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 至 第三七〇
361**時間: 地點:
(一日,李生策蹇山行,望見桃花數十株,盛開臨深溪,一人獨坐樹下,心異之
()
一 日:其一壺先生乎?
(比至,果先生也。)
(方提壺下蹇,與共飲醉別去。)
(其蹤跡既無定,或留久之,乃去,去不知所之,已而又來。)
(康熙壬戌,去即墨久矣,忽又來,居僧舍,視其容貌蕉萃,神氣惝恍,異前時
(。)
(問其所自來,不答,每夜半,即放聲哭,哭竟夜。)
(閱數日,自經死。)
(紀伯紫為鍾山遺老)
(紀映鍾字伯紫,一字檗子,號戇叟,上元人,自稱鍾山遺老,與方文林古度齊
(名。)
(白髮當歌,紅牙聽曲,說青溪舊事,娓娓倦。)
362**時間: 地點:
(一日,與大梁周在浚雪客、楓江徐釚電發痛飲燕市城西,有絕句云)
一 日:風雅松陵勝昔時,力裁偽體出偏師。徐郎本事從珍重,始信無情未是詩。
(謂電發所輯《續本事詩》也。)
一 日:(徐亦和云)人物南朝賭酒時,過江僕射是吾師。猶餘戇叟風流在,悵絕青溪數
首詩。
(錢近仁隱於補履)
(蘇州虎丘有錢補履墓。)
(其人名近仁,以補履為業,嗜讀書,通知古今事。)
(吳中士大夫稱為補履先生,汪稼門廉使樹墓碣以表之。)
(洞庭丐者為隱君子)
(吳中洞庭山有丐者,隱君子也,貌似狂易。)
丐 者:(汪鈍翁記其數絕句云)不信乾坤大,超然世莫群。口吐三峽水,腳踏萬方雲。
有形皆是假,無象孰為真、悟到無生地,梅花滿四鄰。
(林茂之墨守)
(林茂之窮老金陵,《冬夜》)
賦 詩:老來貧困實堪嗟,寒氣偏歸我一家。無被夜眠牽破絮,渾如孫鶴入蘆花。
(夏日又無帷帳,或遺之,則以易米。)
施愚山:夏無帷,病於寒無衣,君能守之,當為作註。
處 士:(笑曰)當守之以虎。
(客皆絕倒。)
(後愚山自豫章寄一紵帳,書絕句云)
施愚山:北牕高臥豈知貧,料理偏愁白髮人。紵帳親題林處士,草堂長伴百年身。
施愚山:(並屬同志者各題一幅)不問知為林處士物,即謂之墨守可也。
(時茂之年八十三,猶老健如五六十許人。)
(朱竹垞以七品官歸隱)
(秀水朱竹垞檢討休官後,著書自娛,收藏日富。)
文 懿:(長洲韓公菼嘗語門人張大受曰)吾貴為尚書,何如秀水朱十。以七品官歸田,
飯疏飲水,多讀萬卷書也。
(三風太守歸隱)
(歙縣吳綺字園次,遷居江都,以部郎出知湖州府。)
(有清操,不畏強禦,時人目之為三風太守,謂其多風力、尚風節、饒風雅也。
()
(解組歸隱,有園一區,荒穢不治。)
(凡索文與詩者,多以花木竹石為潤筆費,不數月而成林,因名之曰種字林,日
(讀書宴客其中。)
(豸青山人夫婦偕隱)
(李鍇字鐵君,號豸青山人。)
(隸漢軍,本勳臣後,當得官,不就。)
(其婦翁為太傅索額圖。)
(索當枋用時,聲勢隆赫,山人遠避之,盡以先世產業屬二昆,偕其婦隱於盤山
(,買田豸峰下,構草舍,雜山甿以耕。)
(其尤貧者,授之田而無所取。)
(蔬材果實,與眾共之。)
(賢聲遠聞。)
(嗜茗飲,遇山谷幽邃處,輒埽葉煮泉,竟日忘返。)
山 人:(見者曰)此李山人茶煙也。
(逆旅主人乃隱君子)
(陳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
主 人:(問客何來)陳太守。
山 人:是湘潭陳公邪?
主 人:然。
山 人:是廉吏,安用錢為?
(反其值,問寓何所。)
(次日,門外車檻檻,饋米十石,書一函:稱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節終始,
(毋失天下望。)
(紙尾不署姓名。)
山 人:(問擔夫)其人姓魏。
(訪之,則閉戶他出矣,蓋隱君子也。)
(徐康侯結廬小和山)
(錢塘徐康侯茂才浩,沈靜寡欲。)
(康熙中,以治書入郡庠,一試秋闈,不售,即棄去,為疆吏記室。)
(未半月,厭官廨之囂,留書別居停。)
(居停贐其行,卻之,襥被歸。)
(結廬小和山,自號和峰子,與金冬心、盛嘯崖唱和自遣。)
(邑令聞其名,造廬請謁,穴牆遁。)
(梅岩真逸所遇之叟)
(梅岩真逸,不詳其姓名里居。)
(年二十,學仙,歷晉、豫、燕、趙,遇林下耆老狀貌瑰異者,必從之游,反覆
(窮叩,稍有所得,即訂為兄弟。)
(嘗由京師過熱河,僦居廢寺,年五十餘矣。)
363**時間: 地點:
(一日,經木廠,見一老叟頎身玉立,須髯如蝟,心異之,叩其姓字)
一 日:姓李,名君燦,字君燦。
一 日:(問其年)猝不能記,但記生於明初。曾從宋金華先生受《春秋》學,由雁宕移
居西湖頗久,至康熙時,始遷此地。
揖 而:(梅岩驚駭)叟倘得暇一痛飲乎?
一 日:(叟曰)可。
(遂共入酒肆。)
(從容問飬生術,叟曰)
從 容:愛惜精氣神而已,無他術也。
(既又詢知叟家相距不遠,酒後送叟歸。)
(入山數折,澗水如玉,桃花盛開。)
(入門,則三五童子拱立以竢。)
童 子:(問為誰)十六代孫也。
(言已,導梅岩入寢室。)
(窗間花草數缾,案上焚木旃檀,日夕不斷,書卷惟《道德經》,《內經》,《
(大學》,《中庸》數種而已。)
童 子:(梅岩曰)聞叟為金華弟子,金華手蹟尚有存乎?
(叟發笈出示,則手札數首,古色爛然,嗟賞久之。)
(既而復請卻老方,叟曰)
既 而:但默體案上書,求之在己可耳。
(後梅岩遊吳門,止於南薰樓,與一道人談及彭祖張三丰事,心怦怦欲動。)
(道人別去,則默念此說果否,安得重訪李叟為印證之。)
(忽報樓外有老人相候,延入,即李叟也。)
老 人:(詢以何事來)知君惑於道人之說,頗念鄙人,故來一談耳。
既 而:(梅岩即請曰)道人之說,是耶非耶?
老 人:(叟曰)真人應世,元出無心,若以有心求之,失之遠矣。
(於是市酒共飲,樂甚。)
364**時間: 地點:
老 人:(明日叟歸,梅岩欲與之俱,叟曰)珂鄉某君與子同志,某歲有急,子當拯之。
他日同訪吾家,未晚也。
(別後)
(梅岩以某歲濟某之急,如叟言。)
(厲樊榭隱而不仕)
(厲樊榭以孝廉需次縣令,將入京候銓,道經天津。)
(查蓮坡留之於水西莊,觴詠數月,同撰周密《絕妙好詞》箋,遂不就選而歸。
()
(揚州馬秋玉兄弟延為上客,後遂隱而不仕。)
(方子雲索居屏跡)
(歙縣方正澍字子雲,忘情仕進,樂志衡門,古之賈浪仙、羅昭諫一流人。)
(詩工體物,與袁子才同寓金陵,激揚風雅,詩壇采長,照耀江東。)
(子雲賃屋長干,索居屏跡,於時詞客,罕有頡昂。)
袁子才:(故袁有《論詩絕句》云)金陵從古詩人少,近有南園與古漁。更有閉門工索叱
,無人解扣子雲居。
(子雲著有《伴香閣詩》。)
(南園為江都何士容,古漁為上元陳毅也。)
(陳詩矯健,何詩清婉。)
(古漁當尹文端督兩江時,欲延為鍾山書院諸生說詩,古漁呈詩,有「餓夫為將
(一軍驚」句,議遂寢。)
(諸琴溪為青浦隱君子)
(青浦諸琴溪,隱君子也。)
(捐館之三日,邑宰孫溥致賻儀,且往弔。)
(諸與孫素未謀面,又巷不容車,家人力辭之。)
袁子才:(孫曰)我敬其品,重其學。曩之不來,未敢以塵俗相溷耳,今當一奠,以展向
往之誠。
(遂卻輿蓋,徒步入門,而向靈帷瞻拜焉。)
(圖鞳布築墓宇傍)
(學士圖鞳布,滿洲人,官至侍讀學士。)
(貌清臞,中歲即以疾告而隱。)
(築室西郊外里,竹籬茅檐,軒窗精潔,院中疊石為山,奇峰崒嵂,徑迂折,饒
(清趣。)
(後圃蒔花種蔬,親灌溉。)
(春秋佳日,偕宗丞曹學閔遍覽西郊蘭若,又嘗風雪中共策蹇訪潭柘、戒壇諸勝
(。)
(短裘笠帽,望之如神仙中人。)
(好吟詠,有靖節、放翁之風。)
(築墓宇傍,病劇時,告妻孥曰)
肆中人:不必舁入城中,死即埋我於此。
(言訖,端坐而逝。)
(夫人從其志。)
(何春巢隱居愛梅)
(錢塘何春巢名琪,嘉慶時人。)
(隱居不仕,雅好花竹。)
(尤愛梅,其庭院中,凡梅之種種色色幾備。)
(嘗倩人寫一小影,箬笠短衣,席地坐,旁置梅花一擔)
自 題:賣花叟,擔花走。賣得銅錢復沽酒,花兒賣罷擔兒丟,賣賦還如賣花否?賣花叟
,擔花走。
(徐虛齋中年不入城市)
(嘉慶中,錢塘徐虛齋明經以誠,屢應秋試,薦而不售,築枕江樓於鳳山門外,
(而獨居之,歗歌自適。)
(性寬大簡重,好潔,涕唾必擇所,坐處無纖塵。)
(布袍整肅,襜如也。)
(時方中年,足跡不履城市,近則默坐於櫻桃山麓,遠則散步於西湖之漪園。)
(妻孥經歲火相見,日夕相從者,一僮一鶴而已。)
(李我隱於江湖)
(江南生者,嘉慶間江南畸人也,隱於江湖。)
(嘗遊湖湘、江西,不言姓字。)
(年三十許,無鬚,長身頎立,動止俶詭。)
(逢人輒談韻學,時或及經義,獨發奇論,聞者舌撟不能下。)
(廬溪諸生林逢馨館之家,事以師禮,昕夕講貫。)
(有以疑義詢者,輒曰)
諸 生:出某書第幾頁。
(檢之。)
(果然,數十問,無一誤。)
(性嗜酒,酣飲無算,醉輒侘傺悲嘯。)
(與之游者莫之測也,逡妄避去。)
(不甚喜見客,尤厭薄富家兒,有造謁媎,則閉戶大聲讀書,俟其去,乃已。)
(好習禮儀,暇輒設几席,招諸生,而己為之賓,槃辟自西堦上,跪拜罄折如儀
(,宛然叔孫通之綿蕞也。)
嘗語人:聰明誠由天授,而強識盡人可為。日以寸紙記五六事,黏壁間,終歲所獲多矣。
(其作字,必依許氏書。)
(未嘗泚筆為文,而衣帶間恆繫片紙,視之,則所作《武寧盧氏溉園記》也。)
(述經學,以漢魏為宗。)
(縣令楊朝位館之半載。)
(獨居,恆拊膺太息,若有大不得已於中者。)
365**時間: 地點:
(一日,忽辭歸。)
(贐以金,卻之曰)
一 日:吾無所用此也。
(遂去。)
(或謂生實姓李,偶見其《贈葠客》詩,自署「李我」也。)
(語音類楚。)
或 謂:此楚之王百齡。
(質之,皆非是。)
(郭頻伽萬梅花擁一柴門圖)
(郭頻伽名麐,吳江人。)
(嘗以《水村圖》索人題詠,同縣汪玉軫題之云)
女 士:深閨未識詩人宅,昨夜分明夢水村。卻與圖中渾不似,萬梅花擁一柴門。
(頻伽乃倩奚鐵生補寫《萬梅花擁一柴門圖》,以代前軸。)
(梁芷林七十歸田)
(福州梁芷林中丞,晚年歸田,有一印云「二十舉鄉,三十登第四十出守,五十
(還朝,六十開府,七十歸田」。)
(張南山安享林泉之樂)
(番禺張南山維屏,以進士宰湖北,所至有政聲,擢守南康。)
(歸田後,閉戶著書,著作等身。)
(有《國朝詩人徵略》行世。)
(工詩,善書,老而彌篤,有嶺南三子之譽。)
(嘗刻一小印,曰:「乾隆秀才,嘉慶舉人,道光進士,咸豐老漁」。)
(曾築聽松園於花田之濱,為著書所。)
(性愛松菊,園植老松,沿畦繞砌悉佳菊。)
(每當花盛開,即邀友游讌其中,酒賦琴歌,盤桓竟日,享林泉之樂者三十餘年
(。)
(其絕筆詩云:「煙雲過眼總成空,留得心情紙墨中。)
(書未刻完人已逝,八旬回首惜匆匆」、「偶墮塵寰八十年,飄然歸去大羅天。
()
(松溪花埭常游處,或者詩魂泛畫船」。)
(何蓮舫隱居邗上)
(江陰何蓮舫太守自廣信罷官,隱居邗上,託業淮鹺。)
(自刻《悔餘庵全集》行世,胎息《莊》、《騷》,曾文正公劇嘉許之。)
文 正:(嘗手書一聯以貽之曰)千頃太湖,偶與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合隨何遜共移
家。
(徐山雲補梅孤山)
(錢塘徐山雲茂才時,既屢應秋試不售,乃絕意進取,就六世祖文敬公潮清風草
(廬旁築屋以居,慕林和靖處士風。)
(道光丁酉,與同理汪介眉、沈念農、孫閬青諸老輩補梅孤山,以寄岑寂。)
(同治辛未,閬青自湘中還,訪其種梅處,題詩壁間曰)
世 祖:空廊苔屐宛然新,重訪寒花幾愴神。記自碎鋤明月後,又拋三十六回春。
(劉省三掛冠遺世)
(合肥劉銘傳字省三,起家淮軍,轉戰江右,建業回疆,被爵歸田,年甫及壯。
()
其 人:(《遣懷》云)自從家破苦奔波,懶向人間喚奈何。名士不妨茅屋小,英雄總是
布衣多。為嫌仕宦無肝膽,不慣逢迎受折磨。餓有糗糧寒有帛,草廬安臥且高歌
。
(自新疆歸,即掛冠遺世。)
(嘗居金陵莫愁湖,恆策小驢,尋老僧譚佛。)
(有《題報國寺慧真和尚游春圖二絕》云:
( 桃花如錦草如茵,一杖逍遙物外身。)
(春色萬山仗誰管,神仙多半出家人。)
(踏青攜杖到零岑,繞澗穿林緩步行。)
(山水多情常供佛,不教春色動禪心。)
(朱研臣隱居胥山)
(朱研臣提舉大勛,錢塘人。)
(以所居在大井巷之吳山麓,自號胥山老農。)
(少丁亂離,方粵寇擾杭時,倉皇出走。)
(亂定歸,棄舉子業,得官亦不出,以詩酒自娛。)
(春秋佳日,輒與二三同志小集樂山草堂,為文讌之會。)
(樂山草堂襟西湖,枕錢江,風景清幽,以城郭而有山林之勝者也。)
(女承芳,字蓉笙,髫年知書)
嘗語人:吾家居胥山,固秀色可餐也。
(後適同里徐珂。)
(汪笑儂隱於伶)
(汪笑儂名僢,自號伶隱,皖人,仕而優者也。)
(光緒中,以明經得鄉選,大挑用知縣。)
(挾資次京師,自以新貴將得官,乃謀置一妾與之省,不知其適為宗室女也。)
(事聞於臺官,奏之朝,按驗,例當斬。)
明 經:(汪有家奴私請曰)其無救乎?
嘗語人:(汪曰)救可為,惟必有任其罪者,乃得耳。
明 經:(奴曰)誠能乞得主人命,奴萬死不辭也。
嘗語人:(汪曰)審乎?
明 經:(奴曰)第勉為之,奴誓無悔也。
(汪知其誠,乃出資賄朝貴,遂坐奴買獻罪。)
(奇丐隱於乞)
(榕城之西市,一日來一丐,臉瘦身矮,衣衫藍縷,手一布囊,纍纍然不知中貯
(何物,蹣跚道上,口作吟詩聲。)
(途人皆奇之,有佇而觀者,有踵其後者。)
(繼至一隙地,以布囊委地,向衣袋中取出一紙,鋪地上,字大如錢,為端楷,
(上書「四海散人痛告」六字,下敘其由浙入閩,尋親不遇,見逐於逆旅居停,
(腹枵三日,是以呼號將伯,解囊助予,云云。)
(時觀者多憫之,佽助銅元數十枚,丐者殊弗顧,徐向布囊中取出一書,高聲宣
(讀,中多隱約語,其音清朗嘹喨。)
(久之,始俯身拾地上錢,攜囊行至一書坊前,昂然入,將所乞錢購書數冊,束
(於腰,彳亍而出。)
詰 之:(或)爾奚有閒資購書?
丐 者:(嗤之以鼻曰)子鴻鵠耳,寧知我志哉!
(弗顧而去,後亦不復見其人。)
(諫諍類)
(石廷柱諫逮訊大臣)
(太宗嘗與大臣論邊事,謂當以呂尚為法。)
太 宗:(忠勇公石廷柱對曰)呂尚能專制閫外生殺,故所向有功,今大臣若有過,即下
所司逮訊,雖佐領以下,亦當與之比肩對簿,其何以堪!
(或以其言過戇,請議處,上特宥之。)
(阿什坦諫止譯雜書)
(滿洲完顏給諫阿什坦,通經學,篤於踐履。)
(順治初,翻譯《大學》、《中庸》、《孝經》諸書,刊行之,以教旗人,皆出
(其手,時稗官小說盛行,滿人多翻譯,給諫上言學者宜以聖賢為期,經史為導
(,此外無益雜書當屏絕;又請嚴旗人男女之別,定部院九品之制,俱報可。)
(馮銓諫廢后)
(世祖之后,為科爾泌部親王吳克善女,順治辛卯冊立,十月初八日幽廢之。)
(初,睿親王多爾袞祖世祖如子,為之定婚,世祖漸長,恥王所為,託言謀叛,
(削其封,且遷怒於吳女,請其為王之戚,不欲納。)
(尋以吳既送女至,姑妠之,然終不悅也。)
(謫冷宮者凡三載,旋指為失德,宣詔廢之。)
學 士:(大馮銓乃爭之曰)前代如漢光武帝、宋仁宗、明宣宗,皆稱賢主,俱以廢后一
節,終為盛德之累。望皇上深思詳慮,慎重舉動,萬世瞻仰,將在今日。
(疏上,嚴飭。)
禮 部:(於是儀制司員外郎孔允樾等復爭之曰)臣考往古,如漢之馬后,康之長孫后,
敦僕儉素,皆能養和平之福。至於呂后、武后,非不聰明穎利,然傾危社稷,終
作亂階。今皇后不以才能表著,自是天姿篤厚,亦何害為中宮,而迺議變易邪?
(繼之者御史宗敦一等十四人,奏入,皆不聽。)
(親王濟爾哈朗等附之,廢后之議遂決。)
(世祖旋悔之,越五年,仍令皇后位號冊寶等悉如舊。)
(言官劾馮銓)
(睿親王多爾袞攝政,凡言官劾大學士馮銓者,多降革。)
(壬辰十一月,范文肅公彙原疏進呈,覽畢)
世 祖:諸臣所劾誠當,何為以此罷?
禮 部:(范對曰)諸臣疏劾大臣,無非為君為國,皇上當思所以愛惜之。
(遂命俱原官起用。)
(周曾發諫止造乾清宮)
(順治癸巳,恆雨為災。)
(給事中周曾發請停造乾清宮,以錢糧賑濟軍民。)
(詔從其請。)
(鄭獻親王遺言勸統一四海)
(和碩鄭獻親王為太祖弟之子,世祖嗣位,與睿親王多爾袞同輔政,功亦相埒。
()
(扈駕入關,封信義輔政叔王。)
(順治乙未,上疏推述太祖、太宗遺烈,以為平治天下,在信詔令,順人心,前
(方降詔恤滿洲官兵疾苦,已復令修乾清宮,詔令不信,何以服人;又請設起居
(注官,垂信萬世。)
(世祖善之,夏,薨於位,遺言勸上以統一四海為念。)
(上哀慟,詔圖像宮中。)
(魏文毅借史事進諫)
(柏鄉魏文毅公裔介壽侍直中和殿,泛論史鑒。)
文 毅:(世祖偶稱唐太宗英主)晚年無魏徵苦諫,遂窮兵高麗,貽後悔矣。
(世祖頷之。)
(楊雍建諫阻游畋)
(海寧楊少司馬雍建初入兵垣時,駕數巡幸南海子,首上書請養聖躬,慎出入,
(毋勤於原獸。)
(世祖震怒,謂國家以武定禍亂,順時于田,示不忘戰,乃宣楊跪范庭,面數其
(罪,令免冠謝。)
世 祖:(楊對曰)臣惟知忠愛皇上,無他罪。
(上益怒,色變,往返數數,過其前,譙讓不已。)
(諸臣侍直者咸股栗,楊神色不動。)
上 乃:而詎不聞善則歸君、過則歸己乎?奈何翹翹然沽直聲,將謂朕盤於游畋,欲方何
代主?
頓 首:(於是楊始一)此則臣罪。
(時世祖固已心重之,後凡有章奏,無不霽顏聽納矣。)
(索尼述顧命)
(索尼最老成忠鯁,太宗不豫,以世祖託之。)
(世祖逸遊,索尼強諫,世祖或不堪其怒,索尼伏地引頸,稱述顧命,至於涕泣
(。)
(世祖往往泣下,擲刀回蹕而止。)
(知其忠直,復以聖祖託之,蓋兩朝顧命之臣也。)
(熊一瀟疏請停改授併關卡)
(康熙初,投誠武職,許自請改文職,以參議、僉事、同知、通判等官用。)
(南昌熊一瀟時官臺諫,心非之,乃疏言)
僉 事:巡道寄方伯連帥之任,同知、通判分兵刑錢穀之司,此等不文不武之輩,一經改
授,罔知愛惜功名,覬覦營私,情未可定。請停改授之例。
(從之。)
僉 事:(又其時榷關林立,部曹奉使監稅,亦無定員,熊奏)關稅原有定例,一時籌記
策之人,自可勝任,今員數繁多,恐新員差出、舊員未歸之時,將有一司無一官
者,且一城數關,亦應酌併。至京師左右兩翼,較在外各關錢糧更少,今滿、漢
兼差,亦可裁汰一員,俾綜部務。
(部議不准行。)
得 旨:各省相近之關,應否一處兼管,由督撫察奏,兩翼稅差著再議。
(尋議,兩翼應裁漢缺,江寧西新關併入龍江關,蕪湖工關併入戶關,廣東遇仙
(橋浛光廠併入太平關,俱如一瀟所議。)
(楊雍建封還紅本)
(康熙甲辰,有星孛於翼軫,抵降婁,占驗者以為含譽星。)
(侍郎楊雍建時官給事中,獨疏請修省。)
(聖祖優詔答之,遂赦天下。)
(宣赦後,紅本下,二獄囚當決,楊封還紅本。)
(有旨,三法司再議,二囚乃得不死。)
(李文勤諫阻營建)
(三藩未變以前,聖祖偶思營建。)
(時相國李文勤公掌邦計,詢以有款項可動否)
相 國:戶部無可動之項。
(事遂止。)
366**時間: 地點:
(未幾,吳三桂叛,上以帑項空虛為憂。)
相 國:(又奏云)戶部存項敷用。
(上詰以前語,乃)
正 色:部帑原備緩急之需,若平日耗於土木,緩急將何以支?
(上頷之。)
(魏文毅建言多裨國是)
(魏文毅官諫垣最久,順治時,首劾張縉彥為明思宗復仇,後又屢劾大學士劉正
(宗、成克鞏欺罔附會,陳之遴等植黨營私,頗為世祖所引重。)
(聖祖御極之始,輔政大臣議加練餉五百萬,復力爭之,遂止。)
(文毅在朝,每以單辭片語解紛決策,先後所上凡二百餘疏,多裨於國是,以是
(敢諫之名震天下。)
(韓文懿對策上疏)
(韓文懿公菼廷試日,吳三桂逆釁已萌,其對策力言三藩當撤,無稍顧忌。)
(祭酒阿理瑚請以故相達海從祀兩廡,韓謂海造國書,一藝耳,未合從祀之典。
()
(御史鄭惟孜請令國子監生回籍應試,韓疏言太學一空,非京師首善之義。)
(張螺浮嘉猷入告)
(海鹽張惟赤字螺浮,順治甲午通籍,丙申、丁酉間入諫垣,直言敢諫。)
(康熙初,有先朝諫臣之褒禮,及官工科給事中,時三藩不靖,軍需孔亟,計臣
(或有履畝加賦之議,張力爭以為不可,由是浙賦得循舊額。)
(諫草曰《入告編》,其九世孫菊生副大臣元濟為梓行之,見於《涉園叢刻》。
()
(謹嚴剴切,能糾官吏非違,達人民疾苦,絕無晚明台諫詭激囂凌之習。)
(《恭請皇上親政》一疏,霜嚴日烈,出辭乃不溢錙黍。)
(則以聖祖踐阼,方在沖齡,權奸柄政,盈廷結舌,張獨侃侃言之。)
(至本朝入關之始,滿、漢不無歧視,而張乃有「刑部審鞫錄供,不宜但憑滿官
(執筆,及人民投充滿洲,餘地撥給壯丁,不許復圈民地」之奏,真能言人所不
(敢言者也。)
(聖祖不禁科道風聞言事)
(黃陂姚撫部締虞,康熙戊午以禮科給事中主考江西還,奏免江西逋賦二百十餘
(萬。)
(初,憲臣艾元徵請禁科道風聞言事,進言者日少。)
(姚抗疏,請聖祖檢閱世祖朝言官章奏如何謇諤,令相率以軟熟為風,恐平時無
(以作其敢言之氣,臨事必無肯為皇上盡忠者。)
(頃之,聖祖御乾清門,召諭曰)
聖 祖:朕親政以來,諸臣何嘗以言獲罪?
正 色:上即不譴言官,但有此處分條例,諸臣方跼蹐畏罪,誰復肯發奸指佞者?
聖 祖:(色霽)人臣論事,當擇其大者遠者,如魏象樞彈程汝璞,亦是風聞,已而鞫問
得實,蓋本朝原未有風聞之禁也。
(將退,詔以所言宣付史館。)
(尋出撫四川,請罷蜀中采木之役。)
(蔣伊繪十二圖進呈)
(常熟河南學道蔣莘田為文肅父,康熙己未,滇、閩方用兵,征調四出,又廣開
(捐納事例,時蔣官御史,繪十二圖以進,一曰《難民妻女圖》,二曰《刑獄圖
(》,三曰《寒窗讀書圖》,四曰《春耕夏耘圖》,五曰《催科圖》,六曰《鬻
(兒圖》,七曰《水災圖》,八曰《旱災圖》,九曰《觀榜圖》,十曰《廢書圖
(》,十一曰《暴關圖》,十二曰《疲驛圖》。)
(復為疏,極言其狀。)
(聖祖動容嗟歎,置諸左右。)
(又嘗為五疏救荒之策,言切而哀。)
(逾年,駕東巡,道多饑民,顧近臣曰)
聖 祖:此蔣伊所繪《流民圖》也。
(及為學道,以經術造士,屏絕干請。)
(居鄉好施予,多所全活。)
(曹末任千之諫封禪巡狩)
(康熙壬癸間,三藩削平,詔以詞臣曹末請封禪疏,付廷議。)
(相國張文貞公秉筆,逕請停止。)
(蕭山任冏卿千之方官六科,亦上言封禪僅見司馬相如書,不足慕效。)
相 國:(又云)巡狩載《虞典》,古諸侯各君其國,天子巡所守以協同議禮制度。今天
下一家,巡狩之禮亦不可舉。
(徐立齋諫止鬻官)
(國初崑山三徐,名位資均相埒,文學稱健庵尚書,而風節操持,當首數立齋相
(國。)
(立齋官修撰時,世祖常召見,討論經義,賜鞍馬、御膳,恩如家人。)
(上晏駕,哀痛哭泣,羸瘠不勝。)
(康熙庚申,從謁孝陵,猶悲慟不止。)
(捐例初開,但令得官後三年稱職,上官保舉,否則罷。)
(既又令輸銀免保舉,即聽遷轉。)
(其初為祭酒時,即請免納粟入監之例,及是又言國家大體所關,惟賢不肖之辨
(而已,若捐銀得免保舉,是金多者與稱職同科也,因堅請停止捐例。)
(後事例既罷,而府部寺院筆帖式近三千人,復求開例,出知州縣。)
(其以哀察大計被議者,亦復謀官,廷議時爭之三日,卒從其言。)
(癸亥大計,一切餽遺無敢及門,其所彈劾亦不避權貴也。)
(徐立齋諫止簡巡按)
(康熙間,聖祖欲差滿洲三品以上大臣巡按各省,徐立齋相國獨力爭不可。)
上 大:明時故有御史巡按舊例,【是時停止御史巡按未久。】今何為獨不可耶?
立 齋:明時雖有巡按,然御史秩卑,雖許其參劾督撫,然巡按果有不職,督撫亦得參劾
,相維相制,故無大害。今三品以上大員,與督撫爵秩相等,又有滿、漢親疏之
見為之先入,督撫豈敢貿然彈劾?倘有貪婪之人,恣行無忌,則百姓之受害,將
靡窮矣!
作 色:(上勃然)然則朕所差者,竟無一端人乎?
立 齋:(頓首曰)皇上簡任時,自必妙極一時之選,然百密中,難保竟無一疏。且人情
往往見利忘義,從前昕夕在上前,且未有地方尺寸柄,雖庸才亦能勉敦行檢。一
旦銜命出使,移氣移體,非真有操守者,固不能始終如一。況所差數十人中,豈
能人人皆有操守,使有一人,則一省已受害矣。
(上默然良久,卒罷其議。)
(是時廷臣皆震懾失次,立齋獨侃侃如平時。)
(奇奴有所諫)
(奇奴者,不知其姓名。)
(康熙甲子,聖祖幸塞外,還京,有人衣短後衣,無冠,跪道旁,呼萬歲。)
至 則:(上止輦問之)有所諫,今條奏時務十二事。
上 大:若何人也?
至 則:刑部郎中某家奴。
(當是時,時局已定,四海承平,上以為狂奴妄言得失,辱朝廷而羞當世之士,
(非盛世事也。)
(遂執付所司,按衝突儀仗妄行奏訴律,發近邊充軍,杖而流之關外。)
仰 天:(奴歎曰)吾為人奴,雖勞苦,不廢書,以今世之務,合吾書之說,所宜言者固
多。意臺省諸大官,此月不言,必他月也,他月無聞焉;意今年不言,必明年也
,明年又無聞焉。吾不復能待,故冒昧言之,而孰意獨罪一至於此耶!
(未出關,杖瘡發,死於路。)
(魏敏果藉天變言事)
(魏敏果公象樞性骨鯁,敢言事,官刑科左給事中時,因災變陳言,語侵權貴,
(會議時,又與諸大臣抗爭是非,廷臣仄目。)
學 士:(獨大范文程公心識之)此我國家任事之臣也。
(其後有搆之者,輒於眾中剖晰之,卒得白,已而收遷至左都御史。)
(適逢地一日連震,上晝夜坐武帳中。)
一 日:(魏直入)地,臣道也;臣失職,則地反常。臣不能肅風紀以修職業,請先罪臣
以回天變。
(上召魏入,魏伏地涕泣,請屏左右,語移時。)
(極言天變若此,乃索額圖、明珠二相植黨市權,排斥忠良,引用僉壬以禍國家
(之應。)
(及出,副都御史施維翰迎於後左門,見魏淚流頰未乾也。)
367**時間: 地點:
(明日,上以六條宣廷臣集議,大略如魏恉,於是朝士咸知魏造膝所請,用事大
(臣皆為之股栗。)
(明年,索額圖免官;戊辰,明珠為郭琇劾罷。)
(至丙戌春,聖祖始以其面對語諭群臣。)
(李文貞直對)
(康熙癸巳,方望溪侍郎苞供奉南書房。)
368**時間: 地點:
(一日,聖祖召編修沈宗敬至,命作大小行楷。)
(日晡,內侍至,傳諭李文貞公光地曰)
內 侍:朕初學書,宗敬之父荃實侍,每下筆,即指其病,兼析所由。至於今,每作書,
未嘗不思荃之勤也。
一 日:(文貞因奏對曰)此即成湯改過不吝之心,苟自是而惡直言,則無由自鏡矣。
(李文貞疏請甄別歸休學使)
(各省黌序,皆隸提學道。)
(康熙癸未,始設學政。)
(越十餘年,部議令學使歸休者,悉赴城工效力。)
學 使:(時李文貞公方家居)賢否同辜,非所以示激厲也。
(密疏清公之臣若而人,請加甄別,藉是多免役者。)
(張貞生諫阻大臣巡察)
(康熙中,議遣大臣巡察各省,廬陵張學士貞生上書切諫,被詔引見,以所言過
(戇,下考功議,免官,詔貶二秩。)
其 自:(為詩云)聖明豈是誠難格,臣戇還應術未全。
(可知其所養矣。)
(後奉特旨,復原官。)
(韓菼諫誅阿山)
(康熙中,江南布政司張萬祿虧庫金三十餘萬,制府阿山上言費由南巡,非侵牟
(。)
(或謂張於阿為姻家,上震怒,下九卿議。)
(眾議阿大辟,宗伯韓公菼正色曰)
文 懿:果有連,其情私而語則公也,且斯言得上達,所益不細。
(忌者增語上聞,韓由是恩眷日替。)
(阮應商疏論銓曹之弊)
(康熙朝,阮應商官吏科給事中。)
(時吏部選人,或違例壓缺,改易文憑,駮選停放,除授不公。)
(給諫上書極論,纚纚數百言,指斥無隱。)
(銓曹多被議者,直聲大震,一日,聖祖御門,有所咨訪,特指名命對。)
(給諫從容敷奏,眾皆屬目。)
(嗣是連次御門,輒垂問阮應商在否。)
(嗣以疾告歸,遽卒。)
(龔翔麟劾權貴)
(康熙朝,龔蘅圃侍御翔麟勁直敢言,屢擊權貴。)
(劾靖逆侯子張雲翮,劾滇黔督部趙良棟,皆拜御書之賜,旌其敢言。)
(其劾熊賜履弟黷貨,並糾賜履,聖祖亦韙之。)
(圖爾泰劾滿臣權重)
(康熙中,滿洲某科給事中圖爾泰,與明珠同族,不善其所為。)
(嘗劾奏滿臣權重,漢六部九卿奉行文書而已,滿人謦欬,無敢違者,殊非立政
(之體。)
(以此忤權臣,謫黑龍江。)
(圖素尚理學,於戍所自置周程四先生祠,朝夕禮拜,人笑之,不顧也。)
(郭琇劾明珠)
(康熙間,山左名臣,自李之芳、董訥而下,實以郭瑞卿為最剛正。)
(瑞卿名琇。)
(當明珠柄政時,行為專恣,朝野多側目。)
(郭剛直性成,嘗於明珠壽日,臚舉其劣跡,列入彈章上之。)
(旋復袖所草疏,乘車至明邸,踵門投刺,明以其素倔強,來謁不易,肅冠帶迎
(之。)
(及入,長揖不拜,坐移時,故頻頻作引袖狀。)
明 經:(喜問曰)御史公近來興致不淺,豈亦有壽詩見賜乎?
文 懿:(郭曰)否否。
(探袖出視,乃一彈章。)
文 懿:(明取讀未畢,郭忽拍按起曰)郭琇無禮,劾及故人,應受罰。
(連引巨觥狂吸之,疾趨而出,座客大駭愕。)
369**時間: 地點:
(未幾而廷訊明珠之旨下矣。)
(笪重光屢有諫諍)
(句容笪侍御重光直聲震朝野,屢有諫諍,且嘗劾明珠、余國柱,棄官去,不知
(所終。)
(或稱其隱甘肅漢龍山,為道士,年九十餘猶在,自稱繡髮真人。)
(高層雲諫止旗屯)
(康熙時,旗軍屯田江淮,所至驛騷,華亭太常少卿高層雲奏請停罷。)
(議政王大臣閱其奏,皆大怒,將請旨治罪,上納其言,立命停止。)
(層雲字菰村,工詩,善畫山水,澹寧居御座側之屏風四幅,其所繪也。)
(任葵尊章數十上)
(康熙中,御史之敢言者,為荊元實、任葵尊二人。)
(葵尊名弘嘉,入臺垣,直聲大振,章數十上。)
(婁德納譎諫)
(聖祖既廢理王,揆敘、王鴻緒輩恐其復立,造諸蜚語以聞,上怒,欲置王重典
(,眾莫敢諫。)
(領侍衛內大臣婁德納年已耄,善解人主意。)
(時上自暢春園還宮,欲明頒詔旨,婁先日燕見曰)
侍 衛:聞護軍統領某得暴疾,肉盡消,骨立矣。
(某固素以體胖著者。)
(次早,上入宮,則見某佩刀侍神武門,豐偉如故。)
侍 衛:(上結婁,婁笑曰)可知人言未可信也。體之豐瘠,乃現於外者,尚訛傳至此,
況曖昧事哉!
(上首肯其言,立罷宣詔。)
(朱天保諫廢儲)
(檢討朱天保字鶴田,滿洲人,中康熙癸巳進士,入詞林。)
(父朱爾訥,任兵部侍郎。)
(時理密親王既廢,儲位久虛,廉親王允禩覬其位,揆敘、王鴻緒等復左右之,
(欲陰害理密親王。)
(天保深憂之,疏言曰)
禮親王:皇太子雖以疾廢,然其失,良由左右非人,習於驕抗。若遣碩儒名臣,如趙申喬
等輔導之,潛德日彰,猶可復問安視膳之事。儲位重大,未可輕移,徒啟藩臣覬
覦,則天家骨肉之禍,有不可勝言者。
(疏成欲上,以父在,徘徊久之。)
禮親王:(父察其情)忠孝未可兩全,汝捨孝全忠可也。
(趣入告。)
(時聖祖幸湯山,疏上,上欷歔久之。)
聖 祖:(近臣阿靈阿素為允禩黨)朱某之疏,為希異日寵榮耳。
(上大怒,置之於法,父荷校死,而理密得以壽終。)
(張廷樞直諫)
(韓城張司寇廷樞自擢九列,即以直諫任事著聲。)
(其始長刑部而罷也,以提督九門陶和氣勢燄方熾,司寇齊世武阿附之,摭其讎
(人,死刑獄,張持不可,因此譖張。)
(踰年,聖祖燭其姦,誅和氣,投世武於荒,乃思張,以司空徵,既至,改司寇
(。)
(張感上灼知,益以國是自任,而眾亦知上信張,凡部事,主斷者十之七九;廷
(議待決者,亦過半焉。)
(聖祖春秋高,諸王門下人或因緣詭法,有以負債訟淮商及吏民者,命關逮。)
(張正言折將命者,合堂變容,張意色愈堅,事竟罷。)
(誠王屬長史以文學信任,朝夕侍上側,王府孟尚曾斃甘肅平民,事達部,王再
(三切諭,不得上聞,而張具以實奏,眾皆危之,張坦如也。)
(河南州縣困於歲徵黃糧,中家以下,鮮不破產鬻子,供輓賃。)
(巡撫楊宗義疏請改折,而倉督及有司陰祖之,戶部九卿皆曰毋庸議,聖祖方猶
(豫。)
(會張自閥鄉鞫獄還,使事畢,慷慨陳民艱,退又具疏,聖祖立斥群議,特改諸
(州縣之遠水次者,民困大蘇。)
(劉蔭樞敢諫)
(韓城劉中丞蔭樞,以知縣行取,為吏刑戶三科給事中,稱直言敢諫,前後疏十
(上。)
(論連捐速陞之弊,又請試捐員、停保舉、開言路、覈名實,又言藩臬宜入覲奏
(事,又陳豫秦兩省事宜,皆報可。)
(又論楚省攤糧病民,下九卿議,劉陳述公卿間,遂蠲其賦。)
(外轉贛南道,署按察使,以爭疑獄,失巡撫意,劾罷之。)
(康熙甲申,聖祖南巡,劉迎見於潼關。)
上 大:此劉鬍子也,何衣民服?
(以被劾對。)
(詔復其官。)
(劉廣顙豐賾,美鬚髯,官科垣,屢蒙召見,上故識之。)
(旋擢貴州巡撫。)
(會額魯特數擾邊,上使尚書富寧安等往征之,已擊走矣,領兵大臣尚擬進勦,
(各省捐饟捐馬者皆起。)
上 大:(劉上封事曰)澤旺阿刺蒲坦,小醜也。侵擾哈密,小警也。請無用兵。
略 謂:(又密陳六事)臣老人也,報皇上之日無幾,敢冒死以陳。從來與庸主言,非發
露其詳不可;與聖主言,則引其端而已悟。皇上,聖主也。臣不敢多言,敢以六
事進:重內地勿勤遠略;謹喜怒而慎用人;覈名實以重國本。
(尋以年垂八十請老,上令赴大軍駐所周閱,詳議具奏。)
(劉抵營,仍疏請屯哈密以東,兵毋輕出。)
(又以病乞休,詔責其憚遠涉,令還巡撫任。)
(後數月,休致入京,下刑部議,以阻撓軍務當絞,命發往博爾丹處種地,時年
(八十一矣。)
(子熾,請隨侍。)
止 之:(劉笑)人死道路,與家庭何異?汝自歸,耕田讀書,無我慮。
(居喀爾三年,廷臣曰)
上 諭:劉蔭樞,忠臣也,但書生,不知兵耳。
(詔還京,復其官,與千叟宴。)
(雍正癸卯,世宗召見慰問,賜金,遺之歸。)
(旋卒於家。)
(孫文定以檢討上封事)
(世宗行政,以猛鷙著稱,大臣無敢直言者。)
(太原孫文定公嘉淦,乃以檢討上封事,曰親骨肉,曰停捐納,曰罷西兵。)
(世宗召諸大臣示之,責掌院學士曰)
世 宗:爾翰林院乃容此狂士。
(掌院叩頭謝罪。)
(朱文端適在側,徐對曰)
文 端:此生誠狂,然臣服其有膽。
(良久,亦大笑曰)
世 宗:朕亦不能不服其有膽。
世 宗:(即召對,授國子監司業,並手指之以示九卿曰)朕即位以來,孫嘉淦每事直言
極諫,朕不惟不怒,且嘉悅焉,爾等當以為法也。
(金溶因諫落職)
(孫文定公在楚督任內獲譴,罰修順義城。)
(御史金溶奏以孫嘉淦之操守,不免議罰,恐天下督撫聞而自危,無以為他日地
(步。)
(金即文定所取士也,坐是落職,後卒起用。)
(沈端恪諫耗羨歸公)
(沈端恪公近思性恪謹,每上封事,先期簡閱衣冠,鍵戶密書,書畢,蒲伏再拜
(而起。)
(家人問何事?輒答以他語。)
(雍正朝,耗羨歸公之議,自山西大吏發之,諭旨令九卿會議。)
(沈廷諍諤諤,同列震悚,世宗嘉其誠剴,不以為非。)
(沈端恪李紱諫阻逃禪)
(沈端恪公少時嘗在靈隱寺為僧,世宗喜逃禪,一日,沈獨對,上問之曰)
世 宗:汝於宗門必多精詣,試言之。
問 之:(沈對曰)臣少年潦倒,偶逃於此,幸得通籍,方留心經世之學,以報國家,日
懼不給,不復更念及此。亦知皇上聖明天縱,早悟大乘,然萬幾為重,臣願陛下
為堯舜,不願陛下為釋迦,臣即有所記,安敢妄言以分睿慮。
(世宗改容頷之。)
(臨川李穆堂侍郎紱在官日,嘗語之曰)
世 宗:汝於書無所不讀,則二氏經典,當亦盡通。
語 之:(李曰)臣向亦諦觀之,然無補於天下國家。
世 宗:汝言是也。
(李元直抗言無所避)
(高密李元直官御史八月,章數十上,最後語侵諸大臣尤切。)
(世宗召元直及諸廷臣入,歷舉中外大臣有名跡者詰之,元直抗言無所避。)
世 宗:(上徐謂諸臣曰)彼言雖野,心實無他。
(翼日,復召入,慰之,賜荔枝數枚,出。)
(於是都人呼為戇李。)
(徐文定諫阻誅二王)
(徐文定公元夢,舒穆祿氏揚武勳王裔。)
(雍正中,廉王允禩、貝子允禟以覬覦大器,世宗命諸大臣議其罪。)
(文定言二王之罪,誠不容誅,願皇上念手足之情,暫免一時之死。)
(情詞肫摯,上為動容。)
(三張諫止捐貲運饟)
(雍正間,西事方殷,急饋饟,大將軍入覲,以為言。)
(大臣定議,各途守選及遷補停止,專用捐貲運饟人,事可集。)
(已得旨,始下外廷。)
(韓城尚書張廷樞聞其事,謂同列曰)
尚 書:此關國體,當以去就爭。
(時九卿會議數四,相視不言,乃昌言,惟捐納所分員缺,可俾運饟人,其正途
(及遷補仍舊,因手奏定議。)
尚 書:(執政者大駭,使人謂少宰張廷玉曰)聞舉朝同議,獨張君阻之,不識何張君也
。
世 宗:(少宰曰)首議者張廷樞,然余,吏部也,亦同此議。
尚 書:(少司寇張大有曰)我亦同議者。
(於是士論翕然歸三張。)
(遂寧張鵬鷊方長吏部,為不適者久之。)
(曹一士疏論文字薦舉)
(雍正乙卯,御史曹一士請寬比附妖言之獄,並挾仇誣告之文。)
(疏云「比年以來,小人不識兩朝所以誅殛大憝之故,往往挾睚眦之怨,借影響
(之詞,攻訐詩書,指摘字句。)
(有司見事生風,多方窮鞫,或致波累師友,株連親故,破家亡命,甚可憫也。
()
(臣愚以為井田封建,不過迂儒之常談,不可以為生今反古;述懷詠史,不過詞
(人之習態,不可以為援古刺今。)
(即有序跋偶遺紀年,亦或草茅一時失檢,非必果懷悖逆,敢於明布篇章」云云
(。)
(然則當時有言井田封建或感懷詠史者,乃至著述序跋不錄時王年號者,皆科大
(逆不道罪矣。)
(又言牧民之吏,有賢有能,不可偏廢,今督撫薦舉,往往舍賢而尚能,故明作
(有功之意多,惇大成裕之意少。)
(李紱謝濟世劾田文鏡)
(雍正間,田文鏡劾河南屬吏黃振國、汪諴、邵言綸等,直督李紱言其冤,欽使
(往按驗,還奏文鏡所劾是。)
(御史謝濟世又劾文鏡貪黷,奏入,與紱語多同,上疑焉,命九卿科道集刑部訊
(交關狀。)
(謝辨無有,而刑部勵杜訥曰)
尚 書:是當刑訊。
(御史永豐陳學海在班中,忽起走庭中,北向大言曰)
御 史:與謝某交通者,我也。
(大臣皆愕然。)
(陳故以部郎從欽使河南,得文鏡欺罔狀,又為奏爭不能得,歸嘗發憤為同僚言
(之者也。)
(大臣將以聞,請并訊。)
大 臣:(謝則曰)文鏡之惡,中外皆知。濟世讀孔孟書,粗識大義,不忍視姦人罔上,
以冒死以聞,必欲究指使者,乃獨有孔子、孟子耳。
(拷掠急,復大呼聖祖仁皇帝,王大臣皆瞿然起立,乃罷訊。)
聖 祖:(入告曰)是狂生,妄欲為忠臣,口刺刺稱孔孟不休,終不言指使者。
世 宗:(意亦解)是欲為忠臣,且令從軍。
(遂命往阿爾泰軍前效力。)
(乾隆朝,復再起,再被劾,卒獲超雪,放歸。)
(學海得無事,然明年,卒以告病驗不實,亦遣戍去。)
(齊周華疏救呂晚村)
(天台齊周華為召南猶子,以刊印呂留良書籍受極刑。)
中 有:(其救呂疏稿)浙省呂留良,生於有明之季,延至我朝,著書立說,廣播四方。
其胸中膠於前代,敢妄為記撰,托桀犬以吠堯。夫堯不可吠而不吠堯,恐無以成
為桀之犬,故偏見甘效頑民,而世論共推義士。又以其書能闡發聖賢精蘊,尊為
理學者有之,實未知其有日記之說。伏讀上諭,日以改過望天下之人,故寬曾靜
於法外。臣思呂留良、呂葆中逝世已久,即有歸仁說,作於冥冥中,臣已不得而
見。第其子孫以祖父餘孽,一旦罹於獄中,其悔過遷善趨於自新之路,必有較曾
靜為尤激切者。夫曾靜現在叛逆之徒,尚邀赦宥之典,豈呂留良以死後之空言,
早為聖祖所赦宥者,獨不可貸其一門之罪乎?
(吳煒疏請保護聖躬)
(乾隆初,高宗下詔求言,一時臺諫,以吳南溪為最。)
(吳名煒,歙縣人,面黧黑,寡言笑,嘗劾訥欽,為世所稱。)
(曾有保護聖躬一摺,上切責之,召詢張文和。)
(文和讀疏訖,口嘖嘖稱羨,遂有欲於鞾中取物狀,上詢之)
文 和:臣欽取筆附名於摺尾也。
(上乃釋然。)
(宮中嘗演《鳴鳳記》院本,孝聖后問朝中有如楊繼盛之人否?)
上 乃:惟吳煒差近之。
(吳年八十餘,無疾而終。)
(李慎修諫阻觀戲吟詩)
(乾隆初,御史李慎修,德州人,身傴僂而敢言。)
(高宗於上元夜賜諸王公大臣觀火戲,李諫阻之,以為玩物喪志。)
(上喜吟詩,李亦諫,恐以摛翰有妨政治。)
(上韙其言,嘗召見曰)
高 宗:是何渺丈夫,乃能直言若此。
大 臣:(李奏曰)臣面陋心善。
(上大笑。)
(又當時以錢貴故,諸大臣議變制,李上疏阻之。)
(鄒一桂疏請罷許容)
(乾隆壬戌,命許容巡撫湖北。)
(時鄒小山尚書一桂方轉給事中,疏言)
尚 書:許容誣奏謝濟世,奉旨奪職,總督以下承審官皆罷斥,不特湖南得見天日,天下
臣民,罔弗額手稱慶。此彰癉之公,吏治所由知戒也。昨有旨仍命撫湖北,中外
聞之,莫不驚駭。乞降旨宣示臣民,俾曉然於黜陟之所以然。
(疏入,事遂寢。)
(盛安諫止誅薙髮者)
(滿州盛司寇安以科第起家,頎然蘁立,鬚眉蒼然,以古大臣自命。)
(乾隆戊辰春,孝賢后崩,時周中丞學健、塞制府楞額以違制薙髮,交刑部治罪
(。)
(又錦州守金文淳稟命於府尹薙髮,事發,高宗震怒,立命誅之。)
叩 首:(盛請曰)金小臣,罔識國制,且請命大僚,然後薙髮,情可矜恕,請寬之。
上 大:(怒曰)汝為金某游說耶?
叩 首:(盛曰)臣司寇,但知盡職,固不識金某為何如人。如枉法干君,何以為天下平
也?
(上大怒,命侍衛反接盛,赴市曹,與金文淳同正法。)
(盛長笑,惟曰)
上 大:臣負朝廷恩而已。
(上悔悟,命近臣馳騎,並金赦之。)
上 大:(盛施然叩謝,如常時,市曹屬目曰)此真司寇也。
上 大:(次日,上命入上書房,傅導諸皇子)盛安尚不畏朕,況諸皇子乎?
(真師保之妙選也。)
(博爾奔察譎諫)
(內大臣博爾奔察侍高宗最久,善嬉謔。)
(乾隆辛未春,扈從南巡。)
(舟至京口,放煙火,有被煙薰嗽考,博笑曰)
大 臣:此乃素被黃煙薰,怕故望而生畏也。
(時黃文襄公廷桂督責所屬過嚴,故言之。)
(及至蘇州,見靈巖梅可合抱,博拔刀作欲砍狀。)
(上驚問,博曰)
文 襄:恨其不生於圓明園,而使皇上跋涉江湖之險也。
(及較射,有弓落地者,上震怒。)
上 震:(博在旁日)此皆因引見,昨日射箭多,致臂病,不能引弓也。
(上乃釋然。)
(又一日,較射多不中侯,天顏不悅。)
(有髯人至,博望而笑曰)
一 日:嘻,汪都統弟至矣。
(都統汪扎爾修髯如戟,故謔及上,上為之撫掌大笑。)
(上嘗行窄巷,有步軍校積石為山於廳側,上博曰)
問 之:此步兵花園也。
(上大笑。)
(又上書福字,博侍側,上笑謂)
上 大:汝識此中佳否?
問 之:(博應聲曰)知之,皇上所書福字,既黑且亮。
(上大笑。)
(朱文端諫止誅舒文襄)
(乾隆乙亥,阿睦爾撒納投誠,舒文襄公赫德時任定邊將軍,請將其家屬分置蘇
(尼特等近地,以為羈質。)
(高宗大怒,謂其分散骨肉,有傷遠人心,命近侍封刀斬之。)
(朱文端公軾聞命,推扉而入,力言人材難得,舒雖一時過慮,然平日辦事勤謹
(,請援議能之典。)
上 大:命下已踰日,恐難返。
朱竹垞:即命臣子成麟追之。
(上可其請。)
朱竹垞:(朱出,謂出子曰)追不及,汝勿返也。
(成麟故勇往,即於馬前割袍前襟,馳騎往,至潼關,追前命歸。)
文 忠:(傅公恆告人曰)朱公誠仁者之勇。是日,雖如恆者百輩,無濟於事也。
(松文清諫東巡)
(乾隆丁丑夏,幾輔亢旱,下詔求言。)
(相國松文清公筠上疏,諫阻東疏。)
(上以其故違祖制,應置重典,念其平日廉直,以二品銜謫察哈爾都統。)
(尋擢為首輔,仍兼攝伊犁事。)
(杭大宗抗論時事)
(杭大宗世駿,錢塘人。)
(抱經世才,以布衣召試鴻博,極言國家用人宜泯滿、漢之見,以收士望云云。
()
(時宗室某相方用事,閱卷大怒,譖於高宗,幾遭不測。)
(其後官翰林院檢討,上疏抗論時事,謂用兵斂財及巡幸所至,有司一意奉行,
(其流弊皆及於百姓。)
(疏凡十事,其言至戇激。)
(部議當重辟,上僅令罷歸田里,不之罪也。)
(出京日,行李蕭條,士夫懼召黨禍,杭往話別,輒預戒閽者拒之,獨刑部司獄
(某,相與徒步登陶然亭,痛飲竟日而別。)
(三保諫止乘騎渡河)
(三文敬公保,譒譯進士,任兩湖、浙閩總督,入拜東閣大學士。)
(以不諳吏事,動為人欺,且屢任封疆,簠簋不飾,時以比李昭信。)
(然幼讀宋儒書,大節不苟。)
(乾隆癸未夏,高宗巡幸承德,保時任直隸按察使。)
(霖雨數日,潮水驟發,上欲乘騎渡河,保叩馬諫曰)
高 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況萬乘至尊,輕試波濤,使御駟有失,雖萬段臣軀,何可
追悔!
(上以滿洲舊俗宣勞示武為言。)
三 保:皇上奉太后乘輿同至,即使上渡河安,不識太后之輿,安奉何所?
(上乃動容回轡。)
(三保劾王亶望)
(三保督閩時,浙無王亶望丁艱,以督辦海塘奪情視事,又不遣眷回籍,保惡其
(蔑倫,密疏劾之,王因獲罪。)
(後為上書房總師傅,集古今儲貳事,曰《春華日覽》,教授諸皇子,詞雖質直
(,不失師保之體。)
(卒,賜諡文敬,取責難於君意也。)
(傅文忠諫嗔怒過節)
(高宗嘗諭傅文忠公恒佛法清淨,於身心亦有裨益,公餘宜揅究內典。)
高 宗:(傅奏云)佛法先戒貪嗔癡,皇上天亶聰明,尚有時嗔怒過節;如臣庸愚,恐學
亦徒勞。
(又一日進見,高宗偶論魏徵敢諫。)
高 宗:(傅云)魏徵每陳諫牘,唐太宗不但不怒,並有褒賞。魏徵是見敢諫之便宜,故
不憚直言也。
(上頷之。)
(尹會一言民間疾苦)
(高宗六次南巡,尹會一視學江蘇,還奏云)
高 宗:陛下數次南巡,民間疾苦,怨聲載道。
高 宗:(厲聲詰之曰)汝謂民間疾苦,試指出何人疾苦?怨聲載道,試指明何人怨言?
(會一至是,惟自伏妄奏,免冠叩首,乃謫戍遠邊。)
(方觀承諫止誅犯蹕者)
(乾隆乙巳以後某年春,高宗巡畿甸,突有村民犯蹕,手攜兵器,為扈從侍衛所
(格,立被執。)
詰 之:直隸人。
上 震:(怒曰)朕歷年春秋雨巡,累及近畿百姓,固應怨我。然兩次所免錢糧,積數十
年計之,亦不為少,竟不足以生其感乎?是殆有主之者矣。
(時總督方恪敏公觀承方在卡倫門外接駕,聞之,飛騎追上,而乘輿已前行,方
(疾趨,伏道旁)
大聲呼:臣方觀承奏明,此人是保定村中一瘋子也。
(上聞稍回顧,乘輿已入宮門,甫降輿,即傳軍機大臣入對。)
上 震:頃犯蹕之人,據方觀承奏為瘋子,不知究如何?
大 臣:(軍機踫頭奏)方觀承久於直隸,據所奏是瘋子,自必不誤。
上 震:既如此,即交爾等會同刑部嚴訊,作瘋子辦理。
(軍機大臣碰頭謝出,即日在行帳中定讞。)
(張問陶日上三疏)
(遂寧張船山名問陶,性伉爽,無城府。)
(由檢討遷御史,上官日,連上三疏:一劾六部九卿,一劾各督撫,一劾河漕鹽
(政。)
或 謂:(之曰)子不慮結怨中外乎?
謂 張:(笑曰)我所責難者,皆大臣名臣事業,其思為大臣名臣者,方且感我為達其意
;若無意於此者,吾將其身分抬高,至於如此,慚愧之不暇,又何暇怨我乎?
(舒超鐸劾杜賴)
(直恪公舒超鐸,歷任西安、涼州、安西、黑龍江諸將軍,高宗篤任之)
嘗語人:滿洲世族未忘舊習者,惟某一人。
(性直篤,在西安時,前將軍杜賴貪鄙,屢侵糧餉,至自製餅餌,令軍士重價購
(之,舒至三日,立劾之。)
(金礦事發,牽連數百人,獄未決,命釋之。)
將 軍:(僚屬有請者則曰)金礦窄不容足,安容數百人?盜者必獲重寶以遠颺,奚累及
無辜為。
(後盜果獲於他境。)
(魁倫劾伍拉納)
(制府魁倫完顏氏,性勇,授福建將軍。)
(喜聲伎,嘗夜宿狹巷,為制府伍拉納所覺,欲劾之。)
(伍固貪吏,納屬員賄,動踰千百,不納者,鎖錮逼勒。)
(又受海盜賄,不捕緝,本虎門外盜艇雲集。)
慨 然:(魁)伍公以封疆大吏,舉止同盜賊,不知愧悔,反欲劾人耶!
(乃抗疏劾伍之貪縱,共閩省庫藏虧絀事,高宗大怒,置伍於法,以魁代。)
(錢澧劾國泰)
(昆明錢南園通政澧為御史時,劾東撫國泰。)
(時劉文清公偕和珅奉高宗命往山東訊鞫,並諭御史同訊。)
(方讞獄日,國泰忽起立,罵御史曰)
文 清:汝何物?敢劾我耶!
文 清:(大怒曰)御史奉詔治汝,汝敢罵天使耶!
(立命隸人披其頰。)
(國泰懼而伏,珅遂不敢曲芘。)
(獄上,國泰伏誅。)
文 清:(初,錢將奏國泰事,詣所善翰林邵南江曰)家有事,需錢十千,可惜乎?
慨 然:(邵曰)錢可移用,將何事也,盍告我乎?
文 清:(錢曰)子勿問何事,有事欲用此錢,當於吾子取之。
(越三日而彈章宣矣。)
(時國泰聲勢方盛,人皆為之危,幸高宗察其忠直,得擢通政司副使。)
高 宗:(邵於是叩之曰)子前告我需錢十千,豈為此事耶?
文 清:然。吾自度劾國泰,必受嚴譴戍邊,故預備資用耳。
高 宗:(邵曰)若果有此行,十千錢亦不濟事。
文 清:吾性喜食牛肉,在道可不用傔從,以五千錢市牛肉,日啖此,可無饑。其餘錢,
吾自負之,得達戍所,足矣。
(錢澧劾和珅)
(錢南園既補通政司副使,復以事鐫級,再補官言。)
(時和珅擅權,直廬自立私寓,錢劾之,謂)
謂 之:國家所以設立衙署,蓋欲諸臣共集一堂,互相商搉,佞者既明目共視,難以挾私
;賢者亦集思廣益,以濟其事。今和珅妄立私寓,不與諸大臣同堂辦事,而命諸
司員傳語其間。即有私弊,諸臣不能共知;雖欲參議,無由而得,恐啟攬權之漸
,請皇上命珅拆毀其寓,遇事公同辦理,無得私自處判。
(疏入,命錢入軍機之監之。)
(逾年,錢暴卒,上大慟。)
(曹錫寶劾和珅)
(和珅在政府時,上海曹劍亭侍御錫寶上書論劾,同朝多咋舌者。)
(侍御至熱河待罪,高宗召入)
諭 之:爾讀書人,不讀《易》歟?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侍御叩頭流涕而出。)
(錢澧劾畢沅)
(乾隆末,甘肅冒振一案,侵蝕公私款項至數百萬,事發,總督司道以下伏者數
(十人。)
(時畢沅方撫陝,具知其事,然以勒爾謹、王亶望皆和珅死黨,畢亦奔走和門者
(,故明知之而不敢言。)
(錢南園待御乃上疏劾之,略云「勒爾謹、王亶望、王廷贊雖已分別伏法,而現
(任陝西巡撫畢沅,前曾奉命署理督篆,以陝甘接壤,折捐冒振,瞻徇前任,畏
(避遠嫌,明知積弊已深,不欲抉之自我,寧且隱忍以負朝廷,實非大臣居心之
(道,其罪較之捏結各員,尤覺有增無減。)
(敬請敕下部臣,將畢沅比照諸人嚴加議處,以昭憲典之平。)
(而各省督撫大吏,益知所警惕,不敢習為瞻徇,久致養癰」云云。)
(疏上,畢終以有奧援故,竟免議處。)
(某侍衛譎諫游畋)
(高宗晚歲,恣意游畋,特建避暑山莊於熱河。)
370**時間: 地點:
(一日,游至蒼石,四顧茂林修竹,綠草如茵,清風習習,幾不知監暑之至矣。
()
謂 某:(顧侍衛武員曰)此間氣候溫淑,大勝京都,洵無愧避暑山莊也。
侍 衛:誠是。此陛下就宮內言耳,若外間城市極狹,房屋亦低,小民半多蝸處其中,且
戶灶銜接,炎暾之盛,十倍京師,故民間有諺日『皇帝之莊真避暑,百姓仍是熱
河也。』
(高宗不懌,亟揮之使出。)
(尹壯圖遇事條奏)
(尹閣學壯圖,雲南蒙化人,久任部曹,洊至內閣學士。)
(時和珅專擅於內,福文襄豪縱於外,督撫習為奢侈,庫藏空虛,民業凋敝,尹
(上疏彈之,高宗為動容。)
(和忌之,請即命尹馳驛,普察各省府庫虧空,而令侍郎慶成監之。)
(慶固貪酷,每至省會,不急盤查,而先遊讌。)
(尹惟終日枯坐館舍,舉動輒掣肘,待庫藏揶移滿數,然後啟之,枰對初無虧絀
(。)
(慶劾尹妄言,降主事。)
(尹即告終養,當草疏夜,秉燭危坐,竟夕鈔錄。)
(弟英圖屢闚其戶,尹笑曰)
文 襄:汝不必代兄憂,余之頭,早懸都市矣。汝代養老親可也。
(仁宗即位,召人都,溫諭至再,加給事中銜。)
(以親老,命乘傳歸,復給奏摺匣鑰,命遇事條奏。)
(久之,乃卒。)
(嘉慶初年諫臣)
(仁宗即位,首下求言詔,滿洲廣泰與廣興首先應之)
(劾和珅奸慝諸款,即時伏法。)
(漢軍蔣攸銛劾外省貪吏宜降革者,李奉翰,景安)
(泰承恩諸人先後獲罪。)
(瑚圖靈阿為宜綿子)
(陳關稅鹽務諸弊,又請卻貢獻,停捐納。)
(仁和馬履泰論鄂督景安畏縮偷安老師糜餉之罪)
(安為之罷職,又論湖北教匪奸民宜撫諸條,上盡從之。)
(滿洲繼善雖為和所引,無所依附。)
(時繙譯科場皆近臣子弟。)
(藉以進身)
(頂傳遞之弊,多不勝言,善首論之,場務始肅。)
(八旗士卒畜養馬匹多有冒領軍餉者,出牧時啗番使以金帛,為蒙人所哂,善犯
(眾怒言之,弊遂清。)
(滿人恨入骨,至驗馬日,眾誤以戴菔塘璐為善,毆之,幾斃,事聞,首謀者伏
(誅。)
(禮部侍郎廣西張鵬展任御史,奏出師八弊,皆中窾要。)
(刑部郎中金光悌素便佞專擅,堂官多庇之,鵬展劾請離任,上允其請。)
(滿洲和靖額以繙譯起家而素重文士。)
(滿洲舉人舊例,三科後始選小京官,人多缺少,致多壅塞,非三十餘年不能入
(仕版,不若漢人大挑之捷。)
(和深憫之,陳請依漢人例,一體選授縣令。)
(濟源衛謀,辛巳進士,年七十餘始為諫官。)
(福文襄王康安雖屢立戰功,然苞苴廣進,仁宗責那繹堂司空諭旨,有「福康安
(歷任封疆簠簋不飭」之語,謀因備王諸貪婪狀,不宜配享太廟。)
(上雖未允其請,一時公論與之。)
(寧夏周栻,論外省大吏所劾屬員有初無劣跡者,恐悃愊無華之人,不得上司歡
(心,被劾者眾。)
(請自後得照大計例,許其給咨引見,則賢否自難逃聖明之洞鑒,使大吏專擅之
(習,為之稍減,上允其請。)
(庚申夏,彭芸楣尚書策騎入內,墜地昏仆,朱石君司農以己輿載出。)
(故事,大內無特旨,不容車轎出入。)
(栻因劾之,略云)
尚 書:朱珪無無君之心,而有無君之跡。
(又藩司溫承惠冒鄉勇功為己功,依附罪撫秦承恩,致使武關有失,亦附劾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