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 至 第六〇
51**時間: 地點:
(未幾而風雨霽,聞亭中腥若鮑肆,明日視之,見一巨蛇中斷而斃,血遍其地。
()
(里人相與來觀,謂子春且死矣,乃見之大驚。)
(自是其亭無風雷患。)
(無畏師)
(天寶中,無畏師在洛。)
(是時有巨蛇,狀甚異,高丈餘,圍五十尺,魁魁若盤繞,出於山下,洛民鹹見
(之。)
謂 人:(於是無畏曰)後此蛇決水瀦洛城。
(即說佛書義甚精。)
(蛇至夕則駕風露來,若傾聽狀。)
謂 人:(無畏乃責之曰)爾蛇也,營居深山中固安,其所何為,將欲肆毒於世即速去,
無患生人。
(其蛇聞之,遂俯於地,若有慚色,須臾而死焉。)
(其後祿山據洛陽,盡毀宮廟,果無畏所謂決洛水瀦城之應。)
(利州李錄事)
(開成中,有隴西李生為利州錄事參軍,居於官舍中。)
(嘗曉起見蛇數百在庭,生大懼,盡命棄於郊野外。)
(其明旦,群蛇又集於庭。)
(生益懼之,且異也,亦命棄去。)
謂 人:(後一日,群蛇又至,李生驚曰)豈天將禍我乎?
(戚其容者且久。)
(後旬餘,生以髒罪聞於刺史,遣吏至門,將按其罪,且聞於天子。)
(生惶駭無以自安,縊於庭樹,絕脰而死。)
(生有妻,感生不得其死,亦自縊焉。)
(於是其家僮震慴,委身於井者且數輩。)
(果符蛇見之禍。)
(刺史即李行樞也。)
(睢陽鳳)
(貞元十四年秋,有異鳥,其色青,狀類鳩鵲,翔於睢陽之郊,止叢木中。)
(有群鳥千類,俱率其類,列於左右前後,而又朝夕各銜蜚蟲稻梁以獻焉。)
(是鳥每飛,則群鳥鹹噪而導其前,鹹翼其旁,鹹擁其後,若傳喚驚衛之狀。)
(止則環而向焉,雖人臣侍天子之禮,無以加矣。)
(睢陽人鹹適野縱觀,以為羽族之靈者。)
(然其狀不類鸞鳳,由是益奇之。)
謂 人:(時李翱客於睢陽,翱曰)此真鳳鳥也。
(於是作《知鳳》一章,備書其事。)
(鄴郡人)
(薛嵩鎮魏時,鄴郡人有好育鷹隼者。)
52**時間: 地點:
(一日,有人持鷹來,告於鄴人,人遂市之。)
(其鷹甚神俊,鄴人家所育鷹隼極多,皆莫能比,常臂以玩不去手。)
(後有東夷人見者,請以繒百餘段為直。)
謂 人:(曰)吾方念此不知其所用。
其 人:此海鷂也,善辟蛟螭患,君宜於鄴城南放之,可以見其用矣。
(先是,鄴城南陂蛟常為人患,郡民苦之有年矣。)
(鄴人遂持往。)
(海鷂忽投陂水中,頃之乃出,得一小蛟。)
(既出,食之且盡。)
(自是鄴民免其患。)
(有告於嵩,乃命鄴人訊其事,鄴人遂以海鷂獻焉。)
(第十一卷補遺)
(李員)
(進士李員,河東人也,居長安延壽里。)
(元和初夏,一夕,員獨處其室,方偃於榻,寐未熟,忽聞室之西隅有微聲,纖
(而遠,鏘然若韻金石樂,如是久不絕。)
(俄而有歌者,其音極清越,泠泠然,又久不已。)
其 人:(員竊志其歌詞曰)色分藍葉青,聲比磬中鳴。七月初七日,吾當示汝形。
(歌竟,其音闋。)
(員且驚且異,朝日命家僮窮其跡,不能得焉。)
(是夕,員方獨處,又聞其聲,淒越且久,亦歌如前。)
(詞竟,員心知為怪也,默然異之。)
(如是凡數夕,亦聞焉。)
(後至秋,始六日,夜有甚雨,隤其堂之北垣。)
53**時間: 地點:
(明日,垣北又聞其聲,員驚而視之,於北垣下得一缶,僅尺餘,制用金成,形
(狀奇古,與金之缶甚異。)
(若翳其光,隱然有文,視不可見,蓋千百年之器也。)
(叩之,則其韻極長。)
(即命滌去塵蘚,方可讀之,字皆小篆書,乃崔子玉座右銘也。)
(員得而異之,然竟不知何代所制也。)
(虞鄉道士)
(虞鄉有山觀,甚幽寂,有滌陽道士居焉。)
(大和中,道士嘗一夕獨登壇望,見庭忽有異光,自井泉中發。)
(俄有一物,狀若兔,其色若精金,隨光而出,環繞醮壇。)
(久之,複入於井。)
(自是每夕輒見。)
(道士異其事,不敢告於人。)
(後因淘井,得一金兔,甚小,奇光爛然,即置於巾箱中。)
(時御史李戎職於蒲津,與道士友善,道士因以遣之。)
(其後戎自奉先縣令為忻州刺史,其金兔忽亡去,後月餘而戎卒。)
(謝翱)
(陳郡謝翱者,嘗舉進士,好為七字詩。)
(其先寓居長安升道里,所居庭中多牡丹。)
54**時間: 地點:
(一日晚霽,出其居,南行百步,眺終南峰。)
(佇立久之,見一騎自西馳來,繡繢仿佛,近乃雙鬟,高髻靚妝,色甚姝麗。)
(至翱所,因駐)
謂 翱:郎非見待耶!
謂 翱:步此,徒望山爾。
謂 翱:(雙鬟笑降,拜曰)願郎歸所居。
(翱不測,即回望其居,見青衣三四人偕立其門外,翱益駭異。)
(入門,青衣俱前拜。)
(既入。)
(見堂中設茵毯,張帷帟,錦繡輝映,異香遍室。)
(翱愕然且懼,不敢問。)
一 人:(前曰)郎何懼固不為損爾。
(頃之,有金車至門。)
(見一美人,年十六七,風貌閑麗,代所未識。)
(降車入門,與翱相見。)
謂 翱:(坐於西軒)聞此地有名花,故來與君一醉爾。
(翱懼稍解。)
(美人即命設饌同食,其器用物,莫不珍豐。)
(出玉杯,命酒遞酌。)
謂 翱:女郎何為者得不為他怪乎?
(美人笑不答。)
(固請之,乃曰)
美 人:君但知非人則已,安用問耶!
謂 翱:(夜闌)某家甚遠,今將歸,不可久留此矣!聞君善為七言詩,願有所贈。
謂 翱:(翱悵然,因命筆賦詩曰)
陽台後會杳無期,碧樹煙深玉漏遲。
半夜香風滿庭月,花前竟發楚王悲。
(覽之,泣下數行)
美 人:某亦嘗學為詩,欲答來贈,幸不見誚。
(翱喜而請。)
(美人求絳箋,翱視笥中,唯碧箋一幅,因與之。)
美 人:(題曰)
相思無路莫相思,風裡花開只片時。
惆悵金閨卻歸處,曉鶯啼斷綠楊枝。
(其筆劄甚工,翱嗟賞良久。)
(美人遂顧左右撒帳帟,命燭登車。)
(翱送至門,揮淚而別。)
(未數十步,車與人馬俱亡見矣。)
(翱異其事,因貯美人詩笥中。)
(明年春,下第東歸,至新豐,夕舍逆旅。)
美 人:(因步月長望,感前事,又為詩曰)
一紙華箋麗碧雲,餘香猶在墨猶新。
空添滿目淒涼事,不見三山縹緲人。
斜月照人今夜夢,落花啼鳥去年春。
紅閨更有堪愁處。窗上蟲絲鏡上塵。
(即而朗吟之。)
(忽聞數百步外有車音西來甚急,俄見金閨從數騎,視其從者,乃前時雙鬟也。
()
(驚問之,雙鬟遽前告,即駐車。)
美 人:(使謂翱曰)通衢中,恨不得一見。
(翱請其舍逆旅,固不可。)
美 人:(又問所適)將之弘農。
謂 翱:某今亦歸洛陽,願偕東,可乎?
美 人:吾行甚迫,不可。
謂 翱:(即褰車簾)感君意勤厚,故一面爾。
(言竟,嗚咽不自勝。)
(翱亦為之悲泣,因誦以所制之詩。)
美 人:不意君之不忘如是也,幸何厚焉。
謂 翱:願更酬此一篇。
謂 翱:(翱即以紙筆與之,俄頃而成)
惆悵佳期一夢中,五陵春色盡成空。
欲知離別偏堪恨,只為音塵兩不通。
愁態上眉凝淺綠,淚痕侵臉落輕紅。
雙輪暫與王孫駐,明日西馳又向東。
(翱謝之。)
(良久別去,才百餘步,又無所見。)
(翱雖知為怪,眷然不能忘。)
(及至陝西,遂下道至弘農,留數日,冀一再遇,竟絕影響。)
(及還洛陽,出二詩,話於友人。)
(不數月,以怨結,遂卒。)
(僧法長)
(河南龍門寺僧法長者,鄭州原武人。)
(寶應中,嘗自龍門歸原武。)
(家有田數頃,稔而未刈。)
(一夕因乘馬行田間,馬忽屹不前,雖鞭抶輒不動,唯瞪目東望,若有所見。)
(時月明,隨其望,數百步外有一物,如古木色,兀然而來。)
(長懼,即回馬走道左數十步伺之。)
(其物來漸近,乃白氣,高六七尺,腥穢甚,愈於鮑肆。)
(有聲綿綿如呻吟,西望而去。)
(長策馬隨其後,常遠數十步。)
(行一里餘,至里民王氏家,遂突入焉。)
(長駐馬伺之,頃之,忽聞呼曰)
其 家:車宇下牛將死,可偕來視之。
(又頃聞呼後舍驢蹶仆地,不可救。)
(又頃,聞驚哭,有出者。)
其 家:(長佯過訊之)主人有子十餘歲,忽卒。
(語未竟,又聞哭音,或驚叫,聯聯不已。)
(夜分後,聲漸少,迨明而絕。)
(長駭異,即具告其鄰,偕來王氏居偵之。)
(其中悄然無聞,因開戶,而其家十餘人,皆死,雞犬無存焉。)
(鄭生)
(俗傳人之死凡數日,當有禽自柩中而出者,曰「殺」。)
(大和中,有鄭生者,常於隰川與郡官畋於野,有網得一巨鳥,色蒼,高五尺餘
(,主將命解而視之,忽無所見。)
其 家:(生驚,即訪里中民訊之,民有對者曰)里中有人死且數日,蔔人言今日『殺』
當去,其家伺而視之,有巨鳥色蒼,自柩中出。君之所獲果是乎?
(生異而歸天寶中,京兆尹崔光遠因遊略,常遇一妖鳥,事與此同也。)
(清江郡叟)
(唐開元中,清江郡叟常牧牛於郡南田間,忽聞有異聲自地中發。)
(叟與牧童數輩俱驚走辟易,自是叟病熱且甚。)
其 家:(僅旬餘,病少愈,夢一丈夫,衣青襦,顧謂叟曰)遷我於開元觀。
(叟驚而寤,然不知其旨。)
(後數日,又適野,複聞之。)
(即以其事白於郡守封君。)
其 家:(怒曰)豈非昏而妄乎!
(叱遣之。)
其 家:(是夕,叟又夢衣青襦者告曰)吾委跡於地下久矣,汝速出我,不然得疾。
(叟大懼。)
(及曉,與其子偕往郡南,即鑒其地,約丈餘,得一鍾,色青,乃向所夢丈夫色
(衣也。)
(遂再白於郡守,郡守置於開元觀。)
(是日辰時,不擊忽自鳴,聲極震響。)
(清江之人俱而驚嘆。)
(郡守因其事上聞,玄宗詔宰臣林甫寫其鍾樣,告示天下。)
(東萊客)
(東都郡有館亭,其西軒常有怪異。)
(客有寢其下者,夜常聞有犬吠,聲甚微。)
(以獨視之,則一無所見。)
(如是者累年矣。)
(其後郡守命扃鍵為庫。)
(嘗一夕,月皎,有庫更見一犬甚小,蒼色,自軒下環庭而走。)
(庫更怪其與常犬異,因投石擊之,其犬吠而去,入西軒下。)
55**時間: 地點:
(明日庫吏以其事白於郡守,郡守命於西軒窮其跡。)
(見門上狗有蒼毛甚多,果庫吏所見蒼犬之色,眾方悟焉。)
(交城里人)
(交城縣南十數里,常夜有怪見於人,多悸而病且死焉。)
(里人患之久矣。)
(其後里中人有執弧矢夜行者,縣南見一魁然若巨人狀,衣朱衣,以帛巾蒙其首
(,緩步而來,欹偃若甚醉者。)
(里人懼,即引滿而發,果中焉。)
(其怪遂退。)
(里人懼少解,即北走至旅舍,且語其事。)
56**時間: 地點:
(明日抵縣城,見郭之西丹桂,有一矢貫其上,果里人之矢。)
(取之以歸,鏃有血甚多。)
(白於縣令,令命焚之。)
(由是縣南無患。)
(崔瑴)
(元和中,博陵崔瑴者,自汝鄭來,僑居長安延福里。)
(常一日讀書牖下,忽見一童,長不盡尺,露髮,衣黃,自北垣下趨至榻前,瑴
(曰)
且 謂:幸寄君硯席,可乎?
(瑴不應。)
且 謂:(又曰)我尚壯,願備指使,何見拒之深耶!
(瑴又不顧。)
(已而上榻,躍然拱立良久,於袖中出一小幅文書致瑴前,乃詩也,細字如粟,
(應然可辨。)
已 而:(詩曰)昔荷蒙恬惠,尋遭仲叔投。夫君不指使,何處覓銀鉤。
已 而:(覽訖,笑而謂曰)既願相從,無乃後悔耶!
已 而:(其僮又出一詩,投於几上,詩曰)
學問從君有,詩書自我傳。
須知王逸少,名價動千年。
且 謂:(瑴曰)吾無逸少之藝,雖得汝,安所用?
已 而:(俄而又投一篇曰)
能令音信通千里,解致龍蛇運八行。
惆悵江生不相賞,應緣自負好文章。
且 謂:(瑴戲曰)恨汝非五色者。
(其僮笑而下榻,遂趨北垣,入一穴中。)
(瑴即命僕發其下,得一管文筆。)
(瑴因取書,鋒銳如新,用之月餘,亦無他怪。)
(張秀才)
(東都陶化里有空宅,大和中,張秀才借得肄業。)
(常忽忽不安,自念為男子,當抱慷慨之志,不宜恇怯以自軟,因移入中堂以處
(之。)
(夜深欹枕,乃見道士與僧徒各十五人從堂中出,形容長短皆相似,排作六行,
(威儀容止,一一可敬。)
(秀才以為靈仙所集,不敢惕息,因佯寢以窺之。)
(良久,別有二物展轉於地,每一物各有二十一眼,內四眼剡剡如火色,相馳逐
(,而目光眩轉,砉剨有聲。)
(逡巡間,僧道三十人,或馳或走,或東或西,或南或北,道士一人獨立一處,
(則被一僧擊而去之。)
(其二物周流於僧道之中,未嘗暫息。)
(如此爭相擊摶,或分或聚。)
一 人:(忽叫云)卓絕矣。
(言竟,僧道皆默然而息。)
一 人:(乃見二物相謂曰)向者群僧與道流妙法絕高,然皆賴我二物成其教行爾,不然
,安得稱卓絕哉!
(秀才乃知必妖怪也,因以枕而擲之。)
一 人:(僧道三十人與二物一時驚走)不速去,吾輩且為措大所使也。
(遂皆不見。)
57**時間: 地點:
(明日搜尋之,於壁角中得一敗囊,中有長行子三十個並骰子一雙爾。)
(河東街吏)
(開成中,河東郡有吏,常中夜巡驚街路。)
(一夕,天晴月朗,乃至景福寺前,見一人挽而坐交,臂擁膝,身盡黑,居然不
(動。)
(吏懼,因叱之,其人挽而不顧。)
(叱且久,即撲其首。)
(忽舉視,其面貌極異,長數尺,色白而瘦,狀甚可懼。)
(吏初驚仆於地,久之,稍能起,因視之,已亡見矣。)
(吏由是懼益甚,即馳歸,具語於人。)
(其後因重構景福寺門,發地,得一漆桶,凡深數尺,上有白泥合其首,果街吏
(所見。)
(叱金像)
(國初有神像,用金而制。)
(傳雲,周、隋間有術士熔范而成之。)
(天后朝,因命置於宮中,扃其殿宇甚嚴。)
(玄宗嘗幸其殿,啟而觀焉。)
(時肅宗在中宮,代宗尚稚,俱侍上。)
一 人:(上問內臣力士曰)此神像何所異亦有說乎?
且 謂:(力士曰)此前代所制,可以占王者在位之幾何年爾。其法當厲聲而叱之,苟年
甚永,則其像搖震亦久,不然,一撼而止。
且 謂:(上即嚴聲叱之,其像若有懼,搖震移時,仆於地,上喜笑曰)誠如說,我為天
子幾何時?
(力士因再拜賀。)
(上即命太子叱之,其像微震。)
(又命皇孫叱之,亦動搖久之。)
且 謂:(上曰)吾孫似我。
(其後玄宗在位五十載,肅宗在位凡六年,代宗在位十九年,盡契其占也。)
(尹真人)
(犍為郡東十餘里,有道觀在深岩中,石壁四壅,有顏道士居之。)
(觀殿有石函,長三尺餘,其上鏨出鳥獸花卉,文理纖妙,鄰於鬼工,而緘鎖極
(固,泯然無毫縷之隙。)
(里人相傳,雲是尹喜石函。)
(真人事跡,顯於紀傳詳矣。)
(真人將上升,以石函付門弟子,約之曰)
道 士:此函中有符籙,慎不得啟之,必有大禍。
(於是郡人盡敬之。)
(大應中,有青河崔君為犍為守。)
(崔君素以剛果自恃。)
(既至郡,聞有尹真人函,笑謂屬官曰)
崔 君:新垣平之詐見矣。
(即詣之,且命破鎖。)
道 士:(顏)此尹真人石函。真人有遣教曰:『啟吾函者有大禍。』幸君侯無犯仙官之
約。
崔 君:(怒曰)尹真人死千歲,安得獨有石函在乎?吾不信。
(顏道士確其詞,而崔君固不從。)
(於是命破其鎖,久之,而堅然不可動。)
(崔君怒,又以巨絙繫函鼻,用數十牛拽其絙,鞭而驅之,僅半日,石函遂開。
()
(中有符籙數十軸,以黃縑為幅,丹書其文,皆炳然如新。)
(既觀畢,顧謂顏道士曰)
崔 君:吾向者意函中有奇寶,故開而閱之,今徒有符籙而已。
(於是令緘鎖如舊。)
(既歸郡,是夕,令忽暴卒。)
(後三日而寤。)
(其官屬將吏輩,悉詣崔君問之,且訊焉。)
崔 君:吾甚憨,未嘗聞神仙事。前者偶開尹真人石函,果為冥官追攝。初見一人,衣紫
衣,至寢,謂吾曰:『我吏於冥司者也。今奉命召君,固不可拒。拒則禍益大矣
,宜疾去。』吾始聞憂,欲以辭免,然不覺與使者俱出郡城,僅行五十里,至冥
司,其官即故相呂公也。謂吾曰:『子何為開尹真人石函乎?奉上帝命,且削君
之祿壽,果如何哉?』已而召椽吏至,令按吾祿壽之籍。掾吏白呂公曰:『崔君
有官五任,有壽十七年。今奉上帝符,盡奪五任官,又削十五年壽。今獨有二年
壽矣。』
(於是聽崔君還。)
(後二年果卒。)
(房建)
(清河公房建,居於含山郡,性尚奇,好玄元之教。)
(常從道士授六甲符及《九章真籙》,積二十年。)
(後南遊衡山,遇一道士,風骨明秀。)
(與建語,述上清仙都及蓬萊方丈靈異之事,一一皆若涉應。)
(建奇之。)
(後旬餘,建自衡山適南海,謂建曰)
道 士:吾嘗客於南海,迨今十年矣。將有寺官李侯者護其軍。李侯以玉簪遺我,我以簪
賜君,君宜寶之。
(建得其簪,喜且甚,因而別去。)
(是歲秋,建至南海。)
(嘗一日獨遊開元觀,觀之北軒,有磚塗為真人狀者二焉,其位於東者左玄真人
(,及視左玄之狀,果衡山所遇道士也。)
(奇而嘆者且久。)
(及睹左玄之冠,已亡簪矣。)
(時有觀居道士數輩在焉,建具以事言,次出玉簪示之。)
道 士:(驚曰)往歲有寺官李侯,護兵於南海,嘗以二玉簪飾左右真人,迨今且十年,
其左玄之簪,亡之十年。今君所獲果是焉。
(建奇之,因以玉簪歸道士。)
(李賀)
(陝西李賀,字長吉,唐鄭王之孫。)
(稚而能文,尤善樂府詞句,意新語麗,當時工於詞者,莫敢與賀齒,由是名聞
(天下。)
(以父名晉肅,子故不得舉進士。)
(卒於太常官,年二十四。)
(其先夫人鄭氏,念其子深,及賀卒,夫人哀不自解。)
道 士:(一夕夢賀來,如平生時,白夫人曰)某幸得為夫人子,而夫人念某且深,故從
小奉親命,能詩書,為文章。所以然者,非止求一位而自飾也,且欲大門族,上
報夫人恩。豈期一日死,不得奉晨夕之養,得非恨哉!然某雖死,非死也,乃上
帝命。
道 士:(夫人訊其事,賀曰)上帝,神人仙之君也。近者遷都於月圃,構新宮,命曰『
白瑤』,以某業於詞,故召某與文士數輩,共為《新宮記》。帝又作凝虛殿,使
某輩纂樂章。今為神仙中人,甚樂。願夫人無以為念。
(既而告去。)
(夫人寤,甚異其夢,自是哀少解。)
(袁隱居)
(貞元中,有袁隱居者,家於湘楚間,善《陰陽占訣歌》一百二十章。)
(時故相國李公吉甫,自尚書郎謫官東南。)
58**時間: 地點:
(一日,隱居來謁公。)
(公久聞其名,即延與語。)
隱 居:(公命算己之祿仕)公之祿真將相也。公之壽九十三矣。
道 士:(李公曰)吾之先未嘗有及七十者,吾何敢望九十三乎?
隱 居:運算舉數,乃九十三爾。
(其後李公果相憲宗皇帝,節制淮南,再入相而薨,年五十六,時元和九年十月
(三日也。)
(校其年月日,亦符九十三之數。)
(豈非懸解之妙乎?隱居著《陰陽占訣歌》,李公序其首。)
(程逸人)
(上党有程逸人者,有符術。)
(劉悟為澤潞節度,臨沼縣民蕭季平,家甚富,忽一日無疾暴卒。)
(逸人嘗受平厚惠。)
隱 居:(聞其死,即馳往視之,語其子云)爾父未當死,蓋為山神所召,治之尚可活。
(於是朱書一符,向空擲之,僅食頃,季平果蘇。)
隱 居:(其子問父)向安適乎?
道 士:(季平曰)我今日方起,忽見一綠衣人云:霍山神召我。由是與使者俱行,約五
十餘里,適遇丈夫朱衣,仗劍怒目,從空而至,謂我曰:『程斬邪召汝,汝可即
去。』於是綠衣者馳走,若有懼。朱衣人牽我複偕來,有頃忽覺醒然。
(驚異,因質問逸人曰)
其 家:所謂程斬邪者,誰邪?
道 士:(逸人曰)吾學於師氏歸氏龍虎斬邪符籙。
(因解所佩籙囊以示之,人方信其不誣。)
(逸人後遊閩越,竟不知所在。)
(駱玄素)
(趙州昭慶民駱玄素者,為小吏,得罪於縣令,遂遁跡而去。)
(令怒,分捕甚急,遂匿身山谷中。)
道 士:(忽遇老翁,衣褐衣,質狀凡陋,策杖立於長松之下,召玄素訊之曰)爾安得至
此耶!
其 家:(玄素對)得罪於縣令,遁逃至此,幸翁見容。
(翁引玄素入深山,僅行十餘里,至一岩穴。)
(見二茅齋東西相向,前臨積水,珍木奇花,羅列左右。)
(有侍童一人,年甚少,總角,衣短褐,白衣緯帶革舄,居於西齋。)
(其東齋有藥灶,命玄素候火,老翁自稱東真君,命玄素以東真呼之。)
(東真以藥十餘粒,令玄素餌之)
白 衣:可以治饑矣。
(自是玄素絕粒。)
(僅歲餘,授符術及吸氣之法,盡得其妙。)
59**時間: 地點:
白 衣:(一日,又謂玄素曰)子可歸矣。
(既而送玄素至縣南數十里,執手而別。)
60**時間: 地點:
(自此以符術行里中。)
(常有孕婦,過期不產,玄素以符一道,令餌之,其夕即產,於兒手中得所吞之
(符。)
(其他神效,不可具述。)
(其後玄素犯法,刺史杖殺之。)
(凡月餘,其屍如生,曾無委壞之色,蓋餌靈藥所致。)
(於是里人收瘞之。)
(時寶應元年夏月也。)
(俞叟)
(尚書王公潛節度荊南時,有呂氏子,衣敝舉策,有饑寒之色,投刺來謁。)
(公不為禮,甚怏怏。)
(因寓於逆旅。)
(月餘,窮乏益甚,遂鬻所乘驢於荊州市。)
(有市門監俞叟者,召呂生而語,且問其所由。)
白 衣:(呂生曰)吾家於渭北。家貧,親老無以給旨甘之養。府帥公,吾之重表丈也。
吾不遠而來,冀哀吾貧而周之。入謁,而公不一顧。豈非命也!
其 家:(叟曰)某雖貧,無資食以周吾子之急,然向者見吾子有饑寒色,甚不平。今夕
為吾子具食,幸宿我宇下,生無以辭焉。
(呂生許諾,於是延入一室。)
(湫隘卑陋,摧簷壞垣,無床榻茵褥。)
(致敝席於地,與呂生坐。)
(語久命食,以陶器進脫栗飯而已。)
其 家:(食訖,夜既深,謂呂生曰)吾早年好道,常隱居四明山,從道士學卻老之術。
有志未就,自晦跡於此,僅十年,而荊人未有知者。以吾子困於羈旅,得無動於
心耶!令夕為吾子設一小術,以致歸路裹糧之資,不亦可乎?
(呂生雖疑誕妄,然甚覺其異。)
(叟因取一缶合於地。)
(僅食頃,舉而視之,見一人長五寸計,紫綬金腰帶,挽而拱焉。)
一 人:(俞叟指曰)此乃尚書王公之魂也。
(呂生熟視其狀貌,果類王公,心默而異之。)
一 人:(因戒曰)呂乃汝之表侄也。家苦貧,無以給旦夕之贍,故自渭北不遠而來。汝
宜厚給館穀,盡親親之道。汝何自矜,曾不一顧,豈人心哉!今不罪汝,宜厚貲
之,無使為留滯之客。
(紫衣僂而揖,若受教之狀。)
一 人:(叟又曰)呂生無僕馬,可致一匹一僕,縑二百匹,以遺之。
(紫衣又僂而揖。)
(於是卻以缶合於上,有頃再啟之,已無見矣。)
一 人:(明旦,天將曉,叟謂呂生曰)子司疾去,王公旦夕召子矣。
(及歸逆旅,王公果使召之。)
一 人:(方見且謝曰)吾子不遠見訪,屬軍府務殷,未果一日接言,深用為愧,幸吾子
察之。
(是日始館呂生驛亭,與宴遊累日。)
(呂生告去,王公贈僕馬及縑二百。)
(呂生益奇之,然不敢言。)
(及歸渭北,後數年,因與友人數輩會宿,語及靈怪,始以其事說於人也。)
(石旻)
(有石旻者,不知何許人也。)
(浪跡江湖之間,有年數矣。)
(道術玄妙,殆不可測。)
(長慶中,客於宛陵郡。)
(有雷氏子,常為宣城部將,一日與友人數輩會飲於郡南別墅,旻亦在座。)
(其家僮網得一魚,長數尺,致於舍。)
(是日,雷生與客俱深醉,諸客盡雲,獨旻宿雷氏別墅。)
(時夏暑方甚,及明日視其魚,已敗爛不可食矣。)
(家童將棄之,旻謂文曰)
其 家:此魚雖敗,吾有良藥,尚可活之,安可棄耶!
一 人:(雷生笑曰)先生妄矣,誠有良劑,安能活此魚耶!
其 家:吾子幸觀之。
(於是衣中出一小囊,囊有藥數粒,投於敗魚之上。)
(僅食頃,其魚鮮潤如初,俄而搖鬣振鱗,若在洪流中。)
其 家:(雷生驚異,再拜謝曰)先生之術,可謂神矣。某輩塵俗聾瞽,望先生高蹤,若
井鮒之與雲禽,焉得而為伍乎?
(先是雷生有微疾積年,既而求旻衣中之丹餌,欲冀廖其久苦。)
既 而:(旻不可)吾之丹至清至廉,爾曹俗人,嗜好無節,臟腑之內,腥膻委集,設使
以吾丹餌求置其中,則臟腑之氣,與藥力相攻,若水火之交戰,寧有全人乎?慎
不可食。
其 家:(旻又言曰)神仙不難得,但塵俗多累,若檻猿籠鳥,徒有騫翔超騰之心,安可
致乎?
(會昌中,卒於吳郡也。)
(楊居士)
(南海郡有楊居士,亡其名,以居士自目。)
(往往遊南海枝郡,常寄食於人,亦不知其所止。)
謂 人:我有奇術,汝輩庸人,固不得而識矣。
(後常至郡,會太守好奇者,聞居士來,甚喜,且厚其禮,命飲之。)
(每宴遊,未嘗不首召居士。)
(居士亦以此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