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 至 第一一〇
101**時間:數日後 地點:龍岡書院
(水西安宣慰,聞先生之名,遣使餽米肉,又餽鞍馬金帛。)
(先生俱辭不受。)
(夷人傳說,益加敬禮。)
(時正德三年,先生三十七歲事也。)
102**時間:數日後 地點:省城
(明年癸巳,貴州提學副使席書號元山,亦究心於理學。)
(素重先生之名,特遣人迎先生入於省城。)
(叩以致知力行,是一層工夫,還是兩層工夫。)
先 生:知行本自合一,不可分為兩事。就如稱其人知孝知弟,必是已行過孝弟之事,方許能知。又如
知痛,必然已自痛了,知寒必然已自寒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古人只為世人貿貿
然胡亂行去,所以先說箇知,不是畫知行為二也;若不能行,仍是不知。
(席公大服。)
103**時間:數日後 地點:貴陽書院(省城)
(乃建立貴陽書院,身率合省諸生以師禮事之,有暇即來聽講。)
(先生乃大暢良知之說。)
(後徐愛因未會先生知行合一之訓,決于先生。
先 生:試舉看。
徐 愛:今人已知父當孝,兄當弟矣,乃不能孝弟,知與行分明是兩事。
先 生:此被私慾隔斷耳,非本體也。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復本體,故《大學》指出真知行以示人
曰:『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夫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色時已是好矣,非見後而始
立心去好也。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臭時,已是惡矣,非聞後而始立心去惡也。又如
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此便是知行之本體。
徐 愛:古人分知行為二,恐是要人用工有分曉否?
先 生:此正失卻古人宗旨。某嘗說知是行之主意,行實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已可理
會矣。古人立言所以分知行為二者,緣世間有一種人,懵懵然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是
之為冥行妄作,所以必說知而後行無繆。又有一種人,茫茫然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
是之為揣摸影響,所以必說行而後知始真。此是古人不得已之教,若見得時,一言足矣。今人
卻以為必先知然後能行,且講習討論以求知,俟知得真時方去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
知。某今說知行合一,使學者自求本體,庶無支離決裂之病。
104**時間:正德五年 地點:安化
(正德五年,安化王寘鐇反,以誅劉瑾為名。)
(朝廷遣都御史楊一清,太監張永率師討之。)
(未至而寘鐇已為指揮使仇鉞(鍼)用謀擒縛。)
(一清因獻俘,陰勸張永以瑾惡密奏,永從之。)
105**時間:數日後 地點:朝庭
(武宗皇帝聽張永之言,族瑾家,並誅其黨張文冕等。)
(凡因瑾得官者盡皆罷斥,召復直諫諸臣。)
(先生得陞廬陵縣知縣。)
106**時間:正德五年(春) 地點:貴陽
(臨行之際,縉紳士民送者數千人,俱依依不舍。)
(過常德辰州,一路講學從游者甚眾。)
(先生時年三十九歲。)
107**時間:數日後 地點:廬陵縣衙
(既至廬陵,為政不事刑威,惟以開導人心為本。)
(慎選里正三老坐申明亭,凡來訟者使之委曲勸諭。)
(百姓有盛氣而來,涕泣而歸者,繇是囹圄日清,風俗大變。)
108**時間:一月後 地點:廬陵城中
(城中失火,先生公服下拜,天為之反風。)
(乃令城市各闢火巷,火患永絕。)
109**時間:數月後(冬) 地點:大興隆寺
(是冬,入覲館於大興隆寺,與湛甘泉、儲柴墟(諱巏)等,講致良知之旨。)
(時黃宗賢綰為後軍都督府都事,因儲柴墟巏請見。先生與之語,喜曰
先 生:此學久絕,子何所聞?
黃宗賢:雖粗有志,實未用功。
先 生:人惟患無志,不患無功。
(進士黃宗賢,遂執贄稱門生聽講。)
(十二月,陞南京刑部主事。)
(湛甘泉恐癈講聚,言於塚宰楊一清。)
(明年正月即調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
(時有吏部郎中方叔賢諱獻夫,位在先生之上,聞先生論學有契,遂下拜,事以師禮。)
先 生:(贈以詩云)休論寂寂與惺惺,不妄繇來即性情。卻笑慇懃諸老子,翻從知見覓虛靈。
110**時間:正德六年(春) 地點:京師王宅
(是年十月,陞文選司員外。)
(明年三月,陞考功司郎中。)
(弟子益進,如穆孔暉、冀元亨、顧應祥、鄭一初、王道梁、谷萬潮、陳鼎、魏廷霖、蕭鳴鳳
(、林達、黃綰、應良,皆一時之表表者,餘人不可盡述。)
(徐愛等亦至京師,一同受業。)
先 生:格物是誠意的工夫,明善是誠身的功夫,窮理是盡性的功夫,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
約禮的功夫,惟精是惟一的功夫。
(諸如此類,乍聞之,亦自駭然。)
(其後思之既久,轉覺親切不可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