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 至 第二六〇

251**時間: 地點:
    (卻說正德初意兵至建康,景即立之為帝。)
    (而景專事攻城,不相推奉,正德心懷疑慮,謀之)
謂左右:侯王許過江後,即奉我為帝。今置不問,必有所不足於我也。我欲結其歡心,若
    何而可?
謂左右:聞侯王孑身南來,尚無妻室,前日求婚王、謝,未遂其志。王何不以女妻之,使
    諧伉儷之私,則其好永固,彼必助王為天子矣。
正 德:(國)善。
    (以幼女生得姣好,欲納之景。)
    (其妻憐女幼小,不欲使為景婦)
正 德:吾方仗侯公取天下,何惜一女!
謂 之:(遂詣景營)公軍中寂寞,僕有息女,性頗溫淑,願以侍公枕席。
正 德:(景大喜曰)得王女為婦,當使長共富貴。
    (乃命設宴於東宮,即日成婚。)
    (東宮去城不遠,其中動靜,城上皆見。)
    
    
252**時間: 地點:
    (一日忽見宮中懸燈掛彩,賊眾皆披紅往來,少頃鼓樂喧天,笙歌聒耳,莫測其
    (故。)
正 德:(旋有賊騎數十,來至濠邊,指城上吉曰)昔侯王欲娶王、謝家女,尚謂門高非
    偶。今臨賀納女於侯王矣,比王、謝何如?
    (太子聞之怒,遣人縱火燒東宮,殿台皆盡。)
    (景亦怒,縱火燒乘黃廄、上林館、太府寺,皆成灰滅。)
    (戊午朔,景遂奉正德為帝,稱)
下 詔:普通已來,奸邪亂政,上病不豫,社稷將危。河南王景釋位來朝,猥用朕躬,紹
    茲寶位,可大赦,改元正平。
    (以景為丞相。)
    (聞正德僭號,勸上出兵擊之,上問羊侃,侃曰)
朱 異:不可。出人若少,不足破賊,徒挫銳氣;若多,則一旦失利,門隘橋小,必大致
    失亡。
    (異力勸擊之。)
    (帝從其言,遂使千餘人出戰,鋒未及交,即退走爭橋,赴水死者大半。)
    (侃子鷟為景所獲,執至城下以示侃。)
朱 異:(侃曰)吾傾宗報國,猶恨不足,豈計一子!幸早殺之。
朱 異:(數日復持來,侃謂鷟曰)久以汝為死矣,今猶在耶?
    (引弓射之。)
    (賊以其忠義,亦不之殺,但聲言帝已晏駕,城中亦以為然。)
    (於是太子請帝巡城,以安眾心。)
    (百姓聞警蹕聲,皆鼓噪流涕,眾心粗安。)
    (先是江子一之敗還也,上責之,子一拜謝曰)
流 涕:臣以身許國,常恐不得其死。今所部皆棄臣去,臣以一夫安能擊賊?若賊遂能至
    此,臣誓當碎身以贖前罪。不死闕前,當死闕後。
    (至是子一啟太子,願與弟子四、子五率所領百餘人,開承明門出戰,太子許之
    (。)
    (子一直抵賊營,賊仗兵不動。)
太 子:(子一呼曰)賊輩何不速出?
    (久之,賊騎出陣,子一逕前引槊刺賊,連殺數人,從者莫之繼,賊解其肩而死
    (。)
    (子四、子五相謂曰)
久 之:與兄俱出,何面獨歸?
    (皆免冑赴賊,子四中矟消,洞胸而死。)
    (子五傷脛,還至塹邊,一慟而絕。)
    (太子聞其死,傷悼久之。)
    
    
253**時間: 地點:
    (卻說侯景初至建康,謂朝夕可拔,號令嚴整,士卒不敢侵暴。)
    (及城久不克,人心離阻,軍中乏食,乃縱兵掠奪民米及子女金帛。)
    (自後米一升,直七八萬錢,人相食,餓死者十五六。)
    (乃更於城之東西兩處起土山,驅迫士民,不限貴賤,皆充力役。)
    (疲贏者即殺以填山,號哭動地。)
    (城中亦築土山以拒之。)
    (太子、宣城王以下,皆親負土,執畚鋪。)
    (起層樓於山上,高四丈,募敢死士二千人,厚衣袍鎧,謂之「僧騰客」,分配
    (二山,晝夜交戰不息。)
    (會大雨,城內土山崩,賊乘之垂人,苦戰不能禁。)
    (侃令軍士擲火為城,以斷其路,徐於內築城,賊不能進。)
    (朱異有奴出降於賊,景即以為儀同三司。)
    (奴乘良馬,衣錦袍,循行城下,仰見異在城上,呼而謂曰)
朱 異:汝五十年仕宦,方得中領軍,吾始事侯王,已為儀同矣。
    (於是三日之中,群奴出降者以千數。)
    (景皆厚撫以配軍。)
    (人人感恩,為之致死。)
    (景又射書城上遍諭士民曰:
    (  梁自近歲以來,權幸用事,割剝齊民,以供嗜慾。)
    (如曰不然,公等試觀今日,國家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寺塔,及在位庶僚,姬
    (妻百室,僕從數千,不耕不織,錦衣玉食,不奪百姓從何得之?僕起赴闕庭,
    (只誅權奸,非傾社稷。)
    (今城中指望四方入援,吾觀王侯諸將,志在全身,誰能竭力致死,與吾爭勝負
    (哉?長江天險,吾一葦航之。)
    (景明氣淨,自非天人允協,何能如是!幸各三思,自求無吉。)
    (當是時,勤王之詔四出,而各路藩鎮,皆懷觀望,或據強城,按兵不發;或托
    (言糧缺,發而又止;或僅遣偏師人援,大軍不接。)
    (以故京師被圍已久,而外援杳然。)
    (先是邵陵王聞變,晝夜兼行,引兵入援。)
    (及濟大江,中流風起,人馬溺者十一二。)
    (眾請退,不許,遂率西豐侯大春、新涂公大成、永安侯確、安南侯駿、譙州刺
    (史趙伯超、武州刺史蕭弄璋等,步騎三萬,自京口西上。)
    (景聞之,遣軍迎拒。)
帝聞之:(趙伯超謂綸曰)若從黃城大路進兵,必與賊遇,不如逕趨鍾山,突據廣莫門,
    出賊不意,賊圍必解矣。
    (綸從之,卷甲疾趨,夜行失道,迂二十餘里,及旦,才達於蔣山。)
    (賊不虞兵來,見之大駭,分兵三道攻綸,綸力戰卻之。)
    (會大雪,天寒甚,山巔不能立營,乃引軍下山結寨。)
    (賊兵陳於覆舟山北,綸兵陳於玄武湖側,與賊對陣相持,至暮不戰。)
    (景伏兵於旁,佯退以誘之,安南侯駿見其退,以為賊將走,即率眾追逐。)
    (景旋軍與戰,伏兵起,左右夾攻,駿大敗而走。)
    (趙伯超望見亦退走,諸軍皆潰。)
    (綸收餘兵人天保寺,景縱火燒寺,綸率數騎逸去。)
    (士卒踐冰雪,往往墮足。)
    (景悉收輜重,生擒西豐公大春,及綸將霍俊等而還。)
    (明旦,陳所獲首虜鎧仗及大春等於城下,使言曰)
謂左右:邵陵工已為亂軍所殺。
帝聞之:(霍俊獨曰)王小失利,已全軍還京口,城中但堅守,援軍尋至。
    (賦以刀歐其背,俊辭色彌厲,遂殺之。)
    (於是城中益恐。)
    (時朝野以侯景之禍,共尤朱異,異慚憤發疾死,人皆恨其死晚。)
    (而羊侃日夜守禦,心勞力瘁,未幾亦以疾卒。)
    (太子哀慟,如失左右手。)
    (於是人益危懼。)
帝聞之:(景喜曰)羊侃死,吾取城如拾芥矣。
    (乃復大造攻具,大車高數丈,一車二十輪,運土填塹,進焚台城東南樓,勢甚
    (迫。)
    (台將吳景獻計太子,即於城內構地為樓,火才滅,新樓即立,賊以為神。)
    (又賊乘火起,於其下穿城而入。)
    (城中覺之,更築迂城,狀如卻月以截之,賊不得進。)
    (賊更作土山以逼城,城內作地道,以取其土,外山崩,壓賊且盡。)
    (賊計窮,乃徇於眾曰)
太 子:有能獻計取城者,封萬戶侯。
太 子:(時有賊將宋嶷,獻計於景曰)決玄武湖以灌台城,則城立破矣。
    (景從之,連夜決湖,水盡灌人城中,闕前皆為洪流,百姓皆就高處避水。)
    (今且按下慢講。)
    
    
254**時間: 地點:
    (且說其時來援者,卻有一位忠肝義膽捐軀殉難的杰士,姓韋,名粲,字長蒨,
    (車騎將軍睿之孫,徐州刺史放之子也。)
    (粲少有父風,好學厲志。)
    (及壯,身長八尺,容貌魁偉,嘗以步兵校尉,人為東宮領直,與太子深相愛敬
    (。)
    (後遷為衡州刺史,勤於政治,至是征為散騎常侍,還至廬陵。)
    (聞台城被圍,怒曰)
太 子:堂堂天朝,為犬羊所困,要吾輩臣子何用?
    (因簡閱部下,得精兵五千,倍道赴援。)
太 子:(至豫章,以兵力尚弱,就內史劉孝儀謀之,孝儀曰)必如此,當有敕,豈可輕
    信人言,妄自發兵願且少待。
    (乃置酒留飲。)
    (粲怒,以杯抵地,曰:「賊已渡江便逼宮闕,水陸俱斷,何暇有報?假令無敕
    (,豈得自安!目今巨寇滔天,君父在難,凡屬臣子皆當致命。)
    (韋粲今日何情飲酒」即馳出。)
太 子:(會江州刺史當陽公大心遣使邀粲,粲馳往見之,謂大心曰)上游藩鎮,江州去
    京最近,殿下情計,誠宜在前。但中流任重,當須接應,不可闕鎮。今宜且張聲
    勢,移鎮湓城賜以一軍相隨,於事便足。
    (大心然之,乃遣中兵柳昕率兵二千人隨粲進援,行至南州,忽見一支人馬,騎
    (約有萬餘,旗號鮮明,甲兵堅利,浩浩蕩蕩而來。)
    (問之,乃司州刺史柳仲禮軍也,聞京師有難,亦來赴救。)
    (仲禮與粲,本外兄弟,相見大喜粲即送糧仗給之,並出私財以賞其戰士。)
    (是時,鄱陽王遣其世子嗣,與西豫州刺史裴之高、建安太守趙鳳舉,各將兵人
    (援,軍於蔡州,以待上流諸軍。)
    (之高聞粲與仲禮兵至,遂自張公洲遣船渡之。)
    
    
255**時間: 地點:
    (未幾,宣猛將軍李孝欽、殷州刺史羊鴉仁、南陵太守陳文徹,各率眾來會。)
    
    (又湘東世子方等將步騎一萬,人援建康。)
    (竟陵太守王僧辯,將舟師萬人,出自漢川,載糧東下,於是援兵大集。)
    (共屯新林,商議破賊。)
僧 辯:(粲謂)將不一心,致敗之道,必得一人為主,乃克號令畫一。
    (因共議推仲禮為大都督,以主軍政。)
    (獨裴之高自以年位並尊,恥居其下,議累日不決。)
僧 辯:(粲抗言於眾曰)今者同赴國難,義在除賊,所以推柳司州者,正以久捍邊疆,
    先為侯景所憚。且士馬精銳,無出其右。若論位次,柳在粲下,語其年齒,亦少
    於粲;直以社稷大計,不得復論官職高下。將貴在和,方克協力,若人心不同,
    大事去矣。裴公朝之舊德,豈應復挾私情,以沮大計。粲請為諸君解之。
僧 辯:(乃單舸至之高營,切讓之曰)今二宮危逼,朝不保夕。臣子當戮力同心,豈可
    自相矛盾,豫州必欲立異,鋒鏑便有所歸。
    (之高垂泣致謝。)
    (遂推仲禮為大都督,眾將一稟指揮,合兵十餘萬,緣淮立柵。)
    (景見援兵大集,亦樹柵北岸以應之。)
    (先是景獲之高家室,囚於營。)
    (至是臨水陳兵,將其家室連鎖,列於陣前,以鼎鑊刀鋸隨其後)
謂 之:裴公不降,今即烹矣。
    (之高召善射者,先射其子,再發皆不中。)
    (賊仍困之。)
    (俄兩景率步騎萬人於後渚挑戰。)
謂 之:(仲禮欲出擊之,韋粲曰)日晚我勞,未可戰也。
    (仲禮乃堅壁不出。)
    (景亦引退。)
    (丙辰晦,仲禮將戰,夜至韋粲營部分眾軍。)
    (時各有據守,唯青塘無人守把,乃謂粲曰)
諸 將:青塘當石頭中路,賊必爭之,此係要地,非兄不可,若疑兵少,當更遣軍相助。
    
謂 之:(粲曰)自分才弱,恐不足以當此任,然公有命,僕曷敢違!
    (仲禮乃遣其將劉叔胤助之。)
    (丁已朔,仲禮自新亭徙營大桁,韋粲引兵往青塘,忽大霧咫尺不相見,軍迷失
    (道。)
    (比及青塘,夜已過半,立柵未合,天已大明。)
謂 之:(侯景望見之曰)彼何人斯,而敢於此立寨?急擊勿失。
    (遂親率銳卒來攻。)
    (粲使軍主鄭逸逆擊之,命劉叔胤似舟師截其後,逸抵死相拒。)
    (久之,賊來益眾,矢下如雨,逸不能支。)
    (叔胤見賊盛,畏懦不敢進,逸遂敗。)
    (景乘勝直入粲營,左右牽粲避賊,粲不動,叱子弟力戰,親自博擊。)
    
    
256**時間: 地點:
    (未幾,一門皆為賊殺。)
    (軍士飛報仲禮,言青塘被圍。)
    (仲禮方食,投箸而起,被甲握槊,率麾下百騎馳往救之。)
    (與景大戰於青塘,所向披靡,斬首數百級,沉淮水死者千餘人,景退走,仲禮
    (挺槊刺之,刃將及景。)
    (景魂膽俱喪,而減將支伯仁自後斲仲禮,中其肩,仲禮墜馬,賊聚槊刺之。)
    
    (騎將郭山石,見主將墜地,奮死往救,力斬賊將數人,賊稍退,乃扶仲禮上馬
    (,殺出重圍,仲禮傷甚,至軍中昏迷不省人事。)
    (親將惠臶為之吮瘡斷血,得不死。)
    (自是景不敢復濟南岸,仲禮亦氣衰不復言戰矣。)
    (後人有詩挽韋粲之死云:
    (  吹唇百萬逞凶狂,赴難無人到建康。)
    (耿耿孤忠懸日月,令人千載億青塘。)
    
    
257**時間: 地點:
    (卻說邵陵王綸,自戰敗之後,奔於朱方,復收散卒,與東揚刺史臨城公大連、
    (新涂公大城,自東道並至,列營於桁南,亦推仲禮為大都督。)
    (時賊圍甚嚴,內外水泄不通,台城與援軍,信命久絕,或獻策於作紙鴟係以長
    (繩,藏敕於內,乘風放去,冀達眾軍,題云)
太 子:得鴟送援軍賞銀百兩。
    (太子自出太極殿前,乘西北風縱之。)
    (賊營望見,群以為怪,射而下之。)
    (援軍亦募有能人城通信者,許重賞。)
    (有邵陽將李朗應募,請先受鞭,詐為得罪,叛投賊營,從此可以人城。)
    (鄱陽鞭而遺之,朗即投賊,賊見其背有傷痕,信而納之,於是乘間人城,城中
    (方知援兵四集,舉城鼓噪。)
    (帝以朗為直閣將軍,使還報命。)
    (朗不敢復過賊營,乃緣鍾山之後,夜行晝伏,積日乃達。)
    (諸將得敕,爭請仲禮進兵。)
    (而仲禮自韋粲死後,神情傲狠,陵蔑諸將。)
    (邵陵王綸每日執鞭至門,亦移時弗見,由是與仲禮不睦,諸軍互相猜阻,莫有
    (戰心。)
    (先是台城之閉也,公卿以食為念,男女貴賤,並出負米,得四十萬斛。)
    (又收錢帛五十萬億,並聚德陽堂,而不備薪芻魚鹽。)
    (至是壞尚書省為薪,撒薦剉以飼馬。)
    (御廚有乾苔數十石,味酸咸,取以分給戰士。)
    (其後米亦竭,軍士或煮鎧,或熏鼠捕雀以為食。)
    (屠馬於殿省間,雜以人肉,食者必死。)
    (而侯景之眾亦饑,抄掠無所獲,東城有米可支一年,援軍斷其路。)
    (又聞荊州兵將到,景甚患之。)
王 偉:今台城不可猝拔,援軍日盛,我軍乏食,未可與戰。不如偽且求和,以緩其勢。
    因求和之際,運東城米人石頭,援軍必不得動,然後休士息馬,繕修器械,伺其
    懈怠擊之,一舉可取也。
    (景從之,遣其將任約、於子悅至城下,拜表求和,乞歸舊鎮。)
    (太子以城中饑困,清帝許之)
帝聞之:和不如死!
太 子:(固請曰)侯景圍逼已久,援軍坐視不戰,宜且許其和,更為後圖。
久 之:(帝遲回乃曰)汝自斟量,勿令取笑千載。
    (遂報許之。)
    (景見朝廷受其和,乞割江右四州之地,並求宣城王大器出送,然後濟江。)
久 之:(傅歧固爭曰)豈有賊舉兵圍宮闕,而更與之和乎?此特欲卻援軍耳。戎狄獸心
    ,必不可信。且宣城工嫡嗣之重,國命所係,豈可為質?
    (太子不得已,乃以大器之弟石城公大款出質於景。)
下 詔:(又敕諸軍不得復進)善兵不戰,止戈為武。
    (以景為丞相、豫州牧、河南王如故。)
    (已亥,設壇於西華門外,遣僕射王克、吏部蕭瑳,與賊將於子悅、任約登壇共
    (盟。)
    (又遣太子詹事柳津出西華門,與景相對數十步外,殺牲歃血。)
    (盟既畢,城中士民,只道景即解圍。)
    (久之,景了無去志,專修鎧仗,托雲無船,不得即發,且欲遣石城公還台,求
    (宣城王出送。)
    (太子雖覺其詐,猶依違從之。)
    (乙卯,景又啟曰)
太 子:適有西岸信至,高澄已據壽陽,臣今無所投足,求借廣陵及譙州,俟得壽陽,即
    奉還朝廷。
下 詔:援軍既在南岸,須於京日渡江。
    (太子並許之。)
    (庚成,景又啟曰)
太 子:永安侯確、直閣趙威方,屢次隔柵見詬,云:『天子自與汝盟,我終當破汝。』
    乞召二人人城,即當引路。
    (帝便使尚中張綰召二人入城,趙威方奉命,確因辭不入。)
邵陵王:(泣謂確曰)圍城既久,聖上憂危,巨子之情,切於湯火。故欲且盟而遣之,更
    申後計。
      成命已決,何得拒違?
    (時台使周石珍在綸所,確)
謂 之:侯景雖雲欲去,而長圍不解,意可見也。今召僕人城,何益於事?
邵陵王:(石珍曰)敕旨如此,郎那得辭?
    (確堅執如故。)
邵陵王:(綸大怒,謂趙伯超曰)譙州為我斬之,持其首去。
謂 之:(伯超揮刀眄確曰)伯超識君侯,刀不識也。
    (確乃流涕人城。)
    (先是帝常蔬食斷葷,及城圍日久,御廚蔬茹皆絕,乃食雞子。)
    (確入城,上雞子數百枚。)
謂 之:(帝手自檢點,歔欷哽咽,謂確曰)繹在荊州,兵力最強,而竟不一至,何也?
    
    (確泣而不言。)
    (當是時,湘東王繹擁數萬眾,軍於郢州之武城。)
    (河東王譽以湘州兵軍於青草湖,桂陽王慥以信州兵軍於西峽口,皆彼此觀望,
    (淹留不進。)
謂 之:(有蕭賁者,骨鯁士也,為荊州參軍,以繹不早下,心甚非之,常與繹雙六,食
    (子未下,賁曰)殿下都無下意。
    (繹知其譏己,甚忿其言。)
謂 之:(至是得帝敕,雲與景盟,便欲旋師,賁諫曰)景以人臣舉兵向闕,今若放兵,
    未及渡江,童子能斬之矣,必不為也。大王以十萬眾,未見賊而退,竊為大王不
    取也。
    (繹益怒,未幾,因事殺之。)
    (繹既先歸,援軍皆解嚴,景乘其際,盡遠東城米歸石頭。)
    
    
258**時間: 地點:
謂 之:(既畢,謂王偉曰)軍食已足,計將安出?
王 偉:王以人臣舉兵圍守宮闕,逼辱妃主,殘穢宗廟,擢王之發,不足數王之罪。今日
    持此,欲安所容身乎?背盟而捷,自古多矣。願且留此以觀其變。
正 德:(亦曰)大功垂就,豈可棄去?
王 偉:(景曰)是吾心也。
    (途命王偉修啟,曆數朝廷之非,指帝十失以上之。)
    (但未識所指十失云何,且聽下回分解。)
    (侯景禽獸為心,人人皆知。)
    (梁武惑於朱異之言,深信不疑。)
    (到得兵臨城下,遂至計無所出。)
    (羊侃實心為國而死,韋粲忠義奮發而死,天心已可概見。)
    (臨賀送女結歡,湘東擁兵不救,全無心肝,有愧韋粲、蕭賁多矣。)
    (第二十五卷 侯景背誓破台城 諸王斂兵歸舊鎮)
    
    
259**時間: 地點:
    (話說侯景軍食既足,志在背盟,謀臣王偉力勸之,以為去必不克。)
    (於是數帝十失,上啟於朝。)
    (其略云:
    (  竊惟陛下,踵武前王,光宅江表,躬覽萬幾,劬勞治道。)
    (刊正周、孔之遺文,訓釋真如之秘奧。)
    (人君藝業,莫之與京。)
    (臣所以踴躍一隅,望南風而歎息也。)
    (豈圖名與實爽,聞見不同,今為陛下陳之。)
    (陛下與高氏通和,歲逾一紀,必將分災恤患,同休共戚。)
    (寧可納臣一介之使,貪臣汝、潁之地,便絕和好。)
    (夫敵國相代,聞喪則止,匹夫之交,托孤寄命,豈有萬乘之君,見利忘義若此
    (者哉?其失一也。)
    (臣與高澄,既有仇憾,義不同國,陛下授臣以上將,委臣以專征,臣受命不辭
    (,實思報效。)
    (而陛下欲分其功,不使臣擊河北,遣庸懦之貞陽,任驕貪之胡、趙,才見旌旗
    (,鳥散魚潰。)
    (紹宗乘勝,席捲渦陽,使臣狼狽失據,妻子為戮,斯實陛下負臣之深。)
    (其失二也。)
    (韋黯之守壽陽,眾無一旅,魏兵凶銳,欲飲馬長江,非臣退保淮南,勢未可測
    (。)
    (既而邊境獲寧,令臣作牧此州,以為蕃捍,方欲勵兵秣馬,克申後戰,陛下反
    (信貞陽謬啟,復請通和。)
    (臣頻諫阻,疑閉不聽,反覆若此,童子猶且羞之,況在人君,二三其德。)
    (其失三也。)
    (夫畏懦逗留,軍有常法,所以子王小敗,見誅於楚;王恢失律,受戮於漢。)
    
    (今貞陽以帝之猶子,而面縛敵庭,實宜絕其屬籍,以釁征鼓。)
    (陛下憐其苟存,欲以微臣相易。)
    (人君之法,當如是哉?其失四也。)
    (懸瓠大藩,古稱汝、潁,臣舉州內附,羊鴉仁無故棄之,陛下曾無嫌責,使還
    (居北司。)
    (鴉仁棄之不為罪,臣得之不為功,其失五也。)
    (臣在壽春,只奉朝廷,而鴉仁自知棄州,內懷慚懼,遂啟臣欲反。)
    (使臣果反,當有形跡,何所征驗,誣陷頓爾,陛下曾不辨究,默而信納。)
    (其失六也。)
    (趙伯超任居方伯,惟知漁獵百姓,韓山之役,女妓自隨,才聞敵鼓,與妾俱逝
    (。)
    (以致只輪莫返,其罪應誅,而納賄中人,還處州任。)
    (伯超無罪,功臣何論;賞罰無章,何以為國?其失七也。)
    (臣御下素嚴,裴之悌助戍在彼,憚臣嚴制,遂無故遁歸,又啟臣欲反,陛下不
    (責違命離局,方受其浸潤之譖,處臣如此,使何地自安?)
    (其失八也。)
    (臣歸身有道,罄竭忠規,每有陳奏,恒被抑遏。)
    (朱異等皆明言求貨,非利不行,臣無賄於中,恒被抑折。)
    (其失九也。)
    (鄱陽之鎮合肥,與臣鄰接,臣以皇室重臣,每相只敬。)
    (而臣有使命,必加彈射,或聲言臣反,陛下不察,任其見侮,臣何以堪於此哉
    (?其失十也。)
    (臣是以興晉陽之甲,亂長江而直濟,願得升赤墀,踐文石,口陳枉直,指畫臧
    (否,誅君側之惡臣,清國朝之秕政,則臣幸甚,天下幸甚。)
    (帝覽表,且慚且怒。)
    (城中以景違盟,舉烽鼓噪,復詔援軍進兵。)
    (先是閉城之日,男女十餘萬,擐甲者二萬餘人,被圍既久,人多身腫氣急,死
    (者十八九,衛城者不滿四千人。)
    (率皆疲病,橫屍滿路,不及瘞埋。)
    (國勢危如纍卵,而柳仲禮身為都督,唯聚妓妾在營,置酒作樂。)
    (諸將日往請戰,不許。)
諸 將:(安南王駿說邵陵曰)城危如此,而都督不救,其情可知。萬一不虞,殿下何顏
    自立於世?今宜分軍為三道,出其不意攻之,可以得志。
    (綸不能從。)
諸 將:(柳津遣人為仲禮曰)君父在難,不能竭力,百世之後,謂汝心為何?
    (仲禮亦不以為意。)
諸 將:(帝嘗問津賊勢若何)陛下有邵陵,臣有仲禮,圍何由解?
    (帝為之淚下。)
    (中丞沈濬,憤賊背盟,請至景所,責以大義。)
    (帝遣之,濬見景)
問 之:軍何不退中?
諸 將:(景曰)今天時方熱,軍未可動,乞且留京師立效。
諸 將:(濬發憤責之,景怒,拔刀相向)我斬汝。
問 之:(濬曰)負恩忘義,違棄詛盟,固天地所不容。沈濬五十之年,常恐不得死所,
    何為以死相懼耶?
    (逕去不顧,景以忠直舍之。)
    (於是決石闕前水,百道攻城,晝夜不息。)
    (丁卯城陷,賊眾皆從城西入。)
問 之:(永安侯確,力戰不能卻,乃排闥入見帝云)城已陷。
問 之:(帝安臥不動)猶可一戰乎?
諸 將:眾散矣。
帝聞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
諸 將:(因謂確曰)汝速去語汝父,勿以二宮為念,且慰勞在外諸軍。
    (確泣而退。)
    (俄而景入城,先遣王偉入文德殿奉謁,帝命左右褰簾開戶引偉入。)
帝聞之:(偉拜呈景啟)景何在,可召來。
    (景遂入見,以甲士五百人自衛。)
    (稽顙殿下,典儀引就三公榻。)
帝聞之:(帝神色不變)卿在軍中,無乃為勞。
    (景不敢仰視,汗流被面。)
帝聞之:(又問)卿何州人,而敢至此,妻子猶在北耶?
    (景皆不能對。)
帝聞之:(任約從旁代對曰)臣景妻子,皆為高氏所居,惟以一身歸陛下。
帝聞之:初渡江有幾人。
諸 將:(景曰)千人。
帝聞之:圍台城幾人?
諸 將:十萬。
帝聞之:今有幾人?
諸 將:率土之內,莫非己有。
    (帝俯首不言,景即退。)
    (復至永福省見太子,太子亦無懼容,侍衛皆驚散,惟中庶子徐摛、舍人殷不害
    (侍側。)
    (景傲然登階,摛謂景曰)
太 子:候王當以禮見,何得如此?
    (景乃拜。)
    (太子與言,又不能答。)
    (景退,謂其黨曰)
太 子:吾嘗跨鞍對陣,矢刃交下,而意氣安緩,了無怖心。今見蕭公,使人自懾,豈非
    天威難犯?吾不可以再見之。
    (於是悉撒兩宮侍衛,縱兵入宮,盡掠乘輿服御宮人以出。)
    (使王偉守武德殿,於子悅屯太極殿堂,矯詔大赦,自加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
    (事。)
    (旋命石城公大款,以帝詔解外援軍。)
邵陵王:(柳仲禮召眾議之)今日之命,委之將軍。
    (仲禮直視不對。)
邵陵王:(裴之高、王僧辨曰)將軍擁眾百萬,使宮闕淪沒,正當悉力決戰,以贖前愆,
    何用躊躇?
    (仲禮竟無一言。)
    (諸軍見其無戰意,乃各引兵還鎮。)
    (柳仲禮及其弟敬禮、羊鴉仁、趙伯超並開營降。)
    (仲禮入城,先拜景而後見帝,帝不與言。)
邵陵王:(退見其父津,津偷哭曰)汝非我子,何勞相見?
    (是日景燒內積屍,病篤未絕者,亦聚而焚之。)
    (庚子,詔征鎮牧守,各複本任,朝臣皆還舊職。)
    (初,臨賀王正德,與景相約,平城之日,不得全帝與太子。)
    (故台城一破,正德即率眾揮刀入宮。)
    (那知景已使人守定宮門,斥正德曰)
正 德:侯王有命,擅入者斬。
    (正德悚然而退。)
    (越一日,景令正德去帝號,遷為侍中、大司馬,入朝於帝。)
    (正德入見,拜且泣。)
帝聞之:歎其位矣,何嗟及矣。
    (正德自後常懷怨恨,未幾景殺之。)
    
    
260**時間: 地點:
    (且說帝為侯景所制,心甚不平,怒氣時形於色。)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