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 至 第一六〇

151**時間: 地點:
    (卻說郭子儀奉詔進取東京,特薦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分兵萬餘,出井陘,至
    (常山,常山守將出降,郭子儀與李光弼合兵。)
    (賊將史思明聞常山失守,引兵來戰,被郭子儀大破之。)
    (思明步行逃走,河北十餘郡皆下。)
    (那時副元帥哥舒翰屯軍潼關為長安屏障,按兵不動,待時而進。)
祿 山:(河源軍使王思禮乘間進言道)今天下以楊國忠召亂,莫不切齒。公當上表請斬
    國忠,以謝天下,則人皆快心,各效死力矣。
    (哥舒翰不應。)
祿 山:(思禮又道)若上表未必便如所請,僕願以三十騎,劫取國忠至潼關斬之。
國 楨:(翰愕然道)若如此,直是我反,不是祿山反了。此言何可出諸口。
國 忠:(那楊也有人對他說)朝廷重兵,盡在哥舒翰掌握,倘假人言為口實,援旗西指
    而為不利於公,將若何?
    (國忠大懼,尋思無計。)
    (忽聞人報賊將崔乾祐在陝,兵不滿四千,羸弱無備。)
    (國忠即啟玄宗,遣使催哥舒翰進兵,恢復陝、洛。)
    (翰飛章奏言:
    (  祿山習於用兵,豈真無備,其示弱者誘我耳!我兵若輕往,正墮其計。)
    (且賊遠來利於速戰,我兵據險利於堅守。)
    (況賊殘虐失眾心,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不戰而擒,要在成功,何必務速。
    ()
    (今諸道徵兵,尚多未集,請姑待之。)
    (玄宗見疏,猶豫未決。)
    (國忠心懷疑忌,力持進戰之說。)
    (玄宗信其言,連遣中使數輩,往來絡繹,催督出戰。)
    (翰見詔旨嚴敕,勢不能止,撫膺慟哭,遂引兵出關,與崔乾祐遇於靈宅。)
    (賊兵據險以待,翰引兵前進。)
    (見乾祐所率兵馬不過萬人,部伍不整,官軍望見皆笑之。)
    (誰知他己伏精兵於險要之處,方才交兵,乾祐退走,官軍追之。)
    (忽聽連聲炮響,伏兵齊起,乘高拋下木石。)
    (官軍被擊死者甚多。)
    (隘道之中,人馬如束,槍戟不得施用。)
    (翰以氈車數十乘為前驅,欲借以衝突。)
    (乾祐卻以草車數十乘,塞於氈車之前,縱火焚燒。)
    (恰值那時東風暴發,風大火烈,煙燄所被,官軍不能開目,妄自相殺。)
    (乾祐遣將率兵轉出官軍之後,首尾夾攻。)
    (官軍大敗而走,被殺死者不可勝數。)
    (後軍見前軍大敗,亦皆自潰。)
    (翰獨與麾下百餘騎逃走入關。)
    (乾祐乘勝攻破潼關。)
    (翰走至關西驛,揭榜收散卒,欲圖再戰。)
    (部下番將火撥歸仁心欲降賊,乘翰不意,縛而執之,送至祿山軍前,祿山用好
    (言勸他降順,翰只得歸降。)
    (祿山命為司空,逼令作書招李光弼等來降。)
    (光弼等皆復書切責之。)
    (祿山知其無效,乃囚之於後苑中。)
    (未知後事如何,再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延秋門君臣奔竄 馬嵬驛兄妹伏誅)
    
    
152**時間: 地點:
    (卻說玄宗聽信楊國忠之言,催逼哥舒翰出戰,遂至全軍覆沒,潼關失陷。)
    (於是河東、華陰、馮翊、上洛等處守將,都棄城而走。)
    (賊兵乘勝來取長安。)
    (報馬連忙飛報入朝,玄宗大驚。)
    (急召廷臣商議。)
    (國忠怕人埋怨他催戰之誤,倒先大言道)
國 忠:哥舒翰本當早戰,以乘賊之無備。只因戰之不早,使賊轉生狡謀,墮彼之計。
韋見素:(平章事)輕戰而敗,悔已無及。為今之計,宜速征諸道兵入援,更命大將督率
    京中新募丁壯,守衛京城。
    (玄宗聞奏,問宰相之見若何?)
國 忠:徵兵御賊,督兵守城,固皆要旨。但潼關既陷,長安甚危,賊勢方張,漸逼京師
    ,外兵未能聚集,所謂遠水難救近火。以臣愚見,莫如車駕暫幸西蜀,先使聖躬
    安穩,不為賊氛所驚擾。然後徐待外兵之至,乃為萬全之策。
    (玄宗聞奏,未及開言,只見諸臣紛紛議論,皆言不可幸蜀)
玄 宗:若車駕一行,京都孰守?陛下獨不為宗廟社稷計乎?
    (玄宗傳諭諸臣,齊赴中書省,再議良策復旨。)
    (遂罷朝回宮。)
    (看官,你道國忠為何忽倡幸蜀之說?原來他曾為劍南節度使,西川是他的熟逕
    (。)
    (前日一聞祿山反叛,他即私遣心腹,密營儲蓄於蜀中,以備緩急。)
    (故今倡議幸蜀,圖自便耳。)
    (當下國忠見上意未決,想道)
國 忠:前日天子欲親征,多虧我姊妹們勸止。
      今日幸蜀之計,也須得他們去攛掇才妙。
    (遂走到虢國夫人府中,慌慌張張道)
虢國夫:急走為上,急走為上!
虢國夫:(忙問)何事?
國 忠:潼關失守,賊兵將至,為今之計,莫如勸聖駕幸蜀。我們有家業在彼,到那裡可
    不失富貴。怎奈眾論紛紛,聖意不決。須得你姊妹入宮與貴妃一同勸駕為妙。若
    更遲延,賊信緊急,人心一變,我輩齏粉矣。
    (虢國夫人聽了,急約韓國夫人一齊入宮見貴妃,密將國忠所言述了一遍。)
    (姊妹三人同勸玄宗早早幸蜀。)
    (你一句,我一句,繼以啼泣,不由玄宗不從。)
    (遂召國忠入宮共議。)
國 忠:陛下若明言幸蜀,廷臣必多異議,必至遲延誤事。今宜虛下親征之詔,一面起駕
    西行。
    (玄宗依言,遂下詔親征,以少尹崔光遠為西京留守,內宮邊令誠掌管宮門鎖鑰
    (。)
    (既夕,命龍武將軍陳玄禮整敕護駕軍士,選廄馬千餘匹備用,總不使外人知道
    (。)
    (次日黎明,玄宗與楊妃姊妹、皇太子並在宮的皇子妃、皇孫、楊國忠、韋見素
    (、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出延秋門而去。)
    (臨行之時,玄宗欲召梅妃江采蘋而行,止之道)
楊 妃:車駕宜先發,餘人不妨另日徐進。
    (於是玄宗遂行。)
    (梅妃與諸王孫妃主之在外者,俱不得從。)
    
    
153**時間: 地點:
    (當時百官未知,乃仍入朝,宮門尚閉,立仗儼然。)
    (及宮門一啟,宮人亂出,嬪御奔逃,喧傳聖駕不知何往。)
    (秦國模、秦國楨料玄宗必然幸蜀,飛騎追隨。)
    (其餘官員四出逃之。)
    (軍民爭入宮禁及宦官之家,盜取財寶。)
    (公子王孫有一時無可逃者,號泣於路旁,甚可憐憫。)
    (那時玄宗西幸,駕過左藏。)
國 忠:左藏積糧甚多,一時不能載去,將來恐為賊所得,請焚之。
玄 宗:賊來若無所得,必更苛求百姓,不如留此與之,勿重困吾民。
    (遂驅車前進。)
    (過了便橋,國忠即使人焚橋,以防追者。)
    (玄宗聞之,咄嗟道)
玄 宗:人各避賊求生,奈何絕其路。
    (留高力士率軍撲滅之。)
    (及駕至咸陽望賢宮,地方官員俱先逃遁,日已向午,猶未進食。)
    (民獻糲飯雜以麥豆,皇孫輩爭以手掬食之,須臾而盡。)
    (玄宗厚酬其值,百姓都哭失聲。)
    (玄宗亦揮淚不止,用好言慰諭而遣之。)
    (從行軍士乏食,聽其散往村落覓食。)
    (是夜宿金城驛,官民皆走,驛中無燈,人相枕藉而寢,無分貴賤。)
    (次日,駕至馬嵬驛,將士饑疲,皆懷憤怒欲變。)
    (陳玄禮言楊國忠召亂起釁,欲誅之。)
    (東宮內侍李太國密告太子,未決。)
    (會吐蕃使者二十餘人來議和好,隨駕而行。)
    
    
154**時間: 地點:
    (這日遮國忠馬前訴以無食,國忠未及回答,大呼曰)
陳玄禮:楊國忠交通番使謀反,我等可共殺反賊。
    (於是從軍一齊鼓噪起來,登時把楊國忠砍倒,屠割肢體,頃刻而盡。)
    (以槍揭其首於驛門外,並殺其子戶部侍郎楊暄。)
    (時韓國夫人乘車而至,眾軍一齊上前,也將她砍死。)
    (虢國夫人與其子裴徽,並國忠的妻子、幼兒逃至陳倉,被縣令薛景仙率吏民追
    (著,個個被殺。)
    (當日玄宗聞國忠為眾軍所殺,急出驛門,用好言安慰。)
    (各令收隊,眾軍只是喧鬧不散。)
玄 宗:你等為何不散?
陳玄禮:(眾軍嘩然道)反賊雖誅,賊根猶在,何敢便散。
陳玄禮:(奏上眾人之意)以國忠既誅,貴妃不宜復侍至尊,伏候聖斷。
玄 宗:(驚慌道)國忠謀反與妃子何干?
高力士:貴妃誠然無罪,但眾軍已殺國忠,而貴妃猶在帝左右,豈能自安。
      願皇爺慎思之。將士安,則皇爺安矣。
    (玄宗默默點頭,轉步入門,倚杖垂首而立。)
    (久之,之子京兆司鐸韋諤跪奏曰)
韋見素:眾怒難犯,安危在頃刻。願陛下割恩忍愛,以寧國家。
    (玄宗乃步入行宮,見楊妃一字也說不出,但撫之而哭。)
    (門外嘩聲愈甚。)
高力士:事宜速決。
玄 宗:(攜楊妃出驛大哭道)妃子,我和你從此永別矣!
楊 妃:(亦哭道)願陛下保重,妾負罪良多,死無所恨,乞容禮佛而死。
    (玄宗令力士引至佛堂,大哭而入。)
    (楊妃至佛堂禮佛畢,力士奉上羅巾,促令自縊於佛堂前之梨樹下。)
    (年三十八。)
    (屍置驛庭,召玄禮引眾軍入觀之。)
    (眾軍見楊妃果死,免冑釋甲,頓首呼萬歲而去。)
    (玄宗命力士速具棺殮葬於西郊之外道北坎下。)
    (及葬畢,謂力士道)
玄 宗:妃子向有異夢,今日應矣。
力 士:貴妃何夢?
玄 宗:妃子曾說夢與朕閒遊驪山,至興元驛。方對食,後院忽發火。忙走出,回望驛中
    ,樹木皆焚。
      俄有二龍至,朕跨白龍,妃子跨黑龍。忽見一黑人,狀如鬼魅,自云是此峰
    之神,稱上帝命授妃子為益州牧蠶元後。悚然而覺,明日即聞范陽叛信。
    
    
155**時間: 地點:
    如今想起來,與朕游驪山,驪者離也;方食火發,失食之兆;火為兵象;驛木俱
    焚,驛與易同,加木於旁,楊字也;朕跨白龍,西行之象;妃子跨黑龍,幽陰之
    象;峰神者,山鬼也,山鬼乃嵬字;益州牧蠶太后,蠶所發致絲,益旁加絲,縊
    字也,正縊死於馬嵬之兆。
高力士:夢兆如此,係前緣所定,皇爺宜自寬,不必過於傷情。
    
    
156**時間: 地點:
    (正說間,玄禮入奏,請旨約飭軍隊啟行。)
    (未知此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九回 留靈武儲君踐位 陷長安逆賊肆凶)
    
    
157**時間: 地點:
    (卻說陳玄禮約飭眾軍,請旨將欲啟行,眾人以楊國忠將吏皆在蜀,不肯西行。
    ()
    (或請往河隴,或請往太原,或請還京師,眾論不一。)
    (玄宗意在下蜀,又恐拂眾人之意,只顧低頭不語。)
玄 宗:(韋諤奏道)太原、河隴,俱非駐蹕之地。若還京師,必須有御賊之備。今士馬
    甚少,未易為計。以臣愚見,不如且至扶風,徐圖進止。
    (玄宗聞言首肯,命以此意傳諭眾人。)
    (眾人皆從命,即日從馬嵬發駕啟行。)
    (臨行之時,有許多百姓父老遮道請留。)
    (玄宗命太子宣慰之。)
玄 宗:(父老曰)至尊既不肯留,某等願率子弟從殿下,東破賊,取長安。若殿下與至
    尊皆入蜀,中原百姓誰為之主?
    
    
158**時間: 地點:
    (須臾聚至數千人。)
    (太子不肯留,策馬欲西行。)
    (太子之子建寧王炎,與李輔國執鞚諫曰)
太 子:逆賊犯闕,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興復。殿下不如收西北邊之兵,召郭子儀
    、李光弼於河北,與之並力,東討逆賊,克復二京,削平四海,掃除宮禁,以迎
    至尊,豈非孝子之大者,何必區區溫清定省之文,為兒女之戀乎!
    (眾父老共擁太子,馬不得行。)
    (太子乃使其子廣平王俶,馳白玄宗。)
玄 宗:人心如此,天意可知。是朕之幸也!
    (命分後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從太子。)
太 子:(諭之曰)太子仁孝,可奉宗廟,汝等善輔之。
玄 宗:(又使廟臣諭太子曰)汝勉之,勿以吾為念。西北諸部落,撫之素厚,汝必得其
    用。吾即當傳位於汝也。
    (太子聞詔,西向號泣。)
太 子:(廣平王即宣諭眾百姓道)太子已奉詔,留後撫安汝等。
    (於是眾百姓都呼萬歲,歡然而散。)
    (太子既留,莫知所適。)
建寧王:殿下昔曾為朔方節度大使,將吏歲時致啟,倓略識其姓名。今河隴之眾皆敗降賊
    ,其父子兄弟多在賊中,恐生異圖。
      朔方道近,士馬全盛,河西行軍司馬裴冕在彼,此人乃方冠名族,必無二心
    ,可往就之。此上策也。
    (眾皆曰善,遂向朔方而行。)
    (至渭水濱,遇著潼關的敗兵,誤認為賊兵,與之廝鬥,死傷甚眾。)
    (及收聚餘卒,渡過渭水,通夜馳行三百餘里,士卒失亡過半,所存軍眾不上一
    (千。)
    (話分兩頭,再說玄宗留下太子,車駕向西而進,來至扶風郡宿歇。)
    (士卒連日饑疲,流言不遜,陳玄禮不能制。)
    (玄宗甚以為憂。)
    (會成都來進貢春綵十餘萬匹,玄宗命陳之於庭,召將士諭之曰)
玄 宗:朕衰耄了,托任失人,致逆賊作亂,遠避其鋒,卿等倉猝從朕,不及別父母妻子
    ,跋涉至此,勞苦至矣。朕甚愧之。今將入蜀,道路阻長,人馬疲瘁,遠行不易
    。卿等可各還家,朕自與子孫中宮內人前往。今日與卿等別,可共分此春綵,以
    助資糧,歸見父母妻子及長安父老,為朕致意,各好自愛。
    (言罷涕淚沾襟。)
玄 宗:(眾皆感激,亦泣道)臣等死生,願從陛下,不敢有二。
玄 宗:(揮淚良久)願留聽卿。
    (即命玄禮將春綵盡數給賞軍士,流言自此頓息。)
    (次日,玄宗起駕,望蜀中進發。)
    (行至河池,蜀郡長史崔園前來迎駕,具陳蜀士豐稔,甲兵全備。)
    (玄宗大喜,即命於駕前為引導。)
    (不則一日,玄宗一行來至成都。)
    (見殿宇宮室與一切供御之物,雖都草創不甚整齊,卻喜得賊氣已遠,可安居。
    ()
    (只是少了一個寵愛的人,未免嗟歎。)
    
    
159**時間: 地點:
    (當時諸臣上表,請急為討賊之計。)
    (玄宗降詔,以永王璘為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節度使,以長沙太守李
    (峴為副都大使,即日同赴江陵坐鎮。)
    (又詔以太子充天下兵馬大元帥。)
    (哪知此詔未下之先,太子已正位為天子了。)
    (原來太子當日渡渭水,於平涼閱監牧馬得幾萬匹,又募得勇士三千餘人,軍勢
    (稍振。)
    (時有朔方留後杜鴻漸、運使魏少游、判官崔漪、盧簡、李涵,相與謀曰)
太 子:平涼散地,非屯兵之所。靈武兵食完富,若迎太子至此,北收諸城兵,西發河隴
    勁騎,南向以定中原,此萬世一時也。
    (於是,杜鴻漸自迎太子於平涼,說以興復之計。)
    (會河西司馬裴冕至,亦勸太子往靈武。)
    (於是太子率眾至靈武駐紮。)
    (次日,裴冕與杜鴻漸等上太子箋,請遵馬嵬時皇上欲即傳位之命,宜早正大位
    (,以安人心。)
    (太子不許,箋五上。)
    (太子及許之。)
    (是日即位於靈武,是為肅宗皇帝,改元至德。)
    (尊玄宗為上皇天帝。)
    (裴冕、杜鴻漸等俱加官進秩。)
    (正欲表奏玄宗,恰好玄宗命太子為元帥的詔到了。)
    (肅宗遂遣使齎表入蜀,將即位之事奏聞。)
玄 宗:(覽表喜道)吾兒應天順人,吾更何憂。
    (遂命房琯與韋見素、秦國模、秦國楨齎玉岫、玉璽,赴靈武傳位,且諭諸臣,
    (不必復命,即留行在,聽新君任用。)
    (肅宗涕泣,拜領冊寶。)
    (看官,你道當日玄宗西狩,太子北行,為何沒有賊兵來追襲?原來安祿山不意
    (車駕即出,戒約潼關軍士勿得輕進。)
    (賊將崔乾祐頓兵觀望。)
    (及數日後,祿山聞知車駕已出,方遣孫孝哲督兵入京。)
    (賊眾既入京城,見左藏充盈,便爭取財寶,日夜縱酒為樂。)
    (差人往睢陽報知祿山,因此無暇遣兵追襲,所以車駕得安行入蜀,太子往朔方
    (亦無阻隔,此亦天意也。)
    (及祿山至長安,聞知馬嵬兵變,楊妃賜死,國忠與韓、虢二夫人俱被殺,大哭
    (道)
祿 山:楊國忠是該殺的,卻如何害我阿環姊妹。
    (又想起其子安慶宗被殺,益發忿恨。)
    (乃命人大索在京的皇親國戚,盡行殺戮。)
    (令設安慶宗靈位,將所殺之屍,悉剜取其心以祭。)
    (行刑劊子方欲動手刳心,忽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雷電交加,霹靂一聲把安慶
    (宗的靈座擊得粉碎。)
    (祿山大懼,不敢設祭,命將眾屍一一埋葬。)
    (又下令,凡平日所怨惡之人,及楊國忠、高力士所親信的人,一並殺戮。)
    (又遣人遍搜各宮,搜到梅妃江采蘋宮,回獲一腐敗女屍,便錯認梅妃已死,更
    (不追求。)
    (又下令凡在京官員不來投順者,悉皆處死。)
    (於是京兆尹崔光遠、故相陳希烈、尚書張均、太常卿張垍等俱降賊。)
    (祿山以陳希烈、張垍為相,仍以崔光遠為京兆尹。)
    (其餘朝士,都授以偽官。)
    
    
160**時間: 地點:
    (自此祿山志得意滿,縱酒貪婪,無復西出之意,遂心戀東京,不喜居西京。)
    (正是:戀土賊人態,要竊燕皇名。)
    (未知後事如何,再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回 凝碧池樂工殉節 普施寺摩詰吟詩)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