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 至 第一五

11**時間: 地點:
朱孝廉:(正說話,見家人來說)太太請李老爺進後堂。
    (天賜聞言,正了正衣服,走進後宅。)
    (過了五層門,窺見堂樓月台有兩個使女在那鋪下紅氈,朱老爺在左,老夫人在
    (右,皆站立堂樓門前。)
    (見老夫人身側侍立著小姐,仔細觀看,正是表妹顏桂香。)
    (認得真切,兩下裡不敢相認,遂速走幾步,上了月台,就要叩頭。)
    (朱孝廉近前去拉,如何拉的住?行了四起八拜的大禮。)
    
    
12**時間: 地點:
    (此時顏小姐在小荷包內取出墜環一隻,撂在氈上。)
    (李天賜行禮已畢,將墜環拾在手中。)
朱老爺:我在書房許親,你堅辭不允。我女兒的墜環你為何拾在手內?
李天賜:(陪笑口呼)老大人不必取笑了。晚生已知大人在俺夫妻身上有天高地厚之恩,
    刻骨難忘。
朱孝廉:你是我門婿否?
李天賜:晚生的原配成了大人的令嫒,晚生焉能不是大人的門婿?
朱孝廉:(老夫人說)月台上非是敘話之處,且請貴人進堂樓談話可也。
    (朱孝廉隨讓李天賜進堂樓落坐,老夫人亦坐在一旁。)
    (顏小姐侍立在側,喜形於色。)
    (雖然是表兄妹,此時不能敘離情相思之言。)
    (老夫人見此情形,遂命顏桂香且迴避了,小姐只得退出去了。)
朱孝廉:你表兄妹這也是天假奇便的姻緣,望賢婿速回家,擇選良辰吉日,屆期必須鼓樂
    彩輿而娶,方壯兩家之光才是。
李天賜:(欠身口尊)大人所言與小婿相同。曾奈小婿自父母亡故之後,又遭荒旱災難,
    家業凋零。若前來娶親,往返千里,連轎夫執役人等的花費,小婿難以措辦。望
    岳父還得從長計議。
    (朱孝廉聞言,不由的大笑。)
李天賜:(口呼)岳父大人,莫非笑小婿貧寒極否?
朱孝廉:非也!我笑賢婿太愚。你那貧寒是我盡知,何待你言?我助你白銀二百兩,辦理
    娶親之事,可否?
    (李天賜聞言欠身離坐,就要叩頭相謝。)
朱孝廉:(以手扯住)何用相謝。
家 人:(命使女傳與)給李姑老爺備馬!
    (老夫人命使女以鑰匙開櫃取銀,桂香小姐取過衣韃子,裝上鋪蓋,又裝上四封
    (銀子。)
    (如外,又裝上五弔錢。)
    (李天賜在堂樓同朱孝廉用了早飯,顏小姐把行李收拾停當,使女將行李送至四
    (重門外。)
    (家人早已將馬扣備安牢,把行李皮韃搭在馬上,牽在大門之外伺候。)
    (李天賜拜別了岳母,離了後宅,朱老爺送他出了大門。)
    (李天賜不敢乘驥,辭別朱老爺步行出了東關,乘上坐驥,順定沂州大路而走。
    ()
    (一路上曉行晚宿,饑餐渴飲,非止一日。)
    (行了有三四日,這一日來到高橋地面,〔正值〕日落天黑之時,這高橋店是南
    (北大街,見那路西有一座大店。)
    (李天賜離鞍棄驥,牽馬進店。)
    (見馬棚內拴著二十多匹馬。)
    (正然觀看,從上房竟出來一人奔李天賜來。)
    (不知何人,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回 投旅店甥舅巧遇 送吉期父女相逢)
    (為人生在世上,富貴誰不愛貪。)
    (離合悲歡是天然,好心神明照看。)
    (善心先難後易,惡意先易後難。)
    (命中該當受貧寒,不可暴怨蒼天。)
    (《西江月》罷。)
    (話表牽馬進店,當槽的小二從裡面出來,口尊)
李天賜:客官莫非下店麼?
李天賜:正是下店。
口 尊:(小二說)店中有兩位販馬客人,占了上房。
李天賜:就是小房屋也可,只要有喂馬的地方就算是方便。
李天賜:(正然講話,從上房走出一人,奔至近前問道)那不是外甥李天賜嗎?
李天賜:(抬頭一看)原來是母舅在此。
    (遂給母舅叩頭,請安問好。)
李天賜:(店家說)老客既是甥舅相會,何不同到上房一敘。這院中有風,豈是長敘之處
    。
    (甥舅二人隨同進了上房,店家把馬拴在槽頭,將馬上行囊送進上房。)
    (甥舅進了上房,屋內一人迎出問)
口 尊:老賢姪從何處而來?
    (李天賜見是族叔李常,遂上前請安問好,各自落坐。)
李天賜:(口尊)叔父,出外必然發財還家。
口 尊:(李常見問)咳!這不是顏國順嗎?他可發了財,從口北販了這一群馬來。我的
    時運不濟,給你母舅顏國順作了僱工伙計了。
    (顏國順命店東殺雞、秤肉、沽酒,店家連忙答應,前去預備。)
    (不多時已齊備,擦抹桌案,擺列杯盤。)
    (三人按次序落坐,飲酒敘話。)
    (顏國順問李天賜從何處來?向哪裡去?李天賜見問,心中暗思,不如我鬼混一
    (番。)
李天賜:(遂假意含淚說道)自從你老不辭而別,家鄉年景荒旱,人吃人年,我的表妹生
    生餓死。我逃奔他鄉,在濟南府乞食,偶遇恩公朱孝廉,收留我充當書童。學院
    下馬,我去赴考,中了舉人。朱恩公將親生女兒為婚,贈我二百兩銀,令我回家
    ,選擇良辰娶親。我到家祭奠墳墓並修理房舍,故此是從濟南府來。
    (這一片半真半假的言語,顏國順信以為真。)
    (聽說女兒餓死,不由的落下淚來。)
    (事到其間,也無法可施)
顏國順:咳!桂香丫頭是無福的孩子,擔不住作太太。若依我說,朱相府那二百銀子咱也
    不使他的,你將銀子給他送回去,多給他一百兩,將親退了。我想你即中了舉,
    名聞一省。咱們本鄉本土必有向咱作親的,這濟南府到咱家相隔七八百里路,往
    來不便,我是你娘舅,如你父母一般。你回去斷了這一門親,才是正理。
李天賜:理當遵娘舅之言,甥兒前去退親。奈那朱相府是宦門之後,縉紳之族,他又是舉
    人。甥兒若前去退婚,他若應允,無是無非兩得其便;一旦不允,能不貽笑大方
    ?他必然說可見中了舉就要嫌好道歹,挑鹽惡疵,又嫌路途遙遠。若未中舉時,
    不但七八百路,就是一千餘路亦不嫌遠,必然結親呢。依此看來,這門親事退不
    的。不如我娶過門來,若不將娘舅當親父孝敬,我將他休了,強於今日退婚。娘
    舅你看如何?
    (這李天賜所言是大畫卷小畫,畫裡有了畫。)
    (那顏國順只知女兒餓死,哪曉親生女兒在濟南朱相府內?閒言少敘。)
    (顏國順聞聽外甥之言,無心退婚)
隨 即:既不退婚,娶親是大事,亦不可鹵莽。俗云:不怕誤了限,只怕事不辦。你只管
    放心,我掙來幾千銀子,你娶親用不盡,必有餘,一同回家,多待一天兩天也不
    為遲。若你先到家,從小無經理過事,還得我辦理。不是我同著你族叔說論,你
    李家莊你們姓李的是一大戶,他們都是吃你的費用你的,到了正經替你辦事,俱
    是撮撮擠擠,誰合你一心靠膽,正經去替你辦理事?我在那莊上亦有年頭了,哪
    個不知,哪個不曉?
    (李天賜聞言暗喜。)
    (三人用了晚飯,遂即安歇,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顏國順向店家算清,交還了酒飯、草料、店錢以外,又賞了當槽的
    (五百錢。)
    (李常將馬趕出店外,當槽的給把垛子搭在馬上,甥舅二人接韁上馬。)
    (盼家的心勝,催促李常趕馬速走,一天就走一百餘里,只四、五日來到李家莊
    (。)
    (那些眾街坊鄰居迎頭問好、恭喜,甥舅下驥致謝。)
    (眾鄉親隨同來至大門前,看了看大門封鎖如故,忙取出鑰匙將大門開放,將馬
    (趕進廄中,遂將垛子搭進上房。)
    (那些鄉黨鄰裡陸陸續續皆來看望,熱鬧了數日。)
    (這顏國順乃是堂堂男子,正直無私之人。)
    (當日他姐夫、姐姐在日,積德行善俱托他,並無剋扣資財之事。)
    (故姐丈、胞姐下世,自代李天賜照料家務。)
    (亦是這李家本族貧人太多,皆來啃咬,家業堪堪敗落。)
    (無奈拋了李家,奔到關東挖參,發財還家。)
    (聽說女兒餓死,這李天賜又不是親外甥,他竟不絕親誼,掙來的銀子任李天賜
    (使用。)
    (後來李天賜娶親之後,盡心孝養顏國順,這是後話慢表。)
    (且言甥舅商議娶親之事,擇了十二月初八日起身,二十六日過門。)
    (李天賜說明來回總得十八天,若到朱相府送吉期,你老亦須認乾閨女。)
顏國順:論其娶親我當去,托不的外人。我可不去送吉期帖子去,你教我認乾閨女,這是
    那裡話?難道鄉紳家的閨女見我不拜,豈有此理!
李天賜:必然相見。既然娘舅不送吉期帖去,我另派人同你老前去,一路上好照顧馬匹。
    到濟南朱府時,就令跟去的人前去投帖,似此何如?
顏國順:這卻使得。
    (這李天賜的主意是恐怕娘舅知曉賣他表妹之事,所以教他前去送吉期帖,先見
    (他女兒一面,歡喜歡喜。)
    (遂親身走出大門,來尋巧嘴孫惠。)
孫 惠:(在莊頭遇見喝道)孫惠!你當日說是青州府馮相府內買使女,我去訪問馮相府
    ,並未買使女。目下我娘舅還家,定要他的女兒,你便怎麼處治?
    (孫惠每日巧嘴會辯,今到這個時候,只唬的面色立改,啞口無言。)
隨 即:(李天賜見他這樣光景)我且問你,你願打願罰?
    (聞言,口呼)
孫 惠:李老爺,這受打怎麼說?受罰怎麼講?
李天賜:若是願打,寫帖將你送在當官,打你四十杖板頭,號枷枷你一個月釋放;若是認
    罰,你伺候我娘舅赴濟南府朱相府中投帖,權當家人,回來重重的賞你。你可樂
    意否?
孫 惠:小人願去。我也無事,我情願投在老爺門下使用。
李天賜:你既情願,可有一件,你不可將那賣顏小姐之事對你舅太爺提說。
孫 惠:小人焉敢提說?
    (李天賜將孫惠領至家中,孫惠給顏太爺叩頭請安,顏國順命他備馬去。)
    (顏國順遂即打典袍套靴帽,又將挖參嫌的銀,在京捐納的縣丞職分的頂子搭在
    (包袱內,皆捎在馬上,走出大門。)
    (見孫惠在門外牽馬伺候,遂乘馬,孫惠也乘上馬在前,鄉導為頂馬順,撲往濟
    (南府大路而去。)
    (一路上饑餐渴飲,晚宿曉行,非止一日。)
    
    
13**時間: 地點:
    (那日到了濟南,進了東關,看了旅店,進了上房。)
    (淨面換衣,令孫惠前去朱府投帖。)
    (這朱孝廉正在書房閒坐,觀書吃茶。)
家 人:(進來報道)有沂州李大姑老爺那邊差人前來下帖。
    (言罷將簡帖呈上。)
    (朱孝廉接過一看,原是全簡。)
    (即從封套內將帖取出看了看,上寫「十二月二十六日嫁娶吉期」,又見封套內
    (還有一封書字,取出一看,外面寫著「朱大老爺親拆」,遂即拆開觀看。)
    (上寫)
    (門婿李天賜頓首百拜岳父、岳母老大人座前萬福金安,體質康健。)
    (吉人天相,信不誣也!敬稟者,門婿還家,托老大人福庇,一路平安。)
    (刻有門婿娘舅至貴府拜謁,萬望二位老大人約進後宅,令婿舅父女晤面。)
    (幸甚!幸甚!)
    (朱孝廉觀罷書信,心中已了然。)
心中暗:是了。這賣妻之事未與他娘舅言明,因此托他娘舅送吉期帖,暗使他父女相會。
    
    (想罷,遂即走出書房,來至大門外。)
遂 即:(見一人站立門外)你是沂州來送帖之人否?
孫 惠:我正是跟隨顏太爺來的。顏太爺現在店中,小人先來投帖。
朱老爺:(聞言暗思)幸虧我未莽撞,稱他是親家,若稱他為親,豈不丟人,令人嗤笑?
    
孫 惠:你領我到店中去。
    (孫惠聞言,頭前引路,朱老爺在後相隨。)
    (有兩個家人,一同隨往。)
    (不移時到了旅店門首。)
    (孫惠先進去,到上房回明:朱老爺親身來請太爺。)
    (顏國順聞言,急忙走出上房至店門。)
    (只見和顏悅色,口稱)
朱老爺:親家既來在敝處,無庸下店,有的是餘房。
顏國順:(含笑口呼)親家!愚弟是先令家人至貴府投帖,隨後前去拜謁老兄。又蒙老兄
    台親自前來,愚弟何以克當?
朱老爺:(笑說)親家大人休要客氣。
    (遂命家人牽馬搬行李,算還店帳,二人步行來至朱府。)
    (謙謙讓讓一同進了待客廳,分賓主落坐。)
    (家人獻茶裝煙已畢,遂又擺上酒筵。)
朱孝廉:(站起口呼)親家少坐,小弟到後宅通知,暫且告便。
    (言罷走出客舍,來至堂樓。)
朱孝廉:(見了夫人)顏桂香之父來送吉期帖,有李天賜的一封書字,令他父女相會。想
    來無對他娘舅說明顏桂香在這裡。咱今弄一笑場,只用你這般如此,如此這般。
    且不令桂香知曉是他父來了。
    (言畢出了後宅,來至客廳。)
    (顏國順欠身,口呼)
朱孝廉:親家,拙荊聽說親家來,預命小女與親家叩頭,我陪親家到後宅。
    (聞言,心中暗想)
顏國順:怪不的甥兒教我來認乾閨女,我自想未必見的面,誰想他竟要給我叩頭?
    (想罷吩咐孫惠從稍韃內取來一封銀,袖在袖內。)
    
    
14**時間: 地點:
    (此時朱孝廉明知其意,亦不好明言。)
    (兩個家人在前引路,親家二人相伴,往後宅而來。)
    (府中有一家人自外而來,跪至面前稟道)
朱老爺:小人的父親亡故,不能前去與姑娘扮那嫁妝。
朱老爺:你且自便,其下定度。
    (那家人叩頭而去。)
    (遂來至四重門首,府內將孫惠拉住說)
家 人:休往前走了,我們皆不敢進內,況且你是初來乍到。咱一同回外面去罷。
    (孫惠隨同眾家人向外面去了。)
    (朱孝廉陪著顏國順來至堂樓敘坐,使女獻茶。)
    (飲茶畢又獻上酒,舉杯方飲,老安人從房中出來)
口 呼:親家安好!老身萬福了。
    (顏國順欠身還禮,老安人命女兒出房拜見。)
    (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回 送吉期父女相會 拜華堂闔家團圓)
    (此書孝母報應,引出許多情由。)
    (君子懷德將名留,小人只把利求。)
    (李生先難後易,朱爺用無不週。)
    (前時有緣今聚首,亦是命運造就。)
家 人:(話表老夫人喚女兒)出房來拜見你的父。
    (一言未了,只見從西房門走出一女子。)
    (顏桂香見上面坐的是生身之父,不由落下淚來,跪落在地。)
    (顏國順仰面以觀,見似親生女兒,不由的一怔。)
心中暗:莫不成此時我在夢中?怎麼餓死的丫頭又在世間。
家 人:(遂將心一轉想)是了。這是天賜小畜生戲弄我也是有的。
    (正然躊躕,朱孝廉夫婦二人發笑)
口 尊:顏親家,這是天緣會合,你拿進銀子何用?我這裡有新鮮綢緞衣服,就缺妝奩趕
    緊辦理。
顏國順:(口尊)兄嫂,這嫁妝之事路途遙遠,難以送去,不必操這心了。
顏桂香:爹娘在俺身上花費銀錢不少,這妝奩不可辦了。
口 呼:(老安人)女兒同恁爹爹在此飲幾杯團圓喜酒罷。
    (眾使女端上菜來,老安人迴避,退入內室。)
    (桂香小姐陪伴兩位爹爹飲酒用飯。)
    (有兩個使女,一名春香,一名夏蓮,在堂樓外低聲說)
顏桂香:老爺、太太心眼才偏哩。桂香和咱等爾,皆是穿青的,抱著那黑油柱子一樣的皮
    毛,論年紀他比咱們小,給他擇個舉人女婿,還令人家速來娶。他爹爹來了,令
    他陪著飲酒吃飯,咱們得端盤子提壺,令人不忿。
顏小姐:(那使女春桃走近前說)春香,嘴裡咕噥甚麼瞎話?這人生是一定的命,是那前
    世修全修不全,福命是自己帶來的。何必胡瞞怨?
    (不言三個使女在月台下閒話,且言顏國順酒飯用畢)
口 呼:大哥、嫂嫂在女兒身上操盡了心。我出外掙了幾百銀子,教大哥置辦妝奩。原是
    桂香丫頭,銀子我也不留下了。吉期擇定十二月二十六日午時過門。
朱孝廉:這個日期與送親之客不便,不能回家過年了。
顏國順:離年已近,這送親客可以不用前去。待過了新年,到了元宵佳節,大哥一同嫂嫂
    前去看看可也。就是這娶親之事,一路上宿店打尖,我回去按站安置妥當,勿勞
    兄嫂掛懷。
    (言罷退出後堂,在書房安寢。)
    (次日告辭拜別,朱孝廉送出大門。)
    (那孫惠早已在大門以外牽馬伺候著了。)
    (朱老爺擁撮顏國順上了馬,朱、顏二人一拱而別。)
    (他主僕順定大路,走下來了。)
    (在馬上前思後想,心中納悶)
顏國順:天賜所言桂香已餓死,怎麼現在濟南朱府?這內中情由捉摸不著。我到家中究問
    天賜,必然明白。
    (二人催馬加鞭前進,堪堪日落之時,奔到一座莊村。)
    (尋見客店住下,淨面用飯,宿了一夜。)
    (次晨算還店帳,遂乘驥前行。)
    (他二人饑餐渴飲,夜住曉行,一路上把那娶親的站頭辦的妥妥當當。)
    (行了有六七日就到了李家莊。)
    (棄馬進莊,走進家門。)
    (笑而迎出,口尊)
李天賜:娘舅,可曾見了表妹否?
    (見問,故意說道)
顏國順:那個丫頭已經餓死了,我向那見他去?
李天賜:朱恩人無請娘舅到後宅麼?
顏國順:請我到了後宅。
李天賜:娘舅既然到了後宅,豈有不見我表妹之面的道理?
顏國順:你這畜生!不與我實話,明明是耍戲於我,理當責處你一頓木棍。
李天賜:(口呼)娘舅莫要著急生氣,你老想,不言不語上關東挖參去了,將俺兄妹棄舍
    在家,饑餓不堪。其心何安?
隨 即:(顏國順無言可答)聖人有云:『既往不咎。』我且問你,恁表妹怎麼到了濟南
    朱相府?要你說明,休教我心中納悶。
    (李天賜這才將那饑餓難挨,孫惠出主意賣了表妹,各逃性命;怎麼赴青州尋表
    (妹無著落,欲尋自盡,有一仙人指引奔至濟南,投在朱相府充當書童,怎麼歲
    (考,怎麼中舉,朱相府怎麼許親,兄妹怎麼相會,歷歷原情說了一遍。)
顏國順:如此說來,雖是孫惠圖利而心不仁,仔細想來,恁兄妹二人未餓死還虧了他哩!
    總是你父母陰德太大,上天留下你這條根。你也該到那雲門山上去還心願,報答
    仙人指路之恩才是。
李天賜:我早有此心。
    (遂打典福禮,前去雲門山祭祀神靈,以了心願。)
    (勿庸細表。)
    (顏國順在家操辦旗傘執事,轎馬人夫,都安置妥當,李天賜從雲門山祭神還願
    (回來,這光陰迅速,倏忽就到了十二月,離吉期不遠了。)
    (原是擬定臘月初八日起身,初七日就預備停當。)
    (次日初八天還未明,那些執役人等將執事擺開,三聲炮響,出了李家莊。)
    (正遇天氣晴和,順定往濟南的大路而去。)
    (在路饑餐渴飲,夜住曉行,在路走了九天,方到濟南。)
    (進東關至朱相府門首,轎前頂馬原是孫惠,遂下了坐驥,投進到門帖。)
    (吹打了三通鼓樂,從府中出來二位師爺:一是教諭,一是訓導,迎接貴客。)
    
    (轎夫伸轎,李天賜走下轎來,一揖到地。)
李天賜:(二位師爺相陪說)請!
    (李天賜緩步搖肩,走進大門。)
    (越過二門,到了待客廳,又是一揖到地。)
李天賜:(二位師爺同說)請坐!
    (李天賜並不謙讓,坐了上席,二位師爺左右相陪落坐。)
    (忽聞院中笙簫笛管,細奏已畢,又聞鑼鼓喧天,開了戲頭。)
    (一出「蘇秦六國封相」,第二出「郭子儀加官進祿滿牀笏」,第三出「蔡伯喈
    (中狀元獨佔鼇頭」。)
    (三出吉慶戲已畢,天有四更時候起了席,簪花披紅進了三重門。)
    (大廳以前紅氈鋪地,有朱孝廉之二位公子朱保厚、朱保清陪著,四起八拜,行
    (了大禮。)
    (有兩個使女頭前鋪紅氈,有兩個使女架著桂香小姐,從四重門內出來,真是步
    (步生金蓮。)
    (那位說怎麼步步生金蓮呢?列位有所不知,這就是一時是一時的風俗。)
    (女子足下穿高底子是木頭的,下刻蓮花,灌上宮粉,使細紗瞞了,從紅氈上走
    (一步,印一朵蓮花,這教作「步步生金蓮」。)
    (閒言少敘。)
    (桂香小姐在三道重門上了花轎,李天賜在大門外上了轎,朱孝廉派人賞轎夫每
    (名二錢銀子,又吩咐家人套車,令丫鬟二名上車,陪送桂香小姐出閣。)
    (三聲炮響,離了朱府,排開執事,出了東關,竟撲沂州大路而行。)
    (一路上宿店打尖,按站而行,二十六日已到自己門首。)
    (那些男婦老少鬧鬧吵吵,都來看新人。)
    (顏小姐未曾下轎,使女下車與他帶罩頭紅,顏小姐真是大家派頭,並無小家子
    (氣度。)
    (李天賜夫妻二人下了轎,足踏紅氈進了大門。)
    (越過二門,來至堂房以前。)
    (顏國順在天地台前焚香使禮。)
    (他夫妻二人拜罷天地,又對面交拜。)
    (笙簫鼓樂吹打著,送入洞房去了。)
    (眾街房鄰居皆言這事出奇,李天賜三年前荒旱時將他表妹賣於人販。)
    (李天賜中了舉,在濟南朱宅定了親,顏國順又往朱宅送吉日去。)
    (今娶了親來,還是顏桂香呢!真令人納悶。)
    (不言眾鄉親街談巷論。)
    (且表這李天賜諸事俱依顏國順與他照理,遂賞了兩個車夫拾弔錢,打發他星夜
    (回家去了。)
    (顏國順將家內裡外之事料理妥妥當當。)
    (這時候是日落西山,天色已晚。)
    (李天賜走進洞房,那些瞧看新人的婦女皆都散去,使女掌上燈來。)
李天賜:(口呼)表妹,咱如今一家團圓,是該歡天喜地,為何不言不語?
顏小姐:你待叫我作甚麼?休想從前我稱呼你哥哩!
李天賜:(笑言道)你不稱我為哥,稱呼我為老爺嗎?
顏 氏:你若作了官,我就稱呼你為老爺。
    (夫妻二人正然講說,兩個使女一個端盤,一個提壺,送進賀婚酒來,擺在桌案
    (。)
口 尊:姑爺、姑娘,請用一杯喜酒!
    (李天賜夫妻二人飲了數杯酒,就有些醉意。)
    (丫鬟撤去殘席,退出房門。)
    (桂香小姐閉了房門,忽然想起一事)
口 呼:官人!你記的咱們忍餓之時,今荏苒已三年之久。我還有一件不足之事。
李天賜:還有哪一件不足之處呢?
顏小姐:我那公婆在世必然歡喜,不幸下世去了。
李天賜:咳!這也是各人的壽限,無法可使。我也有一件不足之事。
顏 氏:有何不足之處?
李天賜:我原不是你婆母所生,我也不知是哪裡人氏?我還記的我那奶奶常領我上海邊去
    玩耍,我父親把我撂在火池,有一紅臉大漢把我抱在咱這村外靈官殿內。咱爹娘
    廟中降香,抱我家來,那時我僅三四歲,記不真了。若足了平生之願,除非見了
    我那生身父母,方趁我平生之願足矣。
    (不由的眼中含淚。)
顏桂香:這也是一件大事。官人且免悲傷,吉人自有天相,蒼天不負好心人。自有神佛撥
    滯,必有相見之日,以了你平生之願。
    (夫妻敘話,天交三更之時,遂上牀解帶寬衣安眠。)
    (說不盡襄王巫山會神女,你恩我愛,一夜晚景勿庸細表。)
    (次日清晨起來,穿戴已畢。)
    (使女端進淨面水,捧過漱盂,夫妻二人淨面嗽口。)
李天賜:(桂香小姐欲往廚房照料)理當你坐牀三日,須裝新人。咱家三年前也無有親戚
    鄰居與咱照管,於今我娘舅關東挖參發財,打了幾個垛子回家;又兼我中了舉,
    那些親族鄰居皆來與咱照管,何用你操勞?這正應了俗語:錦上添花世上有,雪
    裡送炭一個無。
顏小姐:我爹爹發了財回來,人家在咱家不過是吃咱點子飯。那鄉親鄰居為甚麼來給咱送
    小飯,都是咱爹娘當日種下的。俗語云:行下春風望下秋雨。咱爹娘若不行善,
    周濟貧寒,咱未必有今日。聖人云:『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咱爹娘
    惜老憐貧,積下陰功,咱夫妻也該效法才是。爹娘若不積德累仁,為何無子而有
    子?墳前立牌坊豎旗桿?妾有四句言語,是那:
      行好如種田,來世不貧寒。
      你我作夫妻,前世有姻緣。
    (聞言,口呼)
李天賜:娘子真乃金石良言,可稱的起是一位太太了。
    (閒言不表。)
    (霎忽到了二十八日,治辦酒席,周待了鄉鄰鄉親、客人,上墳祭墓,熱鬧了一
    (天,過了除夕。)
    (不知後來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回 進京會試兄弟巧遇 得中狀元闔家團圓)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人情猶似一張紙,可見時人敬時人。)
    
    
15**時間: 地點:
    (話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元旦之後又到元宵。)
    (過了燈節,正月將盡,濟南府孝廉朱老爺帶著家人,乘馬奔沂州李家莊而來。
    ()
    (到了李家門首,顏國順一同李天賜出來迎接,至客舍落坐。)
    (李天賜命人鋪氈,要行節禮,朱老爺相攔再三,方罷。)
    (顏桂香率領使女前來叩頭。)
    (朱老爺不能近前去拉。)
口 尊:(小姐行禮已畢)爹爹,母親在家安好?
朱老爺:(笑答)無恙。
顏桂香:此客舍非是講話之處,請爹爹到女兒房中敘話方便。
    (朱老爺聞言,隨同親家並他夫妻二人來到顏小姐房中。)
    (顏國順和李天賜甥舅相陪,分賓主落坐。)
    (不移時茶酒並集,佳餚畢具。)
朱孝廉:(酒席之間)我此來,一則前來看一看你們夫妻,二則為是大比之年,聖上有旨
    開場會士,我前來所為考試之事,翁婿一同進京去會試。若一步僥倖,連登及第
    ,豈不是好。
    (大家聞言,皆都樂意。)
    (李天賜預備行囊,顏小姐苦留朱老爺在李家莊住了數日,李天賜陪隨朱老爺赴
    (濟南。)
    (顏國順父女二人相送至門前而別。)
    (他翁婿各占鐙乘驥,非止一日,到了濟南朱府。)
    (歇息了三日,他翁婿從濟南進京會試。)
    (正是二月天氣,正好行程。)
    (曉行夜宿,饑餐渴飲。)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一路行來,非止一日,到了京都,進了彰儀門,來至冠花巷。)
    (見一客店,牆壁上寫「安寓客商魁元行台」,觀罷,翁婿一同下了坐驥,家人
    (接韁繩,牽馬進店。)
口 呼:(店中小二迎出)老客是應試的老爺們嗎?
家 人:正是。
口 呼:(店小二說)方才有二位少年舉子占了上房。
朱老爺:廂房亦可。
    (忽見從上房走出二位少年舉子,形容相貌一樣,分不出那一個大,那一個小,
    (皆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天生的聰俊。)
    (有《西江月》為證:
    (  面如梨花初放,貌似芙蓉乍開。)
    (眉清目秀齒白排,勝似金童出賽。)
    (漢朝呂布聰俊,那個誰人見來。)
    (世上罕見這人才,見者無不心愛。)
    (朱孝廉看看二少年,又看看李天賜。)
    (看看李天賜,又看看二少年。)
心中暗:他三人歸並一處,好像一母所生。
口 呼:(遂)賢婿,我看這二少年形容相貌與你相同,極像一脈所生。
    (這話算是朱孝廉猜著了。)
    (當初趙便為母還願,將子撂在火池後,馮氏夫人一胎生了二子:十三歲入了泮
    (,十五歲中舉。)
    (今年一十六歲,前來會試。)
    (也是天意輳合,巧遇在一座店內。)
    (總而言之,是該他一家滿門團圓的年頭到了。)
    (閒言少敘。)
    (聞朱老爺之言,遂說道)
李天賜:天下人的形容相貌相似相同的有的是,就該是一脈所生?那有此理。
    (不言他翁婿講話,且言這二少年兄名趙天福,弟名趙天祿。)
    (聞店東聲言會試舉子投店,即刻走出上房,向外一望。)
    (只見一位鬚髮頒白、年約五十以上歲數,後隨一少年,年約二十上下歲數,俱
    (是頭戴頂帽,後有家人牽著馬匹。)
口 呼:(趙天祿)哥哥,看這一位老先生後邊,這一少年舉子,與哥哥面貌形容一樣無
    二,大約是咱的長兄亦未可知。咱何不將他等讓進上房,住在一處,詢問詢問,
    兄看何如?
趙天福:賢弟之言與我心相同。
    (兄弟下了月台,走至近前,拱手口尊)
二 人:這位老先生,那位仁兄,將至店內,還未就序,行囊未搬,皆是儒教孔門弟子,
    何不同住在一處?我弟兄早晚領教。未卜老先生與仁兄意下如何?
李天賜:(朱孝廉未及答話)這也是有緣。就是如此。
    (遂吩咐家人將行囊搬進上房。)
    (這朱老爺和李天賜同進了上房,那趙天福、趙天祿讓坐,遂分賓主落坐,淨面
    (吃茶。)
趙天福:(口尊)老先生貴處人氏?
朱孝廉:敝處濟南府,姓朱名國彬;他是我門婿,沂州府蘭山縣人氏,姓李名天賜。請問
    二位是那裡人氏?
趙天福:所居雖是兩省,相隔亦不甚遠,三百上下路逕。我們是江南樟榆縣人氏,姓趙名
    天福;那是我胞弟,名天祿。我兄弟二人胸中淺見寡聞,學疏才淺。早晚聆教,
    懇求老前輩莫要吝教。俺兄弟二人願安承教。
朱老爺:(笑說)豈敢!豈敢!我有一句賤言,量恁兄弟二人必不見怪。我看小婿和二位
    形容相貌一般相同,就像一母同胞。
    (、趙天祿聞言,一同笑道)
趙天福:若是得見我那長兄之面,回至家中,和我祖母與我父親說知,定然烏豬白羊,粢
    盛豐潔,唱戲三天,以答謝天地神祗。咳!我這也是說夢話,是無影之談。
    (聞聽趙天福所言,忙問道)
李天賜:你還有長兄了?
趙天福:(口呼)李兄台有所不知。我祖母年邁多病,家又貧寒。我父打魚為生,因母之
    病許願,若母病癒,情願將兒代母還願娘娘廟,撂與香火池中。果然我祖母病癒
    。於四月初八日,我父將我長兄抱至荊山娘娘廟。那時我長兄方四歲,至娘娘廟
    撂在香火池中,一陣火光,一陣狂風,池火已滅,人之蹤影全無,不知生死存亡
    。後來我母雙生我兄弟二人,至今我祖母想我長兄,淚如雨下。
    (李天賜方要問話,在一旁插言說道)
朱老爺:這也難怪你令祖母,是你令尊心狠,就是為母之病,也不該將兒撂在香火池中。
    太無情!父子之情已絕。
趙天福:(口呼)老先生有所不知。內中情由我雖未見,曾聞我母所言,我父生在今之世
    ,欲學古之道,是效郭巨孝母的故事。我父因貧,每日趕集,買來食物奉與我祖
    母三餐,我祖母省用,給我長兄吃用。我父見我長兄分祖母之食,才生出絕倫之
    心,無父子之情。
    (言罷眼中含淚。)
    (不由的李天賜撲簌簌落下淚來,就要哭出聲。)
    (見此情形,口呼)
朱老爺:賢婿,你的心太軟了。趙兄所言他令尊行孝之事,你為何這樣悲慟?
    (李天賜聞朱老爺這一問,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停有良久,止住悲慟,將淚痕拭乾,便問)
李天賜:天福,你那莊離海甚近否?
天 福:約有一里。
李天賜:那海邊有一沙嶺子否?
天 福:(口呼)兄台必然到過敝處,不然何以知其底細?
李天賜:(悲聲言道)我就是你兄長。想當初,咱祖母領我至沙嶺子扒那小螺螄殼玩去。
    
    (兄弟三人遂抱頭相哭。)
    (哭夠多時,、天祿停悲勸道)
天 福:兄長不可太傷悲。這也是祖母的陰功,咱父親的孝道,咱兄弟才得奇遇。
朱老爺:若論此奇遇,真是少有之事,俱是你們先人的陰德所感。不然那有這樣巧事?賢
    婿名諱是天賜,你二位胞弟名諱又是天福、天祿。
李天賜:我那養身父母半世無子,廣行善事,在靈官殿將我拾回家。成丁時送我入南學唸
    書,先生因此給我起名天賜。
    (天福遂喚店東備辦整豬整羊,三牲祭禮,請了一分紙錁香燭。)
    (店東不敢怠慢,立刻備辦已齊,在院中擺設天地壇,供上三牲福禮。)
    (李天賜拈香,焚在爐中,雙膝跪倒。)
    (趙天福、趙天祿一同跪下,兄弟三人向空朝天大拜四拜,焚化金銀紙錁已畢,
    (命店東撤去祭禮,整備杯盤,在上房設座,讓朱老爺上坐,兄弟三人相陪,飲
    (酒談心,閒敘家常,不可細表。)
    (次日禮部投卷,在店中住了數日,場期已到,大家收拾進場。)
    (話要簡捷為妙。)
    (三場已畢,到了龍虎揭曉之日,前去觀榜,李天賜欽點狀元,朱國彬得中探花
    (,天福、天祿俱會進士。)
    (李天賜誇官三日,三六九日萬歲爺早朝,文武大臣朝參已畢,李天賜當殿面奏
    (龍顏。)
    (萬歲閃龍目觀看,乃是新科狀元李天賜。)
李天賜:(向下問曰)李愛卿,上殿有何本奏?
    (身伏金階,遂將原姓趙,因父為祖母之病許願之事,始末奏明)
李天賜:欲請假回原籍祭祖修墓,亦不敢埋沒李門宗脈。啟吾主浩蕩隆恩。
    (萬歲皇爺聞奏,龍心大悅,准奏賞假三個月,假滿回京供職。)
    (李天賜金殿謝恩,退出朝來。)
    (回店算還店帳,排開執事,鳴鑼開道,出離京城。)
    (逢州州官接,遇縣縣官迎,兄弟三人一同朱老爺回家。)
    (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言不盡風霜之苦。)
    (非止一日,來至沂州李家莊自家門首。)
    (顏國順出來迎,顏氏婦喜不自勝。)
    (兄弟們安排香案,祭掃墳塋,設擺祭品。)
    (祭掃已畢,回來歇了三日。)
    (李天賜隨同天福、天祿收拾行囊,家中之事托咐顏國順經理照管,遂同兩個兄
    (弟赴江南。)
    (不幾日來到江南草雞套。)
    (見了祖母、爹娘,叩頭在地,口尊)
李天賜:祖母、爹娘恕兒不孝之罪!
朱老爺:(黃氏老夫人驚問)天福、天祿,這是何人?
天 福:這就是當初祭火池我那長兄到了。
    (老夫人半信半疑,天福、天祿將路途相認、一同進京得中之事述說一遍。)
天 福:(老夫人大悅)不料我的孫孫還在人世。
    (一家老少悲喜交集。)
    (趙便款待朱老爺,顏氏拜見祖母,又拜了公婆,闔家團圓。)
    (眾親友聞知,都來賀喜。)
    (設筵款待,各敘離別之苦衷。)
顏 氏:(趙便言曰)想天賜兒不得第之時,多蒙朱親家撫養,恩如天高地厚。
天 福:(朱探花回答)豈敢!這也是天緣所致,有何恩惠?
    (二人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次日備辦祭禮,闔家上墳祭祖已畢。)
    (朱老爺住了數日,要告辭回濟南。)
    (趙便父子苦留不住,只得收拾行囊馬匹,父子四人送至郊外,朱老爺方乘騎,
    (奔走陽關而去。)
    (父子回家,李天賜擇日進京授職。)
    (到後來,顏氏生了三子,將第二子承李氏門中宗祧,俱各成名。)
    (看至此,遂作詩一首。)
    (其詩曰:
    (  恩愛夫妻非偶然,俱是前世結姻緣。)
    (人有好心天加護,勸君行事要周全。)
    (休言上蒼無報應,積功累仁得安然。)
    (萬善不如孝父母,趙便孝感美名傳。)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