉,詔贈太子少保,照將軍例賜卹,予諡文貞。)
    (鍾麟同為雲南統制官,兵變陣亡,詔贈副都統,照副都統例賜卹,並予諡。)
    (王振畿為候選道,充雲南兵備處總辦,與麟同同殉,詔照協都統例賜卹。)
    (范鍾岳為雲南輜重營管帶,中彈陣亡,詔照正參領例賜卹。)
    (良弼為鑲白旗漢軍副都統,兼軍諮府軍諮使,被炸受傷,身殞,詔照副都統例
    (賜卹。)
    (載穆,宗室也,抵京口副都統任甫四月,江蘇獨立,民軍約之繳駐防各營軍械
    (。)
    (載知事急,集眾議之,願殉身而保全鎮江人民,遂於繳械之夜,闔戶自縊。)
    (桂城,字仲藩,為憲兵科協軍校,江南陸軍警察營管帶官。)
    (江、浙民軍會攻江寧,統制徐紹楨督第九鎮新兵駐秣陵關,桂以事往謁,被拘
    (留,閉荒祠中。)
    (會第九鎮新兵敗於雨花臺,退守秣陵關,眾遷怒於桂,擁之出,不屈死,距蒞
    (事未五月也。)
    (事聞,予諡剛愍。)
    (京口駐防員弁奉差於新兵營而同被難者有國全、海靖、文馨、秉陞,江寧駐防
    (有某營教練官恩錫及海祥等十餘人。)
    (楊調元,號龢甫,貴筑人。)
    (宦陝西,以宣統辛亥正月權渭南令。)
    (先是,江、浙革命軍數起,皆挫衂,始改計,以學生之隸籍新軍者徧結其將校
    (卒伍,俾效援應,海內新軍無慮皆躍躍思一試矣。)
    (陝軍頗荏弱,恐不足集事,則又陰餌會黨以厚其力。)
    (方伺隙待發,祕謀亦稍稍洩,遂決計大舉。)
    (八月十九日,武昌事起,洎九月朔,陝變繼作,諸守令靡所為計,多委而去之
    (。)
    (楊獨毅然,謂守土吏當與城存亡,西安既有變,州縣土匪且旦夕起,必痡毒閭
    (左,亟召紳民議城守。)
    (陝之東境沿渭南北有所謂刀客者,皆椎埋屠沽輩,殺人報仇,數冒縣官法,然
    (頗有約束,不甚為暴鄉里。)
    (至是,感楊義,爭自效,誓以死衛桑梓,數日間,集者萬餘人,檄邑紳韓有書
    (統之。)
    (有書故武進士,諸刀客所敬憚者也。)
    (於是鄰匪蠭起,羨渭南富實,謀入境寇鈔屢矣,先後悉為有書所擊走,眾賴少
    (安。)
    (已而有臨潼武生張士原者,無賴子也,矯軍政府命,率眾至渭南宣諭,城扃不
    (克入,則呼譟,將進攻。)
    (楊念大勢已去,戰守亦徒苦吾民,乃登陴)
語 之:若果自謂義師,當勿傷吾民,其釋兵而入。吾為民故,故推誠,與若商搉,不者
    ,城決不啟。且此邑民兵萬數,非不能一戰也。
    (士原知不可詘,即釋兵入見,言省中餉絀,議賦捐於民。)
    (楊不可,自出俸錢五千金與之。)
    (士原意未愜,忿怒,語侵楊。)
慨 然:(楊)吾為朝廷守土吏,誼以城為存亡,所以委曲遷就者,欲脫吾民於兵禍而後
    歸死。今訽辱至此,其尚可偷生乎?
    (遂投井死,時九月十一日也。)
    (汪承第,鎮洋人,字棣園,四川候補縣丞。)
    (宣統辛亥九月,署雙流縣知縣。)
    
    
739**時間: 地點:
    (一日,革命軍撲城,汪率小隊禦之,中三鎗而死。)
    (時吳縣曹元忠方辦內閣制誥局第三科事,以其時已十二月二十五日,同鄉官皆
    (已出京,無可具結,即為代辦,擬旨用璽,照知府陣亡例賜卹,並加道銜。)
    (敬信類)
    (譚復堂敬事而信)
    (光緒朝,仁和譚復堂司馬獻以名孝廉現宰官身,宦皖中,屢權劇邑,補含山未
    (赴,引疾歸。)
    (其為政也,以經術飭吏治,敬事而信,輿論推之。)
    (事上接民,無不相見以誠,不為朝三暮四之術,粹然儒吏也。)
孝 廉:(嘗曰)臨民以莊,必先持己以敬,則民不敢狎,而威信以昭,庶事以集。
    (識者歎為知言。)
    (李孝愨體念敬字)
    (李孝愨為明諸生,明亡,謝世事不復問,一意讀書。)
    (念聖學以敬為樞紐,顏其齋曰「主一」。)
    (每晨興,讀《孝經》《大學》《中庸》朱註各編,旁及他書,潛玩默體,務期
    (實致之躬。)
    (李函子為學主敬)
    (李經世,字函子。)
    (家居學道,有密室焉,上蔡張仲誠為顏之曰「靜庵」,世因稱之曰靜庵先生。
    ()
    (其為學也,仁孝為本,而主於敬。)
孝 廉:(或問敬與靜孰要)敬乃所以為靜也。靜固靜,動亦靜,非敬何由矣。方吾流離
    蒼黃時,顧安所得靜,吾自持吾敬,迺遂志定氣亦定,斯即所謂靜也。上蔡先生
    手書靜字義蓋如此,密邇一室云乎哉!
    (朱柏廬為學主敬)
    (朱致一,名用純,江蘇崑山人。)
    (父集璜,諸生,貢太學,大兵下江東,城陷不屈死。)
    (致一恫焉,慕王褒攀柏之義,乃自號曰柏廬,隱居味道,以諸生老。)
    (其學確守程、朱,知行並進,而一以主敬為程。)
    (長洲徐昭法與為通家友,屢以書問學)
答 之:竊觀吾兄酬應人倫,微喜諧謔。諧謔雖無損大節,要非君子所宜為。何者?書云
    :『德盛不狎侮。身狎侮,其職不修,心狎侮,其體不立。孔子曰:『修己以敬
    。』非外人物而為孤孑之修,亦非外人物而為偏寂之修。故一修己而人安,百姓
    安矣。若視他人一分可忽,便是自己一分學力未到。蓋聖賢實見人之與我,此心
    同,此理同,吾無可驕於彼,彼無可為吾所忽者。夫婦之愚不肖,可以與知與能
    ,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不能,夫又何可忽乎哉!夫又何可忽乎哉!狎侮
    之心,畢竟起於忽人;忽人之心,畢竟起於不自修,未見自修之至而猶恐忽人者
    也。此『允恭克讓』所以為堯之德,『溫恭允塞』所以為舜之德也。
    (朱柏廬進止肅恭)
    (朱柏廬敦厲學行,聲光闇然。)
    (每歲孟春,輒率其弟子行釋菜禮,禮畢,講《四書》一章。)
    (進止肅恭,興起者眾。)
    (胡石莊持躬主居敬)
    (天門胡石莊,名承諾,勵志於學。)
答 之:(嘗曰)持躬以居敬為主,而嚴於不睹不聞,隱微幽獨,允執之謂也。先正所以
    為教,後人所以為學,必如是,為得其宗也。
    (施星洲居敬)
    (長洲施星洲茂才燦為沈文愨公德潛之師,居滸墅關之偏。)
    (其獨坐也,衣冠必肅,每出行,遇童子與之揖讓,必盡禮答之,過先賢祠宇墟
    (墓,輒再拜移時始去。)
    (蓋無時無地不以居敬為學也。)
    (王子方勉學者以敬)
    (翼城王端,字子方,號任庵,布衣。)
    (其學以思得之,養其心以合乎理,定其性以全其天。)
答 之:(嘗曰)心者,一身之主宰也。理與氣合則為心,以理御氣則為敬。敬則中虛,
    虛則外邪不能擾。敬則中實,實則天理無不達。敬則明,不敬則昏;敬則勤,不
    敬則惰;敬則清,不敬則雜;敬則細,不敬則粗;敬則樂,不敬則戚;敬則大,
    不敬則小;敬則可以成人而至於聖賢,不敬則流於邪僻而無異禽獸。然則有志於
    學者,可不敬乎?
    (朱止泉居敬窮理)
    (寶應朱澤澐,號止泉,康熙朝諸生。)
    (初得陳畏齋《讀書分年日程》,即尋其次序,刻厲誦習。)
    (學天文於泰州陳厚耀,能得其意。)
    (繼而專意理學,居敬窮理,以朱子為師。)
繼 而:(嘗曰)朱子之色莊言厲,行舒而恭,坐端而直,言貌之涵養者然。整容正坐,
    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讀書之涵養者然。靜而常覺,靜之涵養者然。
    動而常止,動之涵養者然。仁之包義禮智也,求仁之涵養者然。仁義禮之歸於智
    也,藏智之涵養者然。歷觀朱子註疏,纂輯刪述粹精之理,居官事君治民忠愛之
    道,立身行事之大小,無不皆然,此所以動靜周流,皆貫通於涵養未發之中者也
    。然其間尤有當辨者,朱子曰:『敬字功夫,貫通動靜,但以靜為本,言乎主敬
    而靜也。』程子曰:『敬則自虛靜,不可把虛靜喚做敬,言乎主敬則無弊,主靜
    則有偏也。』二說不同,亦自相須,必以敬為主,肅然收斂,無有雜念,乃是性
    體,此下手要著。敬到熟處,自然一念不雜而靜,朱子無時不敬,無時不靜。敬
    、靜,一者也。若有意於靜而不知主敬,誠有如程子所言者。故朱子『答胡季隨
    呂寺丞講戒謹慎獨』二節言:『徹頭徹尾,隨時隨處,無不致其戒懼之力,於獨
    之起處,尤為切要,更加謹慎。』所以涵養須用敬,庶幾有未發之中以省已發,
    慎所已發以全未發之中,而用敬用靜之不可不辨也。
    (朱止泉論主敬窮理之序)
其 人:(朱止泉嘗論主敬窮理之序)朱子立教,以遵小學收放心為先,小學主敬功夫,
    只是收斂在此,尚未能有所見,而主敬之功淺;入大學,必先格致,識得義理,
    有所涵養,而主敬之功深。到得成於已,斷定是箇孝弟忠信底人,仍用戒懼存養
    功夫,則所養益密,而主敬之功益深。此主敬窮理之序,不可不知也。
    (朱止泉謂存心須敬)
則 必:(朱止泉之論存心也)喫緊著力,惟在『敬』之一字。靜時能敬,則四德之根,
    發榮滋長,體段呈露。動時能敬,則四德之萌,直達流行,節目分明,此朱子發
    揮敬字最為聖學存心之要也。
    (朱止泉肅容端坐)
    (朱止泉未明即起,肅容端坐。)
    (辨色時,展卷莊誦,事至斯應,應已復誦。)
    (康一峰論慎獨)
    (武功康呂賜,號一峰。)
    (嘗言王文成以格物致良知,此功夫知行兼到,自是切實精詳。)
則 必:(又云)《中庸》揭出慎獨,即孔子『修己以敬』之血脈,文成更提掇明快二錄
    ,大旨已盡於此。
    (崔清夫低首斂容)
    (長垣崔渭源,號清夫,為胡具慶之姑夫,而相契,時與談論。)
    (當清夫議論鋒起時,一言及父母,即肅然,低首斂容,儼若父母臨乎其前者。
    ()
    
    
740**時間: 地點:
    (一日,與具慶共論「孟懿子問孝」四章,清夫曰)
一 日:朱子解經,吾不敢議,惟解『子游問孝』一章,吾不能無憾焉。
問 之:(具慶清夫曰)所謂犬馬皆能有養者,如犬馬之服役於人,及以其肉供人食,皆
    可謂之養。但犬馬能養人而不敬人。若人子不能敬親,即與犬馬無別,是蓋言人
    子無以自別於犬馬也。朱子乃曰:『犬馬待人而食,亦若養然。人畜犬馬,皆能
    有以養之,若能養其親而敬不至,則與養犬馬者何異?』嗟乎!儗人必於其倫,
    奈何以養父母者而比之養犬馬乎?雖曰甚言以深警之,得毋言之太不倫乎!聖人
    豈忍作此言乎?人子豈忍聞此言乎?
問 之:(當是時,清夫變容易色,搖首閉目,咨嗟歎息,連聲曰)不可,不可。
    (秦海翁側行卻立)
    (秦德藻,號海翁,無錫人,對巖宮諭松齡之封翁也。)
    (有篤行,常以敬持己。)
    (其事伯叔父也,甚謹。)
    (有一叔齒少於海翁者且二十歲,海翁見之,側行卻立,雖白首不渝。)
    (張北湖論致知躬行之宜敬)
    (海寧張北湖茂才朝晉潛究洛閩之學,題臥榻右柱曰)
嘗 自:臨牀伏枕,須思一日所言所行差謬否。
問 之:(左柱曰)夜半眠中,或起妄想,披衣起坐,豁然退聽。
見 之:(其友褚惠公)此山陰慎獨之功也,不愧衾影,莘皋有焉。
    (北湖又言治病之法,當理其心,動靜以敬,心火自定。)
    (治怒之法,克己為先,否則凝冰焦火,未易消釋。)
見 之:(其答友人書云)朱子為學之方,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居敬者,所以
    成始而成終也。致知不以敬,無以識義禮之歸;躬行不以敬,無以致義理之實。
    持敬之方,主一無適,勿貳以二,勿參以三,終日儼然,討論典訓,存此心於齋
    莊靜一之中,窮此理於學問思辨之際,思慮未萌而知不昧,事物相接而品節不差
    ,不安於偏見,不急於小就,而為學之功成矣。
    (楊文定疏言存誠主敬之學)
    (楊文定公名時,嘗督雲貴。)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